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2.48
復合影響因子:2.65
主管單位:中科院出版委員會
國內刊號:11-1777/TP
創刊時間:1958
國際刊號:1000-1239
郵發代號:2-654
業務類型:期刊征訂
學術咨詢: 預計審稿時間: 1-3個月 影響因子:2.48
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月刊)創刊于1958年,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辦刊宗旨: 報道我國計算機領域最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和最新科研成果。 刊登內容:計算機科學技術領域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最新科研成果和重大應用成果。刊登內容:述評、計算機基礎理論、軟件技術、信息安全、計算機網絡、圖形圖象、體系結構、人工智能、計算機應用、數據庫技術、存儲技術及計算機相關領域。《工程索引》Compendex 數據庫(核心)收錄。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EI 工程索引(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劍橋科學文摘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 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科雙效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綜述 計算機技術 計算機網絡 人工智能 計算機軟件 計算機應用
[1]因匿名評審需要,正文部分不得出現與作者有關的任何信息。
[2]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位于文尾,按首字的拼音首字母順序排序,用序號[1]、[2]、[3]、[4]……標示,若只有一個參考文獻,則文獻前不加序號。
[3]稿件正文之前須有中英文摘要(100-300字)、關鍵詞(3-8個)。
[4]審稿來稿文責自負。本刊對來稿實行同行評議;對稿件處理有不同意見時作者可書面申請復議。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請務必聯系本刊,否則視為一稿多投。
[5]稿件要求觀點明確,論證科學嚴謹、條理清晰,論據可靠、數字準確并應為能公開發表的數據。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網絡 | 1471 | 王汝傳;李仁發;顧冠群;李建中;孫力娟 |
計算機 | 926 | 顧冠群;陳國良;盧錫城;劉志勇;徐志偉 |
數據庫 | 551 | 郝忠孝;郝忠孝;馮玉才;郝忠孝;王能斌 |
分布式 | 355 | 鄭緯民;馮登國;何炎祥;孫鐘秀;楊學良 |
圖像 | 334 | 楊靜宇;夏德深;高文;陳帆;王平安 |
征文通知 | 316 | |
神經網 | 308 | 周志華;陳世福;陳兆乾;羅四維;周春光 |
神經網絡 | 308 | 周志華;陳世福;陳兆乾;羅四維;周春光 |
傳感 | 305 | 王汝傳;孫力娟;李建中;崔莉;李仁發 |
查詢 | 302 | 李建中;郝忠孝;孟小峰;王國仁;于戈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光纖安防系統中振動信號的特征提取和識別 鄒柏賢; 許少武; 苗軍; 逯燕玲
一種基于局部中心性的網絡關鍵節點識別算法 鄭文萍; 吳志康; 楊貴
藥物靶標作用關系預測結果評價及查詢驗證 余冬華; 郭茂祖; 劉曉燕; 程爽
基于HeteSim的疾病關聯長非編碼RNA預測 馬毅; 郭杏莉; 孫宇彤; 苑倩倩; 任陽; 段然; 高琳
區域醫療健康平臺中檢驗檢查指標的標準化算法 張佳影; 王祺; 張知行; 阮彤; 張歡歡; 何萍
基于動態規劃的雙序列比對算法構件設計與實現 石海鶴; 周衛星
BIRI:支持信息中心范型的BBO啟發式MSN路由算法 涂盼鵬; 王興偉; 李婕; 黃敏
微博熱門話題關聯商品品類挖掘 左笑晨; 竇志成; 黃真; 盧淑祺; 文繼榮
社交媒體內容可信性分析與評價 劉波; 李洋; 孟青; 湯小虎; 曹玖新
該期刊創刊于1958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科雙效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000-1239,國內刊號:11-1777/TP。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2.48,復合影響因子為2.65。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科學院南路6號中科院計算所,郵編: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