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31 12:45:31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plc技術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plc技術最主要的作用是將計算機引入生產中,用它替代傳統的繼電器,從而有效地提高對工程的控制效率。它是一種高科技和高性能的控制技術。此外,該技術具有極高的穩定性,也就是說,當運行環境十分惡劣時,它也不會受到影響。同時,它還具有操作簡單、易于掌握的優點,從而擴大了其應用范圍。在PLC控制系統中,通常采用易于操作的操作程序,操作人員只需稍加培訓就能掌握。由于PLC自動控制系統體積小,不僅為運輸提供了便利,還簡化了維修和護養步驟,這也是它被大范圍推廣的主要原因之一。將該技術應用到煤礦開采中,有效地減小了控制系統的體積和減少了控制系統數量,還提高了采煤設備的控制效率,促使煤礦開采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2PLC控制系統的運行原理
輸入采樣是PLC控制系統的基本環節,決定了控制效率。在輸入采樣時,用到的設備是掃描儀。該設備全方位地掃描作業面,然后將掃描信息儲存起來,之后進行分析、處理。這份數據是單獨存在的,不會受到后期掃描數據的干擾,所以,應妥善保存,以免其丟失。當輸入采樣完成之后,PLC控制系統將會利用梯形模式圖分析掃描到的信息,以確定掃描用戶程序,最后將處理結果顯示在計算機界面上。此階段需要注意的是,計算要有先后順序,不能隨意安排順序。另外,還應保證輸送到控制系統數據的真實性,以避免數據不準確對控制命令產生負面影響。同時,前面2個階段的運行工作完成之后,就要轉入數據刷新階段??刂葡到y會總結前2個階段掃描到的信息,并以結論的形式輸出。
3PLC技術的應用
在安裝主站時,要事先制訂好設計方案,要保證煤礦機電設備安裝路線新穎,不能沿襲之前的老套路。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控制系統的作用。當線路安裝好之后,直接將主站控制屏與機電設備相連接,以便于對其全面控制。合理布置信息數據收集設備,保證設備運行信息能及時被收集起來,這對于及時了解設備運行狀況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帶式輸送機運行中,如果信息收集設備布局合理,就可以及時收集、分析和處理其運行情況,為之后的維修工作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此外,還要合理設置PLC控制系統的報警信號。在煤礦開采過程中,經常遇到設備出現故障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報警信號來提示,保證維修人員在第一時間內趕到,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傳統的警報信號通常是由電鈴或者蜂鳴報警器發出的,由于采煤現場的噪聲大,信號不易被工作人員所察覺,所以,很容易延誤了設備的維修。PLC控制系統采用新型的報警信號,并將其安裝在集控啟停設備中,由專業人員專門管理,當出現報警信號時,由他們處理,進而保證了避險的及時性,有效地減少了人員傷亡。PLC控制系統通常采用梯形圖形完成程序的控制。該控制形式應用了簡單的操作程序,所以,其使用簡單,便于掌握,并且能隨時切換,也就是說,它具有靈活性較高、對環境適應性較強的優點。此外,它還具監控功能。在煤礦機電設備運行過程中,能夠全面監控,并全面掌控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比如發熱情況、運行速度等。如果運行設備出現故障,那么,監控設施便會自動發出警報信息,盡快通知操作人員,有效地降低了設備出現故障的概率。另外,監控系統還具有自動記錄的功能,可以全面記錄機電運行中的情況,以便順利完成日后的維修工作。在使用PLC控制系統之前,應了解與該系統有關的幾組關鍵性數據,主要包括以下2點:①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將刷新頻率設置為0.5s,以確保對該系統的有效控制。在絞車運轉時,系統便會以0.5s為刷新時間,自動獲取開關的觸碰頻率,并予以保存,之后再轉換,以便準確計算絞車的運轉速度。當絞車運轉速度計算好之后,就要確定它的運轉方向。絞車運轉之后,同時使用2個計數器記錄觸碰次數,以便確定有效碰撞。通常情況下,在5s之內,2個計數器相互控制,以記錄按鈕2次變化的時間。由于絞車在接觸之后會產生吸引力,使自身穩定上升,所以,要在5s內確定按鈕啟動次數,以此完成對絞車上升和下降的控制。②對運行環境的要求。PLC控制系統也有合適的運行環境,當環境溫度在0~55℃時,能保證其高效運行;當溫度高于55℃或者低于0℃時,系統就很容易出現故障,從而影響對煤礦機電設備的有效控制。比如,在低于0℃的環境下,PLC控制系統的運行速度將會降低或者出現崩潰的情況。所以,在控制煤礦機電時,應對適當控制采區的溫度,盡量接近系統高效運行的溫度。也就是說,運行溫度在0~55℃之間,才能保證系統穩定、高效地運行。
