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26 23:01:11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初三師德總結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這是很容易碰釘子的。在上課前要了解清楚學生的實際情況:
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英語聽,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采用較深的全英教學,同學們較難適應。另一方面,(1)班的同學比較沉靜,中等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就照顧不到整體,而(2)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雖然優生比例大,但中等生也有一小部分,我備課時也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比較理想。從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使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相反,我沒有認真備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好,與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特別是對英語這門學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難的外語來說至關重要。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英語是一門外語,對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盡量多講一些關于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讓他們更了解英語,更喜歡學習英語。因為只有英語水平提高,他們才能達到交異國筆友的目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同學們的英語寫作能力,對成績優秀的同學很有好處。因為英語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
三、注重聽、說、讀、寫全面發展。
1、愛國主義教育:平時我利用節日、教材、時政引導學生對國家大事的關心,
2、為人性格、情感教育:抓住各種細節和機會,真誠地關心和幫助每位學生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困難,我從心理上疏導他們要以學習為重,注意協調好同學之間的各種關系,使他們之間形成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良好氛圍。
3、安全衛生教育。一學期沒有發生一件安全事故。對班級的衛生等各個方面的值日責任到人,保證了教室的窗明幾凈和各個值日區域的保潔到位,這方面,我班同學做得較好。
4、遵紀守法教育。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從多方面做了較為仔細的調查工作,對相關學生的表現有了較為清晰的了解,在平時的工作別的對他們進行關注,有的放矢加強教育和管理;每天堅持個別做學生思想工作。教育學生平時在生活、學習上多注意改變自己,使自己成熟起來,遵守大家都能遵守的紀律。對同學要多忍讓、寬容,避免義氣用事,給自己、同學造成傷害。不要走進網吧游戲廳,特別是我把楊愷從網吧中追回和對他的教育,對學生的震懾力很大。我抓住這次機會,教育學生要珍惜父母的辛勤勞動以及認識網吧的危害。
5、自己經常從雜志上、網絡上找一些文章引導學生如何應對生活中的問題,更換及時且內容廣泛。
