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年報》現已更名為《氣象科技進展》。
《氣象科技進展》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2011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10-1000/P。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科技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氣象科技進展》是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和中國氣象學會聯合主辦的一本權威性、綜合性學術期刊。該雜志主要報道國內外在氣象科學與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要學術成果、前沿技術與方法、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思想等方面的學術進展,為氣象領域的理論創新和技術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該雜志主要內容涵蓋氣象學、氣象災害、氣象預報技術、氣象觀測技術、氣候與環境等多個領域。在內容與領域上的覆蓋面廣,使得該期刊成為了氣象領域科學技術交流中的重要窗口。同時,該雜志注重提升技術應用和國際交流方面的水平,在期刊刊發的文章中鼓勵作者提供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更具創新性的建議,推動氣象技術與應用之間的有機融合。
雜志審稿程序規范、評審嚴格、效率高,采用雙盲評審制度并配有專業編輯及數名國內外知名專家,確保了論文質量。同時,該雜志對稿件的限制較少,并歡迎優秀外籍論文的投稿,以推動國際科學技術交流和合作。通過互相學習和合作來推動氣象學領域發展,為專家學者和相關單位提供了一種交流的重要平臺,同時也有很高的學術影響力。
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科學觀察 封面報道 研究進展 年度評述 專題 基層氣象現代化 論壇 氣象繼續教育 讀 IMO走過150年 往事鉤沉
[1]前言:主要概述本文的立題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并應明確說明本文研究目的、創新性或特點等。
[2]簡要地介紹研究背景、研究內容、研究成果。關鍵詞的個數為3-8個。
[3]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4]參考文獻格式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7714 — 2015《信息與文獻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修改。
[5]正文層次標題采用三級標題(引言不編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如1、1.1、1.1.1、(1)、(2)、(3)……
該期刊創刊于2011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2095-1973,國內刊號:10-1000/P。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59,復合影響因子為0.58。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中關村南大街46號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郵編:10008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