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栽培管理技術論文優選九篇

時間:2023-03-17 18:11:49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栽培管理技術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栽培管理技術論文

第1篇

論文摘要從品種選擇、育苗、定植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總結了遼南地區銀杏豐產栽培技術,以供生產者參考。

銀杏又叫白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孑遺植物之一。銀杏樹壽命長,樹干挺拔,材質優良,果實營養豐富,兼有藥用價值,發展果材兼用銀杏,可以幫助農民致富。據預測,21世紀初國際銀杏市場白果的總需求量約為6萬噸,而目前產量僅為需求量的10%;銀杏葉的總需求量約為10萬噸,而目前產量僅為需求量的20%??梢詳嘌?,銀杏果、葉產品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仍有較大的市場潛力。筆者根據多年來對銀杏栽培技術的觀察和實踐,現將其豐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品種選擇

目前,主推品種有洞庭佛手、大園鈴、大佛指、扁佛指、大金墜、大馬鈴、七星果、龍潭皇等。

2育苗

2.1種子處理

銀杏于10月份采收果實,采收后種子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后熟發育才能發芽。通常采用沙藏的方法,雌雄種子分開沙藏,一般雌核圓形,具二棱;雄核尖頭,且具三棱。將去除外種皮的白果用清水洗凈,將手握成團、手松即散的河沙按果沙體積l∶3混合,置于陰燥處,沙藏期間要防止高溫和沙過干或過濕。3月底篩出種子洗凈后催芽,方法是用30~35℃的溫水浸泡2~3d,每天換1次水,然后將種子均勻地攤放在席子上,約5cm厚,種子上面蓋上麻袋片;每天早晚揭開麻袋片,用溫水對種子淋浴l次,室內溫度保持30℃左右,48h左右種子可全部發芽。

2.2育苗移栽

育苗地宜選擇排水良好、土質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施腐熟渣肥30t/hm2,適量混入磷肥和尿素,深翻整地,鋤碎耙平;做成高畦,畦寬1.2m,寬窄行點播,寬行40cm,窄行20cm,株距15cm,溝深3cm。播種時將種子側放于溝底,使胚根向下,胚軸向上生長。覆土3~4cm厚,壓實,然后蓋草保溫。苗期加強肥水管理、中耕除草和病蟲防治。為培育成優質砧苗,一至二年生苗木可于秋季落葉后進行移栽。移栽時剪斷主根,以促發側根。經2~3年,根頸直徑粗度約1cm以上時可作嫁接砧木用。

3定植管理

3.1定植

定植一般在秋季落葉后到翌春萌芽前均可進行。矮密早果園株行距為2m×4m,按5%配植授粉樹;矮密早葉園株行距為0.5m×0.8m。每定植穴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與過磷酸鈣或餅肥混合堆漚的復合肥20kg,與底土混拌均勻,上蓋細土10cm厚。然后將嫁接苗主根留20cm左右切斷,修理過長的細根,栽入穴內,使根系舒展,回土壓實,澆透定根水,再覆細土稍高于原地面。

3.2土肥水管理

由于本地土壤屬比較黏,所以定植后前3~4年要做好松土、除草、施肥等工作,一般于4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各深翻1次,深15~20cm,可提高土溫,有利于根系生長。在每年7月中旬以前最好能做到15~30d施1次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適量配合磷、鉀肥,促進枝梢老熟(最好施用腐熟的人畜肥),施肥要結合灌水。銀杏根系不耐澇,春夏雨水多要提前準備清溝排漬。夏秋干旱要注意灌水。在定植后的第3年,6月中旬以后要開始控制肥水,特別要控制氮肥,以利于形成花芽,為翌年進入豐產期奠定基礎。4病蟲害防治

4.1銀杏葉枯病

加強肥水管理,促使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如7月份前多施鋅肥或硼、錳、鋅等微量元素混合液(1∶500)潑澆銀杏根基附近地面,能有效控制該病的發生。此外,在發病初期,對苗木或幼樹噴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800倍液進行防治,視發病輕重隔15~20d噴1次,連噴2~3次。

4.2銀杏早期黃化病

該病主要由土壤水分不足或地下害蟲危害,或土地積水、缺鋅等引起,發病后易感染葉枯病而早期落葉。發病時期多在6月中旬出現,7月上旬黃化增多。防治上要找準病因,注意干旱灌水、積水排濕;如缺鋅應施鋅肥,如硫酸鋅或多效鋅等。

4.3霉爛病

在貯藏期危害銀杏種仁,在溫度25℃左右、濕度較大的條件下蔓延致病,未成熟或破碎種子發病較多。種子必須充分成熟后采收,同時避免損傷種皮。貯藏前要充分晾干,揀去碎種、病種,貯藏室要保持低溫,并注意通風。貯藏前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min,或用40%甲醛稀釋10倍噴灑消毒。

4.4銀杏超小卷葉蛾

成蟲羽化盛期前用2.5%溴氰菊酯2500倍液進行防治。幼蟲孵化初期用8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噴灑被害枝。用油霧劑噴灑樹干,防治已蛀入樹皮的幼蟲。用涂白劑涂刷樹干,防治羽化成蟲。

4.5銀杏大蠶蛾

8~9月用黑光燈誘殺成蟲。在幼蟲3齡前摘除群集為害的葉片。發生嚴重時,在低齡幼蟲期噴灑2.5%溴氰菊酯2500倍液或90%敵百蟲1500~2000倍液。

5采收

5.1白果采收及處理

銀杏的適宜采收期是以自然落種始期為主要指標,黃河以北白果采收期大約在10月上旬,黃河以南至長江流域一帶大約是在9月下旬。銀杏果實充分成熟后,外果皮橙黃色,較松軟,果面現白霜,此時即可采收,我地時間約在10月中下旬,密植果園宜人工采摘。銀杏采收后,可采用傳統堆漚的方法至外種皮腐爛有臭味,然后反復揉搓除掉外種皮,用清水漂洗干凈。注意此過程中,人體不要與銀杏有直接接觸。洗凈后的白果應立即進行漂白,方法是:將0.5kg漂白粉用適量溫水化開,過濾去渣,再用清水稀釋,約50kg溶液,不要用鐵容器。一般1kg漂白粉可漂白100kg白果,漂白時間5~6min。撈出后,用清水沖洗至果面不留藥跡藥味,攤放在通風處陰干,干后可自行分級或直接出售。如需貯藏,量少時可用麻袋裝好置于陰涼通風處,貯藏時間不宜過長;量多時可放入地窖或冷庫中,溫度維持在2~5℃、濕度應低于50%,并注意檢查,防止過干、過濕。

5.2銀杏葉的采收及處理

為了不影響銀杏葉的藥用成分,保證銀杏樹的正常生長,銀杏葉的采收標準應是藥典規定的黃綠色,這個時間與白果采收基本一致,甚至略有提前。采收方法以人工采摘為主,如是秋末一次性采收,不能將葉片采光,應保留枝梢先端的葉片,采葉量為葉片數的70%~80%。葉片采摘后應攤開晾干,厚度不要超過10cm,嚴禁太陽曝曬,注意經常翻動,干至用手抓起能脆碎為好,然后打包貯藏或銷售。

