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高邊坡設計論文優選九篇

時間:2023-01-28 22:30:07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高邊坡設計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高邊坡設計論文

第1篇

關鍵字:高邊坡;特性;設計方法;加固問題

中圖分類號:U448文獻標識碼: A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并了解什么是高邊坡。我們通常把巖質邊坡的高度超過30m定性為高邊坡,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土質邊坡大于20m也可以看做高邊坡。在高邊坡設計施工中必須遵循一套合適的的設計思想和方法,高邊坡的加固工程,也需要合理利用現場條件實際,進行合理的設計和加固。這樣不僅可以為工程設計提供依據,也可以為以后的實際工程設計提供參考價值。

一.高邊坡設計的復雜性和穩定性評價

(一)高邊坡設計的復雜性分析

高邊坡設計貫穿于調查、勘探、設計到最后施工的整個過程,各個環節都是緊密聯系的。這其中的復雜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全面的地質資料是設計能否成功的前提條件。例如邊坡穩定性受地質條件影響的程度,人為的因素影響,邊坡的設計必須符合邊坡土體的地層巖性和一系列的強度特征,這樣才可以避免發生整體或局部的變形。

其次,高邊坡設計是預測性設計和風險性設計的有機結合。由于線長和點多的現實因素,前期的地質調查和勘探就會或多或少的對高邊坡不夠看重,主要是因為這時候變形還沒有或者不會發生。所以高邊坡設計就需要根據有關資料和經驗對開挖后可能產生的變形類型和部位進行準確預測。但是由于地質資料的短缺就會讓設計依據不夠全面,不可避免的存在盲目性,加上地質條件的復雜性也使設計具有風險性,所以造成高邊坡設計是預測性設計和風險性設計的有機結合。

最后,高邊坡設計是動態的設計。由于現實條件的限制,我們無法清楚開挖前的邊坡地質情況,也就造成設計的整個過程沒有固定的模式。因此需要根據工期的深入,根據地質條件的變化,對設計進行變更或者調整,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動態設計。

(二)高邊坡的穩定性評價

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力學平衡計算法來評價邊坡的穩定性,當然它能夠方便獲得穩定系數的數據值,而且也能確定最終加固工程的承受力值。但是如果面對復雜的高邊坡穩定性計算可能就束手無策了,這是因為邊界條件以及破壞面巖土參數無法準確判別和選擇,這就讓計算的結果說服力下降。本文認為可以結合工程地質分析對比法來確定,工程地質分析法不僅可以為力學平衡計算法提供變形的類型邊界條件,而且可以確定變形的范圍;而力學平衡計算法可以準確算出穩定系數和作用力的數據,為最終的高邊坡設計提供正確的依據。

(1)工程地質分析對比法重點講到了以下方面的分析和對比:

1.根據自然極限條件下穩定坡的坡形坡率坡高來進行參考,當然也包括人工邊坡的坡高,利用二者的對比來進行穩定性的分析。

2.利用自然山坡已經存在變形的種類和大小判定人工邊坡有機會發生變形的種類和大小。

3.依據坡體結構對人工邊坡可能變形的種類和位置進行合理分析。

4.利用變化的頻率和大小來進行對比判斷,這里主要是開挖有可能造成的坡體松動和滲透的下表水,軟弱夾層帶處的巖土強度降低分析也許會變形的種類和大小。

(2)另一種方法也就是力學計算法。力學計算法有著許多不同的方式,選取和勘察確定的破壞種類和模式必須同時相一致,這樣的計算方法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的結果。它的破壞范圍重點是松動的區域大小,一般都可以采取有限元算出高邊坡的開挖后位移場位置和大小。

二.高邊坡設計的整體理念和技術手段,以及基本原則和方法

(一)設計理念和技術手段

高邊坡設計必須嚴格按照調查、勘探、設計和施工密切相連的準則,施工中的新參數和新特征要迅速告知設計部門,然后用新設計指引整個施工全過程,同時不斷和相似的工程進行合理的比較,把別處的成功設計理念帶到本設計中。

高邊坡設計的技術手段主要參照主體工程的施工工段進行勘探和有效調查,靠近高邊坡工程處進行合理的比較,高邊坡設計必須重視高邊坡開挖施工,上報的信息主要包含現場巖層和風化強度以及爆破效果,確定高邊坡設計施工的最終方案。

(二)設計的基本原則

首先,高邊坡設計中使用年限和保護對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須確保十分安全。

其次,高度40m以下的邊坡主要采取放穩定坡率的設計原則;高度在40m以上的邊坡,如果也放緩邊坡極有可能增加大量放棄的方量,不僅大量的植被被無情破壞,而且造成征地量的加大和浪費。不利于環境保護,所以我們應該采取適當增大坡率的方式,對支擋加固工程進行有能力的加強。

最后,根據坡腳應力和地下水集中的有關特性,加固工程應全程使用“固腳和強腰”的方法進行,這里的“固腳”就是鞏固坡腳或者級邊坡的支撐力,“強腰”則是確保高邊坡的局部穩定。也就是確保整體穩定和局部穩定。

(三)高邊坡的設計方法

高邊坡設計目前國內還沒有達成統一的共識,本文主要探討采用幾種方法相結合的方法。

第一種也就是工程地質比擬法。主要依據自然穩定坡的調查數據和分析結果找到可以類比的坡形、坡率和坡高。

第二種也就是力學的計算法:選擇滿足坡體的結構和破壞模式的計算模式算出設計的坡形穩定性,同時合理調整坡形參數來達到設計的合理性。

最后一種就是所謂的經驗對比法。參考地質條件下穩定的人工邊坡有關的設計方法和理念對新的邊坡來進行類比設計。

三.討論高邊坡工程的加固方案

加固工程目前廣泛采用的方式主要包括修建攔擋的建筑物和擋土墻等,應根據實際條件選用適合的方式。

(一)修筑攔擋建筑物和錨固

攔擋建筑物主要包括落石平臺和攔截石塊墻體等,遮擋的建筑物形式主要有明洞和棚洞。

錨固就是利用預應力錨對其進行合理加固的處理手段,避免發生崩塌。采取錨固額方法可以讓臨空面周圍的巖體裂縫寬度逐漸變小,從而增強巖體的整體性。

(二)支撐保護

支撐主要是對懸掛在上方的危巖采用墩和柱等形式進行局部的支撐和加固,用這種方法實現治理的目標。這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于危險巖塊體存在于軟弱夾層的危巖區的處理方法,首先對松弛的塊體進行消滅處理,最后用條石護壁進行支撐和保護。

(三)灌漿加固

灌漿加固能夠增加巖石的完整性。資料表明,水泥灌漿加固能夠顯著提高巖體抗拉的強度。在施工工序上我們采用的方法一般先錨固后一段一段的進行灌漿加固。

(四)抗滑樁

抗滑樁就是用樁作為抵抗坡體滑動的材料。通常在滑體和滑床間打入少許大尺寸的錨固樁,同時使二者有機的聯合在一起,進而達到抗滑的效果,這種樁一般包括木樁和鋼筋混凝土樁等。

四.小結

根據全文的分析和實際的實踐經驗,我們應該清楚的知道,高邊坡把地質體的一部分變為人為工程,由于地質體的復雜性和多變性,使得高邊坡設計變得十分復雜,至今設計而依然沒有在工程界達成共識。高邊坡設計和加固工程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我們可以通過其提高結構使用的整體性能。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基礎建設的大規模開展,在國內工程中,高邊坡設計的意義重大,在今后有關的設計和施工中,積我們應繼續完善該項技術的分析方法和步驟,總結經驗,以大力推廣此項新方法,希望可以為我國的建筑事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 張倬元,王士天等.工程地質分析原理.北京:地質出版社,1993年[2] 林宗元,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手冊.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3]任致遠,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實施手冊.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年

第2篇

【關鍵詞】滑動面 非均質巖質邊坡 滑坡

【Abstract】The reasonable determination of sliding surface is vital to the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slope, especially to heterogeneous rocky slope which are more than 30 meters high. Such slope's sliding surface are usually made of several long broken lines,it'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sliding surface by exploratory methods.In practice,the orientation of sliding surface are usually assumed based on actual geological and prospecting data.Some possible miscalculation may reault in hidden danger.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thoughts on the reasonable determination of sliding surface in heterogeneous rocky slope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living example for the referance to relevant people.

