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于1975年,由青海民族大學主管主辦,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教育學術期刊,現為季刊。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自創刊以來,一直堅持正確的辦刊方針,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弘揚學術精神、繁榮學術研究、多出學術精品為目標,積極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服務,為擴大學校的影響力,提高學??蒲兴阶龀隽朔e極的貢獻。
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優秀期刊
特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 特欄·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管理學研究 社會學研究 文化人類學研究等
[1]中文摘要及關鍵詞: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字左右,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個要素;中文關鍵詞一般為3~5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最后一個關鍵詞后不加標點。
[2]姓名、出生年月、籍貫、民族、所在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等。
[3]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請注明基金項目及編號。
[4]正文應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文字簡煉、通順、層次清楚。
[5]參考文獻附于文末,為近5年內作者閱讀過的主要文獻,由作者對照原文核實,依文中出現先后為序,并在文中引用處右上角標以帶方括號的數字。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民族 | 534 | 丹果;湯奪先;高永久;馬燕;周忠瑜 |
文化 | 289 | 湯奪先;沙彥奮;文忠祥;馬偉華;張海育 |
教育 | 263 | 丹果;王鋼;李正亭;蔡文伯;李瑞華 |
主義 | 200 | 冉清文;丹果;柴讓措;蔡曉萍;南文淵 |
社會 | 155 | 拉毛措;段繼業;柴讓措;張繼焦;王照俠 |
藏族 | 152 | 何峰;陳光國;白佩君;馮志偉;柏樺 |
文學 | 134 | 唐海宏;蒲生華;裴登峰;徐曉光;陳光國 |
政治 | 123 | 馬嘯;賀冬;朱碧波;熊敦邦;徐百永 |
佛教 | 111 | 蒲文成;梁霞;鄧建新;丁柏峰;星全成 |
教學 | 110 | 胡振華;汪延明;韓琳;賈桂英;丹果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論差異性與共同性作為社會融合的方式 李峻石(Günther; Schlee); 吳秀杰(譯)
作為專家證人的人類學家 勞倫斯·羅森; 何國強(譯)
學校場域中瑤族文化傳承管窺:基于沖突理論視角 張成林; 王劍蘭
“民族互嵌”視域下城市多民族社區治理模式探析——以浙江省寧波市ZL社區民族工作為例 烏小花; 喬國存
民族旅游村寨空間生產的動力機制與影響效應——基于湘西L寨的個案研究 羅鏡秋; 黃平芳
多民族地區村落產業轉型與發展研究——以湟源縣小高陵村為例 謝英
青海藏漢大學生市場經濟文化思維差異統計調查研究 胡嵐
歷輩達賴和班禪與塔爾寺的關系述論 白佩君
晚清循化廳捐納制度研究 苗虹瑞
該期刊創刊于1975年,出版地方是青海,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優秀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674-9227,國內刊號:63-1071/C。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99,復合影響因子為0.38。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季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青海西寧市八一中路3號,郵編:8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