參考文獻

[1]曹福亮.中國銀杏[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第2篇

論文摘要從林地選擇、苗木選擇、整地挖穴、造林密度、造林方法、幼林撫育、松土除草、肥水管理、整形與修枝、間伐等方面介紹了楊樹栽培技術,以期為楊樹的速生豐產栽培提供參考。

為了讓楊樹在新農村建設中充分發揮優勢,增加農民收入,真正成為農民致富的一棵“搖錢樹”,應推廣先進實用的楊樹豐產栽培管理技術,把楊樹發展的重點從擴大面積轉到提高單產和質量上來,變望天收的粗放式生產為集約經營方式,以提高楊樹經濟效益。

1林地選擇

科學研究表明,楊樹要求生長季節雨量充沛,土壤有效層厚度在1m以上、地下水位1.5~2m是最適宜楊樹生長的立地條件;土壤有效層厚度80~100cm、地下水位1m左右的為中等立地條件;土壤有效層厚度在40cm以下、地下水位長期在50cm以上,如無排水條件,則不宜栽植楊樹。

2苗木選擇

一是楊樹品種繁多,同一品種在不同區域生長狀況有很大差別,所以要按照“適地適樹適品種”的栽培原則,選擇合適的造林樹種,切不可盲目引進推廣新品種。二是楊樹苗木質量與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的生長有重要關系。一般選擇二年生的苗木,即2年的根1年的干。要選擇苗木高度3.5m以上、胸徑4cm以上、梢不彎曲的壯苗。

3整地挖穴

楊樹速生豐產栽培,宜采用“三大一深”栽植技術,即要大苗、大穴、大株行距和深栽。這樣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促進楊樹根系發育,增強抗旱、抗風能力,有利于培育圓滿通直的無節良材。造林密度在造林前進行細致地深翻整地能使低產的林地轉變為豐產林。深翻整地能降低土壤的緊實度,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楊樹根系對深層土壤的利用。根據造林密度,在定植點上挖80cm×80cm×80cm以上的大穴。

4造林密度

根據楊樹人工林培育的目的材種,采用適宜的造林密度。培育大徑級材,在一個輪伐期內不主張間疏伐,通常稀植,并實行農林間作,以保證每株樹有充分的受光條件。采用6m×6m、7m×7m或8m×8m的株行距,間作5年左右;也可以采用行距10m、株距4m的規格,或者是大行距20m、小行距3m的大小行種植形式,間作農作物6~7年。在這種密度下,輪伐期為10~12年,成材胸徑40cm,每公頃立木蓄積可達到180~240m3。培育中小徑級材,株行距可以小于4m×4m,輪伐期可短些,約5年左右,胸徑20cm,每公頃立木蓄積100m3。在楊樹片林栽培中,密度偏大的現象比較普遍,但通過調查對比可知,栽植密度過大,不但費用增加,且生產的木材徑階小、價格低、效益相對較差,而培育大徑材效益則較高。

5造林方法

采用“三埋兩踩一提苗”的造林方法,即首先在80cm見方的大穴中回填1/3左右的土,把苗木放入穴中扶正、標直;然后再填土一部分,輕提苗木,使苗木根系舒展;接著踩實澆2桶左右的定根水,等水滲透后再填土踩實、培起風堆等。

6幼林撫育

撫育楊樹幼林,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是實行林糧間作。實行林糧間作不但在栽植后的幾年內可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通過間作,撫育了幼林,給幼林生態創造了較好的條件。值得注意的是,林糧間作應以矮桿豆科作物為主,如花生、黃豆等。

7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對促進林木生長效果十分明顯。每年夏冬兩季都要翻耕土壤,除掉雜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讓楊樹根系生長發育更良好。在沿河土壤比較粘重的地區尤其需要推廣這種技術,而不是一味地增加施肥。實踐證明,僅此一項技術,就可使用材產量提高1倍。

8肥水管理

楊樹對水分的要求很高,一般每年應灌水3~4次。3月下旬至4月上旬發芽前灌返青水;5~6月灌促生水,促枝葉擴展;11月灌防凍水,促進根系生長。施肥后遇天氣干旱亦應澆透水。施肥分基肥和追肥。基肥是在植樹時施入穴中,一般株施有機肥5~10kg或過磷酸鈣250g,將所施肥料與熟土摻勻,回填于30~60cm的根系活動層內。施追肥在樹冠邊緣下開施肥溝,溝長80cm、寬20cm、深20~30cm,株施尿素250g。施肥后應及時澆水、中耕除草。

9整形與修枝

整形與修枝應在秋冬與初春樹木停止生長時進行。幼樹的修枝,如果用大苗造林,苗高在6m以上,3年之內不進行修枝,3年后6m高處直徑達10cm以上時修枝1次,把無側枝的主干再提高3~4m,以培育較高的無節良材,但修枝絕對不能過度。應當強調的是,整形應在第1年生長結束后或第2年春天就開始,直到3~5年樹高10~14m已形成通直的主干時為止。整形的方法是剪去影響頂部主梢生長的競爭側枝,隨著樹木長高還要修去樹冠下部和中部粗大的競爭枝,直到8m以下通直無枝。8m以下樹干上側枝著生處直徑達到10cm時即應修去側枝,由下而上修枝直到干高8m為止,以保證干材芯10cm以外沒節。修枝高度大致是1~3年少量修枝,4~5年修枝到樹高1/3處,6年以后修枝到樹高的1/2~2/3處。主干上發出的萌條應及時除去。

第3篇

論文摘要從苗木繁育、選地建園、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新技術應用等方面介紹中華壽桃的高產栽培技術,為其在當地的推廣種植提供技術支持。

中華壽桃是新選育出的優質特晚熟桃品種,表現開花結果早、生長旺、喜光、抗旱、耐寒等特性。果樹專家認為,中華壽桃是國內晚熟桃中最優良的品系,宜在適合栽培的地區推廣種植。

1苗木繁育

中華壽桃屬北方桃品種,通過南方引種栽培,再加以苗木培育馴化,可增強其適應性和抗逆性,提高栽培的成功率。中華壽桃的苗木繁育主要采用嫁接育苗方法: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松透氣、排灌方便的地塊,用毛桃核在冬春季播種,培育實生苗。嫁接前注意做好苗地施肥、除草和防病工作,促進實生苗的健壯快長。嫁接時間一般在夏季5~7月或春季2月下旬至4月上旬。夏季采用單芽腹接,半個月成活后解綁、平茬。如果適當早接,加強管理,當年即可培育出合格大苗;春季枝接,多采用單芽切接或劈接方法,2a出圃,可培育出健壯大苗。

