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散打比賽規則優選九篇

時間:2022-05-14 21:02:03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散打比賽規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第1篇

[關鍵詞]散打規則 散打技術 創新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4-0251-02

散打從20世紀中期興起至今,散打規則經歷了三個階段的重要演變:從1982年初步擬定散打規則,到1990年第一本正式的武術散打競賽規則出版,此階段是武術技巧向符合散打規則競技比賽技術轉變的初級階段,形成了以拳法、腿法、摔法為主的技術單一、粗糙的散打技術;20世紀90年代是散打重要發展階段,此階段散打規則經歷了2次大批量修改,而散打技術也隨著散打規則變化不斷提高,初步形成了具有散打特色的技術風格;步入21世紀以來散打事業蓬勃發展,進入到了成熟階段,散打規則經歷4次重大變革處于完善期,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散打技巧,使散打事業真正走出國門與世界體育接軌。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散打規則的演變對散打技術創新的影響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網上以及大學圖書館等數據庫檢索、查閱并收集大量有關于散打規則與散打技術相關的文獻資料,并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歸納。

2.專家訪談法

根據論文研究思路的需要,通過與武術散打專家和教練員對散打規則演變和技術創新進行探討,從中得到有益的建議和啟示。

3.邏輯分析法

針對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獲得的資料,運用歸納、類比等方法進行研究與分析。

二、研究結果分析

(一)散打規則演變歷程

武術散打規則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初步擬定,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至今,已經趨近成熟。散打規則的發展是幾代人不懈努力修訂完善的過程,然而伴隨著散打規則的發展,散打技術在中國古武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與提高以適應散打規則,隨規則變化而變化。

1.散打規則發展階段

90年代初,中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競技體育也呈現出全球化發展趨勢,在此大勢下,競技散打項目同樣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逐步與世界接軌。為此,在北京舉辦了兩年一屆的世界武術錦標賽的首屆比賽。隨著散打比賽影響力不斷擴大,為保證散打能夠適應發展趨勢,散打規則也在不斷的修訂和完善中,并在1996與1998年分別進行針對性的較大改動,散打規則的修訂在日趨完善。

在散打項目高速發展階段,散打技術亦在不斷提高創新中。80年代末,散打正式成為全國性質比賽,并在1992年在全國確立了散打技術的“十六字方針”,為散打技術創新指出了方向。1998年是散打比發展的重大轉折點,以亞運會為契機正式走出國門,正式成為亞運會比賽項目。散打技術也由單一、粗糙的打法逐漸向多元化、技術圓潤的打法方向發展。在此階段由于規則的修訂,散打技術則以拳法、腿法與摔法多元化組合打法為主,形成進可攻、退可守的技術體系。

2.散打規則完善階段

21世紀步入了科技信息時代,科技信息的發展促進了散打事業的發展提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競技體育的觀賞性要求不斷提高。為滿足人們的需求,散打規則分別于2000、2004、2011年進行3次重要修改,并于2013年正式頒布實施了新規則,使散打規則真正步入完善階段。

(二)散打規則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隨著散打規則的不斷修訂,散打技術也在相應的不斷創新與提高。散打技術“拳、腿、摔”三大技術為基礎,隨著每次規則的修訂,散打技術側重點均會作出相應的調整,如:散打規則制定前,以拳法為主要攻擊手段,腿法與摔法作為輔助,散打規則初步擬定期間,散打技術則以腿法與摔法為主,拳法為輔;現今在新規則影響下,散打三大基礎技術趨于平衡發展,組合運用,多元化發展。由此可見,散打規則的修訂,必然帶動并引發散打技術創新。

1.比賽場地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如表1所示,隨著散打比賽規則的不斷完善,比賽場地也在逐漸演變。在比賽規則擬定期間,比賽場地也處于摸索適用改進階段。比賽場地由9米直徑的圓,逐漸演變成邊長8米的方形擂臺,并在不同的商業比賽中出現圍繩擂臺。比賽場地隨著規則不斷變化,在提高比賽的觀賞性的同時更促進散打技術與戰術相容和,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技、戰術打法。

2.得分部位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如表2所示,散打規則在擬定期間,只允許擊打對手軀干與大腿,同時身體重要、脆弱部位不允許擊打,如:膝蓋、頭部。在此期間由于運動員受到規則的束縛,無法運用連貫地運用技巧,且此階段是由武術向散打過度期,因此散打只存在單一、粗糙的簡單技術。隨著規則不斷修訂,新增加小腿與頭部兩處得分部位。但因為頭部是人體重要部位,不允許重擊與連續攻擊,直到1996年重大修改規則時,才取消膝蓋、頭部不得連擊的束縛。比賽規則放寬,散打技術相應得到巨大變化,拳法與腿法能夠更加有效地施展,拳腿組合進攻以及摔法綜合運用,不在拘于單一的進攻形式,進攻技術多樣化、復雜化,推動著散打技術不斷創新提高。

3.護具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散打與武術相比,更為注重運動員的身體安全,為避免與降低在比賽中受傷的幾率,運動員必須穿戴比賽指定護具。如表3所示,隨著得分部位與得分標準的不斷變化,護具佩戴前期由簡到繁,后期由繁到簡轉變。散打初期由于技術單一,是以力取勝,注重護具的防守,隨著規則的變化技術的創新,比賽逐漸轉變成技巧取勝,護具則成為一種束縛。技術發展創新,護具減少因此成為了散打比賽重要趨勢。

4.下臺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如表4所示,散打下臺規則是散打規則中最先趨近于成熟的規則。迫使對手下臺是獲得比賽勝利最簡單的戰術,實戰卻很難做到。在比賽中首先要運用各種技術將對手逼近或是引誘到擂臺邊緣,運用重擊技巧或是摔法迫使對手下臺。下臺規則促進了武術技巧與戰術的融合,為技術創新指出了發展方向。

(三)散打技術未來創新趨勢

從上世紀中期散打興起至今經歷了半個世紀數代人的努力,比賽規則與技術已經趨于完善。隨著2013版散打比賽規則的發展與實施,標志著散打技術將進一步發展與創新。現階段散打技術主要突出進攻技術的快與準,將個人獨有技術與拳法與腿法相結合的組合進攻。未來散打技術將會以現階段散打技術為基礎,融合古武術精髓,形成自己獨具風格的多元化、多元素、全方位組合進攻。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20世紀中期,散打由武術演變而來,在經歷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散打比賽已經處于成熟階段。在此期間隨著比賽規則不斷的修訂,散打技術經歷了初級探索、發展創新、形成特色三個階段的變化。

(2)散打規則逐步修訂,推動著散打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散打規則中,得分部位與得分標準的演變是促進散打技術創新的主要因素,場地變化、護具穿戴對散打技術創新也起到起到一定作用。

(3)隨著2013年新規則的實施,散打技術開始向著多元化、多元素去方位組合進攻方向發展。

(二)建議

(1)針對比賽規則與得分標準,結合運動員技術調整比賽戰術,在適應新規則的同時不斷提高創新技戰術水平。

(2)現階段“拳、腿、摔”三大基礎技術處于平衡發展狀態,運動員應加強自身攻擊的力量、速度、技巧以及抗擊打能力。

(3)從散打比賽的發展趨勢來看,散打運動員需進一步創新散打技術,來適應科技信息發展帶來的變化。

【參考文獻】

[1]戚斌.新規則實施對散打技術的研究與影響[D].河南大學,2013(05).

[2]楊玉峰,趙斌.論競賽規則的變遷對散打技術發展的影響[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11).

[3]王方亭,李增全.新規則對散打技術發展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5(09).

