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中山大學法律評論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是本刊的重點與特色,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政法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主題研討——基層治理的經驗 秩序與倫理 論文 評論 爭鳴 閱讀經典
[1]論著請附 400個實詞左右中英文摘要。要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不分段落。
[2]文獻列表中出現的每條文獻在正文中均需引用,并標注參考文獻序號。正文中參考文獻序號在引用內容結束后平行標記。
[3]題目應簡明、確切,便于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一般不超過20個字。
[4]多位作者不同單位時,請在作者姓名右上角用數字與作者單位一一對應,一名作者跨多個單位時,作者姓名右上角的數字間用逗號間隔。
[5]稿件需附作者單位推薦信,注明單位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法律 | 95 | 黃建武;朱珺;張昌輝;郭萍;侯振發 |
司法 | 66 | 陳洪杰;韓寶;黎敏;徐忠明;任強 |
訴訟 | 32 | 詹思敏;三木浩一;劉興莉;巢志雄;陳虎 |
法院 | 28 | 韓寶;瞿衛東;蘇汶琪;陳青;文冠斌 |
法治 | 26 | 張昌輝;駱梅芬;時亮;王鳳濤;李平龍 |
學術 | 21 | 單文華;劉仁文;陳曉文 |
刑事 | 20 | 熊建明;巢志雄;朱奎彬;文冠斌;陳虎 |
審判 | 19 | 陳毅堅;巢志雄;于海涌;陳勝藍;張超 |
稿約 | 18 | |
法學 | 18 | 江國華;侯振發;李懿藝;劉星;單文華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國際法院評估與采納證據的自由裁量模式——以判例為中心展開 鄭亦君
刑事案件自行辯護實證研究——基于對277份判決書樣本的觀察 鄧慧筠
重讀《論犯罪和刑罰》——從考察貝卡利亞與死刑廢除理念間關聯性切入 熊建明
審判權與執行權分離改革的模式選擇:基于實證與類型化研究 田源
流動的憲法——巴爾金“活的原旨主義”及其理論脈絡 謝可晟
稿約
《中山大學法律評論》注釋體例
該期刊創刊于1999年,出版地方是廣東,先后獲得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04,。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25號,郵編:100088。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