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0 11:40:05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浪費糧食的好處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1、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節約糧食,遠離浪費。
3、珍惜勞動成果 反對浪費糧食。
4、愛惜糧食,人人有責!
5、粒米雖小你別扔,勤儉節約留美名。
6、好處安身,苦處用錢
7、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8、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節約糧食,現在做起。
9、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斗。
10、飽時不忘餓時饑!
11、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軀,安用千門萬戶?
12、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
13、盤內一分鐘,廚內更多功。
14、請記住:糧食來得不容易!
15、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16、世界是我們的,糧食是世界的!
17、飽食終日,粒粒可馨。
18、節約糧食,人人有責。節約糧食,人人有利。
19、也許溫飽在某個角落還是難題,請珍惜手中的糧食!
20、生命誠可貴,糧食價更高!
21、愛惜糧食就是熱愛生活。
22、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23、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24、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
25、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26、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27、飲水要思源,吃飯當節儉。粒粒盤中餐,皆是辛苦換。
28、細水長流,遇災不愁。
29、愛惜糧食就是愛惜生命!
30、愛惜糧食,從娃娃抓起!
31、節糧從我做起,建設節約型社會。
32、愛惜糧食就是熱愛生命。
33、粒米雖小猶不易,莫把辛苦當兒戲。
34、省下煙酒錢,急難免求人。
35、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
36、浪費糧食是最大的犯罪!
37、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愛糧節糧須知人人有責。
38、節約糧食,造福人類。
39、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40、吃飯要知牛馬善,著絲應記養蠶人
41、省下一顆糧食,已許可以救活一個人的生命!
42、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43、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44、米飯粒粒念汗水,不惜糧食當自悔。
45、崇尚節糧風氣,促進可持續發展。
46、節約光榮,人見人贊;浪費可恥,誰聞誰惡。
47、糧食是血汗換來的!
48、節約糧食給未來生活多一點機會!
49、成由勤儉敗由奢。
50、盤中粒粒皆辛苦!
51、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52、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53、家有萬石糧,揮堆不長。
54、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55、粒米雖小君莫扔,勤儉節約留美名。
56、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
57、古詩《鋤禾》你我讀,盤中餐苦當記住。
58、食不凈則多病,食不盡則多蠅。
59、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60、一米一谷,都是春夏秋冬滴汗水的收獲,請珍惜!
61、民以食為天。
62、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63、人人節約一粒米,拯救世間千萬人。
64、一粥一飯汗珠換
65、《鋤禾》不止是詩,知辛苦,更需要行動。
66、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從學習中到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紙,而造紙的原材料主要是樹皮等植物的纖維,但由于人們的盲目砍伐,現在樹木也越來越少了。要知道,樹,對人類、對整個生態系統,起著多大的作用,樹是地球之肺,每年得生產多少的氧氣,供我們呼吸、使用,所以我們要節約用紙。
現在浪費比較嚴重的就是體現在糧食上,尤其在學生中。在學校里,每日三餐后,飯菜如山一樣堆積著,這壯觀的“景色”,就是學生的所為。主食吃的不多,大多數吃那么兩三口就倒掉不吃,然后去商店買零食吃,你想想這個行為有多么的!要知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盤中的糧食,都是農民辛辛苦苦栽種出來的。再者說,米飯中,有多少我們身體所需的營養。這么說,我們應該浪費糧食嗎?
