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7 18:06:40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rip協議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2)0720016-02
1 RIP協議概述
動態路由協議有距離向量路由協議和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兩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就是最典型的距離向量路由協議,它被廣泛應用于小型的同類網絡。
RIP是由Xerox在20世紀70年代開發的,最初定義在RFC1058中。RIP用兩種數據包進行傳輸更新:更新和請求,每個有RIP功能的路由器在默認的情況下,每間隔30秒利用UDP 520端口向與它直連的網絡鄰居廣播(RIPv1)或者組播(RIPv2)路由更新。
RIP協議分為版本1和版本2,但不論版本1還是版本2,它們都具備下面的特征:
1)都是距離向量路由協議;
2)使用跳數(Hop Count)作為度量值;
3)默認路由更新周期為30秒時間;
4)管理距離(AD)為120;
5)支持觸發更新;
6)最大跳數為15跳;
7)支持等價路徑,默認4條,最大16條;
8)使用UDP 520端口進行路由更新。
RIPv1和RIPv2的主要差異如下:
表1 RIPv1和RIPv2的區別
2 RIP協議的工作原理
2.1 RIP路由表
RIP協議路由表中包含了一系列的信息:目的地的地址;到目的地路徑的下一跳及距離計算值,距離是指到達目的地的網絡所要經過路由器的個數;除了這些最主要的信息外,路由表還包括了其他的一些信息:比如時鐘(計時器)、狀態信息(標志位)。下面就是一個典型的RIP路由表:
表2 RIP路由表
2.2 RIP工作原理
RIP協議的整個運行都是與RIP路由表密切相關的,簡單來說其工作原理就是路由器之間進行RIP路由表的交換的過程。
1)RIP路由表的更新維護
路由器每30秒通過UDP報文發送路由交換信息,以此確定鄰居是否存在。如果180秒內未收到相鄰節點的路由信息反饋,則標識該條路徑不可達;再經過120秒還是未收到路由信息反饋,就刪除這條路由。一旦網絡發送變換,路由器就必須更新RIP路由表,這個過程可以稱之為收斂(Convergence),RIP協議要確定一條路徑是否可達需要3分鐘,所以整個收斂過程是比較慢的。
路由表是存放在路由器的內存中,路由器啟動后會初始化路由表,對每個直連網絡生成一條路由信息,然后復制相鄰路由器上的路由表,每復制一次“跳數”就加1,并且把下一跳地址指向該路由器。例如達到某個網絡下一跳地址是指向R1,可是R1上沒有到達該網絡的路由信息,則刪除該條路由?!疤鴶怠笔侵钡竭_目的網絡所必須經過路由器的個數,直連網絡的跳數為0,優先級也是最高。
2)路由環路
由于RIP是距離向量路由協議,因而也就有了該類協議的弱點:可能會產生路由環路。一般來說,產生路由環路常見原因有二:一是有可能靜態路由的設置不合理,二是動態路由的定時廣播產生了誤會。
情況一,靜態路由設置不合理:假設有兩個路由器R1和R2,它們的路由表中都有一條到達同一目標網絡的靜態路由信息,并且下一跳地址彼此指向對方,這樣就產生了環路。
情況二,動態路由產生的:假設路由器R1有條通過路由器R2到達網絡A的路由信息,但是由于網絡變化,路由器R2到網絡A不可達,并且路由器R2的路由廣播先于路由器R1。由于路由器R1路由表中有到達網絡A的路由,且下一跳地址就是R2,所以路由器R2就會學習到路由器R1的這條路由信息,并且將下一跳的地址設置為R1,如此一來,路由器R1和R2都把下一跳地址彼此指向對方了,從而形成環路。
3)環路的解決
由于環路的產生,不利用網絡的正常高效運行,所以針對此種情況有如下解決方法:
① 設置最大跳數:RIP協議規定了最大跳數為16,跳數達到16就標識該條路由不通,并且會阻止環跳繼續進行,如上文中描述的環路產生情況二,就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解決環路的產生。
② 水平分割:水平分割就是把路由信息中發送給原發者的信息過濾掉,路由信息采用單向發送。
③ 毒性反轉:毒性反轉是水平分割的改進版本,如果路由器收到的路由信息是自己原來發送的信息,就馬上將此路由信息的跳數設置為16,這個過程稱之為毒化。
④ 觸發方式:這種方法主要是避免網絡收斂速度慢而形成環路,只要網絡發生了變化,路由器馬上發送更新路由信息,迅速通知相鄰的路由器,避免信息誤傳。
⑤ 抑制時間:這是指路由器在收到路由變化信息時,馬上開啟抑制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有變化的項目被凍結,用以防止信息被錯誤覆蓋。
3 RIP協議的優缺點
RIP協議最大的優點就是實現起來簡單,開銷比較小,很適合小型網絡,但其也存在一些缺陷:
1)當網絡出現故障時,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將此消息傳遞到所有的路由器上,通俗的說就是壞消息傳播的慢。
2)由于RIP協議規定最大的“跳數”是15,也就是路由器個數,因此限制了網絡規模。
3)路由器彼此之間交換的信息是路由器上的完整路由表,隨著網絡的不斷擴大,所花費的開銷也隨之增加。
4 RIP配置簡述
實驗拓撲圖如下,以思科路由器為例。
圖1 RIP基本配置
4.1 實驗步驟
Abstract: Based on the topology of the network and performance index of network equipment, from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protocol of rip protocol and OSPF protocol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network,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index of agreement in the network, like stability and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this paper studied the specific algorithm of rip protocol and OSPF protocol, and finally got the best matching network and matching environment of two kinds of protocol through combining with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network equipment and the topology of the network.
關鍵詞: OSPF;RIP;拓撲;Dijkstra 算法;D-V算法
Key words: OSPF;Rip;topology;Dijkstra algorithm;D-V algorithm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05-0194-04
0 引言
近幾年來,特別是在步入21世紀之后,Internet規模的發展非常的迅速,Internet逐漸的走到了千家萬戶,并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時當前的Internet的節點并不是單純指的是計算機,還包括了PDA、移動電話、各種各樣的終端甚至包括冰箱、電視等家用電器,這些設備都能夠被接入網絡之中。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已經建起了面向全社會的網絡基礎設施,交換機路由器大量的在我國的網絡互聯設備中應用,并逐步的完善我國的網絡建設,伴隨著我國電信網,計算機網絡以及有線電視網絡的三網融合進程的推進,我國的網絡建設越來越完善,并在更多的領域發揮著作用。這些服務的提供離不開交換機路由器配置各種路由協議,比如RIP、OSPF、BGP等,在各種類型的網絡中,究竟使用何種協議,如何在不同的網絡環境下達到網絡設備與網絡協議最佳匹配,成為三網融合時代企及解決的課題。
文中首先分析計算機網絡的常見拓撲結構與網絡設備性能的關系,其次對IP數據包在網絡設備中的運行原理與IP數據包在路由器中轉發過程進行了研究,接著對當前在互聯網中廣泛部署的兩大動態路由協議OSPF與RIP的算法進行了詳細分析,最后根據OSPF與RIP的算法特點與網路結構的類型得出OSPF與RIP協議的最佳匹配網絡環境。
1 網絡拓撲結構與網絡設備性能分析
網絡(network)是一個復雜的人或物的互連系統。計算機網絡,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以及專門的外部設備利用通信線路互連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網絡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信息資源。由于連接介質的不同,通信協議的不同,計算機網絡的種類劃分方法名目繁多。但一般來講,計算機網絡可以按照它覆蓋的地理范圍,劃分成局域網和廣域網,以及介于局域網和廣域網之間的城域網(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而網絡的拓撲(topology)結構依據局域網和廣域網的類型也可以分為不同類型[1]。但是在日益龐大的互聯網中,網絡設備的性能與網絡的拓撲結構相輔相成。
