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1:13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防裂技術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白內障;超聲乳化;后囊破裂
白內障是世界上主要致盲眼病之一,而手術治療是唯一最有效、最徹底的方法。隨著科技的進步,白內障的手術方法也得到了不斷提高和發展。目前最先進、效果最好的方法是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但白內障超聲乳化的開展有自身特征,需要把握手術技巧,熟練手術操作才能取得滿足效果,否則就會導致并發癥的出現,如后囊破裂、角膜失代償等。筆者經過約500例豬眼的練習,現將2003年6月以來開展的手術情況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從2003年6月開展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以來共行手術286例326眼,其中雙眼患者40例80眼,男140例154眼,女146例172眼。年齡最大91歲,最小7歲,平均66.83歲。術前視力從光感到0.4。高度近視60眼,糖尿病性白內障32眼,外傷性白內障13眼,視網膜脫離術后4眼,晶體不全脫位3眼,青光眼術后并發白內障1眼,角膜移植術后1眼。核的硬度從透明晶體到5級硬核,4~5級硬核35眼,透明晶體5例10眼,“冒煙”白內障40眼。
1.2手術方式球周麻醉或表面麻醉,角鞏膜緣隧道切口,連續環形撕囊,水核分離,最早的30例手術病人使用超斜面向上的方法,其后的手術使用超斜面向下,待核劈開以后,將斜面轉向側方,只剩小塊核后再將斜面轉向上。主要使用乳化劈裂法將核乳化吸出。注吸皮質,植入折疊晶體或普通晶體,注吸黏彈劑,恢復前房,切口不縫合或縫合1~2針。術中如遇后囊破裂,立即停止超吸,避免擴大裂口,根據情況采取相應策略摘要:(1)改行ECCE;(2)前段玻切;(3)低灌干吸(無核有皮質殘存者);(4)裂口小,人工晶體仍然植入囊袋,否則植入睫狀溝或前房。
2結果
2.1后囊破裂發生原因20眼后囊破裂占超聲乳化手術326眼的6.1%,核塊墜入玻璃體腔3例(0.92%)。其發生原因,見表1。表120眼后囊破裂發生原因
2.2核分級和后囊破裂情況見表2。表2核分級和后囊破裂情況
2.3326眼超聲乳化手術中后囊破裂2個時間段分布情況見表3。表3326眼超聲乳化手術中后囊破裂2個時間段分布情況20眼后囊破裂患者經妥善處理后10眼人工晶體植入囊袋內,8眼植入睫狀溝,1眼植入前房晶體,1例未植入晶體。術后視力0.5以上者9眼占50.0%,0.2~0.4者8眼占44.4%,0.1以下者1眼占5.5%。
3討論
以上數字顯示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中后囊破裂在手術開展前階段發生率高。隨著手術技術的提高,后囊破裂的發生率逐漸降低[1]。從過程來看在超乳時發生率最高,其次是撕囊及注吸時出現較多。其中2眼患者發生于灌注液用完后前房消失,器械損傷后囊破裂,實不應該。從核的分級來看,硬核(4~5級)以上最多,還有高前額、小瞳孔和淺前房等非凡病例。從手術人數的階段分析是個負相關現象,本組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后囊破裂情況和國內文獻報道基本相符[2,3]。手術后囊破裂的直接原因是技術不熟練有關。因此摘要:(1)要正規化培訓規范化操作,后囊破裂在國外有經驗者僅0.9%[4],超乳術中前期后囊破裂達到10%。后期226眼時降至4.4%。因此成功完成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減少其并發癥,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環節是加強手術基本功的練習和強調正規化培訓,遵循操作技術規范化[5]。(2)循序漸進,逐漸熟練技巧。初期最好避免輕易破囊的4級以上的硬核和高前額、深眼窩、小瞼裂、角膜混濁、小瞳孔以及淺前房等操作難度大的病例,如本組后囊破裂70%是硬核組,因此2~3級核則比較平安。初學者勿做硬核,而選擇3級核以下的病例,采取相應辦法,這樣才能使發生手術并發癥的可能降至最低程度。(3)對有紅光反射的前囊撕囊時一般不困難,而膨脹期和白色內障則撕囊相對困難,前者因晶狀體內壓力大,撕囊中一碰即可能成放射狀向赤道部裂開直到后囊,后者則因對比度差,而且前囊膜薄而脆,在視野不清的情況下撕囊,有可能牽拉力失控,致豁口無限裂開。以上兩種情況有條件的可以用電灼器撕囊,白色內障亦可采用吲哚青綠使前囊染色后再行撕囊[6]。(4)超乳的各個環節把握恰如其分摘要:①撕囊口外形最好是略呈縱橢圓形,這樣便于劈核操作,便于吸除12點鐘方位的皮質;②水分離時BSS中加鹽酸腎上腺素以便維持較大的瞳孔,針頭輕貼囊口緣的囊下,非凡是3級以下的核,使皮質和囊完全分離,必要時使核旋轉多圈,有利于清除皮質,減少在吸清皮質時造成破囊的機會;③注吸時不要過分強調吸完12點鐘的皮質,可以留待晶體植入后旋轉晶體輕松吸取松動的皮質;④在中間挖洞后攔截劈核很好,可避免出現上述情況;⑤植入人工晶體前擴大切口勿忘記先注足黏彈劑,同時切口不能過小,折疊人工晶體植入時(推注器或鑷夾)在彈開時不注重會翻轉,調整位置時也可能造成后囊破裂;⑥重視每一個環節,避免出現灌注液用完,前房消失等情況;⑦浪涌是超乳過程中造成后囊破裂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做硬核時,故術中要保持前房穩定。在核塊或皮質快要吸完時停止注吸或超乳,利用輔助器械壓碎之,再注吸即可避免浪涌。(5)強調練習。開展超乳之前進行動物眼練習,熟悉及把握儀器的性能,把握撕囊技巧,利于減少后囊破裂的發生。(6)出現后囊破裂,應盡可能植入人工晶體,清除干凈突出的玻璃體,盡可能恢復視力。
[參考文獻]
1何守志.重視正規化培訓積極穩妥的推廣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技術.中華眼科雜志,1998,34摘要:85.
2洪榮照,吳護平.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中后囊破裂的一期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中華眼科雜志,1998,34摘要:93-95.
3王文清,賈麗麗,楊冠,等.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并發癥原因的臨床觀察及防治原則.中華眼科雜志,2001,37摘要:325-327.
4黃紅深.超聲乳化術中后囊破損一期人工晶體植入術.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0,18摘要:785.
