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有機化學入門知識優選九篇

時間:2023-07-05 16:19:39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有機化學入門知識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有機化學入門知識

第1篇

一、有機化學學習障礙的形成原因

1.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

有機化學開篇時,一些學生習慣全套照搬學習無機化學的經驗,不能適應有機化學的學習,覺得有機化學內容繁雜,毫無規律,漸漸地失去學習興趣和信心.他們沒有把握有機化學學習的下列特點:

①有機化合物通常用結構簡式表示;

②有機化合物性質與結構的關系密切;

③有機化合物空間構型的認識,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學生學習上難以適應得狀況,如果不能調整過來,后續學習就會產生困難.

2.學習基礎、認知水平障礙

學習有機化學,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空間想象能力.由于學生的空間立體觀念較差,對于分子的立體結構常常想象不出來.

例如,學習同分異構體概念后,總還有不少學生把二氯甲烷分子的二個形式不同的結構式說成是同分異構體.

3.對官能團的結構特征、主要性質掌握不牢

有些學生對許多官能團的意義理解不透,區分不清.在學習或解題時,若不能辨清相關的官能團,就會出現思維障礙,從而導致錯誤.

例如,阿斯匹林的結構簡式為:[JG(][LJH,S(1,3,5)][JJ3,YS;4]COOHOOCCH3[JG)]

則1 mol阿斯匹林跟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消耗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為多少?

在解題中,學生知道羧基、酯基能與NaOH溶液反應,但忽略了水解產物中有酚,酚也能與NaOH溶液反應.

4.逆向思維能力差,系統性不強

練習呆板,常常是“照葫蘆畫瓢”,缺乏創造性,抑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對掌握的知識難以深化鞏固.

例如,以乙醇為原料設計合成 ,如果缺乏知識的系統性和有機合成常用的解題方法――逆推法,就難以達到合成的目的,這就是正向思維抑制了逆向思維的發展.

二、解決有機化學學習障礙的對策

1.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生能夠學好有機化學,必須使教學能夠吸引學生,讓學生產生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在有機化學教學中,我們應精心準備、認真安排教學內容,并穿插一些學生頗感興趣的生活知識,特別是在知識的重難點教學中,挖掘能激發興趣的內容,以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同分異構體的命名與書寫教學中,提出“天干”十字的同時,不妨帶出“地支”十二字,學生對“子、丑、寅、卯……”等字是感興趣的,因為在他們的記憶中,這些字是屬于卜卦先生的,這樣他們就容易接受“天干”十字.還有,在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訓練時,不妨讓學生練習“碳架”結構書寫,同時可展示“碳架”結構模型,有條件和學校還可讓每一學生配備一套塑料的分子小模型,以增強教學直觀效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循序漸進,平穩過渡

在新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整體水平及特點作充分摸底,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對初學者也不宜提過高要求,一般以會考標準為宜,不足之處可在練習或單元復習中彌補.

[HJ0.95mm]例如,在《乙醇》教學中,要求學生了解乙醇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而乙醇的化學性質中,與活潑金屬反應只限于鈉,氧化反應限于催化氧化,脫水反應限于分子內脫水成烯.在習題課中深化要求,如消去反應能否發生、哪些醇能被氧化為醛等.作業的布置應注意難度和梯度.這樣,將難點分散到各個階段環節,循序漸進、各個擊破,最后達到完整認識醇的目的,以利于學習過渡.

此外,加強直觀教學,采用掛圖、模型、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等手段,培養學生觀察力和想象力,讓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3.總結歸納,掌握學習的一般方法

學生剛接觸到有機化學,興趣很濃.但由于有機化學的顯著特點是:多、雜、亂,其種類繁多、結構復雜、與生產生活聯系密切,使之成為中學化學的難點,會考、高考的熱點,其學習的方法又與無機化學的學習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如果不幫助學生總結有機化學的特點及學習的一般方法,學生將很難入門.

(1)結構決定性質,進行歸納學習

有機化學學習的一般方法是:結構性質用途制法同類物質.因此,從結構出發,抓住官能團的特性是學好有機化學的關鍵.

例如,醛類物質的官能團為醛基(-CHO),由于醛基的特殊結構決定了醛類物質的化學性質為既可以發生還原反應(與H2加成反應)又可以發生氧化反應(銀鏡反應、與新制氫氧化銅的反應).而含有醛基的物質均可以發生上述反應,如:甲酸、甲酸鹽、甲酸某酯、葡萄糖、麥芽糖等都可以發生銀鏡反應.

(2)加強針對練習,及時總結規律

通過章節學習得來的知識是零散無序的,在一單元或一專題學完之后,幫助學生進行整理,多加強不同類型題的訓練就顯得尤其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練中找規律,在做中總結經驗,學以致用,觸類旁通,以提高解題速度,培養歸納能力.

①“價鍵守恒”原理即碳四鍵、氧二鍵、氫一鍵,這是推導、書寫結構式的重要依據.

②根據有機物的衍變關系:烴醇醛羧酸酯,推斷有機物的結構,找出衍變關系中的突破口,然后逐層推導得出結論.

③分子組成為中碳氫原子個數比為1∶[KG-*2]2的有機物完全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物質的量相等.

④具有相同最簡式的有機物,無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總質量恒定,完全燃燒時耗氧量和生成的CO2和H2O的量均為定值.

4.認真審清題意,加強解題指導

第2篇

(1)從中醫藥的角度來看

有機化學是藥學研究與藥物應用的有力工具。用于臨床上的大多數藥物(包括合成藥、生化藥、天然藥等),其主要成分幾乎都是有機化合物。因此,合理使用各類藥物,充分發揮藥物的臨床治療效果,避免由于藥物使用不當引起的不良反應,這都需要我們了解及掌握藥物的化學結構與性狀。有機化學同時也是中藥研究與創新的必備手段。中醫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繼承與發揚中醫藥在治療疾病的優勢與特色,深入研究中藥的作用機制,充分發揮與應用中藥的特長,開發與創新臨床上有效的中藥新品種,是我國醫藥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臨床上使用的中藥方劑組成成分復雜,同一種中藥出現在不同的方劑中其所起的功效不同,這與中藥本身含有多種成分有關,可以說一種中藥自身就是一個小小的復方。比如:中藥的配伍,即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中藥組合使用。在熬煮中藥的過程中,藥與藥之間發生了某些相互作用,其實也就是發生了化學反應,使中藥材中原有的主要成分結構發生了改變,而結果是有的增進或減低了原有藥效,有的則抑制或消除了毒性和烈性。因此,弄清每種中藥的有效成分對臨床用藥是多么的重要。這也就是需要我們好好學習有機化學的又一原因了。

(2)從化學學科的分類上來看

有機化學在大化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大化學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在大學的課程安排中,都是先學習無機化學,然后再學習有機化學,最后學習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即沒有有機化學的學習,是學不好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的。有機化學還是中藥相關專業學生考研的一大必考科目,考研的同學只有在學習有機化學時打下堅實的基礎,掌握學習方法,才能取得優異成績,從而成為順利通過考試的一個關鍵。由此看來,無論是從有機化學的歷史上、從它與生活的聯系上,從它在臨床用藥上、在中醫藥的研究領域上還是在大化學中的作用上、在學生考研上,它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2學好有機化學的方法

