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4 16:59:36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股市資金流向分析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關鍵詞:股價;資金流向;資金凈流入;大單動向
一、引言
早期學者對股票市場資金流向的研究相對較少,原因在于對資金流向數據的統計存在困難,隨著計算機數據處理技術的在股票市場的廣泛運用,學者對資金流向的研究才日益增多,大部分都認為資金流向對股價在短期有一定影響。
Chan和Lakonishok(1995)認為資金流向與歷史收益率呈正相關關系[55]。Kim(2000)對資金流向數據進行了研究,發現訂單的不平衡性與股票收益率具有負相性。Bennett和Sia(2001)利用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期間紐約證券交易所的1622家上市公司數據,發現不僅資金流向與同期收益率正相關,而且歷史資金流向可以預測未來資金流向和收益率。Campbell和Ramadorai(2009)認為機構日訂單流對股票未來收益有明顯作用,特別是機構的委賣訂單對股票收益的這種負面作用更為顯著[58]。
侯麗薇,謝赤(2010)通過研究A股市場分鐘級高頻交易數據分析資金流向和當期股票收益率以及未來股票收益率之間的關系,發現資金流向對股票的收益率有一定的預測作用。王義和柳會(2011)從目前中國股市市場主力(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之間的博弈關系出發,研究資金流向對股價短期波動的機理,并總結提分析驗證主力資金進出對滬深股指、板塊指數以及個股走勢的主導作用。
二、資金流向的定義和機理分析
目前關于資金流向的統計方法目前還不統一,主要有根據主動性買盤和賣盤來定義資金流入和流出的資金凈流入數據,以及根據大額報單來定義市場中主力資金流向的大單動向數據。
資金凈流入是從外盤內盤角度出發,從價格角度出發通過價格變化反推資金流向。股價處于上升狀態時產生的成交額是推動股價上漲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入;股價處于下跌狀態時產生的的成交額是推動股價下跌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出;當天兩者的差額即是當天兩種力量相抵之后剩下的推動股價上升的凈力,定義為當天的資金凈流入。具體到統計數據而言,是按照成交單的方向和大小來定義資金流向。根據交易所提供的成交數據,如果單筆成交的成交價在現價之上,即主動性買盤(外盤),表明買方的意愿更強烈,該筆成交定義為資金流入;如果單筆成交的成交價在現價之下,即主動性賣盤(內盤),表明賣方的意愿更強烈,該筆成交定義為資金流出。這種計算資金流向的具體計算方法表述為:
資金凈流入=主動性買入成交金額-主動性流出成交金額
大單動向是從成交單的金額大小出發,將市場中的大金額成交單作為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在股票市場中,由于機構投資者資金集中度高,持有資金量大,其交易必然與一般投資者會有很大不同。資金量小的投資者不可能報出大金額訂單,只有資金量大的機構投資者可能提交大金額報單。大金額成交單一般是市場中的主力(主要是機構投資者)的成交單,由于他們具有信息優勢和資金優勢,主導了股價的走勢。大金額成交單賣出視為資金流出,大金額資金買入視為資金流入。這種計算資金流向的計算方法表述為:
大單動向=大金額成交單買入金額-大金額成交單賣出金額
三、資金流向對股價影響的實證研究
(一)變量選取及數據說明
深證成份指數是我國證券市場在理論界和實務界運用廣泛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股價指數,本文選取深證成份指數指數的日漲幅值作為研究的因變量,符號為RIndex。
本文選取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的日漲幅值,資金凈流入,大單動向數據,共計323期數據。其中資金凈流入符號為Netinflow,大單動向符號為Largeamount,大單標準為成交量大于50萬股或者成交金額大于100萬元的成交單金額,單位均為億元。
(二)平穩性檢驗
運用單位根檢驗各變量的平穩性,分析宏觀層面資金信息各變量的平穩性,檢驗結果見表1。
四、結論及分析
