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57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42-1676/TN。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雜志是武漢大學主辦的一本學術期刊。該期刊致力于在信息科學領域內發表原創性、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并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個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的平臺。
該雜志涵蓋了廣泛的信息科學領域,包括但不限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與信息安全、通信與信號處理等方向。它旨在推動信息科學領域的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促進學術界與工業界的合作與創新。其內容不僅包含學術論文,還包括學術評論、研究進展、科研資訊等。讀者可以通過該雜志了解最新的學術研究動態,并掌握信息科學領域的前沿進展。
該雜志擁有一支高水平的編委團隊,團隊成員來自于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家們具有豐富的學術經驗和廣泛的研究領域知識,他們負責審稿并確保論文質量。該期刊的投稿須經過嚴格的審稿過程,包括匿名評審和專家評審。只有經過嚴格篩選并符合學術標準的論文才能夠被接受發表。因此,雜志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高質量的論文而受到廣大學者與研究人員的認可。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EI 工程索引(美)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科雙效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大地測量新技術發展 大地測量與工程測量 攝影測量學與遙感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
[1]所有來稿請遵守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請勿一稿兩投。所有來稿均不退稿,請自留底稿。來稿若一個月未接到用稿通知,可自行處理。
[2]任何來稿視為作者、譯者已經閱讀或知悉并同意本啟事的規定。編輯部將在接獲來稿一個月內向作者發出稿件處理通知,其間歡迎作者向編輯部查詢。
[3]注意引用近兩年國內外的最新文獻。本刊采用順序編碼制標注參考文獻,文獻序號按出現先后排序,并在文中相應處標出。
[4]正文標題:文內各級標題題號一律頂格書寫,標題題號分級采用1;1.1;1.1.1等標注形式。結構層次不宜過多,一般為二級或三級。
[5]引文引完整的一段話,引號的句號在引號內;引不完整的一段話,即文字前面不是句號或文字從句中引,句號在引號外。引文最后如是感嘆號、問號,一般放在后面一個引號里面。
[6]按學術研究規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定,認真核對引文、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確保引文、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如使用轉引資料,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
[7]為了使本書編排規范,敬請作者來稿時提供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工作單位及部門、職稱、學歷學位、主要研究方向、電子郵箱及電話號碼。
[8]提供400字左右的論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摘要應包括:論文所研究的主要問題、得出的基本結論、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所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議等。
[9]來稿如獲得有關政府部門或社會團體設立的研究基金或課題資助,務請列出基金名稱及編號。對項目論文本刊原則上優先刊發。
該期刊創刊于1957年,出版地方是湖北,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科雙效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671-8860,國內刊號:42-1676/TN。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2.35,復合影響因子為3.17。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武漢市珞喻路129號武漢大學測繪校區,郵編: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