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林業學術論文優選九篇

時間:2023-03-28 15:06:04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林業學術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林業學術論文

第1篇

在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開設臨床醫學課程,有著迫切需要和實際意義。我校生物技術專業自招生之初就開設了臨床醫學課程。生物技術專業有了臨床醫學的指引,人才培養基礎更加扎實,方向更加明確。同時,具有一定臨床醫學知識的生物醫學人才,能夠更好地將自身優勢輻射到傳統醫學專業上,為臨床醫學的發展提供新視野,開拓新思路,注入新的活力。醫學生物技術已經在臨床醫學的發展中發揮了革命性的作用,如基因工程藥物和疫苗、單抗導向藥物、人工血液代用品等已廣泛應用于癌癥、傳染性疾病和一些遺傳性疾病治療。同時,許多臨床新問題、老難題,也越來越多地依賴于生物技術的發展,相關疾病的基因定位、組織工程、干細胞研究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顯然,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開設臨床醫學課程既是生物技術學科發展的需要,也是臨床醫學發展的需要。

2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現狀和問題

2.1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完全照搬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

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是培養目標的直接反映,是培養人才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環節。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應該緊貼生物技術專業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設置。然而,目前大部分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完全照搬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將內科、外科、專科教學內容按照病因、臨床表現、病理、診斷、治療、預防等毫無取舍地灌輸給學生,呈現教師教學無特色、無重點、無思路,學生學習無方向、無興趣的狀態。這與學科設置初衷和社會人才需求脫節,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2.2課程目標不明確,考核要求不嚴格

目前大多數醫學院校對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不夠重視,沒有真正意識到臨床醫學對該專業學生今后發展的重要意義。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課程目標應該是:使學生具有一定臨床思維,了解臨床醫學前沿和需要,并能在醫學發展和臨床需求中找到生物技術的落腳點、發力點,運用所掌握的生物技術理論知識和技能,從事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最終為醫學問題的解決開辟新思路、提供新方法。但是目前醫學院校對于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課程目標認識比較模糊,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掌握哪些內容、掌握到什么程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己诉^程較為敷衍,甚至沒有考核,使臨床醫學課程開設存在“雞肋化”的危險。

3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內容

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在強調基本素質共性的基礎上,應該有不同的培養類型和專業方向。醫學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內容必須體現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尊重學生多樣性選擇。目前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不能完全符合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需要,不能完全適應現代醫學發展需要,不能完全考慮到多樣化、個性化、專業化,因此有必要對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內容進行改革。

3.1緊貼實際,重點突出

臨床醫學是醫學生物技術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課程設置上除了要整體介紹臨床醫學概況外,重點是要篩選出能夠體現生物技術學科發展價值以及與生物技術知識有交集的內容,體現出醫學生物技術特色和資源優勢,如臨床診斷的新方法,基因診斷、基因治療技術在腫瘤及其他疾病中的應用等;而疾病的臨床表現、物理診斷及常規治療方法等內容應該淡化。這樣才會貼近生物技術專業實際,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避免浪費學生有限的精力。

3.2以臨床問題為向導,以臨床難點為突破

醫學生物技術發展動力就是臨床問題。醫學生物技術的發展已為我們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醫學難題,開辟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已有很多成熟的、新興的生物技術應用于臨床實踐。因此,應將目前臨床上亟待解決的問題和需要突破的難點貫穿在教學中,引起學生的思考和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把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結合起來。

3.3著眼前沿,廣泛涉獵

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內容需要不斷更新和發展。臨床醫學的最前沿往往與生物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因此要把臨床醫學中最新的焦點和熱點引入教學中,讓學生體會醫學生物技術對現代醫學發展的重要性,增強榮譽感和使命感。同時,臨床醫學不斷進展的案例也是很好的教學事例,讓學生了解前輩們是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推動醫學科學向前發展的。但也要照顧到醫學發展的冷門分支,給學生拾遺補缺的機會,在大家忽視的老問題上做出新文章。

4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模式

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教學模式應該有別于臨床醫學專業,要更加突出多樣性、靈活性和自主性,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積極性,將課程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4.1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相結合,選修和必修相結合