拓撲(topology)結構定義了組織網絡設備的方法。LAN有總線(bus)型、星型(star)等多種拓撲結構。在總線拓撲中,網絡中的所有設備都連接到一個線性的網絡介質上,這個線性的網絡介質稱為總線。當一個節點在總線拓撲網絡上傳送數據時,數據會向所有節點傳送。每一個設備檢查經過它的數據,如果數據不是發給它的,則該設備丟棄數據;如果數據是發向它的,則接收數據并將數據交給上層協議處理。典型的總線拓撲具有簡單的線路布局,該布局使用較短的網絡介質,相應地,所需要的線纜花費也較低。缺點是很難進行故障診斷和故障隔離,一旦總線出現故障,就會導致整個網絡故障;而且,LAN任一個設備向所有設備發送數據,消耗了大量帶寬,大大影響了網絡性能。在這樣的拓撲結構中對網絡設備的要求比較平均,性能優良的路由器或交換機不能有效發揮其作用。
星型拓撲結構有一個中心控制點。當使用星型拓撲時,連接到局域網上的設備間的通信是通過與集線器或交換機的點到點的連線進行的。星型拓撲易于設計和安裝,網絡介質直接從中心的集線器或交換機處連接到工作站所在區域;星型拓撲易于維護,網絡介質的布局使得網絡易于修改,并且更容易對發生的問題進行診斷。在局域網構建中,大量采用了星型拓撲結構。當然,星型拓撲也有缺點,一旦中心控制點設備出現了問題,容易發生單點故障;每一段網絡介質只能連接一個設備,導致網絡介質數量增多,局域網安裝成本相應提升。在這樣的拓撲結構中,一般要求中心控制點的網絡設備是整個網絡中處理性能與穩定性最優的設備。
這些拓撲結構是邏輯結構,和實際的物理設備的構型沒有必然的關系,如邏輯總線型和環型拓撲結構通常表現為星型的物理網絡組織。WAN常見的網絡拓撲結構有星型、樹型、全網狀(Full meshed)、半網狀等等[2]。在對網絡進行路由協議的部署時,要依據網絡的拓撲結構與網絡設備的處理性能進行最優配置。
2 RIP協議與OSPF協議在網絡環境中的應用配置研究
路由器提供了將異地網互聯的機制,路由就是指導IP 數據包發送的路徑信息,在路由器上運行一定的路由協議就可實現將一個數據包從一個網絡發送到另一個網絡。
在互連網中進行路由選擇要使用路由器,路由器只是根據所收到的數據報頭的目的地址選擇一個合適的路徑(通過某一個網絡),將數據包傳送到下一個路由器,路徑上最后的路由器負責將數據包送交目的主機。數據包在網絡上的傳輸就好像是體育運動中的接力賽一樣,每一個路由器只負責自己本站數據包通過最優的路徑轉發,通過多個路由器一站一站的接力將數據包通過最優最佳路徑轉發到目的地,當然有時候由于實施一些路由策略數據包通過的路徑并不一定是最佳路由[3]。
路由器轉發數據包的關鍵是路由表。每個路由器中都保存著一張路由表,表中每條路由項都指明數據包到某子網或某主機應通過路由器的哪個物理端口發送,然后就可到達該路徑的下一個路由器,或者不再經過別的路由器而傳送到直接相連的網絡中的目的主機。當網絡拓撲結構十分復雜時,手工配置靜態路由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現錯誤,這時就可用動態路由協議,讓其自動發現和修改路由,無需人工維護,但動態路由協議開銷大,配置復雜。
有的動態路由協議在TCP/IP協議棧中都屬于應用層的協議。但是不同的路由協議使用的底層協議不同。OSPF將協議報文直接封裝在IP報文中,協議號89,由于IP協議本身是不可靠傳輸協議,所以OSPF傳輸的可靠性需要協議本身來保證。RIP使用UDP作為傳輸協議,端口號520。
按照工作區域,路由協議可以分為IGP和EGP。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s )內部網關協議在同一個自治系統內交換路由信息,RIP和IS-IS都屬于IGP。IGP的主要目的是發現和計算自治域內的路由信息。EGP(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s)外部網關協議用于連接不同的自治系統,在不同的自治系統之間交換路由信息,主要使用路由策略和路由過濾等控制路由信息在自治域間的傳播,應用的一個實例是BGP。按照路由的尋徑算法和交換路由信息的方式,路由協議可以分為距離矢量協議(Distant-Vector)和鏈路狀態協議。距離矢量協議包括RIP和BGP,鏈路狀態協議包括OSPF、IS-IS。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基于貝爾曼-福特算法,使用D-V 算法的路由器通常以一定的時間間隔向相鄰的路由器發送他們完整的路由表。接收到路由表的鄰居路由器將收到的路由表和自己的路由表進行比較,新的路由或到已知網絡但開銷(Metric)更小的路由都被加入到路由表中[4]。相鄰路由器然后再繼續向外廣播它自己的路由表(包括更新后的路由)。距離矢量路由器關心的是到目的網段的距離(Metric)和矢量(方向,從哪個接口轉發數據)。在發送數據前,路由協議計算到目的網段的Metric;在收到鄰居路由器通告的路由時,將學到的網段信息和收到此網段信息的接口關聯起來,以后有數據要轉發到這個網段就使用這個關聯的接口。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基于Dijkstra算法,有時被稱為最短路徑優先算法。L-S算法提供比RIP等D-V算法更大的擴展性和快速收斂性,但是它的算法耗費更多的路由器內存和處理能力。D-V算法關心網絡中鏈路或接口的狀態(up或down、IP地址、掩碼),每個路由器將自己已知的鏈路狀態向該區域的其他路由器通告,這些通告稱為鏈路狀態通告(LSA:Link State Advitisement)。通過這種方式區域內的每臺路由器都建立了一個本區域的完整的鏈路狀態數據庫。然后路由器根據收集到的鏈路狀態信息來創建它自己的網絡拓樸圖,形成一個到各個目的網段的帶權有向圖。鏈路狀態算法使用增量更新的機制,只有當鏈路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時才發送路由更新信息,這種方式節省了相鄰路由器之間的鏈路帶寬。部分更新只包含改變了的鏈路狀態信息,而不是整個的路由表[5][11]。
3 路由協議在網絡環境中的性能指標
為了綜合比較兩種路由協議在網絡中性能指標,我們搭建匯聚與接入的兩層網絡環境,在這兩種網絡環境中分別部署OSPF與RIP協議,然后用網絡分析儀對部署兩種不同協議的網絡性能指標如帶寬與時延等進行對比分析,網絡拓撲如圖1所示。
帶寬(bandwidth)和延遲(delay)是衡量網絡性能的兩個主要指標。LAN和WAN都使用帶寬(bandwidth)來描述網絡上數據在一定時刻從一個節點傳送到任意節點的信息量。帶寬分為兩類:模擬帶寬和數字帶寬。本文所述的帶寬指數字帶寬。帶寬的單位是位每秒(bps,bit per second),代表每秒鐘一個網段發送的數據位數。網絡的時延(delay),又稱延遲,定義了網絡把一位數據從一個網絡節點傳送到另一個網絡節點所需要的時間。網絡延遲主要由傳導延遲(propagation delay)、交換延遲(switching delay)、介質訪問延遲(access delay)和隊列延遲(queuing delay)組成。總之,網絡中產生延遲的因素很多,可能是網絡設備的問題,也可能是傳輸介質、網絡協議標準的問題;可能是硬件,也可能是軟件的問題[6][11]。
路由的花費(metric)標識出了到達這條路由所指的目的地址的代價,通常路由的花費值會受到線路延遲、帶寬、線路占有率、線路可信度、跳數、最大傳輸單元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動態路由協議會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幾種因素來計算花費值(如RIP用跳數來計算花費值)。該花費值只在同一種路由協議內有比較意義,不同的路由協議之間的路由花費值沒有可比性,也不存在換算關系。
在上述網絡環境中OSPF與RIP協議,網絡分析儀對部署兩種不同協議的網絡性能指標對比分析如圖2~4。
通過上述實驗,對ospf與rip的帶寬、延遲、路由花費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兩種協議的性能基本一致。
4 兩種路由協議性能指標與協議算法分析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的優點:配置簡單,占用較少的內存和CPU 處理時間。缺點:擴展性較差,比如RIP最大跳數不能超過16跳。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基于Dijkstra算法,有時被稱為最短路徑優先算法。L-S算法提供比RIP等D-V算法更大的擴展性和快速收斂性,但是它的算法耗費更多的路由器內存和處理能力。D-V算法關心網絡中鏈路或接口的狀態(up或down、IP地址、掩碼),每個路由器將自己已知的鏈路狀態向該區域的其他路由器通告,這些通告稱為鏈路狀態通告(LSA:Link State Advitisement)。通過這種方式區域內的每臺路由器都建立了一個本區域的完整的鏈路狀態數據庫[7]。然后路由器根據收集到的鏈路狀態信息來創建它自己的網絡拓樸圖,形成一個到各個目的網段的帶權有向圖。鏈路狀態算法使用增量更新的機制,只有當鏈路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時才發送路由更新信息,這種方式節省了相鄰路由器之間的鏈路帶寬。部分更新只包含改變了的鏈路狀態信息,而不是整個的路由表。
RIP:RIP協議是D-V算法路由協議的一個典型實現,非常古老的路由協議,RIP協議適用于中小型、比較穩定的網絡,有RIPv1和RIPv2兩個版本,RIP基于UDP,端口號為520,以跳數(hop)為路由度量,兩個路由器之間缺省為1跳,16跳為不可達,RIP更新報文以廣播地址周期性發送,缺省30秒,RIPv2可使用組播地址(224.0.0.9)發送,支持驗證和VLSM。優點:實現簡單,配置容易,維護簡單,可以支持IP,IPX等多種網絡層協議[8][12]。缺點:路由收斂速度慢,在極端的情況下,存在路由環路問題,以跳數(hop)標記的metric值不能真實反映路由開銷,有16跳的限制,不適合大規模的網絡,周期性廣播,開銷比較大。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目前IGP中應用最廣、性能最優的一個協議(最新版本是version 2,RFC2328),具有如下特點:無路由自環,可適應大規模網絡,路由變化收斂速度快,支持區域劃分,支持等值路由,支持驗證,支持路由分級管理,支持以組播方式發送協議報文[10][13]。