有機化學雖然知識點多、記憶困難,但是只要你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學好它不是問題。

2.1首先,要做好學生的本職工作——課堂上認真聽講

做好筆記(1)聽課是學習過程中的核心環節。在有機化學體系中,各部分知識是相互聯系的,如果對某些知識不了解,那么在學到與之相關的知識時就會特別吃力。例如,醇、醛、酮這幾章節的內容沒學好,后面再學習糖類化合物這一章節時就很吃力。因為物質結構決定物質性質。糖類是多羥基醛(酮)及其縮聚物和它們的衍生物,糖的結構中含有醇羥基、醛基和酮基,它同時具有醇和醛、酮的性質。因此課堂上能不能跟隨老師思路,不錯過老師講的每一個知識點,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2)老師在課堂上會反復的強調某些內容,這些內容一般都是教材的重點和難點,而考試恰恰不都是考重點難點么?如果掌握了這些,在考試中取得不錯的成績應該就不成問題了。(3)老師教學多年,不管是在知識層面上、解題思路上還是在常見錯誤分析上,經驗都十分豐富,尤其是我們的大學教師,他們大部分都是優秀的碩士、博士甚至是教授。在課堂上,老師大都遵循著這樣的古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千百年來留下來的古訓必定有它的道理。老師除了傳授給我們知識外,更多的是傳授給我們解決問題的經驗與方法。一旦我們掌握了這些經驗與方法,定能學好有機化學。

2.2課上做好筆記至于筆記

我建議大家記些老師強調的重難點、解題思路、方法以及例題。不懂的課下可以問老師,即使將來忘記了,還可以再復習。俗話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上課時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做個有心人就顯得特別重要,也許這就會成為你學習有機化學更好的捷徑。

2.3課上、課下積極地記憶“記”即記憶

與數學、物理等理科相比較,“記憶”對有機化學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學習化學的最基本方法。這是由于化學本身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系統”——化學用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對這些化學用語的熟練掌握是化學入門的首要任務,而其中大多數必須記憶。當然不能死記硬背,而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找出不同的記憶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記憶的方法有很多,有理解記憶、有意記憶、聯系實驗記憶、對比記憶、歸納記憶、趣味記憶、記錯記憶等等,這么多方法并不是每個都適合我們,我們要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特點的記憶方式,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做好實驗我們都知道有機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

因此,要想學好有機化學就必須先要做好實驗。在做實驗時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動手,不要眼高手低,而且要學會觀察。前蘇聯著名生理學家巴浦洛夫曾在他的實驗室的墻壁上寫著6個發人深思的大字:觀察、觀察、觀察!瓦特由于敏銳的觀察而看到“水蒸氣沖動壺蓋”進而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蒸汽機。由此可以看出觀察的重要性。在化學實驗中,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是學好有機化學的重要條件之一。因為實驗不僅可以鍛煉我們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反應,從而更輕松地記住反應。

2.5學會思考柏拉圖曾說思維是靈魂的自我談話

華羅庚曾說獨立思考能力是科學研究和創造發明的一項必備才能。歷史上任何一個較重要的科學上的發明,都是和發明者深入看問題的方法密不可分的。可見在學習知識上,學會獨立思考很重要,它會使你對知識有更透徹的了解。尤其是有機化學,更要學會獨立思考,要能從個別想到一般,從現象想到本質,從特殊想到規律。

2.6培養信心與興趣以上的學好有機化學的方法

第3篇

一、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從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教起

有機化合物分子最簡單的便是甲烷,在學習甲烷時,老師可以先設問:同學們聽說過瓦斯爆炸嗎?你用棍子捅過垃圾污泥池或污泥溝嗎?你家附近有燒沼氣的嗎?學生興趣來了便立即作答,這時老師告訴學生瓦斯爆炸的原因、沼氣的成分、捅踩污泥冒氣泡的原因是因為污泥里面產生了沼氣或空氣等原因,化工由瓦斯、沼氣引出甲烷,接下來講甲烷的結構性質就使學生極易接受和掌握。

在學習乙烯時,老師可以這樣先設問:同學們聽說過有催熟劑嗎?你是否注意過市場上的香蕉由購進到銷售在顏色上的變化?學生便會馬上相互討論、打聽或從書本中找答案,其活動多樣化,在學生急需答案的情況下,老師引出本堂課要學習的乙烯可作瓜果催熟劑,接下來就講乙烯的結構、制法、性質等。

二、用實驗吸引學生去分析、理解、掌握

例如在學習乙烯的氧化反應時,老師將制取的乙烯氣體通入盛有1-2毫升0.5%的高錳酸鉀溶液的試管里,觀察到高錳酸鉀溶液的紫色紅色迅速褪去。從而學生知道乙烯能被氧化劑氧化。

在學習乙烯的加成反應時,老師把乙烯氣體通入盛有溴水的試管里,可以觀察到溴水的紅棕色迅速消失。

分析:因為乙烯分子中有一個“C=C”雙鍵,雙鍵中的一個鍵成鍵電子云重疊密度不大而不穩定,容易斷裂,與溴原子結合形成了新的化合物,不再存在單獨的溴分子。所以,溴水的紅棕色消失,可用下式表示其反應:

H H H H

H—C=C—H+Br—BrH—C—C—H

Br Br

在此基礎上導出乙烯加H2、HCL、H2O的反應。

在學習乙炔的氧化反應時,可先這樣提問:同學們看到過用氧炔焰切割金屬嗎?氧炔焰為什么能將金屬切割下來?隨后老師將制好的乙炔點燃要學生觀察現象。 分析:乙炔在燃時火焰明亮而帶有濃煙,火焰明亮說明乙炔在空氣中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而形成高溫使火焰顯得明亮,在氧氣中燃燒更為劇烈,氧炔焰溫度可達3000℃以上,所以工業上可用氧炔焰來焊接和切割金屬。

反應式為2C2H2 + 5O24CO2+ 2H2O(液)+2597.9千焦

得出乙炔與空氣或氧氣在點燃的情況下能被氧化,在適當條件下也能被其他氧化劑氧化。

三、利用同系物的共性鑒別非同系物,利用物質的個性鑒別出不同物質。

有機物的種類繁多,在性質上既具有共性,也具有個性。用合適的方法鑒別物質是化工行業日常之事,也是技?;I學生要學習的基本功。對有機化學入門階段的學生來說在鑒別有機物這方面主要是簡單的烷烴、烯烴、炔烴等的鑒別,但在知識面不能僅限于此,要從擴展的角度出發才能打開學生思路,才能有活力。

例如乙烷與乙烯的鑒別,老師可以演示,將乙烷乙烯二種氣體分別通入盛有1-2毫升0.5%高錳酸鉀酸性溶液的試管里,可以發現一只試管里的紫紅色迅速褪去。論文

分析:乙烷乙烯這兩種氣體的分子,在碳原子數目上是相同的,但乙烯分子中具有“C=C”雙鍵不穩定,在通常情況下[!]能與溴起加成反應,使溴水褪色。能被氧化劑氧化,高錳酸鉀是一種氧化劑,高價的錳得到電子后轉為了低價的錳,試管里的溶液不再是原來的高錳酸鉀溶液,所以紫紅色褪去,而乙烷結構穩定,在通常情況下不能被氧化,所以高錳酸鉀溶液的紫紅色沒有褪去。由此學生知道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氣體是乙烯,否則是乙烷。