壓縮課堂教學時數,將教學主戰場放在課外,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增加選修課數量,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進行探索。生物技術專業將來不從事臨床醫療工作,對臨床醫學知識的學習應該是有重點和有取舍的,這個選擇權不應掌握在教師手中,而應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外通過文獻查閱、學術會議、網絡交流等多種形式,學習對未來職業發展有幫助的醫學知識。

4.2大師進講堂,將導師范圍擴展至臨床學科

師資隊伍建設是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關鍵。目前生物技術專業臨床醫學師資結構中,中級職稱教師比例偏高,真正的大師偏少。應該把臨床醫學的“大腕”請進講堂,因為生物技術專業的導師往往更重視具體的新技術、新方法,而對臨床醫學前沿需求知之甚少,缺少宏觀思路和頂層設計。這些可由臨床導師很好地補充,他們扎根臨床數十年,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的難點要點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要鼓勵學生參與到臨床導師的科研課題及科技創新活動中,使其不僅對原有理論知識和技術有更清晰的認識,還鍛煉了臨床科研思維能力;使學生能更準確地把握現代醫學發展的脈搏,找到自己感興趣、能鉆研、有出路的研究方向,對未來職業發展進行合理的規劃。

4.3啟發為主,傳授為輔

生物技術專業學生將來主要從事科研工作,應該是臨床醫生的益友良師。其臨床醫學教學不應以傳授方式為主,而應采取引導、啟發的方式,加入討論及案例教學,讓學生自己思考問題,用專業特長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化學生創新思維和綜合能力培養,在教學環節中啟發學生自主學習和自由學習。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基礎聯系臨床的教學理念,強調教學過程的“四結合”:密切結合科研,密切結合臨床,密切結合實踐,密切結合新進展。

4.4考核評價與教學目的相統一

第2篇

選取我中心門診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門診輸液室的14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在5-78歲之間,男68例,女72例,其中有呼吸道感染55例,支氣管炎45例,肺炎12例,腸炎28例。排除有嚴重心腦腎等基礎疾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

2門診靜脈輸液的護理措施

2.1輸液的安全性

2.1.1查對制度

在門診輸液室,護理人員應該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在門診輸液室,護理人員應認真做到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做到查患者治療單的藥品名稱、劑量以及給藥時間,查此藥是否需要行過敏試驗,查藥液本身質量問題諸如是否過期、外包裝是否完整、藥品的安瓿有無破損、瓶口有無松動等。并認真做好七對:對床號、姓名、藥名、劑量、時間、濃度和用法。同時須注意用藥前的過敏史、配伍禁忌和用藥后的反應。門診輸液涉及多個流程的工作,配藥、靜脈穿刺和巡視時,護士要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錯誤,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避免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不良后果。

2.1.2了解藥物特性掌握常用藥物的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臨床主要表現,備齊相應的搶救藥物,方便及時準確救治。掌握一些特殊藥物的使用注意事項,避免使用不當出現不良反應。甘露醇注射液,主要用于降顱內壓、降眼壓,應用時應快速輸入,才能保證最佳的療效;硝酸甘油靜脈應用時,應嚴格注意滴數,嚴格遵照醫囑,輸液過程中監測血壓、心率的變化,避免發生低血壓[2]。

2.1.3護士自身素質的提高應不斷進行護理人員的業務知識培訓,加強藥品知識學習;門診輸液室,靜脈輸液操作頻繁,穿刺成功率一定程度上極大影響著護患關系,應加強護理技能的訓練;門診人流量大,護患之間接觸時間有限,此時護理人員應加強溝通技巧,和患者進行必要的溝通,避免溝通方面不善引起護患沖突;嚴格消毒隔離制度,執行洗手制度,操作前操作后要嚴格洗手,確保提高患者全面的服務。

2.2舒適護理

2.2.1輸液前的護理輸液前,護士主動與患者交流,詳細詢問患者病情,有無過敏史及目前病情。向患者介紹輸液的相關知識、藥物作用、此次輸液總量及可能需要的時間,講解輸液中的注意事項,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耐心解答患者的一些問題,讓患者感受到護士的親切、熱情,消除患者的恐懼焦慮心理,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

2.2.2穿刺技巧在操作時,能夠一針見血,動作輕柔迅速,減少患者的痛苦。具體技巧為:穿刺前,護士以左手握住患者進行輸液的手,四指輕握患者手心,大拇指向下繃緊患者手背部皮膚,力度適中,使得患者放松,且便于穿刺;穿刺時,注意進針速度要快,盡量減少針刺真皮層的時間,可以減少穿刺過程中產生的疼痛,帶來身心不適。

