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復旦學報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31-1330/N。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科學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的讀者對象是國內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理工、醫科教師和研究生等。主要欄目:學術論文、研究快報(英文)、研究簡報。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科雙百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學術論文 研究快報(英文) 研究簡報
[1]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個方面的內容(250-300字),應具有獨直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4-7個);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
[2]參考文獻中的作者,前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名字間用“,”分隔,4名以后用“等”或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代替。
[3]標題層次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加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不加標點,如第一級標題用“1”、第二級標題用“1.1”、第三級標題用“1.1.1”等。
[4]文稿應實事求是,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5]來稿請附作者單位推薦信,注明單位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主義 | 617 | 姜義華;汪行福;余源培;陳學明;蔣學模 |
文學 | 512 | 章培恒;黃霖;黃仁生;鄭利華;陳廣宏 |
哲學 | 413 | 張汝倫;俞吾金;吳曉明;徐英瑾;張慶熊 |
文化 | 351 | 周振鶴;朱靜;胡安寧;王振忠;趙建民 |
社會 | 328 | 俞吾金;朱國宏;張濤甫;吳曉明;謝晶 |
社會主義 | 293 | 蔣學模;嚴法善;洪遠朋;姜義華;余源培 |
政治 | 253 | 林尚立;張汝倫;喬國強;陳明明;李華興 |
階級 | 175 | 蔣學模;張薰華;孟鐘捷;許紀霖;沈渭濱 |
資本主義 | 158 | 蔣學模;楊宏雨;陳釗;韋定廣;莊起善 |
國文 | 158 | 章培恒;黃仁生;汪涌豪;方朝暉;陳斯鵬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突破,抑或迷思?--儒學“內在超越說”的跨文化考察與批判重構 韓振華
超越與虛無 張汝倫
Sein-Dasein-Existenz--阿多爾諾對海德格爾生存本體論的批判 王鳳才
大月氏與吐火羅的關系:一個新假設 姚大力
1808年西沙測繪的中國元素暨對比爾·海頓的回應 丁雁南
守土與離鄉:同治西北戰爭期間戰區人口的外遷 路偉東
經典的沉寂與發現--李白《古風》唐宋接受史論略 尚永亮; 谷維佳
論宋代石刻與其文學創作導向 王星
論“文之為物”及形式批評的發生 張勝利
該期刊創刊于1955年,出版地方是上海,先后獲得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科雙百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0427-7104,國內刊號:31-1330/N。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1,復合影響因子為1.03。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邯鄲路220號,郵編: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