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6:24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高中生消費調查報告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一、當前中學生的消費結構不合理,消費水平相對較高。學生在消費中很大程度上是根據自己的喜歡,興趣進行的,以致于某一項或是幾項的支持超出限額,影響其他的正常消費,我們調查的主要有三個方面:
1.學校有30%的學生擁有手機,話費超過60元的找了61%,而且將15%以上的零花錢用于上網的學生也近3成。學生主要的消費內容為飲食,服飾和娛樂,而對書籍的消費相對較少。
二、高中生和初中生的消費結構有明顯差異,男生和女生的消費結構也大有不同。
男生和女生相比,消費結構也有一些明顯差異。把零用錢用于體育用品的男生比女生多19%,用于娛樂的多18%,用于購買報刊雜志的多11%,女生只是用于購買書籍的人數比男生多8%。總體來說,男生的消費愿望顯然強于女生。
三、研究成果總結
另外我們也對中學生消費的狀況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應的調查,并針對消費經濟來源做了分析,并從社會原因分析了中學生消費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中學生屬于心理,生理,社會經驗的轉型期,正確引導他們的消費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本文的調查分析,我們希望能給廣大的中學生消費者提供有意義的幫助和指導。
消費,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花錢買東西。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已使消費成了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社會現象,隨著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時,我們中學生的消費也越來越大。高消費意識在學生中廣泛流傳。然而,學校及社會尚未對消費這一活動進行研究,也未對中學生的廣泛流傳的獵奇心理加以改正。學生在消費中還有許多有待規范。
為此,我們通過調查了50位同學,來探討中學生消費觀念。中學生每個月都會有零用錢,每天都會用錢,
中國自實行計劃生育以來,我們現在的每個中學生幾乎都市獨生子女。父母的溺愛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順著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中學生心中的滿足感和強烈的欲望。中學生避不了的揮霍如土,把錢用在不該用的地方,為了出風頭,就會不惜千金買名牌,為了更了解中學生消費的內容,這兒我們列舉了一個表格,即中學生消費的內容。
我們也還調查了中學生的零用錢是否足夠。按理說,中學生的零用錢應是綽綽有余,但調查的結果卻大相徑庭。
父母給子女零用錢。理所當然,也應過問子女的消費情況,但事實正好相反。請看下面的數據。
由圖表可知,父母關心子女的消費情況只占20%,而父母很少問子女的消費情況要占70%,不過問子女消費情況的也要占10%。這就表明:導致學生的獵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緣故,父母對子女消費情況的不聞不問,導致了中學生的高消費理念的蔓延,使中學生擁有強烈的滿足感,覺得錢是很容易得來的,以至中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活在暫時的滿足感中,這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糾正它,不能讓它蔓延。
我們調查學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壓歲錢,結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覺得這是造成學生的滿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們追求高消費。
通過分析以上的情況,我們向廣大學生,家長及校方,提出以下幾點:
加強宣傳的力度,利用學校和班級的墻報大力宣傳要合理利用零用錢,使中學生認識到,錢來之不易,讓他們懂得要勤儉。
學校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們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對錯。
1、探討的意義:
消耗是一個特別紛亂的題目,它觸及社會、經濟、人文,直接感化千家萬戶,不良的消耗風俗其風險是不可思議的,干系到人類的連續和成長。是以,培養精良的消耗風俗是龐大的社會題目之一。勤儉節省是中華民族的死板良習,但是,下述現象對付養成勤儉節省的糊口生涯風俗不可是特別慶幸的,乃至其反效用也好壞常驚人的。在中國,近二十年來,人們的糊口生涯程度漸漸進步了,生育后代數漸漸裁減了。跟著這類現象的產生,一些埋伏的題目緩緩浮出了臺面。人們對后代的關懷水公平緩緩走向顛峰:人們對付后代的需求老是盡量滿足。泡網吧、金飾、電腦游戲、名牌……在中門生們的身上愈發獲得了表現,由此,盲目攀比、華侈無度等等各種不良的糊口生涯習性接踵而來。
2、探討的目標:
經過議定對當代中門生消耗見解的查看,明白中門生們對付消耗的差別見解和見解,針對所得的探討結果發出倡導,并向有關部分發起我們公道的定見和發起,令人們珍視中門生的消耗題目,并漸漸培養精良的消耗風俗,另外一方面也使中門生們認識到精確的消耗見解,建立精確的消耗立場。
3、探討的方法: 分組評論辯論法 問卷查見解 查閱、查尋資料法 總結分析法
跟著人民精神糊口生涯程度的連續進步,以及比年來消耗見解的連續變化,門生消耗已成為愈來愈多人存眷的核心。作為一個較為巨大的消耗群體,也作為社會將來成長的生力軍,建立精確的消耗見解、養成精良的消耗風俗極其緊張。為了能更加富裕、更加客觀地明白我市如今中小門生的消耗狀況,廈門市消耗者權柄保衛委員會隨機抽取了全市6個區的8所小學以及9所中學進行了問卷查看。查看內容緊張環繞中小門生消耗者的消耗操縱本領、消操心理、消耗行動、消耗維權本領以及獲得消耗知識的巴望水劃一,共有612名五年級小門生和617名中門生參加了此次查看活動。
1、我市中小門生消耗可操縱環境查看
(一)小門生零用錢的具有及可操縱環境
1、近六成小門生父母平常有給零用錢
查看呈現,有59.7%的小門生父母平常有給零用錢。此中,思明區有70.4%被調核東西父母平常有給零用錢,比例最高;海滄區為67%,同安區63%,翔安區為60.5%,湖里區為55.4%;集美區最低,為40.9%。
2、近八成小門生平常在“糊口生涯、進修必要”的環境下才會要求父母給買東西