第2篇

而這一年,散打比賽則顯得有些冷清,讓散打迷們在等等與期盼中度過。

一、沒有延續的“第五年”

自1999年以來,“散打王爭霸賽”不斷升溫,不僅吊足了散打迷的胃口,精彩的比賽,刺激的場面也吸引著“局外人”的目光,電視收視率不斷攀升,成為武術迷心中的一個品牌工程。

然而,“散打王爭霸賽”卻在2004年悄然地從關注者眼中消失,在散打迷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遺憾。

2004年初,記者在采訪各散打隊時,散打隊教練們還信心十足地表示,一定要在2004年的“散打王爭霸賽”中取得好成績,以不辜負江東父老,就連官方人士在年初也表示,2004年要努力辦好“爭霸賽”,使其成為散打運動員的一個切磋較技和展示自己的平臺,絲毫沒有透露取消比賽的意思。一家官方網站更是打出“2004年:散打七爭霸賽’更精彩”的宣傳標語。這一切讓每個散打愛好者興奮,同時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期望,也讓每個散打愛好者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散打熱潮。

2004年一天天過去,散打愛好者對“爭霸賽”的熱情也在一天天的降溫,而“爭霸賽”卻如難產的嬰兒,遲遲不能露面,最終化為廠泡影。

我曾問一位“爭霸賽”工作人員比賽流產的原因,他淡淡一笑,“誰會做賠本生意。”

我恍然大悟,原來散打王爭霸賽的命運并沒有掌握在散打“掌門人”手中,也沒有掌握在散打愛好者手中,而是掌握在一些關注散打的商家手中。

北京體育大學的一位教授曾對我說,散打足一項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只是我們還沒有很好地開發利用。那時我不解,當“散打王爭霸賽”在2004年留下空白時,我忽然理解了教授的話。

二、“”還是“曲線救國”

2004年6月,黃飛鴻的故鄉廣東佛山迎來了一場“中日之戰”――散打挑戰日本極真空手道,據說這場比賽已醞釀了兩年;比賽最終以中國隊完勝而收場,當地一家報紙以“誰是當代的民族英雄”為題報道了這一比賽。消息一刊發,參加比賽的孫宗寶、孫濤、于洋等散打隊員在佛山立時被散打愛好者視為了偶像。那時恰逢國內出了幾件日本人侮辱中國人人格的事,于是這場比賽在一些人心中便成了“抗日之戰”,中方運動員自然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當然,舉辦這場比賽意義并不在此,而是促進中日功夫界的交流。

其實,中國散打與日本搏擊正規的對抗賽近年來共進行過3次,其中兩次是與空手道中的大道塾較量,一次是與日本的“SHOOTBOXING”(日本自由搏擊中的一種)較量,中國散打均以大比分取勝,以至有些人以為日本搏擊不過如此。

而參加過比賽的運動員,則持不同意見,他們認為打得并不輕松,而且規則也偏向于中方,所以才能戰無不勝,這無形中對散打起了包裝作用,是一種“曲線救國”,而算不上真正意義的,完全發揮的比賽,如果比賽采取無限制的方式,結果并不好確定。

我多次采訪散打隊和散打比賽,每次聽到最多的聲音,除了散打運動的殘酷、散打運動員的艱辛外,就是說散打比賽規則的多變。散打規則的小斷調整,有其適應形勢的優點,但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運動員技術水平的發揮。

什么是“真正意義亡的搏擊比賽”?應該具備三個要素:一是規則比較開放,允許使用各種技法和攻防手段,禁擊部位較少,且盡可能少穿護具;二是選手應主動進攻而不是消極防守,強調技術應以力量為前提和基礎,以重擊和擊倒取勝,而不是靠打點得分,在雙方實力相當的情況下,以積極主動進攻一方為勝方;二是只要認可比賽規則,任何門派的拳手都可以參加比賽,采取各種不同的形式(規則與賽制)。

自1999年以來,散打多次與外國搏擊交流,雖然時間,地點,規則不同,但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沒有完全放開地去打,始終處于一種“優勢”地位。

而且,至今為止,散打沒有正式與國內的實力派拳法交流。

三、2004年全國男子武術散打錦標賽:群雄爭霸

五月,在古城泉州,最流行的一個詞是散打,因為全國男子武術散打錦標賽團體賽在這里舉行。這次比賽可謂是今年散打比賽的重頭戲。

這次比賽是全國最高水平的武術散打賽事,規模大、場次多,人數多,共有47支代表隊、389名運動員參賽。

這次比賽也是對散打運動員的一次檢閱,真可謂“江山代有才人出”。

從11個級別的冠軍得主來看,除和廣東隊有2人外,其他全部散落于江蘇、山東,浙江等7個隊之中,而且除柳海龍、楊曉靖等老將外,不少人都是新面孔。這說明2004年涌現出的高手不在少數,各個級別的冠軍之路都異常艱難,以致趙子龍、寶力高,喬小軍,程凱,那順格日勒等散打名將都先后敗陣,與冠軍無緣、

同各散打比賽一樣,這次比賽采取了新規則,改變了以往比賽運動員互踢互打不得分的規定。這種規則的變化不僅改變了運動員場上參賽的技術手段和得分方式,也增加了比賽的激烈程度、裁判員反映,新規則的可操作性很強。

這次比賽還讓我們看到,中國競技散打武壇已經進入了弱隊不弱、群雄爭霸的混戰局面。

2003年的團體亞軍河南隊不僅未在前六之列,而且只有3人進入了名次,還無一個前三名。往年以技術見長、多人打入名次的武漢體院、前衛、武警等強隊今年也在六強之外,武體競無一人躋身前八。反之,成都體院,軍體院就多人打進了前八、以往不被人們看好的江蘇隊,繼去年大步向前后,今年更是兵精將強,4人打進決賽,并且以1金3銀的名次、僅與團體冠軍山東隊差1分的戰績奪得團體亞軍……這就是說,全國散打群雄紛爭,你追我趕,格局有所改變:過去,山東,河南等少數幾支強隊多年稱雄的局面不復存在。

四、散打世界杯:不再讓女人走開

2004年11月12日,廣州新體育館燈火通明,第二屆世界杯武術散打比賽在這里隆重開幕。如果說第一屆“散打世界杯”讓女人走開的話,那么,這屆“世界杯”則體現了男女平等,不僅中國隊派出吳鈔來等四名女將,一些西亞國家也派出了女選手參加。這些女選手雖然技術水平不如男選手,但那種拼搏的精神不能不讓人佩服。

這僅是這次比賽的一個亮點,另一個亮點是有人要借助這一賽事推出“李連杰第二”。

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的制片人鄧建國在比賽期間向媒體宣布,這次來是為了和這次賽事合作,拍一部關于武術的電影,名字叫《極品武術》,讓更多的人知道散打,知道中國武術,培養影視界的第二個“李連杰”。

第3篇

Abstract: Over the years, experienced a number of Sanda and Muay Thai contest, the outcome of each other, while in the race also saw a lot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in many places, on the whole more ferocious Muay Thai, and Sanda is more skillful. The text comparatively analyses the training methods,technical charactersitics and the use of leg whip and sweep kick of the two legs in the race,providing reference for both developments.