通過實證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資金流向對股價具有一定的正向影響作用,大單動向與股價漲幅互為格蘭杰因果關系。2、資金凈流入不是股價漲幅的格蘭杰原因,股價漲幅是資金凈流入的格蘭杰原因;3、大單動向對股價有較為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
資金凈流入是投資者在股票投資過程中常用的參考指標,但是它不是股價漲幅的格蘭杰原因。從理論上看,這種以價格方向推定資金流動方向顛倒了資金與價格的因果關系,這種以價格方向定資金方向的資金流向信息不是股價變動的原因,只是股價變動時同步運用資金數據對股價行情的一種描述而已,雖然它對投資者分析股價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是它不是股價在交易層面上引起股價變動的影響因素,我們需要另外的途徑解析資金流向。
股價的波動從交易層面看就是買賣雙方資金博弈的結果,大單動向是大金額成交資金綜合結果,大金額資金成交是市場中的主力機構資金博弈產生的,機構投資者主導股價的波動方向。
另外,股價漲幅是大單動向的格蘭杰原因,是因為股價對大單動向有一定的反饋作用,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定程度上是順應股價的走勢進行交易,股價的波動也會對大金額資金交易產生影響。
因此,雖然關于股票資金流向的定義沒有一致的規定,但是實證結果表明以大單動向為標準確定資金流向更為科學合理,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要密切關注市場中主力資金的動向。(作者單位:集美大學)
參考文獻:
[1]Chan K.and Lakonishok J.The Behavior of Stock Prices around Institutional Trades[J].Journal of Finance,1995,1147-1174.
[2]Kim,Jung-Wook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rades on Stock Returns Using Money Flow Data[J].Harvard University Paper,2000.
[3]Campbell J.Y,Ramadorai T.and Schwartz A.Caught on Tape:Institutional Trading,Stock Returns and Earnings Announcement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9,66-91.
>> 商業銀行信貸資金流動性過剩機理與實證研究 銀行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票市場的問題及建議 銀行信貸資金的分布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銀行如何管控信貸資金流向風險 淺析基層銀行信貸資金監控思考 信貸資金流入股市對金融穩健運行影響的調查與思考 高校信貸資金形勢分析與建議 銀行承兌匯票資金流向審計的切入點與方法探究 農村金融政策與農村資金流向 外部再平衡:儲蓄率與資金流向 關于銀行信貸過度集中的資金風險問題研究 高校信貸資金專業化管理問題探討 影子銀行、銀行信貸與房價 關于規范銀行信貸資金間接進入股市的思考 基于線性回歸對銀行信貸資金發展趨勢預測以及分析 民間借貸是怎樣套取銀行信貸資金的 商業銀行信貸資金虛假“受托支付”的風險及應對 商業銀行信貸資金配置效率改進的機理及路徑研究 銀行信貸資金被挪用的主要方式和對策 建筑企業銀行融資問題與建議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10-2-20.
[3]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EB/OL].中國銀監會網站,
,2010-2-20.
[4]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EB/OL].中國銀監會網站,
,2009-7-27.
[5]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項目融資業務指引[EB/OL].中國銀監會網站,
,2009-7-27.
The Status Quo, Problems of Monitoring the Flow of Banks’