6、學生的思想品德要靠教師去陶冶,良好的年段風氣主要靠教師去營造。教師在思想品質方面要做好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響教育學生。我凡事身體力行,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各方面盡量起模范帶頭作用:定期的與班級教師交流討論如何教育好學生;還利用班會課采用集中學習講座或個別交談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品德修養心理等方面的教育,通過召開各類型學生會議來了解情況,掌握新動向,研究新問題,制定新方案,拿出新辦法,及時有效地解決存在的各種問題。
我是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平常做的就是教書育人的工作,已經習慣了每年在結束的時候寫出年終總結,總結我在過去一年工作的得失。
當一個語文教師其實并不難,難的是學生大部分對語文都沒有什么學習熱情。畢竟我們說的就是漢語,學習起來并沒有什么動力。
但是語文真的是很重要,作為世界上說的人口最多的語種,語文漢語都應該引起所有人的注意,發揚光大我們的語言是我的認知。
我夢想所有的語文老師,都能給孩子打開一片語言的空間,我說的是我們的母語,我們朝夕與共,血肉相聯的母語,我們的孩子在這個母語的空間里精神得到自由的飛翔,情感得到健康的成長,智慧發出閃耀的光芒。
教了十多年的書,面對工作,應該是熟能生巧,應付自如了。但是時代的發展,知識的變遷,學生的變化,常讓我無法按著老規矩去做,總在無所適從中尋找新的道路,總在新問題面前探索著自己認為對的方法。就這樣,我總覺得自己像一個剛踏入講臺的新教師一樣,永遠吃不飽,永遠面臨很多新問題,永遠要探索、改革、實踐、開拓,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就在這樣的追求中,又過了一年。
這一年上半年,我帶的是初三,特殊的環境和短期的高目標,讓我只能以應試的角度,訓練——教方法——做思想工作——占時間,拼精力,以自己的“下苦海”,贏得學生的“駕輕舟”,終于在中招中也取得不錯的成績。
只是,這并不是我想要的,如何能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呢?在下半年的初一教學中,我開始嘗試:
一、養成學生語文學習習慣。
在初三時,我發現,很多學生不會學習,首先表現為語文學習習慣不好,不知道什么該記,什么該背,什么該靈活運用,學完了僅有的知識內容后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干什么。
于是從剛接觸學生開始,我開始培養他們這些習慣,從寫字到聽課到記筆記、做標注到隨筆的寫作,作文的批改、提高。一步一步,從優生開始,再以優生帶差生。進而形成每個人的習慣。
當然,這樣很難,最初很辛苦,因為要事必躬親,半年過后,學生漸漸進入佳境,一切都好了起來,自己也漸漸輕松了。
二、培養語文興趣。
任何知識的學習,不僅僅是靠“扣”就能提高的,關鍵在于學生主動的學習,我把自己對母語的愛,全部傾注在課堂上,帶學生欣賞,帶學生品評,讓學生深深陶醉在語文的美麗之中。
我教學生填詞造句,教學生吟風唱月,洞察人間真情,學會感恩,懂得回報,知道上進,積極生活,陽光人生。所有的一切感受在學生的情感中,流動在學生的文字中。每一次的寫作,每一次情感的表達,學生都能給我驚喜。就這樣,我運用各種手段,靈活調動各種方法,使學生也越來越喜歡語文。每一次的語文課都能讓他們有所期待。
三、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從一開始我就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六班有將近十多人起初基礎差,習慣差,行為慢,別人一節課完成的任務,只要老師不催,他們就可能一個星期也不完,為此,我親自“跟蹤”,他們的知識點,陪他們一起餓肚子。幾次下來,他們深知,不干不行。漸漸地,跟上了整個班級的步伐。李帥鋒,張志遠,辛明等人還進入語文優生行列。
其實,當學生看到老師不放棄自己,從最初被動,到最后主動,有個過程,當學生跟上了班級步伐后,才能漸漸對學習有興趣。
四、給學生以目標。
家長會上,我對家長們作出承諾,在年底會給大家一個交代。
于是我給學生擬出目標,打入前四——沖擊前三——奮斗第一。
就這樣,一步一個目標,學生也一步一個腳印的奮斗。每次考完,大家都認真找問題,相互督促,我親自談話,雖然未能奮斗到第一,但終于可以兌現給家長承諾了。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寶藏,只要我們用心挖掘,將會充滿無限驚喜。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我想只要我不斷努力,自己的夢想終會實現。
