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9 08:33:35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設計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關鍵詞:中國古代藝術;繪畫;建筑;雕塑;設計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18-0173-01
一、先秦的藝術
先秦包括夏、商、周、春秋戰國等時期,為滿足統治階級的奢侈生活需要,工藝美術及藝術都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當時青銅工藝尤為突出。
二、深沉雄大的秦漢代美術
公元一世紀,秦朝的統治者把藝術作為宣揚功業顯示王權的手段,在建筑、繪畫、雕塑等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西漢的統治者又視藝術為表彰功臣和標榜忠、孝、節、義等封建倫理的有效方式。墓壁畫、畫像石及畫像磚廣泛流行。
三、在佛教影響下的魏晉南北朝美術
公元四世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古代第一批有歷史記載的藝術家出現了。受佛教影響巨大。三國時,吳國的畫家曹不興,當時被列為吳國的“八絕”之一。東晉的畫家顧愷之、陶淵明以及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大名更是至今婦孺皆知。
四、輝煌燦爛的隋唐美術
公元7世紀到8世紀,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具有高度文明的國家,藝術大量吸收了其他國家有益的文化因素。秦漢時代處于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造型藝術表現出了廣闊無垠的宇宙意識,體現了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風格特征,氣魄深沉雄大,在藝術的歷史長河里放射出奪目的光彩。
五、題材廣泛,風格多樣的兩宋藝術
十世紀末十一世紀初,西漢的統治者又視藝術為表彰功臣和標榜忠、孝、節、義等封建倫理的有效方式。秦漢時代處于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造型藝術表現出了廣闊無垠的宇宙意識,體現了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風格特征,氣魄深沉雄大,在藝術的歷史長河里放射出奪目的光彩。
六、自鳴清高的元代藝術
十二世紀到十三世紀之間,元代的統一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但民族歧視和政治黑暗,使漢族士大夫和失意文人寄情于詩文書畫。在他們的書畫中,重視意趣和筆墨風格。詩書畫進一步滲透結合。文人畫在元代繪畫發展中已躍居重要地位。蓬勃發展的明代的文人畫和民間美術。
七、蓬勃發展的明代的文人畫和民間美術
十四世紀至十五世紀之間,中央集權的明代統治者,恢復了被元代廢棄的皇家畫院,使宮廷美術發揮政治教化的功能,同時也迎合著貴族的欣賞趣味。隨著手工業、商業在江南的繁榮,市民文化逐漸增長,導致年畫等民間美術蓬勃發展。文人畫家漸趨商品化職業化。
八、中西交流的清代繪畫
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清初江南仍然還是繪畫的中心,到了清代中葉則變成了北京和揚州兩個中心。北京的宮廷畫出現文人化的現象,外籍畫家供職朝廷,又使西洋畫法帶入中國,給中國傳統繪畫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揚州是商業重鎮,也自然吸引著大批文人化的職業畫家和職業化的文人畫家。“揚州八怪”繼承并發揚傳統,把寫意花鳥畫發展得更加疏放、古拙而又個性張揚。也為近代上海諸派的形成作好了準備。
九、當代中國的藝術與設計
當代中國提出和諧社會創新型國家建設的理念,當代設計文化語境也隨之而發生改變。如今,我們把創新提高到一個相當的高度,它對設計理念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創新設計也好,設計創新也好,是我們一個不能避開的命題。
就我們自身的專業來講,所談的設計確切的是指工業設計,近年來,隨著產品復雜性的不斷增長,以及企業間競爭的日趨激烈。為了能在競爭中處于有利位置,實現產品設計數字化勢在必行,而且在數字化的同時也要考慮到使用者的情感需求,也就是產品的人性化。工業設計的發展也在加速著能源的耗費和資源的消亡,工業設計為人類創造了現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但也加速了資源,能源的消耗,并對地球的生態平衡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設計師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工業設計師的職責和作用,綠色設計也就應運而生。綠色設計是從根本上解決制造業環境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綠色設計發展還很不成熟,特別是在綠色設計評價方法研究。綠色設計的興起和廣泛應用正逐步改變著一貫以來以大量消耗資源為主的經濟增長方式,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
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預示著“綠色設計”將成為21世紀工業設計的熱點之一。“綠色設計”在現代化的今天,不僅僅是一句時髦的口號,而是關系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的事。我相信在20年以后中國的工業設計面貌必將煥然一新。
關鍵詞:室內裝飾廚房
1廚房裝修有講究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住房設計都很重視廚房的位置和面積的大小,過去常見的小廚房已有了很大的改觀,因此,使廚房裝修施工及裝飾材料有了用武之處。以下談談廚房裝修的幾個應注意的問題。
案臺及煤氣爐灶最好為柜體式,高和寬應與水池規格相統一;灶臺與水盆最好置于不同的工作臺上,以免互相干擾,且水盆應盡量置于窗前,灶臺應設在防風、順光、便于操作處。
如今,不少家庭廚房電器化程度較高,設計時要考慮上、下水管道、電及煤氣管道的走線,要給各種電器留出專用空間。水盆的選用應考慮耐用;易于清潔且易與地柜相結合,水龍頭應采用有冷熱水功能的專用廚房龍頭。地面可選用防滑地磚;墻面則以光潔度高、易清潔的瓷磚為宜,色彩應采用冷色調;吊頂可選用淡色的塑料扣板。廚房內一般用吸頂燈作為照明,局部照明可用小燈嵌人吊柜以照亮工作臺。
2廚房有哪些使用要求?
廚房功能是儲存生活必備的食品和享調食品,以提供全家人的餐飲。其空間大致可分為儲存、洗滌和烹調三個區域,其中的家具,材料應牢固,各種設備應耐用并便于清理,要考慮廚房功能需要的防熱、防潮、隔音等特殊要求。廚房可以稱為家庭的工作中心。除了烹調以外,洗衣、清潔、熨燙等往往也在廚房中進行。
3廚房設計有哪些基本原則?
廚房設計的基本原則如下:
(l)廚房的設計應以人體工學原理出發,考慮減輕操作者勞動強度,方便使用。
(2)廚房設計時,應合理布置灶具、脫排油煙機、熱水器等設備,必須充分考慮這些設備的安裝、維修及使用安全。
(3)廚房的裝飾材料應色彩素雅、光潔、易于清洗。
(4)廚房的地面,宜用地磚、花崗巖等防滑、防水、易于清洗的材料。
(5)廚房的項面、墻面宜選擇防火、抗熱、易清潔的材料。
(6)廚房的裝飾設計不應影響廚房的采光、照明、通風的效果。
(7)廚房裝飾設計時,嚴禁移動煤氣表,煤氣管道不得作暗管,同時,應考慮抄表方便。
4如何考慮廚房的空間組織?
合理的廚房布置,可為主婦操作方便、提高效率、節約時間創造條件。任何廚房設計,均應以食品貯藏和準備、清洗和烹調過程為依據。廚房中,通常包括三個主要設備:爐灶、電冰箱和洗滌槽。在這三個設備間布置食品、用具的貯藏和工作面,主婦在三者間的活動路線形成一個三角形,稱工作三角形。一般,專家建議其三角形三邊立和應不超過6.7m,并以4.5-6.7m為宜。大多數研究表明,洗滌槽和爐灶間的路程來回最頻繁,因此,建議將此距離縮到最短。圍繞每一設備的工作面和貯藏柜應因地制宜根據實際需要情況放置。例如,洗滌槽與冰箱間的空間常為調制食品中心,因此牛奶、雞蛋、黃油、面粉、糖、調味品等應貯藏在那里,而有關的用具,如量匙、量杯、攪拌器、烤盤等也應放在貯藏柜里。爐灶旁邊應有足夠的柜臺,以布置碟、碗及相應的用具,諸如鍋、鏟、盤也應貯藏在爐灶附近,這就形成了一個服務中心。而靠近洗滌池的地方,也就成了一個食物清潔的準備中心。在那里,需要貯藏蔬菜箱、刀、削皮器、果實去心器、刷子等。5如何考慮廚房的家具布置?
“廚房”雖小,五臟俱全。對沒有完全步入現代化的家庭來說,窄小的面積,是廚房最不能令人滿意的地方。在有限的空間中,合理的家具尺度選擇和合理的功能布局就顯得非常重要。廚房的家具主要有三大類:帶冰箱的操作臺、帶水池的洗滌臺以及帶爐灶的烹調臺。這三個部分的合理布置是廚房家具布置成功與否的關鍵。應按照烹調操作順序來布置,以方便操作,避免人的過多走動。
除在布置上應考慮人體和家具的尺寸外,圍繞某些設備(如冰箱、洗衣機、煤氣罐等)的活動范圍也要認真對待。在有限的空間中,充分向上和向下發展是必然趨勢,這就要求在設計和選購吊柜、低柜的過程中,充分照顧到人體機能,以免給日后的操作帶來不便和麻煩。
6廚柜尺寸如何確定?
