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高校地質學報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95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32-1440/P。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科學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地球化學·巖石·礦床 能源地質學 其他學科
[1]論文內容真實,文責自負,數據準確,無泄密。
[2]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一),性別,籍貫,學位(具體到學科門類),工作單位(具體到二級單位),職稱,職務,主要社會兼職,聯系電話及電子郵箱。
[3]論文題目:黑體4號字加粗,居中。長度在20字以內,如有副標題應在15字以內。
[4]務必提供第一作者的情況簡介。作者簡介一般包括工作單位、專業職稱、郵政編碼和聯系方式(電子信箱和電話)等。
[5]論文符合國家相關政策和法規,在政治或涉外問題上符合國家政策,內容不涉及泄露國家機密。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盆地 | 294 | 王良書;尹宏偉;林春明;賈東;劉紹文 |
地質 | 209 | 楊樹鋒;王寶軍;巫建華;王博;秦勇 |
地球化 | 191 | 凌洪飛;王德滋;沈渭洲;季峻峰;陳駿 |
地球化學 | 191 | 凌洪飛;王德滋;沈渭洲;季峻峰;陳駿 |
同位素 | 157 | 鄭永飛;凌洪飛;沈渭洲;王德滋;陳江峰 |
巖石 | 134 | 王德滋;陳江峰;陳福坤;王汝成;謝智 |
花崗巖 | 128 | 王汝成;凌洪飛;王德滋;張文蘭;朱金初 |
礦床 | 113 | 華仁民;朱金初;錢漢東;徐曉春;徐兆文 |
成礦 | 112 | 華仁民;張文蘭;王汝成;朱金初;凌洪飛 |
鋯石 | 105 | 陸建軍;凌洪飛;鄭永飛;陳福坤;沈渭洲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蘇州西山震裂錐:太湖沖擊坑又一新證據 王鶴年; 錢漢東; 陳旸; 周麗婭
埃迪卡拉紀全球成磷事件沉積地球化學模型探討:以揚子板塊不同相區陡山沱組含磷巖層研究為實例 紀秋梅; 呂苗; 張俊明; 胡春林; 朱茂炎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新生代盆地結構與成因演化 胡陽
水驅原油稠化對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影響 吳兆徽; 翟麟秀; 吳穎昊; 彭英; 劉西雷
柴西南英西地區下干柴溝組上段蒸發巖沉積旋回特征 徐彬; 李建明; 張永庶; 崔俊; 余笑航
利用SAXS表征不同變質程度煤納米孔隙特征 劉陽; 姚素平; 湯中一
平頂山地下鹽穴儲氣庫泥巖夾層穩定性評價 王志榮; 王永春; 高志儉; 陳玲霞
光纖布拉格光柵用于海水鹽度監測初探 孫夢雅; 施斌; 郝瑞; 劉蘇平; 馮晨曦; 陳卓
基于時序InSAR技術的常州市地面沉降監測與分析 種亞輝; 董少春; 胡歡
該期刊創刊于1995年,出版地方是江蘇,先后獲得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006-7493,國內刊號:32-1440/P。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87,復合影響因子為1.1。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南京市棲霞區仙林大道163號南京大學朱共山樓317室,郵編:21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