除了物質上的浪費,還有時間上的浪費。這也體現在學生中,每到下課時間,同學們就開始陸續的上廁所。其實根本就沒有尿意,還要去一趟廁所。自己去就算了,還要硬拉著別人一起去,這樣就不僅浪費了自己的時間,還浪費了別人的時間,害人害己呀!如果把這些時間用在學習上,那該有多大的好處。
這是自2008年國家投資260億元啟動轉基因重大專項解決糧食關鍵技術以后,又一次大力度的糧食生產科研投資。
然而,國家的大量投入,除了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和有關企業得到很大的好處外,并不能使糧食生產最為關鍵的要素――農民這一主體受益。影響糧食生產的因素中,除新品種等技術措施貢獻外,更重要的是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幾千年來,中國首次基本解決了吃飯問題,避免了農民因饑餓造成的政治循環。但是,糧食危機并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糧食始終是我們這個人口大國最為緊迫的問題。這是因為,新的問題出現了:農民開始不愿意種地。隨著城鄉差別的持續擴大(從50年前的4倍多,到今天的40多倍),農民們不情愿地拋棄了養育他們的土地,進城做“三等公民”造成農村出現大量的“空心村”。現在,伺候土地的是老弱病殘孕,是“3860”部隊(婦女和老人)。長期下去,將動搖我們這個人口最多國家的糧食安全基礎。
1982年到1991年10年間,中國糧食產量每年遞增8%,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中國用占世界7%的耕地和5%的淡水資源,基本解決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飯問題。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是靠政策:后實行的土地“”政策,帶來了糧食產量的飛躍。這一政策促進了土地與農民的結合,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二是靠科技:良種、肥料、水利等對糧食增產功不可沒;三是靠人力:中國農民幾乎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我國精耕細作農業生產方式至今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政策因素最終是把農民種糧積極性調動起來,技術進步對糧食增產盡管有一定的貢獻,但具體操作上還要靠億萬農民的辛勤勞動。
遺憾的是,現在的農民不愿意伺候土地了。根本原因是城鄉收入差距太大。如果外出打工,一個月的收入相當于種地半年的收入。一方面,工業化進程不斷侵蝕農民的種糧用地;另一方面,由于農民進城打工,部分土地沒人料理,甚至荒廢掉。在中國南方很多地方,農民棄耕現象比較普遍;在產糧大省山東也有類似的現象。
在過去50多年里,我國糧食單產變化其實不是特別大。在山東局部地區,1978年前后的小麥畝產就達到過1000斤,但現在畝產卻停留在800斤上下。原因之一是上述提到的農民的積極性問題。由于用地不養地,農藥、化肥等對產量產出的貢獻影響力已經越來越低,甚至起相反的作用。農民使用的化肥是過剩的,每年有六七成的化肥都白白扔到地里了,不但浪費錢財,還嚴重污染了環境。但是,目前政府的很多補貼資金都給到了化肥、農藥、農膜生產企業以及種子公司頭上,這就變相鼓勵了農民浪費資源與污染環境。
中國在幾年前已經取消了“公糧制”,并全面停止了幾千年來的農業稅。這樣一來農民沒有壓力,反而成了一盤散沙。如果讓農民繼續交“公糧”,國家高價來收購這些“公糧”,達到市場價的2~5倍,則將國家補貼直接送給農民。例如,規定每畝地要上交200斤糧食,農民不種地,他就要去買200斤糧食上交,他們肯定舍不得買,不得不自己種地。此外,取消農藥、化肥補貼,將這些補貼直接補到種出來的糧食上。由于取消補貼,農用物資肯定會漲價,老百姓用不起就不用了,就會直接用自家的有機肥,有機肥可以養地,進一步提高單產。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其實,只要農民勤勤,艮懇在家種地,養豬養牛,就能夠產生有機肥,那么政府就應該給予補貼,從而多方面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好習慣
每個人都會有一些好習慣,比如樂于助人、不懂就問、堅持鍛煉等等。我也有一個好習慣就是不挑食。
小時侯,看到我不愛吃的食物,媽媽就會給我講它的好處。而且每次要求我先少嘗點,慢慢地我就接受這些食物了。后來學了那首《憫農》以后,我就更明白糧食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它,不能挑食更不能浪費的道理了。其實,最主要的是不挑食還有很多好處呢!它可以均衡營養,增強抵抗力,讓我們少生病健康成長。所以我的身體一直很棒的哦!