查看呈現,有76.8%的小門生在“糊口生涯、進修必要”的環境下才會要求父母給買東西。出于“本身喜好”要求父母給買的占16.7%,因為“他人有,本身也想有”而要求父母給買的占3.7%,在“同學保舉”的環境下要求父母給買的占2.8%。
3、近七成的小門生買東西時平常是“找父母拿錢,本身去買”
查看呈現,有67.4%的小學平生常買東西時,平常是“找父母拿錢,本身去買”,有18.6%的小門生是“長輩帶著去買”,有11.3%的小門生是父母幫買,有2.7%的小門生是“讓同學代買”。
可見,不論是父母平常給的零用錢,還是因為各種必要找父母拿錢去買,我市小門生在消耗中對付零用錢的操縱都具有必定的自力性。但另人不安的是,固然有近八成的小門生具有著精良的消耗念頭,但跟風消耗、攀比消耗的小門生比例卻超出了被查看者的20%。
(二)中門生零用錢的具有及可操縱環境
1、近四成中門生每個月零用錢在50元以上
經過議定對零用錢進行分檔查看,有61.7%的中門生每個月零用錢(不含炊事費)在“50元以下”;其次是“50元-150元”,占26.7%;再次是“150元-250元”,占6.8%;最終是“250元以上”,占4.8%。
2、中門生對零用錢的利器具有較大的自力性
在問及“父母平常在甚么環境下給零用錢時”,有55.2%的被查看者表現,“要在問明環境后才給零用錢”;36.7% 的被查看者表現“每個月鞏固時候會拿到鞏固命額的零用錢”;29.4% 的人表現父母平常給零用錢是“隨要隨給”;22.3%的人表現“獲得好成績或受到黌舍嘉獎時給”時家長會給零用錢;14.1%的人是家長“想到時給”;7.7%的則是“做家務后就給”。
可見,明白零用錢去處后才給孩子零用錢的父母比例僅剛過一半,部分家長把零用錢作為對孩子的一種嘉獎和鼓勵,乃至有近三成的父母會“隨要隨給”,近一成半的家長“想到時給”。這不由使我們不安,處在高速成長期的中門生們可否利用好父母給的零用錢,孩子們零用錢的利用應當由誰來教導。
2、我市中小門生的消耗行動環境查看
(一)中、小門生消耗較為集結的場合略有差別
經過議定此次查看我們發覺,黌舍附近的小商店不再是小門生消耗最為集結的場合。查看呈現,37.6%的小門生表現本身最凡是到學慣用品專營店買東西,占被查看者比例的首位;其次是大型市集和超市,占31.5%;再次是離家近的小商店,占20.8%;最終才是黌舍附近的小商店,占10.1%。而中門生則更多地選擇了大型市集和超市,占被查看者的32.1%;而后是黌舍附近的小商店,占27.6%;學慣用品專營店,占21.3%;離家近的小商店,占19%。
絕大大都被查看的中小門生所選擇的消耗場合不失為較好的選擇。學慣用品專營店、大型市集和超市因為商品的多樣性獲得了中小門生們的喜好。而具有地輿優勢的黌舍周邊店,因為商品的質量等因為,長期以來倍受爭議,乃至成為黌舍三令五申制止流連的處所。但是,查看中我們發覺,中小門生對黌舍周邊店的反響不一,絕大身分源于黌舍的束厄狹隘,如有小黌舍要求學生彼此舉報等,而大大都小門生其實不太明白黌舍制止他們到黌舍周邊店買東西的根來歷根本因。綜而我會覺得,如何指導門生精確選購商品才是杜絕黌舍周邊商品混亂的根本。黌舍在束厄狹隘門生消耗行動的同時,應同步培養門生精確消耗的本領。
(二)超過四分之一的中門生表現本身的零用錢無籌劃開支
查看呈現,有14.2%的中門生表現本身每個月的零用錢能“作好利用記錄,略有節余”;有59.6%的被查看者表現本身每個月的零用錢能做到“有籌劃地用,盡量不超支”;有11.1%的被查看者則表現“想用就用,花完就好”;12.2%的被查看者表現“想用就用,不敷再向父母要”;2.9%的被查看者表現“想用就用,不敷向他人借”。過早地養成無籌劃開支的風俗,慶幸于門生的成長。這與我們前方查看發覺的,近三成的父母對付孩子的零用錢會“隨要隨給”,近一成半的家長“想到時給”不謀而合。我會覺得,中門生應當具有必定自力的消耗本領,這有益于培養他們糊口生涯的自力性,但如果異國科學精確的指導,將會拔苗助長。
(三)學慣用品和零食仍為中門生零用錢的緊張付出
在問及零用錢緊張用于哪些方面時,有65.3%的被查看者選擇了“購買學慣用品”;有44.7%的被查看者選擇了“購買零食”;有16.3%的被查看者選擇了“為同學購買禮品或同學集會”;有13.6%的被查看者選擇了“購買游戲軟件、影音成品等”;有21%的被查看者選擇了“其他”,這部分門生則是入手下手用消耗的零用錢去購買服飾、數碼產品等本來更多要依靠父母付出的消耗品。可見,中門生在消耗上入手下手進修自力自立,人情消耗、精神文娛消耗成為中門生消耗的多元化表現。
(四)百分之六的小門生將客歲大部分的壓歲錢“救濟給必要救助的人”,亦有百分之十六的中門生覺得節余的零用錢應當“救濟增援國度構筑或幫助堅苦同學”
查看呈現,對付客歲大部分的壓歲錢,49.1%的小門生“交由父母保管”;23.2%的人“存入本身的存折或銀行卡里”;7.5%的小門生選擇“找個小處所本身放起來”;7.4%的人選擇“補助家用”;6.6%的人選擇“購買本身最喜好的東西”;6.2%的小門生則是選擇了“救濟給必要救助的人”。
在對中門生節余零用錢如那邊理的查看中,有28%的中門生覺得應當“寄存在本身上鎖的抽屜里”,有21.8%的中門生覺得應當“購買本身最喜好的東西”,有16.7%的被查看者覺得應當“存入本身的存折或銀行卡里”,有10.4%的中門生覺得應當“交由父母保管”,有9.3%的人覺得應當“經過議定救濟等,增援國度構筑”,有7%的被查看者覺得應當“幫助堅苦同學”,有6.8%的人選擇了“補助家用”。
3、我市中小門生的消操心理環境查看
(一)將“質量要好”作為選購商品標準的中小門生比例均超七成
查看呈現,有75.8%的中門生將“質量要好”作為選購商品的標準之一;其次是“代價便宜”,有41.1%的中門生將其作為選購商品的標準;而將“符合期間潮流”和“名牌”作為選購商品標準的被查看者的比例也不小,別離為29.9%和14.9%。而與中門生類似的是,有83.9%的小門生將“質量好”作為其選購商品的標準之一;居第二位的仍然是“代價便宜”,有52.7%的小門生進行了選擇;“好玩都雅”、“名牌”選擇的人數比例順次為18.1%和13.7%。質量和代價仍為大大都中小門生選購商品的標準。
(二)小門生在消耗時更盼望獲得教授和家長的教導
查看呈現,有62.1%的小門生“買東西時盼望獲得教授或家長的教導”,因為他們覺得教授和家長“可以教他們如何選擇更好的”商品;有19.1%的小門生盼望獲得教導,但盼望“不要管得太細”;有11%的小門生覺得無所謂;有7.8%的小門生不盼望獲得教授和家長的教導,因為他們覺得“教導就不解放了”。
比擬小門生,中門生則更趨表現其消操心理的自力性。查看呈現,26.4%的被查看中門生不盼望獲得教授和家長的教導,“因為教導就不解放了”;26.3%的被查看者盼望獲得教導;有25%的消耗者盼望獲得教導,但不要管得太細;22.3%的被查看者表現無所謂。
(三)“喜好就買”成為最多中門生的偏向性消耗見解
在對中門生消耗見解的偏向性查看中,有38.2%的被查看表現本身偏向于“喜好就買”,占被查看人數比例最多;有32.3%的被查看者表現本身更偏向于“要買就要買當前流行的”;而表現本身偏向于“糊口生涯、進修必要才買”的被查看者僅占27.2%;“只要他人有的,我也要買”的占2.3%。
可見,“喜好就買”和“要買就買當前流行的”成為如今中門生的主流消耗見解,加強培養我市中門生建立精確的消耗觀時不可待。
4、我市中小門生消耗維權本領環境查看
(一)消耗知識把握平常
