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1.441
復合影響因子:2.02
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國內刊號:10-1979/C
創刊時間:2014
國際刊號:2097-454X
郵發代號:82-247
業務類型:期刊征訂
學術咨詢: 預計審稿時間: 1-3個月 影響因子:1.441
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生態文明研究》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2014年,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是一份專注于生態文明領域理論與實踐的學術期刊,旨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科學研究、政策分析和技術應用。該雜志致力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傳播,探討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路徑與方法。此外,雜志還特別關注跨學科的研究成果,鼓勵從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多個角度對生態文明進行深入探討。
考慮到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全球性質,生態文明研究積極拓展國際合作網絡,邀請國際知名學者擔任編委或客座編輯,并定期出版特約綜述文章和專刊,介紹國內外最新的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這不僅有助于提升雜志的國際影響力,也促進了跨國界的學術對話和知識共享。為了讓更多的專業人士能夠接觸到前沿的研究成果,它提供了便捷的在線訪問方式,并不斷優化投稿和審稿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同時,雜志也會通過社交媒體和其他渠道發布最新的研究動態和重要信息,加強與讀者之間的互動。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環境與政策研究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并結合本刊實際情況,凡接到本刊收稿回執后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情況通知者,則稿件仍在審閱中。
[2]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請作者按要求將作者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等個人信息全部放在與正文內容相獨立的首頁,其它頁中不應出現這些信息。
[3]注釋放置于文后(尾注)。注釋序號用[1],[2],[3]……標識,全文統一排序。正文中的注釋序號統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時候也可能是詞或詞組)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的右上角。
[4]嚴禁剽竊或抄襲行為,嚴禁一稿多投,否則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負責;本刊編輯部對所投稿件有進行編輯的權利。
[5]文獻按作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依A-Z順序分中、英文兩部分排列,中文文獻在前,英文文獻在后。引文中的英文書名及期刊名用斜體,論文題目寫入“”號內。
[6]文稿要求:內容新穎、論點明確、力求文字精練、準確、通順,文題簡明扼要,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書寫規范,文責自負。
[7]論文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專項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注于文章正文下方。
[8]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文章的題名應以恰當、簡明的詞語反映文章中的特定內容。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字,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符和代號符。
[9]文章結構:題目、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10]圖要有圖序、圖題;表要有表序、表題。文字、表、圖三者表述切忌重復。表格要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力求簡潔,主謂合理。
該期刊創刊于2014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2097-454X,國內刊號:10-1979/C。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1.441,復合影響因子為2.02。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3號樓華龍大廈13-16層,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