5 兩種協議的最佳匹配網絡環境
對于不同網絡環境RIP與OSPF各有自己的優缺點,綜合網絡設備的性能之標與網絡的拓撲結構,在小型網絡中如果網絡維護人員數量有限并且網絡設備的成本較低與性能一般,我們有限考慮使用配置簡單,占用較少的內存和CPU處理時間的RIP協議,RIP協議在這樣的網絡環境中能充分發揮其優勢。并且RIP隊列延與遲交換延遲比使用OSPF要小。同時路由變化收斂速度快也比OSPF協議要快。在中大型網絡中我們考慮到RIP容易出現路由自環路,路由收斂速度慢,有16跳的限制,我們最好選用OSPF協議,在大型網路中骨干網絡的網路設備性能比較優越,OSPF協議指定一臺骨干路由器作為DR,完全可以滿足處理大量路由信息的需求,對非骨干網絡,網絡設備的性能不需要特別要求即可實現路由變化的快速收斂。
RIP與OSPF兩種路由協議在當今互聯網中已經廣泛應用,但隨著電子芯片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設備的處理性能得到突飛猛進的提高,并且其價格越來越低,因此RIP占用較少的內存和CPU處理時間的優勢逐漸被打破,但是隨著物聯網與云計算技術的發展,網絡上的節點不再單純是計算機,還將包括各種各樣的終端甚至包括冰箱、電視等家用電器,這些設備都需要接入到網絡中,同時還有RFID標簽與讀寫器,對于這樣連接這些終端的小型網絡環境,RIP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
參考文獻:
[1]劉化君.網絡編程與計算機技術.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張東亮.IPV6技術.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章衛國,楊向忠.模糊控制理論與應用[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
[4]許精明.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技術的分析與研究.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09,19(11):115-116.
[5]張國良.模糊控制及其MATLAB應用.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6]Hinden R,Deering S.IPv6 Multicast Address Assignments[S]. RFC 2375, IETF, July 1998.
[7]Vida R,Costa L.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Version 2(MLDv2)for IPv6[S],RFC 3810, IETF,June 2004.
[8]JaeDeok Lim, Young Ki Kim, Protection Algorithm against security holes of IPv6routingheader[C].IEEE ICA0T2006,February 2006.
[9]Research & DevelopmentConta A,Deering S.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CMPv6) for the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S],RFC 4443,IETF,March2006.
[10]Gont F.ICMP attacks against TCP[R], Workin Progress,IETF,September 2005.
[11]AuraT. Cryptographically Generate addresses(CGA)[S],RFC 3972,IETF,March2005.
「關鍵詞中國入世、TRIPS協義、國際法義務
如何理解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必須履行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TRIPS)協議義務,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課題。本文擬從TRIPS協議文本規定的國際法義務、TRIPS協議爭端解決案件印證的國際法義務、中國入世法律文件載明的特別義務以及可能的爭端事項這三方面加以初步論述,以求教于法學界前輩同仁。
一、TRIPS協議義務的性質與范圍
1.國際法義務。中國作為WTO的正式成員,必須履行TRIPS協議規定的義務。這究竟是什么義務呢?我認為,這首先是TRIPS協議文本規定的國際法義務。根據《建立WTO協議》第2條第2款,包括TRIPS協議協議在內的WTO一攬子協議“對所有成員具有約束力(binding on all Members)”。(注:《建立WTO協議》英文文本見WTO官方網頁(wto.org)“法律文本”,中文譯本可參閱《世界貿易組織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結果法律文本》(中英文對照),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本文以下所引該協議以及附件-TRIPS協議,英文文本與中文譯本出處相同,均略。)又據《建立WTO協議》第12條第1款,WTO成員包括國家和單獨關稅區。在國際法上,國家是一個擬制的國際人格者,通常由一定的政府行使國家主權或條約規定的其他權利,承擔相應的義務以及由此可能產生的國家責任。作為國際條約的TRIPS協議,對該協議的成員所具有的約束力,就是指該成員政府必須履行協議規定的國際義務。單獨關稅區雖然不享有主權,但是,在WTO內根據多邊貿易協議,享有與國家同樣的權利,承擔同樣的義務,其政府也必須履行TRIPS協議規定的義務。(注:目前在WTO中存在四個單獨關稅區,即歐洲共同體、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中國臺北。有的知識產權學者不了解歐共體也是單獨關稅區。見鄭成思:“世界貿易組織與中國知識產權法”,載于其主編:《知識產權文叢》第四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9頁。)本文不研究單獨關稅區,因而以下論述均不涉及此問題。
2.有效實施義務。政府作為主權國家代表,是一國憲法規定的立法、行政與司法機關之總稱。因而,政府承擔的TRIPS協議規定之義務,包括了相應的立法、行政與司法機關應履行的義務。根據TRIPS協議第1條第1款第一句話,成員們應使TRIPS協議各項規定“得以有效”(shall give effect)。這是TRIPS協議文本對WTO成員的政府規定的第一項,也是最主要的國際法義務,即各成員政府必須無保留地(包括TRIPS協議在內的WTO一攬子協議不允許保留)在其域內,通過立法、行政與司法實施,使TRIPS協議各規定成為有效的法律制度。這種國際法義務的性質,首先意味著各成員自加入WTO之日起,除過渡期安排,(注:根據TRIPS協議第65條、第66條,自1995年1月1日起,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與最不發達國家分別享有1年、5年與10年的過渡期。)應使域內相關知識產權制度與TRIPS協議相一致。對于中國而言,由于發展中國家的過渡期已結束,因此,如今中國入世之日起必須不折不扣地全面履行TRIPS協議義務。根據對TRIPS協議的起草與談判過程的研究,可以發現:“得以有效”這一寬泛的術語表述,旨在強調成員政府實施該協議的義務性質,即不局限于通過其立法改變域內知識產權法律制度與TRIS協議的任何抵觸之處,而且要求其行政與司法的實施與TRIPS協議的一致性。(注:有關TRIPS協議的起草與談判過程研究,參閱Daniel Gervais,The TRIPS Agreement:Drafting History and Analysis, London:Sweet & Maxwell, 1998.該書由TRIPS協議談判組主席Lars Anell作序,通過比較TRIPS協議起草與談判過程中的三個主要文本,即馬拉恪什最后文本(事實上就是1991年12月由當時GATT總干事鄧克爾主持確定的文本,稱為“鄧克爾文本”)、布魯塞爾文本(1990年12月)與稍前的“W/76文本”(1990年7月23日,W/76是該文本的文件號),詳細地分析了TRIPS協議每一項條款的來龍去脈。)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可以說,TRIPS協議文本規定的第一項國際法義務就是“有效實施”的義務。