2選地建園

中華壽桃喜光、耐旱,根系需氧量大,適宜在土層深厚、排水性能好、日照充足的山丘地上建園,若在平原、灘地建園,要求地下水位在1m以下、不積水、不內澇的砂壤土地。在土壤粘重、地下水位高、澇洼、鹽堿地和山丘風口處則不宜建園。定植時期一般在春季發芽前,山丘地株行距以3m×4m、平地以4m×5m為宜。定植穴要求深度和寬度至少在80cm以上。將表土與腐熟有機肥混合填入穴內,上層為心土進行栽植。

3土肥水管理

中華壽桃栽培后1~2a,行間可套種一些豆類、菜類、塊根類、塊莖類經濟作物,以短養長,但不能間作高桿作物。在間作過程中及時中耕或利用化學藥劑防除雜草,使土壤保持疏松通氣,減少雜草對養分的爭奪。施肥上要根據樹齡、樹勢、產量、土壤肥力等綜合情況決定。對幼旺樹,應少施氮肥,多施復合肥,控制旺長;對結果大樹和土壤瘠薄的山地、灘地栽植的桃樹,應增加施肥量。一般每生產100kg果實,需氮、磷、鉀分別為250g、100g、350g。產量在37.5t/hm2的施肥量為基肥75t/hm2,追施純氮肥240~300kg/hm2,純磷180~225kg/hm2,純鉀375kg/hm2。

4整形修剪

中華壽桃生長勢強,樹姿直立,對修剪反應敏感,易抽生長枝。整形時,對主枝角度要注意適當開張,利用其長勢強的特點,對主枝延伸不要強制性控制,可迅速擴大樹冠;利用其短截發長枝多的特點,修剪宜輕,多疏少截,特別多疏長枝,適當短截內膛枝,調節內外長勢、光照,減少小枝自疏現象。生產上一般采用自然開心形,即定干高度60~70cm,選留3個主枝,主枝與主干垂直夾角約45°。每個主枝選配2~3個側枝,要互相平衡,避免上下交叉重疊;幼樹期修剪以輕為主,主側枝剪留長度70~80cm,充分利用二次枝,加速樹冠形成;結果期修剪要注意調節生長與結果的關系,維持樹勢,延長結果年限。

5花果管理

中華壽桃的自然座果率較高,花果管理上常采取“先保后疏、分期進行”的原則,先?;?,再分次疏果。防止落花的措施是在開花盛期噴0.1%~0.2%硼砂,并及時摘心,減少旺長新梢的養分消耗。坐果后分次在5月中旬和6月中旬生理落果期,疏除多余果,留足生產果。為了減少病蟲和藥液為害,防止裂果,保持果實色澤美觀,提高果實品質和商品價值,應進行果實套袋,時間在第二次疏果定果結束時,對果實噴好殺菌劑,立即套袋。脫袋時間在10月中下旬果實成熟采摘前13~15d,脫袋后使果實轉色,達到商品外觀要求。

6病蟲害防治

中華壽桃休眠期的防治對象是細菌性穿孔病、潛葉蛾等,防治上要做好清園工作,對穿孔病較重的桃園噴1次高濃度等量式波爾多液;萌芽期的防治對象是縮葉病、細菌性穿孔病、冠心病和介殼蟲等,防治藥劑可用5°Bè石硫合劑加80%五氯酚鈉250倍液,消除各種越冬菌源;花前花后的防治對象是蚜蟲、紅蜘蛛和紅頸天牛等,防治可用滅掃利、蚜虱凈或功夫乳油噴殺;展葉抽梢期的防治對象是細菌性穿孔病、蚜蟲、潛葉蛾、梨小食心蟲和介殼蟲,可用代森鋅、功夫和滅幼脲3號的混合農藥防治;新梢及果實生長期的防治對象是細菌性穿孔病、白粉病和茶翅蝽等,防治上采用甲基托布津+滅多威或代森鋅+功夫等混合農藥防治。

第4篇

論文摘要簡述了徐豆13號的特征特性,同時從增施底肥、適期早播、足墑播種、合理密植、生育期管理等方面介紹了徐豆13號的栽培技術,以期為該品種的推廣種植提供指導。

徐豆13號是江蘇省徐州農科所1993年用徐豆139號作母本,徐豆8618-4品系(徐豆7號×泗豆11)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雜交后代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2005年經全國農作物審定委員會審定。2006年渦陽縣引進該品種試驗示范,2007年大面積推廣。

1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亞有限結莢習性。生育期102d,株高85cm,株型直立,主莖節數17節左右,有效分枝1~2個。葉片卵圓形、綠色,白花,棕毛。每莢粒數2粒,莢棕黃色,底莢高12cm左右。籽粒扁橢圓形,種皮黃色,有光澤,臍褐色,百粒重21.5g左右。

(1)產量高。在品比試驗中徐豆13號平均產量為2739kg/hm2,比徐豆10號增產7.8%,2007年在渦陽縣大面積種植,平均產量為2673kg/hm2,其中牌坊鎮333.3hm2種植基地,平均產量為2800.5kg/hm2,最高田塊達4288.5kg/hm2。

(2)抗性強。植株生長繁茂,開花早,花期長,抗旱耐澇性較強,落葉性好,不裂莢,高產穩產,較抗倒伏,抗大豆花葉毒病。

(3)品質優。蛋白質含量40%,脂肪含量21.3%,異黃酮含量4.66mg/g,為高蛋白兼高異黃酮品種。商品性好,籽粒整齊,完全粒98%以上。

(4)適用范圍。適宜皖蘇淮北地區、山東南部、河南等麥豆一年兩熟地區種植。要做好輪作換茬,避免夏大豆連作。

2高產栽培技術

2.1增施底肥

大豆是需肥較多的作物,每生產100kg大豆籽粒及相應的莖、葉、莢、殼等,需要吸收氮5.3~9.5kg,五氧化二磷1.0~2.6kg,氧化鉀1.3~4.9kg。大豆根系發達,并有根瘤,對土壤條件要求較高。實踐證明,大豆高產地塊的有機質含量大都在2%~4%以上,土壤結構良好,土質疏松,水、肥、氣、熱協調。要做到大豆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均衡發展,保證前期有粗壯的營養體,在后期生長不過于繁茂、不徒長、不倒伏,花莢不脫落,結實率高,高產穩產,增施底肥顯得特別重要。底肥要施用充分腐熟的優質土雜肥,一般30~45t/hm2,標準氮105~150kg/hm2,過磷酸鈣300~450kg/hm2,氯化肥75~150kg/hm2,隨整地摻合入土。板茬播種豆田,用優質腐熟人畜糞肥加氮磷鉀單元肥或復合肥作種肥,做到種肥分離,也有很好效果。因農活緊張,不能給大豆施底肥的地方,可加大前茬作物的施肥量,使大豆利用殘肥,效果也較好。

