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30 19:20:18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八年級下冊英語知識點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重點短語】
1. fewer people 更少的人(fewer修飾名詞復數,表示否定)
2. less free time 更少的空閑時間(less修飾不可數名詞,表示否定)
3. in ten years 10年后(in的時間短語用于將來時,提問用How soon)
4. fall in love with… 愛上…
例:When I met Mr. Xu for the first time, I fell in love with him at once
當我第一次見到許老師,我立刻愛上他
5. live alone 單獨居住
6. feel lonely 感到孤獨(比較:live alone/go along等)
The girl walked alone along the street, but she didn’t feel lonely那女孩獨自沿著街道走,但她并不感到孤獨
7. keep/feed a pet pig 養一頭寵物豬
8. fly to the moon 飛上月球
9. hundreds of +復數 數百/幾百(概數,類似還有thousands of; millions of)
10. the same as 和……相同
11. A be different from B A與B不同(=There is a difference/Thg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A and B)
12. wake up 醒來(wake sb. up表示 “喚醒某人”
13. get bored 變得厭倦(get/become是連系動詞,后跟形容詞如tired/angry/excited等)
14. go skating 去滑冰(類似還有go hiking/fishing /skating/bike riding等)
15. lots of/a lot of 許多(修飾可數名詞、不可數名詞都可以)
16. at the weekends 在周末
17. study at home on computers 在家通過電腦學習
18. agree with sb. 同意某人(的意見)
19. I don’t agree. = I disagree. 我不同意
20. on a piece of paper 在一張紙上(注意paper/information/news/work/homework/housework等??嫉降牟豢蓴得~)
21. on vacation 度假
22. help sb with sth/help sb do sth 幫助某人做某事
23.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goldfish 許多不同種金魚
24. live in an apartment 住在公寓里/live on the twelfth floor 住在12樓
25. live at NO.332,Shanghai Street 住在上海路332號
26. as a reporter 作為一名記者
27. look smart 顯得精神/看起來聰明
28. Are you kidding? 你在騙我嗎
29. in the future 在將來/在未來
30. no more=not …anymore 不再(強調多次發生的動作不再發生)I’ll go there no more.
31. no longer=not… any longer 不再(強調狀態不再發生)
32. besides(除…之外還,包括)與except …but(除…之外,不包括)
33. be able to與can 能、會
l (be able to用于各種時態,而can只能用于一般現在時態和一般過去時態中;have to用于各種時態,而must只能用于一般現在時態)例如:
1.I have been able to/will be able to speak two languages. (不可以用can)
2. had to stay at home/ will have to (不可以用must)
34.be big and crowded 大而且擁擠
34. be in college 在上大學
35. live on a space station 住在空間站
36. dress casually 穿得很隨意casual clothing 休閑服飾
37. win the next World Cup 贏得世界杯 win award 獲僵
38. come true 變成現實
39. take hundreds of years 花幾百年的時間
40. be fun to watch 看起來有趣
41. over and over again 一次又一次
42. be in different shapes 形狀不同
43. twenty years from now 今后20年【本單元目標句型】
1. What do you think life will be like in 1000 years?
2. There will be fewer trees、more buildings and less pollution in the future.
l fewer; less表示否定之意,分別修飾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more二者都可以修飾。
3. Will kids go to school? No, they won’t/Yes, they will。
4. Predicting the future can be difficult.
5. I need to look smart for my job interview.
6. I will be able to dress more casually.
7. I think I’ll go to Hong Kong on vacation, and one day I might even visit Australia.
8. What will teenagers do for fun twenty years from now?
9. That may not seem possible now, but computers, space rockets and even electric toothbrushes seemed impossible a hundred years ago.
【知識歸納】
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等級考查熱點透視:
a)表示A與B在程度上相同b)時,c) “as+形容詞或副詞的原級+as”結構。表示A不d)如B時,e)可用“not as/so+形容詞或副詞的原級+as”結構。
f)表示A比B在程度上“更…..”時,g)可用“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than”結構
h)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的比較,i)其中一個在程度上“最…..”時,j)常用“the+形容詞或副詞的級”結構,k)后面可帶“of/in的短語”來說明比較的范圍。(注意:副詞的級在句中常省略“the”.)
l)在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前,m)可以用“a little, even, far, much,still”的等詞語來修飾,n)以加強語氣。
o)表示“越來越….”時,p)常用“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and+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結構,q)但要注意,r)對于多音節和部分雙音節形容詞,s)副詞而t)言,u)若要表達此意時,v)要用“more and more+形容詞或副詞的原級“結構。
w)在表示“其中最….之一“的含義時,x)常使用 “one of+the+形容詞級形式+名y)詞復z)數”結構,aa)其中的定冠詞the不bb)可以省略。
cc)如果強調“兩者中比較…的(一個)”的意思時,dd)可使用“the+形容詞比較級+其它”結構。
ee)表示“越….越….”, 可使用“the+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ff)the+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結構。
2 .一般將來時
一般將來時的構成:由助動詞shall或will加動詞原形構成,shall用于第一人稱。在口語中,will在名詞或代詞后常簡略為’ll, will not常簡略為won’t。這個時態的肯定,否定和疑問結構可表示如下:
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
I (We)shall(will) go.
You(He, She, They) will go.I(We)shall(will) not go.
You(He, She, They)will not go.Shall I(we) go?
Will you (he, she, they) go?
