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2.3
復合影響因子:1.26
主管單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
國內刊號:44-1308/R
創刊時間:1990
國際刊號:1003-9783
郵發代號:46-210
業務類型:期刊征訂
學術咨詢: 預計審稿時間: 1-3個月 影響因子:2.3
選定期刊
支付定金
確認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雜志》注重性、學術性,努力做到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創刊于199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CN:44-1308/R。創刊以來一直是各種醫學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雜志》主要欄目:設有論壇、專題報道、專家筆談、綜述、學術探討、學術爭鳴、臨床研究、臨床用藥、藥效與毒理學研究、質量分析、工藝研究、合理用藥和不良反應、新藥研究動態、藥政法規、企業之窗、信息、書評等欄目。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
藥效與毒理學研究 動物模型研究 化學成分研究 質量分析研究 臨床研究 學術探討 綜述
[1]摘要:應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陳述文章重要內容,以 300 字左右為宜,用第三人稱書寫。
[2]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照正文中出現次序列于文后。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識;序號(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示;每一條目的最后均以實心點結束。
[3]文章標題為三號黑體,摘要為5號楷體字,正文為小四號仿宋體,行距為24磅。
[4]注釋采用頁下注(腳注)的方式。頁下注(腳注)中引證文獻標注項目一般規則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書名、報紙名等用書名號標注;英文中,文章名用雙引號標注,書名以及刊物名用斜體標注。
[5]論文作者保證該論文的署名權無爭議。若發生署名權爭議問題,一切責任由論文作者承擔。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藥理 | 899 | 王寧生;徐立;袁伯俊;李連達;方泰惠 |
中藥 | 879 | 王寧生;王培訓;李連達;宓穗卿;周聯 |
細胞 | 650 | 董燕;周聯;陳蔚文;王培訓;李茹柳 |
色譜 | 641 | 宓穗卿;王寧生;祝晨蔯;蘇子仁;賴小平 |
藥理學 | 621 | 王寧生;徐立;袁伯俊;李連達;方泰惠 |
相色譜 | 543 | 王寧生;宓穗卿;祝晨蔯;蘇子仁;魏剛 |
液相色譜 | 487 | 宓穗卿;祝晨蔯;王寧生;賴小平;魏剛 |
色譜法 | 454 | 宓穗卿;王寧生;祝晨蔯;黃月純;蘇子仁 |
高效液相 | 446 | 祝晨蔯;宓穗卿;魏剛;賴小平;林朝展 |
高效液相色譜 | 428 | 祝晨蔯;宓穗卿;魏剛;賴小平;王寧生 |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發表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3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4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5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6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7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8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19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0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1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2022年本刊引用參考文獻出版年
對應的參考文獻數
累積百分比
佛手散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網絡藥理學作用機制研究 趙彬鑫; 韋佳慧; 張成玲; 張瑩; 徐曉玉; 陳怡
基于IGF-1R/Akt/PGC-1α通路探討芍藥苷對H2O2誘導PC12細胞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 楊佩芬; 吳慶光; 劉四軍; 林秋珊; 李盛青
黃芩苷增強阿霉素抗人舌癌細胞活性及其機制研究 褚冬青; 馬春宇
不同產源艾納香油化學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謝雪艷; 李天珍; 王萬林; 高月; 易瓊; 王魯
黃芪甲苷通過Bax/Bcl-2/Caspase-3信號通路誘導人乳腺癌MCF-7細胞凋亡的機制研究 裴巖巖; 李雅; 閆春生; 王輝
基于p38 MAPK信號通路探討洋川芎內酯Ⅰ對膿毒性腦病大鼠的腦保護作用 鄭述銘; 林新鋒; 楊莉; 羅苑苑
心靈丸對ApoE-/-小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及斑塊內血管新生的影響 梁萬洪; 黎智文; 黃瑞莉; 陳爽; 吳粵湘; 黃錦愷; 洪永敦
野薔薇根總黃酮對H2O2誘導損傷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的影響 楊丹; 王軍; 李開言; 馬開; 王曉麗; 葛文靜; 張薇
脂肪干細胞聯合巴戟天提取物對B6.MRL-Faslpr/Nju狼瘡小鼠腎損傷及免疫炎性因子的影響 陳美玲; 邵艷華; 唐佩華; 蘇俊芳; 趙婷秀; 鄭嘉隆; 張發扶; 鄺棗園
該期刊創刊于1990年,出版地方是廣東,先后獲得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是一本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該期刊國際刊號:1003-9783,國內刊號:44-1308/R。相關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聯系客服,了解更多詳情。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期刊影響因子為2.3,復合影響因子為1.26。
根據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為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雙年刊等。該雜志的發行周期為月刊。發行周期會影響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請盡早與我們聯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大學城外環東路232號,郵編: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