Credit Funds and Suggestions
SHI Tao
(Wuhan Branch PBC, Wuhan Hubei 430071)
滬深兩市資金存量
本文用分層抽樣計算市場資金存量, 選取樣本后由 初步估計市場資金存量,再根據其他信息進行修正。
我們估計2008 年11 月30 日滬深股票市場資金存量為17010 億元,較上月小幅上升20 億元。
中登公司的周數據顯示,新增股票、基金賬戶比例,以及周參與交易賬戶占比,受保增長的強力政策推動均出現連續上升,市場成交額環比增長64%也驗證了市場參與度的回升,其中新增股票賬戶比例接近9 月末0.36%水平、周參與交易賬戶比例則接近5 月末14%的水平。
市場資金流動評述
2008 年11 月3 日到11 月28 日期間,IPO發行繼續空白,印花稅和傭金流出85 億元,市場資金結束了連續三個月的流出,恢復流入100 億元;新成立的公募基金中債券、保本型居多,3 只股票型基金的增量資金合計18 億元;我們測算的股改限售股減持資金需求為15 億元1。綜合上述因素,我們估計11 月股市的存量資金小幅回升20 億元,月末市場資金存量為17010 億元。由于新股發行仍未恢復,資金每日進出量均在30 億以下,20 個交易日中有11 日為凈流入,其中10-18 日受十項擴內需保增長政策刺激,市場觸底反彈,并有4 個交易日的單日流入量超過10 億,其中包括大幅下跌的18 日;而26 日央行超出預期的大幅降息,直接導致27、28 兩日漲跌互現,資金也分別有15 億以上的進出。
資金加速流入建材、電氣設備和中小盤板塊
本文首先計算板塊資金乘數,在此基礎上估計板塊資金流量,然后根據資金流向判別矩陣分析板塊資金的流向。測算結果表明11 月申萬二級行業和風格板塊資金流向以加速流入為主,其中流入資金量占比(流通市值)居前的依次為建筑材料、餐飲、包裝印刷、農產品加工和電氣設備;僅鐵路運輸行業呈加速流出,保險、化學制品、機場、煤炭開采、銀行和化學原料行業的流入資金量比例不到5%。
資金加速流入各大風格板塊,流入資金量占比居前的依次為微利、中盤、小盤股板塊,而低PE、高價、高PB 和大盤板塊的加速流入量市值占比低于10%。
后市關注
今年初,成熟市場及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雙雙放緩。美國首季經濟增長表現令人失望,內地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而世界各地的地緣政治危機亦困擾著市場情緒。多國央行鑒于產能持續過剩、通脹威脅有限,因而繼續實施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資金再次流入,似乎是第二季亞洲區經濟發展的共同特點之一。政策風險紓緩,刺激資金流入亞洲市場。就香港而言,資金持續流入構成港元升值壓力,為捍衛聯系匯率制度,香港金管局自7月初起多番入市,購入美元并沽出港元。迄今,金管局合共向銀行體系注資 437 億港元,以免港元匯價突破強方兌換保證水平。今次是金管局逾 18 個月來首次干預外匯市場,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
資金流入不只于金管局注資
隨著金管局多番注資,香港銀行體系總結余――即商業銀行在金管局開設的結算戶口結余總額――亦在 7 月上旬顯著上升。部分意見認為,如果單從銀行體系總結余的每日變幅判斷資金流向,今年上半年資金流入香港的規模不值一提。但要注意的是,銀行體系總結余之變化,并不能全面反映香港的實際資金流向。我們要指出,以銀行體系總結余變化來量度資金流向,至少存在兩大局限:
其一,有關指標未能過濾金管局公開市場操作所帶來的雜音。由于金管局可視乎需要,隨時發行或贖回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而銀行可憑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作抵押,向貼現窗借取流動資金,故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被視為組成貨幣基礎的一部分。因此,單以銀行體系總結余變化來計算港元流動性存有偏差。
其二,商業銀行亦可選擇容許貨幣錯配,接受外來資金而不與金管局平盤。2012 年的情況便為一例,當時外來資金涌進香港,但銀行體系總結余卻無甚變化,主要因為銀行增持外幣資產以作抵銷。換言之,只有商業銀行不愿意增加外幣資產,而把外幣敝口轉讓予金管局,銀行體系總結余方會隨著資金流入而上升。
怎樣量度資金流向?