用”be going to +動詞原形”也可表示將來時,表示將要發生的事,打算或決定要做的事。
b)一般將來時的用法:1)表示將要發生的動作或情況;2) 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肯定要發生的事情。The day after tomorrow will be National Day.后天是國慶日。
3. in/after:in是指以現在時間為起點的“在一段時間以后”。也可以表示“在將來多少時間之內”,句子中的謂語動詞要用一般將來時態;after常指以過去時間為起點的“一段時間之后”,所以它與過去時態連用。當after指某個特定的未來時刻或日期之后,或指以將來某一時間為起點的若干時間之后時,它可以與將來時態連用。
4.more, less, fewer的用法區別:more為many, much的比較級,意為“更多”,可修飾可數與不可數名詞。Less是little的比較級,意為“更好,較少”,修飾不可數名詞。Fewer是few的比較級,意為“更少”,修飾可數名詞復數。
【注意】few, little表示否定“幾乎沒有”。a few, a little表示肯定“一點,幾個”。
5.would like sth意思為“想要某物“; would like to do意思為”想要做某事“。回答would like句型的一般疑問句時,其肯定回答為 “Yes, please.”;否定回答“No, thanks”或 “I’d like /love to, but….”
6. Such作形容詞,意思是“如此的”“這樣的”,修飾各種名詞。
Such這樣的。如It is such bad weather.天氣如此惡劣。
Such常和as搭配,表示一種類別。如We enjoy such a voice as hers.我們喜歡象她那樣的嗓子。
Such常和表示結果的that從句搭配,表示“如此….以至于…”如
It was such a hot day that we all had to stay at home.
Such…that…和so…that…都可用來引出一個結果狀語從句。由于such是形容詞,所以that從句前有一個受such修飾的名詞;而so 是副詞,用以修飾形容詞或副詞,因此that從句前一般不出現名詞。如
They are such kind-hearted teachers that people in the village all respect them.
The exam was so difficult that many students failed to pass it.
如果名詞是可數名詞的單數形式,such和so的位置不同:
such+a/an+形容詞+單數名詞
so+形容詞+a/an+單數名詞
如果名詞是不可數名詞或名詞復數,只可用such,不能用so.:
such+形容詞+不可數名詞或復數名詞
如果被修飾的不可數名詞被much, little, 或復數名詞被many, few等表示量的形容詞修飾時,用so,不用such.
當little表示“年紀小的”時,可用such+little+名詞。
7.be able to 為“能,會”,表示能力,在這個意義上與can的意思相同,一般情況下兩者可以互換,但can只有現在式和過去式(could)而be able to則用于更多的時態,主要體現在be的變化。
兩者在用法上有一些差異:can (could)表示主觀能力不表示意愿,它的將來時用will be able to而 be able to表示主觀意愿強調克服困難做某事?!局攸c語法】
一般將來時
表示將要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本時態標志詞:
1.含tomorrow; next短語; 2.in+段時間 ; 3.how soon;
4.by+將來時間; 5.by the time sb.do… 6.祈使句句型中:or/and sb. will do
例Be quick, or you will be late=If you don’t be quick, you will be late
7.在時間/條件狀語從句中, 如果從句用一般現在時, 主句用將來時 8.another day
比較be going to 與will:
be going to 表示近期、眼下就要發生的事情,will 表示的將來時間則較遠一些。
如: He is going to write a letter tonight. He will write a book one day.
2. be going to 表示根據主觀判斷將來肯定發生的事情,will表示客觀上將來勢必發生的事情。
He is seriously ill. He is going to die. He will be twenty years old.
3. be going to 含有“計劃,準備”的意思,而 will 則沒有這個意思,如:
She is going to lend us her book. He will be here in half an hour.
4.在有條件從句的主句中,一般不用 be going to, 而多用will, 如:
If any beasts comes at you, I'll stay with you and help you.
掌握了它們的這些不同,你就能很好的區分be going to與will了。
be going to do (動詞原形)結構:表示打算、準備做的事情或者肯定要發生的事情。如:It is going to rain.
will do 結構表示將來的用法:
1. 表示預見
Do you think it will rain?
You will feel better after a good rest.
2. 表示意圖
I will borrow a book from our school library tomorrow.
What will she do tomorrow?
基本構成如下:
一般疑問句構成:
(1)will+主語+do…? Will Sarah come to visit me next Sunday?
(2)there be 結構的一般疑問句:Will there + be …?
Will there be fewer trees? Yes, there will. / No, there won’t
否定句構成:will + not (won’t)+do
Sarah won’t come to visit me next Sunday.
特殊疑問句構成:
特殊疑問詞+will+主語+…?What will Sarah do next Sunday?
根據例句,用will改寫下列各句
例:I don’t feel well today. (be better tomorrow) I’ll be better tomorrow.
1. Gina has six classes today.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nigh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I’m tired now. (sleep la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My parents need a new car. (buy one so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e can’t leave right now. (leave a little la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The weather is awful today. (be better tomorr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She’ll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night. 2. I’ll sleep later. 3. They’ll buy one soon.