2.2適期早播

夏播大豆短光性強、生育期短,如播種過晚,營養生長期短、生長差、發育快,不能充分利用當地有效生長期的溫度、光照和水分,同化率低、產量不高。

2.3足墑播種

夏大豆播種時期正值濕度高,水分蒸發量大,對土壤墑情差田塊,要灌溉造墑播種或遇雨搶種,以達足墑下種,一播全苗。對于比較平整的地塊,可板茬灌1次“跑馬水”;對地塊不平,可采用田灌、溝灌、噴灌,做到受水均勻,防止漏水和灌水過多,灌溉后及時整地搶種,播后耙平保墑。播種方式上可采用機械條播,進度快,而且播種均勻,深淺一致,有利于一播全苗。

2.4合理密植

“不可太稀,也不可太密”,要根據土壤肥力、栽培條件、播期早晚,確定適宜的種植密度,以充分利用地力,合理利用光能,發揮大豆增產潛力,提高大豆產量。據試驗徐豆13號,在6月上中旬適播期內最佳播量為75~90kg/hm2,行距40cm,株距12~14cm,密度18.0~19.5萬株/hm2,既能保證單株有足夠的營養面積增加單株結莢數、粒數和粒重;又能達到單位面積有足夠的株數,達到增產的目的。

2.5生育期的管理

(1)間苗。對大豆田間植株分布均勻度進行試驗,其產量增幅達7%~22%。大豆苗分布越均勻,產量越高。提高大豆田間植株分布均勻度一是適當加大播量,減少缺苗斷壟、確保全苗。二是實行人工間苗,大豆人工間苗可在齊苗后立即進行,宜早不宜遲,間苗株距按設定密度來確定,一般12~14cm。間苗時拔除弱苗、病苗、小苗、疙瘩苗,留壯苗、好苗,保證苗全、苗齊、苗勻、苗壯。

(2)追肥。開花鼓粒期是大豆的需肥高峰期,在分枝期追肥可以滿足大豆需肥高峰的養分需求。

大豆追施氮肥,應根據土壤肥沃程度、基肥中氮肥種類和數量、大豆生育階段及其長勢強弱綜合考慮是否追施。在高肥力土壤,前期肥料充足,大豆生長良好的情況下,不要追施氮肥。土壤基肥不足,大豆苗生長不良的豆田,在苗期追施氮素45~75kg/hm2。初花期一般用30~45t/hm2有機肥加三元復合肥150~225kg/hm2進行開溝追施。

(3)葉面噴肥。葉面噴肥可以減少肥料流失和土壤對肥料的固定,提高養分利用率。在大豆生長發育中后期可進行葉面噴肥。根據大豆生長情況和土壤養分狀況,在初花期至盛花期可用尿素7.5~15.0kg/hm2,磷酸二氫鉀1.5~4.5kg/hm2,鉬酸銨225~450kg/hm2,對水450~750kg噴施1次。在初花期和終花期噴施2次效果更好,也可加鋅、錳、硼肥噴施。

(4)生長調節劑。大豆栽培應用生長調節劑有增花、矮化、壯桿和促進早熟的作用,比打頂省工省時。如運用得當,增產效果明顯。當大豆盛花末期植株在60~65cm,生長仍然旺盛時,可使用多效唑、增產靈、矮壯素等大豆生長調節劑。如果田間生長特別旺盛,可在盛花期、結莢期噴灑2次。

(5)綜合防治病蟲草害。大豆病毒病、霜霉病、食心蟲、豆莢螟、蚜蟲、豆天蛾是大豆主要病蟲害,對大豆病蟲害防治必須采取合理輪作、栽培措施、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技術。在化學防治上,要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為科學用藥提供依據??蛇x用代森錳鋅、百菌清、三唑酮防治大豆病害,選用敵百蟲、樂果、吡蟲啉、菊酯類農藥防治大豆蟲害。也可在病蟲發生盛期多種病蟲總體防治,做到一藥兼治。

雜草對大豆生長影響較大,大豆生長期間是高溫高濕季節,田間雜草量大,萌發集中,生長迅速,若防除不力,易造成草荒。大豆田雜草發生具有種類多、密度大、防除困難的特點,防治上采用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化學防除為重點,人工防除為輔助的綜合防除措施,達到經濟有效的控制大豆田草害的目的。適期使用安全、高效除草劑是除草的關鍵??蛇x用乙草胺、廣滅靈、惡草靈于大豆播后苗前均勻噴施土表進行土壤處理,也可于大豆苗后3片復葉前,雜草三至五葉期,選用禾草克、高效蓋草能、拿捕凈等防除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的豆田雜草,選用雜草焚、虎威、苯達松等防除闊葉雜草。也可將2類藥低限量混用,防除禾本科雜草與闊葉雜草混生的豆田。

參考文獻

[1]馬金芳.大豆高產栽培技術[J].農村科技,2008(8):12-13.

[2]何見,劉文秀.夏大豆高產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08(7):33.

第5篇

論文摘要闡述了黃姜的形態特征,并總結了黃姜人工栽培技術,包括地塊和栽培種的選擇、繁殖方法、藤架的搭法與管理、病蟲雜草綜合防治以及根狀種莖的采挖與貯運,以期為黃姜人工栽培提供技術參考。

1黃姜形態特征

黃姜,學名盾葉薯蕷,也叫火頭根,是薯蕷科薯蕷屬的一種多年生草質藤本作物[1]。地上莖左旋,光滑無毛,有時分枝或葉柄基部兩側微突起或有刺。單葉互生,盾形、三角狀卵形、心形或箭形,葉片厚紙質,兩側裂片圓耳狀或長圓形,兩面光滑無毛,表面綠色,常有不規則的斑塊,葉柄盾狀著生?;▎涡?,雌雄異株少有同株。雄花無梗,常2~6朵簇生,再排列成重穗狀,花序單一或分枝,1~2個簇生于葉腋,通常每簇花僅1~2朵發育,基部常有膜質,苞片3~4枚,花被片6,長1.2~1.5mm,寬0.8~1.0mm,開放時平展,紫紅色,干后黑色,雄蕊6枚,著生于花托的邊緣,花絲極短,與花藥近等長。雌花序與雄花序相近似,雌花具花絲狀退化雄蕊。蒴果三棱形。每棱翅狀,長1.2~2.0cm,寬1.0~1.5cm,干后紫黑色,表面常有白粉;種子通常每室2枚,著生于中軸中部,四周圍有薄膜狀翅?;ㄆ?~8月,果期6~9月。地下根狀莖橫生,近圓柱形,指狀或不規則分枝,直徑1.5~3.0cm;新鮮時外皮棕褐色,粗糙,有明顯皺紋和白色圓點狀根痕。斷面桔黃色,質地細而嫩,干后粉質,維管束明顯。根狀莖薯蕷皂苷配基含量高,最高達16.15%,是合成甾體激素藥物的重要原料[2]。

2人工栽培黃姜地塊和栽培種的選擇

2.1栽培地塊的選擇

人工栽培黃姜地塊,要求土壤疏松、土質肥沃,土層厚度15cm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1%以上、全氮含量0.1%以上、pH值6~7。栽培黃姜的地塊應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不能過砂過粘或過酸過堿。