總括而言,與一般認知不同,金管局沒有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或者銀行體系總結余維持不變,均并非代表沒有資金流入。為掌握金管局公開市場操作及商業銀行外幣資產變化之影響,我們根據兩項指標,包括貨幣基礎(由銀行體系總結余、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結余額、負債證明書及流通貨幣所組成)變幅及認可機構持有的外幣資產凈額變幅,判斷資金流向。
據我們估算,在夏季來臨前香港已見資金明顯流入。雖然1月份、2月份香港曾出現資金外流的情況,但自3月起資金便持續流入,每月平均達 510 億港元,為 2013 年9月以來最高。今年首五個月合計,凈流入資金為 452 億港元,高于金管局約 437 億港元的注資規模。然而,相對現存金融體系流動性的規模,迄今資金流入的規模仍相當有限,故其直接影響只屬輕微。
另一值得留意的趨勢,是近月流入的資金,似乎都被商業銀行以增持外幣資產的形式吸納,而非反映于銀行體系總結余之上。今年首五個月資金流入規模為 452 億港元,其中446 億港元已反映在商業銀行外幣資產凈值的升幅上。商業銀行增持外幣資產的意欲增加,相信與過去兩年本地銀行外幣貸款快速增長有關。
推動資金流入的真實原因
既然肯定資金在較早時間已開始流入香港,接下來的問題是資金流入的原因。或許資金流入與以下因素有關:海外投資者風險胃納增加;股票價值被低估;季節性融資需求及首次公開招股活動引起海外投資者的興趣;被人民幣升值潛力所吸引;港元與美元息差輕微擴闊。
透過分析 2000 年 1 月至 2014 年 5 月的月度數據,我們嘗試尋找左右資金進出香港的主要因素。我們的研究顯示,恒生指數市盈率對資金流向起重要作用,但港元與美元的息差未對資金流向產生重要影響。這可能反映選擇把資金停泊于香港的投資者,并非被息差所吸引,而更看重實質增長前景。我們認為,市場參與者預期內地經濟回穩,是吸引資金流入的重要誘因。
當然,資金流向亦受其他因素影響。根據我們的分析,人民幣匯率預期走勢改變,亦是資金流向出現變化的原因之一。雖然央行官員對經濟形勢的評論與此前相若,但 4 至 6 月份公布的貿易數據及采購經理指數均較市場預期理想,令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已逐漸減弱。
就股市集資活動而言,其與資金進出的關系密切。惟較少人留意到今年上半年股市月均集資額僅為 350 億港元,只及去年第四季融資額的一半。因此我們認為,在季度集資活動完結后,資金流向正常化的影響應屬溫和。最后,我們發現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幅指數與資金流向變化也頗為一致,惟尚未達到統計學上所謂的“重要”水平。
【關鍵詞】機構情緒 散戶情緒 格蘭杰因果檢驗
當前,中國A股市場中的非理較為明顯,由于市場規則不健全以及相關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加之政府政策對基本面產生的顯著影響,導致投資者在進行市場交易時,往往會摻雜個人情緒的影響,使股票的實際價格與內在價值出現較大的偏差。因而對中國A股市場中出現的種種異常現象,傳統金融學理論已無法有效解釋,需要通過行為金融學理論加以認識。
本文將探討中國A股市場中機構情緒和散戶情緒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對投資者情緒與股票價格關系的深入了解,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刻地認識A股市場的現狀,并更加理性地進行投資決策,使市場健康發展。
一、數據構建
(一)指標選取。
在國內,對投資者情緒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各類情緒指數相對較少且獲取困難,中央電視臺推出“央視看盤”數據也曾一度停止,故本文利用“資金流向”構造機構與散戶的情緒指數。這一數據在市場交易中能夠被直觀地反映到,而且顯而易見的,資金流入增多意味著市場信心增強,看多情緒濃厚,反之資金流出增多則意味著市場信心減弱,看空情緒濃厚。
指標按以下方法定義:
機構投資者情緒BSII=(主力資金流入-主力資金流出)/市場資金總流量
散戶投資者情緒BSIP=(散戶資金流入-散戶資金流出)/市場資金總流量
對股票價格的考察選取變量“當日漲幅”,定義為:
當日漲幅CR=(本日收盤價格-昨日收盤價格)/昨日收盤價格*100%
數據來源于某股票軟件的數據庫,該數據庫中記錄了上海、深圳、各主要板塊以及A股市場整體的資金流向情況。為區別上海和深圳兩個市場,對上述變量進行如下角標:
上證綜指市場:BSIIsh、BSIPsh、CRsh
深證成指市場:BSIIsz、BSIPsz、CRsz
(二)檢驗方法。
