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測繪學報》創刊于1957年,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中國測繪學會主辦,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測繪類學術期刊,現為(月刊),CN:11-2089/P,ISSN:1001-1595。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測繪科學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測繪學報》讀者對象:國內外測繪地理信息相關研究機構的科研人員、高等院校師生,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從業人員、相關相鄰學科的科技工作者。著重報道我國測繪科技最新的重要研究成果及其應用,內容涉及大地測量、工程測量、遙感、航空攝影測量、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礦山測量、海洋測繪、地籍測繪、地圖印刷、測繪儀器,信息傳輸等測繪學科及其相關的相鄰學科。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EI 工程索引(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文摘雜志 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精品科技期刊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
地理空間認知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 攝影測量學與遙感 博士論文摘要
1、來稿應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簡潔,數據可靠,圖表清晰,不涉及國家政治、經濟及技術秘密。論文可任選中、英兩種文字之一撰寫,但需附另一文種的詳細摘要和關鍵詞。文中圖名、表題采用中、英文對照,采用法定計量單位,署名符合著作權法規定,并附第一作者中英文簡介。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基金資助項目附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論文字數在8000字以內。
2、快報論文要求扼要報道創新性顯著、具有首報意義的研究成果或階段性成果;國際會議的邀請報告;國家自然科學進步獎;測繪科技進步獎的獲獎項目。若以中文撰寫,全文4000字以內;若以英文撰寫,全文2000實詞以內。投稿時請闡明文章的創新性及需要以測繪快報發表的理由。
3、博士論文摘要和博士后研究動態要求2000字以內,投稿時附上導師簽名。
4、英文標題實詞首字母大寫,英文摘要為詳細摘要。
5、物理量、計量單位及其符號按GB3100~3102-93的有關規定執行,本刊常用的單位的符號用法如下:單位符號(正體):米m,千米km,厘米cm,毫米mm,赫茲Hz,度、分、秒(°′″),秒s(不用sec),分鐘min,小時h(不用hr,hrs),天d(不用day)。ppm和Gal都不是國際單位,應分別寫為10-6和10-2m/s2.數值與單位之間留一空格,如20min.
矢量、矩陣符號用黑斜體,一般變量用斜體,π,min,max等一律用正體,矩陣的轉置符號上角標T用正體。針對上、下角標,是數字的用正體,英文變量用斜體,英文縮寫用正體,如:f1,Δi,XICLS,次級下標同此規則。
6、凡論及他人工作和觀點時均應引出文獻。本刊參考文獻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碼制,請按正文引用順序排序。非正式出版物文獻資料在文中加括號標注,不列入文后參考文獻。
圖名,表題用中英文雙語注明。
7、文后參考文獻不少于13條,中文文獻用雙語標注,英文每個實詞首字母大寫。參考文獻著錄項目包括:作者.標題.文獻出處或電子文獻的可獲得地址[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獻起止頁碼.(文獻標準編號(標準號、專利號……))。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遙感 | 444 | 李德仁;張良培;張永軍;王密;陶超 |
衛星 | 295 | 王建榮;楊元喜;杜蘭;胡小工;阮仁桂 |
地圖 | 204 | 艾廷華;武芳;楊敏;劉慧敏;李志林 |
遙感影像 | 203 | 張良培;陶超;鐘燕飛;張永軍;王密 |
導航 | 192 | 楊元喜;賈小林;胡小工;阮仁桂;張小紅 |
圖像 | 188 | 馮學智;肖鵬峰;楊紅穎;王向陽;王珂 |
地理信息 | 187 | 龔健雅;史文中;王杰臣;李德仁;郭達志 |
GNSS | 179 | 張勤;黃觀文;趙慶志;姚宜斌;徐天河 |
網絡 | 174 | 艾廷華;周成虎;郭海濤;盧俊;楊敏 |
GPS | 152 | 陳俊勇;丁曉利;陳永奇;劉經南;楊元喜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融合可變形卷積與條件隨機場的遙感影像語義分割方法 左宗成; 張文; 張東映
深度卷積特征表達的多模態遙感影像模板匹配方法 南軻; 齊華; 葉沅鑫
利用參數獨立分解的星載SAR干涉測量檢校方法 范軍; 李濤; 左小清; 陳乾福; 張祥; 祿競
應急場景快速制圖及地圖信息傳輸 杜萍; 劉濤; 李鼎凱; 楊曉霞
面向雙/多變量的連續面域拓撲圖可視化方法 李響; 王麗娜; 張衛東; 楊飛; 楊振凱
顧及柵格空間拓撲關系的地表覆蓋時空目標不一致性探測方法 康順; 陳軍; 彭舒
正六邊形規則格網表達的DEM谷地線提取 王璐; 艾廷華
平面四孔六邊形格網系統復進制數建模及編碼運算 杜靈瑀; 馬秋禾; 賁進; 王蕊
視頻影像增強虛擬三維場景的注冊與渲染方法研究 周凡; 付仲良(指導)
該期刊創刊于1957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精品科技期刊、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001-1595,國內刊號:11-2089/P。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2.61,復合影響因子為1.99。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0號《測繪學報》編輯部,郵編: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