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邊疆考古研究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是本刊的重點與特色,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歷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邊疆考古研究雜志》ResearchofChina'sFrontierArchaeology(半年刊)2002年創刊,是學術刊物,創辦以來,至今已連續出版10輯,在國內外學術界形成了一定影響,并于2008年、2012年連續兩次入選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集刊。
考古新發現 研究與探索 考古新視野 考古與科技 書評等。
[1]征稿范圍:《邊疆考古研究》雜志關注邊疆地區的考古學研究,包括考古發現、考古遺址保護、文化遺產等。
[2]原創性要求:征稿要求提交的文章應為原創研究成果,未在其他期刊或會議上發表過。
[3]論文要明確地提出問題,論證嚴密,符合邏輯;對所研究問題的理論和現實背景有清楚的描述,對相關領域現有的研究有必要的說明;清晰說明已有文獻與所投稿件在學術貢獻方面的區別與承啟關系,并指出論文的創新之處。
[4]參考文獻:文中如有序號,要與文后序號一致,用[1]…[2]…標注,未標注序號的文獻列于標洼序號的文獻之后。
[5]標題層次標題層次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標題層次劃分一般不超過4級。一級標題為1,二級標題為1.1,三級標題為1.1.1,四級標題為1.1.1.1。
[6]引言概述有關理論依據、研究思路、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并明確說明研究的具體目的、新穎性或特點。
[7]行文中的注釋可使用腳注,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如果參考文獻中已經有完備信息的,可采用文中簡注,注釋內容置于( )內。
[8]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專業領域、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包括手機)、E-mail 地址等。
[9]摘要應是文中主要觀點、內容的摘錄,應客觀地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過200字,中文摘要排在作者署名之后。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考古 | 333 | 陳全家;王立新;蔡大偉;張全超;朱泓 |
遺址 | 174 | 陳全家;王立新;朱永剛;王春雪;趙賓福 |
考古研究 | 133 | 陳全家;王立新;張全超;朱泓;滕銘予 |
考古學 | 129 | 蔡大偉;王立新;湯卓煒;朱永剛;趙賓福 |
古學 | 129 | 蔡大偉;王立新;湯卓煒;朱永剛;趙賓福 |
石器 | 102 | 陳全家;王春雪;李有騫;石晶;李霞 |
出土 | 92 | 彭善國;張全超;朱泓;崔劍鋒;陳全家 |
考古學文化 | 88 | 王立新;朱永剛;趙賓福;陳國慶;段天璟 |
青銅 | 77 | 楊建華;井中偉;滕銘予;邵會秋;趙賓福 |
文化 | 71 | 趙賓福;邵會秋;陳國慶;朱永剛;鄭鈞夫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吉林省樺甸市蘇密城外城南甕城考古發掘簡報 張哲; 劉浩宇; 孫東文; 顧聆博; 佟有波; 馬洪; 高秀華
湖北省黑家院遺址新石器時代石工具初步研究 馮小波; 杜杰; 胡文春; 屈金花; 聞磊; 任博; 劉越; 笪博; 李學貝; 郭一超; 張沐原; 黃旭初; 陳安寧; 莫生嬌
左家山下層文化新探 趙賓福; 于懷石
遼東半島史前海事活動初探 徐昭峰; 謝迪昕
殷墟祭祀坑中的北方文化因素研究 韓金秋
中山靈壽城東周時期墓葬研究 滕銘予
塔里木盆地的貴霜大月氏人 陳曉露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收藏短莖式銅劍再考 成璟瑭
歐亞草原中部區早期游牧文化動物紋裝飾研究 邵會秋
該期刊創刊于2002年,出版地方是吉林,先后獲得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07,。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東皇城根北街16號。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