親愛的同學們,如果你有挑食的毛病就趕快改掉它吧!現在還不晚,因為好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只要我們肯堅持,好習慣會讓我們受益終生的。
一、2000學生無剩飯
以前,學生就餐,買的很多,吃不完就隨意剩。剩飯剩菜到處都是,白白的饅頭隨手就扔,浪費糧食現象嚴重。針對此,學校食堂一方面提高飯菜質量,另一方面想辦法改變學生不良的就餐習慣:成立勸導隊,勸誡亂倒剩飯剩菜的同學,對浪費糧食的同學進行批評教育;制定獎賞辦法,凡吃飯顆粒不剩的就能得到獎品;制訂靈活售賣方式,隨吃隨買。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現在已基本沒有學生浪費糧食。
二、自備碗筷好處多
學校學生食堂餐具使用經歷了兩個階段:使用一次性快餐盒和食堂統一配備就餐工具。使用一次性餐盒不僅造成巨大的浪費,不利于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品質,而且容易亂丟亂扔,不利于衛生管理。食堂統一配備餐具雖然方便管理,方便學生就餐,但卻培養了學生懶惰的習慣,以至于連碗筷都不會洗。針對此,學校實行自備碗筷,統一消毒的就餐方法。既干凈衛生,有培養學生動手做家務的習慣,效果很好。
三、潔凈安靜秩序好
就餐環境和紀律是最能反映學生整體素質的試金石。學校精心布置食堂餐廳,從制度到從業人員相關資料,從宣傳畫到溫馨提示欄,從菜單到多姿多彩的餐桌圖案設計,每一個細節都精心設計,讓學生舒心就餐,又在就餐過程中收到潛移默化的教益。同時,食堂大力整治就餐吵鬧現象,學生安靜排隊,安靜買飯,安靜就餐,安靜離開。培養了學生就餐的文明習慣。
四、少吃零食無攀比
根據我市實際情況,我站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上海三久生產的CPR-165循環式低溫干燥機的使用進行適應性技術測試,現就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一、實驗數據記錄
第1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三批次
第四批次
二、實驗結果與討論
1.干燥測定的作物為玉米。受試驗基地面積的限制,第一批次和第三批次只裝糧4噸,數量有點少。
2.所干燥用玉米系收獲籽粒后直接裝倉,無清選,含雜率高。在糧食干燥之前,要進行糧食的初步清選,把含雜率控制在5%以內,以免造成糧食干燥過程中各工作部分的堵塞以及不必要的浪費。
3.以三久CPR-165型號干燥機為例,一批次干燥后應立即入倉下一批次,能有效降低干燥成本和提高效率。每批次干燥糧食應不低于7.5噸,最高16噸總量。
4.燃料請使用新的、優質0號柴油和煤油,并且經過24小時沉淀過濾。絕對不能使用汽油,會造成火災的危險。
三、建議
我們兄弟三個都在外地工作,春節總會攜妻帶子回老家過年。除夕那天,全家人忙著宰雞殺鴨燉肉,將2張桌子擺滿飯菜。餐桌上,我的兒子將雞腿皮扒下扔在桌上,有一個孫子也將肥肉和皮咬下來不吃。母親便將桌上的雞皮、肥肉和飯粒撿起來吃。孩子便問:“奶奶,別吃桌上的臟肉菜。”母親說:“奶奶能吃,沒問題。”吃過除夕團圓飯,剩下很多肉菜,母親便收拾起來留下頓吃。
第二天,母親將昨天剩下的菜擺上桌,我的女兒看了,皺著眉說:“昨天的肉都變味了,還拿出來吃嗎?”我對她說:“今天是不殺生的,沒有新鮮肉吃了,這些肉都用木耳、豆腐和香料燉過,好好的怎么舍得扔掉。”雖然我講了許多道理,這些80后出生的孩子還是不肯吃過夜肉。母親看見孩子們都挑吃,便將他們碗里剩余飯菜收拾好,留著下頓吃。一個小孫子對她說:“奶奶,這些肉留著誰吃呀!”“你們不吃,奶奶吃。”又一個孫子說:“奶奶,現在生活好了,還吃剩菜嗎?”“孩子,你知道奶奶同你這么大時生活是怎么過的?”孩子們搖搖頭。“既然你們都不知道,我就講個故事給你們聽。”母親深沉地說。
“1944年是抗戰最困難的年頭。那年天災匪患,糧食失收,疾病肆虜,日本鬼子下村將糧食搶劫一空,海南出現了一場,街頭路尾經常看到餓死病死的群眾,真是殘不忍睹。家里沒有糧食下鍋,我和你爺爺到山里挖山薯和草根,采野菜回來充饑。實在沒有吃的,只好吃木瓜樹、芭蕉莖、酸豆菜、江蘺、芒草根等。那時候每天都是吃江蘺伴米糠熬的粥,曾祖母吃多了,患了大腸脫垂病,大便時流血不止,疼痛難忍。姑婆饑餓得臉黃肌瘦,患了痢疾,沒錢請醫生治療,活活地病死。后來據醫生說是因吃江蘺米糠粥多了,缺乏脂肪造成的。”孩子們聽了母親的訴說,默默無言。