廚房的設計應適合主婦的身高。工作臺的高度應以主婦站立時手指能觸及水盆底部為準。過高會令人肩膀疲累,過低則會令人腰酸背痛。
一般,工作臺分為高、低兩級:
高的尺寸是890-9lomm,這是西方國家常用的尺寸。
低的尺寸是810-840mm,這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常用的尺寸。
現在,有的廚柜可以通過調整腳座來使工作臺面達到適宜的尺度。工作臺面到吊柜底,高的尺寸是600mm;低的尺寸是500mm.廚柜布局和工作臺的高度應適合主婦的身高。
用雙頭爐的灶臺高600mm,灶臺放上雙頭爐后,再加上150mm或200mm,就與8lomm高的工作臺面大致相平。若灶臺高過600mm,主婦炒菜時,就會感到不方便。若用平面爐(四頭爐、爐柜),爐面高宜為890mm工作臺與灶臺深切10mm,至少不能小于460mm,地方大時,可取用600mm.排油煙機的高度應使爐面到機底的距離為750mm.冰箱如果是在后面散熱的,兩旁要各留50mm,頂部要留250mm空間,否則,散熱慢,將會影響冰箱的功能。至于吊柜深度,在同一個廚房內,最好采用300mm及350mm兩種尺寸(一邊墻,一種深度),才能置放大碟。
家庭主婦站立時,應垂手可開柜門,舉手可伸到吊柜第一格,在這600-1830mm之間的水平空間中,放置常用物品,叫“常用品區”。廚房工作臺臺面,不可小于900mmX460mm,否則,不夠擺放物件。如地方不夠,可考慮將微波爐、烤爐等放到高架上,以騰出工作臺面。
7廚房和衛生間的滲水和通風如何解決?
廚房和廁所都經常要滲水。一個滲水的廚房柜,大約只可用l-2年,不滲水的柜,則可用10年以上,所以,一定要注意廚房的防水措施。工作柜最容易滲水的地方有三處。近來流行做100mm的石地臺,然后將柜身放在上面(不用墊板),工作柜靠墻的地方可用檔水板。現在已有一些臺面板是與檔水板“一氣呵成”的。這種臺面叫企口合面板,有很好的防水能力。
廚房內如放有洗衣機和冰箱,兩者都要遠離灶臺。廁所柜腳最易滲水,所以,最新的做法是將廁所柜吊離地面150mm;如用鏡箱,鏡箱底面離面5lomm,鏡箱厚約115mm,如用鏡,可在人頭高(1830mm)以上做吊柜。最佳排風是廁所有百頁入氣口,采用200mm或250mm排氣扇(150mm排風扇不夠),裝在坐廁背后上方,這樣,廁所內可得到新鮮的空氣。如果廁所窄小,可用較短的浴缸或淋浴盆,有方形和圓形淋浴盆。也可直接在地面建底座做盆邊,上面裝設趟門。
8廚房燈具如何選擇?
廚房燈具的設置布局,不僅與人們的視力健康、活動安全和工作效率直接有關,而且還會影響環境氣氛和人的精神情緒。所以,廚房燈具的選擇,必須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要有足夠的照度以使操作者有舒適感,同時,光線的對比度要適中。使用者要依據空間面積和具體環境進行構思設計。
關鍵詞:品牌定位設計形式設計
期刊雜志的世界非常引人入勝。雜志總是在我們的視覺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是平面媒體,也是編輯和設計師共同勞動產生的圖文結合體。大多數雜志都有較固定的讀者。一個好的設計師總是深諳新聞學和品牌定位,而一個好的編輯則應懂得圖片設計的重要性,在這個寬泛的范圍里再考慮明確的設計因素:版面大小、網格、字體和細節,所有這些都促成雜志的定位和視覺沖擊力。
品牌定位設計
在期刊雜志這個領域里,我們會發現這個行業中很多的決策都會受到競爭的影響,無論是一份發行量很大的雜志,還是限量發行的專業性雜志,都會有至少一兩個以上的直接競爭者或眾多的間接競爭者。同在擁擠的市場上出售的其他商品一樣,品牌對于雜志來說意味著一切。人們購買雜志時都會基于一個稱之為“四個我”的概念:看著我、拿著我、翻開我以及買下我。在這個環境中,我們應添加一些主要元素來定位雜志,例如兩本雜志對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能夠彰顯出它們的不同宗旨和觀點。雜志的每個組成部分,無論多么細枝末節,都必須看作是不斷變化的總體的一部分,最棒、最敏銳的內容往往能激發精彩的設計。現在,出版商們更清楚地知道雜志可以辦成品牌──一本期刊雜志不只是紙加墨,它是一種價值、一種信念體系。而針對雜志的品牌定位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主題內容加拿大雜志《Adbusters》是以評論消費者權益的全球化和當今世界的消費環境現狀為主要內容,這些都是極具挑戰性的主題,該雜志的品牌定位就在于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很好的消費評論平臺。而像《Realsimple》這樣一份介紹如何生活得更雅致的雜志,它的主題內容就和《娛樂周刊》這樣以炫目多變的娛樂新聞為主的雜志截然不同。正是這些令人驚奇的因素,標志著一本雜志在面對不同的讀者群體時能否成功。無論它以什么形式出現,雜志都是依賴某種精心策劃的運作指令來表現各類信息,設計者和編輯必須有意識地變換體現內容的方式,達到變換步調的目的,并以此來保持新鮮感和興奮感。
時間和名稱很顯然,雜志要打出品牌靠的是持續性,它必須一直保持著某種品質,同時又有所改變。讀者熟悉他們期待中的內容,但是在翻開時還是感到驚喜。其中,雜志的名稱是唯一不變的因素,正是這種主題性的名稱決定了它的形式。
藝術設計在報攤上,一份雜志必須在2.5秒的時間內吸引讀者的注意,雜志的設計者必須迎接這個艱巨的挑戰。讀者對雜志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其封面必須簡潔地集納雜志的個性和風格,還要求其內容和封面、封底保持足夠的連貫性,以吸引讀者。品質的持續性是體現在每期中的,雜志必須始終如一地做這些事情,并保證比競爭對手更具深度,更有個性。品牌雜志的設計需要周密的策劃,而絕不僅僅是映襯文章的配角。雜志的藝術設計包括雜志的總體外觀、形式、大小、版式、文字、圖形、色彩、節奏等。字體在雜志設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像《Wired》這樣的雜志已經開始要求讀者從側面翻開,并倒著閱讀文字,凝視彩色背景上的相同顏色的文字,或者斜著眼來閱讀蠅頭小字,在視覺和功能上,雜志設計變得更像網頁設計,簡短的廣告詞、圖文框、可點擊信息,這些已經被讀者日益熟悉。與顏色一樣,字體同樣能夠在不損害文章信息傳達的情況下為頁面帶來力量和時尚,雖然位于幾何形狀內部或粗黑線條旁的粗體彩色引言會打破文章內部的排版節奏,但是粗體的標題與白色的頁面以及正文的小號字體對比則顯得更加完美。新貴男人的雜志《GQ》曾聘請印刷專家來設計折帖定型字體,設計師研究了20世紀早期的舊地鐵海報,并根據這些海報的字體創建一種無襯線字體,在這種成型的字形字體中,字母較圓,且上行字母的頂部以及下行字母的底部都是扁平的,這種字體使得從封面標題到補充文章等所有的內容都變得很雅致,更有早期的《ArtDeco》的幾何特征,設計師在保持雜志“摩登更經典”的風格的同時實現品牌定位的目標。該雜志的照片和插圖同樣出色,他們主要使用大牌人物的照片,但也不斷選擇革新者,將他們的風格融合起來。插圖是雜志品牌的另一個重要部分,《GQ》的設計總監Dupless說,該雜志已經研究歐洲的雜志以便尋找新的插圖畫家和圖畫方面的天才,插圖畫家必須熟悉《GQ》的風格和感覺,并能在一個較為自由的框架中工作。紅色和黑色是《GQ》調色盤中最濃型的色彩,它們通常被用來起強調作用,并堅持使用精美的中性色調。《GQ》雜志的設計一直在改進,堅持完善的一致性,它的現代設計帶有酷的、矜持味道的品位和自信,其結果就造就了一份能讓人感覺成熟、自信的外觀精美的雜志,就像訂閱它的讀者們一樣。
形式定位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雜志設計經歷了一場有趣的革命。傳統的期刊雜志是發表文章的舞臺,而現代的讀者正翹首期盼新的媒體能帶給他們三維的視覺感受,為此,雜志做出了積極的響應,雜志設計者擁有更自由的手段來決定他們的工作形式。雜志沒有了標準尺寸的限制,沒有了形狀和寬度的要求,這些限制都會妨礙雜志功能的發揮,一本雜志可以被制成人們適應的任何大小和形狀,只有印刷技術可以限制設計。德國的《Shift》實踐了一種比較極端的雜志形式,與任何一種雜志都不相同。該雜志誕生于柏林的一組設計師之手,每一期內容都聚焦不同的主題,從而發展不同的表現手法:第一期雜志將食用肉類作為主題,它沒有被裝訂成冊,而是以一個掛肉的鉤子穿過雜志每頁角上的孔,使其成為一種別具一格的裝訂形式;第九期是關于藝術品市場的,由一種棋盤游戲和CD-ROM組成。這種自由當然歸功于自有資金的運作。美國時尚雜志《Visionaire》目前已成為世界時裝領域的新寵,它創造了第一個以電池作為動力的出版物,是一個由一系列大號幻燈片組成的會發光的盒子。
在倫敦、巴黎、紐約、米蘭等地,還出現了微型雜志。微型雜志時尚新穎,它受到DIY信念的激發。因它面對微量讀者,出售給相對富有、國際化、有復雜視覺的大眾,所以其顯著特征是品質制作、對圖片的奢侈應用和強調設計。倫敦的《10》把文字和圖像分開,要么讀文,要么看圖,這樣反而看著舒服。微型雜志創始人約瑟夫編輯設計的《Nest》在室內設計領域地位明顯,使用雕塑形式,顏色和圖案有幾期被定型成雕塑品或雕刻品,另一些則用緞帶扎系,空白頁引人注目,取代文字的是大塊的著色圖案和紋路,修飾與之形成互動的圖像。一本好的微型雜志接近于藝術品,它的目標就是打破矯揉造作的習慣。
同樣,網絡雜志給任何一個想辦雜志的人提供了暫時的可能性,它創造了一種新的視覺形式。從廣義上講,國際互聯網是個全球性媒體,而印刷的雜志很難使讀者群國際化。網絡雜志可足不出戶傳播到世界各地,設計師可以為網絡雜志創造出令人滿意的外觀和感覺,如使用按紐翻滾、快速下載等方法在屏幕上隨心所欲地表現。如果一本雜志具有年輕、有趣的品位,那就可以適當運用聲音效果、動畫、音響和顏色來體現,同樣的工具也可以用來表現更嚴謹和商業品位的美學理念。瑞典的電話類雜志《StockhlmNew》就用FLASH做成幻燈,再把雜志一頁頁的放進去,它對于印刷版唯一的改進是把標題和圖片、說明文字放大,使讀者閱讀起來更清楚。英國圖像設計季刊《Eye》是一本視覺引導雜志,它的網站和雜志同時設計,《Eye》新設計的一些編輯因素可以同時運用于兩個媒體,比如每個特寫開始時的關鍵詞和段落。又如,《Hint》是一家網絡雜志,有時它能以一種印刷品不可能做到的方式表現時尚,給了讀者更多的選擇。在《Hint》的設計中經常放進FLASH,然后加上音樂片段,往往是即將上市的CD的預聽曲目,具有很強勁的體驗感。因為《Hint》比很多印刷版雜志有更高的發行量,因此它獲得了韋伯獎的最佳時尚獎。雖然和它同步的印刷版雜志也了獲得了成功,但相比之下網絡雜志的顏色和形狀更有沖擊力。
在人們的觀念中,雜志一直是文字和圖片的混合體,在每個特定的出版物中這兩種元素以不同的方式組合,產生獨一無二的感覺。技術對于文字和圖像的還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不斷發展提高了雜志的質量,而雜志設計通常是一份雜志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變化是雜志設計所應遵循的基本信念。當然,品牌定位是雜志設計的核心,對設計師來說,挑戰就是抓住機會,新的技術會磨礪出新的品質和完美。只要設計者能夠了解他們的讀者,并認識到自己存在的理由,都能達成優秀的設計。在期刊雜志設計中,每一種產品都必須滿足一定的讀者群,否則就會被那些每天都在接受新信息的讀者所忽視。那些不斷創新并始終堅持“自我”的雜志必將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本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共分為三跨(30m+50m+30m)主跨50m,邊跨對稱30m;主梁采用單箱單室預應力混凝土箱梁,跨中梁高為1.5m,支座處梁高為2.8m,截面高度按二次拋物線形式變化;橋面凈寬為7+2×1.5m;設計荷載為公路-Ⅰ級。
在設計中,運用了橋梁設計軟件Midas建立橋梁模型,并對橋梁恒載、活載及徐變內力進行分析計算,得出預應力鋼束的預估值。最后對主梁的應力、變形等進行驗算。經分析比較及驗算表明該設計計算方法正確,內力分布合理,符合設計任務的要求
