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科普研究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2006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11-5410/N。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科學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研究論文 圓桌論壇 公民科學素質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專題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百年科普史專題 專稿 科普動態
[1]書名、期刊名及報刊名首字母大寫,用斜體;英文文章名除首字母及專用名詞大寫外一律小寫。
[2]摘要不宜以第三人稱寫成文章結構介紹,并且不得含自我評價,請不要出現“本人”、“本文”等詞起寫。
[3]文稿的首頁末注明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籍貫、性別、職稱、學位、專業研究方向及論文屬何項目、資金來源。
[4]文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和邏輯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層次清楚,文字精煉,圖表簡明,統計學處理方法正確、規范。
[5]題目:要求簡潔、精煉,能夠完整、準確地概括全文內容,并能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不宜以阿拉伯數字開頭,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科普 | 727 | 任福君;鄭念;湯書昆;張義忠;周榮庭 |
教育 | 173 | 李秀菊;劉恩山;翟俊卿;李諾;宋嫻 |
公眾 | 116 | 劉兵;胡俊平;湯書昆;李大光;李紅林 |
科技館 | 113 | 朱幼文;蔡文東;鄭念;龍金晶;忻歌 |
民科 | 103 | 何薇;任磊;張超;高宏斌;黃樂樂 |
科普研究 | 85 | 任福君;王康友;黃東流;李霞;佟賀豐 |
文化 | 78 | 曾國屏;湯書昆;古荒;王直華;鄭念 |
博物 | 74 | 朱幼文;陳四敏;羅德燕;何琦;徐善衍 |
博物館 | 74 | 朱幼文;陳四敏;羅德燕;何琦;徐善衍 |
科學教 | 71 | 李秀菊;劉恩山;徐杰;翟俊卿;李諾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中國公民的科學素質及對科學技術的態度——2018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報告 何薇; 張超; 任磊; 黃樂樂
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20年回顧與展望 趙立新; 趙東平
中國科普圖書出版與銷售情況管窺——以2015年出版科普圖書為例 高宏斌; 馬俊鋒
會議室和咖啡館的兩場科學對話比較研究 楊勇; 盧佳新; 王明慧; 張靜蓉; 陳永梅
關于研究生科普活動學分制問題的若干思考 周德進; 馬強; 徐雁龍
科普場館數字化信息服務的應用分析——以浙江省科技館APP為例 陳潔
1950-1977年中國化學科普圖書與社會背景的關系 邵鵬
新中國成立至“”結束我國天文科普圖書出版回顧 王洪鵬; 趙洋; 余恒; 齊琪
征稿啟事
該期刊創刊于2006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673-8357,國內刊號:11-5410/N。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1.52,復合影響因子為0.7。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南路86號,郵編: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