又如乙烯和乙炔的鑒別,兩種都是不飽和的烴,都能在空氣中燃燒,都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但一個是分子中含“C=C”雙鍵,一個是分子中含“CC”三鍵,兩者因結構不同,性質也有異,乙炔分子中的含碳量高于乙烯分子中的含碳量,所以乙炔在燃燒時因燃燒不完全而產生濃煙現象,乙烯沒有,根據這個現象可以定性鑒別出乙烯、乙炔。同樣體積乙烯乙炔氣體,發生雙鍵斷裂、三鍵斷裂與溴起加成反應而達到飽和所需溴的量不同,因此乙烯、乙炔也可用定量法鑒別出來。

通過對上述幾種物質的鑒別與分析可以小結為乙烷屬于烷烴,其他烷烴的結構與之相似,化學性質也相似;乙烯屬于烯烴,其同系物結構與之相似,化學性質也相似:乙炔屬于炔烴,其同系物結構與之相似,化學性質也相似;非同系物因結構不同而性質也就有不同。利用物質的不同性質就可以鑒別出不同的物質。

四、綜合復習小結使知識有機結合成整體。

例如在學習完烷烴、烯烴、炔烴之后,綜合小結如下: 1、烷烴的通式是CnH2n+2,物理性質隨碳原子數目遞增,在常溫下由氣態、液態到固態。在通常狀況下化學性質很穩定,在相應條件下能發生氧化反應,熱分解反應和取代反應。烯烴的通式為CnH2n,隨分子中碳原子數目遞增,在常溫下由氣態、液態到固態。在相應條件下能發生氧化反應、加成反應、聚合反應,乙烯可作為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農藥的原料。炔烴的通式為CnH2n-2,物理性質隨分子里碳原子數目而遞變,化學性質都能發生氧化、加成、聚合等反應。乙炔是許多化工產品的原料。

2、簡單烷烴、烯烴、

炔烴的化學鑒別方法

可以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速度區別等

3、甲烷、乙烯、乙炔的實驗室制法

甲烷:可用無水乙酸鈉和燒堿共熔制取。

加熱

CH3COONa + NaOH CH4 + Na2CO3

乙烯:可用濃度為95%以上的乙醇和濃硫酸混合加熱制取:

濃H2SO4

CH3CH2OH CH2=CH2 + H2O

170℃

乙炔: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論文可用電石和水反應制得:

CaC2+ 2H2O C2H2 + Ca(OH)2

五、進行必要的考試和分析講評

根據多年對技工學生的觀察、調查和了解,發現學生沒有考試就沒有壓力,欠缺學習的主動性,進行必要的考試,學生可以將壓力變為動力,努力去學習,通過考試也有便老師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的教學和輔導。

第4篇

關鍵詞:方法教育邏輯思維方法實驗方法

一、根據學科特點,掌握認識問題的一般方法

有機化學是中學化學重要組成部分、從物質的數量上講有機物的種類達千萬種,是無機物的近百倍。尤其是有機化學進入生命科學領域,正在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近幾年高考中有機化學與生物的綜合也相當多。中學有機化學是有機化學中最簡單、最基礎的部分,但整個有機化學的學習方法對了解更多的有機知識、研究更廣闊的有機領域有著重要的意義。同學剛接觸到有機化學,興趣很濃。這時候,是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時期,也是進行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但由于有機化學其種類繁多、結構復雜、與生產生活聯系密切,使之成為中學化學的難點,會考、高考的熱點,其學習的方法又與無機化學的學習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如果不幫助學生總結有機化學的特點及學習的一般方法學生將很難入門。

(1):結構決定性質—學習有機化學的法寶。于是在教完甲烷、乙烯之后,我就總結出有機化學學習的一般規律與方法:結構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制法(工業制法、實驗室制法)一類物質。因此學習有機化學要從結構出發,了解每一類有機物的結構特點,比較不同類有機物結構上的差異,掌握有機反應中有機物結構上的變化等等。在教學中反復強調這樣的學習方法:結構性質用途制法一類物質。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在有機化學中表現得特別明顯,這不僅表現在化學性質中,同時也體現在物理性質上。因此教育學生在有機化學的學習中,要善于利用好這個法寶。這樣在有機化學學習時能觸類旁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比如在“乙炔”的教學,我就先出示乙炔分子的球棍結構模型,介紹乙炔分子的結構后。我讓學生預測乙炔的化學性質,班里大多數同學都能說出其化學性質。到了講烴的衍生物,我又特別強調了官能團的作用,再次強調這樣的學習方法:結構(官能團)性質用途制法一類物質。我請同學自己站起來闡述這樣的研究方法,我順著這樣的思路一點一點地講下去,很清晰,學生自己掌握,復習時也就感覺到有規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機化學其實很好學,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學習方法,時時提醒學生,以后就是進入高一級學校,有機化學的學習與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樣的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發了他們學習與探索的興趣。

(2):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共存。有機物雖然種類繁多,但有同系物,而同系物的結構和性質是相似的,這就是普遍性。因此,在復習時只要認真弄懂一個或幾個化合物,就可推知其它同系物的性質,從而把龐大的有機物體系化和規律化。但是,任何特殊性都不能完全包括在普遍性之中,學習中要善于在有機物的特殊性中發現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導下研究特殊性。以醇為例:醇類能催化氧化為醛、發生消去生成烯,但(CH3)3C-OH不能氧化成醛,CH3-OH、(CH3)3C-CH2-OH不能消去生成烯,這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乙醇能與水互溶,但維生素A難溶于水;乙醇與甲醚雖然組成相同,但由于結構不同,兩物質的熔沸點等性質相差甚遠。前者是量變引起了質變,后者是質變引起量變。乙醇、苯酚、乙酸、葡萄糖分子中均含有羥基,因而它們都能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氫氣,但由于與羥基相連的基團各不相同,基團間相互影響的結果使羥基表現出來的性質又具有明顯的差異,如:乙醇、葡萄糖溶液呈中性,苯酚溶液呈弱酸性,乙酸溶液呈明顯酸性,這是普遍聯系與相互影響的辯證關系。

二、立足基礎,訓練學生邏輯思維方法

科學方法的第二層次為邏輯思維方法,即進行化學思維,通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納、總結等過程,最后上升為理論的形式。邏輯思維就是要運用唯物辯證法去分析,判斷和推理的思考方法,邏輯思維須依據正確的概念和判斷。知識是思維的基礎,思維的無序主要是貯存在大腦中的各知識點的無序。因此,教學中教師應首先抓“雙基”的落實,抓知識點的橫縱聯系,幫助學生養成整理知識點的習慣,串點成線,交線成網,使各知識點系統化、網絡化,網絡化的知識便于記憶,便于有序地貯存在大腦中。因此,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首先必須加強基本概念的學習,并對其能夠透徹理解。在有機化學基本原理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分析,綜合、比較、判斷、推理等邏輯思維過程,掌握其來龍去脈。解題時,將新問題納入網絡中,產生對應的遷移。