【Key words】Sliding surface;Heterogeneous rocky slope;Slide slope

1. 引言

滑動面是邊坡巖土體在一定的邊界條件下形成的,隨著外部邊界條件的變化,滑動面也會相應的變化,邊坡治理中滑動面分為已發生的滑動面和潛在的滑動面。目前滑坡處理廣泛采用的參數反演法 [1] [2] [3]、折減法 [4]、不平衡推力法 [5] [6],都是基于滑動面確定的前提下進行的,目前僅土質邊坡的圓弧滑動面可采用SLOPE/W法 [7]搜索確定,而對于大于30米的非均質巖質邊坡潛在滑動面的客觀確定鮮有提及,本文從治理邊坡實例出發,探討一下非均質巖質邊坡潛在滑動面合理確定。

2. 邊坡工程地質概況

(1)以黟(縣)-七(都)K3+394~+462段高邊坡位于路線右側,最大坡高67m。邊坡地貌單元屬低山剝蝕地貌,地勢陡峻,地形坡度在40~60°之間,上陡下緩。該處地層巖性主要為牛屋組(Pt2n)板巖,風化強烈,板理及裂隙發育,巖石破碎,薄層狀構造,強風化層巖芯呈碎塊~片狀,碎塊狀鑲嵌結構,層厚2.40~13.20m;中等風化巖芯呈塊狀~短柱狀,地層產狀195°∠70°,屬中硬巖,表層為松散碎石混粉土,碎石含量可占50~70%,粉土可塑狀態,該層厚1.6~6.2m,如圖1所示。

(2)該邊坡原設計為矮擋墻支護,運營一年多,于二00八年五月中旬產生滑坡滑體厚度1.60~6.20m,體積約為10000m3,滑坡體主要為碎石土,其中碎石占60%,低液限粘土占40%。滑坡堆積體及滑坡后緣坡體均存在進一步滑動的危險性,屬活滑坡。

3. 邊坡穩定性分析與評價

根據邊坡勘察資料,本次滑坡沿風化接觸面形成的淺層滑坡,滑坡體為松散碎石混粉土,坡面雨水下滲通道良好,在雨水作用物理力學性質軟化明顯,在不利條件下,會誘發更大的滑坡,需及時治理。

3.1設計參數的選取。根據勘察資料正常工況下:重度取為20.5KN/m3,c為18KPa,為21°;根據滑坡帶物質組成在暴雨工況下,碎石粉土:重度取為22.5KN/m3,c為6KPa,為21°;強風化板巖:重度取為24KN/m3,c為50KPa,為21。

3.2模型的建立。 根據已經產生滑坡的形態、地貌及坡體的工程地質特性,為了增加下部坡體的穩定性,確定第一級為原擋墻+坡率為1:1.75、高度為5米的人工邊坡,第二、三級坡坡率1:1,高度為8米,第四~六級為1:1,高度為10米,第七級為1:0.5,高度為10~12米,每級邊坡設2.0米寬的平臺,進行刷坡,最大坡高為67米,如圖2。

3.3剩余推力計算。

圖1地質剖面圖 3.3.1刷方減載后,邊界條件發生變化后,滑動面隨之發生變化。由于第三級邊坡開挖邊坡全部 進入強風化板巖中,為此我們將滑坡體分為上下兩個不穩定體,形成兩個滑動面。

3.3.2依據暴雨工況下的物理力學參數,根據勘察資料確定的已發生滑坡的滑動面,當穩定安全系數為1.2時 [8],采用不平衡推力法:

Ti=FsWi sina i+ψiT i-1 -W i- cosa i tanφi-ciLi

ψi= cos(a i-1- a i )-sin(a i-1- a i ) tanφi (1)

ψi為傳遞系數

3.3.3上部碎石粉土不穩定體的剩余下滑力為590KN/m,此外我們對于強風化板巖可能出現的深層滑動進行計算,如圖2所示,對應潛在滑面2的剩余下滑力為80KN/m;對應潛在滑面3的剩余下滑力為100KN/m;對應潛在滑面3、4結合的剩余下滑力為330KN/m;對應潛在滑面4的剩余下滑力為510KN/m;可見強風化板巖中,在固定的邊界條件下,只有滑面4的形態接近客觀的潛在的滑動面,基于此,不斷微調滑面4的形態,直至找出最大的剩余下滑力,本次邊坡治理采用滑面1、4對應的剩余下滑力,進行邊坡處置。

圖2潛在滑面搜索過程及邊坡治理圖3.4邊坡治理。

(1)上部不穩定體中,由于滑面1較陡,抗滑樁效果甚微,滑坡體會從抗滑樁頂滑出,滑面4較厚,錨桿無法進入穩定地層,基于上述因素,本次邊坡治理采用錨索方案:

(2)對應滑面1的下滑力,第4、5、6級邊坡采用預應力錨索框架,根據間距、排數、傾角,每個錨索的設計抗拔力至少要達到25噸,根據勘察資料所提供的錨固體與巖石的錨固強度,所需的錨固段長度在13米左右,初定錨索總長度17米,但對于深層潛在滑動面4的剩余下滑力而言,其錨固長度需大于9.5米,自由端為10米,錨索總長至少需要19.5米,可見,僅按照滑面1來治理邊坡,本邊坡深層滑動的需要無法滿足,無法從整體上保證邊坡的穩定,給工程帶來隱患。

(3)考慮巖體風化界限的不確定性,結合計算情況,確定本邊坡的治理方案為:第四到六級坡均采用錨索框架,每片框架由三根豎肋和三道橫梁連接而成,在節點處設置錨索鎖固,每束錨索由3根15.24鋼筋制成,設計荷載280KN,張拉鎖定荷載300KN,對應滑動面1而言,第五、六級錨索設計長度20m,錨固段長度15米,第四級錨索設計長度17m,錨固段長度12米。本邊坡經過6年多的運營檢驗,穩定性良好。

4. 結束語

(1)滑動面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巖土體邊界條件的變化而改變。

(2)對于一個高邊坡來講,其潛在的滑動面很多 [9],因此,高邊坡治理必須考慮深層潛在滑動面的穩定性,對于強風化破碎巖體的潛在滑動面,必須在一定的邊界條件下,多次模擬形態,找出規律,最終找到最危險的潛在滑動面,從已經產生的滑動面、最危險的潛在滑動面兩方面出發,進行邊坡的治理,做到一次根治,不留后患。

參考文獻

[1]龔玉鋒、周創兵、梁軼等.參數反演在巖質高邊坡變形與穩定分析中的應用[J].巖土力學,2002,(05):570~574.

[2]孫志斌.邊坡穩定性上限分析方法及參數反演研究.中南大學博士論文.2013.

[3]魯志強.巖質高邊坡穩定性設置模擬巖體力學參數反分析.武漢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9.

[4]陳國慶、黃潤秋、石豫川等.基于動態和整體強度折減法的邊坡穩定性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4,(02):243~256.

[5]時衛民、鄭穎人、唐伯明等.邊坡穩定不平衡推力法的精度分析及其使用條件[J].巖土工程學報,2004,(03):313~317.

[6]張月英. 基于改進不平衡模式的邊坡穩定性分析及程序實現.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07.

[7]張志峰.安徽某高速公路K125+730~+895段滑坡治理[J].公路交通科技,2007,(11):86~89.