購買食物時,查看出產日期和保質期作為一個消耗知識應為每個消耗者所熟知,而查看呈現,有78.1%的小門生表現購買吃的東西時“會”看出產日期和保質期;有18.6%的小門生表現本身“偶爾”會看;2%的被查看者表現“不會”看;1.3%的被查看者表現“不知道”。比擬小門生,中門生在這方面更加薄弱,只有64%的中門生表現會看出產日期;有28.1%表現偶爾看;3.4%表現“不會”看;4.5%表現“不知道”。
(二)維權意識較為可喜
查看呈現,在“買到質量不好的東西或是被賣東西的人騙了”時,有33.5%的小門生入手下手選擇“跟父母說”;有23.3%的小門生入手下手選擇“向消耗者權柄保衛構造投訴”;有19.7%的小門生選擇“找賣東西的人表面”;有3.8%的小門生選擇“跟教授說”;有19.7%的小門生選擇“不明白之,自認慶幸”。
而“當買到假冒偽劣商品時”,有54.1%的中門生入手下手選擇“到購買處調換”;有18%的的中門生入手下手選擇“跟父母說”;有14.8%的人選擇“向消耗者權柄保衛構造投訴”;有0.7%的人選擇“跟教授說”;有12.4%的人選擇“不管他,將就著用”。
(三)維權知識急迫必要
為此,我們通過調查了50位同學,來探討中學生消費觀念。中學生每個月都會有零用錢,每天都會用錢,
中國自實行計劃生育以來,我們現在的每個中學生幾乎都市獨生子女。父母的溺愛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順著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中學生心中的滿足感和強烈的欲望。中學生避不了的揮霍如土,把錢用在不該用的地方,為了出風頭,就會不惜千金買名牌,為了更了解中學生消費的內容,這兒我們列舉了一個表格,即中學生消費的內容。
我們也還調查了中學生的零用錢是否足夠。按理說,中學生的零用錢應是綽綽有余,但調查的結果卻大相徑庭。
父母給子女零用錢。理所當然,也應過問子女的消費情況,但事實正好相反。請看下面的數據。
由圖表可知,父母關心子女的消費情況只占20%,而父母很少問子女的消費情況要占70%,不過問子女消費情況的也要占10%。這就表明:導致學生的獵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緣故,父母對子女消費情況的不聞不問,導致了中學生的高消費理念的蔓延,使中學生擁有強烈的滿足感,覺得錢是很容易得來的,以至中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活在暫時的滿足感中,這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糾正它,不能讓它蔓延。
我們調查學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壓歲錢,結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覺得這是造成學生的滿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們追求高消費。
通過分析以上的情況,我們向廣大學生,家長及校方,提出以下幾點:
加強宣傳的力度,利用學校和班級的墻報大力宣傳要合理利用零用錢,使中學生認識到,錢來之不易,讓他們懂得要勤儉。
學校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們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對錯。
多數初中生,平時花費不多,加之初中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對較弱,家長們一般不會給小孩太多錢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才會相對更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時就每次給個幾元錢,以應付日常花銷和每日車費為主。因此大多數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錢金額在50元以下。
但也有部分中學生花錢如流水,追求名牌,追求享受,他們只管向父母要錢,父母不給就發脾氣,孩子是父母手中的掌中寶,就只得依著他們。據我所知有的學生一周的零用錢就有100塊,有的甚至一天就有20、30元。身上穿的名牌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拿著錢請客,買手機,玩電腦,根本沒想過父母賺錢多么不容易
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許多父母把舔犢之情集中體現在滿足孩子的"物欲"上。要什么,給什么。長此以往,使現在的獨生子女養成了惟我獨尊的性格,在消費時很少顧及為其辛勤操勞的父母。不少孩子對父母的辛勤勞動熟視無睹,不會勞動,甚至厭惡勞動,形成"只知享受,不講奉獻"的不良思想。
實踐總結和體會: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和思想的成熟,人們的消費觀也逐漸形成,消費觀的形成,受到每一個人所處的家庭的社會經濟環境以及民族傳統文化,個人文化素質,宗教信仰等非經濟因素的強烈影響。
現在,隨著生產力水平地不斷提高,對物質的需求也就越來越高,以至在校園里出現了追求名牌,任意揮霍,攀比等不良的消費現象。消費觀念對于初中生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能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則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現在上學的孩子,父母都會給零用錢,至于這些錢怎么花,這就由不得父母了,據調查,選擇買零食的同學站了一半以上的優勢,這也能看出中學生一般都以食為主,也有42%的同學選擇了儲存,以便下次要用的時候拿出來,中學生除了學習,當然也要注重于外表,所以賣書籍的與買衣服的站了平等的優勢,選擇朋友聚會的和其他的也不少,但有少數同學選擇了進網吧,網吧不是中學生該去的地方,能少去就盡量少去。
中學生的家長應該對中學生進行理財教育,引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控制、監督中學生的消費。中學生的零用錢要從源頭把關,家長不要過度的溺愛孩子,那不是真正的讓孩子健康成長。家長應該盡可能地防止這朵青春之花被這源源不斷的肥水(錢財)沖垮,避免讓這朵花兒在這花樣的年華殘疾,而失去自理能力;不然他(她)們將來該怎么辦呢?家長們要積極的去鍛煉孩子,讓孩子不要過分的依靠父母,讓孩子去嘗試實踐在休課時去打工的艱辛,幫家里干家務的勞累,從而培養其自理能力,真正地讓他(她)懂得付出血汗之后得到果實的甘甜。家長也要引導中學生把這果實存起來,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所以說,家長有時“小氣”點也是愛!