4結束語
高職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出真正掌握專業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實際能力。而在企業實際工作中,需要的就是真正掌握專業技能并且能夠在實踐中很好的應用的技術人員。作為一門機電類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PLC應用技術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PLC應用技術這門課程的培養目標就在于讓學生在了解工業控制對象的特點以及要求的基礎上,能夠正確選擇以及設計控制方案,熟悉相關的使用以及維修的知識,并且能夠在實踐中掌握PLC控制系統的安裝以及調試方法。在教學中應充分注意到本課程的課程特點,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知識結構、能力培養以及素質培養等三方面進行對學生的培養。
2高職《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教學理念落后,特色不夠明顯。目前,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一般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過于注重在理論知識體系方面的完整性,而很少注意到實際操作的聯系,以及項目系統設計方面的問題,這也就意味著教師忽視了高職教育的主要目標,忽視了對學生實際操作以及技術應用方面的能力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高職院校的辦學目標。第二,教材內容分配不合理。雖然圖書市場上有關PLC應用技術的書籍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每一本都能夠適合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應用,而且真正能夠符合高職院校教學目標的教材還很少,很多高職院校使用的是本科院校所應用的教材,這種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實踐環節的,并不能很好的反應高職院校的特點,不能培養出掌握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應對教材進行新的改版以及組織安排。第三,師資隊伍對教學模式的適應力差。在新時期,教師一般都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根據社會的要求,沒有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進行適當的教學改革,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難以適應新時期的學生的,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實際教學的方法
3.1項目驅動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加入項目教學,將教與學有機結合起來,可以通過項目驅動教學的方法,以任務來驅動學生進行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以及操作技能。教師可以項目來為學生安排一定的任務,讓學生的學習更具目的性,使學生通過項目調研、實施、驗收等相關環節來的訓練來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在實踐中對知識的學習會更加牢固,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項目實踐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以及綜合應用能力。
3.2現場教學法