關鍵詞 橋梁設計; 預應力混凝土; 箱梁; 變截面連續梁 ;Midas橋梁模型
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task and "Highway Bridge Regulation". The design of the bridge is carried out in the eight-character principle of "safety, pratically, economically and aeshetic" by comparing and choosing the best one. The first program is continous prestressed concrete grider bridge, the second one the beam combination of arch bridge,and the third one is the suspension bridge.Accdoding to the above principles and construction factors, the prestressed conous bridge is chosen to the ultimate.
The continous prestressed concrete girder bridge is divided into three inters, (30m+50m+30m), with the main span of 50m, and 30m-symmetry one.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rider is used as the main beam; the beam depth in the mid-span is 1.5m, while at the support bearing it is 2.8m.The sectional depth is changed in the form of parabolic.The net width of the deck is 7+2x1.5m,and the design load is for the highway-I.
In the design, the bridge design software MIDAS is used to get the calculation model. By analyzing and computing the dead load, live load and internal force, the estimated value of the prestressed strand is got. Finally, checking calculation is carried out to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the main beam.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nd checking calculation show that the design calculation method is correct , and the internal force distribution is reasonable to the design task.
Key words: bridge design;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girder; non-uniform continuous beam; MIDAS bridge model
目 錄設計原始資料…………………………………………………………………………….1
第一章 方案比選 ………………………………………………………………………2
第二章 上部結構形式及尺寸擬定 …………………………………………………5
一.主跨徑的擬定 …………………………………………………………………… 5
二.順橋向梁的尺寸擬定 …………………………………………………………… 5
三.橫橋向的尺寸擬定 ……………………………………………………………… 5
四.橋面鋪裝 ………………………………………………………………………… 6
五.本橋主要材料 …………………………………………………………………… 6
第三章 橋面板的計算 …………………………………………………………………8
一.橋面板的設計彎矩 ……………………………………………………………… 8
二.懸臂板的內力計算……………………………………………………………… 11
三.橋面板的配筋…………………………………………………………………… 12
第四章 主梁內力計算…………………………………………………………………14
一.全橋節段的劃分………………………………………………………………… 14
二.恒載活載內力計算……………………………………………………………… 17
第五章 主梁配筋計算…………………………………………………………………32
一.預應力筋的估算原理…………………………………………………………… 32
二.預應力筋的估算………………………………………………………………… 34
三.預應力筋布置…………………………………………………………………… 38
四.非預應力鋼筋截面積估算及布置……………………………………………… 45
第六章 截面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47
一.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47
二.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47
第七章 鋼束預應力損失計算……………………………………………………… 50
第八章 應力驗算………………………………………………………………………… 56
一.短暫狀況的正應力驗算………………………………………………………… 56
二.持久狀況的正應力驗算………………………………………………………… 57
第九章 抗裂性驗算……………………………………………………………………… 59
一.正截面抗裂性…………………………………………………………………… 59
二.斜截面抗裂性…………………………………………………………………… 61
第十章 主梁變形計算…………………………………………………………………… 62
參考文獻 ………………………………………………………………………………… 63
英文翻譯 ………………………………………………………………………………… 64
致謝 ……………………………………………………………………………………… 90
致 謝 首先感謝何建老師在此次畢業設計中認真輔導了我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何建老師對待學生認真負責、和藹耐心的態度和對待工作一絲不茍的作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我今后的學習工作樹立了榜樣。此外還有學多老師給予了耐心的指導和點拔,令我受益匪淺。在此對各位老師的敬業表示真摯的感謝。
通過這次畢業設計,我比較系統的串連了我大學本科四年所學的知識,深感我們這門專業系統的博大精深,覺得自己存在的差距還很大。但是,在這炎炎夏日工作的幾十天,我的收獲也是很大的。在畢業設計的反復修改,一遍一遍的看書,和同學一次又一次的討論,一次又一次的請教老師的過程中,通過集中的畢業設計和專業系統的培養,我提高了自己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系統的完成一個工程項目的設計,比較具體的了解了一個工程設計的全過程,鞏固已學課程的基礎上,培養了自己考慮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接觸到和掌握一些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次畢業設計為自己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實踐機會,為我將來的學習工作做了很好的鋪墊,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經歷。
最后,感謝學院的領導和老師在百忙之中為我們細心指導設計,我衷心的感謝各位老師!
南華大學船山學院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設計(論文)題目 寶石路5號橋 設計(論文)題目來源 設計(論文)題目類型 起止時間 2008.12.1~2008.12.12 一、設計(論文)依據及研究意義:
橋梁的形式可考慮連續梁橋、梁拱組合橋和斜拉橋。對此三種橋型作比較,從安全、適用、經濟、美觀等方面比選,最終確定橋梁形式。
二、設計(論文)主要研究的內容、預期目標:(技術方案、路線)
本橋的設計是根據設計任務書的要求和《公路橋規》的規定,本著“安全、實用、經濟、美觀”的八字原則,提出了三種不同的橋型方案進行比較和選擇。方案一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方案二為梁拱組合體系橋,方案三為懸索橋。經由以上原則以及設計施工等諸多方面考慮后,確定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為最終設計方案。
三、設計(論文)的研究重點及難點
計算量大,工程量大,繪制上部結構的一般構造圖、鋼筋構造圖及施工示意圖很復雜
四、進行設計(論文)所需條件:
《結構設計原理》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南—橋梁工程分冊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設計》 《橋梁工程》 《基礎工程》 《橋涵水文》 《橋梁計算示例集》《橋梁上部結構計算示例(二)》
五、指導教師意見:
關鍵詞:高層建筑,防火安全,室內消防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包括了建筑建筑設計、園林設計、以及室內設計。室內設計是為了滿足人們生活、工作的物質要求和精神要求,進行內部環境設計,也人的生活有著親密的關系。以至于最近幾年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
但是很多人為了追求美觀和舒適度,大部分都忘了一個小環節,那就是消防設計。消防設計是:為保證電力工程安全生產,防止或減少火災危害,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采取的綜合性防火技術措施和應急消防裝備的統籌規劃和安排。在澳大利亞,美國,意大利等一些室內設計發展比較早的國家很重視這個環節,但在我國內的一些小城市還沒有被完全普及。,高層建筑。,高層建筑。目前只有大中型城市的一些娛樂場所、酒店、機場等大型工裝在室內消防設計這塊做的還比較完善,在我們家裝設計和園林還不大被人重視。,高層建筑。,高層建筑。大的園林和高層建筑更要注重消防設計。,高層建筑。,高層建筑。
建筑消防設計設計條件大致分為:
(一)、建筑部分
1、熟悉建筑資料,了解建筑性質及分類(該建筑屬于幾類高層建筑?主要作為消防系統設計依據);
2、熟悉建筑平面及功能布置,確定用水點(排水點)位置;
3、通過對整體建筑進行給排水(含屋面雨水)初步布置確定建筑布局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在那些部分需要修改(主要為設備間尺寸、管道井位置及數量、用水點盡量上下對齊、配電間移位等)?