教學中,我首先強調有機物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書寫的熟練性和規范性。同分異構體、同系物等各個概念的落實。再是幫助學生養成整理知識點的習慣,串點成線。如在學完烴和烴的衍生物后,可以列以下表格讓學生完成,以提高比較和記憶。

類別通式官能團代表物主要化學性質烷烴烯烴……

基礎知識掌握后要引導學生橫向聯想,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如在學習了烴的空間結構后,學生已掌握了乙烯的平面結構,即兩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在一個平面上,在此基礎上,可進行如下練習:下列結構中,所有碳原子是否在同一個平面上:A、B、僅僅在橫向上產生聯想是不夠的,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向縱向深入,加強縱向化學知識的聯系和綜合,即學科內綜合,其目的是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思維流暢,聯想豐富,能夠在短時間內形成較多的知識信息和解題方法,從而迅速解答題目,一般可通過對綜合題的分析、練習來達到目的。如:在學習了烴和烴的衍生物知識后,都知道有機物的結構和衍變關系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衍變關系來進行歸納復習,使學生的知識縱向深入,把不同類別的有機物進行有機聯系。例如某有機物A有如下轉化關系,若G中含有四個碳原子,分別寫出A、B、C、D、E、F、G的結構簡式?通過對該題的練習,使學生對鹵代烴、烯烴、醇、醛、羧酸、酯的知識(特別是衍變關系)得到系統復習和比較,思維縱向發展,形成了知識鏈。

可見根據問題的因果關系和類屬關系,用發展變化的觀點去分析綜合,使學生的思維靈活多變,不斷形成科學的思維的方法。

三.以實驗方法為載體,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學方法的第三層次為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v觀中學化學教學,在這種層次上的科學方法包括實驗法、守恒法、極限法、圖像法等。而實驗法是又是有機教學中最為常用的方法也是培養學生相當高的獨立探索能力和創造性的一種方法。我認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把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具體歸為以下幾個方面:1、按一定的認知目的安排觀察或實驗活動2、讓學生獨立地完成觀察與實驗3、啟發并指導學生得出正確合理的結論并進行報告4、可能的情況下,讓學生通過設計實驗來說明問題,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掌握知識,達到“求異”的目的。

如:在講授乙醛的性質的時候,我先在課堂上演示乙醛的銀鏡反應和乙醛與新制的氫氧化銅的反應,強調一些在實驗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然后我就請兩個同學來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樣反應,要求其他同學注意觀察并指出其錯誤,并讓他們根據他們所操作的實驗結果引出正確的結論。通過這些課堂實驗,及時糾正錯誤,學生感受頗深,他們自己做實驗時就很動腦筋,也很規范,提高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又如:在醇、酚、醛的化學性質實驗教學中,先以一組設疑作為前導,啟迪思維:(1)做乙醇與鈉反應的實驗,為什么要用無水乙醇?而做醇的氧化實驗時用95o/o的乙醇?(2)苯酚為什么能溶于氫氧化鈉溶液?而不溶于碳酸氫鈉溶液?這組實驗設疑不但可以促學生邊實驗邊思考,而且可以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在實驗過程中,我一邊巡回指導,用敏銳的眼光撲捉學生心靈的信息,一邊根據實驗的不同階段,巧妙、及時設疑:(1)醛與新制Cu(OH)2反應,為什么會出現藍—綠—黃—磚紅色沉淀?(2)做銀鏡實驗需要注意什么?否者會引起什么現象?通過這組設疑,提高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能力,訓練和活躍了他們的思維。在實驗小結時,將一組有一定深度的問題留給學生:(1)以實驗結果歸納醇、酚、醛在結構和化學性質上有哪些共性和差異性?(2)用簡單的方法區別丙三醇、乙醛、苯酚、苯甲醛。這樣一環扣一環,步步設疑,步步深入,步步點撥,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和研討問題的能力。:

又如在講授了醇羥基,酚羥基和羧羥基的活潑性的比較后,我就要求學生通過實驗驗證。在我的提示下很多同學都能通過測量對應鈉鹽的PH值,比較三種不同羥基中氫原子的活潑性。在很多教學中我都采取了學生實驗證明的方法。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向友威挑戰的勇氣和批判思維這一創新人才必備用金素質;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制定方案實施方案評價比較的過程,使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得到了有效的訓練;通過設想方案、動手改進、展現成果的探究過程,學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和激發了學習熱情;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很大程度提升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

達爾文曾經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指示?!狈椒ǖ膶W習和掌握需要在教與學具體協同過程中進行,只有重視方法的教育,才能使學生學會學習,才能真正培養和發展學生智能,落實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徐其彬:化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4.

第5篇

有機化合物課堂教學中學化學一、教材分析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選自《化學必修2》第三章第一節。必修模塊的有機化學內容,沒有完全考慮有機化學本身的內在邏輯體系,教材的起點低。本節以最簡單的有機物甲烷為切入點,從學生已有的生活背景知識出發,介紹甲烷的結構、主要性質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從結構的角度適當加以深化,建立有機物“結構――性質――用途”的認識關系。本節課是有機化學的入門,也是學生化學學習一個新的開始。

二、學情分析

知識儲備:學生在初中化學已經知道甲烷是一種化石燃料,可以燃燒,能從甲烷的組成上認識燃燒反應的產物,但不能從結構角度認識其性質;掌握了物質結構和化學鍵理論,具備學習本節內容的理論基礎。

學習方式:喜歡從熟悉事物入手學習新知識,對圖片、實物感興趣,喜歡自己動手實踐。

認知方式:缺乏對知識進行主動探究和建構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儲量情況;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深刻認識甲烷的結構特點;通過實驗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應原理。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實驗、模型、圖片、動畫等,培養學生關心科學,研究科學和探索科學的精神;通過講授、討論、自學、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和比較、類比等科學方法與邏輯方法,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并根據實驗現象得出可能的規律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關注人類面臨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通過甲烷的結構和性質的探索,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甲烷的結構特點、甲烷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甲烷分子的空間結構模型的建立、理解甲烷和氯氣取代反應的機理。

五、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情景創設、問題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等。

六、教學過程

(設問)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對有機物有哪些了解?

學生1:初中我們學過的甲烷、乙烯、乙炔、乙醇等物質都是有機物。

學生2:我們生活中吃的米、面、油、肉都含有機物。

學生3:我們穿的棉布、絲綢、各種化纖面料都含有有機物。

學生4:我們生活中用的中型筆、飲料瓶等塑料制品、橡皮、汽車輪胎等橡膠制品,都含有有機物。

(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常見的有機化合物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圖片。

(引言)我們的吃、穿、用等都離不開有機物,那么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有機物。

(板書)第三章有機物

(學生)閱讀課本第三章引言。

練習1.下列物質屬于有機物的是

(1)H2S(2)C2H2(3)CO2(4)C2H5OH(5)CH4(6)Na2CO3(7)CH3COOH(8)金剛石(9)H2CO3(10)C12H22O11

講解:除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鹽及碳酸氫鹽外,絕大多數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機化合物。也就是說有機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有機物。

練習2.下列有機物屬于烴的是

(1)CH3COOH(2)C2H2(3)C2H5OH(4)C2H4(6)CH4(7)C12H22O11(8)(C6H10O5)n

探究活動一:探究甲烷的組成及分子式。

提出問題:英國科學家道爾頓在1804年在沼澤中收集到甲烷并測得甲烷的組成。其途徑是:電爐加熱生成氣體通入濃硫酸堿液吸收。取16g甲烷燃燒完全后,產物中有44gCO2和36gH2O。又測得甲烷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請推斷:

甲烷的元素組成?如何確定甲烷的分子式?請表示出甲烷的電子式和結構式?

