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藏羌彝走廊研究》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2018年,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以其豐富的民族文化多樣性而聞名,旨在為國內外學者提供一個平臺,用于發布與藏羌彝走廊相關的高質量研究成果,促進跨學科交流,并提升對該地區的深入理解。內容廣泛覆蓋了歷史學、民族學、人類學、語言學、考古學、文學藝術、宗教信仰等多個領域。它不僅關注古代文明的發展軌跡,也重視現代社會變遷對當地文化的影響。
雜志的目標在于促進對這一特殊地理區域內多元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增進各民族之間的理解和尊重,同時也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學依據,以支持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和諧。通過發原創性研究論文、書評、田野調查報告等形式的文章,雜志致力于成為國際上關于藏羌彝走廊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面向全球發行,采用紙質版與電子版相結合的方式,便于更廣泛的讀者群體獲取信息。此外,它還可能組織專題研討會、學術講座等活動,加強國內外學者間的交流合作。
文化產業與旅游發展 經濟發展與鄉村振興 人文歷史與民族文化
[1]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有關規定,本刊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引用的參考文獻請在正文中用方括號和阿拉伯數字按順序標在引用處。
[2]摘要不能有作者未來的研究計劃,不能出現圖、表、參考文獻序號和縮寫詞(相關專業讀者能清楚理解的除外),盡量不要出現數學公式。
[3]題名要求以準確、簡明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必使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語句,最好不使用標點符號。
[4]文稿應具創新性、科學性、導向性、實用性。來稿文字務求準確、精煉、通順、重點突出。
[5]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6]注釋是對論文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文內注釋應按正文中的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序號標注。
[7]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位(學歷),工作單位(全稱),職稱,研究方向。另請隨文附上聯系電話、電子郵箱、詳細通訊地址、郵編等。
[8]來稿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結合本刊具體情況,編輯部可作修辭等文字修改、刪節,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則需征求作者意見。修改稿逾期不返回者,按自動退稿處理。
[9]正文:論文篇幅(包括摘要、圖、表、參考文獻)。應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等幾部分內容。
[10]科研基金資助的課題原則上著錄國家或省、部級以上的課題,需注明科研基金機構全稱和自主好,中、英文雙語著錄,分別置于中英文摘要關鍵詞下方,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該期刊創刊于2018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