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Journal of Arid Land》(簡稱JAL)是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和科學出版社聯合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季刊。
《JournalofAridLand》刊登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水、土、生物、氣候等自然資源變化及其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地理、生態和環境格局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干旱和半干旱區域對全球變化的響應與反饋機制等原創性、綜合性、理論性和實用性的研究成果.
《Journal of Arid Land》本刊還開展中亞地區資源環境、生態安全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學術交流;同時刊登上述方面的研究評述、快訊、學術動態及本領域重要參考書書評等。本刊主要設有學術論文、專題評述、研究簡訊、學術動態、書評等五個欄目,以國內外從事干旱區自然地理、生物、土壤/土地資源、環境、氣候、水文水資源、社會科學等方面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及這些領域教學和學習的大專院校的教師和學生為讀者對象。
《Journal of Arid Land》于2009年第四季度創刊,目前,在國際上被俄羅斯《文摘雜志》(AJ)VINITI數據庫、波蘭《哥白尼索引》(Indexof Copernicus,IC)和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收錄,在國內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收錄,并在《中國科技期刊網》、《中國科學院科技期刊開放獲取平臺》、《干旱區科學》域名網站等網絡平臺上全文。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Pж(AJ) 文摘雜志(俄)哥白尼索引(波蘭)劍橋科學文摘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文摘雜志 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
學術論文 專題評述 研究簡訊 學術動態 書評
Keywords: Immediately after the abstract, provide 3 to 7 keyword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bject of the article. Avoid general and plural terms and multiple concepts (e.g., 'and', 'of').
Introduction: Provide an adequate background. State the significance, objective and method of the research, citing necessary references, especially references of work published in the last two to three years.
Study area/materials and methods: Introducing a general idea of the study area or experimental setting, the materials and methods used and the basic progress of the study. Provide sufficient detail to allow the work to be reproduced or substantiated.
Methods already published should be indicated by a reference.
Results: Relating the findings and results of the observation(s) and experiment(s) without interpreting their meaning. Results should be clear and concise.
Discussion: Explaining all of your observations within your experiment(s). Explor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ults, but do not repeat them in the text. Stating whether each of your hypotheses are supported, rejected or if you cannot make a decision with confidence, and suggesting future studies or modifications to the same study.
Conclusions: Presenting main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that may stand alone or creating a discussion subsection.
Acknowledgements: Acknowledgements should include, if applicable, information on grants received, funding organizations, and/or recognition of people who assisted in the research or article.
References: Please cite a reference to acknowledg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from others’ research and results. Ensure that
every reference cited in the text is also present in the reference list. Citation guidelines are as follows: as (Smith, 1998) for single author, as (Smith and Miller, 1999) for two authors, and as (Smith et al., 2006) for three or more authors. Groups of references should be listed first chronologically, then alphabetically. In the reference list, references should be arranged first alphabetically, then chronologically, if necessary. More than one reference from the same author(s) in the same year must be identified by the letters "a", "b", "c", etc., placed after the year of publication. Journal names should not be abbreviated.
Reference examples:
Articles: Ames R N, Reid C P P, Porter L K, et al. 1983. Hyphal uptake and transport of nitrogen from two 15N-labelled
sources by Glomus misseae, a 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 New Phytologist, 95(3): 381?396.
Monograph: Lambers H, Stuart Chapin ΙΙΙ F, Pons T L. 2008. Plant Physiological Ecology. 2nd ed. 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56?64.
Proceedings: Bernstein N, Kafkafi U. 2002. Root growth under salinity stress. In: Waisel Y, Eshel A, Kafkafi U. Plant Roots,
the Hidden Half. New York: Marcel Dekker Press, 787?805.
Electronic referenc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08.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Pari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09-11-17].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NORTHWEST_CHINA | 71 | |
CLIMATE_CHANGE | 66 | |
XINJIANG | 61 | |
DESERT | 50 | |
LOESS_PLATEAU | 41 | |
SEMI-ARID | 40 | |
EFFECTS | 40 | |
THE_LOESS_PLATEAU | 38 | |
TIANSHAN_MOUNTAINS | 37 | |
JOURNAL | 37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該期刊創刊于2009年,出版地方是新疆,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674-6767,國內刊號:65-1278/K。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47,復合影響因子為1.74。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北京南路818號,郵編:8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