確立正確的消費理念。因為初中生們的社會閱歷還不夠豐富,自己選擇商品的能力還比較弱,所以在消費時切忌盲目消費。在消費時,可以先作出預算,把錢花在關鍵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費,在自己能夠承受的范圍內購買物有所值、經濟實用的商品;不與周圍的人盲目攀比,不浪費金錢。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學生的零用錢也多了,尤其是中學生可以自己隨便支配,有較多的中學生把零用錢使用在干嘛學習用品上,學習用品是每個學生都需要的,在漫長的學習生活中,有哪個學生離得開學習用品?有較多的中學生都把錢使用在上網或玩游戲上,這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對中學生有百害而無一利,卻能讓中學生不惜用青春和金錢去做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可見中學生妥善使用零用錢的重要性
根據所得的數據得知,大部分學生外出時都會到小店逛逛,在購物時也沒有主見,別人買什么就跟著買什么。在校的平時生活也是比較“逍遙”,根本就沒有一個合理的計劃,有多少花多少,任意揮霍,然而他們對校園中種種不良消費習慣都是不以為然的。這說明了初中生還沒有正確的觀念,并且消費重心由學習轉向飲食和娛樂。
對這些錯誤的消費觀念,我覺得首先應具備良好的心理品質,因為許多不良的消費現象的產生都是個人虛榮心在作怪,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矯正不良的消費習慣。提高自己消費的科學性。其次,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要協調分配,因為精神消費在生活中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對于初中生來說適度的精神滿足會陶冶你們的情操,豐富你們的生活,滿足藝術享受的需要,有利于身心的健康發展,而且還培養了德行。再次,我們要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要根據自己的家庭狀況等方面來考慮制訂出適合自己的消費方式,既不抑制消費也不超前消費,反對浪費。
學生不應該過分在意吃穿,我們現在處于求知學習階段,最緊要的任務是學習,但是,我們也應當明白,家長的錢來得并不易,家長已為我們創足了來學校學習的機會,這就是給我們的最好禮品,我們要珍惜。
對于個別中學生的高消費現象,主要原因有:青少年自尊心強。注重外表,很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評價,很在意周圍人的眼光,如認為穿的顯眼點,漂亮點,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想別人都尊重自己。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發達,中學生們對新產品、新技術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發奇心,就把錢花在這上面,以為邊走邊打著手機,十分瀟酒,風光。其實現在中學生大多設有必要購買手機,這樣做很不理智,不僅浪費,還加重家庭負擔,又容易在同學之間形成攀比的風氣,使亂消費的現象愈演愈烈。家長對子女的溺愛。現在的中學生中有不少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十分疼愛,只要開口,絕不會空手,有求必應,長此以往,輕則助長了他們的亂消費的風氣,重則使他們變得自以為是,一意孤行,形成不考慮他人處境,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每位同學都要自主地制訂合理的消費計劃,做好消費記錄,進行消費總結。甚至可以和家長一起,制訂家庭消費計劃
作為年青的一代,我們應該要合理地消費,不能盲目地追求名流和時尚,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對于我們學校來說,校內就有小賣部,對于自制力較弱的同學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為了同學們的健康我建議,對校內小賣部加強管理,撤掉對學生無益的垃圾食品,增加有營養價值的、多樣的健康食品
學校食堂的伙食不好,尤其是對住校生來說,影響很大。營養跟不上,如何更好地學習?有的去吃校外的小吃,安全、衛生的保障又少了很多。有些下午不愿回家而在學校食堂吃飯的同學也深有感觸。或許,學校等有關方面可以給食堂一些補助,不求趕上通信大廈食堂的飯菜,最起碼也要超過人家的一半吧
同時,我也深刻地理解了學生理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己也得到了這方面的許多知識。我認為,中學生的消費觀念是個逐步培養的過程,除了學校和家長的正確引導外,更重要的是中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注意學習,努力提升自己,做一個合格的消費者。觀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在人們的行為中慢慢改變,而行為又會反過來影響人們的觀念。消費正是這樣的,它既受內在因素的影響,也受外來事物的影響,我們應該用一種發展的眼光來看待。
活動培養我們組員的實踐和協作精神,借此提高我們的社會活動能力。
中學生消費調查報告(二)
一、調查目的與方法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經濟的發展,我國城鄉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改善,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當代的中學生,他們的消費狀況如何呢?為了了解學生的消費現狀,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我們從消費來源、消費水平、消費結構、消費觀念等方面進行了調查。
此次調查采用個別咨詢的調查方法,共調查210人。調查以四中各年級學生為對象,其中初一學生120人,占調查人數的57.14%,初二學生50人,占調查人數的23.81%,初三學生40人,占調查人數的19.05%,男生100人,占調查人數的47.62%,女生110人,占調查人數的52.38%,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四中學生消費現狀與特點
1.中學生是經濟上不獨立的群體,大部分同學消費趨于合理。
調查中發現有95.7%的中學生的生活費用來源于父母的勞動收入,有4.3%的中學生生活費用來源于親戚或政府救濟。對父母經濟上的依賴是中國學生的共性所在。大部分學生的消費趨于合理,每周的生活費用在50元以下的有57.8%,在50-100元的有32.2%,100元以上的有10%。平時上學,走路上學占38.7%,騎自行車上學占30.6%,坐公共汽車占10.7%,其他(坐出租車、父母單位的公車)占7.6%。在花錢時,能考慮到要節約、有計劃或能想到父母賺錢辛苦的同學占78.8%。在穿著方面首先考慮到適合自己的有67.8%,不刻意模仿明星穿著打扮的同學占62.7%。這說明同學們能考慮自己的家情,做到適度消費。 2.少數同學超前消費、盲目消費現象嚴重。 ……
3.學生的“人情消費”普遍,浪費現象嚴重。 ……
4.穿著消費趨于高檔化 ……
5.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不協調 ……
三、消費現狀的原因的分析
任何一種現象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著,總是與一定的社會現象相聯系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的不合理消費是多種因素的合力作用造成的。
首先整個社會在由溫飽向小康過渡,現在的中學生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家長們格外關注孩子們的身體發育和物質享受。只要有能力,家長對孩子們的消費很少會去限制。即使經濟條件不怎么好,有些家長也會千方百計去滿足孩子們的要求。于是,使孩子習慣了“以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吃的講營養,穿的要名牌,用的需高檔,玩的求排場”的生活標準。
其次,在社會上一些廠商對商品夸大其詞。如,美觀誘人的各類學習文具廣告,形形的各類高檔食品、名牌服飾等,漫天飛舞使得缺乏辨別能力的中學生無所適從。同時,有些大眾媒介、影視文化等傳播不恰當的消費觀念和宣傳不適宜的消費內容,使得中學生們過早的熟悉了成人的消費方式和消費標準,于是便追求名牌、講排場,一擲千金。
四、對策和建議
既然學生消費的誤區是多種因素合力造成的。那么要轉變學生的消費觀念,糾正學生的不良消費習慣,就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1.家庭是學生消費習慣養成的第一因素。家長的行為極易影響學生。因此,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和社會,教育子女勤儉節約,教孩子從小就懂得區別需要什么和想買什么。對子女的消費攀比、浪費不可縱容。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social group.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change of consumption concept, personal consumption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Although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elong to the non income class, they have become a strong group in the field of consumption in some places. So what's the consumption concept of our classmates? How is the consumption? 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this? Which questions are worth pondering? On these issues, we designed a simple and clear questionnaire. We did a survey for our school students. We distributed 110 questionnaires and collected 100.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survey was supported and cooperated by the students, and the progress was smooth. This paper made some key reports.