(二)、電氣部分
1、根據建筑布置確定電氣系統(主要為總配電室和分層配電間)是否對給排水系統布置有影響;
2、對弱電系統采用同樣方法處理;
3、對建筑布置殊功能房間采用同樣方法處理;
4、如上述布置對給排水系統布置有影響應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見。
(三)、給排水部分
1、根據建筑條件選擇相關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
2、初步確定設備間布置地點(規格是否合理)?
3、根據建筑布置熟悉各給水點(生活冷水系統、熱水供應系統、消防給水系統等)位置;
4、根據建筑布置熟悉各排水點(生活污水系統、消防后事故排水系統、屋面雨水系統等)位置;
5、初步確定屋面(含各分區)生活或消防水箱設置位置;
6、熟悉或初步確定各管道井(盡量相對分散布置)位置。
二、設計步驟
(一)、建筑給水系統
1、確定建筑給水引入點(一般為兩點引入)及控制方式[一般為兩閥(閘閥、止回閥各一)一表];
2、根據市政給水資料確定采用市政給水余壓供水區間(一般為從建筑地下部分至上部三-四層);
3、根據建筑功能分區和用水點資料確定建筑上部生活給水系統分區(一般分區原則為按建筑高度35-60米分區,建筑要求供水等級越高則分區建筑高度越小;另外要考慮相同建筑功能的空間盡量在相同供水分區內);
4、確定屋面(含各分區)生活或消防水箱設置位置(水箱容積及形狀規格等根據計算結果確定);
5、根據給水分區對各用水點進行優化的給排水平面布置(各分區給水立管可以設置在一個管道井內方便檢修維護;除特殊要求外一般不考慮分層給水計量;除特殊要求外一般應考慮分層給水控制;給水管線布置應水力條件良好;確定給水管線材質-方便水力計算查相應水力計算表);
6、標注給水立管編號并繪制管道井大樣圖,注意分層給水支干管應與相應分區給水立干管連接;
7、根據給水管線平面布置繪制給水軸測圖,編制給水水力計算表(注意是否有集中熱水供應;一般只需要對有代表性的給水管線進行詳細的水力計算,其它可以根據該計算結果參考確定流量、管徑、水頭損失等參數);
8、根據水力計算結果確定整個建筑給水系統的管徑(避免片面根據計算結果頻繁變換管徑);根據水頭損失計算資料確定建筑給水設備所需要的設計揚程(最上區應考慮屋面消防水箱采用生活水泵供水);根據流量計算資料確定建筑給水設備所需要的設計流量;
9、如建筑有設置中水系統要求其系統設計參考以上步驟;
10、圖紙完善及設計和計算資料整理。
(二)、建筑排水系統
1、根據市政排水資料確定建筑排水的總體走向(建筑污水匯集后一般通過局部污水處理構筑物-化糞池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網,根據建筑規模化糞池可以多處設置;注意室外排水檢查井設置間距要求和污水流經化糞池等構筑物存在局部水頭損失);
2、根據市政排水情況和建筑功能確定排水體制(即排水系統是否采用分流制-如建筑設置有中水系統則必須分流);
3、根據建筑給水系統布置進行優化的排水系統平面布置(排水系統一般不分區,一般需要設計專用或共用輔助通氣立管;排水立管應盡量上下取直貫通;排水立管中部、下部及出戶橫管處應設置專用消能管件;建筑中下部排水水封應安全可靠-一般選擇S型水封;排水管件一般選擇自帶檢查口型);
4、對建筑地下部分進行排水管線平面布置(除正常排水點外設備間等一般應設置集水井排可能出現的積水-采用潛污泵提升排除);
5、確定排水管線材質(一般選擇金屬管材或加厚塑料管,排水出戶橫管最好選擇金屬管-做加強防腐措施);
6、繪制排水系統軸測圖,進行排水系統水力計算(主要確定排水管徑、敷設坡度、專用通氣管管徑;排水管出戶標高應根據建筑的基礎結構資料和市政排水資料確定);
7、建筑室外排水系統的優化平面布置及水力計算(主要確定排水管徑、敷設坡度、埋設深度);
8、圖紙完善及設計和計算資料整理。
(三)、建筑雨水系統
參考建筑排水系統和雨水排除系統(教材資料)設計(屋面雨水經雨水斗收集后通過雨水立管排建筑戶外雨水井與室外雨水系統匯集,雨水立管一般設置在建筑室內專門雨水管道井內;注意暴雨強度公式選擇和重現期確定)。
部分普通高層建筑室內雨水系統一般由建筑專業考慮。
(四)、建筑消防系統
嚴格執行現行《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規范》。
根據建筑等級和功能要求進行消防系統設計(主要為建筑消火栓給水系統、噴淋給水系統、消防器材配置等,其它消防系統暫不考慮)。
高層建筑給水排水系統設計的要點就是將高層建筑進行經濟合理的分區,每個分區既相對獨立又存在有機聯系;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將該高層建筑理解為每一個分區就是一棟普通多低層建筑。
參考文獻
(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
(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50016-2006
(3)《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J/T29-98
(4)《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GJ164-2002
(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
現代的工業制造中,裝配工作量大約要占整個產品生產工作量的20%,裝配費用占制造總費用的20~30%,在裝配中若發現了問題,費用就會增加50%[1]。法國對355家公司的調查結果表明,通常產品設計是面向功能而不是面向裝配的,結果導致產品的裝配難度很大,生產周期長,產品成本高,裝配質量難以保證,從而使產品的裝配性成為制約生產的瓶頸。解決的辦法通常是增加裝配工人,增加裝配機械和檢測設備。而這些方法無疑都會導致產品成本的上升。
在目前的產品設計過程中,人們普遍對產品的可制造性關注較多,而對產品的可裝配性和拆卸性則考慮的相對較少。因而經常出現設計出來的產品結構不完善或可拆裝性能差,從而導致制造出來的零件無法進行安裝或拆裝難度大,需重新返工的情況。因此,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采用拆卸和裝配設計,對提高拆裝零部件的效率,降低拆裝費用和提高產品的回收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拆卸設計與裝配設計概述
裝配與拆卸設計(DesignforAssemblyandDisassembly,DFA&DFD)的基本含義是: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同時考慮到產品的可裝配性能和可拆卸性能,從裝配和拆卸的觀點提供一套理論和方法,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如建模、分析、評價、規劃、仿真等,充分考慮產品的裝配與拆卸環節以及其相關的各種因素的影響,以便在保證產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產品裝配與拆卸的成本最低。
1.1DFA與DFD之間的關系
拆卸與裝配正好是相反的兩個過程,所以裝配設計(DFA)與拆卸設計(DFD)之間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它們的實質不同:裝配的實質是建立零件之間的某種約束關系;拆卸則是解除這些關系。目的不同:DFA針對的是產品的裝配階段,通過簡化產品的設計達到減少產品裝配費用的目的;DFD則主要是針對產品的維修、報廢處理階段,使產品能夠方便地拆卸、循環利用和安全地進行報廢處理。而它們的相同點就在于:DFA與DFD可以共享相同的產品設計模型,運用相似的分析和評價方法。
單純依照裝配設計(DFA)設計原則設計出來的產品不一定便于拆卸,反之,依照拆卸設計(DFD)原則設計出來的產品也不一定便于裝配,二者之間的不同點使得它們的結合(集成)很必要,而那些共同點使得它們之間的集成也具有可行性。可見,產品的拆卸過程與裝配過程是密切相關的,在產品設計的初級階段同時進行裝配設計和拆卸設計,特別有助于產品設計的集成和產品綜合質量的提高。
1.2實施裝配與拆卸設計的意義
在產品設計階段實施裝配與拆卸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助于提高整個產品開發過程與拆裝環節自身的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有關資料表明[1],產品總成本的70%是在產品設計開發階段決定的,而設計開發的費用在產品的總成本中只占5%,運用DFA&DFD方法對產品的整個結構進行優化,可以使錯誤在早期得到改善,避免后續環節中可能產生的不便,從而提高了整個產品的開發效率和成本;
(2)同時研究DFA&DFD,有利于產品設計集成和綜合質量的提高,同時對產品進行DFA&DFD的設計,可以有效的協調產品對可裝配性能和可拆卸性能的要求,從而系統的提高產設計的綜合質量;
(3)DFA&DFD中對可拆卸性能的研究,能夠方便產品的維修和回收處理,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產的品可拆卸性是產品維修和回收利用的前提條件。良好的可拆卸性將方便產品的維修,延長產品的使用周期,從而推遲新的廢棄物產生的時間;另外,良好的可拆卸性能還方便廢棄物的處理,既可節約資源又有益于環境保護。
家具制造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和能源。近年來家具產業迅速發展,根據意大利米蘭CSIL工業研究中心調查,世界家具業目前的年產量是2000億美元[10],每年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資源。家具產品隨著建筑業的迅猛發展和人們住宅條件的不斷改善,淘汰率大幅增長。目前西方國家的富裕階層每年要扔掉數百萬張寫字臺、椅子、餐桌、櫥柜、床墊等家具。但是目前廢舊家具的回收利用率很低,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設計產品時沒有考慮其拆卸回收性能,零部件和材料缺乏必要的標識,結果使有用的和無用的材料及零部件難以拆卸分離,使很多可重復利用的零部件無法有效地再利用,即使有些產品能夠拆卸回收,但花費的代價已使其失去了回收利用的價值。