第3篇

關鍵詞:生態防護植被選擇邊坡防護

中圖分類號: U213.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高速公路邊坡包括路塹邊坡和路基邊坡,因對公路本身的安全性能和周圍環境產生重要的影響,其生態恢復和景觀的營造,成為高速公路建設中的重要內容,邊坡工程防護和生態防護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越來越受到重視。邊坡的防護、綠化與美化是高速公路建設的重要內容。單純的工程防護既增加成本,又破壞道路景觀。因此,邊坡的生態防護及景觀重建成為高速公路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傳統防護的弊端

1.1 生態景觀效果差

缺乏植物覆蓋的邊坡一方面不利于固土護坡,破壞路基,還造成對周邊地區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改善高速公路的景觀效果,大量的巖石和混凝土不僅視覺效果差,且不利于凈化環境,與高速公路快捷、舒適的特點不相協調,在一定程度上給高速公路的行車帶來不安全因素。

1.2 安全穩定性差

一般情況下,高速公路設計中,由于種種原因,路基邊坡開挖和防護的設計比較簡單。這類設計主要缺點是,設計籠統、針對性差、防護措施簡單,對通車后出現的邊坡坍塌事故一般通過后續養護來處理。而高速公路作為交通運輸干道,交通量大,行車速度快,路基邊坡一旦出現事故,對交通運輸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影響很大。

1.3 大量工程措施使成本增高

過去,高速公路邊坡防護大量采用漿砌片石等防護方式,這些防護形式大量使用石料和勞力,破壞了自然環境,造價也較高,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防護效果逐漸降低,無自我更新能力,必須經常維護,施工難度大,對行車環境和景觀環境影響也很大。

邊坡生態防護方法

單純的植被護坡方法

單純的植被護坡方案一般造價較低,工藝簡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是綠化設計的首選方案。

播撒草種

最簡單經濟的植被護坡形式應是直接人工撒播草種,但其要求邊坡坡率舒緩,覆蓋土壤肥沃濕潤,必須在適宜季節施工,并且從播種到成坪需要1~2個月的時間。苛刻的條件使人工撒播這種植被防護形式在高速公路建設中已很少使用。

鋪設草皮

鋪設草皮可以“瞬時成坪”,減弱坡面徑流濺蝕,迅速發揮護坡功能,除寒冷的冬季外,其它季節都可以施工。鋪設草皮各地區均可應用,也可用于強風化巖質邊坡,多用于路堤邊坡。坡率一般不超過1∶1. 0,局部可不陡于1∶0. 75,坡高一般不超過10 m。對于急需植被封閉坡面的邊坡,采用鋪設草皮是首選方法。

液壓噴播植草

液壓噴播植草噴射出的是含有草種的懸濁液,草種被紙漿等懸濁液包裹,還有保水劑和其它各種營養元素,能不斷地供給草種發芽時所必須的養分和水分,粘合劑又能通過噴射時的壓力,使草種緊緊地粘附于土壤表面,形成比較穩定的坪床面,降水時不能形成沖刷表土的徑流。

掛網固定植被護坡的方法

掛網固定植被護坡主要由固定物、網(底布)和基材3部分組成。固定物(常見的有錨桿或U形釘)的作用是將網固定于坡面上,并對坡面的淺層穩定起到一定的作用;網(底布)的作用是使基材混合物依附于邊坡坡面;基材提供植物生長的環境。

三維土工網墊植草

三維土工網墊是一種三維柔性材料,鋪在坡面上,由于空腔的作用,能防止土坡面被雨水沖刷和維持其穩定,降低雨滴的沖擊能量,阻擋坡面雨水的流失,避免徑流的形成,從而有效地抵御雨水的沖刷。

土工格室植草護坡

土工格室生態護坡是土工格室與植草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新型護坡形式,由于土工格室對流水起到緩解消能作用,可促使其攜帶物沉淀在格室中,有效避免了草籽及幼苗被雨水沖走流失,大大提高植草覆蓋率。植物根系可增加土壤透水性能,一旦遇到雨水可迅速滲透,植被的覆蓋可使坡面減少雨水的直接沖擊,緩沖雨水流速。

厚層基材噴射植被護坡

厚層基材噴射植被護坡(一般稱為客土噴播)是目前解決巖石質邊坡植草綠化最常用的技術,是采用混凝土噴射機把基材與植物種子的混合物按照設計厚度均勻噴射到需要防護的工程坡面上的植被防護技術。

結語

理念是靈魂,管理是關鍵,設計是核心,施工是保證。要樹立保護、回歸、融入、享受自然的理念,樹立與動植物為伴、地球大家園的理念。另一方面,建設業主要加強管理,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加大環保專業的參與和發言權,做到環保與安全、質量同等重要,取得實效。只要各參建單位和相關部門通力協作真抓實干,將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環境當做家園來保護和建設,就能夠將高速公路建設成為環境友好的、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的工程。

參考文獻:

[1]潘樹林,王麗,辜彬. 論邊坡的生態恢復[J].生態學雜志,2005,24(2):217~221

[2]茍文龍,白史且,張新全.高速公路邊坡綠化技術的探討[J].草原與草坪,2002,(3):34~35

[3]鐘守賓,趙明華,陳昌富.破碎巖質邊坡生態防護技術研究[J].公路,2004,(10):174~177

[4]鄒勝文,饒黃裳,江玉林.高等級公路邊坡生物防護方式淺析[J].公路,2000,(4):50~52

[5]范竹姍,初曉波,史金山. 東北地區公路邊坡生態防護植物的選擇.防護林科技,2005,(5)

[6]蔣自立,江海東.高等級公路邊坡植被的選擇方案[A];第一屆全國公路科技創新高層論壇論文集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卷[C];2002

[7]王永林. 高速公路邊坡綠化中藤本植物的選擇與應用。園林植物資源與應用,2010,(11)

[8] 路 艷,卞貴建,趙樹青.藤本植物在高速公路綠化中的應用.山西建筑,2007,(24):355~356

[9] 魏陽平. 公路邊坡生態防護方法的選擇與使用[A].2009,(4):152~155

[10] 賀喜. 掛網噴草技術在金安橋水電站邊坡支護施工中的應用[J].2009,(3):57~59

[11]袁木林. 三維土工網墊在護坡、邊坡綠化工程中的應用[J]. 吉林水利.2005,(04):32~35

[12]楊曉華,王文生.土工格室生態護坡在黃土地區公路邊坡防護中的應用[J]. 公路 , 2004,(08):180~182

[13]郭鵬. 山區高速公路路塹邊坡生態防護工程技術研究.碩士論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

第4篇

【關鍵詞】公路邊坡,治理技術,探討分析

中圖分類號:X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隨著公路等級的不斷提高,公路邊坡防護日益受到重視。為了在公路交通建設中應用可持續發展戰略,在保障公路暢通的同時,應靈活采用不同的邊坡防護形式,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恢復因修建公路破壞的生態平衡,對公路邊坡的作用應正確認識、正確治理,把邊坡失穩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公路邊坡治理原則分析

1.在公路邊坡治理過程中 ,要堅持從工程地段的地質地貌條件出發,加強對滑坡做出科學合理的定性評價,在此過程中,再輔之以定量評價。

2.要堅持技術原則和經濟原則的統一性。在進行邊坡治理過程中,要從本地的地形地貌地質條件作以科學的分析,并對各種地質地貌做出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此,可以讓工程治理更為穩定,且一定程度上減低了工程的成本。

3.在進行邊坡治理過程中,要確保工程的安全性,實施安全作業管理。要在綜合考慮地震條件,地下水位等多方面的條件下,做出科學合理的設計,并嚴格計算整個工程的安全系數。

4.不同地質條件下的設計原則分析

在進行邊坡防治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性質十分復雜的很大規模的滑坡,一般情況下,要盡力的避開,或者是繞道。如果無法避開時候,要在綜合考慮滑坡規模,治理費用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基礎上,做出科學合理的設計,優化設計方案。

如果是一些滑坡速度相對而言比較緩慢的滑坡,要堅持從全局出發,做出全面的防治規劃,要對每期工程的治理效果都做出觀測,針對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采取有效的治理改進措施。針對一些滑動速度迅猛的滑坡,要啟動緊急治理方案,進行迅速有效的治理。如果是一些中小型的滑坡,在治理過程中,無需避開或者是繞道,一般而言,要結合滑坡的具體情況和工程施工的方案設計,對路線位置稍微的做出合理的調整,如此,可以達到施工治理簡單,經濟方便的目的。