2.2.3輸液中的護理在輸液過程中,護士應加強巡視,密切觀察輸液情況,與患者溝通聽取患者的不適主訴,及時發現異常給予處理,并做好安撫解釋工作,避免患者恐懼緊張。護士掌握常用藥物的使用方法及不良反應,告知患者注意事項。

2.2.4拔針技巧快速拔針,用拇指沿血管方向按壓針眼,確保按壓住兩個針眼。穿刺輸液時,針頭進入皮膚接著進入血管,會出現兩個針眼。拔針時避免滲血,應該同時按壓住兩個針眼,包括皮膚及血管的針眼。按壓時避免揉的動作,會導致血管針眼摩擦重新出血,進而出現大片皮下淤血。按壓時間以5分鐘為宜。

3結果

通過實施一定的護理措施,門診輸液室未出現嚴重的護理糾紛,其中發生惡心嘔吐6例(4.3%)、疼痛5例(3.6%)、穿刺失敗18例(12.9%)、發熱4例(2.9%)。

第3篇

1、學術性,或稱理論性,是學術論文與其他類議論文章根本區別之所在。學術論文是一種學術性的論理文章,只能以學術問題作為論題,以學術成果作為表述對象,以學術見解作為文章的核心內容。它要求運用科學原理和方法,通過嚴密的論證和分析,以揭示事物的內在本質和發展變化的規律,而不是客觀事物外部直觀形態和過程的敘述。

2、科學性,科學性是一切學術論文的靈魂和生命??茖W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客觀真理,因此首先必須發揚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反對弄虛作假的不誠實態度;其次任何學術研究,都必須符合科學的規律。

3、創造性,或稱創新性、創見性、獨創性,這是衡量學術論文價值的根本標準。科學研究是處理已有信息、獲取新的信息的一種創造性精神勞動,需要不斷開拓新的領域,探索新的方法,闡發新的理論,提出新的見解。表述科研成果的學術論文,貴在創新。如果沒有一點創新性,就根本沒有必要寫學術論文。

4、專業性,學術論文的專業性不僅表現在研究內容和手段上具有明顯的專業特色,而且表現在文章的結構、專業術語、圖表、公式等方面。

5、規范性,不同的期刊論文雖然在語種、版面上有區別,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格式。世界發達國家對學術論文的撰寫和編輯制定了各種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國際標準,不同學科和專業的學術機構還制定了本學科和專業的國際標準。

科技論文范文欣賞:

[摘要]科技扶貧在我國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偉大實踐中,使廣大貧困地區農民依靠科技擺脫貧困、走向富裕。在中國經濟整體日益市場化的今天,為了進一步提高科技在扶貧攻堅戰中的作用,并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本文介紹了林下經濟作物種植這一條既能產生經濟效益又能很好地保護林地生態的科技扶貧新模式,從而證實了林下經濟作物種植切實是一條切實可行的科技扶貧新途徑。

[關鍵詞]新途徑林業科技興農林下經濟作物種植

[中圖分類號]F326.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650(2014)07-0110-02

引言:科技扶貧政策的提出,它是應對貧困農村地區技術生產落后和技術人才極度缺乏的這一經濟現狀的,近些年來,科技扶貧為實現我國現代化第三步戰略目標,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貢獻。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因為在我國,科技扶貧政策的提出較晚,地區之間發展的還很不均衡,還沒有形成一致認識的扶貧模式的具體界定。因此,研究科技扶貧發展的具體操作模式,探索形成比較規范和科學先進的科技扶貧模式理論,對完善和發展科技扶貧理論和進一步推進科技扶貧實踐都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這種背景下,林下經濟作物種植模式就應運而生,它是在實行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之后,將集體林地承包到了農戶手中,廣大林農為充分的利用林地空間,深挖林業生產力,實現不砍樹也能致富的綠色循環經濟,而在農業生產領域涌現出的新生事物。近年來,我國把把林下經濟作物種植產業作為促進生態保護、農民增收、社會發展的重要農業產業,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經濟作物種植,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科技扶貧的意義及其特征