關鍵字:建筑施工;混凝土;溫控;裂縫;防裂;措施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the concrete is increasingly used in high-rise buildings, followed by a technical problem of concrete structure cracking, especially in the main structure part of the building. If the cracks can not be prevent timely, it will cause deadly hazard to the whole project structure, which is not alarmist. Therefore, we should apply thetemperature control and crack prevention technique of large volume of concrete into practical construction to find the best measures to prevent crack.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crete; temperature control; cracks; crack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37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國的國民經濟不斷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績。而作為我們國家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房地產行業,不斷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建筑行業發展也隨之突飛猛進,建筑技術日益嫻熟,建筑規模不斷擴大,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建筑奇跡。混凝土結構自身剛性大、承重性強、施工快速簡單,因此現在建筑應用最多的就是混凝土建筑結構。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在混凝土凝固過程中出現的受熱不均勻、水氣化等問題,可能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嚴重甚至出現變形。如果不能很好預防此類事件發生,不僅影響建筑整體美觀性,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建筑整體的安全性,降低整體質量,因此如何更好對大面積混凝土溫控以及防止出現裂縫措施就成了建筑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了解日常建筑中混凝土的種類以及特點
混凝土主要是由膠凝材料、顆粒集料以及水和其他外加劑、摻和料按照規定比例進行配比后均勻攪拌,凝固成型,進而硬化而形成的一種人工建筑材料。因為構成混凝土的各種材料基本都可以在當地取材,并且價格低廉,生產過程簡單易操作,所以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成為現在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工程材料之一。我們平常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主要是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兩種類型,以下對這兩種類型進行分析:
鋼筋混凝土:是指通過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筋與之共同工作來改善混凝土力學性質的一種組合材料;其特點是所用材料均可就地取材、耐火、整體性良好、耐長久性,并且相對鋼結構更加的節約鋼材,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容易出現裂縫,給建筑帶來安全隱患。
預應力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施加外力就形成了預應力混凝土;其特點是抗裂性好、剛性強、節約材料、增強抗剪性、增強穩定性等,最重要的是因為對構件施加了預應力,所以能夠大大延緩了構件裂縫出現,逐漸成為使用最為廣泛的混凝土類型。
大體積混凝土:是指尺寸大的混凝土,任何現澆混凝土,其尺寸達到必須解決水化熱及隨之引起的體積變形問題,以最大限度的減少開裂硬性就是大體積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是融合了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的優點,因此我們國家在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大體積混凝土,雖然盡可能去減少構件開裂問題,但是它的開裂問題依然存在,因此在建筑過程中仍然要采取有效的防裂措施,保證建筑質量。
二、建筑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裂縫形成的主要原因
1、溫差造成裂縫出現
溫度差異是造成大體積混凝土開裂的主要因素之一,混凝土開始澆筑的時候,澆筑過程中大量的水會氣化,由于混凝土是熱的不良導體,因此氣化的水就會大量凝聚到混凝土內部而不能很好的散發出來,于是內部溫度就會不斷升高,和混凝土外的溫度形成明顯差異。混凝土剛開始凝固的時候,凝固性較弱,抗壓性較差,溫差造成混凝土內外部形成一定拉應力,于是就出現部分裂縫。另外在混凝土凝固完全后,需要將外部固定混凝土的模具進行拆除,在拆除過程中,混凝土的表面溫度會出現一個明顯差異,尤其是在較寒冷的地區,也會造成裂縫的出現。最后就是在混凝土內部氣化的水散發不出去,溫度不斷增高,當混凝土開始凝固的時候,內部溫度就會逐漸降低,這樣前后之間也就形成一個明顯溫度差異,也就造成混凝土裂縫的出現。
建筑材料收縮引起的裂縫
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硬化不斷加深,不可避免會出現各種收縮的現象,下面就是主要的兩種收縮現象:
干燥性收縮現象:混凝土凝固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逐漸硬化最終凝固完全,如果處在較為干燥的北方或者干燥的環境中,混凝土中的水分會逐漸的向外發散,越干燥的環境發散越快,就造成水分加速流失。導致內部空間增大,造成混凝土由外向內進行收縮變形,造成裂縫出現。
塑性收縮現象:由于使用的水泥活性較大,造成混凝土溫度增高,而混凝土泌水性差,整個表面水分蒸發量不大,混凝土就處于塑性狀態。此時如果出現任何一點拉力,就可能導致混凝土表面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出現。而裂縫的出現使得混凝土內部面積增大,水分開始加快蒸發流失,惡性循環,導致裂縫不斷增大。
三、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對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技術開展
1、對水泥水化熱溫度控制
要準確對建筑施工中大面積混凝土溫度控制就必須要對水泥水化熱進行嚴格的控制。首先在選材上要選擇低熱的水泥進行混凝土的配置;然后在水泥中摻入適當的煤灰粉末或者減水劑等材料降低水泥的水灰比,來控制水泥的塌落度;最后在混凝土配置前,將冷卻水管道埋設到內部,可以通過冷水循環來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降低水化熱現象出現,同時在較厚的混凝土中可以摻加20%以下的塊石,一方面可以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另一方面又能節約一部分混凝土。
降低混凝土澆筑入模的溫度
在重要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入模過程中,能避開炎熱夏季澆筑最好,如果因為工期原因不能避開炎熱季節或者溫度較高的天氣,在不影響周邊居民休息前提下,最好是選擇在夜間涼爽的時候進行;或者采用低溫度的水甚至是冰水來進行混凝土配置,不斷對骨料進行各種措施的降溫,從各方面降低混凝土的溫度。
四、針對在建筑施工的大體積混凝土防裂措施的開展
1、混凝土的配制中材料的控制
在混凝土配置和攪拌過程中,材料使用量的準確性很關鍵,只有確保使用材料的準確,才能對混凝土坍塌度進行準確的控制;同時在混凝土出機口進行溫度降低,可采用冷風吹送降溫或者加冷水拌和降溫,以混凝土溫度保持在攝氏六度左右為最佳溫度。
