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0.87
復合影響因子:1.13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國內刊號:11-5895/R
創刊時間:2009
國際刊號:1674-7860
郵發代號:80-108
業務類型:期刊征訂
學術咨詢: 預計審稿時間: 1個月內 影響因子:0.87
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中醫臨床研究雜志》創刊于2009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現為旬刊,CN:11-5895/R。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醫學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論著 臨床研究 基礎理論 呼吸系統疾病 循環系統疾病 消化系統疾病 內分泌系統疾病 神經系統疾病 運動系統疾病 婦科 全科醫學 綜述
[1]文章主題應涉及社科領域,包括但不限于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等相關研究成果。
[2]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請勿一稿多投。
[3]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歷、職稱、研究方向;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4]來稿文責自負。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負責,且保證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編輯部對來稿有權做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實質性內容修改需征得作者同意。
[5]論文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3-5個)、正文、參考文獻等。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
[6]投稿請按照期刊要求的格式,通過指定的投稿系統或郵箱進行提交。編輯部將對所有投稿進行嚴格審稿,評審周期會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作者將獲得評審意見后進行修改。
[7]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有關規定,本刊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引用的參考文獻請在正文中用方括號和阿拉伯數字按順序標在引用處。
[8]文章標題用三號黑體,二級標題用四號黑體,三級標題用小四號黑體。級次一般用一、二、三,(一)(二)(三),1.2.3.(1)(2)(3)。序數中文序號用頓號,阿拉伯數字用下標圓點分開。
[9]注釋是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如①、②),并按順序列于當頁地腳。
[10]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的文獻。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療效 | 6122 | 郭建輝;郭雯;楊雨果;蔡玲玲;馮彥君 |
中醫 | 5858 | 高新軍;蔡玲玲;徐力;呂樹泉;張東風 |
療效觀察 | 2942 | 郭建輝;郭雯;周新強;曠秋和;賈淑麗 |
中藥 | 2411 | 張東風;丁洋;張東風;郭建輝;段永紅 |
臨床療效 | 2393 | 楊雨果;張東風;周新強;周友龍;沙娜 |
慢性 | 2120 | 劉光珍;蔡玲玲;梁惠卿;薛曉明;唐金模 |
中西醫 | 1829 | 鄭東京;喬世舉;許鑫;張照蘭;丁曉歡 |
護理 | 1799 | 蔡玲玲;田玲;秦元梅;樊春華;邢紅英 |
中醫藥 | 1701 | 高新軍;徐力;張東風;鹿競文;吳瀟湘 |
中西醫結合 | 1657 | 鄭東京;喬世舉;丁曉歡;許鑫;于雪峰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中醫狀態辨識對痔病診療思維與模式的啟發探討 黃曉捷; 高峰
胃脘痛的中醫治療體會 茍繼斌
自擬平肝熄風湯聯合泰必利片治療小兒抽動癥臨床效果分析 林道友
加味逍遙散治療肥胖型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療效評價 王海燕; 呂建林; 呂文婷; 劉嘉琪; 郝霜霜
健康教育對原發性骨質疏松骨折患者骨密度及骨癥狀的影響 吳遠思; 陳艷
甲基強的松龍治療急性期多發性硬化癥的應用效果及神經功能評分影響觀察 李林溪
刺絡放血與西藥治療發作期偏頭痛的優劣差異 陳麗莉; 陳陽陽; 譚怡萍
"治未病"思想在慢性心力衰竭護理中作用 孔愛云; 聶雅萍
中藥柴胡龍骨牡蠣湯對門診80例腦中風患者神經功能的改善作用 鄧銘俊; 黃丹丹; 梁杰斌; 鄒達良; 翁棋宏; 謝桂森
該期刊創刊于2009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674-7860,國內刊號:11-5895/R。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0.87,復合影響因子為1.13。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旬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咨詢產業 科技文化創業園,郵編:10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