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民族教育研究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89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11-2688/G4。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民族教育理論與政策研究 民族基礎教育研究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 教育人類學研究 國際中文教育研究 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研究 “十四五”專題: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 邊境地區基礎教育研究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研究 高校思政教育創新研究等
[1]作者姓名:署真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并在文后附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
[2]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請注明基金項目及編號。
[3]引言:概述與本文立題相關的有關報道及當前存在的問題,重點說明本研究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闡述本文的目的,簡述立題調研、文獻分析,以及查閱方法、結論等。
[4]作者切忌一稿多投,文責自負。
[5]文章題目應準確表達文章內容、簡短明確,一般不超過20個字,盡量不用副標題,縮略語和標點符號。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教育 | 2266 | 吳明海;蘇德;張詩亞;普麗春;滕星 |
民族 | 2121 | 常永才;蘇德;吳明海;張詩亞;滕星 |
少數民族 | 724 | 滕星;吳瑞林;普麗春;吳明海;常永才 |
民族教育 | 656 | 吳明海;滕星;張詩亞;王鑒;常永才 |
教學 | 600 | 梁芳;陳作宏;薩茹拉;江傲霜;馮凌宇 |
民族地區 | 570 | 張詩亞;何偉;孫曉天;李玲;蘇德 |
文化 | 506 | 常永才;倪勝利;崔英錦;吳明海;白紅梅 |
高校 | 319 | 嚴玉明;楊小峻;薩茹拉;戴林富;麥麥提 |
院校 | 303 | 鄭一筠;楊勝才;李東光;張征;蘇德 |
教師 | 251 | 鐘海青;林玲;李曉華;鄭新蓉;桑國元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民族院校章程建設的問題與突破——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分析視角 符瓊霖; 陳立鵬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下民族教育實踐的理論構想 達萬吉
文化自覺語境下民族院校通識教育的“求同存異”發展解讀 李靜; 鐘海青
教育生態學視域下高校民族預科生評價研究 鄭雪松
民族地區大學生網絡政治參與行為影響因素分析——以云、桂、黔三省區部分高校為例 張濤; 楊麗
散居區朝鮮族中小學雙語師資專業發展研究 崔英錦; 常鑫
民族地區農村特崗教師離職問題的敘事研究 田友誼; 張迪
少數民族大學生學業自我效能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的關系研究 蔡文伯; 楊麗雪
侗族地區中小學生社會情感能力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以三江侗族自治縣為例 楊傳利; 毛亞慶; 林麗珍
該期刊創刊于1989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001-7178,國內刊號:11-2688/G4。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2.74,復合影響因子為1.07。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27號,郵編: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