有條件的學??梢詾閷W生安排一些現場參觀、實訓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訓場或者生產一線來進行學習,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來促進學生的感謝認識,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且現場教學法可以幫助教師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為現場實踐,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3.3案例教學法
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以及研究經驗的積累,為學生講解一些企業的實際案例,通過實際案例來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使一些專業的概念、理論更加簡單、形象,更容易理解,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通過對具體案例的理解來提高其識別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4PLC應用技術教學改革的主要措施
4.1改變教學理念
要想進行教學實踐的改革,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原有的傳統觀念的束縛,要充分了解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結合社會的需要以及企業的需求來對學生進行培養教育。在教學中,拋棄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要加強對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效協調知識、能力、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
4.2改革教學環境
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培養、提高??梢怨膭罱處煹缴a一線工作一段時間,讓教師不僅有效理解理論知識,還具有一定的實際動手能力,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通過自己的實踐經驗來全方位的對學生進行培養。同時高職院校還可以聘請一些在相關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技術人員來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加強對多媒體資源的利用,向學生講授一些前沿的專業知識,緊跟時代步伐。
4.3改革考核方式
在課程教學之后的考核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因此需要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可以將課程知識的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增加實踐課程的比重,還可以與一些職業資格的認證進行接軌,建立綜合的評價體系。
5結語
關鍵詞:自控系統;PLC;自來水廠
1系統網絡結構
該方案采用一層以太網和兩層FIPWAY雙絞線網絡,以太網的速度為10Mb/s,FIPWAY網絡的速度為1Mb/s。兩臺監控計算機通過以太網連接,實現監控計算機備用的功能;兩臺監控計算機與PLC1、PLC2、PLC3、PLC4、PLC5、PLC6構成第一層FIPWAY網絡,其主要功能是將所有接入PLC的信號傳送至兩臺監控計算機;PLC3和12格濾池控制臺組成第二層FIPWAY網絡,用以完成反沖洗的控制。
2各分站描述
2.1取水泵站PLC1
(1)主要檢測參數。
原水PH值、流量、溫度、濁度;原水進水閥開度、原水進水閥超限位報警、原水進水閥限位開關、原水進水閥故障報警。
(2)主要控制功能。
原水泵控制;接受并執行來自監控計算機的正確指令和參數設置;將原水泵及吸水井的運行狀態及參數傳送至監控計算機。
2.2加藥加氯PLC2
(1)主要檢測參數。
溶解池、溶液池液位連續檢測、高低位、超高位報警;計量泵開停、計量泵手/自動、計量泵故障、計量泵沖程檢測、計量泵變頻裝置頻率檢測、計量泵變頻裝置故障檢測、計量泵變頻裝置手/自動;攪拌器開停、故障;稀釋水閥開關狀態;進/出液閥開關狀態。氯瓶稱重、氯氣投加量、漏氯報警、加氯機開/停狀態;氯路切換及電動球閥工作狀態;空瓶信號檢測。
(2)主要控制功能。