【關鍵詞】初中 英語教材 整合 策略
2012年起牛津英語教材在進行一次較大的調整后成為9年制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材。調整后的教材雖然在難度上比牛津英語教材有所降低,但全冊仍有8個單元,每個單元8個板塊,按教學計劃要求,1個單元需要7-8課時,加上一些必要的復習課和習題講評課等,按每周5個課時規定,1個單元大概需花2周左右時間,這就產生了課時緊而任務重的矛盾。《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地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因此,英語老師在開展實際教學時要用整體觀審視教材,在紛繁復雜的語言內容中抓住主線,科學高效地整合教材,避免出現時緊時松現象,實現課堂效率的最大化。
一、初中英語教材整合的原則
教材整合不能盲目根據個人喜好隨意進行,要充分考慮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實際教學的需要。N格蘭特曾經在‘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一書中列出了教材重組與整合的4個原則:1.體現交際性原則;2.體現相關性和目的性原則;3.滿足學習者需求原則;4.體現語言材料真實性原則 。程曉堂教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教材整合的5點要求:1.使教學活動更具有可操作性;2.使教學活動的挑戰性更加適合學生水平;3.使教學活動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4.使教學活動的步驟繁簡適當;5.使教學活動的形式更加符合實際情況。
二、初中英語教材整合內容
根據教材整合原則,對教材進行整合包括內容的增刪、調整和對內容先后順序調整兩大方面。
1.教材內容的增刪調整。
(1)教材內容的增。教材內容的增可以指從其它教學參考資料中挑選部分內容進行補充,使教材內容體系更完整、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義務教育教科書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為例(Unit8 Natural Disasters),閱讀文章是關于臺灣大地震的,在實際教學中可以補充一些有關近年發生地震的內容,如日本地震、雅安地震和最近發生的甘肅定西地震等,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再如Unit4 Do it yourself中study skills板塊內容是否定前綴un-,in-和im-,在教學中可以補充否定前綴dis-,和ir-等,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完整。
(2)教材內容的刪。這種調整主要將教材前后內容極其接近的內容刪除,包括在前一冊教材中已出現過的內容。如Unit 5的Grammar板塊A部分,內容是情態動詞may表示可能的用法,有關情態動詞在七年級下冊Unit 7中已出現過表示許可用法的內容,在七年級下冊Unit 3 Comic strip板塊出現過Maybe we can order a pizza的內容,句型中有了maybe表示“也許”的用法,教學時已經辨析了maybe 和may be的用法,在七年級下冊2次出現may的用法,所以八年級上冊就可以作為復習,簡略即可。再如,Unit 3 Grammar板塊B部分主要講授的內容是反身代詞,而這一知識點在七年級下冊Unit 5 Amazing things 中的Reading板塊中已經有所涉及,學生也接觸過了類似enjoy oneself等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有關反身代詞的用法搭配,所以在這里只要作總結、歸納、復習即可。
2.教材內容先后順序的調整。教材內容先后順序的調整主要包括同一單元、不同單元以及不同年級內容之間的調整。
(1)同一單元內容的調整 如Unit 1 Integrated skills的聽力部分的主題是Future plans,敘述的是自己將來的計劃,而Speak up的主題是What’s he like? 敘述的是介紹自己的朋友,這兩部分內容相去較遠,很難融合在1節課中教學,而本單元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的主題是Qualities of a good friend,與Speak up主題較為接近,也較容易結合,將它們整合在一起教學效果相對較好。再如,Unit 1 Study skills內容是詞匯的歸類,如花1個課時講授,顯然內容較少、課堂容量過少,而本單元Task板塊My best friend A部分表格里首先列出Words about people,可以將study skills 部分的內容與之整合,讓學生通過brainstorming 來列出詞匯,并自然而然歸類。
(2)不同單元內容之間的調整 如八年級上冊的語法重點之一是比較級和最高級,這些內容橫跨了3個單元,Unit 1是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Unit 2 是數量的比較級、副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Unit 3 是as…as…的用法。如果分三3個單元講教授,很難形成完整的體系,將它們整合在一起講授,不一定要化1個課時,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幾個課時連續講授。首先從Unit 3 as…as…的同級比較再到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同時穿插與之相似的副詞比較級和最高級,最后到數量的比較,能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再如,有關動詞不定式的語法也分2個單元講授,Unit 5 的2個語法知識點may 和動詞不定式作賓語,是2個相對獨立的語法項目,反而和Unit 6的動詞不定式作目的狀語和動詞不定式作賓語補足語相關。之前提到的may的用法可以作簡略處理,這樣就可以將Unit 6的語法內容提前歸類講授。
(3)不同年級內容間的調整 這類調整主要出現在對教材內容的淺層拓展上。如在Unit 6 Study skills板塊的內容是后綴-er,-or和-ist,這個知識點與七年級下冊Unit 2 Integrated skills 板塊的內容 Different jobs 相關,在七年級下冊教學時可以適當拓展,這樣再次遇到這個知識點的時就可以簡略處理。
總之,初中英語教材通過整合后更加符合學生語言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規律,使學生更易理解與接受。幫助學生找出教材內在規律,更容易形成語言知識體系,同時也增加了英語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實效。教材整合的過程是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綜合優化的過程,是對教師教學智慧的挑戰。教師只有深入理解教材,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才能有效整合教材,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讀本(修訂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35).