關鍵詞: 散打;鞭腿;泰拳;橫掃踢

Key words: Sanda;leg whip;Muay Thai;sweep kick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16-0206-01

0引言

腿法作為進攻基本技術體系中最重要的技術,泰拳比賽中腿法占進攻總數的46.4%,散打比賽中腿法占進攻總數的47.3%,[1]且成功率也相當高,散打比賽中腿法成功次數占總成功數的50.8%,泰拳比賽中腿法成功次數占總成功數的47%,腿法的訓練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左右了比賽的勝負。散打主要腿法有鞭腿、側踢、后擺、前掃、后掃和正蹬,其中以鞭腿最為常見。鞭腿技術的基本要求是快速、有力、準確,散打鞭腿最注重打擊力量。泰拳橫掃腿是一種弧線運動的腿法,其打擊力度大,抗擊力好,具有極大的殺傷力。而且它們之間也有很多共性,二者之間有很大的可比性。

1動作技術特點分析

1.1 泰拳橫掃踢練習方法橫掃踢按其攻擊目標可以分為三種:首先高踢攻擊對手頭部、頸部,常常能擊昏對手。其次中踢攻擊對手腰肋、腹部;第三是低踢掃擊對手膝部和小腿。[2]其訓練方法有如下幾種:

1.1.1 擊影練習是假設性練習,即空擊。在假想對手動作基礎上進行的練習。提高自身的協調性,體會動作路線,掌握進攻的時機、方向和準確性。

1.1.2 硬功練習在泰拳的練習過程中,許多的拳手都喜歡通過踢打香蕉樹,或者踢擊圓木來提高小腿脛骨的骨質厚度,減少其對疼痛的敏感程度,增強擊打承受能力。在練習過程中力度要由輕到重,逐漸提高硬度,也可以用鐵棍依法練習。

1.1.3 沙袋練習沙袋的中部和練習者的胸部高度相等為宜。在這個練習方法中配合以擰腰轉髖、增加出腿速度用腳背或者小腿的脛部橫擊沙袋,并結合以步伐、出腿角度和距離,以便更有效的擊打目標。

1.2 散打鞭腿練習方法鞭腿的鞭擊力訓練,一切訓練都以實戰為核心進行,訓練方法、手段力求簡練、實效、科學,專門培養鞭腿鞭擊的實戰威力,在長期的專項教學訓練實踐中,形成了一套鞭擊力訓練方法。

1.2.1 掌握動作練習這項練習能讓練習者充分了解鞭腿的動作結構,弄清動作的方向路線,可先原地模仿練習鞭腿動作,亦可結合手扶支撐物分解練習動作并體會動作的發力,在慢速中完成技術動作,一定要反復練習、體會,經過不斷的練習形成技術動作基礎,以便為進一步的練習打好基礎。

1.2.2 空擊練習運用鞭腿各種技法進行空擊,或者假想與人比賽進行攻防練習。練習時,要注意動作的連貫協調,路線方向和力點的準確以及平衡、還原等問題。空擊動作練習要有輕、重、緩、急之分,要有相應的戰術節奏。

1.2.3 實戰練習這是高級階段的訓練方法,能夠有效地檢驗和提高運動員鞭腿鞭擊力的訓練、應用水平,是積累實戰經驗,提高鞭腿鞭擊力實戰的有效途徑。但訓練時必須注意實戰中的安全與防護。

1.2.4 力量耐力練習每天堅持重復踢擊500~600次沙袋,使運動反射功能不斷地得到完善和加強,在任何的情況下都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和持久的耐力連續的進行鞭腿鞭擊力。

2實戰中的應用

2.1 使用規則中國散打和泰國拳的比賽規則比較

2.1.1 中國散打比賽規則的特點《中國武術散打規則》充分體現了“快速主動、技術全面、難度絕招、拼搏冒險”; 2000年,每局比賽時間縮短為凈打2min;將得3分的條款改為4分,在得4分的條款中增加 “使用騰空腿法擊中對方軀干部位,而自己站立者,得4分”的內容,鼓勵挑戰動作難度,使散打比賽更加精彩;后又放寬了對膝技的限制,使散打發展更完善。

2.1.2 泰拳比賽規則的特點泰拳禁用方法比散打少,更強調動作的擊打效果。其計分方法以點數多少分勝負,在一個回合中,兩個拳手能得到最高點數都是5點。而在得分部位、有效擊打次數與得點的具體關系上,則沒有具體規定;且在比賽過程中凡是不違背泰拳格斗的基本原則,能清晰有力的消耗對手體力,都可得點。

2.2 在實戰中的運用分析

2.2.1 比賽中的得分情況分析泰拳強調的是動作的殺傷力度,以重挫對手為制勝的目標,不拘形式,只求實用,這與中國散打也形成鮮明的對比;有套路運動,純對抗性;泰拳腿、腳異常堅硬、身體抗擊打能力強,勇往直前、強攻硬取是泰拳的主要技術風格。

3結論

3.1 泰拳更注重身體素質訓練泰拳是一種崇尚進攻的拳法,雖然訓練方法和散打基本相同,但是強度更大,更注重體能和抗擊打能力的訓練,訓練過程中進行多種高強度的訓練,而且所有的訓練要不遺余力地完成。這就是在比賽中泰拳選手的體能優于散打選手,這與他們的訓練方式有很大關系。

3.2 武術散打要反映出中國武術特點和文化特征散打是踢、打、摔并用,手法相對復雜。戴拳套搏斗,限制了很多手法的運用,勢必影響散打運動的靈活性。在散打運動儀式服裝、場地、器械等方面也未能體現本民族的風格特點,沒有體現不出中國內外兼修、道術同修、超越自我的傳統武術文化的特征。

3.3 擴大散打競賽形式的影響力現代武術散打的發展一直走精英化的發展道路,從事武術散打運動者多為專業人士,所以它的普及性差是情理之中的事。因此,散打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也要擴充練習的人群,提供強力的后備力量。

參考文獻:

第4篇

關鍵詞:武術散打 跆拳道 比較

1、 跆拳道與散打的起源與發展概述

武術散打是20世紀80年代新興的集技擊術、戰術、身體素質、心理品質與對抗為一體的無數競技運動。我國從1978年開始進行實驗、推廣,制定制度、規則及培養運動員、裁判員和教練員。1999年全國散打錦標賽首次取消了護頭、護胸、護腿,從而提高了運動員的抗擊打能力,增強了項目的觀賞性,加速了散打的運動步伐、促進了與國際搏斗運動的接軌。

跆拳道古稱跆跟、花郎道,是起源于古代朝鮮的民間武藝。跆拳道傳入中國后,深受中國青少年的喜愛,其普及和發展之快,令很多同類運動項目望塵莫及。

2、武術散打與跆拳道比較研究:

(1)武術散打與跆拳道禮儀規范之比較:在散打比賽規則中,運動員應遵守的禮節條款如:運動員互相攜手進場;向觀眾行抱拳禮;每場比賽開始時,隊員互相行抱拳禮;宣布結果,隊員交換站位,運動員互相行抱拳禮,再同時向臺上裁判、對方教練員行抱拳禮。“禮儀”是跆拳道聯系過程中必須具備的行為規范。謙遜和正確的言語、忍讓與友好的態度,虛心和好學的作風,也是跆拳道練習者應遵循的重要禮儀。

(2)從技術內容上比較武術散打與跆拳道:武術散打是中國武術在現代化競技體育模式下形成而產生的一種新型體育項目,是從傳統技擊武術吸收了個別技法,綜合拳法跆拳道,摔跤等精華與一體而形成的一種適合競技體育比賽的對抗賽項目,能與中國武術存在一定的聯系,但更接近國外各種格斗類項目。中國散打與跆拳道存在必然聯系。早期跆拳道的形成也借鑒中國武術的內容。與跆拳道相比,散打技術既存在顯著優勢、同時也存在不足。散打中應用的是拳擊體系、上段和下段的鞭腿加之抱摔。而跆拳道腿法一大特點是腿法活,并破壞對方防守,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和威懾力。

(3)武術散打與跆拳道比賽規則的比較:從比賽規則來看,跆拳道規則特征有:禁用拳技攻擊臉部,限制用任何方法攻擊腰的下部位,禁用扭打和摔倒對方;使用全接觸技術和專門防護器材;強調技術真正發揮力量的評估體系。而散打競賽規則的隨意性較大。

(4)武術散打與跆拳道的服裝比較。首先在服裝上,武術散打運動員穿著短褲,服裝在形式上、內容上完全脫離了中國武術的本質特色,從美學角度來看,能展現隊員健美肌肉和充滿活力的精神面貌。跆拳道服裝為白色,設計規整統一。不同級別系不通顏色的腰帶,是一種地位的象征,凸顯文明、正式與莊重,給人的美感的“包裝”。