1.科技扶貧的意義

科技扶貧政策的實施與應用,促進了貧困地區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使農民盡快的實現了脫貧致富。高素質的科技扶貧人才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農民群眾進行科技扶貧政策與技術的普及教育,提高了農民的農業科技文化素質,增強了貧困地區農民自我發展和積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貧困地區勞動生產率水平,以得到最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2.科技扶貧的特征

2.1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在科技扶貧中始終扮演著第一位的角色,起到的作用永遠是最重要的也是決定性的。由于貧困地區自然、經濟、社會和人文等方面與發達地區相比較還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科技扶貧開發中,需要大力發展本土科技以及引入必要的先進技術,同時由于農林牧漁等行業技術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和適應性,在貧困地區引入技術時,必須要求技術本身是先進的、成熟的,并結合當地實際綜合體現技術的先進性、成熟性、實用性和經濟性。

2.2加大力度提高了農民的農業科學文化素質??萍挤鲐毑粌H要求有先進實用的科學技術,同時要求科技實施人員素質較高,因此提高個體素質是貧困地區脫貧的必備條件。通過多種形式,提高農民群眾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不僅要引入科技和管理人才,組織實施各類型的扶貧項目和扶貧講座等類型的活動,集中解決貧困問題以及增大群眾的認知面,而且要在扶貧項目和扶貧講座等類型的活動的帶動下,大力開展科技扶貧政策與技術的培訓與教育,以達到普及科學技術,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目的,這樣就從根本上轉變了農民思想觀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個體素質,造就了當代的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新時代農民。

二、應用林下經濟作物種植模式的開展方法

筆者生活在平原地區,隨著退耕還林工程以及防護林工程等項目的實施,農民栽樹的積極性高漲,林地面積在近幾年迅速增加,改變了林木稀少的的狀況,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1.近幾年來,養殖業收益較好,林農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林地資源,實現養殖以及林業的雙重發展。在林地里散養家常雞、鴨,鵝等,在各地都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在果園散養雞鴨鵝等家禽,能夠明顯的減少害蟲的蟲口密度,而且不用給果園單獨除草,省工省力。在合適的林地規劃一片空地圈養生豬和羊,有的還在林地建立托牛所,利用林地的坑塘養魚,收益相當高。而家禽家畜的糞便又是林木生長良好的肥料,二者相得益彰,極大地提高了林地資源的利用率,促進林木的生長。

2.林下種植已經非常普遍,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林下套種喜陰的園藝用卉苗木前景廣闊,喜陰的有苔類。在林木種植的初期,可以采取林木與矮桿作物間作,例如大豆、花生、辣椒、等。耐陰的藥材品種非常多,而且隨著中醫藥的發展,藥材的需求量非常大??稍灾踩藚?、西洋參、等很多品種。林地栽植食用菌歷史悠久,可以種植蘑菇等菌類植物。

3.充分發揮林木豐茂、空氣清新、生態良好的優勢,合理利用森林景觀、自然環境和林下產品資源,發展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等產業,大力發展森林旅游。建立“林家樂”,突出個性特色,以采摘、垂釣等休閑模式吸引各方游客來享受林地的中的農家樂趣。

三、林下經濟作物種植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1.促進農民致富增收

林木的生產周期是比較漫長的,這嚴重制約著林改后農民的發家致富。而發展林下經濟作物種植,增加了林業附加值,開辟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2.因地制宜成本低

林下經濟作物種植模式利用森林系統良好的生態條件,在林下種植南藥、棕櫚藤和切葉花卉等適宜的經濟作物(植物),這種種植模式是充分利用當地現有的藥用經濟作物和資源,投入少、效益高,也可有效地幫助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從而實現“靠山吃山、吃山養山”的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

3.保護環境效果好

林下經濟作物種植模式,可構建不同類型森林復合經營系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又能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從而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結語

林下經濟作物種植作為一條農村科技扶貧新途徑,具有農民可操作性強、投入少、見效快、種植面積廣、大大增加農民收益、保護生態環境等優勢,在農民林業生產實踐的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林下經濟作物種植能提高森林覆蓋率,同時由于林下經濟作物種植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益,產品符合綠色環保的要求,這樣,林下經濟作物種植作為一種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其發展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必將成為農村經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因而也成為了我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褚琳,勁草.科技扶貧是擺脫貧困的根本途徑[J].科學經濟社會,1999