[關鍵詞]微視頻英語演講互動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280040
微視頻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如今已被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中,以其“短、精、趣”等優勢深受教師喜愛,也迎合了時代的需求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微視頻的運用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也可有效消除青春期學生對傳統教學的厭倦感。
一、課前導入,新課展現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開始一堂課,精彩的導入可以有效激發學生求知的渴望,調動班級學習的氛圍。在以往的導入教學中,教師慣用游戲、音樂、互動等環節開展,大部分學生樂在其中,但很容易產生一個問題:氣氛是帶動起來了,但是本課知識點的融入微乎其微,反而導致進入正式教學時,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微視頻為我們的新課導入帶來了全新的思路。
進入八年級下冊的學習之后,學生對于新教學技術與新授課模式的接受度很高,很多學生與我分享,他們喜歡看《TED演講》、《開講啦》這樣的脫口秀、演講公開課。因此我在傳統課堂結合了“微演講”的形式進行了新課的導入,展示了本課的重點、難點,并以逗趣的方式與學生討論、分享。
八年級下冊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單元,本單元的重點是對過去進行時的掌握與運用。在課前預熱環節,應該有意加入渲染,同時,對于UFO知識的科普也是我們導入的切入點。在課前的“微演講”視頻中我與學生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When the UFO arrived, I was using the restroom...為了引起學生的關注,我在錄制這個 “微演講”時,將場景安排在一個舞臺上,并且穿上了正裝,模仿起了脫口秀的主持風格。當我說到我以為窗外飛過UFO而激動地從廁所奔跑出去時,全班學生哈哈大笑。打在視頻上的字幕體現出過去進行時的用法,學生也在無意識中有了初步印象。視頻播放完畢之后,我在黑板上寫下視頻中出現的重點詞句,譬如:while, land on, I was using...如此微視頻與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更加牢固。
二、課堂互動,師生表演
以往的教材對話教學,盛行的方式就是教師帶讀、學生跟讀,隨后合作對話演練,最后小組比賽檢驗。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學生進行鞏固,但是,這樣的“套路”學生很容易習慣,甚至覺得沒意思,沒新鮮感,那么教師所謂的情景互動就變成常規任務,效果也會大打折扣。而微視頻是一種新的表現形式,我們可以將對話演練作為課后作業,又將練習拍攝成視頻,帶到課內來觀看、反思,更受學生歡迎。
八年級下冊Unit 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中的對話場景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且關于“Would you mind...”的知識點比較集中,因此我決定以錄制“微場景”視頻的形式展開教學。為了完成這次“錄制”,W生們做足了準備,平時懶于記憶單詞的學生居然也熟記了情景演練的對話。為了避免學生在課后錄制時出現常識性錯誤,我也成了“演員”,與他們搭檔操練。有的學生當“導演”,有的學生當攝影師,有的學生還自學當起了“后期剪輯師”。這一系列的準備,都是為了更好的課堂展現。
課堂開始,不參與錄制的學生做起了評審員,分別就發音、語調、感情、表情、肢體、流利度等對表演小組進行打分。在這過程中,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評分者都仔細研究了每一個知識點,教學效果不言自明。
三、課外共享,家?;?/p>
微視頻的使用不應該只局限于課堂,它還能作為課堂的延伸與補充,讓學生即使不在學校也可以隨時學習,不翻筆記也可以隨時復習。同時微視頻也是家?;拥钠脚_,讓家長可以與學生共同學習,監督學生復習。
【關鍵詞】仁愛版初中英語教科書 插圖 分析與應用
0.引言
教科書中的插圖,能夠幫助學生直觀的了解圖片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科書中的插圖想要良好的發揮出作用,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與教師的感受。一本圖文并茂、插圖與文字良好結合的教科書不僅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教師開展教學,符合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1.仁愛版初中英語教科書插圖的分析
筆者通過對仁愛版初中英語教科書的插圖進行統計與分析發現,七年級上冊插圖總數488幅,96頁。七年級下冊495幅,96頁。八年級上冊564幅,96頁。八年級下冊563幅,96頁。九年級上冊406幅,96頁,九年級下冊213幅,48頁。
從以上的數據分析可以發現仁愛版初中英語教科書其中的插圖十分豐富。通過對學生認識規律的考慮與學生理解能力、思維水平的提升,插圖數量隨著年級的增加而減少。特別是到了9年級學生進入到復習階段,插圖數量的減少符合該階段學習的要求。
從插圖的表現形式進行分析發現,七年級上冊照片17幅,卡通漫畫類392幅,卡通簡筆27幅,圖表52幅。七年級下冊照片15幅,卡通漫畫類399幅,卡通簡筆24幅,圖表57幅。八年級上冊照片18幅,卡通漫畫類472幅,卡通簡筆15幅,圖表59幅。八年級下冊照片20幅,卡通漫畫類469幅,卡通簡筆11幅,圖表63幅。九年級上冊照片78幅,卡通漫畫類267幅,卡通簡筆9幅,圖表52幅。九年級上冊照片58幅,卡通漫畫類129幅,卡通簡筆2幅,圖表24幅。從上組數據可以發現照片數量與年級成正比關系,而圖表與卡通類則隨著年級的出現先增后減的趨勢。不同的圖片形式對學生有不同的教學意義,特別是照片由于復合學生直觀理念的增長因素照片比例出現增長。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仍然存在問題。
2.仁愛版初中英語教科書插圖應用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教科書中的圖片存在比較濃厚的興趣,但是其對圖片的認知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無法做到對圖片與教學內容的聯合思考,無法理解插圖對教學的幫助點在哪里。
(2)學生由于受到自身知識的限制只能了解插圖的大致意思,無法深入理解其信息,無法理解插圖在這里插入的本質。
(3)學生對插圖的理解不夠深,就會影響到對教學內容的理解[1]。教師對插圖的理解即使通過講解也不能代替學生自身對圖片的理解,長期在這種思想惰性的影響下學生不愿意對插圖進行深入思考,影響了插圖在教科書中的應用。
3.仁愛版初中英語教科書插圖應用研究
3.1以圖引出教學意義
探究插圖的作用,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從這一點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插圖的特點進行教學。
例如,以仁愛版七年級下冊第6單元的《Our Local Area》為例,教師利用插圖進行教學。師:同學們現在請你們根據課文中的這幅插圖進行思考,這個扎著兩個小辮子的同學是在什么環境下做著什么?整幅圖傳遞出來什么信息呢?生:這個同學拿著書本在學習,從人物的表情上可以發現這個同學學習的十分快樂,在這位同學的身后是一個書柜,書柜里全是書。師:這個同學回答的特別好,說明這位同學有認真思考。同學們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這個同學拿著書本的表情是微笑、愉快的?現在讓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教師利用學生初步建立的的情感體檢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教學步驟進入到學習中。
3.2以圖詮釋做人道理
英語教科書中很大一部分的插圖表達出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提高德育教育效率的目的[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聯合插圖將做人的道理穿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教會其做人的道理。
例如,某教師在進行仁愛版八年級上冊2單元的教學時,首先讓同學們熟悉這段內容,讓學生利用英語朗讀一遍之后,又利用中文翻譯一遍。這時教師拋出一個問題,師:我們設身處地的思考一下這樣一個問題,當我們班級中有同學也住院了,你們會怎么做呢?另外觀察第二幅插圖,病床上的同學是一種什么表情?這個表情說明了什么?生:如果我們班級中也有同學住院了我們肯定會去醫院看望他。生:插圖2中可以看出躺在床上的同學因為其他同學來醫院看望他忘記了病痛,顯得十分高興。在同學回答完問題后,教師補充了插圖中隱含的知識后又補充了在日常生活中看望病人應該多安慰人。
3.3以圖陶冶學生情操