現有TRIPS協議文本的中文譯本都未能充分反映出該項義務的性質。比如,有的將“shall give effect”譯為“實施”(注:前引由外經貿部國際經貿關系司翻譯,法律出版社(中英文對照)出版的中文本,第322頁。);有的將之譯為“確?!А薄#ㄗⅲ阂姡h英對照)《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成果》(總編審:汪堯田),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221頁。)從立法角度看,“生效”是指法律具有了效力,但是,這種效力必須通過實施才能實現。而“實施”本身,雖然具有了使法律“有效”的意義,但是,法律實施的有效性,一般都可以進行客觀的衡量。“有效實施”,則包括了不折不扣予以實施的意義。這正是TRIPS協議該項義務的要求。以下TRIPS協議爭端解決案件的分析,將印證這一點。由于對該國際法義務的性質認識不足,因此,國內知識產權界在研究TRIPS協議時,幾乎忽視了這一義務。對于某些學者來說,似乎這是不言而喻的。(注:如鄭成思:《關貿總協定與世界貿易組織中的知識產權-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最后文件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詳解》,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這可能是國內最早研究TRIPS協議的專著。其中對TRIPS協議第1條的分析,只字未提該條款第一句話規定的“有效實施”義務。如果說剛開始研究TRIPS協議,認識不足,情有可原,但是,鄭成思教授在較近長篇研究TRIPS協議的專論中,依然沒有提到TRIPS協議第1條第1款第一句話。見前引鄭成思:“世界貿易組織與中國知識產權法”,第1~28頁。)恰恰從TRIPS協議爭端解決中,我們可以發現,這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義務之一,應予以高度重視,并切實有效地在域內實施TRIPS協議各項規定。
3.起碼義務及其不抵觸義務。TRIPS協議第1條第1款第二句話規定:“成員們可以,但沒有義務通過法律實施比本協議要求更廣泛的保護,只要這種保護與本協議規定不抵觸?!边@被認為是“起碼義務”(minimum obligations)(注:見前引Gervais,The TRIPS Agreement:Drafting History and Analysis,P.42.),即該條款第一句話規定所有成員“有效實施”的義務限于TRIPS協議文本規定的范圍。任何成員提供超出這一義務范圍的知識產權保護,反而必須承擔“不抵觸義務”。可見,正確理解“起碼義務”的范圍,至關重要。
4.適當義務。TRIPS協議第1條第1款第三句話采用的不是義務,而是權利表述,即“成員們應自行(shall be free)決定在其法律制度與實踐中實施本協議規定之適當(appropriate)方法”。這包括立法、行政與司法的方法。行使這種自行決定權的限制條件是“適當”性??梢哉f,這是“適當義務”。
從國際法與國(域)內法的關系看,TRIPS協議第1條第1款設置了國際法優先于國(域)內法的實施義務,但是,如何實施這種國際法義務,是各成員自行決定的權項。TRIPS協議沒有規定必須通過在域內直接適用該協議加以實施的義務。國內有學者以“中國司法部門在實踐中已經直接引用國際條約的條文作出過判決”為根據,主張中國入世后可以通過法院直接適用TRIPS協議,解決我國知識產權法與TRIPS協議的某些“差距”。(注:參閱前引鄭成思:“世界貿易組織與中國知識產權法”,第3頁。)這可能是由于對上述TRIPS協議的國際法義務性質研究不透引起的誤解,因為TRIPS協議的義務僅對成員的政府而言,而沒有直接賦予成員域內的個人享有的權利。域內個人均根據各成員的域內法保護其知識產權。如果該域內法不符合TRIPS協議,個人既無權要求該成員適用TRIPS協議,也不能直接提起WTO的爭端解決,只能通過本國或本地區政府在WTO內提起爭端解決。值得欣慰的是,我國最高司法部門已充分認識到了TRIPS協議的國際法義務性質,(注:參閱主編:《WTO與中國的司法審判》,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WTO與中國法治建設”(代序)。)沒有被有的學者所誤導。
綜上,TRIPS協議第1條第1款的義務是:成員們應以適當的方法,有效實施該協議規定的起碼的知識產權保護。
5.實體義務及其追加義務。根據該協議第1條第2款,這種起碼保護的實體法標準包括,但不限于該協議第9條至第39條的規定,即包括版權與相關權、商標、地理標志、工業設計、專利、集成電路設計圖、未披露信息等七方面知識產權的保護。根據該協議第2條第1款,成員們不論是否加入《巴黎公約》,都應遵守該公約條1條至第12條與第19條。可以說,這是“追加義務”。比較TRIPS協議與《巴黎公約》保護的工業產權主題(見表1),可見后者的范圍稍大于前者,特別是根據《巴黎公約》第19條,TRIPS協議成員們可以保留其雙邊或多邊的工業產權協議。
表1
-------------------------------------------------------------------------
| TRIPS協議
|
《巴黎公約》 |
|--------------------------------|--------------------------------------|
| 商標,包括商品商標、服務商標 |主題相同,但是,在商標注馳名商標的保護|
|商標的轉讓、集體商標、商號等方面| 規定更多 |
|--------------------------------|--------------------------------------|
| 地理標志,包括對葡萄酒和烈酒 | 主題類同,禁止虛假原產地或生產者 |
| 的地理標志的特別保護
|
標志,范圍大于地理標志 |
|--------------------------------|--------------------------------------|
| 外觀設計,包括紡織品外觀設計 | 主題相同 |
|--------------------------------|--------------------------------------|
| 專利,包括植物新品種的專門保護 | 主題相同,包括實用新型,發明人證書 |
|--------------------------------|--------------------------------------|
| 集成電路的布圖設計 |
無此主題 |
|--------------------------------|--------------------------------------|
| 未披露信息,包括藥品或農業化 | 無此明確主題,但是,反不公平競爭 |
| 學產品的市場銷售審批所需數據 |
的主題包括保護未披露信息 |
-------------------------------------------------------------------------
同樣地,TRIPS協議第9條第1款也規定,成員們不論是否加入《伯爾尼公約》,都應遵守該公約第1條至第21條及其附錄的規定,除“精神權利”的保護。比較TRIPS協議的版權與相關權條款與《伯爾尼公約》(見表2),可見,前者主要是“填補”后者沒有明確規定的主題或權利,或者說,前者在后者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保護內容。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說,相對于任何成員都必須履行的《伯爾尼公約》條款,TRIPS協議的版權與相關權保護義務也屬于“追加”。當然,從總體上看,《伯爾尼公約》保護的范圍遠超過TRIPS協議的相關規定,因此,相對于未加入《伯爾尼公約》的WTO成員,該公約的有關義務仍然是“追加義務”。
表2
-------------------------------------------------------------------------------
| TRIPS協議
|
《伯爾尼公約》 |
|-----------------------------------|-----------------------------------------|
| 計算機程序和數據匯編
| 無此明確主題,文學與藝術作品包括該主題 |
|-----------------------------------|-----------------------------------------|
| 出租權
|
無此明確權利 |
|-----------------------------------|-----------------------------------------|
| 保護期限為有生之年加身后50年 |
相同 |
|-----------------------------------|-----------------------------------------|
| 限制與例外
|
相同 |
|-----------------------------------|-----------------------------------------|
| 表演者、音響制品制作者、 | |
| 廣播組織的權利
|
無此明確主題 |
-------------------------------------------------------------------------------
【關鍵詞】TCP 協議;有色Petri網;形式化描述;可達樹
隨著數據通信和網絡的發展,現在TCP/I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協議簇成為占主導地位的網絡體系結構,被廣泛的使用。有色Petri網(Colored Petri Net,CPN)是由丹麥的Jensen Kurt于1981年在Petri網基礎上定義的一種具有層次性的高級Petri網。利用在計算機上開發的CPN的建模分析工具──CPN Tools,可以建立描述系統的CPN靜態模型,并對系統模型的動態行為進行仿真,分析系統的分布、并發、同步、異步等特性,以及建立系統模型的狀態空間并分析系統的活性問題、可達性問題等。由于CPN具有嚴格的網理論形式化的數學描述、上述的特性以及建模工具提供的仿真分析功能,因此在網絡通信協議的驗證和分析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一、TCP協議連接的建立過程