外加劑加入的控制
通常加入外加劑作用就是為了減少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收縮開裂幾率;通常會加入減水劑和引氣劑,
減水劑顧名思義就是降低水灰比,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很大程度上減少開裂幾率;而引氣劑除了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還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氣劑能夠防止混凝土裂縫在較短時間內出現。
進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強度
如果能進一步提高混凝土極限拉伸強度,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密實度,從而減少收縮性,提高工程質量。首先必須從選材出發,選擇合適的粗骨料同時嚴格控制含泥量,加強混凝土振搗次數;還應該注意在澆筑后及時將表面水分清理干凈提高混凝土強度;最后要在各銜接處增加合理的配筋率,也可設置部分暗梁來分擔邊緣承受力,提高混凝土拉伸強度,控制好裂縫的發生。
總結
盡管現在我們國家的建筑技術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也建造了一批世人矚目的恢宏建筑,同時在大面積混凝土防裂工作上也取得了驕人成績。但隨著混凝土的普遍使用,混凝土本身特征以及材料和天氣等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以及人為技術等原因,混凝土結構仍然會有裂縫的出現。因此只有對其產生裂縫原因進行全面分析,并且針對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預案和措施,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和杜絕混凝土裂縫出現,不僅保持建筑物整體的美觀,而且也大大提高建筑物耐久性和承重能力,提高整體建筑質量,更好的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仇文輝,劉國賢,王貴堂.大體積預拌混凝土的溫度控制與防裂技術[J].甘肅科技,2010年
論文摘要:《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TGJ134-2001)要求達到節能50%的目的。本文結合RE復合墻體保溫材料在工程中的應用實例,介紹產品的性能、施工工藝和控制要點。
根據國家行業標準《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TGJ134-2001)的規定:居住建筑通過采用增強建筑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和提高采暖、空調設備能比的節能措施,來達到節能50%的目的。這就要求對房屋的每個部位考慮節能,最為重要的是加強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粉刷保溫隔熱砂漿是一種經濟、方便、快捷的施工方法之一。
一、工程實例
鹽城月湖花城住宅小區以小高層為主高檔住宅小區,總建筑面積25萬多平方米,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下一層,地上十六層,墻體保溫體系設計構造如下:a外墻涂料、b防裂抗滲砂漿4mm、c涂塑耐堿玻璃纖維網格、d防裂抗滲砂漿4mm、e聚苯顆粒保溫漿料25mm(北立面35mm)、f界面劑、g基層墻體。RE復合墻體保溫材料使用方便,只需加水攪拌均勻后直接使用,不需添加任何外加劑及輔助材料,具有導熱系數良好,抗壓及剪切強度高,線收縮率小的性能。材料進場后,經見證取樣試驗,檢測結果為:抗壓強度0.9Mpa,導熱系數(25℃)為0.068W/(m2.k),松散密度為391kg/m3,檢測結果符合要求。經使用,面層砂漿裂縫現象較少,工程實體外墻保溫節能效果明顯。
二、產品性能
(一) RE (稀土)復合墻體保溫材料系列(砂漿)是由粉煤灰與復合硅酸鹽作膠凝材料,以超輕型聚苯乙烯泡沫顆粒為輕集料,并添加多種外加劑,采用獨特新技術復合而成的一種單組份新型纖維增強墻體材料。RE (稀土)復合墻體保溫材料系列(砂漿)在運輸和存放的過程中應采取防雨、防潮等保護措施,其使用期限自出廠之日起不超過45d。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性能主要指標:導熱系數≤0.060W/m2.k、抗壓強度≥200Kpa、軟化系數≤0.3%、線收縮率≥0.5。
(二)RE型防裂抗滲劑是一種無毒、無味、無污染的環保型抹灰砂漿添加劑,外觀為灰色絮狀粉末,其主要成分為經濟性的水溶性聚合物和高強度模纖維,其高強度模纖維在砂漿體中的大量亂向分布有利于防止微裂縫的產生和發展,增強砂漿的韌性,從而減少砂漿抹灰層的開裂、空鼓的產生,防裂抗滲劑性能主要指標:可使用時間≥1.5h、拉伸粘結強度≥0.7Mpa、壓折比≤3.0。
(三)涂塑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具有耐腐蝕、抗拉強度高的特點,能有效控制墻體收縮裂縫、抗裂等功能,以普通型為例涂塑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性能主要指標:網眼中心距4×4mm、單位面積重量≥160g/m2、斷裂強力(經、緯向)≥1250N/50mm、斷裂伸長率≤5%、涂塑量≥20g/m2。
三、施工工藝及控制要點
施工工藝必須符合建設部的行業強制性標準《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JG158-2004)以及江蘇省建設廳頒布的《建筑外墻保溫構造圖集》,并根據施工工藝先做樣板,對其進行綜合評價,經認證符合要求后再展開大面積的施工,材料供應商除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外,還應對產品的性能加強現場指導。
(一)施工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涂刷界面處理劑做灰餅抹第一道保溫砂漿、養護抹第二道保溫砂漿、養護防滲抗裂砂漿貼網格布尼龍膨脹大頭螺栓安裝(六層以上)面層防滲抗裂砂漿養護驗收。
(二)基層墻體處理
墻面必須清理干凈,使墻面無油污、浮沉等污染物和其他防礙粘結的材料,并剔除墻表面的凸出物,對保溫砂漿粉刷厚度超過設計要求的應先進行補糙處理。
(三)涂刷界面處理劑
界面處理劑應涂刷均勻,防止漏涂,界面劑按界面劑∶中細砂∶水泥=1∶1∶1(重量比)配制,先加入1份界面劑再加入1份中細砂和水泥,攪拌成漿狀用滾筒涂刷均勻。
(四)保溫層施工
1、保溫砂漿的拌制
原材料直接加水攪拌均勻后即可進行施工.拌制采取強制式砂漿攪拌機進行攪拌,攪拌時間大于5min,水灰比控制在0.5-0.7∶1之間,稠度控制在65-80mm范圍。嚴禁在材料中添加任何輔助材料,防止產生化學反應或物理收縮造成抹灰層龜裂或空鼓,材料應隨拌隨用,在2h內用完,超時存放的嚴禁使用。
2、保溫砂漿施工
保溫砂漿必須分遍成活,每層粉刷厚度應控制在10mm內,施工時必須用力擠壓,確保與基層連接牢固,底層涂抹好,待表面略收水后再用刮尺刮平,自然養護24h,手壓達到一定強度后再抹下一層。最后一遍施工達到灰餅厚度時,用刮尺刮平,并用木抹子抹平,使其平整度、垂直度符合驗收規范要求。最后抹灰結束自然養護24h后用噴霧器噴水養護3d,累計養護不得少于1周。
(五)防裂抗滲砂漿施工
1、防裂抗滲砂漿的配制,采用RE防裂抗滲劑∶中砂=1∶3(重量比)制成漿,稠度在70-90mm為宜,在2h內必須用完,過時灰、落地灰一律不得回收使用。
2、保溫層固化后,抹第一遍防裂抗滲砂漿,厚度控制在3-4mm左右。
3、涂塑耐堿玻纖網鋪貼,第一道防裂抗滲砂漿粉刷后隨貼網格布,用木抹壓平壓實,并搓出漿。網格布搭接長度不小于50mm。
4、尼龍膨脹螺栓安裝,根據行業標準要求,六層及以上的均須安裝尼龍膨脹螺栓,尼龍膨脹螺栓栓帽直徑應不小于45mm,栓長不小于85mm,并采用與其配套的螺釘,每m2安裝1個。尼龍膨脹螺栓施工時必須在鋪貼網格的砂漿達到強度后方可施工,否則一旦震動易產生空鼓。
5、防裂抗滲砂漿面層施工,在本工程中防裂抗滲砂漿設計總厚度為8mm,面層厚度為4mm,防裂抗滲砂漿面層必須壓實趕光、表面平整。
四、節點處理
(一)當遇門窗洞時,應在洞口四角處45°方向補貼一塊標準網格布,其尺寸宜為400*100mm,洞口四周采取增設一道四角網加強處理,立面寬度大于300mm,以防止開裂。
(二)在拐角部位,標準網布應是連續的,并從每邊雙向繞角后包墻不小于200mm。
(三)兩種砂漿(普通砂漿和保溫砂漿)搭接處應同時施工,不同砂漿搭接處網格布應鋪貼到普通砂漿內,搭接寬度不小于200mm。
