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麥類作物學報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81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61-1359/S。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農業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麥類作物學報雜志》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多次榮獲省、部級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主要欄目:遺傳育種、品質改良、生理與栽培、抗病與抗逆、文獻綜述、研究簡報。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哥白尼索引(波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文摘雜志 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生理 生態與栽培 遺傳育種 新品種介紹 病害防治
[1]參考文獻:論文中直接或間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均需標注參考文獻。
[2]來搞請附摘要(300字左右)、關鍵詞(3-5個)。
[3]書寫順序文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英文題目、英文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姓前名后),英文作者單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4]論點新穎,論證充分,結論可靠;條理分明,行文簡練,用字規范。
[5]文題應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以不超過20字為宜。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小麥 | 4277 | 郭天財;吉萬全;張改生;何中虎;王晨陽 |
冬小麥 | 756 | 郭天財;王晨陽;朱云集;王志敏;李瑞奇 |
基因 | 696 | 張曉科;吉萬全;尹鈞;康振生;孫道杰 |
籽粒 | 495 | 郭天財;王晨陽;于振文;朱云集;姜東 |
小麥品種 | 454 | 何中虎;王晨陽;孫道杰;郭天財;夏先春 |
性狀 | 453 | 孫道杰;魏益民;胡銀崗;鄭有良;馮毅 |
高產 | 354 | 任正隆;李劍峰;譚飛泉;劉建軍;樊哲儒 |
春小麥 | 307 | 張永平;高聚林;劉克禮;陳志國;于立河 |
脅迫 | 275 | 劉景輝;蒼晶;張達;徐慶華;劉建新 |
大麥 | 250 | 許如根;呂超;王化俊;孟亞雄;馬小樂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菲利普孢囊線蟲侵染后小麥防衛相關UniGene表達特性 邢小萍; 周榮華; 張盼盼; 袁虹霞; 李洪連
抗精噁唑禾草靈耿氏硬草乙酰輔酶A羧化酶基因研究 袁國徽; 李濤; 錢振官; 田志慧; 劉偉堂; 王金信
ICARDA小麥種質抗條銹資源篩選和抗病基因分析 戴妙飛; 穆京妹; 王曉婷; 王琪琳; 余世洲; 黃碩; 曾慶東; 吳建輝; 劉勝杰; 聶小軍; 康振生; 韓德俊
干旱脅迫下過表達TaER小麥的轉錄組及光合特性分析 李慧娟; 楊陽; 常平; 鄭甲成; 陳亮; 胡銀崗
轉ZmPPDK基因小麥新品系的光合特性及產量分析 齊學禮; 李艷; 王玉民; 韓留鵬; 張磊; 胡琳; 許為鋼
大麥單株產量性狀的雜種優勢及其穩定性分析 孫遠東; 朱昊華; 呂超; 張新忠; 郭寶健; 王菲菲; 許如根
不同固定液對小麥小孢子發育和花粉育性檢測的影響 劉海英; 甄俊琦; 茹振鋼; 董娜; 高遠; 馮必得; 張麗; 師學珍
171份小麥種質面粉糊化特性及其與品質性狀的相關性分析 李淦; 姜小苓; 吳曉軍; 李小軍; 茹振鋼; 王躍東; 張雙
氮肥運籌模式對小麥莖稈抗倒性能與產量的影響 周潔; 王旭; 朱玉磊; 劉惠惠; 陳翔; 魏鳳珍; 孫建強; 宋有洪; 李金才
該期刊創刊于1981年,出版地方是陜西,先后獲得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009-1041,國內刊號:61-1359/S。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1.68,復合影響因子為1.08。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陜西楊凌邰城路3號,郵編:7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