TCP是一個可靠的,面向連接的,端到端的傳輸協議,它提供了具有流量控制的可靠的數據傳輸。TCP的連接建立稱為“三次握手”。(1)客戶發送第一個報文段,SYN報文段,在這個報文段中只有SYN標志置1,這個報文段的作用是使序號同步。客戶端選擇一個隨機數作為第一序號,并把這個序號發給服務器。注意SYN報文段是一控制報文段,不攜帶任何數據但它消耗一個序列號。(2)服務器發送第二個報文段,即SYN+ACK報文段,其中有兩個標志置為1這個報文段有兩個目的,一個是使用SYN同步初始序號,另一個是服務器使用ACK標志確認已經從客戶端收到的SYN報文段,同時給出期望從客戶端收到的下一個序號。服務器還必須定義客戶端要使用的接收窗口(rwnd),這就實現了TCP的流量控制。(3)客戶端發送第三個報文段。這僅僅是一個ACK報文段。它使用ACK標志和確認號字段來確認收到了第二個報文。注意這個報文段的序號和SYN的報文段使用的序號一樣,這個ACK報文段不消耗任何序號。客戶還必須定義服務窗口值。在某些情況下第三個報文段可以攜帶客戶端的第一個數據塊,在這種情況下第三個報文段必須有一個新的序號來表示數據源的第一個自己的編號。一般的來說,第三個報文段不攜帶數據的,因而不消耗序號。
二、CPN模型
在利用CPN Tool建立具體模型之前,先對模型中各庫所和變遷,以及顏色類型,變量做一說明。當P1,P2,P4,P7中有標識的時候,即發送端主動打開準備發送連接請求和接受端被動打開監聽,發送第一個請求報文,其序號用變量n1綁定,在接收端收到這個請求信息的時候把n1加1作為服務器想從客戶端得到下一報文段的序號,同時和自己的初始序號一起組成確認報文段序列,用(n3,n2)來綁定。當客戶端接到這個報文的時候進行檢查,如果n3=n1+1,說明得到服務器確認報文安全,發送客戶確認報文,用(n3,n4)綁定,同時把n1作為數據傳輸的初始序號。如果n3不等于n1+1,客戶端重新發送連接請求。在服務器端收到客戶端確認報文的時進行檢查,如果n4=n2+1,把n2作為接收數據的初始編號,等待接收數據,否則繼續監聽。在初始標識下最后到的P8和P11中有標記,說明連接建立成功。
三、模型驗證與分析
Petri網的模型驗證方法有兩種:可達樹(Reachability Tree)方法和線性代數(Matrix Equations)方法。在初始標識下通過工具CPN Tool我們可以得到連接的CPN模型的可達樹。(1)可達樹各結點中庫所包含的標記不超過兩個,且當庫所包含兩個標識時標記顏色各不相同,因此TCP協議連接建立的有色Petri網模型是安全的,有界的。(2)可達樹中各變遷至少引發一次,沒有從不引發的變遷。樹中每個標號有后繼標號,即每個標號都是可以引發的。對于可達集R(M0),每一標號都有一條從根到的變遷路徑,即。根據活性的定義,可知該模型是活的,不會有死鎖發生。(3)可達樹中不存在無用的循環,其中兩個循環是處理發送端和接收端所接受的報文序號是否匹配。(4)可達樹中可達狀態M3經變遷T3可回到初始狀態,所以該CPN模型是可逆的。保證了協議周期的實現,即能夠重復執行請求連接的功能。
本文利用有色Petri網的建模的方法和工具CPN Tool,建立了TCP協議的連接建立過程的有色Petri網模型,得到模型的了可達樹,通過可達樹的方法,驗證了所建模型的有界性、安全性、活性、可逆性等性質。從而證明了所構造的形式化模型的正確性,同時也驗證了協議的邏輯正確性。
參 考 文 獻
[1]周必水,酈泓.有色Petri網在通信協議中的應用[J].系統仿真學報.2003,15(8):112~114
(北京青云航空儀表有限公司,北京100086)
摘要:針對傳統ARINC429總線電路設計中采用的協議芯片的方式有擴展性差,占面積大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FP?GA的ARINC429協議電路設計。協議電路的設計分為接收電路設計和發送電路設計兩部分,并且對電路進行了仿真和驗證。協議電路可以通過配置模塊的I/O口,方便地對ARINC429總線通信的波特率、奇偶校驗等參數進行設置。該協議采用的獨立的收/發電路設計可以很方便地進行ARINC429總線通道的擴展。除FPGA外,電路外圍只需要使用總線驅動電路,從而大大地減少了電路面積。該協議電路設計通過嚴格的測試,已經應用在實際的產品中。
關鍵詞 :FPGA;ARINC429總線;模塊配置;電路設計
中圖分類號:TN91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73X(2015)18?0092?03
ARINC429 總線是航空電子系統中最常用的通信總線之一。ARINC429總線電路是通過ARINC429總線接收/發送協議芯片加驅動芯片來實現的。協議芯片占用板卡面積,且每個協議芯片接收/發送通道數量固定,當電路需要多個ARINC429總線通道時,硬件面積占用較大。隨著FPGA的大量應用,可通過在有FPGA的系統中,通過FPGA 來實現ARINC429 總線協議[1]。在FPGA中,通過設計通用的、可配置的ARINC429協議,可以方便地擴展ARINC429 通信通道,減少ARINC429 協議芯片的使用,縮小產品尺寸,并且通過配置ARINC429 總線,可方便適用于各種要求的ARINC429通信。
1 方案設計
1.1 方案概述
本方案中基于FPGA 的ARINC429 協議分為兩部分:發送部分和接收部分。這兩部分協議獨立工作,接收協議和發送協議都可以通過對模塊I/O的配置,實現不同的波特率、奇偶校驗,數據格式等功能的設置。
由于ARINC429總線由兩條差分線構成,總線上的電平范圍為-5~5 V,見圖1 的A(ARINC429),B(ARINC429)。該電平不能與FPGA直接進行接口[2],需要總線接口驅動芯片進行電平轉換后才能與FPGA進行接口。對應轉換后的TTL電平見圖1的A(TTL),B(TTL)[3]。
利用本協議方案的ARINC429 的通信電路采用FPGA 加外圍驅動電路的方式實現,方案見圖2。其中ARINC429協議在FPGA內部實現,外圍使用驅動芯片,如HI?3182和DEI?1046。ARINC429協議中每一路的收/發協議搭配上一路對應的驅動芯片,就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ARINC429收/發通道。
1.2 ARINC429發送部分
電路框圖如圖3所示,主要由發送狀態機、計數器、奇偶校驗、輸出控制等部分構成。電路CLK 使用的是25 MHz時鐘,可以通過設置分頻電路的分頻系數,使得電路工作在不同的ARINC429總線波特率下。
信號ENTX為電路工作的使能信號,“1”為使能發送功能;信號P 為奇偶校驗位的選擇位,默認為“1”奇校驗。外部信號在進入狀態機前通過D觸發器進行時鐘同步。發送狀態機控制計數器工作,計數器的結果返回狀態機作為狀態機的輸入控制狀態機的狀態跳轉。其中Bit計數器為數據位的計數,Gap計數器為兩個數據之間的時間間隔計數。
發送狀態機是整個電路工作的核心。當狀態機判斷有數據需要發送時,先從數據緩沖區中取數,并存到移位寄存器中。然后根據預先分頻的時鐘頻率逐位右移輸出。當輸出位為1時,A_OUT和B_OUT分別輸出1和0;輸出位為0 時,A_OUT 和B_OUT 分別輸出0 和1。根據ARINC429 的協議,每一位數據前半個周期為數據,后半個周期輸出同時為0。同時,每移出一位數據,奇偶校驗電路就會統計移出的“1”的個數,當移位寄存器移到最后一位的時候,發送狀態機選擇奇偶校驗電路生成的校驗位進行輸出。發送完32位數據后,最后會等待4 個位時的時間,即“GAP”的時間,狀態機再回到初始狀態。狀態機狀態轉換圖見圖4。
1.3 ARINC429接收部分
接收協議電路如圖5 所示,主要由接收狀態機、計數器和奇偶校驗等部分組成。接收部分的分頻電路與發送的電路相同,信號P為奇偶校驗位的選擇位。信號A_IN和信號B_IN 為輸入的ARINC429的TTL電平。信號在進入狀態機前通過D觸發器進行時鐘同步。
發送狀態機判斷信號A_IN和信號B_IN起始位,開始啟動工作,并對信號A_IN 和信號B_IN 進行采樣,判斷數據,完成后將數據存入移位寄存器最低位,同時移位寄存器往高位移1 位。待Bit計數器增加后,狀態機跳回到采樣狀態,進行下一位的數據采樣。同時狀態機控制奇偶校驗電路工作,奇偶校驗電路根據接收到的值進行“1”的個數統計。采樣完第32位數據時,狀態機對奇偶校驗位進行判斷,根據之前奇偶校驗電路的統計結果和采樣到的數據進行對比,判斷數據是否正確。判斷正確將整個數據存入數據緩沖區;不正確,則報故障。數據接收完成后,置信號Data_Ready 有效。發送狀態機狀態轉換圖見圖6。
電路經分頻后的采樣頻率為ARINC429 數據傳輸波特率的10倍。接收數據時,當兩個差分輸入不相同時,則認為開始接收數據。數據的每個bit進行3 次采樣,如圖7 所示。只有三次采樣都符合ARINC429 的TTL電平才認為數據有效,否則認為數據出錯。采樣1和采樣2對數據進行采樣確認,只有2次采樣相同,數據才會被采用,存入移位寄存器。采樣3是對數據位之間的間隔進行采樣,只有A_IN 和B_IN 全0 才認為正確。以上任何一次采樣出現錯誤,則認為數據錯誤。
2 設計仿真
發送部分的仿真圖如圖8所示(部分截圖),通過編寫testbench對發送數據緩沖區寫入0~128,寫入數據的時鐘為系統時鐘25 MHz,設置ARINC429總線發送波特率為100 Kb/s,奇校驗,發送使能??梢钥吹紸_OUT和B_OUT輸出與預期波形一致,確認數據發送正確。
將ARINC429 總線發送的串行數據引入串行數據輸入端,如圖9所示;讀取接收緩沖RAM的數據如圖10所示。輸入的ARINC429總線數據波特率為100 Kb/s,輸入數據為0~128。從數據緩沖區中讀取數據,得到數據為0~128,與輸入數據一致,數據接收正確。
3 電路驗證和結論
本文ARINC429協議電路的設計基于VerilogHDL語言[4],FPGA型號使用了ACTEL的APA600[5],該電路成功地應用在多個型號產品上,并且隨產品通過了嚴格的測試和驗證?;贔PGA的ARINC429協議的設計極大地方便了PCB電路的設計,節省了板卡面積,方便通信通道的擴展。此協議還可以通過簡單的設置,實現數據的交叉,LABEL的識別等功能,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春雷,羅陽,朱智強.某專用429總線接口協議的FPGA實現[J].航空兵器,2012(1):41?43.