[2]畢文博.深化科技扶貧,做好科技共建工作[J].農業科技與農業生產,2003

[3]李金海.林下經濟理論與實踐[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9

第4篇

關鍵詞:射頻消融術,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是由于神經內分泌功能失常所致的子宮異常出血,圍絕經期功血主要由卵巢功能衰退引起。我院自2008年6月以來采用B超監視下子宮內膜射頻消融術治療圍絕經期功血19例,取得滿意效果,現將資料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婦科門診確診并自愿接受子宮內膜射頻消融術治療的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19例,其診斷標準參照樂杰主編《婦產科學》第6版[1]?;颊吣挲g40~55歲,平均47.2歲。曾接受長期藥物治療(孕激素、雄激素、米非司酮及中藥治療等)者5例,診刮+藥物治療1~3個療程者11例,未治療者3例。合并輕中度貧血12例,重度貧血1例。術前均排除婦科急性炎癥及全身器質性病變,常規行宮頸細胞學檢查(TCT)及宮腔診刮,排除子宮頸以及子宮內膜惡性病變,子宮小于70天妊娠大小。

1.2 器械 采用武漢半邊天醫療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研制的BBT婦科多功能治療儀(BBT-RF-B型),工作頻率550 KHz,輸出功率范圍15~50 W,普通黑白超聲。

1.3 方法 選擇月經干凈3~5天,如宮腔連續出血不止,可先行診刮并抗生素防感染治療3天,待病檢回報為子宮良性病變后可實施手術治療。無陰道出血者術前1 h陰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以軟化宮頸畢業論文,便于操作。4例術前10 min肌注安定10 mg和度冷丁50mg后施術,15例選用丙泊酚靜脈麻醉。適當充盈膀胱,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將電極板置于患者腰骶部,碘伏棉球常規消毒外陰、陰道、宮頸,鉗夾固定宮頸。將治療功能參數預置在40~50 W,超聲全程動態監視。探針探測宮腔深度及寬度和方向,5號或6號刮匙刮宮腔1周,清除較厚的功能層子宮內膜,并再次送病檢。將BBTME2刮匙樣(相當于6號刮匙)刮凝器送達宮底部,啟動手柄開關,由前壁開始依次刮凝宮腔2~3周,刮凝速度為蜂鳴器鳴2次移動0.5 cm為宜。一般前后壁消融4次,兩側壁各消融1次,注意強化宮角及宮底部消融。超聲縱觀觀察:腔內有一條7 mm寬強反光帶,橫切觀察呈“一”字形,厚7 mm。子宮縮小,子宮壁變硬,宮頸口無鮮紅色血液流出,有咖啡樣液體呈泡沫樣溢出,刮凝器粘有黑色或黑褐色痂狀物,術者有子宮夾刮凝器感覺即為治療滿意,手術完成。

1.4 術后處理 術后預防感染治療3~5天,術后當天給予縮宮素肌注以幫助子宮收縮排出壞死脫落的子宮內膜,禁性生活2個月。術后1個月、2個月、3個月、6個月必須隨診。隨診方式采用電話咨詢和門診就診兩種方式,并做記錄。

1.5 療效評定標準 治療后1~6個月閉經或不規則陰道流血停止為治愈;有周期性少量陰道流血(少量月經)為明顯有效;有間斷性少量流血為有效;癥狀同前為無效??傆行蕿橹斡?、明顯有效率和有效率的總和。

2 結果

2.1 術中情況 術前探宮腔9~11 cm有7例,<9 cm者有12例,術后均明顯縮小至6~9 cm。手術時間4~15 min,平均8 min;術中出血5~30 ml,平均12 ml(其中出血20~30 ml者2例,其余均<20ml),術中均無人流綜合征發生,無一例子宮穿孔。

2.2 術后情況 術后留觀12~24 h,10例有不同程度的下腹及腰骶部墜脹痛,其中疼痛難忍1例,予肌注度冷丁50 mg后好轉;2例疼痛可忍,予口服氨酚待因片后緩解;7例輕度腹痛未做任何處理。術后7~10天均有不同程度的陰道排液畢業論文,均在術后20~40天左右完全干凈,陰道血性排液均少于月經量。術后1個月內無一例感染。12例術后永久性閉經治愈,2例有少量周期性陰道流血明顯有效,1例點滴樣不規則流血有效,治愈率84.21%,總有效率100%。本組病例術后無宮腔感染,無宮頸管粘連。