插圖不僅僅要傳播出一定的教學意義,更多的是培養學生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4]。教師可以利用教科書中的插圖在引導學生挖掘其內涵的同時陶冶學生情操,有效提高學生對美的欣賞能力。
例如,某教師在進行《Who is your favourite character in literature》的教學時,并沒有先進行教學內容的教學,而是以插圖作為切入點,首先對這幾幅插圖的一些知識點闡述出來,讓學生有一個大致了解,從而激發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欣賞,通過這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之后教師再轉回到教學課文的學習,學生在之前分為的感染下積極、專注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藝術的鑒賞能力,有效套也了學生情操。
4.結語
總而言之,插圖在英語教科書中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專注力,另外從教師的角度而言能夠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只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利用插圖聯合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采用較為靈活的方式,結合插圖的特點進行教學,充分保證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定,李臣之.教科書插圖二次開發制約因素與實施途徑――以新課改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為例[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2,11(01):132.
[2]錢福兵.談談如何有效使用初中英語教材中的插圖[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 2012,13(09):209.
【關鍵詞】初中英語 聽力 微技能 研究
聽力教學是英語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模塊,也是學生感到頭疼的內容。很多學生可能只是英語筆試能力較強,在接觸聽力部分時就會感到苦惱。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讓學生反復聽錄音機里面的英文段落,要是學生聽不懂,教師就會接著再播放一遍聽力內容,事實上這種反復播放的教學方式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同時還可能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從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在聽力教學中注重學生微技能的培養,幫助學生從實質上提高英語聽力水平。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對初中英語聽力微技能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給初中英語聽力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
一、注重聽前預測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預測技能
聽前預測技能指的就是,在進行聽力訓練前,先通讀一遍題目要求和聽力的題目設置,然后根據這些題目預測聽力的大致方向,從而提高聽力的準確度。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能會讓學生在聽力之前先讀一遍題目要求,但是卻沒有給學生灌輸“聽前預測”的意識。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在進行聽力教學時注重聽前預測技能鍛煉,幫助學生提高聽力預測技能,從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比如在進行牛津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1 Past and present這部分的知識點的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在聽力課堂教學中注重聽前預測技能訓練。該單元的聽力部分涉及到“星光鎮的變化”。教師可以這樣進行設計:“In this unit, we will learn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a small town. Before we start the listening practice, we shall predicate what the town was like in the past and what it is like at present.”教師引導學生對將要聽的內容進行預測,可以使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對聽力內容進行把握,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聽力理解。
二、注重聽力細節把握,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初中階段的英語聽力問題設置,通常是根據時間、地點、人物、原因以及事件來進行設計的。所謂的細節部分也不外乎這幾個方面。傳統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很少注意培養學生的細節把握能力,使得學生在聽力中不知道重點所在,盲目對播放內容加以理解,容易造成誤解的現象發生。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在進行聽力教學時注重把握聽力細節,讓學生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聽力理解。
比如在進行牛津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2 Traveling這部分的知識點的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在聽力課堂教學中注重聽力細節把握。由于這部分的聽力內容和旅游相關,教師應該讓學生注意旅游地點、時間、人物、事件以及旅游原因等細節。教師應該這樣說:“In this unit, we will learn something about traveling. When you listen to the radio, you have to notice five factors, including who the guy is traveling with, how he travels, when you travels, what he sees.”教師指出聽力中的幾個細節部分,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把握這些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三、注重聽力筆記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聽力準確度
很多情況下,學生會碰到那些播放時間較長的聽力材料,要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沒有對聽力內容做筆記,就不能準確把握聽力內容,從而影響到他們的聽力準確度。傳統的初中英語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太注重培養學生的筆記能力,使得學生容易出現漏聽等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在進行聽力教學時注重聽力筆記能力的培養,教學生使用各種簡便符號,提高聽力的準確性。
比如在進行牛津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3 Online travel這部分的知識點的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在聽力課堂教學中注重聽力筆記能力的培養。由于這部分聽力內容和Online travel相關,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設計:“In this part, we will listen some contents about number. And when we listen, we should keep note by using some simple symbols.”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做筆記時,用“,”隔開千位數,然后用簡單的t代替thousand,用m代替million。通過這種筆記方式,可以使學生大大提高聽力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楊芙蓉. 中學英語聽力教學的制約因素及教學策略研究[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7(02).