教好自己的語文,督促學生們學好語文,是我的天職,我不能接受一名學生部認真學習而整天就是想著玩,我也不能接受學生不喜歡自己的母語,而學起英語來勁頭十足,語文是我們傳承中華文明文化的最重要的工具。
可是很多學生并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可能與我們的教育方式有關吧,改革我們的教育方式,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學生的素質教育,是最重要的。
回顧三個月來的出納工作,先是失誤、還是失誤,最后才有了小的成績和經驗。下面,我將出納工作總結如下,敬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一、失誤、缺點和經驗簡談
以前在公司是做會計工作的,出納的業務沒具體操作和實踐過,總認為是“調蟲小技”,不以為然,可就是抱著這種心態剛開始干出納工作出現不少的失誤,
第一失誤就是開具支票上的錯誤。
制度要求:開具支票必須字跡工整、無連筆、不能修改等。而我的正楷書法功底實在是太弱了,筆畫不連,字就不會寫;終于把支票抬頭單位名稱寫工整了,蓋銀行預留印鑒時也是一門技巧,印鑒重壓、重影、現象都會被銀行退票,耽誤工作。
基于上述業務需求,根據自己在軟件公司的軟件實施經驗和電腦知識,為自己的崗位需求開發了excel系統的交行票據套打系統,解決了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的缺點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此可見,虛心的、積極的心態是干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學習和實踐相互融合才能產出成果。在大學里,學習的知識不能用在具體解決問題上,空洞無味,就是因為沒有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成果都是面對一個一個具體問題而存在的。
二、取得的成績
在這期間,在財務和內勤上我作了如下具體工作。
1、嚴格按照財務制度的要求,辦理費用報銷,現金、支票的收付業務。
2、每月第八個工作日按時作好單位職工的薪金發放。
3、及時登記現金、銀行存款日記帳。月末編制銀行余額調節表。
4、起草財經公文、人事公文并及時發放、傳閱、存檔、保管。
5、監督人員考勤登記,辦公飲用水的安排。
6、開具日常收款業務發票,并保管好空白發票和其它支票。
7、開發了excel平臺票據套打系統。
8、填寫地稅申報表。
9、完成財務經理交待的工作。
出納工作看似簡單,做起來難,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單位領導的耐心教誨和無形的身教,三個月的崗位實戰練兵,使我的財務工作水平又向前推進了一步。知道了要作好出納工作絕不可以用“輕松”來形容,絕非“雕蟲小技”,它是經濟工作的第一線,財務收支的關口,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作為一個合格的出納,必須具備以下的基本要求:一.學習、了解和掌握政策法規和公司制度,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知識技能。二學會制訂本職崗位工作內部控制制度,發揮財務控制、監督的作用.。三.出納人員要恪守良好的職業道德。四.出納人員要有較強的安全意識,現金、有價證券、票據、各種印鑒,既要有內部的保管分工,各負其責,并相互牽制。四.很好的溝通能力。特別是和工商、稅務、社保等單位的外聯溝通能力。
關鍵詞:謝靈運;顏色詞;永初三年;元嘉八年;總結;分析
