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工程科學與技術》創刊于1957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學主辦,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工業學術期刊,現為雙月刊,CN:51-1773/TB,ISSN:2096-3246。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工業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工程科學與技術》以追蹤國內外工程科學前沿,關注工程科學領域新理論、新成果、新技術,推動工程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服務國家工程科學發展和工程科技進步為宗旨,報道工程科學領域研究、開發及應用的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讀者對象為高等學校師生、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EI 工程索引(美)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劍橋科學文摘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水利與土木工程 機械工程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 信息工程
[1]作者單位用腳注方式(阿拉伯數字)書寫在正文第1頁最下方,寫明所有作者的工作單位、城市(或縣)和郵政編碼。第一作者必須在文末提交個人簡介。書寫格式依次為: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學歷、職稱、研究方向等。
[2]論文題目:黑體4號字加粗,居中。長度在20字以內,如有副標題應在15字以內。
[3]稿件須具有創新性、學術性、科學性,以及準確性、規范性和可讀性。
[4]凡來稿應主題突出、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語言精練、邏輯嚴密、圖表清晰。
[5]參考文獻采用尾注實引方式,凡是引用他人的觀點、理論及數據必須按順序標注出來,文后的文獻排列順序與文中對應。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混凝土 | 50 | 李碧雄;蘇成;田建勃;陳江;張家生 |
網絡 | 49 | 舒堅;劉琳嵐;彭銘;王麗娜;魏連鎖 |
值模擬 | 41 | 王協康;陳志;吉華;南軍虎;鐘啟明 |
數值模擬 | 39 | 王協康;陳志;吉華;鐘啟明;陳生水 |
滑坡 | 38 | 鄧建輝;戴福初;姚鑫;周家文;位偉 |
地震 | 37 | 石巖;肖明;劉興年;陳俊濤;韓建平 |
抗震 | 28 | 杜永峰;方有珍;孫國華;熊峰;王威 |
有限元 | 26 | 王威;陳江;薛素鐸;熊峰;蒲黔輝 |
隧道 | 26 | 徐正宣;張廣澤;王棟;何杰;張濤 |
應力 | 25 | 喬蘭;楊為民;楊立軍;董世明;陳明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冷彎薄壁型鋼雙層組合墻體抗剪性能試驗研究 褚云朋; 王秀麗; 姚勇
考慮起始水力坡降的軟黏土流變固結解析解 李傳勛; 馬浩天; 金丹丹
基于非飽和土強度理論的土質邊坡淺層破壞穩定性分析 李修磊; 陳洪凱; 李金鳳; 楊超
考慮基巖水平破壞的嵌巖樁嵌巖深度計算方法 尹平保; 楊瑩; 雷勇; 賀煒; 張建仁
瀝青路面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抗沖刷性能影響因素試驗分析 郭瑞; 楊曉娟; 蔣紅; 劉沖
坡面水流流速對貼地植被的響應特性試驗研究 孫一; 田勇; 劉曉燕; 王協康
基于連續排水邊界條件的砂井地基固結解析解 張驛; 吳文兵; 梅國雄; 段隆臣
巖質隧道施工過程變形時空問題的位移釋放系數法 張建智; 俞縉; 張小燕; 劉士雨; 蔡燕燕
基于MLR–SARIMA模型的土石壩位移預測 李斌; 胡德秀; 楊杰; 程琳
該期刊創刊于1957年,出版地方是四川,先后獲得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2096-3246,國內刊號:51-1773/TB。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1.53,復合影響因子為0.91。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一環路南一段24號,郵編:6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