首先,就新目標英語Go For It!一書的單元教學來看,每個單元總體上由Section A,Section B和Self Check組成。Section A是單元的基本語言內容,主要的活動形式有:詞和圖的搭配(識詞的過程),聽音并填信息(鞏固詞匯),(以圖中對話為例)練習主題句,(多以對話或敘述方式呈現的)小語段。Section B是對知識的擴展和語言的綜合運用,在讀和寫方面加大了力度,擴充了容量,是單元教學的重難點。Self Check可用來自我檢測本單元所學的語言知識。教材倡導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融匯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形成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
在教學中,由于完成任務的需要,教材對學生的讀寫能力的要求比較高。教材中的Reading部分是語篇的一大亮點,不僅切中單元要點、內容豐富、題材多樣、貼近生活,而且具有積極的思想性,是教學中重難點集中的部分,也是教學的著力點。我在設計教學時,常用的方法是先提煉出閱讀中的重點句和主題句,在前期教學中滲透、拓展、訓練,然后把信息整合成圖片,再切入文段,這樣做也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為仿寫做好鋪墊。
1 人物介紹與名詞所有格的整合
這張圖展示的是一系列用名詞所有格的各種形式(共有、各有、s結尾等)構成的人物關系。把人物介紹與所有格的各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可以達到融匯貫通的目的,同時可以把簡單的句子連成篇章,變枯燥的語法講解為可操練運用的材料。在語法知識的教學中,缺乏的不是詳細的講解,而是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語言材料去感受,在使用中體會、內化語法知識。
2 閱讀整合
我在設計教材中的語篇教學時,巧妙整合,沒有按題目的要求進行簡單的圈、劃線、填表。在新目標英語Go For It!教材中有很多這樣的小活動,這只是一種學習、檢測、增加趣味的方式,而不是學習目的。對待閱讀教學整合,我常用的方法是收集信息點,形成信息鏈。以七年級上冊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為例,在掌握基本句型的基礎上,我綜合本單元4篇閱讀小文段的內容,以競賽方式讓學生快速從中獲取電影名稱、電影類型、主演等有關信息,完成一系列信息鏈。并要求他們能夠根據信息鏈準確表達,進行一個快速閱讀的小整合,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并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3 信息點整合
信息的展示除了用連線的方式外還有很多,例如:輻射圖示法,關鍵詞信息鏈法。以八年級上冊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ocation?”為例,文章圍繞vocation展開,結合表示一般將來時的語法知識點,設置以how,what,where開頭的問題。學生在教師的示范后,可以輕松地進行目標話題交流。
如七年級下冊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借助動物知識讓學生學會簡單描述事物并表述原因。其中有4個關于動物圖片與文段搭配的活動。我先用圖示法給出信息點,幫助學生運用信息點描述事物,猜動物名稱,并為寫作做鋪墊。
再如八年級上冊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學習運用動詞過去式。首先,我讓學生復習鞏固文章中的動詞短語,然后通過問答的方式,依次變為過去式,再借助箭頭將其連成一條信息鏈,這時它就成為閱讀篇章中的動詞主干,學生自然而然地在練習中進入課文學習。背課文是教師檢查學生閱讀學習常用的一種方法,其目的是讓學生熟悉詞組、掌握句型、學會寫作。但很多學生背會課文,卻不具有遷移運用知識的能力,因為他們沒有真正消化和吸收所學知識。
小整合為單元大整合做鋪墊。以七年級下冊Unit 10 “How was your vocation”為例。vocation的話題在本單元涉及旅行地、天氣、食物、人們的感受等方面,其中的新詞匯并不多,但信息點龐雜,因此,梳理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先進行每一個小輻射點的示范與操練,然后一步步匯總成總目標,讓知識脈絡漸漸清晰起來。
【關鍵詞】學講計劃;初中英語;表達;溝通
我市實施“學講計劃”以來,學生從臺下自覺走上臺前,暢言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讓他們獲得了更多表達的空間。學生主動探學、自愿表達成為課堂教學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讓課堂更有生機活力。這與新教育倡導的“無限相信學生的潛力”相不謀而合,突出學和講的輸入與輸出平衡,能使得學生在獲得感知體驗的過程中把握知識要點,利于他們主動深化表達運用,形成更為豐富的語言感知,促進知識技能不斷生成發展。
一、預學演說,大膽質疑
先學后教是課程教學倡導的首要任務,也是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措施。讓學生在自我預學中主動表達自己的感思,能使得他們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更加主動質疑,利于他們在不斷深入表達中積淀豐富語言感知。
新教育倡導讓學生享有更多的自主預學探知權利,讓他們在主動發現問題中獲得感知。如,在譯林版八年級下冊的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單元導入環節中“Charities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學中,不妨建議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提供的四個標志,要求他們就“Do you know the signs?”和“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the signs?”等主動演講,讓他們就自己所熟悉的內容主動提出認知感受。同時,建議學生就自己遇到的疑難問題主動提出,像有的同學提出了“What are characters about ORBIS doctor’s work?”問題引起了其他同學的興趣,也成了全班同學競相搜集相應背景資料的重要問題。這些疑問提出,讓學生帶著問題主動參學,能使得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和生動活潑。在課前給學生更多的演講,能使得學生在主動提出自己疑問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認知,幫助他們在深化理解感悟中積累學習素材知識。
幫助學生歸納整理相關的認知知識點,引導他們主動拓展延伸,便于他們在自居總結中獲得感思。多關注學生的疑難問題,建議他們在查閱相關背景資料的基礎上主動搜集整理,讓他們形成一定的感思,幫助他們積淀深厚知識素材。
二、協作交流,自由表達
語感來源于學習認知,形成于實踐運用過程。讓學生在抱團互助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學習機會,能使得彼此協作成為一種常態、一種習慣。多運用協作交流來深化課程內容,使得學生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要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表達,讓“學”和“講”在找到平衡點的基礎上相互融合。如,在八年級下冊的Unit 3 Online tours的“Welcome to the unit”的“Learning about computers”教學中,不妨要求學生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omputer?”和“Can you tell u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mputer?”等進行同桌交流和小組討論,讓他們在彼此協作的過程中深化理解,形成敏銳的語感。通過協作交流來幫助學生主動表達嗎,讓他們在彼此溝通的過程中相互學習,達成高度的一致。