謝靈運是晉宋兩代的山水詩人,他被譽為我國山水詩的“開山鼻祖”。今天學者們多去研究其作品的雕琢.作品的情感缺乏真摯性 .或與陶淵明比較分析等一些詩文中常被研究的對象,很少有人去研究他作品中出現的顏色詞,現在筆者取顏色詞作為研究對象,旨在豐富對其詩文的解讀。筆者本文所選取的時間段為永初三年(422)至元嘉八年(431)。在約十年的時間里,永初三年(422)至景平元年(423)是謝靈運出守永嘉做官時期。景平元年(423)至元嘉三年(426),是謝靈運第一次隱居故鄉始寧時期。元嘉三年(426)到元嘉五年(428),是他在京任秘書監 .侍中時期。元嘉五年(428)到元嘉八年(431)是他第二次隱居故鄉始寧。在約十年的時間里,他共有雜詩76首。通過對他各個時期雜詩的分析發現:他第一次為官時,雖然官職小,因為潛意識對仕途的希望,所以影響到他善于捕捉顏色,對顏色比較敏感,詩文中顏色詞總類多,次數多;第一次隱居故鄉始寧時,因為潛意識中對仕途首次失望,所以詩文中對顏色比較忽略,對視覺上對顏色也不敏感,這一時間段,顏色詞單一而少;第二次為官時,因為有一次為官與隱居的經歷,所以對顏色的把握不像第一次為官時那樣多,也不像第一次隱居時那樣少。第二次隱居時,對顏色詞的把握與第二次為官時對顏色詞的把握相似。下面就是對謝靈運雜詩顏色詞的總結與分析。
一:永初三年到景平元年雜詩顏色詞的總結 .分析
永初三年到景平元年是謝靈運第一次為官時期,首次為官是出守永嘉。對于首次為官,可以判斷他對自己的仕途是充滿了希望與信心的,在僅僅一年左右的時間,就有雜詩16首。這16首暗含希望的詩歌在顏色詞的出現與使用上,可見其心中的希望與信心。16首詩的顏色詞總結(包括題目中的顏色詞與詩句中的顏色詞)如下:
“述職期闌暑,理棹變金素?!保ā队莱跞昶咴率罩ぐl都》);“淄磷謝清曠,皮爾慚堅?!?· “白云抱幽石,綠筱媚清漣?!保ā哆^始寧墅》);“連嶂疊獻鄂,青翠杳深沉。曉霜楓葉丹,夕曛嵐氣陰。”.“扶鏡華緇鬢,攬帶緩促衿?!保ā锻沓鑫魃涮谩ぁ罚弧兜怯兰尉G嶂山》;“開春獻出歲,白日出悠悠?!?“白華縞陽林,策囂曄春流。”(《東山望海》);“白芷竟新臺,綠頻齊初葉?!保ā兜巧闲缡纳健罚弧栋自魄罚弧翱沾潆y強名,魚釣易為曲。援蘿聆青涯,春心自相屬,交交止相黃”(《過白岸亭》);“殘紅披徑墜,初綠朵棧深。”(《讀書齋》);《游赤石進帆?!罚弧褒R景戀端臺,周慕厭紫宮?!?“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結架非丹夣,藉田資宿莽?!保ā哆^瞿溪山僧》);“可憐誰家婦,緣流洗素足?!保ā稏|陽溪中贈答》)。
由上面的總結可以得出結論:出現1次的顏色詞分別是金· 黃 · 紅 · 赤;出現2次的顏色次分別是素· 緇· 青· 翠· 丹;出現四次的顏色詞是綠;出現7次的顏色詞是白。如果把相似的顏色歸為一類,可知:黃色出現2次,紅色出現4次,白色出現9次,黑色出現2次,綠色出現4次。透過這些顏色去核實顏色詞出現的環境,我們翻閱史書可以尋得這樣幾句話“永初三年,劉裕死,少帝即位,靈運不為權臣徐羨之,傅亮所容,出任永嘉太守。任職僅一年,便托病回故鄉始寧隱居?!雹?靈運出守永嘉太守,一方面雖然在職為官,但是官職與心中期待的官職不同,無心為政便在情理之中,此時他以寄情于山水為樂,在一年的時間里便創作如此之多的雜詩(16首),這時期的詩,就顏色詞而言具有種類多,次數多的特點。再次回顧顏色,會發現黃色.紅·白色·綠色,都是色彩比較鮮亮的顏色。另一方面可以判斷靈運對這些亮色具有視覺上的敏感度,這些顏色投射出的心理狀態便是:雖在朝廷受排擠,擔任一微職,內心深處卻也還過得悠然自得,有所期待。也正是因為悠然自得與有所期待的情緒,使得它的視覺觀察在顏色上具有高敏感度。敏感的心去細刻·呈現大自然的種種色彩時,也將自己對這一段人生的態度描上了顏色。古人有言“詩言志”,同時,詩歌中的顏色也可以是志的另外一種呈現形式。古人又有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把它解讀為:說語言表達具有有限性。那就不妨用顏色去部分地彌補語言表達的有限性吧。就像這里的色彩投射的是謝靈運的希望一樣。
二:第一次隱居故鄉始寧時期
據今人對謝靈運研究最詳實的書籍《謝靈運集校注》可知,他在第一次隱居故鄉始寧時為“景平元年(423)到元嘉三年(426)”,在三年的時間里,他創作雜類詩歌10首,而顏色詞的使用只出現在一首詩歌中。
“初篁苞綠擇,新蒲含紫茸?!保ā杜c南山往北山徑湖中瞻眺》)
在約三年的時間里,謝靈運僅有10首雜詩,而這10首雜詩中,只有2個顏色詞,一個是“綠”,一個是“紫”,與在建康為官時期相比,可以判斷:這一時期他的文學創作激情銳減,對顏色的敏感度下降。出守永嘉時雖不得志,但在潛意識中對仕途還算有些許希望,加上“謝靈運才學過人,加上襲封爵祿的世家貴族生份,一生自視甚高,反而感到郁郁不得志的怨情緒也特別濃烈”② 正是這樣一種自命不凡的心態,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朝廷大顯身手。然而此時他卻隱居始寧,“隱居”雖然說是實現了自己愿望中的部分,但此時的隱居并不是他此時時最理想的生活態度。謝公思想與情感上的巨大變化反映在顏色上,便是:對自然界的顏色的觀察變得遲鈍。從顏色出現的次數上可以判斷:雖然隱居故鄉,但是對仕途的失望始終伴隨其左右。