零用錢的來源
Sources of pocket money
從來自100份中學生的調查問卷中,98%的中學生零用錢都來自父母,基本是父母或其他長輩主動給予,很多家長可能有“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的念頭,對子女的消費要求都盡量滿足,即使是家庭經濟狀況并不富有的家庭。在調查中,約有28%的同學表明假期有參加打工賺錢,但那遠不能用來交學費及平時的日常花銷,長期的開支主要是依賴父母,對于月零用錢,50%的中學生零用錢的數額每月在職10-50元;有42%的中學生表明夠用;30%的中學生認為“還可以”,只有28%的中學生認為“不夠用”。由此可看出,大部份的家庭給孩子的零用錢的數目還是足夠,認為不夠手的可能是花銷太大或家庭困難及家長有意限制。
From the questionnaire of 100 middle school students, 98%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ocket money comes from their parents, which is basically given by their parents or other elders. Many parents may have the idea that they can't be poor any more, and try their best to meet their children's consumption requirements, even if the family economic situation is not rich. In the survey, about 28% of the students indicated that they had taken part in the work to earn money during the holidays, but that was far from enough to pay the tuition fees and the daily expenses. The long-term expenses mainly depended on their parents. For the monthly allowance, 50%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llowance amount was 10-50 yuan per month; 42%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dicated that it was enough; 30%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ought it was ok, only 28%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ought it was not Enough. " It can be seen from this that most families give enough pocket money to their children, and it may be that they spend too much money or the family is in difficulty and the parents intend to limit it.
關于假期打工,50%的中學生有這種想法,30%的中學生打工過,其實只要去勞動,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子勞力,所獲得的報酬都是會欣喜且倍受鼓舞的。勞動是光榮的,不勞動是不光彩的。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一個將要面對社會種種挑戰和考驗的人,樹立只有勞動才能創造財富的觀念,對于自己的消費行為不無裨益。
About the holiday work, 50%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this idea, 30%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worked, in fact, as long as they go to work, whether it's physical work or mental work, the remuneration they get will be happy and inspired. It is glorious to work, but disgraceful not to work. 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n the new era, a person who will face all kinds of challenges and tests of the society, it is beneficial for his consumption behavior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that only labor can create wealth.
零用錢的流向
The flow of pocket money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當前中學生主要消費有兩大去向:一是買零食占42%,充分體現了少年嘴饞的天性;二是買學習用品占37%,說明這些同學在享受口福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給自己添置些課外學習資料和文具用品。此外,衣著消費也占了總消費的一定比例,盡管調查中發現相當部份中學生在購買衣服,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時選擇普通標準,但由于“更新換代”頻繁,畢竟也是一項不小的開支。玩方面的消費,在當前的中學生消費中不容忽視,占7%。雖然是農村中學生,但有的同學追潮流,趕時髦,隨身佩帶手機、CD、MD等;有的同學迷戀網吧,把所有的零用錢都花在上網;調查中還發現人情交往也是學生中一筆不少的開支,如交朋友,生日派對,封建節日相互宴請,甚至過早地涉入愛河。人情交往太多、太頻,既耗費錢財,也影響學習。作為中學生,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不要過早和過多地涉及人情世故方面的問題。
After investigation, we found that there are two main consumption direction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ne is to buy snacks, accounting for 42%, which fully reflects the nature of juvenile greedy; the other is to buy learning supplies, accounting for 37%, which shows that these students have not forgotten to buy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materials and stationery supplies while enjoying their oral happiness. In addition, clothing consumption also accounts for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consumption. Although it is found in the survey that quite a number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hoose common standards when they buy clothes, shoes and other daily necessities, but because of the frequent "update" is also a large expenditure. The consumption of play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current consump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ccounting for 7%. Although it's a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 some students follow the trend, catch up with the fashion and wear mobile phones, CDs, MD, etc.; some students are infatuated with Internet cafes and spend all their pocket money on the Internet; the survey also found tha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s also a lot of expenses among students, such as making friends, birthday parties, feudal festivals, mutual banquets, and even early involvement in love. Too much and too frequent human relations not only cost money, but also affect learning. 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our study, and do not involve too much and too early in human affairs.
世界上什么事最容易?相信許多人都會說花錢,而且花錢的過程中充滿著莫名的,真不知道當前中學生到底想得到什么?是自由?是快樂?抑或其他?為滿足自己的欲望,無意識地花掉不該花的錢。或許,這一代的中學生實在太前沿,遺失了本應有的那份純真,消費趨勢體現出成人化的特點,在這里真想對同學們說,保留一點純真,保存一點少年與成年之間的距離美,多花一些精力在學習上思考,多花一點時間在個人素質修養的提高上,不要浪費錢,更不要浪費青春啊!
What is the easiest thing in the world? I believe that many people will say that spending money, and the process of spending money is full of inexplicable pleasure, really don't know what the curren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nt? Freedom? Is it happiness? Or something? In order to satisfy their own desires, unconsciously spend money that should not be spent. Perhaps, this gener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too cutting-edge. They have lost the innocence they should have. The consumption trend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hood. I really want to say to my classmates, keep a little innocence, keep a little distance between teenagers and adults, spend more energy on learning and thinking, and spend more time on improving their personal quality. Don't waste money, let alone money Waste youth!
用錢是門學問
Using money is a science
用錢與花錢從深層次的角度理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花錢”有隨意性強,“用錢”指把錢用在必需上,充分體現錢的真正功能。從我們的調查中發現,零用錢的使用全部由自己支配,但使用的計劃性、節制性不強。有計劃的只有26、7%,其他都無計劃或無節制。調查中還發現部份家長對中學生處理零用錢的態度不明朗,或許并不關注中學生的消費觀念,消費狀況;或許忙于工作、家務無暇顧及,聽之任之;還有部份家長把零用錢的多寡,作為激勵的籌碼,學習好,就多給一點零用錢,學習差就少給點,這樣,有些中學生為了多拿點零用錢就會采取一些不恰當的方法。當被問及如果有人向你借錢,你會借給他嗎?88%的中學生選擇看情況,說明目前的中學生在這方面的處理上還是比較謹慎理智的。對于是否捐獻給希望工程,只有5%的中學生有經常性的行為。分析其中原因,也許囿了囊中羞澀,也許對捐獻的社會意義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如果每個中學生每年捐獻10元,不知可以讓多少個西部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重返校園。調查中還發現沒有一個同學能把剩余的零用錢放進銀行儲存,由此可見,中學生的理財意識相當薄弱。
Money and money are two different concepts from a deep perspective. "Spend money" has a strong sense of randomness, "use money" means to spend money on necessities, fully reflecting the real function of money. From our survey, we found that the use of pocket money is entirely at our own disposal, but the use of planning, moderation is not strong. Only 26 or 7% of them have plans, and others are unplanned or uncontrolled. The survey also found that some parents' attitude towards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ndling of pocket money is not clear, they may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consumption situation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y may be too busy with work and housework to take care of and let it go; some parents regard the amount of pocket money as the incentive code, and give more pocket money if they are good at learning, and less if they are poor at learning. In this way, som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order to get more pocket money will take some inappropriate methods. When asked if someone borrows money from you, will you lend it to him? 88%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hoose to see the situation, which shows that the curren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more cautious and rational in this regard. Only 5%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regular behaviors about whether to donate to hope project or not.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may be constrained by the shyness of the purse, or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donation has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If every middle school student donates 10 yuan every year, I don't know how many out of school children in the western poor mountainous areas can go back to school. The survey also found that no one can put the rest of the pocket money into the bank, which shows that the financial awarenes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quite weak.