栽培黃姜的地塊,應進行深翻細整,并結合整地施足底肥。一般早春種植的,頭年冬整地,整地時,鋪施45~60t/hm2腐熟的農家肥,均勻翻入土中,種植前進行1次深翻細耙;秋末冬初種植的,栽前應深翻,打碎土塊,揀凈石頭、雜草。

2.2栽培種的選擇

作種的黃姜,根狀莖應粗細均勻,生命力強,無病蟲害和損傷,粒度飽滿,無霉變,千粒重達10g以上,需種子45kg/hm2左右,并盡量選用一年生根基做種莖。

3繁殖方法

3.1種子繁殖

黃姜的種子發芽較慢,繁殖倍數高,實用價值較大。播種前需將種子晾曬并將周圍翅殼搓去,用25℃的溫水浸泡12h撈出晾干,然后拌細沙或肥土進行播種。露地育苗方法,播種期一般在3月中旬前后,苗床應選在靠近水源和較肥沃的地塊,施腐熟農家肥60t/hm2左右及黃姜專用肥1500kg/hm2左右,翻耕后作成1m寬的床,床面要平整、綿軟、疏松,苗床作好后,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撒播或開溝撒播上去,種上覆蓋細肥土2~3cm,床面覆蓋作物秸稈,經常噴水,保持土壤處于濕潤狀態,土壤溫度處于20~25℃。播后25~30d后發芽率可達50%~60%,40~50d左右即可出苗,有條件的地方,可先將黃姜種子放在培養皿或營養缽內,置于20~25℃的濕潤條件下發芽,發芽率可達80%~90%,然后播入濕潤、遮蔭的苗床里培育,當年可形成小根狀莖種。

3.2根狀莖繁殖

根狀莖繁殖時將根狀莖掰成5~10cm長的莖段,每段根莖上保留2~3個健狀的潛伏芽。實行起壟種植,播種時間一般在11月至來年3月以前為佳。將選好的種子按25cm×30cm的株行距,開深13cm左右的溝下種,芽向上,覆土6~8cm,保持土壤處于濕潤狀態。待苗長到15cm左右,移栽于大田。

4藤架的搭法與管理

薯蕷的藤架一般可采用竹棍或木條綁縛搭成。山坡或不成行的稀林地,藤架高度宜在1.5m。平川地帶或成行的稀林地,藤架可順行搭成長方體或長弓形,藤架高度宜在1.5m左右。壟作的,可2壟合搭1道藤架;溝植的,可3行搭1道藤架。

薯蕷種植后,應使土壤處于濕潤狀態,干旱季節,應灌幾次水;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灌水追施適量速效肥。當黃姜的地上莖攀上藤架到地下根狀莖增生膨大期間,應適時松土,除去雜草,尤其是每次雨過天晴,應待土不粘鋤時進行1次松土,松土深度5~6cm。松土除草時,勿傷藤莖。

5病蟲雜草綜合防治

5.1農業防治

(1)選用無病蟲、無霉變種薯,防治病蟲傳播,保證苗全苗壯。種姜1年為佳,要求大小一致,1kg種子150~200個芽頭,每個芽頭有2~3個芽眼,用種2250~3000kg/hm2。

(2)采用高畦壟作種植,改善土壤通氣性,促進地下根莖生長。按1m寬作壟,壟高20cm,株行距25cm×25cm,每壟種4行,種10.5~13.5萬株/hm2,以冬播為好。

(3)合理輪作倒茬,采用與禾本科作物2年以上輪作倒茬,防災避害。

(4)施用腐熟農家肥,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重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性。一般施農家肥30~45t/hm2、磷肥750kg/hm2、鉀肥375kg/hm2、黃姜專用肥1125~1500kg/hm2,以基肥為主。

(5)搭架栽培。當苗高30cm以后,按每平方米4根竹桿搭成”人”字架,促進通風透光和濕氣流動,促進葉片光合作用和根莖生長,能有效提高產量和防病控害。

5.2藥劑防治

(1)土壤消毒。在病害發生嚴重地塊,整地時選用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靈、50%福美雙4500~6000g/hm2拌細土撒施土中;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消毒,預防土傳病害。防治地下害蟲,采用50%辛硫磷、48%樂斯本乳油2250~3000g/hm2,或3%呋喃丹45kg/hm2,拌細土300~450kg/hm2均勻撒施。

(2)病害防治。在病害發生地塊,當達到防治指標時,選用75%百菌清1000倍液,50%多菌靈、50%溶菌靈、70%托布津或86.2%銅大師500~800倍液,在發病部噴霧或灌根,每株灌50~100mL。

(3)蟲害防治。在葉面害蟲發生地塊,選用55%一遍凈225~300g/hm2、50%辛硫磷1500mL/hm2、20%菊脂農藥450~600mL/hm2或Bt乳劑2250~3000g/hm2對水450~600kg/hm2,在幼蟲3齡始盛期噴霧防治。

5.3化學除草

(1)土壤封閉處理。在黃姜播后苗前,選用50%姜草凈750~900g/hm2、90%禾耐斯600~750g/hm2、50%乙草胺2250~2700g/hm2或72%拉索1500~2250g/hm2,對水900kg/hm2噴霧。

(2)莖葉噴霧。當田間雜草生長在3~5片葉時,選用5%精禾草克、5%旱草枯或10.8%高效蓋草能乳油675~750mL/hm2,對水450kg/hm2作莖葉噴霧。

(3)定向噴霧。對局部地塊多年生惡性雜草,選用74.7%農民樂1500~2250g/hm2或20%克無蹤2250~3000g/hm2,對水450~600kg/hm2定向噴霧,切記不要噴灑在黃姜莖葉上。

施藥后因降雨等原因影響防治效果時,應及時補治;土壤處理除草,要搶雨后天晴,土壤濕時噴藥,施藥后禁止在田間操作和人畜踐踏,以免破壞藥土層影響防除效果。

6根狀種莖的采挖與貯運

薯蕷根狀莖入土較深,采挖比較費力。采挖時,先剪去地上莖,拆除藤架,然后沿兩行正中間開挖20cm深的溝,分別向兩邊小心抱出根狀莖。陜南一般在11月左右采挖。

根狀莖采挖后,應將潛伏芽較多無病蟲的上部莖段連同蘆頭一起截下作種田,晾干水氣貯藏。貯藏的方法是:①地下沙藏:選地下水位低、土質較黏的地方挖深70cm、寬50cm的方坑,坑低和四周鋪1層稻草或麥草,然后1層干砂1層種莖層放在距地面15cm處,上蓋40cm的潮土,作成高出地面的土壟,壟邊開兩條排水溝。②窖藏:將地窖用來蘇兒消毒后,將種莖堆入,堆高40~50cm,窖口留1個通風口。貯藏期間的溫度最好保持在5~7℃范圍內,不宜高于9℃,以免發芽。