加藥泵的控制;溶藥池相關設備的監控;加氯系統的監控;將加藥泵、加氯設備、藥池等的運行狀態及相關的參數傳送至監控計算機;接受并執行來自監控計算機的正確指令和參數。
(3)加氯控制原理。
水廠工藝中,加氯包括前加氯和后加氯。前加氯一般采用原水流量配比加氯方式,而后加氯采用復合環加氯方式即根據出廠水余氯反饋控制方式。原水流量配比加氯方式控制原理為:加氯控制器根據原水流量的變化以及設定的投加率自動調節加氯量。復合環加氯方式控制原理為:加氯控制器根據原水流量以及投氯后取樣水中余氯值和設定的余氯值,采用PID控制規則,輸出一個控制量來控制加氯機的投加裝置,形成一個閉環控制,使余氯值向設定值逼近,確保出廠水余氯指標的穩定達標。
(4)加藥(礬)自動控制原理。
在水廠自動化中,加藥自動控制是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顯著的一項措施。這是一個長延時、非線性時變、干擾因素多的復雜過程,在技術上實現有一定難度,目前國內許多水廠還處于憑經驗目測水質、手工投加階段。一些水廠經改造采用了自動投加系統,實際效果也不理想。引入先進的控制理論來解決自動投加問題是目前國內外水處理行業普遍關注的問題。一般加礬自動控制也可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開環控制方式,另一種是多參數的閉環控制方式。通過PLC對游動電位、加礬量、加礬濃度、濾后水濁度原水溫度等參數綜合累計、統計及分析,自動調節加礬量并記憶各種優化控制參數,取得較好的效果。
2.3公共沖洗PLC3
濾池PLC站考慮用1臺公共沖洗PLC主站,外加12臺濾池的PLC子站組成1個二級控制系統,主站與子站之間用FIPWAY網絡連接,主站與子站之間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方式,主站與子站從系統上互為后備,濾池的運行與反沖程序編寫在子站內,使系統更安全,同時分散的I/O又使濾池的控制系統電纜連線更為減少,使維護更加方便。
(1)公共沖洗PLC主站。
主要檢測參數:
反沖洗水泵開停、故障、手/自動;反沖洗水泵電流;出口閥開關狀態、故障狀態、手/自動;反沖洗鼓風機開停、故障、手/自動;出口閥開關、故障、手/自動;出口旁路閥開關、故障、手/自動;反沖洗水流量。主要控制功能:
旁路閥控制,沖洗控制,保護設備停車控制,反沖洗水泵備用切換,鼓風機備用切換。
①鼓風機開/停、相關閥開/關當濾池PLC子站接到發出的反沖洗請求,鼓風機開始工作,相關的閥門打開,反沖洗完成后,鼓風機停止工作,相關的閥門關閉。
②水泵的開/停、相關閥的開/關當濾池PLC子站接到發出的反沖洗請求,水泵開始工作,相關的閥門打開,反沖洗完成后,水泵停止工作,相關的閥門關閉。
(2)各濾池PLC子站。
主要檢測參數:
每個濾池的水位連續檢測及顯示、水頭損失檢測、渾水閥、清水閥、反沖洗閥、排污閥、反沖氣閥、排氣閥等設備工作狀態,故障狀態的檢測,手/自動狀態;清水閥閥門開度、開關限位、超開/超關狀態報警。
主要控制功能:
①濾池的恒水位過濾控制PLC根據每個濾池的液位計(可設定高低限報警)給出的信號,控制濾池出水閥門的開度,以保證濾池的水位恒定。濾池PLC裝有恒水位控制軟件,恒水位控制軟件是根據每格濾池中的液位信號控制出水調節閥的開度,保證濾池中水位的恒定,其控制精度≤210cm,而且調節閥的動作穩定。
②濾池的反沖洗控制對于反沖洗的控制采用三種反沖洗控制方式:過濾周期:根據工藝要求,設定濾池的最大過濾時間,在濾池開始過濾時,濾池PLC子站開始計時,并與設定值比較,當兩者相等時,濾池PLC向PLC子站發出反沖洗請求。
壓差值:在濾池PLC上設定濾池的最大阻塞壓差值,當過濾時阻塞壓差傳感器連續測定濾料的阻塞壓差值,PLC將此值與設定值進行比較,當兩者相等時,濾池PLC向PLC子站發出反沖洗請求。
強制方式:由工作人員根據現場需要,在濾池控制器上進行功能操作,強制濾池PLC向PLC子站發出請求。每格濾池定時沖洗法的沖洗時間和壓差沖洗法的最大阻塞壓差的設定均可通過XBT靈活設置。XBT操作配有密碼鎖定。濾池PLC顯示明確,操作維護簡單,可實現無人值守的全自動控制。
2.4送水泵站PLC4
(1)主要檢測參數.
變電所總電流、有功功率、電壓、分路電流、有功功率、總電路開關、分路開關運行狀態、時間記錄;PH值、液位、濁度、流量、余氯;出廠水閥開度、超開/超關限位、報警、出廠水閥開關限位。
(2)主要控制功能.
送水泵的控制;接受并執行來自監控計算機的正確指令和參數。
2.51#~2#沉淀池現場PLC站PLC5和PLC6
(1)主要檢測參數.
沉淀池水位、SCD、沉淀后濁度、沉淀池分管進水閥開關位置限位、沉淀池分管進水閥開關狀態、沉淀池分管進水閥手/自動狀態、沉淀池分管進水閥故障狀態;排泥機運行/停止狀態、排泥機前進/后退、排泥機手/自動、排泥機故障、排泥閥開關狀態、真空泵開/停、排泥機行程頭尾極限限位、排泥機行程分段限位。
(2)主要控制功能.