整治滑坡之前,一般應先做好臨時排水系統,以減緩滑坡的發展,然后針對引起滑坡滑動的主要因素,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但通常單一的防治措施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公路深路塹邊坡的理治一般通過加強錨固、設置支擋、加強坡面排水等方面進行治理設計,可以得到顯著的效果。

一般來說重點做坡腳加固,強化腰部即邊坡中部的巖體變化處,明顯地質構造面等加固措施; 同時,防止坡面地表水沖刷路基邊坡,滲入邊坡土體,使邊坡體 C、Φ 值降低,加大土體自重,增加下滑力; 再者,若地坡體有地下水、裂隙水滲出也將對邊坡穩定產生一定影響。

三.公路邊坡治理技術分析

1.植物防護措施

植物防護以成活的植物作為路基防護的材料,通過植物的葉、莖和根系與被保護土體的共同作用,在擬保護的路基部位,形成有生命的保護層;是一種積極、有生命的防護措施。采用鋪草皮、種草形式,利用植被對邊坡的覆蓋作用、植物根系對邊坡的加固作用,保護路基邊坡免受降水和地表徑流的沖刷。植物防護應根據當地土質、含水量等因素,選用易于成活、便于養護、經濟的植物類種。植物覆蓋對地表徑流和水土沖刷有極大減緩作用。植被根系能與土層密切結合,盤根錯節,使地表層土壤形成不同深度牢固的穩定層,從而有效地穩定土層,阻擋沖刷和坍塌。

2.擋土墻與抗滑樁

擋土墻是一種能夠抵抗側向土壓力,防止墻后土體坍塌和增加其穩定性的建筑物。在公路工程中,可用以支撐路堤或路塹邊坡、隧道洞口、防止水流沖刷路基,同時也常被用于處理路基邊坡滑坡崩坍等路基病害。

抗滑樁是整個邊坡治理過程中最為常見,也是最為有效,最為經濟的邊坡治理工程構筑方法之一。在筆者多年的公路施工和養護經驗過程中發現,抗滑樁多是依靠錨固在邊坡滑床上的樁型構筑物,在特定的情況下,當受到外力的時候,樁前土會對滑坡下滑力產生抗力,如此,可以很大程度的阻止整個滑坡的下滑。由于其操作簡單,施工方便,經濟合理,因而在邊坡治理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3.地表排水

(一)邊溝: 設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測,用以匯集和排除路基范圍內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二)排水溝: 用以引出路基附近低洼處積水的人工溝渠。

(三)跌水與急流槽: 設置于需要排水、高差較大而距離較短或坡度陡峻的地段。跌水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流速和消減水的能量。急流槽多用于涵洞的進出水口,或在特殊情況下,截水溝流向邊溝的地段。

(四)截水溝設計

①截水溝設置的目的

當路基挖方上側山坡匯水面積較大時,應設置截水溝; 截水溝應能保證迅速排除地面水,溝底縱坡一般不應小于 0.5%,以免水流停滯。對土質地段的截水溝,必要時應采取加固措施,以免水流沖刷或滲漏; 截水溝應結合地形合理布置,直接舒順。

②截水溝斷面形式

截水溝斷面一般為梯形,底寬不小于 0. 5m; 深度按設計流量確定,一般不應小于 0.5m; 邊坡坡度視土質而定。

(五)排水溝加固

具體措施有: 土溝表面夯實、干砌片石加固、漿砌片石加固。

4. 地下排水

(一)滲溝: 滲溝對排水路基邊坡下滲水、裂隙水具有顯著效果,也可降低路基兩側的地下水位。

(二)支撐式滲溝: 支撐式滲溝主要設計在路基邊坡體裂隙水發育明顯,且出現多個滲出點,往往以帶狀、面狀發育的坡面,由于其水豐富、分布分散,通過設置“Y”型支撐式滲溝,可有效收集邊坡一定范圍的滲水,并及時排出,對保證邊坡穩定、保持邊坡體強度具有一定作用,從而保證邊坡穩定。

(三)傾斜式排水管: 在多雨地區,往往邊坡水在一定的深度內大范圍分布,若不及時排水,長期儲存在路基邊坡體內,影響邊坡體的巖、土強度,不利于邊坡穩定,該情況下,可通過設置深層的帶孔排水管,必要式可采用上下交錯布設,可有克服支撐滲溝深度不足的缺點,將深層水排水。

(四)大孔徑排水管( 溝) : 該種情況多用于泉眼式滲水,在多雨地區,部分泉眼雨季水量較大,采用傾斜式排水孔很難及時排除水流,往往造成邊坡明顯的沖刷。這種情況下采用加大孔徑的混凝土排水管( 溝) 具有較為明顯效果。

四.結束語

伴隨著我國交通的迅速發展,覆蓋全國的交通運輸網絡正逐漸形成,公路工程施工規模逐漸擴大,所面臨的工程施工地質地貌等自然條件也更為復雜,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各種類型的公路邊坡都逐漸出現,加強對邊坡穩定性的定量定性分析,加強邊坡的預防治理工作,已經是整個公路建設施工、養護中的重要環節,在整個交通網絡建設中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因而,在進行公路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要不斷完善邊坡穩定性分析方式,探究邊坡防治的有效措施,通過分析各種類型的邊坡產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不斷采用先進技術和機械設備,預防不穩定邊坡的出現,提高邊坡的治理水平,保證整個公路建設的質量,促進我國公路建設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慶昌 劉蓮馥 李相文 魏觀亭 不同邊坡加固與生態綜合防護技術探討 [期刊論文] 《中國科技博覽》 -2009年34期-2003年12期

[2]馮淼 楊順成 李萬選 萬鴻 張永紅 公路邊坡低成本草灌復合種植快速綠化固土試驗 [期刊論文] 《公路》 ISTIC PKU -2007年6期

第5篇

【關鍵詞】錨噴支護;深挖方;邊坡防護

依據該高速公路施工現場實際呈現出的地質狀況分析來看,其設計要求的邊坡頂部臺階位置,要想有效的維護其所存在的邊坡結構,就必須要使用錨桿噴射混凝土的支護措施,才能夠達到支護穩定的效果,而其他部分的臺階,則可以使用錨桿噴射混凝土加錨索支護的方式來維持其穩定。下文主要針對錨噴支護技術在深挖方邊坡防護工程中的應用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探討。

1.設計參數

(1)錨桿設計深度4.6m,錨桿孔徑060mm。錨桿桿體為22mm鋼筋,長4.58m。桿體里端距孔底100mm。錨桿間距1.5m>1.5m,按梅花狀布置。注漿采用水灰比為0.5的素水泥漿。

(2)C20噴射混凝土厚100mm,表面彩噴以綠色為主,噴出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的圖案。

(3)6@250mm>250mm鋼筋網片。

(4)泄水孔按2.5m>2.5m孔距呈梅花形布置,孔徑60mm。

(5)每隔10m設一道伸縮縫,寬度為20mm,內填瀝青麻絲。

(6)坡頂做5m寬錨噴段,頂端為截水溝;中間平臺做2m寬錨噴段。

2.原材料及配合比

采用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細度模數為2.98的堅硬耐久的中砂;粒徑5~10mm連續級配碎石;潔凈河水。噴射混凝土的配合比經試驗確定。

3.施工工藝

邊坡錨噴支護施工工藝,所涉及到的具體施工流程有以下幾個:①依照工程計劃進行邊坡開挖工作;②進行施工腳手架搭設;③針對開挖完成的邊坡進行初步的清理,必然出現易松動的石塊;④進行第一層混凝土的錨噴工作;⑤錨桿孔洞鉆孔;⑥孔洞注入漿液,并且保證注漿的合格性;⑦進行錨桿插入;⑧掛設錨索網;⑨針對泄水孔進行埋設;⑩進行第二層混凝土錨噴工作。

