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0.64
復合影響因子:0.1
主管單位:上海市科學技術委...
國內刊號:31-2111/N
創刊時間:1979
國際刊號:2096-0115
郵發代號:4-907
業務類型:期刊征訂
學術咨詢: 預計審稿時間: 1個月內 影響因子:0.64
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科學教育與博物館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79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31-2111/N。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科學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科學教育與博物館雜志》旨在加強自然科學博物館運營管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公眾服務等方面的業務水平,提升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才隊伍的專業素養及綜合能力。
實踐探索 動態信息 活動·課程 研究論文 綜述與述評 書評·書訊 科學文化與傳播 本期專題:場館資源與學習 專題:變革中的研學 設計現場 專題論壇:游戲正向價值 觀察筆記 特稿 高層論點 展項研發
[1]所投文稿必須附寫2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文中計量單位和文后參考文獻格式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2]稿件要求包括以下內容:文章題目、作者姓名、單位等。
[3]如為基金項目,注明論文產出的資助背景,并注明其項目編號。
[4]來稿應反映領域內發展與水平,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條理清晰、題文相符、文字簡明,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實用性、可讀性。
[5]參考文獻應保持在5條及以上。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為1~3位時應全部列出,多于3位時只寫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順序要規范。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博物 | 555 | 徐善衍;王思怡;焦鄭珊;鄧卓;劉兵 |
博物館 | 546 | 徐善衍;王思怡;焦鄭珊;鄧卓;劉兵 |
教育 | 362 | 白欣;焦鄭珊;崔鴻;胡盈;周建中 |
科技館 | 196 | 徐善衍;崔鴻;張娜;周榮庭;陸沉 |
科普 | 157 | 王小明;陶賢都;朱效民;徐蕾;景海榮 |
科學教 | 90 | 白欣;崔鴻;樊文強;周建中;劉樹勇 |
科學教育 | 89 | 白欣;崔鴻;樊文強;周建中;劉樹勇 |
上海科技館 | 88 | 陸沉;王小明;吳文忠;王俊卿;萬紅 |
展覽 | 78 | 景海榮;苗軍;馬勁;王思怡;莊青 |
文化 | 78 | 徐善衍;莊小蔚;胡盈;周瑞;張娜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中國珍稀物種”系列科普片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上海科技館
博物館展覽文案翻譯與紐馬克理論應用 丁寧
上海科技館學術委員會2019年度會議召開 上海科技館
虛與實:“物聯網特展”中的物聯網 蘇芳儀
博物館在線教育游戲的開發與設計——以“自然探索在線”為例 朱瑩
基于情境學習理論的科技館外部空間設計 蔣怒雪; 張磊
行業博物館臨時展覽的組織策劃與內容設計 邢宇晨
論與歷史對話的新方式——以“紀傳·史記”特展為例 馬云潔
論科技類紙本古籍的保護與修復——以浠水縣博物館館藏《傷寒論注》為例 謝夢; 趙艷紅; 葉映紅
該期刊創刊于1979年,出版地方是上海,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2096-0115,國內刊號:31-2111/N。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64,復合影響因子為0.1。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2000號,郵編:2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