根據生產需要啟用/停用沉淀池;根據污泥濃度開關或時間周期進行排泥控制。
3監控計算機系統簡介
3.1簡述
監控計算機將在WindowsNT下使用InTouch作為監控軟件。兩臺監控計算機將安裝完全相同的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由于兩臺監控計算機均同時與以太網和FIPWAY網相連,因此它們可同時從PLC得到相同的信號,但是向PLC發送命令及打印機的控制是互鎖的。
3.2主要功能
(1)多種輸入方法,如標準鍵盤、功能鍵盤、鼠標。
一、PLC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1.極高的可靠性
由于工業生產的環境條件遠比通用計算機所處的環境差,因此要求PLC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并且應能在比較惡劣的運行環境中(如高溫、過電壓、強電磁干擾和高濕度等)長期可靠地運行。
2.使用方便
(1)操作方便:對PLC的操作包括程序輸入的操作和程序更改的操作。大多數PLC采用編程器進行程序輸入和更改的操作。更改程序的操作也可直接根據所需的地址編號繼電器編號或接點號進行搜索或順序尋找,然后進行更改。
(2)編程方便:PLC有梯形圖、布爾助記符、功能表圖多種程序控制設計語言可供使用。
(3)維修方便:當系統發生故障時,通過硬件和軟件的自診斷,維修人員可根據有關故障信號燈的指示和故障代碼的顯示,或通過編程器和CRT屏幕的顯示,很快地找到故障所在的部位,為迅速排除故障和修復節省了時間。
3.靈活性高
PLC的靈活性表現在下列三方面。
(1)編程的靈活性:PLC采用的編程語言有梯形圖、布爾助記符、功能表圖、功能模塊圖等,只要掌握其中一種語言就可進行編程。
(2)擴展的靈活性:PLC根據應用的規模的不斷擴展,它不僅可以通過增加輸入、輸出卡件增加點數,通過擴展單元來擴大容量和功能,也可通過多臺PLC的通信來擴大容量和功能。
(3)操作的靈活性:操作的靈活性指設計的工作量大大減少,編程的工作量和安裝施工的工作量大大減少,操作十分靈活方便,監視和控制變得容易。
4.機電一體化
PLC是專門為工業過程控制而設計的控制設備,它的體積大大減小,功能不斷完善,抗干擾性能增強,機械和電氣部件被有機地結合在一個設備內,把儀表電子和計算機的功能綜合在一起。
二、PLC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PLC是一種用于工業生產自動化控制的設備,一般不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就可以直接在工業環境中使用。然而,盡管有如上所述的可靠性較高,抗干擾能力較強,但當生產環境過于惡劣,電磁干擾特別強烈,或安裝使用不當,就可能造成程序錯誤或運算錯誤,從而產生誤輸入并引起誤輸出,這將會造成設備的失控和誤動作,從而不能保證PLC的正常運行。要提高PLC控制系統可靠性,一方面要求PLC生產廠家提高設備的抗干擾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設計、安裝和使用維護中引起高度重視,多方配合才能完善解決問題,有效地增強系統的抗干擾性能。因此在使用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工作環境
(1)溫度
PLC要求環境溫度在0~55oC,安裝時不能放在發熱量大的元件下面,四周通風散熱的空間應足夠大。
(2)濕度
為了保證PLC的絕緣性能,空氣的相對濕度應小于85%(無凝露)。
(3)震動
應使PLC遠離強烈的震動源,防止振動頻率為10~55Hz的頻繁或連續振動。當使用環境不可避免震動時,必須采取減震措施,如采用減震膠等。
(4)空氣
避免有腐蝕和易燃的氣體,例如氯化氫、硫化氫等。對于空氣中有較多粉塵或腐蝕性氣體的環境,可將PLC安裝在封閉性較好的控制室或控制柜中。
(5)電源