大年初三,我們要返回城時,母親又將剩下的肉打包,叫我們3個兄弟各拿一包回去。孩子對我說:“爸爸,你要是拿回家,你和媽媽吃吧,我們不吃過夜肉!”我聽了很不是滋味。我對母親說:“媽,孩子們都不肯吃過夜肉,我拿回家不好處理,還是留著你吃吧!”“我一個老人能吃得這么多肉嗎?”母親勸著我。我想,飯菜都是用汗水換來的,粒粒皆辛苦,塊塊肉都是錢,現在買這么多菜,吃不完便倒掉,實在心疼。但春節不搞豐盛一點,人家又說你是吝嗇鬼。再說,現在社會出現了講排場、論攀比、擺闊氣的不正之風,這種風氣引發的浪費現象相當嚴重。
我把女兒購買衣服和鞋的事告訴母親,母親便對她說:“你一個人買近百件衣服,40多雙鞋,不穿幾天就嫌舊了,不好看了,又換新的,你的工資都花在穿戴上,應該把錢存下來,用在教育子女上才對。”女兒有點生氣,說:“現在是什么社會,你用20世紀的眼光去看21世紀的事,肯定不順眼。奶奶,你照顧好身體就行了,不要管我們的事。”“奶奶雖然是舊眼光的人,但看到你們生活奢侈,只講享受,思想會出現問題的。”奶奶叨嘮著,“現在生活好了,也不能忘本,鋪張浪費。你爸小時候,我買帽和衣服都是挑大的,這樣就穿久一點,節約錢,如果買合身的,第二年就穿不了,那里有錢添衣服呢!”雖然母親言重心長地講一個個道理,女兒仍然當作耳邊風。
為了教育孩子們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身傳言教,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有一次,我的皮帶壞了,兒子馬上到商場買了一條高檔的皮帶給我用。我對他說:“那條舊皮帶剪掉頭還可以用,這條皮帶留給你用吧!”“我既然買了,你就用吧,用那舊皮帶人家看見了會笑你窮的。”“爸爸不在乎這些,說我們窮也不損傷什么。”我答道。
我把新皮帶藏好,仍然用舊皮帶。半年后,那條舊皮帶頭又壞了,我特意拿出來讓孩子看。他說:“這回該換新皮帶了吧!爸爸,你不要再裝窮。”我對他說:“將舊皮帶頭剪掉還能用,干嘛一定要換新的呢?我還是用這條舊的,我對它有感情。”“哈哈,對一條舊皮帶有感情,真讓人費解,為什么還拿窮困潦倒年代的生活方式來套我們青年人呢?”孩子答道。“孩子,你知道嗎?電視上天天都做公益廣告,13億人每人每天浪費一口糧食,一年就浪費了多少億斤糧食?13億人每人每天節約一口糧食,一年就節約多少億斤糧食?就可以養活多少人?你好好想一想。”我認真地說。兒子沒話可說了。
平時,我舍不得把舊衣服扔掉。在家時,我和愛人總是穿舊衣服。孩子對我說:“你們思想陳舊,不跟著潮流走。如果有人來家里坐,會影響形象的,說你參加工作幾十年,還是農民的模樣。”我對他說:“在家里穿樸素一點,出門就穿好一點,人家也不會說三道四。”我用的毛巾舊了,但沒有破爛,還是繼續使用。臉盆用了幾十年,雖然舊陋了,我也不扔掉。一個衣框用了30年也不換。有一天,女兒回到家,把我和老伴叫到她面前商量一件事,我原以為是她的終身大事,誰知她提出將家中的舊家具通通換掉,所有的費用她負責。我對她說:“婷婷,換家具容易,但這是一大浪費,爸爸是不會同意的。”她生氣了,說:“你們以后要錢買家具,我一分都不給。”
有一年,兩個孩子從海口回家過中秋節。飯桌上,愛人擺出剛殺的雞肉和魚等菜,其中一盤是昨天剩下的豬腿肉,我故意不吃新鮮肉菜,專吃豬腿肉。女兒便將剩肉端進廚房,我對她說:“不吃掉多浪費。”“爸,你缺食嗎?中秋節也吃過夜肉,會影響健康的。”她說道。“爸爸幾十年都是吃過夜菜,從未影響過身體。你奶奶一輩子吃過夜菜,93歲了身體也沒有問題,你不要相信電視上那些亂七八糟的廣告。”我答著。
關鍵詞:政策激勵、珍惜資源、農家有機肥、循環經濟、變廢為寶、技術升級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1我國目前廣大農村的化肥普及使用率很高,而農家有機肥,每年有不少閑置不用或放棄,是資源的巨大浪費
1.1我國農村農家肥的主要來源
自己廁所人糞便;家養畜禽糞便;城市廁所冬天時,用車輛運輸到農村;大型養雞場、養豬場、養鹿場的雞糞、豬糞、鹿糞等。
1.2化肥施用是雙刃寶劍
