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民俗研究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85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37-1178/K。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文化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優秀期刊
民俗史 民俗學史 非遺論壇 民間文學 學術前沿 實踐民俗學 田野報告 黃河文化研究 民俗觀察 禮俗社會研究 武術民俗研究 佳作賞析
[1]論文中的引文參考文獻采用腳注(頁下注)形式,在正文中引文或注釋的文字結束處,對應圓圈內加阿拉伯數字(①②③……)的序號(上標);每頁獨立順序編號。
[2]關鍵詞:關鍵詞應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并用封號相隔(3-6個為宜)。
[3]提交稿件時,同時提供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份、工作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電子郵箱等信息。
[4]來稿請確保引用資料文獻的準確性,在投稿前進行原文核對,確保文章的客觀性和嚴謹性。
[5]文題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文縮寫,盡董不出現結構式和數學式等;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要一致。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民俗 | 1370 | 劉鐵梁;烏丙安;高丙中;戶曉輝;趙世瑜 |
民俗學 | 689 | 劉鐵梁;高丙中;趙世瑜;岳永逸;安德明 |
文化 | 589 | 劉鐵梁;肖霞;張勃;蕭放;陶思炎 |
習俗 | 385 | 張勃;萬建中;李衡眉;郭志超;曲文軍 |
信仰 | 262 | 葉濤;張士閃;李浩;李生柱;任雙霞 |
民俗文化 | 240 | 邱國珍;李暉;烏丙安;山曼;張勃 |
社會 | 239 | 劉鐵梁;趙世瑜;呂微;姜文華;徐經澤 |
民俗研究 | 231 | 烏丙安;葉濤;趙世瑜;山曼;陶立璠 |
中國民俗 | 227 | 陶立璠;高丙中;劉鐵梁;烏丙安;趙世瑜 |
風俗 | 215 | 張漢東;李暉;趙旭東;趙旭東;任騁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世俗化的神圣敘事——“日中有雞”神話傳說探析 劉惠萍
口述歷史與正史:言說歷史的兩種路徑——以遼寧滿族民間敘事與區域史的建構為例 詹娜
被吃掉的文字:拉祜族文字神話與書寫的人類學分析 張勁夫
民國時期縣鎮區域文化流播形態分析--以嘉興地區評彈藝人的活動為例 張盛滿
脫“俗”求“藝”:現代舞臺化背景下傳統秧歌的民俗因素分析 張婭妮
地方社會變遷與民間音樂傳承的嬗變——以魯西北地區臨清架鼓為例 張曉蕾
民俗文化符號在當代油畫語言中的重構與轉換 史小可
當代都市消費空間中的民俗主義——以上海田子坊為例 徐贛麗
安多藏區曼巴扎倉的醫學民族志 范長風
該期刊創刊于1985年,出版地方是山東,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優秀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002-4360,國內刊號:37-1178/K。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1.55,復合影響因子為0.86。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煞譃樵驴?、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濟南市山大南路27號,郵編: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