在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人類迫在眉睫的任務的時代,這些被扔掉的東西不能再被看成是個人的私有財產,而應該看成是人類共有的有限的自然資源。有關研究表明,產品設計中良好的裝配設計,可以減少20-40%的制造費用,同時可以提高100-200%的生產率[1]。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拆裝設計對于提高家具產品的拆裝性能、降低成本、節約資源,減少污染、增強家具的循環利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2.拆裝家具的發展與主要問題分析
人們一般將用各種連接件或插接結構將零部件組裝而成的、可以反復拆卸和安裝的家具稱為拆裝家具(ReadyToAssembly,RTA)。拆裝家具在設計上應用工業設計的原理,把部件的標準化、通用化、系列化放在首位,進而簡化了產品零部件的規格、數量,從而也相應地簡化了設計工作;在生產上,由于簡化了零部件的規格數,便于質量控制,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產率,相應地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產品的成本;在包裝貯運上,可采用標準規格的包裝,以便堆放,這樣不僅有效地利用了空間,還減少了搬運工作的麻煩和可能對產品造成的損壞;在銷售上,通過產品說明書使消費者參與到設計中來,真正地實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2.1拆裝家具的起源與發展概況
家具制造業早在1900年就出現了拆裝設計的雛形,當時德國的一家家具公司利用幾種基本的板塊設計書架,并方便地組裝成顧客所需的書架,開辟了家具模塊化設計的先河[2]。二戰以后,重建歐洲迫在眉睫,各個工業領域都在尋求快速和創新的方式來滿足需求,同樣,家具業為能在短時間內給重建家園的人們提供充足的家居設施,也十分需要生產效率高、標準化、系列化、便于裝配且具有良好結合性能的家具結構,在這種情況下,32mm系統應運而生。20世紀70年代,歐洲又開發出了32mm系統的專用設備,從生產工藝方面保證了32mm系統的有效實施。32mm系統的逐步成熟與生產設備、五金件及原材料生產的模數化、系統化使拆卸設計在板式家具生產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隨著技術的發展,拆裝設計已不僅僅限于在板式家具中應用,實木、金屬等材料的家具也開始采用這種設計方法。如設計師大衛·奎克(DavodKawecki)設計的“迷題“扶手椅,就是將椅子分成七個部件,通過在部件上設置精確的接口進行連接,這些不連續的部件可以用激光切割工具從一塊平板上切割下來,再由消費者親自組裝。
2.2拆裝家具的優點
拆裝家具不僅在設計、生產、儲存、運輸、銷售、安裝等方面有許多適應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優點,而且從生態設計的角度講,它對環境保護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具有傳統框式家具難以相比的優點:
(1)產品結構模塊化、統一化,使產品有較大的可預測性;
(2)減少了可回收零部件和材料再次使用所需的工作量;
(3)拆卸分離簡單快捷;
(4)拆下的零部件易于手工或自動化處理;
(5)回收材料及殘余廢棄物易于分類和處理。
拆裝家具是家具工業進步的反映。它要求有高精度加工手段的支持,要求有成熟應用的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方法的支持,還要有發達的零部件及接口所用配件工業的支持。拆裝設計的目標就是用最簡單的工具快速拆裝符合質量要求的成品家具。意大利設計師馬士莫·莫羅茲(MassimoMorozzi)設計的“干燥“椅,只用一個簡單的翼形螺栓就將椅子的各個部分連成一體,可以自由的拆裝而不需膠粘。
2.3現代家具拆裝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設計一種易于裝配又易于拆卸的產品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解決材料選擇、易分離性、模塊化設計以及連接件等諸多問題。目前無論從制造商、設計者還是消費者的角度來講,都更強調對時尚和精神需求的追求,追求DIY的自由隨意,而對其中蘊涵的環保理念很少顧及,也因此對有關裝配性因素的考慮多于對拆卸性因素的考慮。而從生態設計的角度來看,家具能夠拆卸是其回收再生的前提,要想使廢棄家具的零部件或材料經過維修或其它處理方法后被重新利用,就必須使其零部件能夠被方便地拆卸;否則,不僅會造成大量可重復利用材料的浪費,而且因廢棄物不好處置,還會嚴重污染環境。可見,家具的拆卸性會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回收性,進而影響到產品生命周期評估的效果,所以,在拆裝家具的設計中,拆卸設計具有更重要的社會意義,要想使拆裝家具真正的具有環保性能,成為生態產品,就必須將家具的拆卸設計放到與裝配設計同等重要的位置。
2.4拆裝家具認識上的誤區
誤區一:拆裝家具都是生態家具
目前,人們對生態家具的認識還很模糊,有的企業甚至在廣告中將拆裝家具直呼為生態家具,但是拆裝家具就一定是生態家具嗎?認為拆裝設計就是生態設計、拆裝家具就是綠色家具的觀點是狹隘的和片面的。生態設計是針對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的設計,它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都要將環境保護作為設計目標,所以必須從系統的高度對產品的原材料獲取、生產制造、包裝運輸、銷售管理、使用及回收處理等方面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具體的分析,在有序的狀態下,使產品達到整體的“生態化“。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如果只有一個環節符合生態設計的要求,或者只有一個環節不屬于生態設計的要求,這種產品都不是生態產品。所以說,拆裝設計只是生態設計的一個環節,拆裝家具也未必是生態產品,具體的評價要根據對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評估而定。
誤區二:拆裝家具一定能100%的回收
在強調拆裝設計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一種產品要做到100%的回收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經濟的,生態設計也只是在設計中尋求技術與藝術、功能與形式、環境與經濟、環境與社會等聯系中的最佳平衡狀態,回收利用的目的是最大可能的利用這種回收資源,盡量減少產品的剩余量和污染。所以部分回收可能是最好的辦法。寶馬公司生產的Z1型和BMW3251型汽車,許多零部件都是由可回收利用的塑料制成的,在拆卸時,公司首先將注意力放在適合重新使用的、最有價值的零部件的拆卸上,從而以較低的成本獲得了較好的拆卸效果。
3.加強拆裝設計增強產品競爭力
拆裝家具因為設計精巧、款式多樣、規格類別齊全、搬運方便、拆裝簡易等優點,廣受消費者們的青睞,且有經久不衰的發展趨勢。多年來一直行銷世界的瑞典IKEA家具奉行的就是“模塊化設計“的理念,經營的產品大部分是可拆裝的,這種方法使顧客在DIY(自己動手做)的過程中獲得了對生活的享受和心理的滿足,并同時親自創建了屬于自己的個性化空間。家具拆裝式設計不僅有利于產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對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追求個性的現代人提供了挖掘自我潛力的機會,因而已成為一種時尚。
另外,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生態消費已經悄然興起,消費者寧愿花多一些的錢來購買生態產品。有專家預言:生態產品將成為21世紀的主導產品,拆裝家具因為具有較多的生態特征也將成為世界家具設計和制造的主流。拆裝式家具目前在美國和歐洲的市場分額占到15%,而且每年以8%的比率增長,具有良好的發展勢頭[10]。目前家具行業在32mm系統設計、加工設備、等拆裝設計配套技術方面日趨完善。家具五金的發展,包括隱形連接系統的問世無疑又為拆裝家具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會。所以有條件的家具企業要盡量利用這些條件,并按照生態設計的要求進行產品開發,將產品逐步過渡到拆裝家具上,提高產品的生態性能,增強產品的競爭力,爭取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的同步發展。
摘要
通過對工業產品裝配階段和拆卸及回收利用階段進行的簡要分析,說明了在產品開發設計階段采取裝配設計和拆卸設計對于簡化生產工藝、節約產品成本以及對產品維修和回收再利用的重要生態意義。同時簡單介紹了拆裝家具的起源與發展,分析了家具拆卸性能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人們對拆裝家具存在的一些錯誤認識,并提出了通過拆裝設計提高現代家具生態水平的,從而提高產品競爭力的建議。
Abstract
Throughbriefanalysisoftheprocessesofassembly,disassemblyandrecycleofindustrialproducts,thesignificanceforthetechniques,cost,maintenanceandrecycleareintroducedwhenDFA&Dwasutilizedatthebeginningofindustrialdesign.Inaddition,thepresentsituationofDFA&Dfurnitureandsomemisunderstandingaboutitarealsoreferred.Attheend,improvingtheabilityofcompetitionthoughDFA&Ddesignisofferedformodernfurniture.
