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0.71
復合影響因子:0.45
主管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國內刊號:35-1078/S
創刊時間:1970
國際刊號:0253-2301
郵發代號:34-15
業務類型:期刊征訂
學術咨詢: 預計審稿時間: 1個月內 影響因子:0.71
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福建農業科技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7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35-1078/S。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農業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福建農業科技雜志》主要報道農業新成果、新技術、新經驗、新信息等。適合廣大農業科技人員、管理人員、推廣人員、院校師生、農業產業化企業員工、農村種養大戶、農民技術員、知識農民等閱讀。
優秀學者論壇 園藝科學 農產品加工 動物科學
[1]文中數字凡能用阿拉伯數字的均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如:70年代、10億元、8年以下、《北京金融評論》2011年第1輯等。
[2]國家及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研究論文、國家及省部級獲獎項目論文優先錄用。
[3]摘要與關鍵詞采用第三人稱表述,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具體的研究結果、結論以及重要的數據,中文摘要字數200~300字,中英文摘要文意一致,英文摘要參考Ei摘要寫作要求。
[4]來稿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結合本刊具體情況,編輯部可作修辭等文字修改、刪節,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則需征求作者意見。
[5]本刊崇尚學術創新,堅決抵制抄襲、剽竊、侵吞他人學術成果、一稿多投、重復發表等學術不端行為,并將在初審時和稿件刊登前進行學術不端行為檢測,一旦發現有學術不端現象,將立即退稿。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栽培 | 2252 | 陳陽;方淑桂;陳文輝;吳宇芬;吳敬才 |
栽培技術 | 1563 | 陳陽;方淑桂;陳文輝;吳宇芬;陳晟 |
水稻 | 909 | 雷捷成;游年順;黃利興;王長方;種藏文 |
農業 | 865 | 翁伯琦;卓創光;柯瑞清;羅旭輝;李盛霖 |
高產 | 826 | 林培清;莊文彬;林一心;陳陽;陳惠宗 |
雜交 | 578 | 游年順;雷捷成;黃利興;林培清;雷上平 |
高產栽培 | 553 | 陳陽;吳松海;賴正鋒;林一心;張少平 |
高產栽培技術 | 492 | 陳陽;李大忠;林芳;吳松海;馬麗娜 |
試驗初報 | 330 | 陳陽;羅維祿;陳皓;陳晟;李祖亮 |
施肥 | 291 | 章明清;林輝;邱孝煊;周瓊華;何春梅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基于YOLOv3深度卷積神經網絡的田間百香果定位 林營志; 盧依琳; 劉現
《福建農業科技》版權聲明
菜用大豆品種興化豆1號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鄭龍
華特獼猴桃在福建省壽寧縣引種表現及關鍵栽培技術 胡培蓉
不同日糧粗蛋白水平對生長期閩北白鵝生產性能影響的初步研究 謝周勛
放牧條件下戴云山羊母羊生化指標的測定與分析 張宏盛
土池主養半刺厚唇魚關鍵技術及效果研究 秦志清; 樊海平; 林建斌; 梁萍; 葉小軍; 陳斌
龍巖市永定區晚稻新品種比較試驗 張永蘭
雜交稻甬優1540作再生稻種植表現與高產栽培技術 李華平
該期刊創刊于1970年,出版地方是福建,先后獲得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國農業科技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0253-2301,國內刊號:35-1078/S。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71,復合影響因子為0.45。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福州市五四北路247號,郵編:3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