3.建議

(1)建議加強散打運動的大眾傳播途徑。學習跆拳道統一的禮儀程序、精神宗旨、文化理論,樹立自己的民族特色,加強旗自身的文化理念的構建。

(2)建議武術散打不可固牢舊有、應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大膽借鑒外來技擊術的發展、理論、訓練和管理經驗,重視對外交流。

參考文獻

(1)周沈斌,隊綿陽市武術散打與跆拳道普及程度差異研究[J]

第5篇

摘 要 通過文獻法和分析法從散打和拳擊兩項不同運動的拳法技術特點、不同場地器材對拳法的影響、不同訓練方式對拳法影響等方面對散打和拳擊兩種格斗項目的拳法技術及應用進行比較,認為散打與拳擊在拳法上存在許多不同之處。

關鍵詞 散打 拳擊 拳法技術 運用比較

散打亦稱散手,古稱白打、手搏等,由于比賽是以徒手相搏相較量的運動形式在臺上進行,所以又稱“打擂臺”。現代的散打比賽是兩人按照一定的比賽規則使用踢、打、摔等技戰術制勝對方的競技項目。它具有強身健體、技擊自衛、娛樂觀賞、修身養性、豐富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作用,是培養練習者尚武崇德、振奮民族精神的一種有效的手段。自從1989年散打被國家體委列為正式比賽項目開始。散打開始了全新的發展。而與武術散打這項格斗項目有著極為相似的拳擊,本文將從拳法技術上來分析散打與拳擊之間所存在的不同之處。

一、散打與拳擊拳法技術的比較分析

(一)拳法進攻方式比較

拳法作為拳擊的唯一進攻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語。拳擊的拳法包括刺拳、直拳、擺拳、勾拳技術。而散打除了刺拳、直拳、擺拳、勾拳技術外,散打還包括了鞭拳這項拳法技術,雖然鞭拳在比賽過程中,出現的頻率并沒有直擺勾技術的大。但卻是一項冷招。它具有威力大,且突發性強的特點,能出其不意的重擊對手。如2009年11月中泰搏擊爭霸賽上中國選手張開印就以一記轉身鞭拳KO泰拳王藍桑坤,獲得了勝利。

(二)拳法技術特征比較

拳擊拳法技術特征表現在拳擊中直拳分為前手的刺拳(通常為左手),后手的直拳重擊(通常為右手)。而散打雖也有刺拳與重拳之分,但散打由于涉及到腿法,所以,很多情況下,后手的直拳也有可能是刺拳。其為了更好的銜接腿法技術。由于拳擊中,并沒有涉及到腿法,所以拳法技術較為實在,兩方選手在比賽時,即使被刺拳打中,也要防到即將到來的后手重拳,所以,相對而言,散打的拳法較拳擊而言,虛實更難分辨。

(三)拳法防守技術比較

在散打和拳擊比賽中,防守技術是每個優秀運動員必備的專項技術。但由于,比賽規則、比賽場地等的不同,其防守技術也有著明顯不同。拳擊運動員的雙手護頭部位偏上,護頭意識很強,因為其比賽不能使用雙拳以外的任何部位攻擊,只需要考慮對手的拳頭對自己的威脅,而散打運動員的雙手防護意識較為開放,不僅需要考慮到對方雙拳的威脅,而且還要考慮對方雙腿及雙膝的威脅,所以雙手的保護不僅需要護頭還要嚴格守住自己的中路部位。

(四)格斗姿勢對拳法技術影響比較

在拳擊和散打比賽中,基本站位姿勢與步法移動技術是確保比賽勝利的根本。拳擊的基本姿勢是在其幾百年的實踐中形成的,完全適應拳擊的規律。與散打不同的是,拳擊運動本身因完全不考慮腿法的應用,因此,雙方的基本“格斗式”的重心的分配截然不同。拳擊的重心分配:體重由兩腳平均分配,前腳在進攻時承擔大部分體重,后腳跟抬起。而散打則由于2011年武術散打比賽規則對于先后倒地的得分標準,做出了改變。“在比賽過程中,雙方運動員先后倒地不得分”。導致散打技術中的摔法技術的得分率降低,在比賽中,雙方運動員運用拳腳技術更為頻繁,其比賽也更具有觀賞性。所以,其格斗姿勢也略微有些調整。并不像新規則前,重心壓得較低,防止對方摔法。其重心的分配:體重的承擔在兩腳間轉換頻繁,偏于后腳,在腿法進攻時,單腳支撐。重心于新規則之前相比,稍微提高。

二、散打與拳擊訓練方法方式比較

任何項目的訓練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散打與拳擊也不例外。下面我主要從拳法技術訓練、抗擊打能力訓練、力量訓練上探討散打與拳擊在訓練方法上的區別。

(一)拳法技術訓練比較

散打在平時的拳法訓練中,要注意與步法訓練的密切配合。具體來說,就是在拳法訓練和步法訓練中要注意節奏的合理控制。在拳法訓練的開始,節奏要放慢,不要圖快,更不可圖狠,拳法的快和狠必然會影響到步法的紊亂,所以,在訓練開始,要先注重拳法的準,結合步法,達到拳法的準和步法的穩,穩中求準。在此基礎上,待步法和拳法配合密切熟練后,再逐漸加快拳法和步法的速度,待速度和拳法及步法協調配合熟練后,拳法就會運用自如,此時再加大拳法的力量,達到散打快準狠的要求。而拳擊在拳法技術訓練中,則要以拳擊的基本技術為主要內容,要正確、準確地掌握基本技術,在此基礎上,進行組合拳法訓練。拳擊中的組合拳法訓練,是將基本技術中的一種或幾種基本拳法,根據實戰要求和動作變化規律連接在一起,進行連續性攻防的拳法訓練。對于步法的訓練,步法移動的教學與訓練應與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技術訓練相結合起來進行。在拳法的攻防上,在進攻時,在合理發揮進攻技術的同時,必須提高反應速度和靈敏度以提高擊拳的命中率;提高拳手擊拳的爆發力,以提高攻擊的成功率;在防守方面,拳手必須考慮攻擊時的防御和防御時的攻擊,把防御看作攻擊的手段,把攻擊看作為防御的目的,在實戰中把進攻和防御結合起來,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二)抗擊打訓練比較

散打與拳擊都是直接對抗性的競技性比賽項目,在比賽過程中,即使有最完美的防守技術,挨打也是在所難免,若自身沒有一定的抗擊打能力,就難以承受對手的拳打腳踢,也就沒有取勝對手的基本保證。良好的抗擊打能力,不僅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守作用,而且也能在比賽上威懾住對手,可以毫無畏懼的施展自己的進攻技術。然而散打與拳擊對于抗擊打訓練的著重點也有所不同。拳擊比賽的有效攻擊部位為腰帶以上,身體正面。所以在日常訓練中,主要練習頭部及上肢部位的抗擊打能力。而散打比賽的有效攻擊部位除禁擊后腦、襠部位外,全身都可以攻擊。所以散打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必須加強全身的抗擊打能力。

(三)力量訓練比較

古語云:“力從腳上生”。所以拳擊與散打都要重視腿部力量。只有良好的腿部力量,才能充分打出重拳。但拳擊是只允許使用拳頭的比賽項目,所以在上肢與下肢的力量訓練中,更偏重于上肢力量的訓練。而散打比賽中,“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更注重腿法”,雙手的作用在防守中顯得更為重要,而真正能給予重創的往往是腿法。所以運動員腿部力量的好壞,決定了他底盤的扎實,可以很好的起到防摔的作用,散打則更傾向于對下肢力量的訓練。

三、散打與拳擊拳法進攻技術運用比較分析

根據“2009-2012年4屆全國男子武術散打錦標賽”共16場48局、“2011-2012年兩屆全國散打冠軍賽”共46場92局、第29界奧運會拳擊比賽共11場27局的相關技術資料及比賽錄像進行綜合統計。從而獲得散打運動員進攻技術的總體運用情況統計(見表1),散打運動員各項拳法進攻技術的總體運用情況統計(見表2),拳擊運動員各項拳法技術運用總體情況(見表3)。

