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文風活潑輕松,語言簡明易懂,屢屢旅游攝影界領軍作用的重頭文章,給人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將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的智慧與西方現代科學的方法結合起來,是一個更加豐富深刻的生命智慧視覺系統,洞察、分析和自然、生命西湖及其表現的豐富與美麗等等。
墨脫,西藏東南邊境線上的一個默默無聞的邊陲小城,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著名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主體段都在該縣境內,它在藏族人們心中是宗教信徒朝圣的“蓮花圣地”,歷史上這里曾為眾多的佛教徒所向往,信徒們均把一生中能去一次墨脫視為最大幸事。如今墨脫在某種意義上是作為一種象征而存在,它是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前流經我國境內的最后的一一個縣,也是西藏東南部最偏遠的一一個縣。
螢火蟲照亮的旅途,我是如何與螢火蟲結緣,又是如何堅持研究螢火蟲13年的呢?周圍很多人都曾這樣問我。13年里,有很多難以盡數的感慨和故事,螢火蛇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這些年來,開心的莫過于發現新的螢火燭物種,震撼的是有一次竟目睹成千上萬尺螢火蟲在空中飛舞,郁悶的是經常會碰到的尋螢而未果。
害怕的是尋螢途中碰到毒蛇,倒霉的是為觀螢失足掉進糞坑和魚塘.....有時候,我就像一只螢火蟲,每一次野外考察都像是一次夜間求偶,看到前方的一絲光亮,就滿懷希望飛過去,遇到的卻是昏黃的.....當然,也會遇到提著小橘燈的小女孩。
1974-1977年,全國第一次大熊貓調查,野外大熊貓數量2400多只。1985-1988年,全國第二次大熊貓調查,野外大熊貓數量為1100多只。1999-2003年,全國第三次大熊貓調查,野外大熊貓數量為1596只。這些數據從何而來?參加第四次大熊貓調查之前,我從未想過自己會與新的數據以及數據背后的故事有所關聯。
時光這東西,讓人愛恨交織,在懵懂未知的年少時,我們希望它走得快些,好讓自己快快地成長,成長到可以去做那些只有成年人才能做的事情。而當我們年歲漸長時,卻又都希望它走得慢些再慢些,能讓那些美好,那些揮霍掉的青春多駐留一陣,哪怕多一秒,也心生雀躍。時光它帶來太多,也帶走太多,能留下的,往往只是腦海中一段段的回憶。
師法自然淡雅心性一國新水墨書畫家王琦寅,大自然的博大精深,并不是人能用筆墨書盡畫馨的。緣于此,奇寅先生的畫作在師法自然之中表露出的淡雅心性,就愈發引人細細品味....坊間一直盛傳,花鳥畫作品難能可貴的是具有自然氣息。而在自然氣息的氤氳之中,能有些許詩韻,打上藝術家獨特的烙印,便是最難能可貴。奇寅先生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雙聯水墨畫作品《晨韻》。
1、雜志為預訂預售型商品,如需調整(提前或延后)下單后請聯系客服。
2、正品雜志可開具發票國稅機打,但需要另支付稅費,下單填寫抬頭,首次配送附上。
3、訂單配送時間以起刊時間為準,如需修改起刊時間請務必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