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2009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11-5823/TU。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建筑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技術研究 BIM技術與應用 應用交流 BIM技術應用 其他信息技術應用 BIM技術專輯 開發實踐等
[1]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而一旦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刊登該文系重復發表的聲明,并在2年內拒絕以該文第一作者為作者的任何來稿。
[2]作者需對稿件內容的真實性及思想觀點負責,來稿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權和其他合法權利,如發生侵權情形,作者須對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負責。
[3]參考文獻應為在文中確切引用的專著、期刊文章、論文集文章、學位論文、報告、報紙文章、國家(國際)標準、專利、電子文獻等,接正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且應在正中相應的地方標示。
[4]一級標題用編號一、二、三、,二級標題用(一)、(二)、(三)、,三級標題用1.、2.、3.,四級標題用(1)、(2)、(3)。一級標題居中,二級左對齊,三級標題左縮進兩格。
[5]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作補充論說的文字,采用頁下注,注號用①②③;參考文獻用于說明引文出處,采用文末注,用[1][2][3]順序標注。
[6]論文必須有:中英文題名、作者、作者工作單位及所在地和郵編、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圖分類號,參考文獻。第一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學位、職稱)。
[7]來稿請附中文摘要及關鍵詞。摘要字數應在300字以內,概括論文主要內容,一般應包括目的、方法、結論等,結論部分須多著墨且明確。
[8]論文所涉及的研究如果得到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資助證書復印件。
[9]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 ;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 ;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10] 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征稿的文章既可以從學術研究的角度進行探討,也可以結合實踐案例進行分析。重點在于提供有深度和可行性的觀點和建議。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BIM | 863 | 焦柯;何關培;張建平;張其林;覃亞偉 |
建筑 | 524 | 姜立;張建平;鄧雪原;焦柯;張雷 |
BIM技術 | 430 | 于鑫;李鑫;饒平平;羅蘭;姚守儼 |
建筑信息 | 171 | 張建平;何關培;廖羚;林佳瑞;張其林 |
建筑信息模型 | 168 | 張建平;何關培;廖羚;林佳瑞;張其林 |
REVIT | 99 | 焦柯;楊遠豐;羅蘭;王茹;周東明 |
信息化 | 88 | 駱漢賓;黃如福;李智;余民久;周曹俊 |
參數化 | 83 | 張呂偉;李媛;陸海燕;張其林;吳哲昊 |
BIM應用 | 80 | 饒平平;何關培;羅蘭;曲徑;曾大林 |
裝配式 | 69 | 夏緒勇;焦柯;張德海;李希勝;韓進宇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北京新機場旅客航站樓及綜合換乘中心(指廊)工程BIM應用 張濤; 孟麗英; 劉斌; 張宙; 王迪
基于BIM技術的智慧泊車新思維 杜瑞; 李明柱; 耿瑋; 齊際; 王維; 胡智鐸
BIM技術在中國鐵物大廈項目施工階段綜合應用 魏德為; 宋建國; 高潔; 馬麗靜; 王一川
正向三維設計技術在長安大橋施工中的應用 寇志強; 李永生; 劉長宇
BIM技術在鐵路站房項目建設管理中的綜合應用研究 王興魯; 劉昭; 吳洋; 李婭冉
智慧建造技術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某工程中的持續應用 李金元; 楊蒞宇; 賽菡
槐房再生水廠工程BIM技術應用 李明奎; 李燁; 馮碩; 胡振中; 劉震國; 田佩龍; 袁云峰
廣西樂百弄衣隧道企業級BIM技術應用 梁嘉鴻; 蔣芬; 黃志欽; 楊海民; 蘭金陵; 譚秋
芬蘭BIM標準與應用概述 張淼; 王榮; 任霏霏; 高迪
該期刊創刊于2009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RCCSE學術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674-7461,國內刊號:11-5823/TU。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1.42,復合影響因子為2.11。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東路30號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郵編:1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