從表1可以看出,散打所使用的進攻技術當中腿法的運用率為最高,占總進攻技術的45%。而進攻成功率最高的卻是摔法技術,由此以來,在得分方面,摔法的成功率則成為了最高的。拳法的使用次數僅次于腿法,但其成功率在所有技術中卻是最低的。我國選手拳法的使用率約占總進攻技術的 41%,僅次于使用率最多的腿法。拳法按動作結構分類主要包括:直線型拳法,如左右手直拳;橫向型,如擺拳;上下型,如勾拳等。拳法的進攻速度快、預兆小,且相對腿法而言更為靈活多變。因此,在實戰當中拳法被運動員頻繁采用,同時也是散打訓練的一項重點內容。

從打法技術的運用結構來看,直拳和擺拳是打法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直拳為最高,在2011年冠軍賽中占整個打法技術的40.1%,在2012年冠軍賽中占整個打法技術的45.1%;擺拳是次為常用的打法技術,在2011年、2012年冠軍賽中分別占整個打法的32.3%和31.3%。分析其主要原因:直拳由于直線攻擊,因而速度快,結合步法更易于迅速發起攻擊,起到誘敵和先鋒作用;從動作結構看,直拳動作相對簡潔,攻防轉換較快,也更易與其它技法配合使用,在實戰中往往有較多的戰術變化形式,可以為其它技術尤其踢法技術的運用創造良好條件;最后,直拳有一定打擊力度,運用得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對方的攻勢,有一定威懾力,因此直拳在整個打法中運用率最高。相對于直拳,由于擺拳是弧線運動軌跡較長,動作結構相對復雜,因而運用率不如沖拳。其它打法如鞭拳、轉身鞭拳等技術由于本身的運用條件加上踢法和摔法的遏制,因而運用率最低,分別為6%、8.7%。

從表3我們可以看出拳擊的三種基本拳法中,直拳依然是比賽中使用次數最多的,直拳中前手直拳是運動員在比賽中是運用次數最多的一種拳法,達到了2408次,后手直拳為1602次,擺拳次數次之為3120,勾拳最低為1095。前后直拳的運用率為48.76,其成功率為36.0%,平均每場使用次數高達148.52;勾拳的平均每場使用次數比較少,運用率較直拳跟擺拳要低很多為13.31%。然而,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擺拳的使用率要明顯低于直拳,但是從總體的成功次數、成功率上來看,均高于直拳和勾拳。

由于直拳運動軌跡最短、出拳速度快、防不勝防的特點。所以散打與拳擊都是以直拳,其次為擺拳。從表1可以看出,散打對于腿法的使用率較多。其拳法的成功率相對于腿法和摔法而言較低。所以,散打要加強對于拳法的訓練,在拳法上有所突破。從表2、表3不難看出散打拳法中以直拳的成功率為最高,而拳擊則以擺拳的成功率為最高。勾拳的成功率較直拳和擺拳均為最低。

四、小結

散打與拳擊都屬于同場對抗性競技項目,在拳法技術運用上雖然會有很多的共同點,但也存在許多不同之處。一是拳法技術的不同:拳擊在拳法直擺勾的銜接上更為熟練,對于拳法的躲閃,及其防守相對散打而言更為巧妙。而散打中的拳法殺傷性并沒有拳擊來得具有威脅,散打中的拳法往往在出拳后跟上腿法,給對手給以重創。二是場地器材的不同:兩項運動的場地器材不同對于散打與拳擊拳法的發揮及應用也是不同的,三是拳法訓練的不同:散打拳法訓練特別強調與步法訓練的配合,注意節奏的合理控制,以全身抗擊打能力訓練為主兩項運動的訓練方式。而拳擊訓練方法則以拳擊的基本技術為主要內容,注重正確準確地掌握基本技術,以頭部和上肢部位的抗擊打能力訓練為主。四是拳法實戰運用的不同:通過一些比賽場次的技術統計,散打與拳擊其拳法進攻方式在運用上的區別。分析了散打與拳擊拳法的區別。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我國散打運動的成績。

參考文獻:

[1] 魯志文.對中國武術散打與美國拳擊對抗的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4.9.

[2] 張文天,劉明亮.中國散打與西方拳擊的體育文化比較[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7(01).

[3] 靜波.散打運動員應重視拳擊的運用[J].拳擊與格斗.2003(01).

第6篇

中國散打硬朗了

――管建民談中泰拳王賽

2002年5月9日22:08

管建民對自己的隊員很滿意。在剛剛結束的中泰冠軍拳王爭霸戰中,中國隊以5比1勝泰國隊。管建民稱,他作為中國散打隊的教練,5月4日晚在澳門綜藝館的賽場上,一直處于興奮狀態。

讓他興奮的不是賽事的比分結局,而是四個月的針對性訓練,使中國散打選手拳風上硬朗了起來,打出了氣勢。

此戰中泰雙方盡遣高手,特別是泰方的6位選手都是泰國國內及國際泰拳比賽的本級別冠軍。比賽雖然打得很艱苦,但泰拳手的拿手好戲“以膝撞腹”,卻沒有一次施展出來。以往的幾次中泰交手,包括去年12月在曼谷的一場比賽,中方隊員都有被撞腹出局的場面。管建民說,幾個月的針對性訓練,我們重點解決的就是一個“風格”問題。原來國內的規則強調安全,訓練中則以靈活游動,得點奪分為目的。現在我們訓練中則強調以提高打擊深度為目的。技術上則以擊打和抗擊打訓練為主,同時鉆研防膝撞和肘擊的辦法。這次比賽就可以看出來,中方隊員沒有一個被重擊后倒地讀秒的,由原來的以防守為主,變為壓著對方打。隊員自信了,拳腿功夫就發揮出來了。

對于苑玉寶負傷棄權一事,管建民說,明顯的,泰國拳手是在護肘脫落的情況下,以肘部擊中苑玉寶臉部造成綻裂傷,不是不能繼續打,從保護運動員的角度出發,我們棄權了。私下里,泰方認為中國運動員的進步非常大。

當地媒體的一些報道中,有的說,中國隊贏得勉強。管建民認為,勝負不能用勉強不勉強來歸納,重要的是看是否公平。所有的裁判都是由當地主辦方請來的,場上裁判,中泰各一人,邊場裁判,內地一人,港、澳、臺地區各一人,泰國一人。例如有爭議的第三局100公斤級韓磊對泰國的阿拉猜,韓磊取勝是由泰國裁判裁決的。

管建民認為,散打仍然面臨繼續推廣的任務。澳門觀眾多年來耳濡目染的“頂級功夫"就是泰拳,滿街的泰拳館都是泰拳手坐莊。靠名聲教拳吃飯,是人之常理。輸了拳就是輸了“市場"。管建民的這席話,倒是個有趣的說法。李伯飛《中國體育報》

散打王競猜正式啟動特等獎獎十萬元轎車一部

為吸引更多的武術愛好者參與,中國武術散打聯賽管委會作出決定,將于近日啟動散打王競猜活動,并計劃拿出一百萬元重獎參與者,其中最高獎項將是一部十萬元的高級轎車。

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運作兩年多來,取得了空前成功,已經成為國內一項品牌體育賽事,受眾達五億之多,僅每周通過電視收看比賽的電視觀眾就達四千萬人以上。沱牌集團、紅牛功能飲料、威克多服裝等國內一些品牌企業紛紛看好散打王,與管委會展開全面合作。今年,散打聯賽管委會經過深思熟慮,對原有競賽規程作了重大改進,擂臺挑戰賽將貫穿全年賽程,而且運動員的出場費直接與其積分排名掛鉤,大大刺激了運動員參賽積極性,提高了賽事的競技水平和可觀賞性。各地廠商看好散打王賽事,積極申請地方承辦權。據初步估計,今年全年將有二十場以上的比賽在各地方城市舉行。商業運作上的成功,也吸引了境外媒體的高度關注,各大洲著名電視機構紛紛涉足散打王的電視轉播,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巴西、荷蘭、美國等國,現已開始轉播散打王比賽。

為了吸引更多的武術愛好者參與,賽事管委會作出決定,將于近日啟動散打王競猜活動,活動參與者都可通過手機短信、聲訊電話等方式參與散打王比賽的各項競猜活動。為了支持本次競猜活動,賽事主辦方北京國武公司計劃拿出100萬元來獎勵優勝競猜者。

競猜項目設為散打王競猜和其它項目競猜兩類。前者又分為單場比賽勝負競猜和多場連勝競猜,后者可分為武術百科知識競答競猜及移動短信功夫游戲競猜。獎項設置分為周獎、月獎及年獎三類,年度獎及月獎將通過積分排名產生,周獎通過幸運數字產生。獎勵共分為六個等級,特等獎將獲得由主辦方提供的高級轎車一部,價值10萬元。

中泰5?4會戰結束

7月羊城欲拼雌雄!