(四)外墻保溫遇外腳手架拉結點,拉結點應切割成100*100mm小方洞,待外腳手架拆除,拉結點氣割,瓦工對其補完后再做外保溫補平此洞。
五、結束語
施工過程中嚴格做好材料和施工工藝的控制,將保溫層施工設為質量控制點,將外墻外保溫分部分項納入質量監督站的停檢點。RE復合墻體保溫材料是一種新型的外墻保溫材料,施工工藝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完善,國家還沒有制定專門的施工驗收規范,施工過程中對保溫性、安全性尚需通過長期的工程實踐來檢驗。
參考文獻
[1]《外墻外保溫技術規程》(JGJ144-2004)
[2]《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JG158-2004)
【關鍵詞】瀝青路面,檢查井,防沉降蓋座,施工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U416.21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 前言
城市道路中,瀝青路面占據著很大的比重,瀝青路面檢查井對整個城市道路網絡的發展完善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瀝青路面檢查井周圍容易存在各種病害,極大的限制和制約了城市道路的工程質量,不僅僅會嚴重影響到城市化建設中,整個瀝青路面的平整光滑,美觀,更會使得城市瀝青路面的安全和穩定性得不到保證,限制了城市交通服務水平的提高。瀝青路面檢查井防沉降蓋技術的出現和廣泛采用,可以很大程度的完美解決城市道路檢查井周邊容易出現的各種通病和劣根,比如檢查井周邊的坍塌陷落,井邊潰亂,產生裂縫,檢查井周邊的基礎工具設備被破壞,“路框差”等各種施工護養問題和質量缺陷。總體而言,瀝青路面檢查井的防沉降蓋技術在城市道路中的應用,不僅僅促進了整個城市化交通的進一步成熟,也使得球墨鑄鐵井圈與砼墊圈間的瀝青混凝土成型技術;井口定型專用模具的實際應用技術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有力的促進了我國工程建設事業施工的進步。
二,檢查井周邊容易出現的問題
在城市道路建設護理中,瀝青路面檢查井周邊的坍塌,陷落,裂縫等各種弊端常規方法很難以取得徹底的治理效果,在進行常規的施工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技術通病和質量難題,因此,在道路建設施工中,要從施工地點的實際情況出發,道路建設的施工單位和設計部門要進行細致的勘察,測量,并結合監理部門的建議,進行科學設計,合理施工,采用瀝青路面防沉降蓋施工技術來解決這些難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道路建設檢查井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沒有能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技術施工,使得檢查進的施工基礎不穩固,檢查井的整體下陷坍塌情況嚴重,這種情況尤其是在黃土地區,比如填方的施工過程中,如果布局不均勻,便會很容易發生下陷坍塌。
2.在檢查井施工過程中,用磚砌整個井筒時候,砂漿的配比不科學,缺乏合理性,使得砂漿不夠飽滿,用這種砂漿進行施工,使得磚縫隙間的砂漿層面負荷承載力過大,累積縮壓量變的更大,容易發生磚體凸顯,不僅影響到整個井筒內部的光滑,更容易發生裂縫,嚴重影響著整個檢查井正常功能的發揮。
三.瀝青路面檢查井防沉降蓋座技術施工準備
瀝青路面檢查井防沉降蓋座施工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工序繁多,施工細節難以把握,涉及到的專業領域很廣泛,各種機械設備種類多,對施工人員的整體要求比較高,因此,做好全面細致的施工準備,對保證工程的正常實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做好瀝青路面檢查井防沉降蓋的施工設計。要在綜合勘察檢查井施工地點的地質地貌,自然氣候,人文經濟,交通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基礎上,技術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施工設計計劃編制。要對施工的方案,施工操作的具體工作流程,整個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規范和要達到的質量標準都一一做出詳細明確的規定,并會同工程的管理人員,監理人員討論施工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并要對施工人員對相關的標準和技術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得施工人員對每一個施工環節都能夠準確的把握。
2.做好人員的準備。首先,要進行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提高操控各種機械設備的能力,避免操作失誤,并加強施工人員的協作配合默契。其次,要做好人員的分工,要從全局出發,兼顧細節,對復雜的整體工程實施科學合理分解,做到分工明確,權責分明。在瀝青道路檢查井防沉降蓋技術中,要建立起各個負責工序的班組。分別負責剛性防沉降蓋板預設值,路面切割清理,剛性防沉降蓋板安裝,防沉降蓋座安裝等各個工序,避免人員的窩工和閑置。
3.要做好各種施工機械設備的準備。在瀝青路面檢查井防沉降蓋技術施工中,涉及到的各種機械設備種類繁多,比如風鎬,小推車,批灰刀,平板鍬木制刮板;批棉紗團、螺絲刀、手持角磨機、木工銼、鋼筋綁扎鉤子、鋼筋切斷機、鋼筋彎曲機、震動棒、小型壓路機等等,不僅要準備齊全,更要做好各種機械設備的檢查,保證期質量,保證期功能能夠正常發揮。
4.材料是整個施工質量保證的基礎,因此,不僅僅要準備好各種施工材料,比如細石混凝土、鋼筋、瀝青混凝土、成品井座、井蓋、井口成型模具等,更要有專業人員做好各種材料的質量檢測,并綜合分析其合格程度,對劣質材料堅決清除。
四,瀝青路面檢查井防沉降蓋座施工技術分析
1. 瀝青路面檢查井剛性防沉降蓋板施工技術
(一)剛性防沉降蓋板的預制
預制鋼筋混凝土防沉降蓋板,要嚴格預先設計要符合要求的剛性防沉降蓋板的外形尺寸,并做好砼標號,剛性防沉降蓋班中心要預先留置符合施工要求的洞口。
(二)剛性防沉降蓋板安裝
細石混凝土墊層初凝后立即吊裝預制混凝土蓋板就位,就位后應保持井筒與蓋板預留洞口同心,蓋板側邊平行于行車方向。且蓋板下表面與細石混凝土墊層接觸密實。蓋板上表面高程低于瀝青混凝上面層1 cm,確保瀝青混凝土鋪設厚度。為確保施工安全,將舊的井圈、井蓋封閉蓋板洞口。
(三)蓋板周圍過渡段混凝土施工就位后的蓋板四周的空隙用細石混凝土填充密實,充分振搗密實并及時養護。對蓋板上表面及切除范圍內外露部分噴涂乳化瀝青,要噴涂到位,厚度均勻。
2.檢查井周邊清理和混泥土墊層施工
首先,對井周基層的破碎清理要以井筒為中心,對井筒周道路基層實際施工要求內范圍進行切割,對切割范圍內的瀝青混凝土、二灰石、灰土用風鎬進行破碎,挖去深度,最后將破碎物清理干凈。其次在細石混凝土墊層施工中,要將開挖后的基層底部整平、夯實,鋪設厚度合適的細石砼墊層,墊層上表面高程低于道路面層。墊層施工時應注意與原基層結合部位必須振搗密實。同時,架設水平儀測設墊層平面高程滿足路面縱、橫的坡度要求。
3.井圈安裝和混泥土攤鋪
用水泥砂漿將混凝土墊圈固定,井圈與井口同心。并做好防裂措施,沿蓋板切割線以內均勻鋪設防裂土工布一道,井圈處剪開留洞。將井口定型專用模具安裝到砼墊圈上,攤鋪瀝青混凝土,分兩次攤鋪。先鋪粗粒式瀝青混凝土,攤鋪時模具周圍瀝青混凝土高程按低于路面控制,人工用火夯沿模具一周夯實。夯實后輕輕將模具旋轉后取出。
4.井座安設
將球墨鑄鐵井座放入井口,繼續用火夯將井座周邊瀝青混凝土夯實并調整井座高程,井座高程按路面高程控制。用刮板將切割范圍內瀝青混凝土刮平、壓實,細粒式混凝土隨整個路面一起鋪設
五.結束語
瀝青路面檢查井是城市交通系統中重要組成部分,對完善整個城市交通網絡,保證 交通安全和穩定,提升城市化水平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雖然我國城市化建設中,檢查井周圍的各種通病依然存在,且限制了我國城市化基礎設施的完善,但是,施工人員需要理性面對,在努力提升自己專業技能水平的基礎上,分析各種通病出現的原因,加大瀝青路面檢查井防沉降蓋技術在治理檢查井弊端和缺陷的中的應用力度。從井口瀝青混凝土成型專用模具做出突破,保證井座安裝一次成功,確保瀝青混凝土與球墨鑄鐵井圈和砼墊圈間的緊密結合,并嚴格執行各種施工規范,保證施工的標準和質量,加快解決各種檢查井通病的速度。保證整個城市交通運行的安全穩定,為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強大支撐。
參考文獻:
[1] 范格平 田昊.瀝青路面檢查井防沉降蓋座施工技術應用陜西建筑-2009年8期
[2] 李少成 孫杰 楊進 城鎮道路塑料排水檢查井施工技術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13期
[3] 李霞 論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檢查驗收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1年16期
[4] 譚長林 淺析瀝青路面檢查井升井施工工藝 [期刊論文] 《現代科技(現代物業下旬刊)》 -2009年11期
[5] 林群榮 淺談市政瀝青路面檢查井病害處理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1年33期
[6] 呂炳森 淺談城鎮瀝青路面檢查井周圍質量通病的防治 [期刊論文] 《建材技術與應用》 -2011年8期
關鍵詞: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裂縫,墻體,施工
1.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裂縫的產生原因及特征
形成墻體裂縫的因素很多,涉及砌塊強度等級低、吸水率高、收縮變形大、沿用傳統的墻體砌筑與墻面抹灰工藝、地基沉降、溫度變化、設計構造、材料及施工質量、工程管理等。最常見的裂縫可按成因分為四類:一是溫度裂縫;二是干燥收縮裂縫,簡稱干縮裂縫,以及由溫度和干縮共同產生的裂縫:三是設計構造造成的裂縫:四是施工質量造成的裂縫,裂縫形狀特征可分為四種:水平裂縫、垂直裂縫、八字形裂縫及無規則裂縫(如階梯形裂縫、交叉裂縫等)。裂縫的部位一般在砌塊與砌塊之間的灰縫處,嚴重的會產生通體裂縫,外圍護墻和內隔墻的豎縫一般出現在框架結構的立柱結合處;橫向裂縫不論內隔墻還是外圍護墻,均發生在橫梁及橫向砂漿灰縫處,門窗邊部也易出現橫向裂縫;八字形裂縫多出現在門窗洞口處;臺階式裂縫主要沿砌塊灰縫開裂。
2.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裂縫的防治
1)對進入施工現場的砌塊材料應按產品標準進行質量驗收。砌塊強度等級、各項性能指標、外觀質量、塊型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對質量不合格或產品等級不符合要求的。不得用于砌體工程,不得將有裂縫的砌塊面砌于外墻外表面。
2)砌筑、抹面砂漿所用材料的品種和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外,粉煤灰加氣砼砌塊砌筑墻體時,需按國家建材行業標準壓加氣混凝土用砌筑砂漿與抹面砂漿》要求使用配套的專用砌筑砂漿與抹灰砂漿。
3)砌體施工方面注意:(1)砌塊在運輸、裝卸過程中,嚴禁拋擲和傾倒。(2)砌體的齡期應超過28d才能上墻砌筑。切割砌塊應使用手提式機具或相應的機械設備。(3)當采用專用砂漿砌筑時,砌體含水率應小于15%,并進行干砌。對采用普通砂漿砌筑時,在控制含水率的同時,應提前1~2d澆水濕潤。在高溫季節砌筑時,宜向砌筑面適量澆水。(4)填充墻體底部應砌高強度磚,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不同干密度和強度等級的砌塊不應混砌,也不得和其他磚、砌塊混砌。(5)砌體轉角和交接部位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又必須留設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6)填充墻砌體留置的拉結鋼筋位置應與砌塊皮數相符合。其鋼筋宜采用植筋方法固定在框架柱上。(7)砌體砌筑時,應嚴格控制水平度、平整度。并應錯縫搭砌,搭砌長度不應小于砌塊長度的1/3。不能滿足搭砌長度要求的通縫不應大于2皮,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8m。(8)填充墻砌至接近梁底時,應留一定空隙,并應至少間隔7d后,采用側磚、立磚或砌塊斜砌擠緊,其傾斜度宜為約60度,砌筑砂漿應飽滿。
4)墻面抹灰施工注意事項:(1)抹灰前基層表面的塵土、舌頭灰、污垢、油漬等應清除干凈,同時對砌塊的缺棱掉角、灰縫不飽滿等缺陷要進行填補。若采用普通砂漿抹灰,應將墻面灑水濕潤,但墻面不應有掛水。(2)采用普通砂漿抹灰時,宜在基層表面涂刷專用界面劑,以利基層與抹灰砂漿黏結牢固。(3)大面積抹灰前應設置標筋,找平層及面層應有適當間隔時間,底灰強度不得高于找平層、面層抹灰強度。抹灰應分層進行,當抹灰總厚度等于或大于35mm時,應采用鋼絲網或玻璃纖維網格布加強。對外墻抹灰應作分格縫處理。(4)砼與砌體結合部的處理,應在該部位內外兩側,敷設寬度不小于200mm的鋼絲網或玻璃纖維網格布,在繃緊后分別固定在砼與砌體的底灰上,要保證網片黏結牢固。(5)抹灰層應充分養護,外墻抹灰時,夏季采用遮陽篷布,避免在暴曬下抹灰;冬季應采取防凍措施。(6)當要求抹灰層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時,應采用防水砂漿。
5)防止墻體裂縫構造與加強措施:(1)當門窗洞過大時,宜在門窗側設置防裂構造柱。 (2)當填充墻體超長、超高時,應設置防裂構造柱或配筋帶。(3)在內外墻面的抹灰砂漿中摻杜拉纖維或丹強絲。(4)當外墻采用普通抹灰砂漿時,在砂漿中敷設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
6)墻體與門窗框的連接與密封措施:(1)普通木門、塑鋼、鋁合金門窗安裝,應在門窗洞兩側的墻體,按上、中、下位置每邊砌入C15砼塊,然后用釘子、尼龍錨柱或射釘彈將門窗連接鐵件與砼塊固定。(2)木門框與墻體間隙,采用麻刀水泥砂漿或麻刀混合砂漿進行嵌填,要分層填塞密實,待達到一定強度后,再用水泥砂漿抹平。(3)塑鋼、鋁合金門窗與墻體之間的縫隙,采用PU發泡劑進行填塞,并在切割成深5~8mm槽口后,內外用砂漿填嵌密實,待砂漿達到強度后,用建筑密封膠封口。
7)墻體暗敷水電管線(包括穿墻套管、線盒、插座等),必須待墻體完成并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進行。開槽或鑿洞時,應使用輕型電動切割機并輔以鏤槽器。鑿槽開洞時,與墻面夾角不得大于45度。開槽及洞口深度不宜超過墻厚的1/3。敷設管線后的溝槽、穿墻套管和預埋件等,應用1:3水泥砂漿填實,宜比墻面微凹2mm,再用黏結劑補平。并沿槽長及洞口周邊外貼大于1OOmm寬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加強。
3.工程實例
某住宅小區l4棟7層框架。論文大全。填充墻采用粉煤灰加氣砼砌塊砌筑,采取了以下防裂措施。
3.1砌體施工
(1)墻體錨拉鋼筋采取在柱子上使用膨脹螺栓或植筋方法固定。然后焊接錢拉鋼筋使其牢固。論文大全。(2)墻體下部使用二皮多孔紅磚砌筑。(3)廊體每一次砌筑高度不得大于1.2m,必須聞隔24小時以上方可繼續向上砌筑。(4)墻體砌至梁下口時,必須間隔七天后使用砌塊斜砌擠緊。傾斜角度宜為6o度左右,砌筑砂漿必須飽滿。(5)頂層和次頂層當墻凈長>4m時在墻中加設構造柱,構造柱兩邊的墻體砌筑時要留馬牙搓。(6)留置施工洞口時,必須使用過梁井留置錨拉鋼筋。(7)在有煙道的地方,先立煙道,后砌墻。
3.2抹灰工程
(1)外墻抹灰。①在抹灰砂漿中添加杜拉纖維(0.9kg/m3)。②分三層抹灰,每層抹灰時間問隙為24小時,基層厚度控制在3~5mm,第二層、三層厚度控制在7~9mm。③2—5層第二層抹灰完成后,在砂漿初凝之前滿鋪耐堿玻纖網格布。論文大全。(2)內墻抹灰:①在抹灰砂漿中添加杜拉纖維(O.9kg/m3)。②分三層抹灰,每層抹灰時間間隙為24小時,嚴禁抹灰一次成活。③所有墻梁、治往交接處使用寬300mm的鋼絲網或耐堿玻纖網格布沿兩邊各留150mm釘好鋪牢。再進行扶灰。
3.3塑鋼門窗框與墻體縫隙處理
塑鋼門窗框與墻體間隔每邊約1Omm,先用發泡膠填縫,再用水泥砂漿嵌縫,最后在外邊打防水膠。
該工程已交工三年,墻體在使用過程中未出現裂縫,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闡述可以看出,采取多方面有關防止墻體開裂的技術措施,對提高工程質量、保證使用功能有其顯著效果。但應該看到,消除墻體開裂的質量通病,是一頂系統性很強的工作,必須要高水平的設計、高質量的施工、高水平的管理作保證。
關鍵詞:半剛性基層,反射裂縫,預防措施
Abstract: because of semi-rigid base of the flaws of semi-rigid base in the asphalt pavement easy appear reflection crack,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emi-rigid prevent reflection crack prevention measures.