PLC對于電源線帶來的干擾具有一定的抵制能力。在可靠性要求很高或電源干擾特別嚴重的環境中,可以安裝一臺帶屏蔽層的隔離變壓器,以減少設備與地之間的干擾。一般PLC都有直流24V輸出提供給輸入端,當輸入端使用外接直流電源時,應選用直流穩壓電源。
2.控制系統中干擾及其來源
(1)干擾源及一般分類
影響PLC控制系統的干擾源,大都產生在電流或電壓劇烈變化的部位,其原因是電流改變產生磁場,對設備產生電磁輻射;磁場改變產生電流,電磁高速產生電磁波。通常電磁干擾按干擾模式不同,分為共模干擾和差模干擾。共模干擾是信號對地的電位差,共模電壓通過不對稱電路可轉換成差模電壓,直接影響測控信號,造成元器件損壞,這種共模干擾可為直流,亦可為交流。差模干擾是指作用于信號兩極間的干擾電壓,主要由空間電磁場在信號間耦合感應及由不平衡電路轉換共模干擾所形成的電壓,這種干擾疊加在信號上,直接影響測量與控制精度。
(2)PLC系統中干擾的主要來源及途徑
強電干擾
PLC系統的正常供電電源均由電網供電。由于電網覆蓋范圍廣,它將受到所有空間電磁干擾而在線路上感應電壓。
柜內干擾
控制柜內的高壓電器,大的電感性負載,混亂的布線都容易對PLC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擾。
來自信號線引入的干擾
與PLC控制系統連接的各類信號傳輸線,除了傳輸有效的各類信息之外,總會有外部干擾信號侵入。此干擾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變送器供電電源或共用信號儀表的供電電源串入的電網干擾,這往往被忽視;二是信號線受空間電磁輻射感應的干擾,即信號線上的外部感應干擾,這是很嚴重的。由信號引入干擾會引起I/O信號工作異常和測量精度大大降低,嚴重時將引起元器件損傷。
來自接地系統混亂時的干擾
接地是提高電子設備電磁兼容性(EMC)的有效手段之一。正確的接地,既能抑制電磁干擾的影響,又能抑制設備向外發出干擾;而錯誤的接地,反而會引入嚴重的干擾信號,使PLC系統將無法正常工作。
來自PLC系統內部的干擾
主要由系統內部元器件及電路間的相互電磁輻射產生,如邏輯電路相互輻射及其對模擬電路的影響,模擬地與邏輯地的相互影響及元器件間的相互不匹配使用等。
關鍵詞:PG,PLC,PROFIBUS-DP,通信,在線連接,接口設置
1 引言
現代工業生產中越來越多的應用到PLC系統參與生產控制,使用時只需將現場的各種設備與PLC相應的I/O端相連接,即可投入運行。要使PLC能正常工作,通常編程器(ProGrammer-PG)是必需的,程序首先是在PG內完成編制,然后通過通訊聯接下載到PLC以使PLC運行。同時,也可以通過PG來監視PLC的運行過程及運行狀態。對于工廠的部分技術人員來說,就經常需要使用PG與PLC建立在線連接讀取一些數據或者對現有程序進行局部修改,而且當PLC系統需要更換CPU模塊時,也必須使用PG連接到CPU端口上將運行程序寫入CPU存儲器內,因此,PG與PLC系統CPU的正確在線連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西門子PG可以是專用編程電腦,也可以是普通電腦加上編程軟件包及相應接口,編程軟件包為STEP 7 編程系統,具有強大的人機操作界面,采用的是WINDOWS視窗操作系統,使用者很容易掌握。本文就筆者在實際工作中使用西門子產品時遇到的幾類典型連接故障以及對故障的解決方法進行了闡述,希望對相關人員能有幫助。
2 故障類型和解決方法
(1)硬件組態中模板組態錯誤
這一類型的故障一般發生在設備安裝階段及模板更換期間,也是最容易查找的故障。此時需要檢查機架上插入的模板與硬件組態中的模板型號是否一致,如果模板存在組態錯誤,可能導致系統數據下載失敗,系統也會報如下錯誤信息:
Download(13:4589)
The system data could not be loaded on the module…atstation…SDB 200 could not be loaded.
