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語言與法律研究》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chuàng)刊于2019年,創(chuàng)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它致力于深入分析語言在法律環(huán)境中的應用及其對法律實踐的影響。這份雜志為學者、律師、法官以及任何對語言和法律之間復雜關系感興趣的專業(yè)人士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旨在促進跨學科對話,將語言學理論與法律實務相結合,以提升法律界對于語言重要性的認識,并推動相關領域的研究與發(fā)展。
通過發(fā)布高質量的研究論文、案例分析、評論文章及書評,語言與法律研究不僅促進了知識的積累,也為實際工作者提供了實用指導。由于其獨特的定位,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律師、法官、法律翻譯專家及其他專業(yè)人士的關注。無論是從事基礎研究的學者,還是希望提高自身專業(yè)能力的實際工作者,都可以從這本雜志中獲得寶貴的見解。此外,它也是高校法學院學生了解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雜志憑借其嚴謹?shù)膽B(tài)度、創(chuàng)新的觀點以及多學科融合的特點,在促進語言學和法學的發(fā)展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
法律翻譯 法學跨學科研究 法律語言研究 書評
[1]題名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要便于編制題錄、索引和選定關鍵詞。一般不用副題名,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2]帶圈數(shù)字與腳注內容之間空一個字符。對文章中所引用的資料第一次進行注釋時,必須將該文獻的作者姓名、文獻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資料所屬頁碼一并注出。
[3]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200字左右;關鍵詞3-5個。
[4]前言應充分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義、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獻,全面評述相關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創(chuàng)新性,不要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
[5]投稿須附第一作者簡歷和通訊作者簡歷(如有通訊作者的話),簡歷包括姓名、學位、學歷、職稱或職務,主要從事工作或研究方向,聯(lián)系電話或電子郵箱。
[6]參考文獻應引自正式出版物,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shù)字加方括號在句末右上角標出,并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在文末。
[7]來稿應立論明確,論述嚴謹,語句精練,使用國家通用語言和規(guī)范漢字,遵從國家有關計量單位、科技名詞、數(shù)字、標點符號、漢語拼音等用法的標準及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
[8]每幅圖(表)插入在文中相應位置。每幅圖(表)應冠有中文圖(表)題,說明性的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本刊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及底線),表內數(shù)據(jù)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shù)一致。
[9]來稿由本刊編輯部初審,并邀請相關專家擔任論文審讀人;編輯部有權對來稿進行適當修改,有關意見將反饋作者;審稿期三個月,作者可隨時郵件咨詢,三個月內未接到用稿意見,可自行處理。
[10]基金項目:格式如:“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獲多個項目資助的,項目之間用“;”分隔,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2個基金項目。
該期刊創(chuàng)刊于2019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wǎng)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lián)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xiàn)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
根據(jù)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fā)行周期為半年刊。發(fā)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lián)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西土城路25號《語言與法律研究》編輯部,郵編: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