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水土保持通報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81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61-1094/X。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農業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水土保持通報雜志》報道內容:土壤侵蝕、旱澇、滑坡、泥石流、風蝕等水土流失災害的現狀與發展動向;水土流失規律研究、監測預報技術研發成就與監測預報結果;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與效益分析;水土流失地區生態環境建設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計算機、遙感、生物工程等邊緣學科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在水土保持科研及其實踐中的應用;國外水土流失現狀及水土保持研究新動態等。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試驗研究 研究簡報 應用技術 綜合治理 綜合研究 簡訊 專家論壇與介紹
[1]本刊注釋和參考文獻采用作者—年份制。文內標注格式采用括注方式,通常為:(作者,年份:參考頁碼)。其中,作者、年份是必備項,頁碼根據需要進行標注。
[2]正文中如需對引文進行闡述時,引文序號應以逗號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號中,如“文獻[1,2,6,9]從不同角度闡述了……”
[3]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4]稿件要求具有一定的原創性,凡是引用處務必標示清楚,請勿剽竊抄襲,文責自負。
[5]計量單位以GB3101-1993《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為準。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土壤 | 1694 | 鄭粉莉;焦菊英;楊勤科;朱清科;劉國彬 |
水土 | 1027 | 李銳;李智廣;楊勤科;穆興民;趙言文 |
水土保持 | 672 | 李銳;李智廣;穆興民;楊勤科;張曉萍 |
生態 | 651 | 劉小鵬;馬俊杰;鄭華偉;郝明德;王繼軍 |
土地利用 | 489 | 楊勤科;常慶瑞;李銳;曹明明;李占斌 |
植被 | 445 | 任志遠;許文年;張翀;趙世偉;穆興民 |
水土流失 | 405 | 楊勤科;李銳;蔡強國;李智廣;郝明德 |
土壤侵蝕 | 401 | 鄭粉莉;焦菊英;楊勤科;李銳;劉寶元 |
水分 | 368 | 趙景波;朱清科;云雷;徐學選;馬孝義 |
黃土高原 | 316 | 穆興民;焦菊英;郝明德;李占斌;王金成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東平湖表層沉積物中多氯聯苯的污染特征 陳麗; 劉衍君; 曹建榮; 楊坤
川鄂褶皺山地溪洪-滑坡災害與主要自然因子的關系——以香溪河流域為例 杜俊; 丁文峰; 范仲杰; 李清溪
拱壩河流域5種森林類型土壤有機碳的分布特征 趙棟; 權麗; 屠彩蕓; 郭星
小型淺水湖泊表層沉積物對磷的吸附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李松貴; 向速林; 張旭; 付成鋼; 吳蓓
灌木根系幾何特性對拉拔力影響的試驗研究 常婧美; 王桂堯; 胡圣輝; 張永杰; 符金良; 周維政
寧夏引黃灌區排水溝水環境質量及其影響因素 鄭燦; 楊子超; 邱小琮; 尹亮; 李延林
晉西黃土區典型人工植被對土壤球囊霉素和團聚體穩定性的影響 朱興菲; 劉小芳; 趙勇鋼; 劉新春; 高冉; 栗文玉
土壤含水率和干容重對不同植被類型邊坡土壤抗剪強度的影響 王楠; 趙友朋; 郭曉平; 張金池; 劉勝龍
基于CSLE模型的陜北紙坊溝流域土壤侵蝕評價 馬亞亞; 王杰; 張超; 劉國彬; 龐國偉
該期刊創刊于1981年,出版地方是陜西,先后獲得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000-288X,國內刊號:61-1094/X。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1.64,復合影響因子為0.66。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煞譃樵驴㈦p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陜西楊凌區西農路26號,郵編:7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