Keywords: semi-rigid base, reflection crack,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 U41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引言
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由于具有強度高、造價低、整體性及水穩定性好等優點,在我國公路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但半剛性基層在運營期間易產生干縮裂縫和低溫收縮裂縫,在交通荷載和溫度荷載的重復作用下,半剛性基層的這種收縮裂縫很容易擴展到瀝青面層而形成反射裂縫(Reflection Crack)。反射裂縫一旦產生,不僅影響路面的美觀和行車舒適性,更重要的是大大的縮短了路面的使用壽命,因此,針對于反射裂縫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2反射裂縫的預防措施
目前國內外對減少半剛性路面裂縫的主要思路是:①使用防裂效果更好的面層或基層材料。②通過增加瀝青面層厚度以防止基層反射裂縫。③從結構本身入手防止和減少半剛性瀝青路面基層的反射裂縫。在瀝青面層和半剛性基層之間設置一層彈性模量低,韌性好的材料作為應力吸收層以吸收半剛性基層裂縫,目前這種方法是國內外工程實踐中用得較多的一項工程措施。針對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反射裂縫具體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幾種。
2.l增加瀝青面層的厚度
通過增加瀝青面層厚度以防止基層反射裂縫,國際上通用的結論是需要將瀝青面層增加至15~25cm。增加加鋪層厚度,一方面可以減少舊面層的溫度變化,并降低加鋪層的拉應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路面結構的彎曲剛度,降低接縫處的彎沉差,減少加鋪層的剪切應力。同時,可以延長其疲勞斷裂壽命。
但單純依靠增加加鋪層厚度的方法有其弊端,一方面增加加鋪層厚度可能會受到路面標高的限制,另一方面增加加鋪層厚度,必將大幅度增加路面造價;
而且在夏季高溫時瀝青混合料高溫蠕變易產生車轍,同時會削弱由于舊水泥混
凝土板作基層而產生的強基薄面的優勢,故而這一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2.2進行半剛性材料的合理組成設計
通過進行半剛性基層材料的合理設計,如:調整結合料用量與比例,增加粗骨料含量并嚴格設計級配,以盡可能的減小其溫縮和干縮系數,增加半剛性基層材料的抗裂性能,但是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半剛性材料的開裂而導致的路面反射裂縫。
2.3加鋪土工織物或格柵
在半剛性基層頂或瀝青之間設置各種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提高瀝青混合料的抗拉強度與抗變形能力。八十年代初,英國諾丁漢大學布朗教授經過三、四年的試驗和研究將塑料格柵應用于瀝青路面。他通過對比加鋪和未加鋪土工格柵的瀝青路面,認為前者比后者可以推遲疲勞裂縫出現達19倍,可以減少車轍50%。
各種夾層具有不同的剛度,在減少反射裂縫方面所起作用也不同。軟夾層在減少溫度引起的反射裂縫中可起到重要作用,但在降低荷載應力方面作用不大,甚至可能有不良影響,而剛(勁)度與瀝青加鋪層材料相近的硬夾層,則對降低荷載產生的反射裂縫最為有效,但在減少溫度引起的反射裂縫方面不如軟夾層有效。因而,在選擇夾層類型時,應對誘發反射裂縫的主要原因以及不同夾層減緩反射裂縫的效果進行具體分析。
2.4基層預切縫
基層預切縫方法是在鋪瀝青面層前將半剛性基層按一定間距設置預拒縫,且設法讓這種裂縫僅保留在基層本省,而不反射到面層。基層采用預鋸縫來減少瀝青面層反射裂縫的措施在國內外工程實踐中有一定的應用,在國外應用較早。
它的防裂原理主要是通過鋸縫改善基層約束條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釋放溫度應力來達到防裂目的。同時,在鋸縫防裂基礎上鋪設一定寬度土工織物,既起到了防滲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裂縫處瀝青面層應力集中,從而延緩或消除了面層反射裂縫的產生。
2.5在面層與基層之間鋪設應力吸收層SAMI
根據斷裂力學的理論,如果面層與基層完全失去粘結就可以完全消除由于基層開裂而對瀝青面層的應力集中,但是這種方法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實施的,采用低模量的中間夾層卻是可以實現的,中間夾層通常具有較低的彈性模量且能承受很大的應變而不破壞,在路面結構中它能依靠自身的塑性變形來吸收應力,不致把很大的應變傳遞到面層上。國內外對此類防裂措施開展了不少試驗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橡膠瀝青封層(SAM)和應力吸收膜(SAMI)。
國外曾采用SBS和EVA(乙烯醋酸乙烯)橡膠瀝青應力吸收中間層(ASMI)防止反射裂縫,具有一定效果,證明其可以減少和延緩反射裂縫。這是一種高彈性低勁度的軟夾層,厚度為10mm~50mm,模量為10MPa~100Mpa。其作用為降低基層與加鋪層之間的粘附阻力,使二者易于蠕動、滑移,從而減少溫度下降引起的反射裂縫。同時,由于隔開了接縫(或裂縫)端部,它可以降低加鋪層底面的載荷能力。
2)此外國內外尚有采用開級配瀝青混凝土(瀝青碎石)作中間層,但嚴格講,瀝青碎石仍具有較高模量,能傳遞裂縫尖端的高應力及應變,雖然該層較厚時具有較好防裂作用,但不經濟。
3)Strata系統是美國KOCH公司專門針對反射裂縫而開發的,其膠結材料采用高彈性的聚合物材料,集料最大粒徑為9mm,混合料彈性模量較低,承受變形的能力較強。武黃高速公路在國內首次大面積的引進了Strata應力吸收層系統,從運營一年的情況來看,其防裂效果很明顯。
結語
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由于其承載能力強,且經濟性較好,得到廣泛的運用,然而如何避免其缺點,發揮其優勢,較好地防止其早期損壞,一直是困擾廣大公路技術人員的一個關鍵性問題,在實際的路面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工程人員應采取必要的措施來預防反射裂縫的產生。
參考文獻
[1]白琦峰.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反射裂縫防治措施對比研究[D].東南大學碩士論文,2005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裂縫,成因,控制措施
0.前言
通過大量的工程實踐和理論分析表明,鋼筋混凝土構件基本都是帶裂縫工作的,對縫寬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要求的裂縫,對結構使用無大的危害,是允許其存在的。當混凝土裂縫的寬度超過規定的限值時,會影響建筑物和構件的適用性和耐久性,不僅有損外觀形象,還會造成鋼筋外露、腐蝕,減小建筑結構抵抗荷載的能力,降低建筑結構的整體性和剛度。本文針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工作中積累的經驗,提出防治措施。
1.鋼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縫的成因分析
1.1荷載裂縫
此類裂縫是建筑物在荷載作用下,變形過大而產生的,主要是由于結構設計不合理,施工方法不正確,承載能力不夠以及地基不均勻沉降等原因造成的。裂縫出現的部位主要集中于受拉或受彎區域以及受震動嚴重的部位。
1.2溫度裂縫
水泥水化是一個放熱的化學反應過程,其間產生一定的水化熱。混凝土是熱的不良導體,特別是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高,表面暴露在空氣中,散熱快,內部熱量散發不出來,使混凝土內外截面產生溫度梯度,特別是晝夜溫差較大時,內外溫度差別更大,內部混凝土熱膨脹變形產生壓力,外部混凝土冷縮變形產生拉力,由于此時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較低,當混凝土內部拉應力超過其抗拉強度時,混凝土便產生裂縫。這種裂縫一般會在混凝土澆筑后的3到5天產生,最初是很細的裂縫,隨著時間的發展繼續擴大,甚至會出現貫穿的情況。
1.3干縮裂縫
此類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拌合物在澆搗完畢后,其內部的水份一部分泌出流失,一部分被水泥水化所用,還有一部分被蒸發,造成混凝土體積縮小。特別是在炎熱或大風干燥的天氣條件下,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過快加之混凝土本身的高水化熱等原因造成混凝土產生急劇收縮,而此時混凝土強度幾乎為零,不能抵抗這種變形力而導致開裂。從混凝土中蒸發和被吸收水分的速度越快,干燥裂縫越易產生。裂縫位置多在混凝土表面,形狀不規則,長短不一,深度一般不超過50毫米。
2.鋼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縫的控制措施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混凝土有裂縫是絕對的,沒有裂縫是相對的,所以對混凝土建筑物裂縫的防治目標,就是將其對建筑物的危害程度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為此在實際工程中應從設計和施工兩方面著手,共同預防和控制混凝土建筑物裂縫的產生。論文參考網。