長途調用新鮮種莖時,應將種莖與鋸末層放在木箱或較硬的紙箱內,上加蓋封緊。若運輸時間過長,應避免種莖過冷受凍或過熱發芽。

7參考文獻

第6篇

論文摘要介紹了盤菜的栽培技術,包括選種、播種、育苗、整地、施肥、水分管理、病蟲草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盤菜栽培提供參考。

盤菜屬十字花科蕓苔屬蕪菁種,主要分布在浙江臺州到福建寧德的沿海地帶。盤菜的食用部分是扁圓如盤的肉質根,故稱盤菜,其外形美觀,肉色潔白、細嫩,營養豐富,品質上乘,是根菜類中稀有品種。盤菜可進行多種加工,貯存期長,一般產量可達22.5~30.0t/hm2,產值可達45~90元/hm2。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選好品種,及時播種

盤菜對播種期要求較為嚴格,在海拔300~700m的山區,為提早上市,以選擇早熟種為宜,播種時間為8月上旬至9月上旬;在平原地區,以選擇遲熟種為宜,播種時間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過遲播種會降低產量。

2適時間苗,培育壯苗

選擇土質肥沃、排灌方便、前茬沒種過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作為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再配合施入少量的復合肥。大田用種量225~300g/hm2,1hm2大田需苗床75m2,播前將5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375g/hm2與40%毒死蜱乳油150g/hm2隨澆底水時施入。由于種子較為細小,可用細土與種子拌勻后播種,播后用細土覆蓋,厚度為0.5~1.0cm,再蓋薄薄一層細草,或用遮陽網覆蓋。出苗后要及時去除覆蓋物,3~5d出苗,10d左右間苗,苗距2cm,經過25~30d左右,就可選擇壯苗進行移栽。育苗期間要施2次稀薄人糞尿;特別要做好蚜蟲及病毒病的防治,可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加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另外加抗病毒的藥植物助壯素(百菌K)1200倍液噴霧防治。

3精細整地,施足基肥

盤菜抗病力比較弱,特別是抗病毒病比其他十字花科作物要差些。一般選用2年以上未種過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塊,以疏松肥沃、土層深厚、地勢較高、水源較近、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塊為宜。在種植前2~3d,土壤深翻16~20cm,整碎、耙平,南北做畦,畦面寬130cm或90cm,溝寬30cm、深20cm。施商品有機肥1500kg/hm2或經過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2.5~30.0t/hm2、15-15-15三元硫酸鉀復合肥750kg/hm2、草木灰1500kg/hm2、硼砂15kg/hm2,翻耕時,將肥料均勻翻入地里,以防止燒苗。

4適期移栽,合理密植

盤菜播種后25~30d左右,選擇肉質根膨大至碗豆粒大小、2片子葉完整、真葉4~6片、大小一致的健壯幼苗進行定植。起苗前施1次送嫁肥,并噴灑1200倍液植物助壯素(百菌K)加25%苗菌敵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要帶土移栽,定植時要栽正,小肉質根露出地面,定植后澆定根水。一般種植4.00~5.25萬株/hm2,畦面寬1.3m可種4行,畦面寬0.9m可種3行,株行距0.5m×0.4m。

5合理施肥,科學管水

盤菜要重施基肥,追肥一般分2次進行,第1次在移栽緩苗后肉質根橫徑2~3cm時,結合中耕澆施稀薄人糞尿;第2次在定植后25~30d左右,肉質根橫徑6~8cm,施15-15-15三元硫酸鉀復合肥300kg/hm2,以后一般不追肥,如苗較弱,可適當追施少量復合肥。在水分管理上,由于盤菜的根系不發達,吸水能力較弱,一般幼苗期葉片數目少,葉面積小,蒸騰量小,需水量不大,少澆水;進入膨大期,肉質根和葉面積都迅速增大,植株進入生長盛期,需水量激增,要多澆水,勤澆水。水分供應不足,易造成糠心、黑心,降低食用品質,所以要保持土壤濕潤,但水分不能太多,否則易爛根。

6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

中耕除草可減少土壤中水分的蒸發,有利于肉質根的生長。盤菜定植后一般進行1~2次的中耕,第1次中耕在定植后肉質根橫徑2~3cm時進行,第2次在定植后1個月肉質根快速膨大前。中耕要淺除,以免傷及根系,且不要讓泥土覆蓋肉質根。除草主要是噴灑5%蓋草靈乳油1000倍液,基本可解決禾本科雜草的危害。

盤菜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軟腐病、葉斑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黃條跳甲等。防治病毒病主要用植物助壯素(百菌K)1200倍液、1.35%毒畏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0%病毒A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軟腐病主要用72%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葉斑病主要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劑1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蚜蟲可用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菜青蟲可用3%甲維鹽乳油1500倍液、5%氟蟲腈懸浮劑1500倍液;防治黃條跳甲可用5%氟蟲腈懸浮劑15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加2.5%三氟氯氰乳油1000倍液。

第7篇

論文摘要從育苗、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以及采收等方面介紹了北方洋蔥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北方地區洋蔥種植戶提供參考。

洋蔥,又名圓蔥、蔥頭,營養極為豐富,不僅含有較多的蛋白質、維生素,還含有硫、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并且有特殊的辛辣味,是良好的調味蔬菜。因含有較高的黃酮素而具有降血壓、降血脂和舒張血管的作用,近年來的研究還證明,洋蔥具有抗癌防癌的功效。目前,北方種植的主要是以黃皮洋蔥為主,屬長日照類型,生育期為150d左右。洋蔥耐寒喜濕,適應性強,耐貯運,產量高,達60t/hm2,最高可達90t/hm2以上;效益高,平均效益可達3萬元/hm2。

洋蔥已在全國各地廣泛栽培,是出口創匯的重要蔬菜之一。黑龍江省地區采用春育苗、春移載、秋收獲的方式,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育苗,4月中旬至5月上旬移栽,8月中旬左右收獲。畦作,保苗株數為5.25萬株/hm2左右,株行距為10~12cm×15cm。以中性土壤、肥力較高,排灌能力較強為佳,忌重迎茬。

1育苗

在溫室或多層覆蓋塑料大棚內進行,北方地區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開始育苗。生產田需種子3.00~3.75kg/hm2。1hm2需育苗面積525~600m2。育苗床土應選擇肥沃、透氣性良好的中性土,2年內未種過蔥、蒜、韭菜的土壤。播種前用多菌靈和福美雙的混劑進行土壤處理。播前浸種,水溫20℃浸12h,撈出后淋干,混入細土撒播,也可干籽直播。播種要均勻,播后覆過篩細壤土1cm,然后覆膜保墑增溫;出苗80%時揭去地膜。出苗后要使土保持濕潤,幼苗出2片真葉后,根據長勢和土壤肥力情況追施化肥1~2次,追肥后及時給水,以免肥料損失。