施用化肥,能增產糧食,同時也使耕地土壤容易板結,土壤力降低,不利于農業生產的長期發展
1.3農業有機肥使用數量大,體積大,運輸量相對大,施用過程勞動強度大
這對于主要強體力勞動力外出打工,家里剩下老人、婦孺來說,的確是個困難。但是,農家肥使用好處多,即使雇工,也是合算的。因為農家有機肥料,使用后,土壤營養增加,保水抗旱抗倒伏,有利于糧食生產,地越重越肥沃,利于農作物生長和增加單位面積的產量。
2農作物的桿棵的如何選擇利用,尤其是利用方向,是農業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個重要課題
2.1糧食作物的桿棵數量極大,如何利用,是非常重要問題。
糧食作物包括:小麥、玉米、水稻、高粱、谷子、糜子、大豆,其桿棵包括:小麥桿棵、玉米桿棵、稻草、高粱桿棵、谷草、糜子桿棵、大豆桿棵。從我國副業角度和技術水平來看,傳統做法是:作為燒火原材料,用于農村火炕取暖、做飯,是最普遍做法。自從2005年以后,東北三省一區,不少地方,秋季玉米收割以后,玉米桿棵的處理方面,由于柴禾夠燒,不少地方農民采取點火燒玉米桿棵葉子辦法,使大量玉米葉徑,化為灰燼。
2.2糧食作物桿棵比較科學和循環經濟的做法如下
2.2.1玉米桿棵處理方面,一方面作為燒柴,取暖和做飯之用。
2.2.2大力發展家庭畜牧業生產,利于玉米桿棵粉碎后,作為養牛飼料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我國東北三省一區的廣大農村自2000~2013年間,家庭工廠化養牛蓬勃發展,有效已用玉米桿棵是重要方法之一,一方面可以節省大量精飼料糧食和豆粕,另一方面綠色玉米桿棵作為飼料,是飼養業一個重要飼料來源,對廣大農民生活生平提高和富裕,是一個新途徑。
2.2.3高粱桿棵作為副業編炕席,目前已經大大減少了,編炕席手藝大部分失傳。
2.3玉米桿棵做養牛飼料示范案例
作者親身到吉林省公主嶺市四道崗鄉榆樹堡村六屯,郝純金家是當地養牛大戶,存欄牛數量是40多頭,每年出欄肉牛20余頭,一年消耗玉米桿棵數量很大,自己家2hm2玉米桿棵不夠用,還要從親屬那里弄2公頃以上玉米桿棵喂牛。牛肉近年來,不斷上漲,規模化養牛是農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從成本價度分析,用玉米桿棵喂牛,與用玉米、麥麩子、豆粕喂牛相比,成本大大降低,成本降低40%以上,因為牛是反芻動物,食量大,對精飼料需求,遠遠低于養豬,而對植被飼料需求大,而玉米桿棵正好滿足牛的生理和生存需求。一個存欄40頭家庭飼養上,年利潤在10萬元以上,而養牛防疫與養豬、養雞好搞。通過調查在吉林省公主嶺市、梨樹縣、伊通縣等46個縣市,家庭規模化養牛場起碼幾百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很好。同時養牛成本也逐年上升,公牛犢出生6個月,就可以賣7000~8000元人民幣。牛肉每kg吉林城鄉市場價是:44~48~56元人民幣之間波動,比豬肉貴一倍還多。
3淡水資源循環利用,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環節
我國是世界上缺水國家之一,人均占有淡水不足1700m3。特別是我國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區,大力發展淡水資源循環利用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情。必須認真對待和做好。
3.1必須做好珠江、長江、黃河、遼河、黑龍江五大江河水系的環境保護工作,保證工農業生產和城鄉居民用水的需要
3.2必須做好全國近8.6萬個水庫的保護和有效利用的各項工作
日常加強維護管理,保水庫大壩和灌溉渠道的安全,使水庫發揮應有效益和作用。投資體制體現國家、水利企業、用戶3個方面共同投資模式,確保水庫安全和發揮其應有作用
3.3居民就餐和集體就餐以及單位宴請,要注意節約,杜絕浪費
學習德國人珍惜糧食蔬菜等資源好習慣。珍惜資源第一,面子第二。主席指出: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犯罪。有飯吃,要想到沒有飯吃的艱難。“家大業大浪費點沒啥”思維不可取。
3.4大力提倡農業發展設施農業