2.1設計方面
2.1.1合理的建筑平面選型
建筑平面選型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簡單。平面復雜的建筑物,容易產生應力集中而造成墻體及樓板開裂。合理增配構造鋼筋提高抗裂能力,盡量避免結構斷面突變產生應力集中,在易產生應力集中的薄弱環節采取加強措施,適當增加附加筋,以增強其抗裂能力。設計人員應重視構造鋼筋的配置,選擇構造鋼筋的直徑和數量要適宜。 從設計上說,構造鋼筋很重要,結構設計經常忽略結構約束性質,從而產生構造性裂縫。所以,配筋不但要滿足結構承載的要求,而且還要滿足混凝土正常使用的要求,合理增配構造鋼筋有利于提高抗裂能力。
2.1.2減少地基的不均勻沉降
合理布置縱橫墻,縱墻開洞盡可能小。控制建筑物的長高比,長高比越小,整體剛度越大,調整不均勻沉降的能力越強。此外在基礎設計方面可以采取調整基礎的埋置深度、地基計算強度、墊層厚度等方法來控制地基的不均勻變形。
2.1.3合理設置變形縫
設置變形縫的位置和縫寬的選定要適當,構造要合理。可以把伸縮縫、沉降縫和抗震縫合并設置。因為建筑物長期暴露在大氣中,承受反復的驟冷驟熱,干濕作用等,所以除嚴格按照設計規范要求設置伸縮縫外,還應考慮其所處的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當結構體突變或者設置的伸縮縫間距偏大,超出規范要求時應采取有效的防開裂措施,如增大配筋率、通長配筋、設置后澆帶、改善混凝土級配等。
2.1.4加大保護層厚度
適當加大保護層厚度,可以提高保護層的質量以及密實性,降低其滲透性,予以阻止或者延緩混凝土的碳化速度,提高劈裂強度。地下結構保護層厚,要加鋼絲網;樓板要布設設備管線,也要適當增加樓板厚度。
2.1.5加設次梁減少裂縫
在現代設計中,現澆板的寬度越來越大,長度越來越長,而樓板的厚度卻不能太大,如果在板下面的適當部位增加次梁,就可以增加板的剛度,減少板的撓曲變形,從而達到不出現危害性裂縫的目的。沒有條件設置次梁時,可以在易裂的邊緣部位設置暗梁,提高該部位的配筋率,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有效地防止裂縫的產生。論文參考網。
2.2施工方面
2.2.1注重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擇和配比
混凝土中如果采用吸收率較大的骨料,干縮較大,骨料含泥量較多時,會增大混凝土的干縮性;骨料粒徑較大,級配良好時,由于能減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所以混凝土干縮率較小。
混凝土原料的配合比應根據工程的要求,如防水、防滲、防輻射等進行認真分析,選擇最優方案。混凝土的水灰比應在滿足強度要求及泵送工藝要求條件下盡可能降低。混凝土中摻入粉煤灰不僅能替代部分水泥,而且粉煤灰顆粒呈球狀,可起到作用能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可泵性,且可明顯降低混凝土水化熱。為了滿足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若只增加水泥用量,則會加劇混凝土干燥收縮,明顯增大混凝土水化熱,易引起開裂。因此,除了調整級配外,可摻入適量減水劑。
2.2.2強化混凝土澆搗工作的要求
混凝土的澆搗技術對混凝土密實度很重要,泵送流態混凝土同樣需要振搗,大體積混凝土在澆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泌水,應及時排除,有利于提高質量和混凝土的抗裂性。澆搗時振動棒建議采用垂直振搗,行列式排列,根據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確掌握振搗時間,避免過震或漏振,應提倡二次振搗、二次抹面技術,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內部的水分和氣泡。嚴禁混凝土散落在尚未澆筑的部位,以免形成潛在的冷縫或薄弱點。混凝土澆到面層時,表面應抹平壓實,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內部的水分和氣泡,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
2.2.3采取合理的養護措施
保溫養護是混凝土施工的關鍵環節,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塊體的內外溫度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塊體的自約束應力。一方面應盡可能減少入模溫度,另一方面應采取保溫養護,以減少內外溫差。澆筑體的混凝土緩慢降溫是重要環節,越慢越好,為混凝土創造充分應力松弛的條件,與此同時還要在養護中使混凝土保持良好的潮濕狀態,這對增加混凝土強度和減少收縮是十分有利的。混凝土的拆模時間可根據工程部位具體情況確定,應盡可能多養護一段時間。及時回填土是控制早期、中期開裂的有力措施。論文參考網。土是混凝土養護的最佳介質,施工經驗表明,遲遲不回填圖的暴露工程裂縫最多。
3.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在充分了解混凝土裂縫產生機理的基礎上從設計和施工兩方面加強質量管理,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可以有效的將混凝土裂縫控制在規范允許的范圍之內,從而保證建筑物達到安全、適用、經濟、合理的設計要求,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張雄.混凝土結構裂縫防治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2]王鐵夢.工程結構裂縫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3]侯學軍.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及對策[J].科技資訊,2006,05:94-95.
論文摘要 從品種選用、耕作、種子消毒、播種、施肥、灌溉、防漬、病蟲害防治和收獲等方面介紹了芝麻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芝麻種植戶提供參考。
芝麻是我國主要經濟作物,在油料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發展優質高產芝麻,探索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的途徑,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成為今后芝麻生產發展的方向。現將淮北地區芝麻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選用新優良品種
在品種選擇上,應針對影響當地芝麻高產的癥結所在,因地制宜地選用豐產、穩產、抗旱、適應性強的優質品種,充分發揮優良品種的增產、穩產作用。根據多年的試驗、示范種植結果,宜在淮北地區選用的品種有:漯芝16、駐芝14和01-2658等。
2精細耕作
芝麻種子小、頂土弱、主根層分布淺。在土壤耕作時要精耕細作、耙碎坷垃、保好墑,使耕層上虛下實,表土平、細、凈。
3精選種子,嚴格消毒
要按照良種對純度和發芽率的指標要求,在播種前進行種子精選、曬種,嚴格進行種子藥劑處理。一般先后用0.2%福美雙和0.1%多菌靈處理,可有效控制病害,并保證出苗后苗齊、苗壯。
4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要根據氣溫條件、土壤墑情與品種特性,確立適播期。適期早播是夏芝麻高產的關鍵,一般在5月下旬適合播種,最遲也要在夏至前播種結束。
根據不同條件選擇不同播種方式,一般撒播居多,盡量推廣機播,確保合理密度,撒播用種量5.25kg/hm2,條播用種量6kg/hm2,常規一般用種量7.5kg/hm2,留苗密度16萬株/hm2,以達到技術指標要求。
5科學施肥
(1)芝麻的施肥特點。芝麻從種子萌發到子葉苗期生長,主要依賴于種子貯藏的養分,以后生長所需養分均來自根系吸收,三要素吸收最多的時期是芝麻的盛花期至終花期。芝麻對氮素和鉀素的需求最大,磷素次之。
(2)施肥技術。為達到品種優質,根據不同土壤,一般單產1 500kg/hm2左右的地塊,要求在施有機肥30t/hm2左右的基礎上施磷肥450~525kg/hm2、鉀肥60~75kg/hm2(砂姜黑土可不施)、尿素60~75kg/hm2或碳酸氫銨225kg/hm2左右,也可以補施鋅肥15kg/hm2、硼肥3.75kg/hm2。另外,為調節芝麻生育,根據芝麻植株葉片寬、莖葉密生茸毛,能較好接收和黏附肥液這一生理特點,可以進行葉面噴施濃度為0.3%~0.4%的磷酸二氫鉀,一般在芝麻始花期至盛花階段噴肥效果較好,噴肥還可以和農藥(樂果、敵百蟲)混合使用,達到施肥、治蟲2道工序一次性完成。
6灌溉和防漬
一般不干不濕的土壤最適于芝麻生長,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間最大持水量的50%,則會受旱,發生萎蔫;水量達90%以上時不利生長;飽和持水量時,發生漬害死苗。
(1)灌溉。在發生伏旱或秋旱情況下,上午10時左右看到芝麻上部葉片萎蔫,當午后高溫過后,又可逐漸恢復。出現此現象時,應組織灌水,于早晨和傍晚灌水最適宜,一般采取噴灌為主。