3 討論

BBT婦科多功能射頻治療儀屬自凝刀微創系統,射頻是一種高頻電磁波,對組織具有生物熱效應。我院應用射頻消融技術治療19例圍絕經期功血患者,84.21%(32/38)永久性閉經,15.79%(6/38)術后出現少量月經,治療總有效率為100%。與尹格平[2]、李志英[3]報道的總有效率94.1%和96.84%相近。

本組射頻消融治療功血手術時間短,平均8 min。超聲動態觀察下對患者創傷小,未發生子宮穿孔、腸管及膀胱損傷等嚴重并發癥,手術安全性高,方法簡單,熟練診刮和人工流產術的醫生便可操作。術后恢復快,不影響卵巢功能,并發癥少,且治療效果可與宮內膜電切術(有效率95.6%)相媲美。該技術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效果確切而滿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1樂杰.婦產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30.3尹格平.射頻熱凝固治療子宮良性疾病的進展.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8:642-643.4李志英.射頻消融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158例臨床分析.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8:633.

第5篇

英文名稱: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單位:四川省林業廳

主辦單位:四川省林學會;四川省林科院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3-5508

國內刊號:51-1217/S

郵發代號:33512-33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71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第6篇

【關鍵詞】學術論文 摘要 英譯

一、引言

學術論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題名和作者之后,是作者為而撰寫的、對論文進行簡明確切記述的短文。學術論文的摘要是關系到論文能否被錄用、發表及檢索的重要因素,同時也起著吸引讀者并為其提供主要研究內容的作用。摘要作為論文的高度濃縮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關注,一批有影響的成果紛紛問世。有的研究是比較總括性的,它們歸納英譯后的摘要的常見錯誤對翻譯做出指導,還有的研究是在某一特定翻譯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分析,常提及的翻譯理論家有紐馬克(Newmark)、尤金?奈達(Nida)等,涉及的翻譯理論多為目的論、等值理論等,有著重體裁、人稱、時態、等文摘翻譯中某一具體的方面來研究的。

但是,這些對中文論文摘要的英譯的研究關注的重點多為科學技術類學術論文,只有少部分為人文社科類學術論文。同為摘要,人文社科類摘要和科學技術類要不同,沒有固定的結構和模板,更加靈活。故本文以教育類期刊《全球教育展望》為例,對摘要英譯中的問題進行剖析。

二、錯誤分析

1.詞匯層面。在詞匯方面,通過分析所選10篇摘要的英文版,歸納出以下五類主要錯誤。

第一,錯誤使用或漏用冠詞。如“A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⑧)該部分作為摘要的第一句話,卻用定冠詞“the”而不是不定冠詞“an”。再如,“… shows that reasonable curriculum pattern can be …”(④)中就缺少了個不定冠詞“a”。

第二,忽略復數形式。“in primary school” (④)、“more opportunity” (④)等這樣的例子,都是本該用復數形式卻還是用了單數形式。

第三,錯誤使用介詞。如“In nowadays …”(⑧)多加了介詞“in”;“Under the field of …”(⑥) 中的“under”是誤用,應該是“in”。

第四,沒有使主語和謂語保持一致。如“While a task-driven approach to authentic assessment emphasize the fidelity of assessment tasks...”(⑩)中的“emphasize”和單數的主語不協調。同理再如“the modern view of children enters China..., which gain legitimacy...”(⑥)中的“gain”。

第五,錯誤翻譯或選擇錯誤對應詞。例子有如將“理念呼吁階段”(①)譯成“the stage of idea appealed”和將“吸取??????經驗和教訓”譯為“absorbing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③)等,其譯文因受直譯的影響而使譯文讓人無法理解、覺得生硬。還有將術語如“錯字和別字”(④)、“字形和音義”(④)和“反映式傾聽”(②)亂譯為“wrongly characters”、“font, phonetic, and semantic”和“reactively listening”等錯誤。實際應該是“wrongly-written and mispronounced characters”、“orthography,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和“reactive listening”。術語的錯誤翻譯是影響準確的最大問題。