關鍵詞:家具;拆卸;裝配;設計;回收
KeyWords:Furniture;Disassembly;Assembly;Design;Reclaim
參考文獻
1常向青,面向裝配與拆卸的設計理論方法研究,北京理工大學,博士論文,2001
2劉志峰,劉光復,綠色設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3胡景初,戴向東,家具設計概論,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8
4許柏鳴,家具設計,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5張帝樹,現代家具工業幾項深有影響技術的開拓與發展,林產工業,第26卷第1
期,P14~16,1999
6胡景初,開發生態家具促進綠色消費,家具與室內裝飾,第6期,P12~14,2000
7胡景初,家具產業的發展與綠色思維,林產工業,第28卷第2期,P3~5,2001
8文嘉,從KD到RTA,家具,第89卷第1期,P4~6,1996
論文摘要:景觀手繪圖紙是景觀設計師(國外稱景觀建筑師)的語言。掌握手繪表現的幾種有效途徑:臨摹解析名家作品、照片的重塑、寓情于景的表現、觀悟生長規律、主題性創作。
一、景觀手繪圖紙是景觀設計師的語言
這種語言賦予在每一個設計作品中,是設計師表現未來設計作品的一種交流工具。然而計算機制圖的廣泛應用,勢必會排斥個性,使設計圖紙趨向于統一的規格,在這種趨勢下,景觀設計的作品表現趨同,也使設計師們的創造能力面臨消亡的困境。
1、培養手、眼、心相結合的造型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悟性和繪畫基礎,經過長期的專業訓練,才能掌握手繪設計的基本規律和技巧。
2、透視學的理論與設計空間尺度相結合進而表現出設計的合理性。加強速寫的訓練是培養良好的空間概念與形態捕捉能力的絕好途徑。
3、開闊的視野、廣博的知識和良好的藝術修養使景觀手繪者擁有良好的藝術修養。每張手繪表現圖不僅僅是設計構想,它也傳遞著設計師的個人修養,文化底蘊、個性的張揚、情感表達對藝術的追求。因此,手繪者要學習淵博的文化知識,具有開闊的視野和對藝術執著追求的心,使設計表現圖的境界不斷攀升。
4、手繪技能的培養決非一蹴而就。要想畫出一幅漂亮的表現圖,需要更多的艱苦努力。同時要多觀察,勤思考,不斷學習他人的經驗成果,融合各種知識于心中,才能站得高,看得遠,心手并舉,不斷創作出有自己風格的優秀作品。133229.coM
手繪表現作為設計師的一項必備的專業技能,要熟練掌握,必須要通過大量的線條訓練,“線條是手繪表現的生命和靈感”。力求用線條的力度、速度與虛實表現物體的造型、空間的尺度與層次關系。
二、線的基本訓練方法
1、首先直線的練習時由慢到快,由規整到隨意,并試著用不同的筆尖進行練習。之后再練習弧線、交叉線等更復雜一些的線條。要不斷在訓練中找感覺。中學課本賣油翁的故事,是最好的耐心培訓典型。沒有時間的積累,就沒有靈活的技巧,也就不可能畫出好的作品。
2、線與調子:面對所要表現的對象,它有多樣的豐富的色階,我們往往要將對象加以概括,簡化。最亮處可以空白或稍加色調,最暗處,可以用純黑色。明暗色調的區分調整有兩種基本方法:線條間距和粗細的變化。線與線之間加線,使調子更深一層,也更勻稱。加粗原有線條,會使結構更突出,有虛實、層次。
3、線與明暗質感:用線表現明暗時,間距和輕重緩急是不同的。在表現園林景深時,還要注意空氣透視變化(大氣阻隔產生的色調區別)。線條要遵循向滅點處漸遠漸小的消失關系。
在繪制景觀表現同時,所要表現的質感種類是豐富的。如果對象的材料不同,表現的手法就因材而異。物像變化萬千,要多寫生、多臨摹,經過磨練才能靈活掌握各種技法。
三、掌握手繪表現的幾種有效途徑
(一)臨摹解析名家作品
想要在短時間內使手繪表現水平提高快一些,最有實效的方法就是先臨摹,通過臨摹再過渡到寫生。國內外有很多插圖大師的作品是我們學習的最好典范。挑選一些自己喜歡的、表達風格相近的作品來臨摹。在臨摹的過程中,也應遵循從簡到繁、從慢到快的原則。通過借鑒前人的經驗,能使自己少走彎路,在較短的時間里能更快地提高速寫的技藝。
(二)照片的重塑
設計師通過手中的筆,有側重地改寫成鋼筆畫或線條畫,賦予對場景的重新理解,培養和提高畫者對整體的把握能力,對畫面的布局控制能力以及肉眼對尺度的衡量水平。作為學習階段,這種積累過程必不可少。
(三)寓情于景的表現
一張具有良好表現力的透視圖,除了必須清晰、準確地傳達設計理念及意圖,還應該表現出該場景所營造出來的氛圍與意境。
1、市民休閑娛樂廣場,就要體現它的參與性,就宜畫人多,表現其熱鬧,為市民提供休閑的好平臺。人物的組合應該做到合理、美觀,或靜或動,有老人在練習舞蹈,打太極,也有小朋友在放風箏等,加入各種故事情節,使觀者產生共鳴。
2、小區中心商業街,要表現其活力四射、繁華的景象,在場景的渲染中多畫一些鮮艷的旗幟,亮麗的廣告牌和露天的咖啡座椅之外,更加少不了人的參與。這時可考慮多布置一些動作、情態各異的年輕人,提升品牌的時尚度。
3、校園的文化廣場,作為學生聚集的場地,適宜多畫人,其形態和表情還要結合校園文化的時代特征。還可以設定一個特定的活動場景,例如,廣場中心有人在進行吉他表演,周圍看臺上的同學歡欣鼓舞。這種呼應關系使場景的“磁場效應”馬上發揮出來。
4、清幽的中庭綠化空間。辦公空間中的中庭綠化是幽靜的場所,此景中人物就應較少,人物也應以靜態為主,且應在中、遠景出現,更利于體現場地的清幽情景。通過對人物在場景中的活動表現去強化主題,讓觀者領悟設計意圖,并產生情感共鳴,創造新意。
(四)觀悟生長規律
自然界的物種繁多,形象特征各異。在畫表現圖時,各種物種都可能是表現和創作的重要題材,因此,畫表現圖必須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常以無心觀悟它的奧妙,常以有心觀察它的分界”,遵循物種生長規律,細心觀察,用心琢磨,才能畫出生氣靈動的表現圖。
(五)主題性創作
關鍵詞:花園式學校;規劃設計;景觀建設;綠化建設;養護管理
花園式學校是指校園環境建設實現生態化、園林化,校園環境綠化美化凈化,校內無空氣、噪音、水域污染的學校。達到規定標準的學校,經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綠化委員會審核,才能被評為“花園式學校”。創建花園式學校要搞好規劃設計,加強景觀建設和綠化建設,注重養護管理。
搞好規劃設計是創建花園式學校的前提。規劃設計的好壞,決定創建花園式學校的成敗。進行校園規劃設計,要有長遠目標,著眼全局,進行整體安排,突出景觀建設和綠化建設,使校園綠化、美化、凈化。校園綠化美化設計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學校的基本建設,構建一個實用美觀、特色鮮明的學居環境。通過規劃設計,使校園總體布局合理、協調、有效,形成良好的生態系統,為師生們創造一個生態化、園林化的美麗家園,提供一個學習、研究的理想寶地。
校園是育人的場所,應是積極向上、充滿知識和趣味的大課堂。學校要創造良好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寓教于樂,寓教于美,為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有人對校園環境建設規劃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有的學校在規劃設計中存在著問題,主要表現為缺少人性關懷,缺少文化內涵,缺少自身特色。有的學校的同學曾有這樣的感受:陽光明媚的休息日,約幾個知己想到校園里曬曬太陽聊聊天,可是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一個理想的去處;期末考試臨近,想到室外找個地方看看書,可是游走了整個校園,最后還是回了寢室。因此,搞好校園規劃設計,要堅持以人為本,要體現校園文化,要追求個性特色。
校園是一個與人息息相關的環境。馬克思、恩格斯說:“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環境如何是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同時,環境建設對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也有重要影響。校園規劃設計應以人為本,結合學校實際,充分利用資源,體現對生態系統完善、功能組織合理、景觀特色鮮明、人文精神彰顯的追求,實現校園環境、功能、布局的優化,使校園具備良好的采光通風條件,可觀、可游、可居、可學。
校園規劃設計要體現環境育人的功能。利用環境藝術,豐富校園文化。通過宏觀層次的總體規劃和空間布局,中間層次的建筑造型和景觀形態,以及微觀層次的文化設施、形象標識等去物化和表達學校長期形成并積淀下來的人文精神和價值內涵,使其為學生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塑造優秀品格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校園建設要融科學性、功能性和藝術性于一體,寓教于景,寓教于境,使校園環境發揮較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每所學校的自然環境、社會條件、歷史背景等是各不相同的,編制校園規劃時,要從這些實際情況出發,注重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保護,充分尊重不同學校在建設規模、發展要求、辦學理念等方面的差異,統籌安排好建筑設施、雕塑景觀、環境綠化、道路交通等各項建設,努力打造具有個性特色的校園風貌。
校園景觀是校園環境的一個亮點,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搞好校園景觀建設是提高學校整體形象的關鍵。校園景觀設計在我國剛起步不久,如今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現在新建的大學校園,都十分重視校園環境建設,并且突出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設計。
景觀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是自然界中可供人觀賞的、有意味的景物,如山嶺、水體、石頭、洞穴、花草、樹木等。營造自然景觀,要通過藝術構圖體現出自然物的形式美,及人們在欣賞時所產生的意境美。在校園建設中充分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創造山景、水景、石景、物景等自然景觀,能產生良好的視覺效果和環境效應。我國傳統大學校園的選址多以遠避塵囂、環山抱水為佳,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對山體與水系采取了很好的保護措施,使校園景觀和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完善。人文景觀是具有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的人工景物,如建筑、雕塑、碑刻、壁畫、工具、武器等。建筑是人文景觀的重要因素,它不僅指各類樓房,還包括大門、廣場、橋梁、隧道、河渠、塔等。校園的標志性建筑是一所學校的外在縮影和“商標”,學校大門、透視墻等是一所學校整體形象的“臉面”,應該好好設計和建設。校園雕塑積淀著歷史、傳統、文化和社會價值,蘊含著潛在的教育意義。我國的校園雕塑,一般具有紀念性、象征性、激勵性、裝飾性等特點,是進行道德教育、審美教育的最好素材之一。人文景觀還包括名勝古跡。