苗期病蟲害的防治:猝倒病是苗期的主要病害,在幼苗出土后可用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藥液噴施。螻蛄是苗期的主要害蟲,可用炒好的玉米面拌300倍的敵百蟲撒施防治。地蛆的防治是噴施50%辛硫磷600倍藥液。

栽苗前7d開始煉苗,目的是使苗適應外界環境條件,保證緩苗快,成活率高。壯苗的標準是:苗粗6~8mm、高25cm、重約4~6g、無病蟲草害、葉片不受損、苗齡50~55d。此時苗易生根,移栽后恢復直立快,不徒長。培育壯苗是保證洋蔥產量的前提條件。

2移栽

2.1整地

洋蔥屬淺根系作物,要選擇土地平整,排灌水方便,土壤肥沃,連續2年之內沒栽過蔥、蒜、韭菜的中性沙壤土作為本田。施優質腐熟的農家肥75t/hm2左右,二銨750kg/hm2,硫酸鉀225kg/hm2做底肥。

2.2移栽

在5月上旬,移栽田是以畦作的方式為主,畦的大小為120cm×90cm,畦的距離為30cm,然后覆蓋黑色地膜,既有利于保溫保濕,又可避免草荒。采用高畦還是低畦應根據地勢高低而定。地勢高的地區應建為低畦,地勢低的地區應建為高畦,這樣有利于保水、防旱。一般株行距為10cm×15cm,定植的深度為2~3cm,以生長點應留在地表面上為原則。移栽后及時澆水,以利于緩苗。

3管理

定植后20d內為緩苗期,定植30d后至結球前為發棵期,這一時期要保證水分充足,保證營養生產;否則就會影響到產量。灌溉以早晚為主,保持土壤濕潤為原則。進入結球期,對水分的要求更高,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如果水分缺乏就會引起植株早衰,造成嚴重減產,在收獲的前15d左右就要停止澆水;否則會造成貯藏期內水分含量過高,容易腐爛。在定植緩苗后,幼苗期追施尿素225kg/hm2。定植40d后洋蔥的長勢加快,進入生長期,為了保證生長的需要,追施尿素300kg/hm2,硫酸鉀11500kg/hm2。洋蔥進入膨大期后,施尿素375kg/hm2,硫酸鉀225kg/hm2。在整個移栽田的生長期間,為了防治病蟲的危害,每隔7~10d就要進行1次藥劑噴施。草害主要是以人工除草為主,以不傷害洋蔥的根和不形成草荒為原則。

4病蟲害防治

霜霉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葉噴;紫斑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施;灰霉病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液;軟腐病用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噴施;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以上幾種病害的防治需每隔7d噴1次,連續噴2~3次。

地蛆可用50%辛硫磷乳油連續灌根,每隔7d噴1次。蔥薊馬、蚜蟲、潛葉蠅等蟲害,可用吡蟲啉與滅殺斃混用來防治。

第8篇

論文摘要介紹了脫毒甘薯栽培的關鍵技術,包括選好品種、選地深耕、培育壯苗、適時扦插、合理密植、田間管理、平衡施肥、防病除蟲等方面的內容,以期指導脫毒甘薯的推廣種植。

1選好品種

根據氣候、土壤條件以及用途等選擇相應的脫毒甘薯品種。對灌溉條件較好、肥力較高的土地,可選用徐薯18等品種;對肥力較差的旱薄地,選用魯薯7號等品種。高產淀粉型品種有徐薯18、皖薯1號、皖薯7號、魯薯7號、豫薯7號、蘇薯7號等;優質食用型品種有北京553、蘇薯8號、皖薯8號、徐薯43-14等。

2選地深耕

甘薯具有抗旱特性,應選擇疏松透氣、上層深厚、蓄水保肥、排灌良好、耕作層深30cm左右的沙質壤上,pH值以5.2~6.7為宜。深耕30cm左右,起壟規格為壟高20cm,壟寬50~60cm,壟距80~100cm,做壟要求土壤寧干勿濕。起壟目的是加大晝夜溫差,促進薯地膨大和養分積累,土層松軟,減少氣生根,一般可增產10%以上。

3培育壯苗

壯苗一般比弱苗增產10%以上,是高產的基礎。壯苗的標準是:莖粗壯節間短,葉片肥厚、大小適中,項葉平齊,苗高20~25cm,苗齡25~30d,組織充實、老嫩適度,苗重5g以上,無病蟲無白根,斷口白漿多,栽后緩苗快。

甘薯育苗方法有塑料薄膜育苗、火炕育苗、釀熱溫床育苗、電熱溫床育苗等。苗床管理主要是“以催為主、以煉為輔,先催后煉、催煉結合”來達到早出苗、多出苗、育壯苗。

苗床管理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從排種到出苗階段,即前期高溫催芽期,排好種薯后澆透水,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多菌靈1000倍液噴灑種薯進行消毒,種苗上床3~4d內溫度保持35~38℃,而后降至29~31℃進行催芽;二是平溫長苗期,當苗高10cm后,將溫度穩定在25~28℃,苗出齊時澆1次透水;三是低溫煉苗期,當苗高15~18cm時可采苗移栽,采苗前3~4d溫度降低至18~20℃進行煉苗處理,采苗后第1天澆1次透水,再次轉入以催為主,追施適量的肥料。

4適時扦插

春甘薯在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每早栽ld,產量可提高1.0%~1.2%;夏薯每早栽1d,產量可提高2.5%~3.0%。扦插時應選用苗齡在30d左右,苗長20cm,莖粗節短的壯苗進行栽插。在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區采用留3葉方法進行水平扦較好,栽插深度以5cm為好;在干旱和丘陵地區則以留3葉方法進行斜插為好,深度為10cm左右。

5合理密植

插足基本苗,以較好地發揮群體增產潛力。春薯4月下旬至5月中旬栽植密度為4.50~5.25萬株/hm2,丘陵地一般為7.50萬株/hm2。土層深厚,肥水條件較好,可適當稀植;耕作層淺,肥水條件較差,則適當密些,以協調個體和群體間結構,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間,有效提高甘薯產量。

6田間管理

6.1中耕培壟

春薯栽后30~35d開始封壟,應及時中耕松土培壟,用地膜覆蓋的只鋤壟溝。夏薯栽后20~25d培壟。

6.2及時化控

對莖葉徒長田塊,應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營養生長葉盛期)化控2~3次,噴施多效唑、膨大素或助壯素,也可提蔓1~2次,以控制莖葉徒長,促進塊根膨大,提高產量。

6.3澆水排澇

甘薯抗旱性較強,適宜土壤相對濕度為50%~70%,封壟前中耕除草2~3遍,栽后20~30d遇旱澆1次緩苗水。中后期遇旱順壟輕澆小水。甘薯怕澇,雨水大要排水。

7平衡施肥

甘薯是地下結果的塊根作物,對肥料的吸收以鉀素最多,其次是氮,而磷最少,吸鉀數量為氮的2~3倍。據測定,高產甘薯每生產1000kg鮮薯需吸收純氮4.9kg、純磷1.34kg、純鉀11.5kg,其比例為1∶0.3∶2.3。