新華社澳門5月4日電(記者陳伯良)今晚,中泰兩國冠軍拳王爭霸戰在澳門綜藝館舉行。比賽分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由中國和泰國的六名拳手進行對抗賽,爭奪隊際冠軍。第二部分為王中王爭霸戰,由中國的苑玉寶和泰國的伶達干爭奪。結果中國隊以6比0勝泰國隊奪得隊際冠軍,泰國的伶達干在王中王爭霸戰中獲勝。中國2001年全國散打王苑玉寶與泰國泰拳重量級第一高手伶達干進行了壓軸較量,并在一二局勝出,但在第三局被對方擊傷頭部,只好退出了比賽。

去年在廣州舉行的首屆中國功夫與泰國職業泰拳爭霸賽上,中國選手的快摔和腿功大顯神威,以5比2大勝對手,先拔頭籌。兩個多月后,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二屆比賽中,泰拳手靠著兇猛的肘擊和膝撞,以4比1還以顏色。雙方總比分戰成了6平,因此,中泰雙方都憋足了一口氣,再決雌雄。

據介紹,此次比賽規則和首次廣州之戰一樣,除了后腦、喉部和襠部為禁擊部位外,中國功夫和泰拳可以八仙過海,各展所長,拳、肘、腿、膝、摔等攻防技法盡可使用。本次比賽將分為7個級別,分別是男子56、60、65、70、75、80公斤級和女子60公斤級。

記者今日采訪了剛剛從泰國談判歸來的組委會總策劃鄒緯成。他說:“目前比賽正在緊張的籌備之中,比賽規程已基本談妥。泰方有一個要求就是中國的柳海龍必須出場,因為柳海龍在首屆比賽中曾將對手兩次扔出拳臺,這被所有的泰拳手視為奇恥大辱。但柳海龍在第二屆比賽中因故未能出場,所以泰方表示這次要派出最好的選手,一定要在廣州的擂臺上將這位中國75公斤級的王中王技術性擊倒。”

據介紹,本次泰方的出場選手全部為該級別金腰帶拳手。中方出場隊員中,柳海龍已確定出場,其它級別的參賽人選還未最終確定。已成為泰拳手頭號目標的柳海龍表示,對方這次肯定會派出最強的選手來挑戰,但他會全力以赴,在主場捍衛中國功夫的榮譽。

對這場引人注目的大戰,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武術協會主席李杰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從前兩屆比賽來看,中國功夫與職業泰拳勢均力敵,各有所長。比賽的勝負固然重要,但最大的意義還在于以武會友,增進交流。由于比賽在廣州進行,中國隊有主場之利,而且我們的女子選手也明顯強于對手,所以中方有望取得勝利。

鄒緯成表示,經過去年的兩屆比賽,中國功夫――職業泰拳爭霸賽已逐漸成為一個知名品牌,今年要把這屆比賽辦得更好。

十五國散打高手

今夏決戰上海灘

國際武術聯合會消息,首屆“世界杯”武術散打比賽將于2002年7月25日――27日在上海隆重舉行,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等15個國家的武林高手將在這次比賽中爭奪散打金杯。比賽將由致力于武術散打推廣的北京國武體育交流有限責任公司承辦。

根據國際武術聯合會章程,國際武聯決定從2002年起每兩年舉辦一屆“世界杯”武術散打比賽,比賽分預賽和決賽兩部分進行。“世界杯”武術散打比賽旨在推動武術運動發展,提高武術散打技術水平。

第7篇

關鍵詞:武術散打;跆拳道;普及程度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809(2010)-10-0245-01

1、武術散打與跆拳道的發展現狀

伴隨著我國武術國際化進程步伐的加快,散打運動的開賽及成為全運會、亞運會、世界武術錦標賽、世界大眾體育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但在綿陽市武術散打的普及程度令人擔憂。三臺縣的文武學校是綿陽市規模最大的專業武術學校,多次上過中央電視臺的節目算是知名武校了,開辦多年學員不到千人。江油的武館學員不到百人,綿陽市區僅僅只有一個練習散打的精武館人數一直沒突破過200人。而跆拳道在綿陽的發展是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就市區內道館就有5家加上各縣城的大小道館總多達40多家學員上萬人。而且還在呈上升趨勢。與跆拳道的發展相比,武術發展的現狀又實在令人堪憂。

2000綿陽市第一家跆拳道館在豐谷開辦。2002年成立綿陽市跆拳道協會至此,跆拳道在綿陽市的發展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從小孩到年輕人,學習跆拳道的人數逐年遞增,近幾年,甚至出現了有的跆拳道館被擠爆的場面。走在街上也隨處可見穿著跆拳道道服的人,可見跆拳道在綿陽的發展是讓人羨慕的。而其在普及過程中更是覆蓋了各縣區的大小城市使其在各地都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和普及。

2、武術散打與跆拳道的差異

2.1 武術散打與跆拳道比賽服裝的差異

武術散打在服裝上運動員穿著短褲,服裝在形式上、內容上不僅完全脫離了中國武術的本質特色,而且中國傳統武術的服飾文化被無情割裂。即使有中國武術段位的標志性服裝,也只是一種禮儀服飾,并沒有用于練習和比賽。跆拳道服裝為白色,設計規整統一。不同級別的練習者系不同顏色的腰帶,是一種地位的象征。

2.2 武術散打和跆拳道技術特點、練習方式的差異

武術散打包括拳法、腿法摔法等,技擊方法多樣、復雜,不但講究手法與腿法的協調配合,而且還講究勁力。在跆拳道練習中實戰較多,迎合了練習者防身自衛的初衷,因為實戰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施展技能的機會。跆拳道實戰練習多在同一級別學員之間展開,技戰術水平懸殊不大;同時由于跆拳道高度發展腿法,講究快、準,與散打腿法的快、狠、講究功力相比較,傷害性顯著要低。散打因為腿法力量大殺傷性強,一旦被擊中易造成傷害,所以一般練習者較為懼怕散打的實戰練習。

2.3 武術散打和跆拳道比賽規則的差異

從比賽規則來看,跆拳道的競賽規則特征主要有:禁止用拳技術攻擊臉部;限制用任何方法攻擊腰以下的部位,禁止扭打和摔倒對方;使用全接觸技術和專門防護器材;強調技術真正發揮力量的評估體系,這就形成了一種以準確、有活力、精彩好看的擊打技術特征明確的競賽活動。跆拳道規則統一,評判相對簡單,它的每一個技術細節都是經過書面申報,專家研討,集體論證,而后才由國際跆拳道聯盟加以認可,最后公布與眾。散打運動競賽規則的隨意性較大。