即塑料大棚等設施農業,要大力發展,使有限耕地,發揮更大效益,生產出更多糧食、蔬菜和水果
4交通建設和其他基本建設,盡最大努力不占用稀缺耕地資源,保有方寸地 ,留與子孫耕
交通盡最大努力在速度、車輛構造上下功夫。中國最大國情是人多,吃飯問題是頭等大事。
5發展循環經濟要注意事項
5.1法規是游戲規則,發展循環經濟要有法律和法規來規范和保證。
5.2發展循環經濟納入國家五年計劃和長期規劃是十分必要的。
5.3在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的教育過程中和教材中,要灌輸循環經濟思想,要提高思想認識和認知度。因為思想決定行為。
5.4國家政府要有財政、金融信貸、激勵獎勵政策與措施,鼓勵循環經濟實施者,養成好節約的社會風尚。杜絕鋪張浪費奢侈之風。
5.5尊重廢舊物資回收者、拾荒者的勞動和人格,鼓勵循環經濟發展。對農家肥的重要作用要給予肯定,政府在政策方面,鼓勵大量使用農家有機肥,少用或不用化肥,對生產綠色農產品和保護消費者健康有利。
5.6樹立珍惜資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社會新風尚。不攀比誰奢侈,要攀比誰節約。
5.7國家政策上鼓勵農民多用農家有機肥,政府組織農民成立農業互助組織,解決強勞動力外出打工,勞動力不足問題。
5.8國家財政適度增加水利設施的投入,保證水利設施的安全,保證農業豐收,為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5.9國家要制定好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策略,主要方向是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和綠色畜禽養殖業,保證資金、技術、勞動力、建筑物各個方面需求,最大限度調動農民種植和養殖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石慶龍.發展吉林玉米經濟戰略的研究,黑龍江農業科學[J].2006(4).
[2]錢仁.發展無公害農業質保科研思路探討,農業科技管理[J].2004(4).
[3]張太忠.黑龍江省綠色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初探,農業科技管理[J].2003(3).
[4]申琪鳳.發展綠色食品應對入世挑戰,農業科技管理[J].2003(2)
中學文明餐桌倡議書【1】
親愛的同學們:
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子中的食物。拒絕浪費,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始于今日你同意嗎?你贊成嗎?你支持嗎?看看我們身邊浪費的現象是多么地嚴重、多么地令人心疼啊!食堂里面的泔水桶處,堆滿了吃剩的白花花的大米飯、包子、米粥、蔬菜、肉菜,甚至連牛奶都被毫不吝惜地倒進桶中。
同學們,我們幼兒時期就會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現在也知曉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國家現在也提出浪費就是極大的犯罪。對此,同學們應該怎么辦?立即將口號變為行動,將行動化為習慣。在校就餐時,根據自己食量確定飯菜數量,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著走!在家用餐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挑食不偏食,不扔剩飯剩菜。從今天開始,加入光盤族,一起對浪費說不!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不但要爭當文明餐桌、勤儉養德的行動表率,更要做光盤行動的宣傳使者。積極倡導節約文化,廣泛宣傳節約理念,從自己的家庭做起,發動和監督自己的親朋好友都參加到光盤行動中來,都來做一名節約達人。從學校到家庭再到社會,通過小手牽大手,使同學們的節約習慣能延伸到校園外,讓更多家長向浪費說不。
今天,你光盤了嗎?