本文研究機構情緒與散戶情緒對股價的影響采用格蘭杰因果檢驗。該檢驗方法為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萊夫?格蘭杰提出,用于分析經濟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他對這一因果關系定義為“依賴于使用過去某些時點上所有信息的最佳最小二乘預測的方差”。
二、實證結果及分析
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的前提是保證時間序列的平穩性,否則可能會出現虛假回歸,因此在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前首先應對各指標時間序列的平穩性進行單位根檢驗。通常采用增廣的迪基―富勒檢驗來分別對各指標序列的平穩性進行單位根檢驗。
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從上表的檢驗結果可以看出,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市場的機構情緒、散戶情緒以及股價的當日漲幅均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為平穩的時間序列。故接下來能夠對它們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
1.上證綜指市場機構情緒、散戶情緒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首先考慮上證綜指市場情況,對機構情緒和散戶情緒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如下:
從上表可以看出,散戶情緒不是機構情緒產生的格蘭杰原因,而機構情緒為散戶情緒產生的格蘭杰原因。這是因為,上證綜指市場主要以大盤股、藍籌股為主,在該市場中,機構投資者在資金量和信息來源上占據絕對優勢,不會因為散戶的行為改變投資決策;另一方面,散戶在進行決策時,盯住機構的行為無疑是一種穩妥的操盤方式,尤其是資金流動、成交量這種顯性指標發生變化時,對散戶將是一個明顯的信號,使他們修正投資決策。
接著考慮機構情緒與股價當日漲幅的相互關系,檢驗結果如下:
從結果來看,兩者互為因果。機構投資者對股市走勢的影響不言而喻,但機構情緒同樣也受到了股價漲跌幅度的影響,這表明機構并非理想化的理性投資者,他們的決策同樣存在情緒化因素,即所謂的“羊群效應”。
再考慮散戶情緒與股價當日漲幅的相互關系,檢驗結果如下:
兩者同樣互為因果,但散戶情緒對股價的影響并不明顯。事實上,在上證綜指市場中,我們可以視散戶為市場的追隨者,他們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實際上是對機構影響的補充,在這一市場上他們并不具備話語權。
2.深證成指市場機構情緒、散戶情緒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然后考慮深證成指市場的情況,同樣首先對機構情緒和散戶情緒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如下:
深證成指市場中機構情緒與散戶情緒之間的相互影響顯然與上證綜指不同,在滯后期為3時,二者互為格蘭杰原因。這是因為在以中小板為主的深成指市場上,散戶投資者的影響不再無足輕重,機構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有必要將散戶情緒納入考量。兩類投資者在相互影響中最終得出均衡價格,這一價格中包含的泡沫可能將比上證綜指中要更大。
接下來考慮兩類投資者情緒對股價的影響,結果如下:
從結果上可以看出,機構情緒和散戶情緒都影響到了股價,同樣的,股價也對兩類投資者情緒產生了影響。在深證成指市場中,機構的散戶特征更為明顯,這也意味著市場中價格泡沫的變化將更為劇烈,股價與資產內在價值的偏離更為明顯。
三、結論與啟示
(一)市場參與者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散戶投資者都會受到噪聲的影響,這意味著市場大部分情況下是處于失靈狀態的。由于噪聲交易的大量存在,使得股市的波動比其他成熟市場更為劇烈,而在當前市場處于低谷狀態的情況下,被悲觀情緒籠罩的投資者不愿將資金投入市場,這將導致低谷的持續時間更長,造成實體經濟的進一步下滑,形成惡性循環。
(二)如前文中所述,市場中充斥著噪音的很重要原因在于規則不健全,監管不到位,政府政策對基本面影響的比重過大,使市場失去了自我調節的能力。因此,在強調提高交易者自身水平的同時,應當更進一步完善市場秩序,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力度,使投資者能夠在更有效的市場中選擇有價值的股票,將投機行為轉變成真正的投資。
參考文獻:
[1]楊春鵬.非理性金融[M].科學出版社,2008.