2.4 武術散打和跆拳道禮儀規范的差異

在散打比賽規則中,也有運動員應遵守的禮節的條款:運動員互相攜手進場;介紹運動員時,運動員向觀眾行抱拳禮;每場比賽開始時,運動員互相行抱拳禮;宣布結果時,運動員交換站位,宣布結果后,運動員先互相行抱拳禮,再同時向臺上裁判員行抱拳禮,裁判員還禮,然后向對方教練員行抱拳禮,教練員回禮。“禮儀”是跆拳道運動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跆拳道練習過程,必須具備的行為規范。練習時衣著端正,頭發整潔,對教練、同伴時刻都要表現出恭敬、服從、謙虛、互助互學的心態。謙遜和正確的言語,忍讓與友好的態度,虛心和好學的作風,也是跆拳道練習者應遵循的重要禮儀。

3、結論與建議

武術散打的服裝不符合現代審美觀,無法吸引大眾。武術散打在服裝上運動員穿著短褲,服裝與跆拳道服裝相比缺少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武術散打缺乏面向大眾的習武場所會館,限制了武術散打的社會傳播進程。武術散打的練習方法相對較難,使練習者望而卻步。競賽制度的不統一影響了武術散打的發展方向和趨勢。武術散打段位獲得的局限性影響了練習者的學習熱情。武術散打在禮儀上不夠規范。武術散打雖然在禮儀上有一定的規范,但和跆拳道相比。缺少對精神修養的重視,沒能制定一套嚴格的統一的禮儀規范,貫穿到訓練比賽與生活始終。

設計合適的武術服裝。應設計出一種既能體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又實用、美觀,適合現代人思想、心理特點,能夠讓大眾接受的專用服裝。并且在武術散打的日常訓練和比賽之中實行統一著裝。首先,重視武術在學校的傳播,尤其重視在大學生中的傳播;其次,派遣專業人員及通過表演的方式,對其他民族進行更為廣泛和深層的傳播;最后,建議政府成立專門的“國術”推廣部門,并且跆拳道推行過程中,“道館”模式值得借鑒。

中國武術散打不可固守舊有,不要拘泥于傳統武術的束縛,應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要大膽借鑒國外各種技擊技術的發展、理論、訓練和管理經驗,重視與海外進行學術交流。中國武術散打的競賽規則必須走體育競賽的國際化發展之路,使國內與國際的比賽規則相一致。改革散打運動的段位制,簡化散打段位制考試方法,下放段位制考試權限,細化段位級別,讓高校等下級會員單位能夠舉行散打段位制考試,充分發揮段位制的作用。制定一套嚴格的統一的禮儀規范,貫徹到學員的訓練與生活始終,使其對于練習者培養良好的行為規范起到很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彪武術散打與柔道跆拳道運動的體育文化研究,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6,14(3):37-39

第8篇

1.長生劍――鞭腿。

長生劍,快如閃電,一擊斃命。鞭腿好似長生劍,速度快,兇狠凌厲,經常KO對手。“白眉大俠”苑爪寶在 2000年散打王開賽中,用高鞭腿擊碎河北小將李帥的下巴,令散打界為之一震,鞭腿也成了許多選手的必殺技,8月8日(以下日期末作說明者均為如2003年),寶力高在泰國曼谷參加中泰對抗賽,第2回合,一記高鞭腿接重拳KO泰拳王,盡展中國功夫神威。8月15日,散打工 65公斤級新秀賽,胡建清將汪衛光摔倒后,又在裁判喊停的一刻,踢中對方頸部而優勢獲勝。王濤第4回合兩記鞭腿砍在張圣春腿上,使對手失去戰斗力。全國散打錦標賽80公斤級半決賽,柳海龍高鞭褪踢折薛鳳強手臂。12月7日,北京世界散打王爭霸賽,柳海龍多次高鞭腿擊中弗吉哈諾頭部,令對手舉步維艱。

2.拳頭――重拳

拳頭,武者最常用的兵器,不僅快,而且重,重得要命。4月11日首稱臣。7月25日,散打王新秀賽,北京體育大學選手曾波利用對手頭部防守失當,第5回合重拳擊暈河南楊冠冠。 10月10日,散打王爭霸賽移師河北滄州,80公斤級新秀擂主賽,黃磊第1回合連續重拳KO王志偉。11月7日,散打王60公斤級新秀擂主之爭,李偉強出其不意,3次用重拳擊倒實力強大的韓磊,使對于氣受挫。8月 15日,散打王80公斤級半決賽,第1回合剛剛開始,喬小軍就瘋狂地重拳雨點般打中對手,令程凱3次讀秒,為贏得比賽奠定基礎。9月22日,全國散打錦標賽85公斤以上級冠軍爭奪戰,楊曉靖在第1回合失利的情況下,第2回合突施重拳猛攻,趙子龍被打得無還手之力。

3、碧玉刀――抱摔

碧玉刀,祖傳兵器,不但價值連城,而且鋒利無比。抱摔,中國散打的獨門絕技,實用價值高,威力驚人。7月 25日,散打王70公斤級比賽,徐延飛在與宋小路和周海坤打斗時,多次把對手抱在空中,狠狠地砸在臺上,并最終取勝。9月27日,散打工70公斤級比賽,邰普慶連續摔倒林建申,最后將林建申舉在半空,施展過胸摔重創對方,優勢獲勝。11月28日,散打王爭霸賽在福建漳州決斗,80公斤級決賽,柳海龍將董海峰抱在空中摔倒,令對手信心全無。

4.霸王槍――劈掛腿

槍為百兵之祖。霸王槍,七種武器最霸道的一種。劈掛腿是武林霸主柳海龍的成名絕技,將腿高高抬起,小上往下砸,霸氣十足。白柳海龍在2000年使用散打界從未出現過的劈掛腿后,許多隊員都爭相模仿。12月7日,北京世界散打王爭霸賽,寶力高劈掛腿擊中馬瑞羅伯,效果明顯。11月7日,散打王女子65公斤級冠軍賽,夏瑞新用劈掛腿擊中張小晶。美少女劉佳也用過劈掛腿。當然還是“柳腿劈掛”的威力最大,11月28日,敞打王爭霸賽在福建漳州舉行。80公斤級決賽,柳海龍第4回合突施劈掛腿絕技,劈中董海峰肩部,以優勢取勝。

5.多情環――下臺

多情環,武林最溫柔的兵器。它無論套住了什么,立刻就緊緊地纏住好像溫柔的情人一樣。由于2003年比將對手打下臺,因此下臺術在比賽中多次出現。當把對手緊緊抱住時,多像情人相擁,精彩萬分。7月4日,散打王65縱公斤級上半區決賽,王進峰猛打猛攻,兩次把劉獻偉摔下擂臺。7月25日,散打王70公斤級半決賽,徐延旺打摔結合,將周海坤丟小拳臺。11月2l日,散打王85公斤級新秀擂主賽,朱春華將趙相加打到拳臺邊后,把對于扔出拳臺。11月7日,散打工85公斤級新秀擂主選拔賽,王霖反攻中猛地將趙相如上身打拳臺,接著用力一推,對手被摔下拳臺。

6、孔雀翎――后擺腿

孔雀翎,天下最成功、最可怕的暗器,據說使出來的―剎那,好像孔雀開屏,不但美麗,而且輝煌燦爛。當你被這世上絕無僅有的美景所吸引時,已經倒在地上了。后擺腿猶如孔雀翎,動作漂亮,常能―錘定音。8月1日,散打王 80公斤級比賽,薛鳳強連用幾個假動作后,趁程志剛頭部露出破綻,突出后擺腿踢中對于頸部,優勢獲勝者1月2日,散打王中量級比賽,鄭玉蒿與柳海龍打斗中,也數次施展后擺腿絕技,對柳海龍造成很大威脅。

7.離別鉤――膝法

第9篇

[關鍵詞]普及 電視轉播 人力資本產權 體育經紀人 體育贊助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1-0291-01