3.1邊坡開挖

直接通過開挖效率較高的我挖土機,來從下層開始挖掘,直到最終挖至計劃高度。為了能夠使得邊坡本身的穩定性有所保障,其10m高度的邊坡,應當要分兩次進行開挖,促使邊坡穩定性有所提升。也就是在第一次完成了5m高度的開挖之后,等到邊坡的防護工作完成之后,再進行最下面5m高度的邊坡開挖,從而形成相應的邊坡防護體系,同時還有著極高的穩定性。

3.2搭設腳手架

使用雙排形式的腳手架進行搭設,要保證使用3.5mm×0.48mm規格的焊接鋼管進行。立桿本身的間距位置,應當要和橫桿之間的高度,保持2m的距離,而橫桿高度為1.5m,并且橫桿間距為1m,在這樣的情況下,腳手架呈現出的總體寬度便為1.5m。在進行腳手架搭設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與邊坡坡面的貼合緊密型,同時各個關節點的節點也必須要使用老滾的卡扣進行卡死,而外排位置的腳手架,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維持穩定性,應當要直接垂直于腳手架平面上所存在的斜支撐。此外,腳手架的立桿本身,必須要放置在地面硬度較為穩定的位置,其底層的橫桿距離則不能超出0.3m的范圍。

3.3坡面清理

當坡面完成挖出工作之后,必須要針對邊坡之上所存在的松動石塊以及草根、樹根等活動性的雜物進行清理,這對于錨噴之后的穩定性保障來說,有著直接的作用。

3.4噴射第一層混凝土

針對厚度控制標志的短鋼筋進行埋設之后,再使用超高壓力的水槍進行邊坡表面沖洗,同時起到表面濕潤的效果,這對于實混凝土和邊坡之間的緊密結合,有著良好的輔助效果。在正式開始混凝土錨噴之前,還必須要針對錨噴設備的水管、動力設備、輸料管、風管進行了完善的檢查之后,才能夠進行噴射。其噴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所使用的噴射混凝土集料配比合理性,并且要經過了干拌均勻之后,才能夠篩裝入到混凝土錨噴機之中。之后,便可以展開第一層的錨噴工作,除了要對于錨噴混凝土均勻性提供保障以外。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應當要針對錨噴施工進行分段。

3.5鉆孔

采用潛孔鉆機垂直于坡面鉆孔孔徑60mm孔距1.5m×1.5m呈梅花形布置。孔距誤差不大于150mm孔深誤差不大于50mm。

3.6注漿及安裝錨桿

鉆孔完成后將孔內積水和巖粉應沖洗干凈并檢查孔位、孔徑、孔深及布置形式合格后用灰漿泵向孔內灌注水灰比為0.5的水泥漿。注漿壓力為0.1~0.2Mpa。注漿時注漿管應插入距孔底約100mm處隨水泥漿注入緩緩拔出至鉆孔飽滿為止。然后將22鋼筋桿體插入注滿水泥漿的鉆孔中。

3.7掛網

用細鐵絲將經調直的!6鋼筋按縱橫間距250mm×250mm在邊坡上綁扎成鋼筋網片。鋼筋網的交叉點均應綁扎結實。鋼筋網片與錨桿桿體鋼筋亦應綁扎牢固以免噴射混凝土時鋼筋網晃動。

3.8泄水孔埋設

泄水孔采用直徑為60mm的塑料管長300mm埋入邊坡內200mm里端包土工布。泄水孔間距2.5m×2.5m呈梅花形布置于整個邊坡。

3.9噴射第二層混凝土

用高壓風水將第一層噴射混凝土面沖洗干凈并濕潤表面。調整設備、料管運轉正常后即可開始噴射第二層混凝土。噴射順序和操作方法與第一層相同。開始噴射時應減小噴頭與受噴面的距離并調整噴射角度以保證鋼筋與第一層噴射混凝土壁面間混凝土的密實性。噴射中若有被鋼筋網架住的脫落混凝土應及時清除。噴射手應調整噴槍上的供水閥門控制水灰比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濕潤光澤無流淌或干斑現象。

4.質量檢查

(1)每批原材料到達工地后須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檢查錨桿所用水泥漿及噴射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拌合均勻性每工作班檢查3次。

(2)錨桿每300根抽取1組按(GB50086-2001)的要求做抗拔力試驗每組3根錨桿。

(3)每噴射50m3混凝土混合料制作1組試件;采用噴大板的方法制作按規范(GB50086-2001)要求進行抗壓強度試驗。

(4)按每30m一個斷面用鑿孔法檢查噴射混凝土厚度。

5.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速公路工程進行深挖方的過程中,其邊坡防護工作要想起到良好的穩定效果,就必須要好似用錨噴支護技術,該技術的應用,能夠促使邊坡整體的高度都得以穩定,并且基巖外露面的抗風化能力也得以有效的強化,如此以來,邊坡出現滑坡或者塌方的可能性也就大幅度的降低。同時,錨噴支護技術所能夠應用的范圍極廣,不僅安全性有所保障,成為也極為低廉,該技術的推廣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吳其靜,吳確敏,韓鵬飛.公路工程中混凝土裂縫的預防與處理[期刊論文]-科技資訊,2010(7).

第6篇

論文關鍵詞:高速公路滑坡路塹邊坡穩定性

論文摘要:通過對某滑坡山段地形、地貌及地質條件的分析,論述了該路塹邊坡產生滑坡的原因、滑坡的形態特征,反分析了滑動面的力學參數,并在滑坡穩定性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經濟、合理的處治措施。

1滑坡概況

滑坡位于正在建設的高速公路右側路塹位置。該場地原始地形為丘陵地貌,地面高程440.0m~520.0m,路基標高約450m。高速公路由東北至西南方向穿過滑坡區,并在山體南側區域進行了部分切方,在高速公路右側形成長約170m,最大高度約25m的路塹邊坡。該邊坡原設計方案為自路基右側向上分別按1∶0.5,1∶0.5,1∶0.75分三級放坡,邊坡開挖完后出現山體滑坡。滑坡位于右側16m~80m范圍內,山體坡度多在30°~45°之間。距路基最遠處裂縫,距右側80m,裂縫寬約10cm~15cm。坡體上裂縫寬度最大處,位于右側48m,裂縫寬約2.5m~3.0m,深約4m,裂縫傾角陡立。在這兩裂縫之間大致等間距發育2條寬約10cm~15cm的裂縫。滑坡前緣剪出口距離中線約16m。滑坡后緣自然邊坡較平緩,傾角約20°~30°。坡體上方有一灌溉水溝,水溝寬約20cm。

2地質條件

根據區域地質調查報告以及滑坡區的地質勘察結果可知,滑坡區路線左側500m左右發育大洪山斷裂,屬壓扭性斷裂,斷裂帶走向大致為240°,與路線走向大致平行,傾向東南,傾角約60°~70°。該滑坡工點離斷裂帶較遠,受斷層影響小。滑坡山體巖性為板溪群砂質板巖,砂質板巖一般傾向140°~150°,傾角30°~45°;主要發育有兩組節理,一組順層,另一組220°~230°∠70°~80°,節理面一般較平直,間距一般0.1m~0.3m。勘察區地下水類型主要為孔隙潛水和基巖裂隙潛水,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

1)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第四系亞黏土中。亞黏土透水性弱,水量小,主要接受大氣降水補給,以滲流形式向沖溝中排泄。

2)基巖裂隙潛水主要賦存于基巖裂隙中。砂質板巖由于節理裂隙發育,巖石較破碎,因而其透水性和富水性較好,且與上部孔隙水連通。

3滑坡機理分析

3.1引起滑坡的主要原因

1)在地質構造上,坡體表層為全、強風化巖層,巖性較軟弱,巖石破碎,節理裂隙發育;

2)路塹邊坡開挖后,造成坡體巖層層面臨空,使坡體上的巖土體失去平衡;