根據甘薯的需肥特點,總的施肥原則就是控氮,穩磷,增施鉀,補施鋅硼肥。中等肥力地塊,施肥用量為純氮105~150kg/hm2、純磷75~120kg/hm2、純鉀225~300kg/hm2。在缺鋅硼的田塊,需施硫酸鋅和硼砂各15.0~22.5kg/hm2。

提倡深施、分層施。70%的有機肥結合深耕施入,化肥和30%的有機肥在做壟時集中施于壟下。栽后30d看長勢追施5~10kg/hm2尿素,9月中下旬可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75kg/hm2。

8防病除蟲

第9篇

論文摘要從林地選擇、苗木選擇、整地挖穴、造林密度、造林方法、幼林撫育、松土除草、肥水管理、整形與修枝、間伐等方面介紹了楊樹栽培技術,以期為楊樹的速生豐產栽培提供參考。

為了讓楊樹在新農村建設中充分發揮優勢,增加農民收入,真正成為農民致富的一棵“搖錢樹”,應推廣先進實用的楊樹豐產栽培管理技術,把楊樹發展的重點從擴大面積轉到提高單產和質量上來,變望天收的粗放式生產為集約經營方式,以提高楊樹經濟效益。

1林地選擇

科學研究表明,楊樹要求生長季節雨量充沛,土壤有效層厚度在1m以上、地下水位1.5~2m是最適宜楊樹生長的立地條件;土壤有效層厚度80~100cm、地下水位1m左右的為中等立地條件;土壤有效層厚度在40cm以下、地下水位長期在50cm以上,如無排水條件,則不宜栽植楊樹。

2苗木選擇

一是楊樹品種繁多,同一品種在不同區域生長狀況有很大差別,所以要按照“適地適樹適品種”的栽培原則,選擇合適的造林樹種,切不可盲目引進推廣新品種。二是楊樹苗木質量與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的生長有重要關系。一般選擇二年生的苗木,即2年的根1年的干。要選擇苗木高度3.5m以上、胸徑4cm以上、梢不彎曲的壯苗。

3整地挖穴

楊樹速生豐產栽培,宜采用“三大一深”栽植技術,即要大苗、大穴、大株行距和深栽。這樣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促進楊樹根系發育,增強抗旱、抗風能力,有利于培育圓滿通直的無節良材。造林密度在造林前進行細致地深翻整地能使低產的林地轉變為豐產林。深翻整地能降低土壤的緊實度,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楊樹根系對深層土壤的利用。根據造林密度,在定植點上挖80cm×80cm×80cm以上的大穴。

4造林密度

根據楊樹人工林培育的目的材種,采用適宜的造林密度。培育大徑級材,在一個輪伐期內不主張間疏伐,通常稀植,并實行農林間作,以保證每株樹有充分的受光條件。采用6m×6m、7m×7m或8m×8m的株行距,間作5年左右;也可以采用行距10m、株距4m的規格,或者是大行距20m、小行距3m的大小行種植形式,間作農作物6~7年。在這種密度下,輪伐期為10~12年,成材胸徑40cm,每公頃立木蓄積可達到180~240m3。培育中小徑級材,株行距可以小于4m×4m,輪伐期可短些,約5年左右,胸徑20cm,每公頃立木蓄積100m3。在楊樹片林栽培中,密度偏大的現象比較普遍,但通過調查對比可知,栽植密度過大,不但費用增加,且生產的木材徑階小、價格低、效益相對較差,而培育大徑材效益則較高。

5造林方法

采用“三埋兩踩一提苗”的造林方法,即首先在80cm見方的大穴中回填1/3左右的土,把苗木放入穴中扶正、標直;然后再填土一部分,輕提苗木,使苗木根系舒展;接著踩實澆2桶左右的定根水,等水滲透后再填土踩實、培起風堆等。

6幼林撫育

撫育楊樹幼林,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是實行林糧間作。實行林糧間作不但在栽植后的幾年內可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通過間作,撫育了幼林,給幼林生態創造了較好的條件。值得注意的是,林糧間作應以矮桿豆科作物為主,如花生、黃豆等。

7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對促進林木生長效果十分明顯。每年夏冬兩季都要翻耕土壤,除掉雜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讓楊樹根系生長發育更良好。在沿河土壤比較粘重的地區尤其需要推廣這種技術,而不是一味地增加施肥。實踐證明,僅此一項技術,就可使用材產量提高1倍。

8肥水管理

楊樹對水分的要求很高,一般每年應灌水3~4次。3月下旬至4月上旬發芽前灌返青水;5~6月灌促生水,促枝葉擴展;11月灌防凍水,促進根系生長。施肥后遇天氣干旱亦應澆透水。施肥分基肥和追肥?;适窃谥矘鋾r施入穴中,一般株施有機肥5~10kg或過磷酸鈣250g,將所施肥料與熟土摻勻,回填于30~60cm的根系活動層內。施追肥在樹冠邊緣下開施肥溝,溝長80cm、寬20cm、深20~30cm,株施尿素250g。施肥后應及時澆水、中耕除草。

9整形與修枝

整形與修枝應在秋冬與初春樹木停止生長時進行。幼樹的修枝,如果用大苗造林,苗高在6m以上,3年之內不進行修枝,3年后6m高處直徑達10cm以上時修枝1次,把無側枝的主干再提高3~4m,以培育較高的無節良材,但修枝絕對不能過度。應當強調的是,整形應在第1年生長結束后或第2年春天就開始,直到3~5年樹高10~14m已形成通直的主干時為止。整形的方法是剪去影響頂部主梢生長的競爭側枝,隨著樹木長高還要修去樹冠下部和中部粗大的競爭枝,直到8m以下通直無枝。8m以下樹干上側枝著生處直徑達到10cm時即應修去側枝,由下而上修枝直到干高8m為止,以保證干材芯10cm以外沒節。修枝高度大致是1~3年少量修枝,4~5年修枝到樹高1/3處,6年以后修枝到樹高的1/2~2/3處。主干上發出的萌條應及時除去。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午夜 | 日本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 免费看的一级片 | 久久国产精品男女热播 | 男人的天堂网页 | 精品久久不卡 | 99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把她抵在洗手台挺进撞击视频 | 五月婷婷电影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第四色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w | 99欧美视频| 国内色综合精品视频在线 | 四虎影视成人精品 | 伊人国产在线 | 五月天狠狠干 |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 国产高清免费吃奶在线观看 |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 奇米电影网 | 色综合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 欧美在线国产 | 亚洲伊人精品 | 欧美极品欧美日韩 | 五月婷婷开心网 | 黄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本精 | 久久精品视频国产 | 韩国女大学生 | 久久久久久久99久久久毒国产 |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 99成人在线 | 婷婷激情五月小说综合无弹窗 | 男人天堂一区 | 橘梨纱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99re在线视频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