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中國音樂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81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11-1379/J。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藝術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社科雙效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民族音樂學與傳統音樂理論 古代音樂史與近現代音樂史 作曲理論與作品分析 音樂教育 音樂表演 書評與述評
[1]文稿需附300 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和結論4 部分,各部分用第三人稱撰寫,冠以相應的標題,不分段。需標引3~5 個關鍵詞。
[2]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歷,工作單位,職務,職稱。
[3]基金項目: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4]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創新性和可讀性,力求重點突出,論點明確,資料詳實,數據可靠,結構嚴謹,寫作規范,表達準確,文字精煉。
[5]參考文獻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于文末。所列參考文獻在20條左右,以國內外近5年發表的雜志參考文獻為主。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音樂 | 3835 | 管建華;杜亞雄;張天彤;蔡際洲;蒲亨強 |
民族 | 836 | 樊祖蔭;張天彤;杜亞雄;岳峰;和云峰 |
藝術 | 772 | 楊曙光;周為民;劉誠;楊果朋;李強 |
文化 | 705 | 管建華;張天彤;張玉榛;何曉兵;楊民康 |
樂教 | 680 | 管建華;王士魁;褚灝;杜亞雄;張玉榛 |
演奏 | 621 | 周為民;陳爽;韓佩君;吳慧娟;楊靜 |
教育 | 616 | 管建華;謝嘉幸;褚灝;樊祖蔭;杜亞雄 |
教學 | 549 | 杜亞雄;張天彤;王士魁;和云峰;楊曙光 |
民族音樂 | 515 | 杜亞雄;張天彤;蔡際洲;楊民康;樊祖蔭 |
樂器 | 491 | 張歡;劉勇;楊琛;李玫;嚴薇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為民歌正名——兼談民歌的傳承、傳播與發展 樊祖蔭
疑惑與解疑——音樂學教學與科研中的“問題意識” 伍國棟
國家話語:“文化政策”介入下的傳統音樂 魏育鯤
關于中國歷史民族音樂學研究中幾個關鍵問題的思考 趙書峰
國家在場與儀式歌唱——中越跨界壯—岱/儂族群“乜末”儀式的社會變遷 凌晨
從“歌唱互動”到“口唱史詩”——當代語境下臺灣泰雅族Lmuhuw的轉型 凌嘉穗
“一帶一路”與少數民族音樂研究——巴基斯坦藏族后裔的跨界研究為例 銀卓瑪; 擁巴
《溪山琴況》的演奏論主旨 劉承華
西周宮廷樂官的冊命與職能——“師”類職官歷史淵源探究 胡雅靜
該期刊創刊于1981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社科雙效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002-9923,國內刊號:11-1379/J。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67,復合影響因子為0.6。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翔路1號,郵編: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