職業化是中國散打發展的方向,對此,早在1998年時任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主任的李杰先生就曾明確指出:“中國武術運動只有走向職業化,才能更快地提高知名度,提高水平,從而進入奧運會。”然而,時至今日,散打的職業化舉步維艱。

1 武術散打職業化的主要問題

1.1 普及方面的問題

散打的職業化發展需要散打運動員,散打的職業化發展也需要消費市場。而作為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散打的群眾基礎薄弱、普及程度很低。這一殘酷的現實使散打運動員的來源和散打消費市場都難以保證。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散打運動在發展的進程中側重競技比賽,對大眾普及重視不夠。散打發展了三十多年,各地相關部門多把重心放在競技散打,散打的大眾普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只注重競技比賽,使得老百姓對于散打只有看的份兒,鮮有習練或者參與的機會。歸根結底,這與我國目前的體育體制不無關系。

(2)散打傷害性較大,現有規則限制大眾普及。散打比賽對抗激烈,容易發生傷害性事故。對于競技比賽,這無可厚非,但對于只是為了鍛煉身體、愉悅身心的普通群眾,散打的危險性卻是一堵壁壘。目前還沒有比較適合普通大眾的規則,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散打的普及。

(3)境外體育賽事的競爭,散打賽事觀賞性不強、持續性不夠。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外許多體育賽事進軍中國市場,這些國外體育賽事以其精彩激烈、富有懸念的場面吸引著無數國人,國內體育賽事面臨著巨大競爭,散打也不例外。而且由于比賽規則,散打比賽多以打點得分為主,乏見重擊震撼的場面,而且經常出現互相抱纏的現象,致使武術散打比賽觀賞性不強。

(4)散打不是奧運項目,民眾對其認識不足。“舉國體制”促進了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但是,奪取奧運金牌的最高目標使得“舉國體制”的“舉國”資金重點流向奧運項目。另外,由于長期以來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加之對武術散打認識不足,也使得散打的普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1.2 電視轉播方面的問題

(1)散打賽事的電視轉播舉步維艱。近年來,我國體育賽事電視轉播市場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有關電視轉播權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以及我國電視傳媒產業現狀的限制,加之武術散打賽事水平不盡人意、賽事持續性差、沒有形成品牌等,散打賽事電視轉播權的開發之路還很艱難。

(2)散打賽事電視傳播效應的持續性較差。市場經濟的發展加快了武術散打前進的腳步,伴隨著各種名目散打商業比賽的粉墨登場,各種媒體也紛紛參與進來。但是,由于武術散打賽事頻繁更迭,沒有持續的品牌效應,例如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和中國武術散打功夫王的停賽等,使得散打賽事電視傳播效應不能保持一個持續的狀態。

1.3 運動員人力資本產權方面的問題

人力資本產權是指對勞動者在社會化大生產中所體現出的無形資源的所有、使用、收益及處置等權利。[1]在“舉國體制”的環境里,我國運動員人力資本產權歸國家所有,也因此,絕大部分高水平散打運動員被國家所壟斷,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散打職業化的發展:

(1)不利于散打商業賽事的持續開展。“舉國體制”是以獲取世界大賽冠軍(特別是奧運會)為最高目標。散打雖然不是奧運項目,但是已經成為世錦賽、亞運會、全運會以及全國錦標賽的正式比賽項目。在散打運動員人力資本產權歸國家所有的情況下,作為散打職業化進程一部分的商業性聯賽在世錦賽、亞運會、全運會和全國錦標賽期間勢必會被迫停賽。

(2)不利于體育經紀人充分開發武術散打運動員人力資本。運動員是體育經紀人的主要對象之一,而“舉國體制”下的武術散打運動員人力資本產權歸國家所有,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體育經紀人對武術散打運動員人力資本的開發。

(3)不利于非官方舉辦的武術散打賽事。“舉國體制”下的武術散打運動員人力資本產權國家所有嚴重制約了非官方舉辦的武術散打比賽的賽事水平。

1.4 體育經紀人方面的問題

我國體育經紀人行業發展相對較晚,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有關體育經紀法律法規還不健全,以及我國現行的競技體育體制――“舉國體制”對運動員人力資本產權的束縛,我國的體育經紀行人行業還比較落后,而涉及散打的體育經紀人更是少之又少。

1.5 體育贊助方面的問題

一直以來,散打賽事的體育贊助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體育贊助持續性比較差,短期比較嚴重、贊助商隊伍不穩定等。而主要原因首先就是散打賽事的持續性不夠。

自從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以來,各種名目的武術散打賽事層出不窮,可是大多半途夭折或曇花一現。體育比賽是體育贊助的載體。散打賽事頻繁更迭,使得散打贊助的這個載體顯得很不靠譜,企業對散打賽事贊助的信心自然會受到影響。

另外,我國給予體育贊助的優惠政策也太少。體育贊助和單純廣告不同,它有促進體育發展的公益作用,所以,體育贊助應該享受優惠政策,對于散打等相對弱勢的體育項目,在贊助方面應該制定更多的優惠政策。

2 散打職業化的發展對策

2.1 重視普及工作,制定適合大眾的武術散打規則

有關部門必須把武術散打的普及工作重視起來。制定不同于競技散打的、適合大眾的武術散打規則,例如禁止擊打頭部等,只有降低傷害性,武術散打才能在學校體育和群眾體育中廣泛開展,進而有效地擴大散打的普及程度,最終擴大武術散打的消費市場,促進武術散打職業化的發展。

2.2 選擇優秀媒體,擴大賽事影響力

產品銷售需要宣傳,尤其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宣傳更為重要。散打職業化要走得快、走得遠、走得好,不僅散打賽事本身要精彩激烈,還必須有更多更優秀的傳媒來不斷地擴大散打賽事的影響力。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體育贊助,從而提升賽事品牌和運動員的價值。

2.3 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相應優惠政策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必須有完備的法律體系作保障。目前我國的法律體系還不健全,尤其是有關體育領域的法律法規亟待完善。為此,有關體育領域的相關立法應當加快進程,不斷完善有關運動員人力資本產權、體育經紀、體育保險、轉播權、體育贊助等競技體育市場化、職業化方面的法律法規。另外有關方面還要制定諸如減少稅收或免稅收的優惠政策,提高企業贊助散打運動和散打賽事的積極性。

2.4 打造國際化散打賽事

對于武術散打賽事,要提升理念,吸收國外優秀運動員,打造國際化的頂級武術散打聯賽。而且,武術散打賽事的國際化,不僅可以提高比賽的技術水平、提高賽事的觀賞性,還會吸引國外媒體的關注,進而為賽事帶來更多的轉播權收入以及體育贊助。

2.5 明晰運動員人力資本產權,允許并鼓勵體育經紀人的參與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運動員人力資本的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的趨勢,與此同時,我國的競技體育領域卻大量地存在著運動員人力資本產權不清晰的問題。武術散打不是奧運項目,在這種“先天不足”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地向著職業化的方向發展,就非常有必要明晰武術散打運動員的人力資本產權,允許并鼓勵體育經紀人的參與,進而充分地開發武術散打運動員的人力資本。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婷婷在线视频 | 免费视频国产 | 国产精品福利网站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福利 | 看免费的毛片 | 天天干天天看 | 欧美日a | 精品高清国产a毛片 | 久久精品香蕉视频 | 成年女人黄小视频 |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高清a毛片在线看 | 免费高清毛片在线播放视频 | 91精品自在拍精选久久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麻豆 | 黄色成人在线视频 | 成年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动作片www | 四虎最新网 |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在线播放在线 | 国产原创在线视频 | 你懂的在线视频播放 | m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 | 国产欧美精品 | 丁香六月伊人 | 国产精品视频在 |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 | 精品久久成人 |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www.男人天堂.com |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 五月综合在线 | 欧美视频自拍偷拍 | 免费观看黄色小视频 |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 | 九九99久久| 四虎麻豆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