反思與建議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中學生的消費以受外界影響為主,既然外界的環境不易改變,那就只好改變自己,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有零用錢是正常的,但數額一定要合理,要合理地使用零用錢,不大手大腳,應用則用,不要用在一些既昂貴又不實用的東西上,如購買衣服鞋襪時,不必追求名牌、時尚,應學會購買物美價廉的東西,當自己買的東西不別人好的時候,不必理會別人是怎樣看你的,只要自己堅信這樣做是對的;消費時更多的從父母的角度出發,懂得錢是得來不易的,學會節儉,用得合理,這樣才會讓父母感到放心。
The consump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outside world. Since the outside environment is not easy to change, they have to change themselves and cultivate good consumption habits. It's normal to have some pocket money, but the amount must be reasonable. We should use the pocket money reasonably. We should not be extravagant. We should use it when we use it. We should not use it on something that is both expensive and impractical. For example, when we buy clothes, shoes and socks, we don't need to pursue famous brand and fashion. We should learn to buy things with good quality and low price. When we buy things that are not good for others, we don't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what others think of you As long as you firmly believe that it is right to do so; when spending, you should start from your parents' point of view, understand that it is not easy to get money, learn to be frugal and use it reasonably, so that your parents can feel relieved.
對于個別中學生的高消費現象,主要原因有:青少年自尊心強。注重外表,很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評價,很在意周圍人的眼光,如認為穿的顯眼點,漂亮點,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想別人都尊重自己。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發達,中學生們對新產品、新技術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發奇心,就把錢花在這上面,以為邊走邊打著手機,十分瀟酒,風光。其實現在中學生大多設有必要購買手機,這樣做很不理智,不僅浪費,還加重家庭負擔,又容易在同學之間形成攀比的風氣,使亂消費的現象愈演愈烈。家長對子女的溺愛。現在的中學生中有不少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十分疼愛,只要開口,絕不會空手,有求必應,長此以往,輕則助長了他們的亂消費的風氣,重則使他們變得自以為是,一意孤行,形成不考慮他人處境,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For the high consumption of individu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main reasons are: young people have strong self-esteem. Pay attention to appearance, pay attention to other people's opinions on themselve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eyes of people around you. For example, you can show off in front of your classmates if you think it's conspicuous and beautiful, and think that others respect you.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very sensitive to new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With the curiosity of teenagers, they spend money on it, thinking that they are playing mobile phones while walking, which is very cool and charming. In fact, mos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to buy mobile phones, which is not rational. It is not only a waste, but also increases the family burden, and it is easy to form a trend of comparison among students, making the phenomenon of disorderly consumption more and more fierce. The doting of parents on their children. Nowadays, man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only children. Their parents love them very much. As long as they open their mouth, they will never be empty handed and responsive. In the long run, light will promote their disorderly consumption, while heavy will make them become self righteous and self-centered.
作為中學生應該把有限的零用錢統籌安排,合理使用,主要用在學業上,作為自己的學業后勤保障,同時也提醒同學們要學會善于理財。
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we should arrange the limited pocket money as a whole and use it reasonably, mainly in study, as our own logistics support, and also remind students to learn to be good at financial management.
結束語
Concluding remarks
進入21世紀,社會競爭愈加激烈,有知識有能力的人才會占得住腳。消費也是一種能力,消費又是為了更多的知識和形成更高的能力,只有這樣,未來才會掌握在我們手里。作為中學生,還沒有在社會上工作的能力,但到了將來,也許你就會感覺到錢的來之不易,可能會很后悔自己中學時所做的事,所以,我們不要讓生命留下任何遺憾,從現在起就要學會好好利用自己手上的錢,正確的去消費。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social competition is more and more intense, and the talents with knowledge and ability will hold their feet. Consumption is also a kind of ability. Consumption is for more knowledge and forming a higher ability. Only in this way, the future will be in our hands. 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you don't have the ability to work in the society, but in the future, you may feel the hard-earned money and regret what you did in middle school. Therefore, we should not leave any regrets in our lives. From now on, we should learn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money in our hands and consume it correctly.