新教育理念倡導讓學生有更多自我探知機會,讓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各自不同需要。給學生創設多樣化的任務,讓他們有針對性根據自己的實力主動選擇應答,能使得他們主動靈活運用相關知識,讓他們有更多的深刻體驗。
三、角色對話,升華感知
學和講的過程,充分體現了語言積累和轉化的交融,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獲得深刻感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導他們在主動對話的過程中搜集更多的表達素材,定能使得他們的感知更加不一樣。
運用角色對話,使得學生在自覺模擬的過程中獲得了豐富視野思維。如,在八年級下冊的Unit 5 Good manners的“Reading A When in Rome”教學中,可建議學生圍繞Daniel和Jenny的對話,就Do you know“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讓他們在分別扮演相應的角色對話中找到更多的感知,讓他們獲得不一樣的感悟。同時,可要求學生以此為模板,注重從自己閱讀理解發現中找出相關內容,讓他們在不斷深化感知的過程中搜集豐富素材,定利于他們強化認知。
強調個性發展,是新教育寄予的厚望,更多體現了對學生發展創新的認可。讓學生自由選擇角色,定能使得對話轉變為學生自我言說的重要方式,更利于他們主動發揮自己的思維想象。豐富對話交流形式,可引導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運用小品表演、情景再現、討論爭辯等方式,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深刻感知,深化整體理解感知。
總而言之,讓學生在寬廣的舞臺上主動表達,幫助他們在主動表達和自由溝通中強化理解感知,不僅體現了“學”與“講”的平衡,更多彰顯了人本主義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自由探學中有所發現,有所收獲,形成豐富的語言感思和表達運用技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關鍵詞:寫作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方法
寫作是許多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題,雖說初中低年級學生的寫作還處于仿寫階段,但孩子們一碰到寫作還是望而生畏。教師應該采取一種“循序漸進”“潤物細無聲”的方法,把寫作教學貫穿于課文閱讀教學中,在側重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寫作技能訓練。下面筆者以新目標英語為載體,根據不同閱讀材料,分別在閱讀前、閱讀中與閱讀后插入不同的寫作方法,以求達到最佳效果。
1.Pre-reading,根據題目或圖片寫作
例如:在教學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11“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Section B 3a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展示一組養狗的圖片,問學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學生答:“I can see a dog.”教師追問:“Do you know how to take care of/look after a dog? ”學生根據圖片娓娓道來。新單詞就自然地從學生口中出來了,在圖片的幫助下,其他學生也很容易理解其意思。然后讓學生根據圖片的內容將養狗的方法寫下來,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的寫作技能,也自然地導入了3a的閱讀,接下來采用閱讀策略來解決閱讀問題就輕而易舉了。
2.While-reading,將閱讀材料進行擴寫或續寫
根據閱讀材料的不同,我們可以根據情景發展的需要采取擴寫法或續寫法。
(1)擴寫法。如: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8“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 3a是一封短信,信中Nick描述了自己不快樂的一天,文章一筆帶過作者在Cousin家的行為,使讀者感到迷惑的是作者為何對watch DVDs、play computer games和read不感興趣。對此,教師可以以“why did…”為主題讓學生展開想象,并指導學生從作者當時的心情、DVD、computer games、books等角度進行描寫,使學生在擴寫文章的過程中練習寫作。
(2)續寫法。如:七年級下冊Unit10“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Section B 3a中Bob的第三則日記,由于該文章篇幅短小,對于下午與晚飯后作者去了哪、干了什么、作者的想法如何,讀者都會提出質疑,而上一單元和本單元的重點是用一般過去式來描述事情并用適當的形容詞來描述感想。于是筆者抓住了這一契機,問學生:“Sichuan food was so delicious. But what did Bob do after dinner? And what did he think of it?”學生們紛紛發表意見:“Bob went to the movies. It was so exciting. /Bob had a party with his friends. It was really fantastic…”這一寫作訓練不僅花費時間少,且非常及時地復習了Unit9和Unit10的語言知識點,在活躍了學生思維的同時,也續寫了Bob的日記。
3.post-reading,仿寫或縮寫閱讀材料
(1)仿寫法。仿寫法是訓練初中低年級學生寫作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我們不僅要指導孩子們仿寫閱讀文章中的一些習慣用語、優美句子,也要引導孩子在寫作中參照閱讀文的結構。
(2)縮寫法??s寫法針對一些篇幅較長的文章,為了便于學生掌握,我們要求學生根據原文的某條線索寫出它的故事梗概。這種寫作練習可以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教師在進行閱讀處理時,要么巧妙設計問題提供學生縮寫的線索,要么幫助學生構建閱讀材料的概念圖,以求降低縮寫的難度。例如:在教八年級下冊Unit3“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Section B 3a時,我幫學生構建了這樣一幅概念圖:
之后,筆者要求學生根據概念圖,用簡潔流暢的語言對原文進行壓縮和整理。
大量的閱讀能提供豐富的語言輸入,并促進學生順利輸出語言。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巧妙整合,不僅強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的積累,還為學生創造了在寫作中運用語言的機會,是閱讀教學的有效延伸。
參考文獻:
[1] 胡潔元.開展合作探究學習 提高英語寫作水平[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2).