種種跡象表明,全球資金流向正開始新一輪的變局,而該變局到來的速度令許多人始料不及。
全球資金追蹤機構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最新數據顯示,在截至6月5日的一周內,有超過40億美元的資金從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中撤出。與此同時,從中國股票基金中撤出的資金量達到了2008年第三周以來的最高,從香港股票基金撤出的資金則達到了近十年最高。
資金正在從新興市場國家撤出的跡象遠不止如此。MSCI新興市場指數目前已跌至自去年9月6日以來低點,該指數今年以來已下跌了9%,而同期MSCI全球指數上漲10%。據彭博社報道,海外熱錢的回流在近期給新興市場帶來恐慌,泰國股市11日暴跌4.97%,菲律賓股市暴跌4.64%,印尼股市暴跌3.9%。
“海外投資者不惜任何代價要將資金從泰國股市和其他金融資產中抽走,資金流已經發生逆轉,由內流變外流,雖然泰國經濟和收入增長仍然良好。”曼谷Kasikorn證券公司投資策略師Kavee Chukitkasem說。
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幣值也在急速下跌。印度盧比最近對美元暴跌至接近1美元兌59盧比的歷史新低,南非蘭特和巴西雷亞爾兌美元也觸及四年來低點。而為了阻止熱錢的快速回流,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已經開始采取行動。12日,印尼央行宣布將隔夜存款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4.25%,旨在緩和印尼盾面臨的越來越大的壓力。
資金紛紛撤出新興市場國家現象的背后正是市場預期的變化——美國經濟不斷釋放出好轉信號,雖然美聯儲的表態似乎仍舊“模棱兩可”,但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相信美聯儲將比預想中更快退出量化寬松政策(QE)。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日前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現行的量化寬松政策不會變,但也將根據美國就業市場和通脹水平的變化狀況,來考慮縮減資產購買計劃規模,而美國達拉斯聯儲主席理查德·費希爾最近則稱,美聯儲將重新評估現行的購債計劃,或將做出微調。
“新興市場已經進入劇烈振蕩階段……投資者擔心美聯儲將逐步退出債券購買計劃。”彭博社援引分析師的話稱。而法興銀行新興市場策略負責人甚至在最近的報告中預計,“新興世界的牛市結束了。我們不再認為新興市場今年會上行。”
對中國而言,前期較大規模的資本流入趨勢能否持續也存在不確定性。外匯占款被視為觀察跨境資金流動的重要指標。今年以來截至4月底,央行口徑新增外匯占款已超過1.2萬億元,而全口徑外匯占款新增量已超過1.5萬億。5月份的數據尚未公布,而業內分析認為,伴隨著QE退出預期的增強,人民幣升值趨勢的放緩,“熱錢”流入的動力也在減弱。
最近,人民幣匯率頻現“中間價升、即期成交價跌”的現象,多名交易員稱,市場購匯盤最近已經多于結匯盤了,不排除市場近期出現逆轉的可能性,市場變化很快。“外匯局5月份發文從加強銀行結售匯綜合頭寸管理、嚴查虛假貿易、加大外匯管理核查檢查力度等多方面嚴控外匯資金流入,一定程度上調節了外匯市場的供需。另外,中國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尤其是出口數據也并不樂觀,影響了市場情緒。以上這些因素,短期內限制了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幅度。”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表示。上周公布的一系列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工業生產和房地產投資5月的增速下降,出口增速也遠低于預期。
市場預期的轉變而引發的流入中國的資本規模大幅下降甚至發生逆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過,今年全年,中國面臨的資本流入的可能性仍大于資本流出的可能性。