3)路塹的開挖和削坡,破壞了坡體原有的平衡,同時坡體的卸荷,造成坡體節理裂隙張開,為坡體上水的入滲提供了通道,而灌溉水溝的存在又為坡體滑動提供了水源;

4)下滲的水軟化強風化板巖和其中的泥質,為滑坡的最終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

3.2滑坡形成過程

該滑坡邊坡原設計為三級邊坡,第一,第二,第三級邊坡坡比分別為1∶0.5,1∶0.5和1∶0.75。邊坡開挖完后,2005年9月份發現坡體上產生裂縫。現情況下滑坡后緣壁總體上呈拋物線形,距路基最遠處裂縫,位于右側80m,裂縫寬約10cm~15cm。坡體上裂縫寬度最大處,位于右側48m,裂縫寬約2.5m~3.0m,深約4m,裂縫傾角陡立。在這兩裂縫之間大致等間距發育3條寬約10cm~15cm的裂縫。滑坡前緣剪出口距離中線約16m。

3.3滑坡特征

滑坡位于路線右側,從原開挖一級邊坡臨空面剪出,規模巨大,周界清晰,影響范圍較大,前緣至路塹坡腳附近以上5m左右,后緣至路塹坡頂以外50m附近,整體上滑動面大致順巖層產狀滑動,滑動方向大致垂直于路線走向,滑向路基,滑體沿滑動方向長約76m,垂直于滑動方向順路線長度約210m,前后緣高差達38m,通過斷面法計算,滑體體積約96000m3。

3.3.1滑動面(帶)、滑床、滑體、滑坡后緣及滑坡剪出口滑坡位于路線右側,滑動方向與路線大致垂直,滑向路基。滑床主要為強~弱風化砂質板巖,滑動面總體上大致呈直線形,后部較陡,前部較緩,前部產狀主要由板巖強風化上帶底界線控制。滑帶土成分主要為強風化砂質板巖,含較多的泥質,見錯動形成的孔隙,飽水,較松散,滑帶土厚約1.5m~2.0m。滑體主要由全、強風化砂質板巖組成,滑體厚度一般10.0m~15.8m。在滑體中局部存在次一級滑動面,滑坡后緣主要為砂質板巖,地形相對較平緩,剪出口基本位于一級開挖邊坡臨空面上。

3.3.2滑坡體地下水位

坡體的地下水位從目前情況看較低,滑坡體地下水位埋深一般為16.8m~21.2m,位于滑動面以下。

3.4滑坡預測

根據現有情況,若不對滑坡進行處治,滑坡體將進一步活動,滑體范圍將進一步擴大。

4滑動面參數取值

根據對該滑坡勘察所取得的地質資料及目前滑坡的滑動狀態,采用反演分析方法,選取典型的橫斷面反算滑面的力學參數,并將此反演值作為滑坡處理設計時的參數值。地下水是誘發滑坡的因素之一,在滑坡穩定性分析中,均考慮了地下水的場應力。滑動面殘余抗剪強度反算結果見表1。

5設計方案

按照“安全、環保、舒適、美觀”的原則,在滿足安全和規范要求的前提下,考慮施工技術的可行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同時根據場地地形、工程地質條件及本合同段現場實際情況,對滑坡體進行處理。

考慮到滑坡體松散、破碎,對滑體采取放坡卸載后,滑坡體將趨于穩定。但卸載后滑坡后緣將形成30m高的邊坡,巖性為全、強風化砂質板巖,巖體破碎,坡體上部巖性較軟,含泥質,且為順向坡,巖層臨空出露,邊坡穩定性差。根據計算可知,后緣邊坡按1∶1放坡后的安全系數為1.041,邊坡是穩定但不安全的,應對其采取加固措施。

具體整治方案如下:自路基右側起按六級臺階放坡:第一、第二級邊坡高度均為7.5m,采用1∶2放坡;第三級邊坡高度為6m,采用1∶2.5放坡,將滑體大部分清除,坡面采用植草防護;第四、第五、第六級邊坡高度為10m,采用1∶1放坡。其中第六級邊坡局部地段,按坡頂地形標高控制,坡面采用錨桿+鋼筋混凝土人字形骨架內植草防護。另外,在各級邊坡的坡腳處均設置2.0m的平臺,以便邊坡體排水。

6施工注意事項所有坡面須按照公路沿線通用標準進行綠化施工,綠化植被需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適合當地生長的植物。

第7篇

關鍵詞:高速公路,巖質坡面,挖溝掛網,生物防護工程

 

一、傳統的巖質坡面綠化方法

巖質坡面傳統的綠化方法是在坡腳栽植攀緣植物、坡頂栽垂吊植物或在巖面上挖種植槽或魚鱗坑栽植攀緣、垂吊植物及花灌木等實現綠化。免費論文,生物防護工程。這些方法簡單易行,但施工速度慢,養護困難,成活率低,重要的是巖面達到完全覆蓋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

二、挖溝掛網噴播植草技術應用

挖溝掛網噴播植草技術是指在坡面上按一定的行距人工開挖楔形溝,在溝內回填適宜于草種生長的土壤、養料、土壤改良劑等種植基質材料,然后掛三維植被網,再覆蓋基質材料噴播植草。

2.1適用范圍

挖溝掛網噴播植草技術要充分了解該施工區域內巖質邊坡的結構,結合當地的地質、氣候條件,合理選擇。其適應范圍為:

(1)硬巖邊坡。如花崗巖、閃長巖、中生代砂巖,表面堅硬、不易風化、龜裂少且穩定性好時,除特殊要求外,一般不考慮采用挖溝植草護坡方法。

(2)軟巖邊坡。如巖漿、凝灰巖、頁巖、第3紀泥巖、粉砂巖等,根據其是否易風化、是否會砂土化及龜裂的多少可采用挖溝掛網噴播植草技術。

(3)易風化硬巖。如蛇紋巖、粘板巖等開挖后在短時間內風化為砂土或沿裂隙分解為細片的巖石,按軟巖邊坡處理。

2.2材料的選擇

(1)基質材料

種植基質材料主要有土壤、有機質、化肥、保水劑、接合劑、pH緩沖劑、水及草種。

土壤:土壤可因地制宜,選擇就近的沙壤、壤土或黃土。免費論文,生物防護工程。要保持干燥、過篩,去掉粗的顆粒物及雜物。

有機質:常采用的有機質有泥炭土,泥炭土有機物持水量很高,通氣性良好,其獨特的輕質、持水、透氣和富含有機質特點,可蓄水、保水,防止板結,改善土壤物理結構,并保持肥效的持久力。

化學肥料:加入一定量的緩釋全價肥有利于植物生長后期肥料的持續供應。

保水劑:巖體面基本上為不透水層面,易反射輻射熱。因此,巖面上植物種子的發芽和生長對氣候相當敏感,稍一干旱植物凋敗枯萎。此時加入保水劑是巖面上植物得以正常生長發育的關鍵。保水劑可吸收自身數百倍至數千倍的水分。這些水分不易被一般物理方法擠排出來,而植物根系卻能吸收貯存在保水劑中的水分。免費論文,生物防護工程。保水劑可將偶爾的降雨迅速而膨脹成凝膠將水分貯存起來,干旱時便慢慢地釋放給根系。

接合劑與pH緩沖劑:為了避免雨、風、雪等因素對種植基質造成侵蝕、沖刷,必須在種植基質中加入適量的接合劑,以促使基質與巖面粘結和基質硬化。常用的接合劑是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呈堿性,一般來說對種子的生根、發芽是有害的,因此其用量必須控制得當。摻入水泥的同時,可加入一定量的堿性中和因子,如磷酸作為緩沖劑以調節基質pH值。

用水:就近利用,用水量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植物種子選擇及配比:巖體坡面上種植基質厚度薄,環境惡劣,植物除因地制宜,選擇適應當地氣候的種類外,還要特別注意選擇抗旱性、抗逆性強的品種。實際應用中多以一種植物為主,多種草籽混播,以便增強適應性。常選用的草種主要有高羊茅、白三葉等。為了豐富景觀,可加入一定比例的草花種子,如波斯菊、金雞菊等。由于風化巖上常有灌木和喬木自然侵人巖體,還可在噴播時加入少量銀合歡、丁香、胡枝子等灌木種子。