(學生)由題給數據推測甲烷的組成元素;通過計算確定甲烷的分子式;根據分子式寫出甲烷的電子式和結構式。

(過渡)結構式僅用來表示分子中原子的連結順序,不能表示分子中原子在空間的分布。我們知道了甲烷的分子式和結構式,那么甲烷分子的結構是什么樣的呢?

探究活動二:探究甲烷分子的結構。

已知:實驗測得甲烷分子中4個C-H鍵完全相同,每相鄰的兩個C-H鍵之間的鍵角、鍵長、鍵能都相等。

(活動)同學們利用手中的硬紙板、橡皮泥、小番茄、牙簽等,制作出你們認為甲烷可能的空間構型。

提問:請××同學來總結你們小組討論的結果,并展示你們的作品。

(實踐活動)依據課本P60,制作正四面體模型。

(展示)甲烷的分子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講解)結構式實際是分子球棍模型在平面上的投影,表示分子內各原子的成鍵情況。球棍模型能表示分子內各原子在空間的相對位置和立體構型。比例模型能表示分子內各成鍵原子的相對大小和在空間的相對位置。

(學生)根據甲烷分子模型結合實踐活動,說出甲烷分子的結構特點。

(講解)經過科學實驗證明甲烷分子的結構是對稱的正四面體結構,碳原子位于正四面體的中心,4個氫原子分別位于正四面體的4個頂點上,四個C-H鍵強度相同。

第6篇

【關鍵字】高中化學教學 學生自主管理能力 必要性 培養途徑

1引言

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科學,對于學生認識客觀世界、將來學習專業文化知識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化學的學習是在初中開始,然而,初中化學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理論和概念,屬于入門的科學。正式深入地學習是在高中階段開始。因此,高中化學內容比較多,涵蓋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化學的分支等。另外,高中化學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多花一些時間進行學習。在這種狀況下,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就尤為重要。因此,高中學校和化學科的老師應該認真分析化學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環境,然后通過各種辦法努力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化學知識,提高自身文化素質。

2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2.1高中化學的特點

首先,高中化學像初中化學一樣,只涉及到一些基本的概念。高中化學與數學密切相關,需要用到一些復雜的數學理論。例如,在有機化學部分,一些物質的分子結構的認識就需要借助空間幾何的知識。另外,高中化學內容多,概念復雜。高中化學的教材有好幾本,分別涉及有機化學、物價化學、化學實驗等等。例如可逆反應、電鍍、高分子化學部分的概念很難理解,在數學計算方面也有一定的難度。這些使得高中化學的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一方面需要老師正確的引導,一方面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

2.2應試教學為主的學習環境

目前高中化學教學方式主要以應試為目的,這很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一般來說,高中化學的普遍教學方式就是“滿堂灌”,之后老師會給學生布置大量的題目的練習。這種學習方式對提高學生的分數有一定的幫助,但就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方面而言,具有很嚴重的消極影響?;瘜W中很多知識的理解需要借助實驗:學生需要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通過自己的總結逐漸地理解和認識知識。另外,由于學校缺乏實驗設備,很多實驗無法進行。單純的課堂講解不足以讓學生明白一些復雜的分子結構。這樣的學習環境需要學生克服困難,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2.3化學的學科特點

化學是一門科學,具有一定的嚴謹性和復雜性?;瘜W的學習需要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實驗和科學抽象等方法積極的探索,通過體驗實驗過程,不斷總結。只有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學好化學,將化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創造實際價值。另外,化學的學習不僅是學習一些理論知識,同樣一些很重要的科學方法也需要掌握。例如,分離提純等。學生需要通過體驗分離提純的過程來掌握這種方法,學會如何在將來的工作中應用這些方法。通過對于方法背景理論知識的熟練掌握,可以實現方法層面上的創新。如可以通過改進提純步驟來提高一些化合物的提純精度。化學這門科學的特點決定了學生需要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3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培養的途徑

3.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要想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需要培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做起。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和“題海戰術”比較死板,學生一直被動的學習,這樣的效果很不好。因此,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逐漸地引導學生,讓學生自覺地學習。如老師注意加強課堂互動、使用風趣幽默的講課方式,寓學于樂。另外,老師可以進行相關調查,事先了解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方向,這樣可以通過劃分興趣小組的方式,組織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上深入探究。此外,老師可以通過實踐教學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如帶領學生參加相應的化工廠、污水處理廠等,了解化學知識是在怎樣具體被應用的。

3.2建立良師益友的師生關系

要想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作為教師需要為人師表、言傳身教。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高中化學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因此,老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建立平等、互助等師生關系。嚴厲的老師固然可以幫助學生養成嚴謹的態度。但是這種被動的學習態度不利于學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老師需要與學生之間培養亦師亦友的關系,這樣學生沒有距離感,就會主動和老師進行交流,這樣就會更多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使老師在教學時能夠對癥下藥,提高教學質量。

3.3有意識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中化學的內容繁多,很多概念比較復雜。為了提高學習效率,老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要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學生集中注意聽課,保證接受效果,如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上課還要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另外,要引導學生溫故而知新。要引導學生多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此外,學生要想條理地學習化學,還需要不斷地分類整理。如學生可以將很多化學方程式歸類,這樣方便記憶。對于有機化學部分,不同種類的物質的性質、分子結構等,學生可以通過列表格等方式清晰地記憶。總之,老師需要“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

4總結

高中化學的學習非常重要,因此,為了提高學習的效率,學生應該提高自主管理能力。老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而幫助他們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林長春.試論化學教學中科學方法教育目標的構建[J].學科教育,1998,(4).

[2] 劉一兵.高中化學教科書中科學素養主題的定量分析[J].化學教育,2010,(6).

[3] 劉知新.化學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29―130.