三:在京任秘書監·侍中時期顏色詞的整理與分析
元嘉三年(426)到元嘉五年(428)是謝靈運在京任秘書監·侍中的時期。這期間他有雜詩11首。再次為官,他在顏色的把握上又有新的變化。首先看顏色詞的使用,如下:
“澄觴滿金纍,連榻設華茵。”(《魏太子》);“河洲多沙塵,風悲黃云起。”(《阮瑀》);“愿以黃發期,養生念瓊老”(《平原侯值》);“玉璽戒誠信,黃屋示崇高?!?“愿隰蕎舒柳,墟囿散紅桃?!埃ā队尉┛诒惫虘t》)。
由以上總結可以得出結論:這一時間段謝靈運對黃色極其敏感。如果將所有的顏色歸結為一種顏色“黃”,那么黃色出現4次,起眼的紅色出現1次。花開花落,時光流逝,人生閱歷的增加,謝靈運此時少了幾分青年時期的激情,多了幾分世世無奈的滄桑,對于仕途依舊有一絲的再次期待?!斑@種對時光易逝·人生短暫·生命無常的強烈喟嘆,正是漢魏以來文學創作的一大主題。作為宋元嘉山水文學創作的代表作家謝靈運,自然比一般作家更能感受到這一主題的深邃和無窮?!雹弁ㄟ^顏色詞,可以判斷,他這時又再度為官,理想在實現中的曙光再一次亮起來,這也就可以理解他對顏色的敏感度即:比第一次隱居始寧時要強。顏色明顯的投射著對時光流逝的無耐,對仕途的無奈與些許期待。
四:元嘉五年至元嘉八年顏色詞的總結與分析
元嘉五年(428)至元嘉八年(431)是謝靈運第二次隱居故鄉始寧的時期,此時他有雜詩12首,再次隱居他對顏色詞的把握如下:“陵隰繁綠杞,墟囿繁紅桃。”(《入東道路》);“暮看雖未交,仲春善遨游。山桃發紅萼,野蕨漸紫苞?!保ā冻陱牡芑葸B》)。
12首詩中出現4次顏色詞,紅色出現2次,綠色出現1次,紫色出現1次。伴著與第一次隱居相似的心態是,由于有了已經有了一次隱居的經歷,對于第二次隱居,謝靈運的平常心態要比比第一次強。在顏色詞的種類與次數上也要多于第一次隱居時的顏色詞。紅色.紫色是他這次隱居對大自然顏色的把握,通過對他顏色把握的分析發現:第二次隱居,他的居士之心更純正。他對大自然的冷靜的觀察,對大自然顏色客觀的呈現,是他日漸成熟的隱士心態的表現。
五:元嘉八年至元嘉十年
元嘉八年至元嘉十年是謝靈運出守臨川與流放廣州的時間段,這時他有雜詩13首,13首詩歌的顏色詞出現的情況如下:
“白珪尚可磨,斯言易為緇?!保ā冻醢l石首城》);“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入彭蠡湖江》);“銅陵映碧澗,石鳴泄紅泉。”(《入華子岡是麻源第三谷》);“波#青密林,#茚丹穴壁”(《登孤山》)。
這時期謝靈運雜詩共有顏色詞8個,其中白色2個,黑色1個,綠色3個,紅色2個。由于隱士心態的不成熟,他再度為官。又再一次首先擁有的是對仕途的希望,這種在仕途上的人生希望,表現在顏色就是對顏色觀察有敏銳力再度提高,然而此時為官不像第一次為官那樣:對仕途抱有大希望,也不像第二次為官那樣對仕途抱有小希望,這一次的希望是介于大與小之間。步入中年的他官做過,故鄉隱居過,透過顏色可以分析到:此時謝靈運雖然是在職為官,但是隱居的心態趨向成熟。
總結:“在門閥政治瓦解,專制皇權重現之時,一個在專制壓迫下痛苦而傲岸的靈魂”④——謝靈運。通過對謝靈運永初三年至元嘉八年雜類詩顏色的解讀知:永初三年到景平元年顏色詞而言具有種類多,次數多的特點。投射出的心理狀態便是:雖在朝廷受排擠,擔任一微職,內心深處卻也還過得悠然自得,有所期待。第一次隱居故鄉始寧時期,對自然界的顏色的觀察變得遲鈍,隱居故鄉,但是對仕途的失望始終伴隨其左右。在京任秘書監·侍中時期,少了幾分青年時期的激情,多了幾分世世無奈的滄桑,對于仕途依舊有一絲的再次期待。元嘉五年至元嘉八年,是他日漸成熟的隱士心態。元嘉八年至元嘉十年,雖然是在職為官,但是隱居的心態趨向成熟。(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注解
①《謝靈運集校注》顧紹柏 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 7-5348-0085-4/I.43 前言 第二頁
②《魏晉六朝文學》 葛曉音主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9月第一版 ISBN7-5325-4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