(2)輔助材料

三維植被網:采用約15mm的三維三層植被網,底網為兩層,網包一層或約18mm的三維四層植被網,其底網為兩層,網包兩層,原材料為聚乙烯,質控抗拉強度分別為≥1.6±0.2KN/M,≥2.4±0.4KN/M,單位重量分別為300g/m2和350g/m2,幅度可選定。

U型J型鋼釘:起固定作用,用直徑6mm鋼筋預制。

無紡布:無紡布作為植物養生網能防止種子和土壤受暴雨沖刷造成流失,也可適當遮陰,防止土壤干燥,使種子更容易發芽,無紡布可選16-20g/m2熱合或熱粘型無紡布。

2.3施工工藝

(1)坡面修整

高速公路路塹坡面因山勢和征地等原因,一般都較陡急,修整前邊坡因暴露風化,碎落,形式凹凸不平。在進行綠化前應按設計要求,對邊坡不平整處進行人工修坡,清坡平整度宜控制好,并把坡頂和可視斷面一并修整,保持坡體線條流暢。

(2)開挖楔形溝

在巖石坡面上人工開挖楔形溝,楔形溝豎向保持直立,橫向設置5%的倒坡以保證填土的穩定,溝間距離為300-400mm。

(3)回填基質材料

溝內回填富含有機肥料的基質材料,土壤和基材必須事先混合均勻,并保持一定的濕度。適當灑水以確保坡面潮濕,再掛三維網并用U形J形釘固定,網上撒細粒土經多次噴水沉降以覆蓋三維網網包。也可采用灌漿法對三維網灌漿,還可通過噴混機,將表土均勻噴到三維網上,直到全面覆蓋三維網。免費論文,生物防護工程。

(4)噴種

采用液壓噴播機,將種子、保水劑、肥料、纖維混合料均勻噴播在坡面上,噴播完成后,視情況可撒少許細土覆蓋表面。

(5)覆蓋

噴種后可在坡面覆蓋無紡布以防止雨水沖刷,并可在干熱季節適度遮陰,利于種子萌發。免費論文,生物防護工程。

(6)養護

噴播后應澆水使土壤保持濕潤狀態。免費論文,生物防護工程。在春天5-10天左右發芽,一個月成坪,成坪后進入正常養護。

三、存在的問題

土壤和水分是植物生長的必要條件之一。對于巖質坡面,其硬度大、土壤少甚至無,植物生根、發育非常困難,因開挖后的巖質邊坡大多較陡,在坡面上回填的種植基質往往難以固定,即使一時附著,還會因降雨、流水及大風等遭到流失,使種植基質連同生長的植物一起滑落、崩塌。因此,巖質邊坡綠化需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坡面上必須有植物能賴以持續生長的種植基質,二是種植基質能永久固定在巖面上。

四、結論

過去對護坡常采用漿砌條石或水泥噴漿等構造物進行護坡處理,隨著人們環保及審美意識的提高,需對裸露的坡面進行綠化處理,以防止坡面的侵蝕和風化,恢復自然植被,在綠化的同時起到美化的作用,以求達到“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的意境。經在多條高速公路通過挖溝掛網噴播植草技術的應用,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較傳統的綠化效果更明鮮,建議廣泛推廣使用。

第8篇

[關鍵詞] 邊坡工程,影響因素,分析方法,加固邊坡

[中圖分類號] U418.5 [文獻標識碼] A

我國的高速公路發展迅速,交通、水利、礦山等相關部門都會涉及很多邊坡問題,特別是山區的邊坡,由于各種地質環境的影響,處于山區地段的邊坡穩定性直接影響著山區老百姓的人身安全,滑坡災害嚴重危及到國家基礎建設,所以對邊坡的穩定性研究十分必要。

在各種外在環境作用下,不同巖質邊坡在發生變形破壞時其變形破壞機理和破壞模式各異,當進行工程建設時,如果對于填料的工程特性、工程邊坡的變形規律及施工工藝、現場堆載等認識不足,極易導致發生滑坡等事故。

1 邊坡的破壞類型及影響因素

邊坡分為人工邊坡和自然邊坡。由于受設計和施工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邊坡土體會出現失穩破壞現象,具體可分為:

1.1 邊坡崩塌。崩塌往往發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坡或高陡的路塹邊坡上。

1.2 邊坡滑坡。滑坡一般是緩慢地、長期地往下滑動,位移速度在突變階段顯著增大,滑動過程可以是幾年、幾十年甚至更長。

1.3 邊坡流動。流動往往緩慢地沿坡面或地面溝谷方向呈流體移動。

邊坡的穩定性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根據各種因素影響的大小和特點,可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類:內部因素――邊坡土體的材料構成和物理力學指標,以及邊坡的地形地貌和巖石的礦物組成,邊坡巖土體中的地質結構面和邊坡的形狀等。外部因素――邊坡外在所受的雨水、地震、構造應力、植被和風化作用的影響和人為因素等。

2 邊坡的穩定性分析方法

2.1 極限平衡分析法。極限平衡分析法主要是對邊坡穩定性進行定量評價,不考慮土體自身的變形,只對滑動面上的受力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對于滑坡體內部的應力狀態不進行研究。目前常用的極限平衡分析法有:瑞典法、畢肖普法和簡布法等。

2.2 數值分析法。數值模擬方法在穩定性評價得到了廣泛應用,這種方法可以求解黏彈性、黏塑性等問題,且計算較快速,準確性較高。

隨著數值分析方法的不斷發展,采用離散單元法就能反映接觸面的滑移、傾翻等大位移,且能計算土體的內部變形與應力分布情況,而且這種方法應該范圍很廣,任何巖體都適合。

2.3 極限分析法。該法建立在土體材料為理想剛塑性體、微小變形及材料遵守相關聯流動法則的3個基本假定上,利用連續介質中的虛功原理可證明兩個極限分析定理即下限定理和上限定理。

3 有限元強度折減法邊坡穩定性分析

用有限元強度折減法進行穩定性分析是指將材料的強度參數除以一個折減系數,然后將新的參數作為材料參數進行計算,通過不斷增大或減小折減系數來反復計算其穩定性,當計算收斂時則坡體發生失穩破壞,與此同時此折減系數就是穩定性安全系數,分析方程為:

c =c/F(1)

tanφ =tanφ/F (2)

式中:c,φ為材料的強度參數;c ,φ 為新的強度參數;F為折減系數。

在本質上強度折減法與傳統的計算方法是一致的,坡體進入塑性臨界狀態。如下圖,在參數折減前土體的實際強度包線與摩爾應力圓相離,坡體不會發生剪切破壞。當調大折減系數后,強度包線逐漸向摩爾應力圓靠攏,增大系數到強度包線將與摩爾應力圓相切,此時相應的折減系數為邊坡的安全系數。因此,通過不斷的折減強度參數,分析邊坡從穩定到破壞的演變過程,這樣便可找出邊坡的薄弱部位,為邊坡加固提供了依據。

4 邊坡的監測防護問題

4.1 邊坡受雨水入浸后,安全系數小于1,已處于不穩定狀態,為確保邊坡的安全穩定,必須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受雨水浸泡的邊坡坡腳,土體黏聚力急劇下降,土體失穩,易形成崩塌體;邊坡坡角失穩后,引起其上部土體的沉降。邊坡受影響程度不同沉降量也不同,受浸泡邊坡上部的沉降量最大,向另一側逐漸減小;邊坡最大不均勻沉降發生在受雨水浸泡的中間區域,此處將受拉伸而產生裂縫。

4.2 邊坡的穩定性與變形問題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問題,單純的理論不能滿足計算分析與評價的要求,應該采用計算理論結合現場觀測數據的綜合評價方法,清楚認識邊坡填筑體的變形破壞過程、穩定程度和破壞發展情況。

5 總結

本文在對邊坡進行穩定性分析和討論的基礎上,介紹了邊坡的破壞形式和影響因素,概述了邊坡的穩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降雨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最后對邊坡的防護加固問題進行了探討。

參考文獻

[1]謝磊.邊坡穩定性分析若干問題的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李廣信.高等土力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第9篇

【關鍵詞】爆破震動 評價方法 臨界震動速度

【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 on ChongQing hub 《the urban area of rock cuttings and shallow buried tunnel safety controlling blasting technology》research group has got a large number of monitoring data and the field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blasting excavation in large-scale urban construction are summarized in the foundation of the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in urban areas and the slope stability of the impact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slope stability are discuss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ble scope of safety standards evaluation methods, put forward the suitable for urban complex environment judgment method of slope stability, slope rock particle vibration velocity critical criterion and its calculation method.