第7篇

1.1建立立體結構

(1)原子的成鍵方式及成鍵特征。(2)空間結構及原子的空間環境。(3)具體方法——物質結構理論、模型演示、動畫、學生自制模型。(4)關于結構的幾種表示方法——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空間構型。以最簡單的有機物——甲烷為例,從物質結構分析碳原子的原子結構分析其成鍵方式,確定甲烷的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分析化學鍵特征,在鍵長、鍵能、鍵角上都相等;再讓學生以碳原子為核心自制球棍模型,探究甲烷的空間結構:平面正四邊形、正四面體結構;用圖片和動畫、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展示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并與平面正四邊形進行比較:正四面體結構,鍵角是109°28′,四個氫原子的絕對位置和相對位置相同;若是平面正四邊形,鍵角是90°,四個氫原子的絕對位置相同,相對位置不同,C-H鍵成90°,C-H鍵成180°,這樣的區分為甲烷的取代反應生成物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埋下伏筆,從性質驗證反映其結構。后續課程從同分異構體的角度: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化異構體反證了甲烷的四面體結構,但學生對二氟二氯甲烷的在平面上不同寫法還不能區分,認為是同一種物質,說明學生對甲烷的四面體結構還沒有真正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一個漸近的過程。

1.2抓結構特點

甲烷的結構的典型特點是有C-H,立體結構。分析結構特點就從三個方面來看:(1)看化學鍵;(2)看原子間的連接方式;(3)看連接形狀及空間形狀:鏈和環;立體和平面。這樣從結構相似分析認識有機物的類別。比如烷烴的特點是:C-C,C-H;C-C連接成鏈狀;立體結構:看立體結構,一方面要看原子在空間的位置是平面結構還是立體結構;另一方面要看原子在空間的相對位置,是軸對稱圖形還是中心對稱圖形,哪些原子的空間位置相同,哪些不同。理解C-C單鍵可以旋轉,以C為核心的四個單鍵所成的原子或原子團在空間成立體結構,所以C原子周圍的四個單鍵所連接的原子或原子團可以任意互換。如果學生對這樣的結構認識比較深刻,學生看到物質的結構簡式,就很容易認識烷烴,不會由于在紙面上的位置不同,而誤認為是不同的物質。

1.3抓結構的典型特征推測可能的斷鍵形式

把結構與化學反應的實質結合起來,學習有機反應,應抓住結構上的典型特點。比如烷烴的性質,主要的斷鍵形式是C-H斷裂,H原子被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團所代替,發生取代反應。而以后要學的烯烴的性質,結構上的典型特點是C=C鍵,反應時,C=C鍵中一個鍵發生斷裂,在雙鍵兩側的碳原子各加上一個原子或原子團,這就是加成反應。

2抓典型物質的典型性質——典型觀

2.1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機物中最簡單有機物是甲烷,甲烷是重要的燃燒和化工原料,是重要的能源物質,是我國“西氣東輸”的重要工程,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提出問題甲烷為什么能做為能源物質和化工原料呢?

2.2結構預測——可能的斷鍵和成鍵形式、實驗驗證

在分析甲烷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學學生探究分析C-H比較穩定,但在一定的條件也可以斷裂,可能的斷鍵形式,共有4個C-H可能斷裂,4個C-H可能一次斷裂或逐次斷裂。

2.3反應類型

穩定性:不與強酸強堿強氧化劑反應;一定條件下反應:燃燒反應——燃燒熱值大,燃燒產物無污染——高效清潔:學生寫熱化學方程式(復習已有的知識),寫化學方程式,與無機反應相區別“”,燃燒產物及應用:作為燃料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元素的定性分析方法:取代反應:結構預測——可能的斷鍵形式C-H;實驗驗證: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探究反應的條件,通過實驗現象推測反應的產物。結合甲烷的空間結構和現象分析甲烷與氯氣的取代反應:斷鍵實質、產物,從而歸納總結取代反應是烷烴的特征反應。斷鍵的實質是C-H鍵發生斷裂,H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團所取代,取代反應的比例關系是n(H)∶n(X2)=1∶1,原子的空間位置保持不變,為鹵代烴的同分異構的思維形成作準備。由于甲烷中有四個H原子,取代反應是逐次進行的,所以取代反應的產物從一鹵代烴到四鹵代烴,產物為混合物,在烷烴的應用上通常不用于鹵代烴的制備,烷烴取代反應的意義更在于讓學生認識引導學生從結構上分析物質的性質,理解取代反應和斷鍵形式的關系,從而拉開有機學習的序幕。掌握學習有機化學的學習方法:結構性質反應用途。

3抓住核心概念的學習——同系物、同分異構體

第8篇

關鍵詞:高中化學選修課程;實施;思考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elective courses is a prominent issue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The prerequisite of the implementation for the teaching of elective courses is to understand the functions of improving chemical science,developing students'personality,and promoting teachers'professional growth.The important task of elective courses is to grasp the logic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idual modules.The key of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elective courses is to properly handle the materials,teachers,teaching,curriculum management,curriculum resources,teaching evaluation and other issues.

Key words: elective courses in senior high schools;implementation;thinking

長期以來,我國中學課程一直是必修課程“一統天下”的局面,導致原有課程體系相對穩定和固化。選修課在我國中學課程結構中雖然每每被提出,卻又每每被邊緣化。鑒于此,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將選修課程以模塊(包括必修課)的形式進行了全新的設計,這種新的課程結構為選修課取得合法的課程地位的同時,也為選修課的真正實施提供了基本保障。就化學科目而言,《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將高中化學課程劃分為2個必修模塊和6個選修模塊。這種以模塊形式出現的課程,在中學尚屬首次。那么,在沒有現成、成熟的可供借鑒的經驗的前提下,為了體現課程標準設計意圖,真正落實選修課程,模塊化的化學選修課程應該突出哪些功能?6個選修課程模塊之間的關系怎樣?在實施過程中有哪些問題值得關注?本文擬作初步思考。

一、高中化學選修課程的功能

普通高中化學新課程中,一共設計了6個獨立可供學生選修的模塊: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實驗化學。每一個模塊都以一個特定的主題作為該模塊組織的核心,模塊中的所有內容都緊緊圍繞這一主題設置。學生在模塊課程中所獲得的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而是一種在主題統攝之下的結構化的知識框架。從整體上,模塊化的高中化學選修課程突出了三大功能。

(一)提高化學科學素養

化學科學素養是結合化學科目特點的科學素養,其構成要素包括:化學科學知識、化學科學能力、化學科學方法、化學科學意識和化學科學品質。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出發,高中化學課程在必修課程模塊的基礎上綜合設置選修課程模塊,以進一步突出對科學探究、科學過程、科學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以進一步強調對科學本質的認識、對科學現象和原理的理解、對科學的積極態度和情感,從而達到進一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課程宗旨。這里選修課程模塊所要提高的化學科學素養,是一個面向全體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也是選修課程模塊設計的整體共性。

(二)發展學生個性

發展學生的個性的關鍵就在于構建靈活、開放、多樣化的課程結構,并賦予學生充分選擇的權利,以適應學生發展的個別差異。化學選修課程模塊的設置,豐富了選修內容,拓展了學生的選擇空間,為部分學生未來的專門化教育打下基礎,為少數對化學有極大興趣并在化學上有強烈發展愿望的學生提供較大的拓展空間。如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結構與性質等模塊,在必修的基礎上,適當拓寬知識的廣度、加深知識的難度,使得選修學生的技能與特長得到展現與發展,為未來從事化學或相關方向的學生奠定基礎。

(三)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選修課程的開設,教師和教師隊伍面臨新要求、新挑戰的同時,也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師隊伍的合理化建設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機遇。選修課程首先促使教師主動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即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轉變,從既有課程的忠實實施到積極開拓的轉變。其次,促使教師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貯備、促使教師不斷提高化學專業技術與教學能力、促使教師參與到課程開發、設計、實施與評價中來,從而激發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二、高中化學選修課程的關系