[2] 趙顯紅,何谷惠.基于FPGA 的ARINC429 機載總線接口[J].現代電子技術,2008,31(10):93?95.
[3] ARINC公司.ARINC429傳輸規范[EB/OL]. [2012?02?09].http://wenku.baidu.com.
[4] 夏宇聞.Verilog 數字系統設計教程[M].2 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8.
[5] Actel Corporation. ProASIC?PLUS flash family FPGAs [DB/OL].[2003?05?30]. http://actel.com.
按照WTO的基本要求,成員方必須一攬子接受其一攬子協議。在這一攬子協議中,《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以下簡稱TRIPS協議)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TRIPS協議,以改革我國的知識產權法,既是我國作為WTO成員國的應盡義務,也是我們了解WTO,進而以WTO認可的方式維護我國利益的根本途徑。
一、TRIPS協議及我國知識產權法所作的修改
TRIPS協議所稱的知識產權,是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因此,該協議首先從貿易的角度出發,將適用于有形貿易的“最惠待遇”原則引入了知識產權領域,協議在實體上將機程序納入著作權的保護之列;突出了產地標志,尤其是酒類產地標志的保護;提出要加強集成電路外觀設計和對未公開信息的保護;此外對專利和設計保護也制定了許多實體性的規定。針對TRIPS協議的主要,我國分別于1992年9月、2000年8月對專利法作了修改,于2001年10月對商標法和著作權法作了修改,使我國在知識產權立法方面已基本符合TRIPS協議的要求。
(一)專利法方面
1.擴大了專利權人專有權的范圍,增加了“許諾銷售權”?!霸S諾銷售”亦稱提供銷售,是以做廣告、在商店櫥窗或展銷會陳列展示等方式明確表明愿意出售專利產品的行為。TRIPS協議第28條規定:應賦予專利權人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專利產品或依專利直接獲得的產品的權利,及禁止他人未經許可用上述方式獲得專利產品的權利。我國原專利法卻沒有賦予專利權人“許諾銷售權”及禁止他人“許諾銷售權”,這使得專利權人即使發現他人在擅自實施對自己專利產品的許諾銷售行為,也苦于沒有依據,只能等侵權產品已實際銷售,損失已造成時才能請求法律救濟。基于此,這次新的專利法第11條明確規定:專利權人享有禁止許諾銷售權。這使得專利權人能盡早制止侵權,防止損失的發生。
2.增加了“即發侵權”的規定,賦予了專利權人訴前財產保全、證據保全的請求權。根據TRIPS協議第50條關于即發侵權的規定,我國專利法第61條明確規定:“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即將實施侵犯其專利權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時,可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边@一規定突破了傳統民法侵權責任的承擔必須要有損害事實的存在這一要件,阻止了侵權貨物進入流通渠道,更好地保護了專利權人的權利。同時在上與《合同法》中的“預期違約”制度相應。在這一點上,我國新商標法和著作權法也都做了同樣的規定。
3.取消了我國因所有制不同而在間產生的對專利權的“所有”和“持有”的區別。由于我國過去對企業是以所有制為劃分標準,認為國有企業資產屬于國家所有,因此,國有企業對專利只能是“持有”,不能自由處分。這樣的規定導致國有企業發明創造及申請專利的積極性不高,也導致國有企業與外國企業、港澳臺企業待遇不同,與TRIPS協議所規定的國民待遇不符,因此,新專利法刪除了國有企業對專利“持有”的規定。
4.侵權責任的承擔進一步細化。我國傳統侵權責任的承擔須具備四個要件,首先強調主觀過錯,因此原專利法規定:使用或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產品的,不視為侵權。這種“不知者的善意使用不視為侵權”的理論與TRIPS協議不符。TRIPS協議第45條規定:“在適當場合即使侵權人不知或無充分理由應知自己從事之活動系侵權,成員仍可以授權司法當局責令返還所得利潤或令其支付法定賠償額,或兩者并處?!币驗椴徽撉謾嗳说闹饔^狀況如何,侵權畢竟是事實,即使是善意也構成侵權,雖然可不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也應承擔侵權責任的其他方式,如停止侵權、返還所得利潤等?;诖?,我國新專利法第63條規定:“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專利產品或依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痹谶@一點上,我國新的商標法及著作權法都做了同樣規定。
5.在程序上確立了司法終審制度。TRIPS協議要求對當事人提供要求司法機關審查最終行政決定的機會。即任何工業產權的撤銷或喪失在符合一定條件下,均應通過司法機關最終審查決定。過去我國專利權的無效或撤銷是由專利復審委員會作最終決定的,對專利權偏重于行政保護,這與TRIPS協議所支持的司法保護不符。為適應TRIPS協議的要求,新專利法第41條規定:“專利申請人對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復審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标P于這點商標法亦做了相同的規定。此外,新專利法還明確了侵權賠償數額,刪除了與無效宣告程序重復的撤銷程序等,使我國專利制度與TRIPS協議基本相符。
(二)商標法方面
1.擴大了商標權的主體。原商標法不允許大陸的人申請商標注冊,卻允許外國自然人及港臺自然人申請商標注冊,這是不公平的,也是與TRIPS協議倡導的國民待遇原則相違背的。新商標法第4條明文規定,自然人也可注冊商標,取得商標專用權。這一規定符合市場的。
2.增加了商標權的客體。過去我們的商標僅指商品商標、服務商標等平面商標,對于某些立體圖形如麥當勞的拱形門等只能通過外觀設計來有期限地保護,不能充分維護權利人的權利。新商標法不僅規定了立體商標的注冊,還增加了集體商標、證明商標,使我國商標保護體系更加完善。
友誼的英語作文(1)
Some people say that friendship wind, like a cloud, as the years pass, it will slowly fade away.
Others said, the friendship, however, such as the sea, and through the test of time, it will become deeper and more heavy.
Friendship is an intimate friendship, help each other to develop ideas, to success; And give a person with aggravation of hope and strength, add to the warmth of life.
As the growth of the age, I gradually found tha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very complicated. Whenever meet embarrassing, I always want to a problem: friendship really can forever?
Some people, the mouth moment to say: "for the sake of friendship can sacrifice everything." But quite differ to do and say. He is narrow-minded, once a friend gave him a joke, or where is misunderstood, will be opposite.
True friendship is hard-won, so need more understanding between friends and love, let us common cultivation of the flower of friendship! Irrigation it with pure soul, it with warm sunshine, let the friendship forever.
有人說,友誼如風,如云,隨著時光的消磨,它將慢慢淡去。
也有人說,友誼如山,如海,經過時間的考驗,它會變得更深,更重。
友誼是親密的情誼,有助于彼此間開拓思路,走向成功;又給人以排憂解難的希望與力量,增添人生的溫暖。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的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十分復雜。每當遇到難堪的事,我總在想一個問題:友誼真的能地久天長嗎?
有些人,嘴里時刻在說:“為了友誼可以犧牲一切。”但是做的和說的完全不一至。他心胸狹窄,一旦朋友給他開了個玩笑,或什么地方誤會了,便會反目成仇。
真正的友誼是來之不易的,所以更需要朋友間的體諒和愛護,讓我們來共同栽培友誼之花吧!用純潔的心靈灌溉它,用明媚的陽光溫暖它,讓友誼地久天長。
友誼的英語作文(2)
Everyone has his own think is the most precious thing: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most precious friendship; While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honesty is the most precious; Also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care of others is the most precious... But in my opinion, friendship is the most precious thing, anything also can't replace it.