(2)防漬。首先,芝麻生產應選用高燥地塊。其次,整地時要有防漬配套措施,做到雨前不中耕、雨后要清溝。最后,要選用耐漬性強、抗病性強的品種。
7加強田管,防治病蟲害
(1)間、定苗。第1次間苗宜在1對真葉時進行,并對缺苗處進行帶土移栽;第2次一般在2~3對真葉時進行。3~4對真葉時按照合理密度定苗。
(2)中耕除草。芝麻出苗后,立即開始中耕除草,封行后停止中耕,一般中耕3~4次。中耕除草應做到:下雨前不鋤,以免鋤后遇雨受漬;地過干過濕不鋤,以免傷根;有草必鋤;雨后必鋤。中耕除草過程還要做到“三忌”:一忌根周圍6~7cm深鋤傷根,易發病;二忌鋤地不平易漬水;三忌鋤地不清溝,遇雨排水不暢。 轉貼于
(3)適時打頂。芝麻適時打頂,可減少養分無效消耗,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延長根、莖、葉、蒴的功能期,使植株體內有機養分集中向蕾、花、蒴中運轉,提高產量和品質。一般打頂時間,在盛花后7~10d左右,或成熟前25~30d,主要方法是去掉主莖和分枝莖頂端1~2cm生長點即可。
(4)病蟲害防治。芝麻病蟲害較多,在淮北地區主要發生的有真菌性病害,如:葉枯病、立枯病、角斑病;細菌性病害,如:青枯病。而蟲害主要有:土蠶、蚜蟲、芝麻天蛾等。具體防治方法: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用3911或氯氰菊脂等農藥,防治土蠶2次,7月下旬至8月上旬根據田間病蟲發生種類和程度對癥下藥,及時有效防治。
8適時收獲
關鍵詞:墻體裂縫;掛電焊網;施工措施
Abstract: Wall cracking of masonry structure housing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roblems. Through wall crack protection problems, it can be summed up for the design of wall crack structure crack, crack control and crack prevention of material construction of three types. According to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wall cracking was found, using the hanging wire mesh method on building wall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preventing wall crack. The wall hanging wire network technical requirements, design principles,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exploration of hanging net help us to control the cracks in the wall, the wall to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safe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anging wall crack; welded wire mesh; construction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目前砌體結構建筑是十分普遍的建筑結構形式,被廣大城市和農村廣泛采用,但是磚砌體結構的抗拉和抗剪的能力比較低,墻體容易在局部產生裂縫,這不僅僅影響美觀,而且影響建筑物結構的整體性和安全使用功能,嚴重時甚至危及建筑結構的安全。磚混結構的墻體裂縫主要有溫差裂縫、地基不均勻沉降造成的裂縫和結構裂縫三類。為了防止裂縫的產生和擴展,在進行工程設計、施工及使用時應采取相應的措施。特別是房屋建筑墻體工程中全面控制裂縫產生的電焊網防裂措施。本文根據對墻體掛電焊網技術的施工的相關規定著重對墻體掛電焊網防裂進行了分析。
二、墻體裂縫產生的原因與掛電焊網防裂措施
分析墻體裂縫產生的原因并做好防護措施,是工程技術人員的一項重要任務。而用墻體掛電焊網的方法是目前建筑施工中最常使用的一種防裂手段。
裂縫產生的原因
環境溫差是造成墻體產生裂縫的主要因素,這種裂縫是最常見的一種墻體裂縫。砌塊材料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溫度變化時,圈梁與相接的磚墻伸縮程度不一樣,存在著很大的溫度變形差,這種變形的差異對于保溫隔熱效果好墻面產生的裂縫輕,保溫隔熱差的裂縫重;混凝土和磚砌體的線膨脹系數不同造成混凝土與磚砌體性能上的差異,在環境溫度差異的影響下,會造成房屋磚墻內產生拉力和剪力,在薄弱環節,墻體斷面集中的應力太大時,墻體會產生裂縫;在房屋建成后建筑物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地基沉降,不均勻沉降,可以導致這種沉降處產生的水平推力而組成力偶不同,從而會在交接處產生豎縫;在實際施工中,房屋建成后進行裝修時需要埋設各種管線穿過墻體,因此破壞墻體整體性,削弱了墻體的承載力,從而造成墻體裂縫的出現。
2.外墻防裂控制
根據《建筑墻體用鋼網產品標準》的相關規定:外墻體掛改拔絲電焊網并配合短切纖維防裂砂漿使用兼顧砌塊安全和墻體防裂的作用。在外墻砌體與梁、柱的結合處以及門窗洞的邊框處等局部掛電焊網,可以有效的防止墻體的梁、柱等與結合處因環境溫度差異和砌塊不同的材料性能差異引起的墻體裂縫;當房屋的建筑高度超過30m時,外墻在裝飾面層時,裝飾面材料因為自重過大容易造成墻體表面的撕裂,使用全墻面加掛電焊網的措施,可以使墻體均勻的分擔裝飾面層的重量,增加裝飾面與墻體的整體性,防止墻體表面出現裂縫;電焊網的周邊牢固地固定在主體結構與砌體基層上,并且使其覆蓋在裝飾裝修時需要埋設各種管線敷設的位置,增強墻體的整體性和承載能力,可以很好的防止結構裂縫的產生;還可以采用將電焊網彎折成F型或者門型,在墻體砌筑時將電焊網跨在砌體上面并埋入水平灰縫內,與墻體連成一個整體,以減小不均勻沉降對墻體的影響,有效的控制沉降裂縫的發生。
3.內墻防裂控制
以防裂為目標,在內墻與梁、柱交接處,門、窗洞角以及埋設管線回填等處掛電焊網。在內墻門窗洞的混凝土邊框、過梁與砌體結合處,墻體掛電焊網時應該在內墻的梁、板、柱與砌體結合處沿縫隙的長方向進行局部加設,防止在進行內部的裝飾裝修時的施工裂縫;在內墻管線開槽的回填處,應該沿開槽方向加設電焊網,并且電焊網的寬度應該在槽的寬度上兩邊各增加100到150mm,使電焊網能夠完全的覆蓋開槽位置,以防止回填部分不能與原墻體完好連接而引起的施工裂縫;在全墻面掛電焊網時,電焊網在主體結構上的搭接長度應該大于100mm,以防止因為內部荷載而引起的主體結構和墻體所受的剪力不同所產生的裂縫;墻體掛電焊網的施工時應該展平、拉直后再鋪掛,同時控制好電焊網鋪掛的位置,使其覆蓋在墻體拉力與剪力最薄弱的部位,增強內部墻體結構的整體性,可以防止因結構受力不均引發的裂縫。
4.墻體掛電焊網的施工控制
由于砌筑砂漿有較大的塑性變形,特別是在上層砌體的壓力作用下,砂漿會發生較大的壓縮變形,因此在砂漿干燥前進行上部砌塊的砌筑時,會造成砌體本身將承受的很大的壓力,引起砂漿產生過大的塑性變形,所以掛電焊網前應修補整平墻面,防止電焊網外層進行裝飾時與墻體之間的空隙而產生的裂縫,使電焊網在墻體砌體的兩端有拉結鋼筋和結構柱相連接,能對墻體形成有效的約束,防止一旦墻體的縱向和橫向均產生收縮時,沿灰縫而出現階梯形的裂縫,所以對墻體掛電焊網的施工技術能有效的防止墻體因砌筑砂漿而造成的裂縫的產生;固定電焊網可用打入膨脹螺栓、射釘或預埋鋼筋點焊固定的方法,以保證電焊網不變形,不起拱,電焊網的搭接應平整、連續、牢固,以防止電焊網的氧化銹蝕,否則不但不能有效的防止裂縫的產生還會加速墻體裂縫的產生;為保持電焊網與墻體的完整性需要在砌體基面進行打底處理,并且采用專用砂漿或膠質水泥砂漿增強墻體的粘結性,使墻體掛電焊網后能最大限度的增強墻體的完整性,有效的阻止墻體結構裂縫的產生;電焊網在釘掛完成后,必須經檢查合格后,才可以抹灰,抹灰層與基層必須粘結牢固,增強砌體結構的完整性,基層表面應采用1到2mm厚專用砂漿或膠質水泥砂漿打底,抹灰層應分層壓實,無脫層空鼓,使電焊網能有效的發揮防止墻體裂縫的作用。
三、總結
各個建筑設計單位以及建設施工單位為了充分保證墻體工程質量安全,也在不斷地探索、鉆研墻體掛電焊網的設計、施工技術,使墻體掛電焊網防裂的應用技術水平在不斷的提高。本文在充分調查了墻體掛電焊網防裂工程中的設計、施工等方面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根據最新的墻體掛電焊網的有關標準和規范,研究了墻體常見的質量安全問題,因此我們在墻體掛電焊網防裂施工時要力求簡潔、合理的布置施工,還要嚴格遵守墻體掛電焊網的施工規定、細則等,以確保能夠有效的防止裂縫的產生,保證砌體工程的安全質量。通過對建筑物常見裂縫的分析、研究及實踐證實,雖然磚混結構墻體裂縫的產生不可避免,但只要我們嚴格控制掛電焊網的施工,還是能夠有效的減緩、控制甚至杜絕的。本文在現有的墻體掛電焊網防裂方面,對墻體掛電焊網防裂技術的應用問題展開討論和研究,希望能對建筑安全工程的墻體防護和防止墻體裂縫產生的方面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建筑墻體用鋼網產品標準》,2002.
[2]嚴洲,吳基松,熊光品,林敬明.抹面砂漿放置鋼絲網的鋼筋混凝土板抗裂性能初探[J].廣東土木與建筑,2006(9).
[3]劉啟華,墻體用鋼網防裂材料及應用技術研究--《廣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