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2001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31-1865/N 。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社會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SA 科學文摘(英)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哥白尼索引(波蘭)劍橋科學文摘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纖維與材料工程 紡織與服裝工程 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 機械與制造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經濟與管理工程 基礎科學
[1]參考文獻:著錄作者直接參閱過的公開發表在報刊上的文章、公開出版的圖書和在其他媒體上公開的文獻,按文獻出現的先后,在正文中的相應位置以阿拉伯數字標注。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各層次標題序數以數字連續編碼。格式為:“一、”“(一)”“1.”,其下為“(1)(2)”,再下為“①②”,之下不宜再分。
[4]文責自負,編輯部有權對稿件做技術性、文字性修改,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可以進行實質內容的修改。
[5]本刊原則上只收原創類稿件,來稿請勿一稿多投,已在國外刊物上發表或者準備發表的文章需如實告知,本刊將酌情刊登。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高校 | 151 | 虞晨潔;林惠英;盧文蕓;花蕊;李寧蔚 |
教育 | 145 | 魏冰;丁偉;郝艷萍;趙斌;張家鈺 |
服裝 | 124 | 楊以雄;張競瓊;陳建輝;包銘新;劉曉剛 |
教學 | 122 | 方小菊;趙彥萍;伍軼;宋軍;徐風華 |
文化 | 117 | 顧慶良;陳建輝;劉曉東;吳永毅;吳春茂 |
大學生 | 83 | 陳雁;王秋蓮;羅薇娜;孫晨陽;吳海婷 |
英語 | 81 | 吳蕾;張繼東;徐風華;伍軼;楊捷 |
社會 | 75 | 倪萬英;劉海峰;封華;喻英;文旭明 |
主義 | 72 | 龔新明;邵騰;封華;陸益軍;丁成際 |
服飾 | 61 | 張競瓊;陳東生;劉運娟;賈璽增;崔榮榮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外語教育政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價值取向分析 伍軼; 夏東
“支架”理論下的英語專業精讀教學模式個案研究 張曦; 徐風華
英漢學術論文引言中價值推銷行為的對比研究 祁亞偉; 馬靜
淺析《草葉集》中的詞匯銜接現象 沈伊娜; 徐風華
哲學“新工具”如何可能?——對《新工具》時代“轉折哲學”的反省 劉余勤; 李振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成因及其善治之道——以“麗江游客被打毀容事件”為例 沈淑蕊; 趙高輝
該期刊創刊于1956年,出版地方是上海,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671-0444,國內刊號:31-1865/N。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5,復合影響因子為0.89。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號,郵編:2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