On my birthday, my good friend Lin Lin came to me to her home to play. On the way to her, I secretly complacent: ha ha, she must know today is my birthday, so invite me to her home to play, then sing a "happy birthday" to me this song, and then gave me many nice present, and then share with me a big birthday cake, send you a message, be happy after the birthday... I still asleep in the middle of the "dream", was broken by a soul.but about beats to: "I wish you a happy birthday, Lin Lin!" When I heard those words, I suddenly thought of Lin Lin's birthday and I are on the same day. Well, it doesn't seem that they are likely to celebrate my birthday.
I looked at their pleasure, the in the mind very sad, I didn't think you don't care my birthday, only care about Lin Lin's birthday. I opened the Lin Lin's door, is preparing to leave, heard the sound of a lily: "the gift, wait!" My heart is a pleased, they prepare to give me a birthday present? I decide to wait. But wait until 4 o 'clock in the afternoon, also see them to celebrate my birthday.
I despair, such as after their good Lin Lin's birthday, I said also don't say left. That is, the house came the lily cries: "of course! The best program is left to the last! Now, let's celebrate the gift of birthday!" At that time, my hands appeared many fine gifts, they give me through a happy birthday.
Since then, I know what is the most precious in the world: friendship.
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最珍貴的東西:有的人認為友誼最珍貴;而有的人認為誠實最珍貴;也有的人認為他人的關懷最珍貴……但在我看來,友誼是最珍貴的東西,任何一樣東西也代替不了它。
在我生日那天,我的好朋友琳琳來找我去她家玩。在去她的路上,我暗暗自喜:呵呵,她一定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約我去她家玩,接著再給我唱一支《生日快樂》這首歌,然后在給我送上許多精美的禮物,最后再和我一起分享一個大大的生日蛋糕,送上一句祝福語,高高興興的過完這個生日……還沉睡在“美夢”當中的我,被一陣祝福聲給打破了:“祝你生日快樂,琳琳!”聽到這句話時,我突然想起了琳琳的生日和我是同一天。唉,看來她們是不可能來為我的生日而慶祝了。
我看著她們高興的樣子,心里傷心極了,沒想到大家根本就不在意我的生日,只在意琳琳的生日。我打開琳琳家的門,正準備離開時,聽到了莉莉的聲音:“穎穎,等等!”我心中一喜,莫非她們準備要給我生日禮物了?我決定再等一等。但一等就等到下午4點,也不見她們來給我慶祝生日。
我絕望了,等她們過好琳琳的生日后,我就說也不說就離開了。這是,屋里傳來了莉莉的叫聲:“當然啦!最好的節目要留到最后啦!現在,讓我們慶祝穎穎的生日吧!”這時,我的手上出現了許多精美的禮品,她們給我過完了一個快樂的生日。
此后,我知道了世界上什么最珍貴:友誼。
友誼的英語作文(3)
There is a kind of friendship is a friend to give you encouragement, there's a friendship is convinced that everyone of you and a friendship is to help others to you. Friendship is to support our hearts of optimus prime, and let me know how important friendship is.
"Shout, shout, shout." Winds and get every tree all in all, the clouds sent to do a "golden bean" bump on the ground. A bolt of lightning like a sword cut the purple dark sky, make me feel creepy. Jingle bell, the school bell has begun, the students with colourful umbrella with parents happily out of school. I think again: my mother told me she couldn't pick me up in the afternoon at noon and told me to his home, thought of here I took my umbrella to block rain to go home. But I put the bag upside down and still have not found a shade of an umbrella. I dull to look at the sky the thunder is rumbling thinking thought again: hurry to clear up! But to no avail, is really should not every day, pray to work! At this time a clear sound broke the silence, "Xie Yujie, didn't you carry an umbrella? You and me together and go home." My classmate said amiable, I embarrassed agreed. His umbrella on the way home has been on my side, the beans of rain straight into his, almost home his clothes wet a large, but he does not care. Returned home after the moving moment thought of here I can't help but recall tearful buccal.
Ah! I finally know, this friendship has given me much help! The friendship gave me a warm, a little help, and trust. Let me understand how important friendship is ah!
有一種友誼是朋友給你的鼓勵,有種友誼是大家對你的堅信,還有一種友誼是別人給你的幫助。友誼是我們心靈支撐的擎天柱,讓我知道友誼是多么的重要。
關鍵詞 TRIPS協議 知識產權保護 自主知識產權
TRIPS協議,即《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的簡稱,是當前國際知識產權領域標準最高、影響最大、保護力度最強的國際條約。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按照TRIPS協議的規制內容,結合國內實際,逐漸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但基于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起步較晚,以及獨特的國情,因此如何借鑒并利用TRIPS協議,更好地保護我國的知識產權,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是當前我國知識產權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知識產權和TRIPS協議的概念和特點
知識產權是指智力成果的創造人或者是經濟活動有標記的持有人所享有的各種權利的總稱,其具有無形性、地域性、專有性、可拷貝性、時間性等特點。知識產權看似無形,但其中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因此,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范疇內,知識產權保護都日益顯現出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和作用。
TRIPS協議作為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普適準則,是世界各國艱苦談判的結果,也是國際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1991年12月8日,TRIPS協議初步達成,并寫入了《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最后文件草案》,其中就專利、商標、版權、產地標志、集成電路、工業品外觀設計、未泄露的信息、許可證協議中的反競爭行為進行了規定,并就實施的基本原則、具體措施、爭端解決、過渡期安排等進行了明確要求。1994年4月15日,TRIPS協議正式簽署,并于1995年1月1日隨著世貿組織的成立而正式生效。2005年,在香港召開的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上,對TRIPS協議作了相應修改,以適應當前國際形勢發展的需要。
二、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
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依據TRIPS協議,我國知識產權保護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一是修訂了以前與TRIPS協議不相符合的各項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二是加大了權利保護的范圍和內容;三是逐漸加強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力度;四是對政府相關行為進行規范等。由此帶來的變化是,我國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明顯增強,每年知識產權申請量大幅度增加,其中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申請的國際專利增長幅度日益加快。但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畢竟才三十余年,仔細審視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整體上還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相關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盡管我國目前已經制定了較為全面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但仍然存在少部分與TRIPS協議不相符合的內容,主要是基于國內保護主義的考量,并且沒有及時跟上時展的步伐,需要盡快予以調整。
(二)對國內企業侵犯國際知識產權案件的執法力度不夠,引起了諸多跨國公司的不滿。
(三)部分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認識不夠,重視不足,特別在一些還沒有開展國際業務的企業身上得到較多體現。
(四)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不多,質量也還需要提升,企業模仿國外高新技術現象比較嚴重。
(五)知識產權領域專業人才現有儲備不足,沒有很好地建立起立足于未來發展的人才培養機制。
(六)涉外知識產權案例日益增多,重點是和美國、歐盟的一些企業存在知識產權官司,需要我國企業按照相關國際條約去應對。
三、TRIPS協議下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和措施
(一)政府方面
1、加快制定我國知識產權發展戰略。我國知識產權戰略是以國家為主體,通過加快建設和不斷提高知識產權的創造、管理、實施和保護能力,完善現代知識產權制度,造就高素質人才隊伍,從而在國家競爭中獲得和保持競爭優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實現的總體謀劃。同時,我國知識產權戰略,應該放在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處于同一平臺上的國家總體發展主戰略上,從更高的層次來推動落實,抓緊抓好。結合當前我國實際,應將專利、版權作為知識產權戰略的核心,從戰略的高度去促進知識產權保護落地生根。
2、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入世十年來,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與國際社會的整體水平,以及當前經濟形勢的發展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國應以TRIPS協議為指南,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在保護我國自身利益的基礎上,借鑒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通用做法,制定一批既符合我國實際又與國際接軌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制度,推動我國的科技進步,保障國內企業更好地走向國際化。
3、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執法力度。要繼續推行行政和司法“兩條途徑、并行運作”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在明確各自責任的基礎上,加強協同配合。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堅決打擊盜版、商業欺詐、制假售假、假冒專利等知識產權侵權的違法行為。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程序,依法公正、高效地調處知識產權糾紛。積極發揮跨部門執法協作機制和區域協作執法機制的作用,打擊和防范群體侵權、反復侵權行為,依法追究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的刑事責任。
4、加強宣傳知識產權保護,提高全民保護意識。每年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作為政府部門,要發動各種宣傳媒體,切實轉變普通公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使其轉化為公眾的自覺行動。宣傳措施主要包括:制作并播放保護知識產權宣傳片;發放宣傳資料;送法律到社區;舉辦專項培訓班;開展競賽活動等,努力擴大社會宣傳面,提高普及率,營造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制、市場和文化氛圍,使知識產權保護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5、加快培養知識產權保護的專業人才。結合國家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和人才發展戰略,加緊研究知識產權人才吸引、培養、評價和管理的政策措施,創新發展有利于知識產權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和機制。同時,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激勵參加專利人考試和在高等院校設立知識產權學科等方式,大規模培養各類知識產權專業人才,重點培養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管理和中介服務人才,使知識產權事業成為吸納人才、培養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創新高地。
6、積極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化合作。知識無國界,知識產權保護必須上升到國際范圍內進行合作與交流。一是加強與世貿組織、知識產權組織的合作,參與到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的制定,發出中國的聲音,體現出中國的意志;二是完善知識產權涉外工作,建立應急機制,妥善處理涉外知識產權糾紛,爭取我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三是參與國際社會發起的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遏制跨國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蔓延和泛濫。
(二)企業方面
1、加大投入,掌握核心技術,打造自主知識產權。打鐵還須自身硬。我國企業要想提升核心競爭力,光靠模仿或引進是不能夠持續發展的,并且很容易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必須要依靠自主知識產權,樹立起企業永續發展的基石。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從企業利潤中拿出一定比例作為科研資金;二是加強科技創新,從關鍵技術入手,形成企業自有的高新技術;三是在引進境外技術的基礎上,將其升級為我國的知識產權,并產生知識產權的外溢效應。
2、加強管理體系建設,及時申報和維護知識產權。要通過強有力的管理,使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形成體系化運作:一是企業高層要對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給予高度重視;二是實行知識產權轉化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三是培養知識產權方面的專業人才;四是按照相關法規,規范企業知識產權的申報和維護;五是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促進知識產權的投入產出比。
(三)規范、提升專業機構和中介機構的服務水平
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專業機構主要集中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及相關的鑒定機構,其主要職能是建立一個知識產權信息平臺,實行知識和信息共享。同時,專業機構要從專家角度,對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提供相應的咨詢和戰略規劃,促進相關行業和產業的良性發展。
中介服務機構作為企業與管理部門之間溝通的橋梁,要重點做好服務工作,加強行業自律,提升服務質量,在促進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效率和效益的同時,展現出中介機構的價值。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研究生院國際法專業)
參考文獻:
[1]張維珍. 入世后我國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分析——企業知識產權問題研究之一[J]. 山西: 生產力研究, 2003(4).