2.句子層面。摘要的英文譯文在句子層面的問題使得行文不夠通順流暢清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省略連接詞,其中“and”遺漏的錯誤尤為明顯。例如,“on changing …, constructing …, improving …”(①)、“due to the fragmental status, the lack of ” (③)、“… object, context, theory system.”(⑨)等句子中最后一個逗號后都缺少一個“and”。

第二,產出結構混亂的句子。特別是有從句的句子,如“Its main content is that to use the methods of... to establish..., and to use the methods of ... to eliminate...”(②)、“It has always been an issue... that how to reduce the rate...”(④)等。其它包括語序混亂在內的結構極不符合英語規范的句子還有“An approach inquiring...shall be advocated that comes the possibility...”(⑦)和“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⑤)等。

第三,錯誤使用標點符號。如分號“;”的錯誤使用:“we should emphasize...; focus on...; strengthen...”(⑦)、“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⑦);再如逗號“,”的錯誤使用:“... are the main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s...”(①)。這里,譯者很明顯混淆了逗號和句號的使用。

3.篇章層面。在篇章層面,即從摘要全篇的行文方面來看,英譯的摘要不符合“簡練”的原則。這和近年來在各國各界盛行的“簡明英語運動”所提倡的基本原則不符。

隨機選取的10篇英譯的摘要中,就有⑧和⑩兩篇在它們100-150字長度的段落中花了一半的篇幅介紹研究背景。更有甚者,⑤在中文摘要沒有背景知識介紹的情況,在英譯中增加了45字的背景。這樣的弊端不僅是使得譯文顯得冗贅,而且使其重點不夠突出。

三、原因分析

從以上錯誤我們可以看出學術論文摘要的英譯問題頗為嚴重,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較多。中英文摘要翻譯的難度首先源于中文和英文這兩種語言在詞法、語法和句法上的差異。英文中有冠詞“the”、“a”/“an”,中文中沒有這樣的冠詞體系;英文中名詞有單、復數形式的區別,動詞也需要遵守主謂一致的原則、還需要注意時態,但是中文中沒有這些曲折變化;英文的介詞和中文的介詞不一樣,比如中文中的一個介詞“在”就對應著英文中的“in”、“on”、“at”等多個介詞,這樣的一對多的介詞為翻譯時對應詞的選擇增加了難度;英文有簡單句和復合句,其中的復合句結構在構成上比較復雜,有著中文中沒有的關系從句(如定語從句、狀語從句、表語從句等)。中文的句子之間的關系則是通過邏輯而不是句型或標點來體現的:“漢語中句子的概念比較模糊,句號和逗號的使用有很大的隨意性”(李長栓, 2004)。

譯者的能力也很重要。譯者的翻譯能力決定了譯文的質量,譯文的質量決定了文本的接受程度,所以為了促進學術之間的對話,為了中國學術更好地走上世界舞臺,譯者需要平時要加強學習,提高中英文水平、增加翻譯知識,勤加練習,積累翻譯經驗。

參考文獻:

[1]陳吉榮,趙永青.論文摘要英譯的翻譯顯化[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2,20(1),122-125.

[2]方宗祥.理工類院校研究生英語寫譯教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

第7篇

英文名稱:Jili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單位:吉林省林業廳

主辦單位:吉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長春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5-7129

國內刊號:22-1106/S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72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第8篇

英文名稱:East China Forest Management

主管單位:國家林業局

主辦單位:國家林業局華東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金華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4-7743

國內刊號:33-1160/S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7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第9篇

英文名稱: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Yanbian University

主管單位:吉林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延邊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延吉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4-7999

國內刊號:22-1261/S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79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免费播放 | 国产一级在线现免费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 欧美图片自拍偷拍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 成年女人色费视频免费 | 青草青青在线视频观看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不卡中文字幕 | 成人黄性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五月天激情婷婷大综合 | 第四色在线电影 | 五月天在线播放视频在线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 亚洲婷婷综合中文字幕第一页 |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 蜜桃丁香花 | 伊人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伊人成人网 | 欧美操日韩 | 男人天堂网站 |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视频完整版 | 色香视频在线 | 国产视频久久久 | 黄视频网址 | 国产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 美国和欧洲vps两性频道 | 六月婷婷七月丁香 | 福利在线免费 | 四虎最新免费观看网址 | 黄色视屏在线播放 | 另类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 日韩欧美色综合 | 五月天六月婷婷开心激情 | 99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更新 | 国产精品无需播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