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中國語言學》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2008年,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作為中國語言學界的重要學術期刊,每期都會刊載多篇具有創新性和前沿性的學術論文,內容覆蓋廣泛,深入探討了語言學的多個方面。其中,漢語的歷史演變、方言語音與詞匯的比較研究以及漢語語法的新發現等主題尤為突出,展現了語言學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漢語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之一,其歷史演變一直是語言學研究的熱點。雜志中的論文從多個角度探討了漢語的歷史演變過程,包括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語音的歷時變化、詞匯的擴展與更替以及語法的演變等。這些研究不僅揭示了漢語發展的內在規律,也為理解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語言學證據。例如,一些論文通過對甲骨文、金文等古代文字的研究,探討了漢字的起源與演變過程,為我們了解古代社會和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中國地域遼闊,方言眾多,方言之間的差異不僅體現在語音上,還體現在詞匯和語法上。雜志中的論文對方言語音與詞匯進行了深入的比較研究,揭示了方言之間的差異與共性。這些研究不僅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漢語方言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也為方言的保護與傳承提供了科學依據。例如,有論文對不同方言區的詞匯進行了分類整理,分析其在語義上的共性和差異,探討了方言詞匯的演變過程及其背后的社會歷史原因。
譯文 筆談 轉載
[1]稿件請用微軟簡體中文版Word編輯。一般情況下,正文用五號(10.5點)宋體字,注釋和參考文獻用小五號(9點)宋體字排印。打印紙本請用A4紙。
[2]論文請使用標準簡體字,但引文部分如有需要,可以使用繁體字。第一級小標題用小四號(11點)宋體字,上下各空一行。第二級以下小標題用五號(10.5點)宋體字,節次編排格式可以根據個人習慣和論文特點自行決定。
[3]例句獨立列出者,用楷體,行首空兩格;序號加圓括號,如:(1)(2)…;全文例句連續編號。
[4]文中若有圖表,請在圖表右上方注明序號及名稱,如:圖一……;表一……。若有復雜圖表,不便在正文中排印者,請附在文末,并注明序號及名稱,如:附圖一……;附表一……。全文圖表連續編號。
[5]文中若采用國際音標,請加方括號,聲調用五度標調法,標于音標右上角,如:好[xau214]。若采用漢語拼音,聲調則用調號,如:nǐ hǎo。
[6]行文中引用原文者,請加“”;引文獨立成段者,請用楷體,第一行空四格,第二行以下空兩格。
[7]注釋一律采用當頁腳注,不用文末尾注。注釋號碼用帶圈阿拉伯數字右上標,如:完形①。
[8]注明引文或觀點出處,可采用以下方式:若所引之文或觀點發表在期刊上,則為:(郭錫良1980)……;若所引之文或觀點出自著作之中,則為:郭錫良(1993:84—85)……,冒號后的數字為頁碼,下同;若在所引之文后面用括號注明出自期刊或著作中的觀點,則為:……(郭錫良1980),或……(郭錫良1992:84);若所轉述的觀點為不同的人持有,則為:……(Corder 1981; Krashen 1981);或……(Elis 1986:18-41; James 1980)。注明引文或觀點出處亦可采用作者認為適當的其他方式。
[9]中文、日文文獻排在西文文獻之前,外文譯著按中文文獻處理。相同語種的文獻,按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順序或英文字母順序排列。西文作者姓在后,名在前,姓名之間用逗號隔開。
[10]本刊采取“三審制”。通過中國知網“社科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的稿件,將送至評審專家進行評審。通過專家評審的稿件,我們將發送稿件刊用通知(電子版)。
該期刊創刊于2008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年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205號,郵編: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