[2]劉春田. 知識產權法[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
[3]張乃根. 國際貿易的知識產權法(第二版)[M].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
引言
目前,分布式基站主要采用兩種開放式接口標準:無線設備和無線設備控制部分分離的CPRI接口(CommonPublic Radio Interface)標準,還有基帶處理、射頻、網絡傳輸和控制層面都分離的OBSAI接口(Open BaseStation Architecture Initiative)標準。
CPRI主要針對wCDMA標準,實現相對容易,支持廠商以Ericsson、華為、Siemens、Nortel、NEC等為代表;OBSAI接口研發有一定難度,標準完善相對復雜,支持廠商以Nokia、Samsung、中興、Alcatel、烽火、首信等。本文就是在CPRI協議的基礎上,介紹了一種在CDMA系統中使用CPRI的邏輯設計方法,并給出了仿真波形。
協議簡介
針對REC(Radio EquipmentControl)和RE(Radio Equipment)之間或者兩個RE之間的IQ數據、控制和管理數據及同步信息的傳送,CPRI定義了L1和L2層協議,其架構見圖1。
在L2層上,CPRI支持兩種控制模式:HDLC協議和以太網協議,所有的這些控制命令都是和用戶層面的IQ數據交織在一起,以時分復用的形式在電傳輸線或者光纖中傳輸,另外協議還給廠家預留了一部分時隙,可以用來傳輸廠家自定義的信息。
CPRI協議可支持四種數據速率,分別是614.4Mb/s、1.2288Gb/s、2.4576Gb/s和3.0720Gb/s,這里的速率指的是光纖中串行信號的速率。因為CPRI主要是針對WCDMA制定的,其基本幀周期是1/3.84MHz,而CDMA基本幀為1/1.2288MHz,為了兼容CDMA的速率,在使用CPRI協議時需要進行調整,可以發現在25個CPRI幀的時間內,可發送8個CDMA基本幀,為了便于數據的對齊,參照圖3的映射關系,在每3個CPRI幀的時間內傳送1個CDMA幀,最后多余的第25個CPRI幀用來傳送RSSI信息,這樣就可以在CPRI的3個基本幀中實現CDMA多路載波的復用,根據協議,最多可支持21路載波的復用。
參照CPRI協議,每256個CPRI幀構成一個超幀,每150個超幀的長度為10ms,稱為一個無線幀。協議規定每個超幀的起始字傳輸K碼,利用K碼來同步超幀和基本幀,并根據加入載波和控制字的位置進行解幀、組幀,本次設計中采用K28.5進行同步,每收到150個K碼標志時的時間長度為10ms。
控制字命令在每個基本幀的首個16比特傳輸,CPRI協議留有空余的位置,允許用戶傳輸自定義的控制字,各個廠家的控制字可以不同。
邏輯實現
CPRI在整個系統中的位置如圖2所示,它是整個邏輯設計的最外層,直接與光口連接,其中光口0用來連接上一級RE或者REC,光口l連接下一級RE。在設計中采用支持SERDES IPCORE的Xilinx Virtex5器件,每個SERDES IP CORE可以支持兩個光口,方便級聯,在接收端,SERDES可以直接將光電轉Q器傳過來的串行差分信號轉換為并行數據輸出,并恢復出相對應的隨路時鐘,在發送端,SERDES將隨路時鐘和并行數據轉換為串行的差分信號輸出,除此之外,還可以提供串并過程中的同步K碼指示、接收信號錯誤指示、數據重新排列以及發送端數據的預加重等功能。
光纖中采用1.2288Gb/s的傳輸速率,按照協議規定的幀格式,得出式1:其中,fclk,代表時鐘的工作頻率,之所以乘以(10/8)是因為在并串轉換時需要進行8B/10B編碼,導致位數增加,由式1求得時鐘頻率為61.44MHz,這個頻率就是CPRI模塊以及SERDES參考時鐘的頻率。
1 下行鏈路
CPRI的下行鏈路模塊的功能:對于本級RE,主要完成載波和控制字的分離;對于下一級RE,主要完成基帶信號的透傳。
數據的流程可以描述為下行鏈路模塊從光口0接收基帶或上一級RE發送過來的數據,進行解幀,提取出本級RE所需的控制字和載波數據,其中控制字送給本級CPU,載波數據發送給本級RE的下行鏈路處理模塊。此外,還要完成基帶數據的轉發,將接收到的基帶數據進行處理后,通過光口1直接發送給下一級RE,下行鏈路模塊框圖如圖4所示。
幀同步模塊對SERDES恢復的K碼進行計數,同步出10ms無線幀標志,并根據此標志同步出超幀和基本幀的位號,其中超幀的位號范圍是0~149,基本幀的位號范圍是0~255。在完成同步后數據分為兩路,一路送給本級RE,指示后續的模塊在對應的位置解出控制字和IQ數據,其中控制字送到本級的CPU,CPU提取本級需要的控制字,對其他控制字則采取丟棄處理,IQ數據則以1CHIP(1.2288MHz)速率以并行的方式送到下行鏈路模塊進行處理;另一路直接通過光口1送給下一級RE,根據系統的級聯需要還可以加ARE的ID號或者其他的控制字。
2 上行鏈路
CPRI上行鏈路模塊相對比較復雜,從光口l接收下一級RE送過來的數據,不僅要完成數據的解幀,分離出載波和控制字,還要插入本級上行的載波數據、RSSI以及其他控制字,并通過光口0送到上一級RE或者REC。不同于下行鏈路,上行鏈路需實現對所有控制字和數據的轉發,除了本級的控制字和數據,還包括下級RE傳來的控制字和數據,上行鏈路模塊框圖如圖5所示。仿真結果。
輸入數據波形如圖6所示,代表的是SERDES串并轉換后的數據,基本幀的首個16bit(S_rx_stot_cnt=0處)傳送控制字,末尾的16bit(S_rx_slot_cnt=15處)不使用,載波數據均用“Oxaabb”表示。
CPRI下行同步模塊在150個超幀后解出 10ms標志,此時正好對應下一個超幀的開始,同樣也是基本幀的開始,仿真波形如圖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