高中化學選修的6個模塊都賦予2個學分,同等地供學生自由選擇。這6個模塊的設置試圖完整涵蓋化學所有的領域。因此,每個模塊均有各自的側重。如果按照經典的課程類型來分,具有明顯“學科中心”傾向的模塊有: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結構與性質、有機化學基礎;具有明顯“社會中心”傾向的模塊有: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實驗化學則具有介于“學科中心”與“社會中心”的活動課程性質。當然,這種分類,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根據課程主題所表現出來的性向作出的一種劃分。那么,更為細致地根據每個選修模塊的具體內容,可分為以下三類:側重化學知識應用(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側重化學基本原理(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結構與性質);側重化學實驗方法(有機化學基礎、實驗化學)。進行這種選修課模塊分類,目的在于理順其間的關系。意義在于:對于學生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傾向,選擇選修相應的模塊。如文科傾向的學生,就可以選擇化學與生活這類課程。這類課程降低了對化學專業知識的要求,強調了應用性;對教師來說,可根據各模塊不同的知識與能力要求,相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的要求。如開設化學與生活模塊的教師,必定要具備寬廣豐富的知識面;開設化學反應原理的教師則要有精深的化學知識。那么,在進行教師培訓時,就可以有相應的側重。因此,理清關系,有利于選修課程的開展與教學的有序進行。

這種6個選修模塊課程的總體構建應該是成功的。但是,從模塊構建的思路上看,仍然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例如,化學與生活模塊的構建思路是:認識生活必需的化學物質、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化學使你的生活更美好?;瘜W與技術模塊的構建思路是:化學是實用技術的重要基礎、化學幫助你選擇理想職業、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提供資源。可以看出,兩個模塊的設置,都同時以強調社會聯系為主題,兩者之間的界線不是非常明晰,有相互交叉的部分。那么,這種“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兩個模塊的相互獨立,會不會不利于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呢?換句話說,如果有機融合兩個模塊的知識,會不會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呢?

三、高中化學選修課程的實施

(一)誤區分析

化學選修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誤區之一在于認為選修課是必修課的補充。持這種論點的人,把選修課當成必修課的陪襯,使得選修課成為必修課的附屬,或完全被必修課侵占而名存實亡,選修課演化為競賽課、差生輔導課等。誤區之二在于把選修課的內容當成大學內容的下放。這種錯誤的認識,使得有些教師一味追求知識的深、廣。如出現將有機化學基礎這一選修模塊,上成大學有機化學的入門課,極大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誤區之三在把選修課變成隨意課。學校管理、教師教學、學生選擇都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松散性和隨意性。教師失去上課的積極性,學生對課程的期待下降。選修課一定程度上成為休閑課、放松課。

要走出以上諸多誤區,首先要認識選修課程開設的目的、作用。在我國缺乏開設選修課土壤的背景下,認識上的及時轉變顯得十分迫切。

(二)問題與建議

選修課程的實施至少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教材、教師、教學、課程管理、課程資源、教學評價。

1.教材

教材是課程內容的重要載體,是課程實施的基本依據。選修課程教材的編寫應該忠實反映出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內容選取又要符合選修課程模塊的特點。因而從對課程標準的真正內涵的完整理解與把握,再到編寫者依照自己的理解選取教材編寫的內容,最后教師用教材教,這三者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個“兩級”落差。如何克服或縮小這種“兩極”落差,就需要在開發教材方面,國家、社會、學校通力合作,在人力、財力、物力上持續投入,通過整合優勢資源,組建經驗豐富的“專業隊伍”編寫教材。在諸多版本的教材問世之后,加強對教材評價與審查機制的完善也顯得十分必要。

2.教師

教師是課程最終的執行者,是選修課程開設成敗的關鍵。目前,許多中學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結構性缺編,部分經濟薄弱地區還存在師資力量匱乏的情況,這些與選修課開設對教師的數量要求產生矛盾。另外,很多學校教師在繁重的教學任務壓力下,參與繼續教育時間少,參加新課程培訓的機遇少,造成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理解模糊,對模塊化的選修課程功能、特點等了解不夠,這些又與選修課開設對教師的素質要求相矛盾。對于以上問題的解決,除了加強對教師進行有效培訓外,還可積極展開區域合作,充分利用社會其他的資源,實現優勢資源共享。如靠近大、中專院校的學??善刚埜咝=處熁驅<覔芜x修課的教師,也可聘任臨近學校開設選修課成功的教師兼課。從長遠來看,加強本校師資建設,開展校本教研,仍必須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堅持不懈地抓。

3.教學

教學是促進人的發展的最基本途徑,因此必須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全部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選修課程的教學,就要通過學生積極有效的參與,以化學知識為基礎,以科學探究為突破口,激發想象,啟迪思維,力求使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情境中掌握方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實現知識與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發展。與必修課程相比,選修課程的教學特點主要體現在教學目標多元化、教學內容彈性化、教學方法的靈活化。如化學與生活模塊的教學目標,對不同傾向的學生可做“基本要求”“發展性要求”“拓展性要求”;教學內容可以隨社會和時代生活的變化進行適當調整;教學方法可采用專題講座、學生實踐調查、學生自學、討論等靈活的方式加以實施。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主動性,讓學生在讀中學、做中學、聽中學、思中學、合作中學……從而獲得學習化學的持久興趣與全面和諧發展。

4.課程管理與課程資源

課程管理,是選修課程得以有序進行的保障。相關制度的建立和完備(如選課指導制度)成為課程管理的首要任務。選修課程指導主要是對學校和教師而言,包括尊重和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指導學生自主選擇課程模塊;教師在指導選課上應該遵從以學生為主體和因材指導的原則。指導過程中,有兩種傾向應該避免:一是以高考為中心,“考什么、選什么”;二是按照學校和教師現有條件選擇統一課程模塊,而不考慮化學課程對學生未來發展的價值。課程資源的開發是選修課程實施的強大后盾。學校需要為選修課的開設提供相應的各種軟件和硬件資源。軟件資源建設包括學校建立的各種有助于選修課開設的規章制度的制定與完善、對選修課整體觀念上的重視與關注、正確認識選修課的作用并大膽進行探索等等。硬件資源建設包括為選修課開設提供相應的設備、儀器、圖書資料、網絡支持等。例如,實驗化學模塊的開設,必然使得稀缺的實驗資源得到充實,實驗室的建設以及實驗人員的配備等得到積極改善。

5.評價

對于選修課程模塊的教學評價,要充分考慮不同課程模塊的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合理有效的評價方式和評價策略。對于《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等模塊,以紙筆測驗為主,學習檔案袋和活動表現等方式為輔對學生進行評價?!痘瘜W與生活》《化學與技術》模塊以活動表現評價為主,提倡通過開展辯論、角色扮演、調查、社會實踐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也可適當采取紙筆測驗的形式,那么命題就要側重“能力”立意,設計開放性、應用性的試題,綜合考查學生對身邊的化學現象和生活中化學問題的分析能力?!秾嶒灮瘜W》模塊評價可側重過程性評價,從實驗設計、實驗過程、實驗操作、實驗報告、交流討論、合作意識以及實驗態度等方面予以考察。

不言而喻,對于選修課程模塊的評價不可回避地與高考有關。新課程高考方案中是否給予選修課以應有的關注,決定了選修課開設的現實命運?!叭绻{入高考,該怎樣納入”,成為人們的另外一種擔憂。因為,“納入高考會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選修課在某種程度上又變成了必修課)和考試成本(怎樣為眾多的選修模塊設置試題與組織考試)”。 [1]有學者做過這樣的統計,根據化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算出:“(1)非化學方向理科考生:必修加兩個選修模塊,試卷種類共15種;(2)化學方向理科考生:必修加四個選修模塊,試卷種類共15種?;瘜W科目需要試卷30種”。 [2]如不納入,選修課的實施又會不會再次落入被淡化、被忽視的境地?