在過去股票市場實際運行中得到反復驗證,M1增速變化已經成為目前股票市場投資策略選擇的先前指標之一,股票市場投資者不妨借助這一指標變化特點,進行短、中、長線投資策略的把握都將有很大幫助。
從去年11月6日國家宣告4萬億刺激經濟計劃,隨后央行宣布信貸規模控制解禁,當月銀行信貸資金增長為4769億元,12月份銀行信貸資金新增為7718億元,到今年1月份銀行信貸資金新增為1.62萬億元,累計近3個月銀行信貸資金規模達到2.86萬億,在節節攀升貨幣供應量增長基礎上,今年1月份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8.79%,是近5年來最高。與此同時,滬深股票市場也走出了一波反彈行情,如滬市綜合指數11月6日1703點,振蕩反彈到今年2月17日2402.81點,升幅為700點,現在股市呈現出反復震蕩格局,后市何去何從,有必要從貨幣供應量變化這一角度加以分析,因為貨幣資金流向、流量和流速變化,比股票市場上通常用基本面分析方法和技術分析方法更為貼近市場,借鑒價值更高,波段操作指導作用甚為有效。
從公布今年1月份信貸資料看,當前市場貨幣資金流動性的確出現局部性寬裕,但是M1同比增長僅為6.68%,這是歷史上最低水平,1月份M1與M2增速差距迅速擴大到12.11個百分點,M1與M2“剪刀差”是1996年9月以來新高,表示貨幣資金存款定期化特征甚為明顯。M1與M2增長方向一減一增,意味著活期存款與定期存款增速一減一增趨勢,正是反映企業投資需求下降,利潤減少,居民消費意愿下滑,市場投資和消費信心趨弱,貨幣資金更多以定期存款等形式被企業和個人通過銀行進行“窖藏”,從公布1月份居民儲蓄(主要是定期儲蓄)增加1.53萬億,創下多年新高,就可見一斑了。說明大量流動性資金沉淀滯留在銀行體系內,充裕寬松的貨幣資金量沒能夠有效地流向實體經濟,而流向了虛擬經濟,如果缺乏實體經濟基本面增長的支持,虛擬經濟資產價格上漲,很可能是一種“虛胖”,尤其是1月份M1增速減慢,對資產和資本價格推動作用較為有限,對股市短期演繹則不利,所以講,M1增速變化對股市運行影響較大。
根據人民銀行公布2008年貨幣信貸資金統計資料顯示:去年新增貸款為4.91萬億,按照往年貸款慣例,每年第一季度新增貸款投放占全年比例60%到70%,按此推算今年第一季度貸款信貸資金投放應該約有3.15萬億元,而1月份新增信貸資金又往往占第一季度投放總額一半,也就是說應該約在1.58萬億元,那么今年1月份新增貸款1.62萬億元,是符合往年新增信貸資金慣例,不是被一些媒體渲染為暴增現象,現在市場紛紛預測2月份信貸資金投放可能縮至5000至8000億元左右,又讓市場人士擔心,實際上也是屬于正常現象,盡管今年2月份新增貸款數據肯定會大幅度下降,可與2008年、2007年、2006年的2月份新增貸款2470億元、4137億元和1528億元相比,仍然高于往年同期新增貸款規模,可見信貸資金投放量依然處于較高水平,問題關鍵1月份票據融資快速增長應引起有關部門注意,日前央行已經得到關注并召集商業銀行開會討論,提醒商業銀行注意這樣問題。因此要密切關注3月份中旬公布2月份金融數據,現在有市場分析人士預計,2月份M1增速可能大幅反彈9%以上,如果預測成立,對后股市行情演繹又會構成重要參照作用。
1月份M2增速加快與M1和M0增速明顯放慢背離格局,“剪刀差”擴大到12.11%,是近12年來從未出現過現象,反映市場中相對活躍資金減少,貨幣流通速度放慢,會致使貨幣承數作用降低。顯示貨幣資金流向、流量和流速發生變化,當這一組金融數據在市場上公布后,兩市大盤指數也就開始出現回調走勢,波段格局甚為明顯,似乎M1增速變化,在過去股票市場實際運行中得到反復驗證,已經成為目前股票市場投資策略選擇的先前指標之一,不妨股票市場投資者借助這一指標變化特點,進行短、中、長線投資策略的把握都將有很大幫助。
上周四突然急升的美國股市,本周二受上市公司利好財報推動,道指盤中一度突破了14000點大關,創下了14022點的新高。
不過,好景不長。周三,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再次出現負面消息,貝爾斯登旗下兩只對沖基金的投資者恐怕要“顆粒無收”;英特爾、輝瑞制藥與雅虎的財報也令投資者失望,連續5個交易日的漲勢被終結。不過,企業并購消息,以及即將不斷披露的業績,將對股市起到支持作用。