【Key words】Blasting vibration Evaluation method The critical vibration velocity

為保證建(構)筑物的安全,需將爆破震動強度控制在一臨界值內。若超過此臨界值,就引起建(構)筑物的破壞,這個爆破震動強度臨界值稱為爆破振動判據。由于建筑物的多樣性和地震波波形的千變萬化,要定出一個統一的判據是不可能的。

在評價爆破震動對建(構)筑物的危害時,不僅應用位移、速度、加速度作為破壞判據,還應考慮爆破震動持續時間對建(構)筑物的累積破壞作用,振動頻率與建(構)筑物固有頻率之間的關系等。

1爆破震動評價方法

1.1 速度判別法

點速度可將地震波所攜帶的能量與所產生的動應力相聯系起來,而且質點震速測試較為簡便,所以質點震速作為爆破地震效應的衡量指標應用最廣泛,生產實踐中一定程度上也表明爆破震動速度大小對邊坡穩定影響程度是顯著的[13]。應用薩道夫斯基公式[14]:

求得震動加速度 后,查表1,便得出對應的地震烈度,據此判別爆破震動對建筑物基礎邊坡穩定性的影響。有了振動加速度 后,可以以加速度反應時程形式代入式( )中計算爆破對建筑物基礎邊坡巖石的附加動力影響,再用極限平衡方程來檢驗安全性。

1.3動應力分析法

式中: 為縱波作用產生的正應力; 為橫彼作用產生的剪應力; 為縱波引起的質點震動速度,m/s; 為橫波引起的質點震動速度,m/s; 為巖體密度,kg/m3; 為縱波傳播速度, ; 為橫波傳播速度, ;E為動彈性模量; 為泊松比。

根據重慶樞紐爆破施工區邊坡穩定性計算選用巖體強度指標參數:巖體密度 =2.14 t/m3,動彈性模量E=0.07~0.09 105kg/cm2,泊松比 =0.34。再根據實測的數據,可計算出研究點因爆破震動所產生的動應力的大小。因為巖體的抗拉強度最低,當不考慮邊坡巖體原有應力作用時,可直接采用求得的應力與巖體的抗拉強度Rt進行比較,如果 ≥Rt,則巖石會因爆破震動而破裂;如果 ≤Rt,則爆破震動不會引起邊坡巖石破裂。

1.4 等效靜荷載法

用Qf與由安全震動臨界速度計算出的最大單段藥量Q比較驗算,當兩者接近時,需要減小最大單段藥量Q,避免使被保護建(構)筑物因與爆破地震波發生共振而破壞。對于巖石,其自振頻率為10~15Hz[4],對于邊坡易破壞的薄弱部位距爆源的距離和自振頻率代入8式可求出不可取的單發炸藥用量范圍值,因此對于邊坡的開挖爆破就需要避開這一段爆破振動頻率。

邊坡在施工期間的開挖破壞主要來自于邊坡開挖爆破和邊坡開挖后圍巖的卸載,后者影響程度和范圍較小;前者又分為了爆源近區和遠區或直接破碎區和爆破震動影響區,對于邊坡穩定性主要討論爆破遠區或爆破震動的影響。

2邊坡巖石質點臨界振動速度的理論計算式

通過理論研究和振動監測數據的反演分析,可確定出巖質邊坡的爆破振動安全標準。根據影響邊坡失穩的影響因素知:要使邊坡失穩,外力(爆破)的合力大于或等于邊坡巖石失穩的合力 。對于單位巖石來說,爆破動力加速度可由力學知識知: ,從而可以建立平衡方程 ,對于這個方程中的f,c, ,可以通過地質資料或現場實驗獲取。 是通過監測數據進行傅立葉頻譜分析,選出貢獻最大的值(求法見周余奎碩士論文的2.4.3節)。根據理論計算可求得巖石出現破壞時的臨界振動速度:

3 結語

本文通過對爆破振動對邊坡的影響作用方式分析入手,通過實驗對爆破震動的觀測資料分析,了解到建筑物的受震破壞不但取決于震動的幅值,而且還與震動頻率和持續時間有關。因此一個較合理的安全判據方法是把震動幅值、頻譜、和持續時間都納入定量烈度工程指標中去。因此本文討論了爆破安全判據制定的方法,并提出了邊坡巖石質點臨界震動速度的計算式: ,供在以后類似的工程實踐中作借鑒。還需要進一步做的工作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爆破地震效應的研究還需用地震工程科學的動力分析方法,將爆破地震進行波譜分析,計算反應譜,并采用動力學振型分解的組合方法分析結構的抗震性能。利用結構動力學的分析方法,分析建筑物結構在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的動力反應,計算結構的應力和應變,使爆破地震效應與結構的動力特性和破壞機理結合起來,這才能為分析各種類型的建筑結構的安全標準提供一種科學的方法,對爆破工程的實踐才有巨大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霍永基,王湘鈞 等.爆破地震效應及安全評定方法探討[J].巖土爆破文集第二輯,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5.

[2] 馬建軍,蔡路軍等.高陡邊坡爆破減震問題的探討[J].有色金屬,2002.2.

[3] (美)杜邦公司著,龍維棋等譯.爆破手冊[M].北京:治金工業出版社,1986.

[4] 鈕強.巖石爆破機理[M].沈陽:東北工學院出版社,1990.8.

[5] 黃經鈞.工程爆破設計[M].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6.

[6] 孫玉科,牟會寵,姚寶魁.邊坡巖體穩定性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

[7] 朱明光.露天礦邊坡穩定[M].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2.5.

[8] 張四維.我國露天礦邊坡工程研究成果與進展[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00(11):98~101.

[9] 葉洲元,馬建軍 等.利用震動監測進行爆破質點震動速度預測優化[J].礦業研究與開發,2003(6).

[10] 王德志 等.高速路連接線路塹開挖中爆破震動監測與評價[J].工程爆破,2002.3.

[11] 楊子林 等.礦山爆破安全技術[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12] Dowding C H.爆破振動監測與控制[M] 李香燦等譯.武漢:冶金部安全環保研究院 1988 .

[13] 周維垣.高等巖石力學[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3.

[14] 馬鞍山研究院等.“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高陡邊坡工程及計算機管理技術研究[R] 1996.

[15] 田振農.山東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爆破震動分析及爆破地震波的計算機模擬研究[R]2001.6.

[16] 馬建軍.軟巖巷道在周邊爆破作用下的穩定性分析與控制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04博士論文.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在线一级一中文字暮 | 国内外精品免费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久久入口 | 日韩在线2020专区 | 99视频国产精品免费观看app | 日韩精品午夜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 好好热视频 |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97色伦影院在线观看 | 毛片天堂| 永久在线毛片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视频99 | 黄色的视频免费观看 | 五月婷婷啪 |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久 | 99热在线免费播放 | 另类欧美日韩 | 欧美肥胖老女人 | 黄色大片aa | 色视频综合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天堂 | a级高清免费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 99热99热| 精品综合在线 | 日本高清不卡免费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aⅴ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观看 |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 热久在线 | 久久时间网 |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高清 | 成人小视频免费 | 黄色视屏免费在线观看 | 激情五月婷婷基地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 欧美在线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