附:中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問卷
Attached: questionnaire on consump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請在以下各欄目中的選項上打“√”,多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Please tick the options in the following columns,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and cooperation!)
1、你認為你家的經濟境況是
1. What do you think your family's financial situation is
A富有B中等C一般D較差
A rich B medium C general D poor
2、月零用錢
2. Monthly allowance
A1—10元B10---50元C50---100元D100以上
A1-10 yuan b10-50 yuan c50-100 yuan D100 and above
3、零用錢的主要來源
3. Main sources of pocket money
A、父母B、祖父母/外祖父母C、其他親戚D、打工E、其他F、壓歲錢
A. Parents B, grandparents C, other relatives D, working e, other F, lucky money
4、每月剩余零用錢
4. Monthly allowance
A沒有B一點點C幾乎沒花D50%
A no B little c almost no D50%
5、零用錢的主要用途(多選)
5. Main uses of pocket money (multiple choice)
A學習用品B買零食C吃飯D買衣服E買化妝品
A school supplies B snacks C meals D clothes e cosmetics
F談戀愛G上網H交朋友I存銀行J買書籍
F fall in love, G surf the Internet, H make friends, I deposit in the bank, J buy books
6、用零花錢買書的種類
6. Types of books bought with pocket money
A文學著作B學習輔導用書C報刊雜志D科技叢書E漫畫書F其它
A works for Literature B studies for guidance C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ies E comics f others
7、剩余零用錢處理
7. Disposal of remaining allowance
A還父母B儲存C儲蓄銀行
A to parents B to save C savings bank
8、是否覺得零用錢不夠
8. Do you think the allowance is not enough
A是B否C還可以
A yes B no C OK
9、與同學朋友人情交往的開支
9. Expenses for human relations with classmates and friends
A多B一般C很少D沒有
More a, less B, less C, less D
10、曾經捐獻給希望工程
10. Once donated to hope project
A經常B偶爾C沒有
A often B occasionally C doesn't
11、是否有計劃的使用零用錢
11. Is there any planned use of pocket money
A有計劃B不堅持計劃C無計劃卻有節制D無計劃
A has plan B doesn't stick to plan C has no plan but has control D has no plan
12、是否主動討過零花錢
12. Have you ever asked for pocket money
A經常B偶爾C沒有
A often B occasionally C doesn't
13、你對買衣服、鞋的要求
13. Your requirements for clothes and shoes
A名牌B普通C低檔D合適就好
A famous brand B ordinary C low grade D suitable
14、家長對你處理零用錢的態度
14. Parents' attitude towards your handling of pocket money
A支持B默認C反對D其它看法
A for B, C for D
15、你跟有錢人在一起的感覺
15. How you feel with the rich
A自悲B羨慕C忌妒D無所謂
A self pity B envy C envy D doesn't matter
16、如果有人向你借錢,你會借給他嗎
16. If someone borrows money from you, will you lend it to him
A會B不會C看情況
A yes B no C depends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物質的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我們中學生的零花錢也越來越多,消費也越來越高,大手大腳的消費似乎成為一種習慣
同學之間的攀比心理也越來越多。導致一些家境不好的同學變得自卑,和為了所謂的攀比,去做一些不理智的事。作為中學生,沒有經濟收入,所用的都是父母所勤勞賺來的血汗錢,因此本組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了解中學生的理財情況。
研究目的: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中學生的理財、消費情況,以及中學生的消費觀念。
研究內容:調查中學生的零花錢用途、來源、數量
研究方式:通過問卷調查來進行了解
研究對象:臨高二中高一年級學生
二、 調查問題及結果
問題一:你每個月零用錢是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150元 D、150元以上
結果 :A、40% B、25% C、20% D、15%
問題二:你每個月零花錢的來源
A、父母給的 B、勤工儉學 C、新年的儲蓄款 D、親戚的資助
結果 :A、50% B、25% C、10% D、15%
問題三:零用錢的用途
A、購買學習用品 B、去游戲廳 C、存儲起來 D、其他
結果 :A、45% B、30% C、5% D、20%
問題四:當你購買一件商品時,你最關心的是
A、實用性 B、外觀包裝 C、是否符合潮流 D、價格
結果 :A、20% B、40% C、30% D、10%
三、 調查分析:
根據問卷的整理,了解到中學生大多都是父母給的,還有中學生的消費很高,大部分中學生的用處是購買學習用品,但也有不少的中學生把零用錢用在不恰當的地方。當代的中學生的依賴性還是較強,大部分都是依賴父母,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自賺零用錢,但即使如此,中學仍是高消費人群。中學生的消費意識還是很淡薄,不懂得賺前的幸苦。
提倡:中學生應去體驗一下勞動的辛苦,以增強中學生的簡樸的生活觀念,改變他們的消費觀念。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xx二中高一(1)班
? ? 活動內容
xx一日行
? 活動目的
? 活動人員
? 活動時間
? 總結與體會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們組的每一個人都有很大的感觸,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感受到大自然的芳香,我們應該保護環境,呵護大自然,歌唱大自然讓每個角落不再有污染物、廢棄物;讓大自然永遠綻放它的美麗,散發出它獨特的芳香,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們組的每一個人都互相有了深入的了解,覺得用學之間并不是那么陌生,而是缺乏互相交流,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們組的友誼關系進一步增強,直至最好。
? ? ? ? ? ? ?
xx二中學生早餐情況調查
x年x月x日九位學生的早餐情況:
項目對象
饅頭
方便面
海南粉
燒餅
豆漿
雞蛋
其它
學生1
√
√
√
學生2
√
√
學生3
√
學生4
√
√
√
學生5
√
學生6
√
√
學生7
√
√
學生8
√
√
學生9
√
√
x年x月x日學生的早餐情況匯總:
? ? ? 項目對象
饅頭
方便面
海南粉
燒餅
豆漿
雞蛋
其它
? 學生
30%
5%
10%
10%
20%
10%
調查全面,學生參與度高
據悉,這次調查方式為問卷式,分別在《課堂內外》小學版、初中版、高中版上刊登調查問卷,同時,在課堂內外官方網站設立“2010中國小學生成長狀態調查”專區,點擊后進入相應的問卷調查欄目。問卷的統計采取隨機抽樣統計。另外,通過網上調查專區填寫問卷的,其調查數據自動進入信息統計庫。這部分青少年必須是有上網條件和上網時間。調查數據顯示,他們往往來自城市和城鎮,在周末集中上網的比例很高。一些青少年在回寄問卷的時候特別寫信說明,家里有電腦可以上網,但因為住校上網受限制,或者上網填寫問卷需要注冊,不如直接寄信來方便。