中學文明餐桌倡議書【2】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你們好!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珍惜糧食、尊重勞動成果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在餐桌上打交道。小餐桌,大文明,承載的不僅僅是人類的生生不息,更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為貫徹落實教育系統廣泛開展的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重要指示精神,我校決定開展以不剩飯不剩菜為主題的文明餐桌行動,大力倡導文明消費、節約儉樸的良好風氣。為此,特向全體師生員工提出如下倡議:
弘揚傳統美德,倡導節儉用餐。
我們每個人都要自覺做到傳承禮儀之邦的傳統美德,號召大家踴躍參加到文明餐桌行動中來,積極打造溫馨、文明的就餐環境,享受文明消費、節約儉樸的快樂。堅持綠色消費、理性消費,做到按自己需要在食堂購買飯菜,每餐不剩飯、不剩菜,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遵守社會公德,倡導文明用餐。
自覺遵守公共道德規范,堅持使用文明語言。餐廳內不得惡意損壞或丟棄餐具,損壞公物要賠償。請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堅持排隊就餐,不插隊,不擁擠,就餐時不大聲喧嘩,不敲打碗筷,不得夾取他人碗中飯菜,取餐后盡量在食堂就餐,不要把飯菜帶到宿舍或教室。
堅持低碳環保,倡導衛生用餐。
請不要隨地吐痰、亂扔雜物,不要隨處亂倒飯菜,不得把剩飯、剩菜及其他雜物遺留在餐桌上。不要在餐廳內吸煙喝酒。注意自己的儀表、穿著和行為,為他人創造干凈整潔的環境。集體用餐時提倡公筷公勺,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使用一次性飯盒,不到校外攤販處購買飯菜,講究用餐衛生,不隨意造成用餐環境污染。
講究科學飲食,倡導健康用餐。
樹立科學的飲食養生理念,科學搭配,注重營養,追求健康,摒棄酗酒、暴食等不良飲食陋習。合理搭配菜品,從尋常食物中吃出健康;不吃變質的食物,不買三無食品,不吃垃圾食品。
推廣餐桌禮儀,倡導節約用餐。
要求各個班級召開以餐桌上的禮儀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宣傳用餐文明,講明節儉用餐、衛生用餐、安全用餐的好處,講清剩菜是地溝油的主要來源,講明餐桌禮儀在中國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舉辦文明餐桌行動活動,強化對師生的文明就餐教育,使同學們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餐桌就餐禮儀知識,學會文明用餐。政教處將依據兩課日志進行監督考核。
全體師生們,文明從衣食住行起步,幸福從身邊小事做起。讓我們身體力行,與文明牽手、向陋習告別,做文明餐桌行動的倡導者、踐行者,將文明餐桌行動持續、有效開展下去,將環保進行到底,吃出文明的修養,吃出安全、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
西安惠安中學政教處
中學文明餐桌倡議書【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小餐桌,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為積極響應今年在全市廣泛開展的文明餐桌大行動號召,結合我校的就餐現狀,現向全校師生發起文明就餐倡議:
一、傳承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要自覺做到傳承禮儀之邦的美德,號召親朋好友踴躍參加到文明餐桌行動中來,積極打造溫馨、文明的就餐環境,享受文明用餐,節儉惜福的快樂。
二、做到合理消費。綠色消費,理性消費,按需點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做到不剩飯不剩菜,吃不完就打包。
三、倡導文明用餐。自覺遵守公共道德規范,不肆意喧嘩,不在禁煙場所吸煙,注意他人的用餐感受;講究用餐衛生,不帶寵物進餐廳,不隨意造成用餐環境污染;低碳環保,使用公筷公勺,杜絕使用一次性筷子;開車不喝酒,酒后不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