隨著美國股市創出新高,亞太區指數也全面創出新高。從2003年起,MSCI亞太區(日本除外)指數一直在一條近乎完美的上升通道中運行,近期更是一舉突破通道頂部,走勢進一步轉強,似乎要進入直線上升的階段。目前的狀態很像前期的A股市場,買什么股票似乎都會賺錢。
雖然亞太股市本周大多陷入調整,但從市場資金充裕、區內宏觀經濟和企業盈利前景理想等情況看,暫時不用擔心出現股災。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除了泰國股市,亞太區股市2007年預測市盈率全面達到18倍或以上水平,是大升市以來的最高。市盈率水平雖未達到20倍以上的危險區域,但這一估值水平已不便宜,即使后市繼續上沖,投資者也應該謹慎起來。
現在最重要的,已經不是某只股票究竟有多好,而是資金是否會繼續充裕,樂觀的投資情緒還能維持多久。
本周,港股未能延續上周急升的氣勢,在23000點上方繼續高歌猛進,而是小憩調整。內地公布的GDP和CPI數據顯示,進一步宏觀調控腳步越來越近,加上受內地下月起增加鉛、鋅、銅及鎢礦資源稅影響,港股上行信心不足。
對于市場擔憂的宏觀調控,有券商認為,此舉會令內地資金進一步流入香港市場,即使中資股業務受宏觀調控拖累,但股價在低位也會因為受到資金追捧而獲得支持,H股有望繼續跑贏A股。
里昂證券分析認為,在未來3個月里,單是內地QDII資金流入香港股市就會有1150億元之多,其中全國社保基金的近200億元資金將流入國企股,而新發行的券商、基金類QDII則會對藍籌股更感興趣。
雖然近期唱多港股的聲音很多,但也有比較謹慎的觀點。安本國際基金管理亞洲證券投資經理姚鴻耀表示,港股現在對負面消息頗為敏感,比如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利息率、通貨膨脹等,特別是美國可能調高利率。他認為,港股下調幅度可能會高達15%至20%,資金流向是后市的關鍵。不過他認為,長遠看,恒指現有水平估值合理,企業負債偏低、盈利和派息能力高,這些都支持恒指有比較強的抗跌能力。
推動港股近期急漲的中資股后市將如何演繹,投資界開始出現分歧。
8月份,中國外匯儲備減少了939億美元,這是連續4個月中國外匯儲備下降。而且有分析認為,“新匯改”之后,大致有1500億美元資金流出中國。遍布國內及全球的地下錢莊早就成了國內居民資金流出的廣泛渠道,只要預期人民幣貶值,大量的資金就能夠通過這些渠道流向海外。而這些資金流出之后,基本會流向北美的房地產市場。
在這兩個月,在全加拿大的房價都在下跌的情況下,溫哥華、多倫多的房價仍然在大幅飆升,8月份兩地房價飆升的幅度達9%。尤其兩地的豪宅,只要有人出手賣出,立即就有人接手。在多倫多,一些200萬加元以上的住宅,只要一掛出立即就會賣出,有的只需一兩天就賣出。在過去幾年,至少要幾個月內才可能賣出。而且多倫多這些豪宅的交易在這兩個月十分火爆。
最近,有研究機構表明,目前進入加拿大多倫多及溫哥華豪宅市場的80%為華人,不少還是以現金支付。所以,目前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加拿大反洗錢機構的重視。溫哥華就有所謂金牌房地產經紀正在退出該行業,以免惹麻煩。而且,不少購買住房者并非是加拿大的華人公民或移民,更多的是在加拿大讀書的學生的家長。可以說,這兩個月多倫多及溫哥華住房市場的火爆,估計與人民幣貶值后,不少中國居民的資金流入加拿大的房地產市場有關。
而且人民幣貶值讓國人的資金流向海外,估計更多的是流入美國房地產市場。有報道說,美國房產經紀人Gloria Ma表示,在過去幾天里,一直有中國客戶聯系她希望到美國購買住房。中國的一些客戶不僅把手上持有的資金流向美國,而且也在準備賣掉中國的房產,把這些資金流向美國的房地產投資。
實際上,有眼光的中國居民對于自己的資產投資全球配置早就有規劃。因為,就目前中國投資市場的情況來看,不僅人民幣的貶值會讓他們減持人民幣計價的資產,讓人民幣資金流向海外,而且最近中國股市的暴跌,中國房地產市場結束前十年繁榮的情況下,為了降低其資產的風險,肯定會對自己的投資進行全球配置并讓所持有的資金流向海外,而北美的房地產市場已經成了他們可能的最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