這種擔憂是客觀存在的。目前,模塊學業成績評價不失為一種相對可行的辦法,它采用模塊學業成績測驗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模塊成績測驗作為學生學習完模塊課程之后的水平性測試,目的在于檢查學生在該課程模塊的學習中所達到的水平,它包括筆試和開放式考試,應該由學校自主進行。 [3]過程性評價包括對教師教學的評價與學生學習的評價,評價結果應該是多元化的。結合這兩種評價方式,可采用學分認定或等級性評價最終完成學生的學業成績評定。高考方案可依據不同專業方向,對模塊課程作出最低要求。這樣,選修課程才能取得健康持續發展的環境和保障。

參考文獻

[1]潘洪建,曹漢斌.關于高中選修課幾個問題的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05,25(7):3—9.

第9篇

關鍵詞:化學教學;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

Pick to: ZaiZhiJiao chemistry teaching, the students' general ability include observing ability, experiment ability, thinking ability and self-educated abilities. Observation is introductory, the experiment is a means, is the core of thinking, self-learning is a way. All ability is based on thinking ability, and overlap, cross, all of these are needed in the usual learning in the process of gradually formed accumulate over a long period. Teachers should start from all aspect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Key words: chemistry teaching; Observation ability; Experimental ability; Thinking ability; Self-study ability

中圖分類號:G4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成效、與能否順利完成活動任務相聯系的個性心理特征。心理學家一般把能力劃分為兩大類,即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本文所涉及的是一般能力。在職教化學中學生的一般能力包括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教師要從各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

一、觀察能力的培養

1、實驗教學中培養觀察能力。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實驗過程中,要培養同學全面、細致的觀察能力例如實驗室制取乙烯時,加藥品的過程、溫度計的擺放,實驗中燒瓶、集氣瓶的變化、為什么要加石棉網、碎瓷片等等,都要認真觀察,并進行思考提高能力。 2、性質教學中培養觀察能力。在“乙烯”這一節講解乙烯的物理性質教學時,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氣體。讓學生從顏色、狀態、氣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幾個方面進行觀察思考,并和課本中的結論進行對照、分析,從而培養觀察能力。

3、結構教學中培養觀察能力。在氯化鈉晶體一節教學中,展示氯化鈉晶體結構模型,讓學生認真觀察Na+、Cl-的位置、晶體的空間構型、一個晶胞中Na+、Cl-的數目、立方體模型中,面、體的中心及對角線、每個Na+周圍距離最近且相等的Cl-數目;每個Na+周圍與它最近且距離的Na+數目……這樣的訓練不但傳授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觀察能力。

二、實驗能力的培養

1、分析實驗裝置,培養實驗能力。根據實驗原理,對特定的反應物或生成物應選用哪種量取、混合、反應、加熱、除雜、干燥、檢驗、收集、吸收、緩沖(安全)的儀器?為何選用這些儀器以及之間大小?規格應怎樣協調、搭配?能否進行再調整?為什么?最后為達到良好效果選用的儀器應采取怎樣連接的位置順序?等等。

2、通過實驗操作培養實驗能力。例如在乙醛一節教學中,演示完乙醛的銀鏡反應和乙醛與氫氧化銅的反應后,我就請兩個同學來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樣反應,要求其它同學注意觀察并指出其錯誤。在演示完乙醇和鈉的反應實驗后,要求同學做鈉與水的實驗,有的同學竟用大塊的鈉并用手去拔。通過實驗操作課堂上及時糾正錯誤,學生感受頗深,他們自己做實驗時就很動腦筋,提高了他們動手能力。

3、在實驗設計中培養實驗能力。例題:水蒸氣通過灼熱的煤產生的混合氣,其主要成分是CO、H2還會有CO2、CO和水蒸汽。請設計一個實驗,確定上述混合氣體中含有CO和H2。該題通過限定儀器試劑,有目的地設計實驗,將實驗設計思路、裝置連接、實驗現象、物質性質、判斷依據等諸方面結合起來進行訓練,有利于學生實驗能力的提高。

三、思維能力的培養

1、比較思維能力的訓練。在教學過程中,新知識不斷涌現,新概念不斷的引入,這些知識和要領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如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都能量出一定體積的液體,學生容易混淆。通過對它們的容量范圍、刻度規格、精確度等方面進行比較,找出各自的特點,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每一種儀器的用途,才知道在什么情況下,用哪一種儀器。

2、概括思維能力的訓練。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對各個對象的認識過程,教師要不失時機恰如其分地進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例如,有機化學教學中,銀鏡反應生成物的配平,教學生概括為“一、二、三”,即一水二銀三氨,醇、醛、酸、酯的教學時將各類有機物抽象概括為官能團,通過官能團的性質學習這些物質的性質。在進行有機物燃燒計算教學時,將它們抽象為各燃燒通式,既便于記憶,又培養了概括能力。

3、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逆向思維訓練,從事物的相反功能去探索、質疑,不僅加深了知識理解,提高思維的靈活性,也有利于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甚至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1990年伏特發現了伏特電池,第一次將化學能變成了電能,英國化學家戴維就是善于逆向思維,進行了電化學研究,用電解法制取物質。1907年他選用電解熔融的蘇打和苛性鈉制得了鈉,同年用電解硼酸制出硼。1908年用電解法制備的汞齊加熱制得鈣、鍶、鋇、鎂等堿金屬,他總共發現了七種元素,可謂是逆向思維成功的范例。思維能力有好多種,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就談這幾種。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日韩一级高清 | 青草青青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色综合高清视频在线 |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 电视剧情之债全集免费观看高清 | 精品国产夜色在线 |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黄色小网址 | 成人aa在线观看视频 | 色www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色在线免费观看 | 麻豆亚洲一区 | 四虎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 天使萌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奇米影视第4色 | 泡泡影视伦理片 | 9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无需播放器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 | 免费v片在线看 | 春色www视频在线观看 | 四虎www.| 国产精品高清2021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 黄色污污视频在线观看 | 99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九月丁香激情综合婷婷玉立 | 狠狠成人 | 国产在线视频你懂的 | 伊人精品在线 | 欧美人人草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放器 | 瑟瑟网站免费网站入口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 | 男女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aⅴ精品网站婷婷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