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核農學通報》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80年,CN:11-2266/S。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農學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它是一本專注于核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的權威學術刊物。它的研究領域廣泛而深入,涵蓋了農業生態學、農業環境科學、農業基礎科學以及農業應用科學等多個方面,為農業科技工作者和廣大讀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思想、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平臺。
在農業生態學方面,它關注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研究核技術在評估農業生態系統穩定性、生物多樣性和物質循環中的作用。通過運用同位素示蹤、輻射育種等核技術,該雜志推動了農業生態學研究的深入發展。在農業環境科學領域,該雜志關注核技術在監測和評估農業環境污染、生態安全以及土壤、水體等農業環境要素中的應用。通過對放射性物質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和歸宿的研究,為農業環境保護和治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農業基礎科學方面,雜志涉及植物生理學、植物營養學、作物育種學等基礎研究。通過運用核技術,該雜志在揭示植物生長發育規律、優化作物栽培模式、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農業應用科學是該雜志的另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它關注核技術在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農業生物技術等方面的應用。通過推廣輻射誘變育種、輻射保鮮、輻射加工等核技術,該雜志為農業生產的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研究簡報 綜述與專論 新成果新產品
[1]作者應在收到“修改后復審”意見后按照本刊要求做必要的內容和格式修訂,本刊編輯部保留對來稿進行文字性和技術性修改的權利。對于優秀稿件,本刊將優先錄用、擇期刊發。
[2]征稿范圍:本刊刊登具有創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義的原始性研究學術論文以及反映學科最新發展狀況的文獻綜述和信息性文章。來稿應觀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層次分明,文理通順。
[3]參考文獻需注明文獻作者、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引用期刊文章需注明刊名、年、卷(期);引用報紙文章需標明出版日期及版次。未發表的資料請勿列入參考文獻。
[4]題名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要便于編制題錄、索引和選定關鍵詞。一般不用副題名,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5]注釋要完整規范,至少包括作者(編者)、譯者、文獻題目、出版單位、出版時間(及雜志出版期號)、所引內容頁碼等信息;外文注釋從其原有體例;引文出自互聯網的,請注明題名、詳細網址及訪問時間。
[6]論文題目應簡潔、準確,不宜使用縮略詞;摘要(中文)字數一般在200~300字間,內容應包括論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研究結果等;英文摘要字數在300~400個單詞左右(對中文摘要內容進行擴展),簡要地介紹研究背景、研究內容、研究成果。關鍵詞的個數為3~8個。
[7]文中量、單位及符號的使用應符合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注意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種、大小寫、正斜體及上下角標的正確書寫。文中外國人名、術語統一為英文,不宜采用中文譯法。
[8]文稿凡屬基金資助項目,應寫明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基金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正式名稱填寫,投稿時附基金項目證明復印件,本刊將優先錄用和發表。
[9]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項:(1)文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所在城市和郵編、摘要、關鍵詞均需中英文對照。論文如果獲得有關研究基金或課題資助,需提供基金名稱及編號、并提供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別、民族(漢族不寫)、出生年職稱、學位以及聯系人姓名、職稱、電話、傳真及E-mail地址。
該期刊創刊于1980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001-1676,國內刊號:11-2266/S。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5109信箱,郵編:100094。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