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0.1
復合影響因子:0.04
主管單位:福建省科學技術協(xié)...
國內刊號:35-1282/O4
創(chuàng)刊時間:2005
國際刊號:1673-9299
業(yè)務類型:期刊征訂
學術咨詢: 預計審稿時間: 1個月內 影響因子:0.1
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中學理科園地》創(chuàng)刊于2005年,由福建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管、福建省物理學會主辦,經(jīng)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fā)行的專業(yè)性教育學術期刊,現(xiàn)為雙月刊,CN:35-1282/O4,ISSN:1673-9299。創(chuàng)刊以來一直是各種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中學理科園地》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的特點,其中主要欄目有:課題研究、教學探討、實驗教學、復習與考試。在融學術性與技術性為一體的特點,獲得了廣大學者的喜愛。
課題研究_科學素養(yǎng) 課題研究_教材教法 課題研究_信息化教學 教學探討 實驗教學
[1]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lián)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lián)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lián)系有關事宜。
[2]關鍵詞盡量使用MeSH詞匯,或從文題、摘要、正文中選取與本文研究或討論中的中心問題有關和必要的詞。
[3]參考文獻為直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說明。文中序號應按順序排列,并與文末參考文獻的序號對應,在文中標明如[1]、[2]、[3]。如同一參考文獻在文中重復引用,則文中[1][2][3]順序不變,文末標明。
[4]來稿必須論點明確、數(shù)據(jù)可靠、內容詳實、語言精練。
[5]文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
主題名稱 | 發(fā)文量 | 相關發(fā)文學者 |
教學 | 2338 | 林艷欽;彭朝陽;叢敏;林立燦;林偉亮 |
課堂 | 738 | 林艷欽;呂聲康;劉麗珍;劉玉珍;康景華 |
數(shù)學 | 530 | 王蓮蓮;陳柳娟;林晴嵐;鄭秀梅;陳艷 |
理教 | 495 | 林艷欽;柯曉露;林冰冰;陳成波;姜江波 |
課程 | 446 | 陳光明;曹義才;劉玉珍;康景華;陳柳娟 |
物理教學 | 423 | 林艷欽;姜江波;葉德美;羅華權;潘展鴻 |
高中物理 | 412 | 林艷欽;彭朝陽;陳珍黎;邱仁和;羅華權 |
教育 | 401 | 陳光明;叢敏;王蓮蓮;胡選萍;林立燦 |
思維 | 371 | 林馬忠;謝敏英;劉方雨;陳水源;江翔 |
課堂教學 | 340 | 呂聲康;劉玉珍;鄭建民;陳世松;曹義才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shù)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shù)
被引次數(shù)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shù)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shù)
被引次數(shù)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shù)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shù)
被引次數(shù)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shù)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shù)
被引次數(shù)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shù)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shù)
被引次數(shù)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shù)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shù)
被引次數(shù)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shù)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shù)
被引次數(shù)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shù)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shù)
被引次數(shù)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shù)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shù)
被引次數(shù)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shù)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shù)
被引次數(shù)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fā)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shù)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shù)
被引次數(shù)的累積百分比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shù)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shù)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shù)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shù)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shù)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shù)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shù)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shù)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shù)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shù)
累積百分比
應用DIS實驗優(yōu)化高中物理的實驗教學 李煥新
在實踐活動中讓核心素養(yǎng)軟著陸——以“工程思維”的培育為例 徐敏; 章盛智
“師傅領進門”循序漸近巧解習題 吳紅娜
學校信息技術應用推進策略——從德化六中信息技術應用實踐說起 曾重荊
新媒體在中小學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應用探究 陳紹亮; 張錦春
信息技術的“多變”活化初中物理課堂 吳秀銀
寓計算思維培養(yǎng)于信息技術項目學習中 黃峰
借助DIS實驗突破高中物理力學教學難點 林根旺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能力培養(yǎng)初探——以摩擦力的受力分析為例 嚴婕慧
該期刊創(chuàng)刊于2005年,出版地方是福建,先后獲得中國優(yōu)秀期刊遴選數(shù)據(jù)庫、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673-9299,國內刊號:35-1282/O4。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wǎng)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lián)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xiàn)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1,復合影響因子為0.04。
根據(jù)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fā)行周期為雙月刊。發(fā)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lián)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福州市大學新區(qū)學園路2號福州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5號樓110,郵編:3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