校園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木、一石一橋,都是具有審美價值的景觀元素,可以構成豐富多彩、有意味的校園景觀。有的學校,一塊石頭就是一處風景、一種文化;有的學校,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一個靜物,這就是景觀設計和建設有與無的區別。武漢大學環繞東湖水,坐擁珞珈山,校園蜿蜒起伏,錯落有致,環境優美,風景如畫,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筑古樸典雅,巍峨壯觀,一批早期建筑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批當代建成的標志性建筑氣勢雄偉,新老建筑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學生住宿區梅園、櫻園、桂園、楓園因其風景而命名。校內四季常青,花香流溢,以櫻花最為有名。豐富多彩的植物體系和珍稀植物,使武大校園成為一個天然的植
物園。建有“孔子銅像”、“李四光塑像”、“愛因斯坦塑像”、“六一紀念亭”、“鯤鵬展翅”等人文景觀。漫步武大校園,景觀豐富,人文氣息濃厚,極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校園景觀是學校建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校園景觀設計和建設的缺失是我國學校建設中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加強景觀建設應遵循下列基本原則。
適用原則。校園景觀要依據人體工程學的原理來設計,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習慣,能夠滿足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發揮景觀的作用。如草坪建設應以開放草坪為主,多選用耐踐踏草種,既有優美的景觀效果,又方便師生們游憩。校園景觀建設要體現人文關懷,體現使用方便和無障礙設計,體現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使人喜聞樂見,流連忘返。
美觀原則。校園景觀除了滿足功能要求外,還要考慮人的審美情趣,滿足人們賞景的要求,使功能性與藝術性相統一。景觀設計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則,按照對稱、均衡、比例、節奏、韻律、對比、和諧等要求進行構思。景觀建設要根據美的規律來建造,體現色彩美、形態美、聲響美、流動美、香味美等,使人心情舒暢,樂在其中。
生態原則。校園景觀設計要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特征,對原有土地、植被、河流等要素進行保護和利用,充分考慮未來的發展和變化,滿足可持續性發展。校園景觀建設要與生態原則相吻合,對自然進行再創造,營造出整體有序、協調共生的良性生態系統。
校園綠化是校容校貌的重要方面,是學校環境建設和管理水平的直接體現。綠色是生命的源泉、生靈的化身,綠色植物被人們稱為“有生命的建筑材料”,具有凈化空氣、減輕污染、調節氣溫、降低噪聲、愉悅身心、消除疲勞等功效。綠化美化凈化的校園環境,能夠陶冶師生高尚的情操,有益于師生的身心健康。日出有濃蔭,月照有麗影,風吹有清香,雨來有韻味,這種優美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是一幅引人入勝的風景畫。
創建花園式學校,要提高校園綠化覆蓋率,各項校園綠化建設指標符合要求。建筑、構筑物周圍有花、木相襯,可綠化地域及零散空地有樹林、花草覆蓋,主、次干道和支路綠化到位。開展立體綠化,拆墻透綠,景觀效果好。校園綠化建設要突出植物景觀,植物配置合理,喬、灌、花、草立體組合,層次感較強。合理安排建筑、雕塑、花壇、草坪等景觀,營造園林化氛圍。在綠化上以常綠植物為主,適當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樹木錯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一種優雅的綠化格調。校園綠化自成體系,具備自我調節、發展、循環的功能。綠化植物多種多樣,努力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使校園“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多采用對人體有益的植物,創造溫馨的校園環境。北京大學校園又稱燕園,與頤和園、圓明園毗鄰,明清兩代曾是著名的皇家園林,數百年來,其基本格局與神韻依然存在。北大充分利用這一獨特的歷史遺產,營建了獨具魅力的校容校貌,使之既有皇家園林的宏偉氣度,又有江南風光的秀麗特色。校園內古木參天,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園林景色步移景異。亭臺樓閣巍然聳立,雕塑碑刻點綴其間,湖光塔影,風景宜人。著名的“一塔湖圖”指的就是未名湖湖畔的景色。
校園綠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根據學校的規模、特點、自然條件、經濟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最大程度地美化環境,美化生活。
綠化建設要與自然條件相符合。綠化工作要從學校所處地理位置、自然條件、歷史條件等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選擇不同的植物種類來綠化環境。南方的學校可以選擇亞熱帶喜溫植物,北方的學校則應選擇適合于溫帶環境的植物。在干燥氣候條件下應選擇耐旱、抗旱的植物,在濕潤地區則要選擇耐濕、抗澇的植物。
綠化建設要與建筑形式相呼應。建筑是校園環境的重要因素。校園建筑多種多樣,形態不同,風格各異,校園綠化要根據建筑形式、功能等的不同進行規劃設計,創造新穎獨特的綠化環境,把不同形式的建筑統一在綠化的整體之中,使建筑景觀與綠化環境協調一致,兩者互相映襯,相得益彰。
綠化建設要與學校特點相協調。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特點,校園綠化應結合這些個性特征,反映學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內涵。中小學校園的綠化要豐富,形式要靈活,體現出青少年活潑向上的特點。大學校園一般分為辦公區、教學區、生活區、活動區等,由于每個區的功能不同,對綠化的要求就不一樣,綠化形>!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加強養護管理是校園綠化美化凈化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有的學校對養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沒有專門的機構,沒有專業的隊伍,沒有足夠的經費,把綠化管理工作理解為簡單的修枝除草、澆水施肥、防病防凍,影響了學校的綠化建設和環境保護。因此,科學的養護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校園綠化建設和環境保護是一項經常性的重要工作,要緊抓不放,常抓不懈。按照“綠化校園,美化環境”的要求狠抓落實,使校園綠化更優、校園環境更美、校園品位更高,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工作環境。適時做好澆水、松土、除草、施肥、打藥、修枝、防凍等養護工作,培育好花草樹木,養護好植物景觀。根據不同季節和不同花木,采取相應的養護措施,做到科學管理。管理應有粗有細,重點綠化重點養護,尤其要做好古樹名木的精心養護工作。提高綠化質量,避免春天栽秋天死、成活率低等現象發生,鞏固綠化成果。找出符合植物生長規律的種植方法,增強植物的生態適應性,降低人工養護費用。加強校園綠地土壤改良,保證植物茁壯成長。開展環保工作,對校園內的空氣、噪聲污染、垃圾處理、污水排放等進行監控,按國家標準收集和處理有害物質。做好衛生工作,保持環境清潔。推行低碳生活,節能減排,使用環保型材料,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防止環境污染和破壞,保持和發展生態平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使校園環境可持續發展。
加強養護管理,要注意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健全組織機構,落實專人負責。學校應成立專門的機構,具體負責校園的綠化美化凈化工作。配備專業技術人員,以保證養護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益。二是采取先進的養護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配置當代先進設備,運用當前國內外的新理論和新技術,搞好綠化建設和環境保護。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人的能動作用。高標準,嚴要求,用科學方法實現科學管理,用目標管理實現管理目標。三是加強宣傳教育,健全規章制度。對師生員工進行環保知識教育,使他們自覺地參與到校園環境保護工作中來。建立并執行相關的規章制度,采取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廣大師生養成愛護校園環境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白晗,安婭寧.加強高校校園景觀規劃建設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0,(11).
[2]馬雪梅,等.對高校校園景觀設計的思考[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3]周妍.淺論大學校園景觀規劃[J].工程與建設,2009,(4).
[4]陳晉.高校校園景觀建設淺析[J].山西建筑,2009,(11).
[5]張廣政.淺談高等學校校園環境建設[J].哈爾濱師專學報,2000,(4).
