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1.23
復合影響因子:0.42
主管單位:廣州醫學院
國內刊號:11-5668/R
創刊時間:1995
國際刊號:1674-1927
郵發代號:46-190
業務類型:期刊征訂
學術咨詢: 預計審稿時間: 1個月內 影響因子:1.23
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95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11-5668/R。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志》始終謹記:科技進步的終極目標是讓人類擁有身、心、靈和諧美好的生活。主要欄目:論著、述評和專題、醫學基礎與臨床實踐研究、臨床流行病學技術·方法·微機、綜述和信息、病例討論、經驗交流。
編者導讀 專論 論著 新技術與臨床 新技術研發 生物技術 綜述 專題講座
1.《中華生物醫學工程》文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文稿應資料真實、數據準確、論點鮮明、結構嚴謹、文字精煉,書寫工整規范,必要時應做統計學處理。論著一般不超過4000字(包括摘要、圖表及參考文獻);講座、綜述、會議紀要、臨床病理(例)討論類文稿字數可視具體情況而定;短篇論著(論著摘要)、病例報告等不超過2000字。
2.《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關鍵詞:論著需標引2~5個關鍵詞。關鍵詞盡量從美國NLM的MeSH數據庫中選取,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的專業術語(自由詞)可直接作為關鍵詞使用,建議排在最后。關鍵詞中的縮寫詞應按《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還原為全稱;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單詞首字母大寫,各詞匯之間用“;”分隔。
3.《中華生物醫學工程》來稿應一式兩份,要求字跡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獻應隔行打印。特殊文種、上下角標符號、需排斜體等均應注明。大小寫、拉丁文、希臘文應明確。除英文外,其他外文字請注明文種。請自留底稿,本刊不退還原稿;若需退還原稿,請在投稿時聲明。本刊建議電子版投稿,Email地址。電子版投稿應同時寄送3份紙樣稿件和單位介紹信。
4.投稿清單:(1)投稿函(推薦信)、醫學倫理知情同意書;(2)題名及作者,作者單位,第一作者簡介,基金資助項目,項目負責人,Email地址,電話,傳真,投稿日期;(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正文;(6)圖。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細胞 | 597 | 唐其柱;葉軍;冉丕鑫;蔡文松;徐波 |
腫瘤 | 250 | 聶玉強;鐘惟德;李瑜元;葉永康;范衛君 |
基因 | 247 | 聶玉強;李南方;陳盛強;冉丕鑫;周玲 |
蛋白 | 231 | 李南方;劉慧姝;周玲;姚曉光;梁登攀 |
干細胞 | 139 | 姚曉黎;王寶珠;耿鳳陽;巴明臣;張志逖 |
血管 | 134 | 周青;劉城;秦旭平;李潔;唐其柱 |
病毒 | 101 | 王強;葉曉光;盧建溪;葉軍;李剛 |
免疫 | 93 | 曾華;謝文鋒;丁鶴林;向春艷;唐其柱 |
手術 | 92 | 朱俊峰;馮兆明;陳旭;殷偉強;王壽平 |
科學家 | 91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全反式維甲酸對人結腸癌LoVo細胞化療藥物敏感性及Survivin基因表達的影響 胡寶光; 鄭宗珩; 衛洪波; 韓曉燕; 魏波; 黃江龍
世界首例骨髓干細胞移植誘導心臟移植免疫耐受的臨床研究獲得成功
神經肽Y對大鼠心肌細胞Ca2+-鈣調素依賴性蛋白激酶Ⅱ的影響 林曉圳; 董頎; 張弋; 陳敏生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聯合肌酐評估慢性腎臟病腎小球濾過率的準確性 賴德源; 方穎璇; 任玥; 徐安平; 張益民
我國科學家研究成果為早期多細胞生物演化領域“打開新窗口”
肝細胞生長因子激活膠原降解途徑逆轉心肌纖維化 區彩文; 陳國欽; 張穩柱; 李志家; 陳敏生
投稿時關于圖表的要求
小粒徑磁共振成像超敏感納米對比劑的研制及初步動物實驗 洪國斌; 周經興; 苑仁旭; 李新春
小孔徑正交相控陣小動物實驗線圈磁共振成像質量研究 詹松華; 趙喜; 譚文莉; 楊爍慧; 俞健力; 龔志剛
該期刊創刊于1995年,出版地方是廣東,先后獲得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674-1927,國內刊號:11-5668/R。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1.23,復合影響因子為0.42。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東風西路195號廣州醫學院雜志社,郵編:51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