2010年青少年成長調查從今年1月開始到9月30日結束,共回收郵寄以及網絡有效問卷超過十萬分。采樣范圍包括中國內地所有地區,來自生活于城鎮、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問卷占大多數,其調查結果主要反映了這部分青少年的基本情況和自我認知。
網絡游戲并不是狼來了
調查結果顯示,當今中小學生對于網游的選擇上更加趨于理性,每周玩兩個小時網游或者基本不玩的小學生占到了64.21%,這一選項在初中是84.30%,高中生則達到了88.37%。
66.67%的小學生、72.36%的初中生和62.06%的高中生認為網絡游戲“休閑娛樂,不沉迷就好。”網絡游戲在中學的盛行度并不像傳說中那么嚴重。
韓寒不敵郭敬明,魯迅成為中學生最喜歡的現當代作家
在中學生最喜歡的80后或90后作家中,郭敬明雖然飽受抄襲門、炫富門等種種非議,但仍顯示出其強大的人氣力量,在初中生中以50.63%的支持率超過了第二名韓寒(43.72%)以及第三名張悅然(10.18%)。在高中階段,郭敬明仍以43.17%的支持率超過了第二名韓寒(29.36%)以及第三名徐鵬(18.31%)。根據統計結果可以看出,90后作家無論影響力與支持率仍舊無法與80后作家們相抗衡。
與80后和90后作家之間的競爭相比,現當代作家之間的選擇則顯得平和許多,初中階段的前三名分別為魯迅(50.75%)、冰心(39.20%)、朱自清(29.40%),高中段的魯迅仍舊成功成為第一(33.87%)、余秋雨則以21.37%的支持率緊追其次,金庸的排名是第三,支持率為19.19%。
90后消費更顯理性,國貨整體不如國外品牌
在消費分欄調查中,71.10%的高中生和68.86%得初中生認為質量是第一位的,價格其次,但在外形、款式與功能上,初中生更注重前者,說明針對初中生的產品在外形設計上要更加前衛時尚,滿足他們追求“酷”的性格特點。高中生則沒有太多區別。
在同時的“2010中國青少年成長狀態調查排行榜’可以看出,在消費領域,在休閑衣物、食品等方面,國貨整體支持率要高于過國外品牌,出電腦品牌外,絕大多數電子消費類產品均是洋品牌的天下,而國貨品牌仍未得到學生的信任和喜愛。
多數中學生承認自己在生活學習中有消極心理
在關于心理方面的調查中,68.49%的初中生和78.11%的高中生認為自己心理比較健康,但有時會有一些消極思想。其中69.75%的初中生和67.84%得高中生認為已普遍出現過焦慮情緒的體驗,同時,來自身邊人的影響(尖子生、學習競爭、找不到朋友)給他們的心理帶來很大壓力,個別人產生自卑、嫉妒、封閉心理。
面對這種心理焦慮,極少數同學作出的類似離家出走、自殺或犯罪等極端行為,對此,大多數高中生認為最大的原因是成績不好,學習、升學壓力太大,其次是心理有障礙,認為是因為家庭不幸、不適應社會、失戀的比例要低于初中生的選擇,說明高中生更愿意從當事人自己身上找原因。
當今青少年普遍缺乏專業心理健康老師
【關鍵詞】高中生理財的必要性 學習途徑 理財應用
一、高中生理財的必要性
近年來,家長們對于孩子的壓歲錢管理相比從前會更寬松一些,相對有獨立能力的高中生就更是如此了。由于人們普遍的認為成年后就應該自己生活并自己理財,而法律上界定成年與否的標準是年齡,大部分高中生的年齡在16周歲到18周歲之間,這個階段的未成年人一般被認為心理年齡成熟度較高,就得到了比較普遍的、程度比較大的理財自由。
可惜的是,課本中的理財知識非常少,僅僅有一句“量入為出,理性消費”和一些關于股票債券的籠統概括,這是遠遠不夠的。要知道,高中生階段的未成年人自以為對金錢有所了解,實際上他們中的大部分對金錢的概念更多的限于數額。不知讀者是否聽過身邊的大學生們說起“錢原來這樣值錢,以前父母給付錢的時候都沒什么感覺”之類的言語,筆者曾多次聽到學生這樣抱怨,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大部分學生高中時期都跟父母同居,生活起居由父母供給,平時的支出由父母控制,到了大學后,財務完全由自己來進行打理的時候,他們才漸漸的開始有了明確的金錢概念。因此,高中生非常容易因為金錢概念的模糊而花錢大手大腳。
根據一份權威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大約20%左右的高中生擁有超過5000元的年存儲額,而年存儲額超過1000元的高中生則大約有62%,該調查報告在最后根據調查人數和全國高中生總人數(不含港澳臺)大致預計,全國高中生一年的總存儲額大約為一百五十億元。筆者私以為,這樣可觀的數額不論是被沒有金錢概念的擁有者隨意揮霍掉、或是躺在銀行中等待每年的微薄利息,都是很可惜的;因此,倘若高中生多多接觸金融理財知識,這樣資源浪費的情況就能大大改善。
二、合理利用金融方向的書籍、報紙與新聞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高爾基的名言。此言不假,想在要對金融理財有更多的了解,讀書看報是最直接的了解理論知識的方式。而新聞,可以通過了解國家的政策,幫助高中生從側面的了解經濟背景。
(一)通過書籍接觸金融理財知識
國內外金融方向的書籍大約分為入門、中級、高級等。一般來說,針對高中生的年齡段,能夠涉獵一些入門書籍,對一些經濟學原理有所了解,并擁有對經濟體系的運轉有所看法也就足夠。在所有的此類書籍中,內容最為嚴謹的大都是教材,故而下文筆者將介紹幾本適合高中生作為讀物的經濟學教材。首先,是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學習金融方向內容的人大多知道曼昆,他絕對稱得上該領域的大家。而這本教材大多是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在使用,內容基礎、行文優美有趣,很適合高中生略作賞讀。其次,是薩繆爾森的《經濟學》,該作者研究的內容橫跨多個相關的領域,因此他的書行文竟是難得的結構宏大,糅合甚多元素。此書對于高中生這樣的初學者而言,可以快速的幫助他們在思想中構建一個對經濟學的認知框架。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上述的兩本書雖然出自大家之手又各有優勢,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這本書具有很高的公允性,很好的補充了前兩者的不足。最后,由我國知名學者梁小民、寧承先、尹伯成等人編纂的相關書籍大都行文嚴謹,均適合高中生選讀。
(二)通過報紙接觸金融理財知識
受益于證券市場近年的繁榮,金融類報紙的發展也是如火如荼。其實,理財包括的不只是支出,更多的是怎么樣投資。近年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股市,然而高收入往往意味著高風險。因此筆者雖推薦高中生可以閱讀一些財經報,卻并不建議受高中生此類報紙的影響而輕率的將手頭尚算微薄的資金投入股市。最值得一看的金融類報紙有:《中國經營報》、《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和《第一財經日報》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新聞聯播。雖然大部分的內容似乎是民生、我國與各國的互相訪問,卻會從側面看出當下值得投資的產業和項目。
三、理財類應用
目前應用市場上有大量的理財應用,通過下載其中比較合適的應用,關注它們的推送消息,可以對金融理財知識有所了解。這一類應用在設計時由于面向的人群較廣,會考慮到使用者的水平參差不齊,而將使用方式設計的比較簡單,不會有太專業的理財模塊直接劃分。
雖然針對高中生群體的理財應用較少,但也不是沒有,此處推薦幾個較為合適的應用:壓歲寶、快樂寶、未來寶和財富寶等。這幾個應用針對高存儲性的高中生群體設計,比較適合高中生使用。
理財夏令營這個模式最早在美國出現,別名“省錢夏令營”。是的,就是通過夏令營教導孩子怎樣適度消費。不過,隨著它的進一步發展,人們也稱它為“賺錢夏令營”,通過參加這樣的夏令營,可以幫助高中生進行理財實踐。在美國早期,此類夏令營通過教導孩子們對入門的經濟規則和財富觀念幫助其培養較好的投資理財素養,最直接的是幫助他們防止因大手大腳過度消費成為“卡奴”甚至陷入更深的債務危機;眾所周知,這是美國人的消費常態。當這種模式運營的夏令營進入中國時,考慮到中國家長一手包辦家庭財政的模式,更多的會幫助理財知識還為零的中國孩子了解金融理財知識,并通過讓他們嘗試建立自己的賬戶并進行管理的過程優化他們的理財思維和模式,這能幫助他們建立明確的金錢意識。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會漸漸的對投資有涉獵,進而有一些自己的見解;這會使得他們在金錢管理上擁有比同齡人更超前的理性思維能力。因此,總體來說,對于理財基礎薄弱的高中生群體這樣的夏令營其實值得一試。
高中生可以直接與長輩交流,一般來說,長輩的理財經驗多是比較豐富的。而平輩中已步入社會的兄長姊姊,甚至同學朋友中理財比較成功者都是可以交流的對象。同時社區、銀行和學校舉辦的理財講座應積極參加,同時結合自身的情況與講師進行交流,相信可以有所進益。
四、結論
在高中生階段,孩子就應該自己接觸金融理財知識,避免日后因突然的理財自由而產生無法負擔的債務,或者是月初大手大腳月末啃泡面的中國大學生常態。大致可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報紙、收看新聞、嘗試使用理財類應用、參加理財夏令營以及與經驗豐富者的交流等方法豐富自己的金融理財知識。
參考文獻
[1]張晨.高中生學習金融理財知識途徑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03).
[2]胡廣宇.高中生消費現狀與教育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