在期刊雜志這個領域里,我們會發現這個行業中很多的決策都會受到競爭的影響,無論是一份發行量很大的雜志,還是限量發行的專業性雜志,都會有至少一兩個以上的直接競爭者或眾多的間接競爭者。同在擁擠的市場上出售的其他商品一樣,品牌對于雜志來說意味著一切。人們購買雜志時都會基于一個稱之為“四個我”的概念:看著我、拿著我、翻開我以及買下我。在這個環境中,我們應添加一些主要元素來定位雜志,例如兩本雜志對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能夠彰顯出它們的不同宗旨和觀點。雜志的每個組成部分,無論多么細枝末節,都必須看作是不斷變化的總體的一部分,最棒、最敏銳的內容往往能激發精彩的設計。現在,出版商們更清楚地知道雜志可以辦成品牌──一本期刊雜志不只是紙加墨,它是一種價值、一種信念體系。而針對雜志的品牌定位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主題內容加拿大雜志《Adbusters》是以評論消費者權益的全球化和當今世界的消費環境現狀為主要內容,這些都是極具挑戰性的主題,該雜志的品牌定位就在于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很好的消費評論平臺。而像《Realsimple》這樣一份介紹如何生活得更雅致的雜志,它的主題內容就和《娛樂周刊》這樣以炫目多變的娛樂新聞為主的雜志截然不同。正是這些令人驚奇的因素,標志著一本雜志在面對不同的讀者群體時能否成功。無論它以什么形式出現,雜志都是依賴某種精心策劃的運作指令來表現各類信息,設計者和編輯必須有意識地變換體現內容的方式,達到變換步調的目的,并以此來保持新鮮感和興奮感。
時間和名稱很顯然,雜志要打出品牌靠的是持續性,它必須一直保持著某種品質,同時又有所改變。讀者熟悉他們期待中的內容,但是在翻開時還是感到驚喜。其中,雜志的名稱是唯一不變的因素,正是這種主題性的名稱決定了它的形式。
藝術設計在報攤上,一份雜志必須在2.5秒的時間內吸引讀者的注意,雜志的設計者必須迎接這個艱巨的挑戰。讀者對雜志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其封面必須簡潔地集納雜志的個性和風格,還要求其內容和封面、封底保持足夠的連貫性,以吸引讀者。品質的持續性是體現在每期中的,雜志必須始終如一地做這些事情,并保證比競爭對手更具深度,更有個性。品牌雜志的設計需要周密的策劃,而絕不僅僅是映襯文章的配角。雜志的藝術設計包括雜志的總體外觀、形式、大小、版式、文字、圖形、色彩、節奏等。字體在雜志設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像《Wired》這樣的雜志已經開始要求讀者從側面翻開,并倒著閱讀文字,凝視彩色背景上的相同顏色的文字,或者斜著眼來閱讀蠅頭小字,在視覺和功能上,雜志設計變得更像網頁設計,簡短的廣告詞、圖文框、可點擊信息,這些已經被讀者日益熟悉。與顏色一樣,字體同樣能夠在不損害文章信息傳達的情況下為頁面帶來力量和時尚,雖然位于幾何形狀內部或粗黑線條旁的粗體彩色引言會打破文章內部的排版節奏,但是粗體的標題與白色的頁面以及正文的小號字體對比則顯得更加完美。新貴男人的雜志《GQ》曾聘請印刷專家來設計折帖定型字體,設計師研究了20世紀早期的舊地鐵海報,并根據這些海報的字體創建一種無襯線字體,在這種成型的字形字體中,字母較圓,且上行字母的頂部以及下行字母的底部都是扁平的,這種字體使得從封面標題到補充文章等所有的內容都變得很雅致,更有早期的《ArtDeco》的幾何特征,設計師在保持雜志“摩登更經典”的風格的同時實現品牌定位的目標。該雜志的照片和插圖同樣出色,他們主要使用大牌人物的照片,但也不斷選擇革新者,將他們的風格融合起來。插圖是雜志品牌的另一個重要部分,《GQ》的設計總監Dupless說,該雜志已經研究歐洲的雜志以便尋找新的插圖畫家和圖畫方面的天才,插圖畫家必須熟悉《GQ》的風格和感覺,并能在一個較為自由的框架中工作。紅色和黑色是《GQ》調色盤中最濃型的色彩,它們通常被用來起強調作用,并堅持使用精美的中性色調。《GQ》雜志的設計一直在改進,堅持完善的一致性,它的現代設計帶有酷的、矜持味道的品位和自信,其結果就造就了一份能讓人感覺成熟、自信的外觀精美的雜志,就像訂閱它的讀者們一樣。
形式定位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雜志設計經歷了一場有趣的革命。傳統的期刊雜志是發表文章的舞臺,而現代的讀者正翹首期盼新的媒體能帶給他們三維的視覺感受,為此,雜志做出了積極的響應,雜志設計者擁有更自由的手段來決定他們的工作形式。雜志沒有了標準尺寸的限制,沒有了形狀和寬度的要求,這些限制都會妨礙雜志功能的發揮,一本雜志可以被制成人們適應的任何大小和形狀,只有印刷技術可以限制設計。德國的《Shift》實踐了一種比較極端的雜志形式,與任何一種雜志都不相同。該雜志誕生于柏林的一組設計師之手,每一期內容都聚焦不同的主題,從而發展不同的表現手法:第一期雜志將食用肉類作為主題,它沒有被裝訂成冊,而是以一個掛肉的鉤子穿過雜志每頁角上的孔,使其成為一種別具一格的裝訂形式;第九期是關于藝術品市場的,由一種棋盤游戲和CD-ROM組成。這種自由當然歸功于自有資金的運作。美國時尚雜志《Visionaire》目前已成為世界時裝領域的新寵,它創造了第一個以電池作為動力的出版物,是一個由一系列大號幻燈片組成的會發光的盒子。
在倫敦、巴黎、紐約、米蘭等地,還出現了微型雜志。微型雜志時尚新穎,它受到DIY信念的激發。因它面對微量讀者,出售給相對富有、國際化、有復雜視覺的大眾,所以其顯著特征是品質制作、對圖片的奢侈應用和強調設計。倫敦的《10》把文字和圖像分開,要么讀文,要么看圖,這樣反而看著舒服。微型雜志創始人約瑟夫編輯設計的《Nest》在室內設計領域地位明顯,使用雕塑形式,顏色和圖案有幾期被定型成雕塑品或雕刻品,另一些則用緞帶扎系,空白頁引人注目,取代文字的是大塊的著色圖案和紋路,修飾與之形成互動的圖像。一本好的微型雜志接近于藝術品,它的目標就是打破矯揉造作的習慣。
同樣,網絡雜志給任何一個想辦雜志的人提供了暫時的可能性,它創造了一種新的視覺形式。從廣義上講,國際互聯網是個全球性媒體,而印刷的雜志很難使讀者群國際化。網絡雜志可足不出戶傳播到世界各地,設計師可以為網絡雜志創造出令人滿意的外觀和感覺,如使用按紐翻滾、快速下載等方法在屏幕上隨心所欲地表現。如果一本雜志具有年輕、有趣的品位,那就可以適當運用聲音效果、動畫、音響和顏色來體現,同樣的工具也可以用來表現更嚴謹和商業品位的美學理念。瑞典的電話類雜志《StockhlmNew》就用FLASH做成幻燈,再把雜志一頁頁的放進去,它對于印刷版唯一的改進是把標題和圖片、說明文字放大,使讀者閱讀起來更清楚。英國圖像設計季刊《Eye》是一本視覺引導雜志,它的網站和雜志同時設計,《Eye》新設計的一些編輯因素可以同時運用于兩個媒體,比如每個特寫開始時的關鍵詞和段落。又如,《Hint》是一家網絡雜志,有時它能以一種印刷品不可能做到的方式表現時尚,給了讀者更多的選擇。在《Hint》的設計中經常放進FLASH,然后加上音樂片段,往往是即將上市的CD的預聽曲目,具有很強勁的體驗感。因為《Hint》比很多印刷版雜志有更高的發行量,因此它獲得了韋伯獎的最佳時尚獎。雖然和它同步的印刷版雜志也了獲得了成功,但相比之下網絡雜志的顏色和形狀更有沖擊力。
在人們的觀念中,雜志一直是文字和圖片的混合體,在每個特定的出版物中這兩種元素以不同的方式組合,產生獨一無二的感覺。技術對于文字和圖像的還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不斷發展提高了雜志的質量,而雜志設計通常是一份雜志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變化是雜志設計所應遵循的基本信念。當然,品牌定位是雜志設計的核心,對設計師來說,挑戰就是抓住機會,新的技術會磨礪出新的品質和完美。只要設計者能夠了解他們的讀者,并認識到自己存在的理由,都能達成優秀的設計。在期刊雜志設計中,每一種產品都必須滿足一定的讀者群,否則就會被那些每天都在接受新信息的讀者所忽視。那些不斷創新并始終堅持“自我”的雜志必將脫穎而出。
內容摘要:雜志打出品牌靠的是其持續性,設計通常是一份雜志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變化是雜志設計所應遵循的重要信念。
關鍵詞:品牌定位設計形式設計
期刊雜志的世界非常引人入勝。雜志總是在我們的視覺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是平面媒體,也是編輯和設計師共同勞動產生的圖文結合體。大多數雜志都有較固定的讀者。一個好的設計師總是深諳新聞學和品牌定位,而一個好的編輯則應懂得圖片設計的重要性,在這個寬泛的范圍里再考慮明確的設計因素:版面大小、網格、字體和細節,所有這些都促成雜志的定位和視覺沖擊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