[2] 徐桂芳.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3).
[3] 俞海嬌.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5).
[4] 沈雨.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巧妙結合[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6).
[5] 陳艷.高中英語書面表達訓練的新嘗試[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7).
[6] 陳靜波,李金梅.概念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9).
[7] 付秀麗.論小組討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12).
一、內容全面更新,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
冀教版初一起點版,初一內容是對小學五六年級知識的簡單重復,對優等生來說可提升空間少,而初二內容難度跨度又有點大。新版教科書體系完整,選材上更貼近學生生活和中國國情。
比如,七年級下冊Unit 1 The Silk Road向學生系統介紹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國西安的一些著名的建筑物:Big Wild Goose Pagoda大雁塔、Terra Cotta Warrior 兵馬俑、Drum Tower 鼓樓、Bell Tower鐘樓,接著以人物活動游歷主要站點,Mogao Caves敦煌莫高窟、黃河第一橋蘭州中山大橋、黃河母親像等以及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激發了學生的表達需求和愛國情操。
初二的課本新添且改編了部分課文,比如,lesson 14,Happy Memories講家庭聚會的幸福時光,教育孩子從內心體會家庭生活的幸福。lesson 32和lesson 33講到了火車的發展史和蒸汽機促進車輪的使用等方面內容,對拓展學生眼見,豐富英語課程分支提供了更廣泛的內容。Lesson 45 Be Yourself!對解決當前學生心理困惑,培養自信心有著實實在在的指導作用。比如,“Nobody is perfect in this world.Look in the mirror and smile at yourself every day !Don’t be too hard on yourself for making mistakes.The important thing is to learn from your mistakes.”這些句子都是勵志書里最常見的句子。
課文以多種文體呈現,有對話、網絡在線聊天、課題報告、微博等形式,語言趣味性強、涉及話題廣泛、內容鮮活、符合時代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同時展現了中西方國家的不同文化背景??谡Z與書面表達并重,語境真實,語言靈活,特別有利于語感的培養。
二、詳細、全面的語音教學參考
結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學,本著為學生未來學習發展服務的理念,我認為在初一基礎階段一定要強化語音教學,進行系統規范的語音教學。近年來,中考淡化了語音考點,舊版教材中也沒有統一詳細的語音教學材料。
但新教材其后的附錄比舊版多了重音和語調,這樣連同七年級上冊的國際音標、元音字母和常見元音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七年級下冊的輔音字母和常見輔音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八年級上冊的單詞及句子重音和語調,八年級下冊新添的不完全爆破、弱讀和同化等發音技巧,一起構成了完整的語音教學參考。語音的教學要求也第一次完整呈現在課本上。有了這個附錄,教與學都有了參考。另外,這對提高我們農村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課后練習設置“萬變不離其宗”
語言學習,一定要遵循先聽后說、先讀后寫、先積累后運用的自然順序。那么,初一作為基礎階段,應以積累語感為主,教學適當傾向于以課本為中心的輸入性教學。學生要跟我們一樣熟悉教材的內容和結構。
新教材的一大亮點是大大豐富了舊版“let’s do it”部分的內容,作為課堂形成性測評工具,靈活多樣且可操作性強。深入使用發現這部分內容絕對體現了編者的用心,比如,課文里出現的短語或單詞在課后練習里出現時一定是同義詞,絕不重復。這也是英文的語言習慣之一,不喜歡重復用詞。另外每課的重要生詞,在課后題里往往都有著引申用法。比如,Lesson 48中feel confident到課后的have much confidence in;in front of the class 和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這點體現了教材獨立性與連貫性并重以及編者的意愿,根據實際教學調整,滿足不同條件學生的學習。
四、為學生長遠發展服務,加強學習策略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英語學習遵循詞―短語―句子―篇章的結構,組織時離不開語法指點。因此,在教學單詞和獨特少見的語法教學方面,第一原則是詞不離句,知識點跟例句不分家。比如,It’s never too late to start an album of family photos――雙重否定和Jenny and I joined the club.So did most of our classmates――倒裝結構。
在單詞教學中,舉例“invent-invention-inventor,discover-cover,hand-made”講解構詞法,對樹立科學的學習方法,認識基礎詞匯記憶的重要性,克服以后記憶單詞的畏難情緒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詞性的講解,為未來的學習句法做好準備。這是我歷年教學的先進和獨特之處,這學期的新教材在第一、二單元將word-building作為單元語法重點。
通過“interest-interesting-interested,excite-exciting-excited”知識的對比,歸類學習,增加了知識的復現率,使學生在他們不經意的時候溫故知新,也就給潛意識滲入了聯想,這是觸類旁通的學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