解決方法:必須確保硬件組態中模板的訂貨號與實際一致,如CPU315-2DP的訂貨號為6ES7315-2AF03-0AB0。然后保存編譯硬件組態后重新執行連接、裝載即可。
(2)地址組態錯誤
如果硬件組態中配置的MPI或PROFIBUS的地址與CPU的節點地址不一致,用戶可能會看到如下的錯誤信息:
Download(33:16656)
“Online:Connection could not beestablished.The connection partner is not responding.”
解決方法:此時就需要檢查硬件組態中的地址信息,如組態信息中顯示“MPI=2”,則說明在硬件組態中CPU的MPI地址也需設置為2,否則PG在與PLC在線連接時會出現錯誤而導致無法建立連接。(3)PG/PC接口設置配置錯誤
一般來說,PG在與PLC連接時首先需要對接口參數進行相應的配置,如果PG/PC接口參數設置與在線連接的模板通信接口不相匹配,或者該接口未安裝,用戶會看到如下的錯誤信息:
Load(288:47) “Unable to reach the module…via theonline interface”.
解決方法:使用PG上安裝的STEP 7軟件中菜單命令“Tools>Set PG/PC interface…”打開PG/PC接口(如圖1),在窗口中檢查是否為在線連接設置的接口正確,一般這個接口設置是根據PG與PLC在線連接是采用的何種通信接口而決定,PG與PLC在線連接常用的通信接口和連接線一般有三種:MPI接口、PROFIBUS-DP接口和RJ45接口,前兩種接口使用的連接線為專用雙絞線,RJ45接口即為普通網線連接。因此根據西門子通信協議的規定在菜單中選擇相對應的通信協議即可建立在線連接實現數據的上傳和下載了。
當然如果在菜單中沒有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接口通信協議,則點擊“Select”按鈕進入彈出的對話框選擇自己所需的接口協議安裝,安裝完成后,窗口便會顯示此接口協議,點擊選擇即可。
(4)通信波特率設置與實際網絡接口通信波特率設置不匹配
在電子通信領域,波特率即調制速率,指的是信號被調制以后在單位時間內的波特數,即單位時間內載波參數變化的次數。它是對信號傳輸速率的一種度量,通常以“波特每秒”(Bps)為單位。如果將調制解調器的波特率設置為高于其他的調制解調器的波特率,則較快的調制解調器通常要改變其波特率以匹配速度較慢的調制解調器。免費論文,PG。
如果系統硬件組態中通信波特率設置與實際網絡接口通信波特率設置不匹配時,則會出現如下錯誤信息:
Load in module(33:17075)
“Online :The local MPI address for the programmingdevice/PC is higher than the maximum node address or the wrong transmissionrate or wrong interrupt is set”.
解決方法:使用PG上安裝的STEP 7軟件中菜單命令“Tools>Set PG/PC interface…”打開PG/PC接口設置并點擊“Diagnostics…”按鈕(如圖2),使用“Tset”按鈕可以進行MPI/PROFIBUS網絡診斷。
根據診斷結果就可以判斷出波特率的設置是否合適,如需要修改波特率設置參數,則在“Set PG/PC interface”操作界面上點擊“Properties”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正確或合適的網絡傳輸波特率(如圖3)。免費論文,PG。免費論文,PG。
3 結束語
西門子編程器與PLC在線連接的故障不止文中的這四種,但是限于筆者自身的能力和在實際應用中還未遇到其他類型的故障,因此不能更多、更詳細地進行闡述。免費論文,PG。免費論文,PG。文中的幾類西門子PG與PLC在線連接故障是很常見的幾種故障,也是工廠中工程技術人員容易犯得錯誤。免費論文,PG。通過文中對故障的描述和分析解決,可以很好的解決使用人員在實際操作中的困難,對提高使用人員的操作水平和故障分析解決能力應該有著很好的幫助。
關鍵詞: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MODBUSPLUS,MODBUS協議,PLC串口通訊,邏輯梯形圖
0 引言
計算機監控系統在蓮花發電廠得到廣泛的應用,用來保障發電廠安全可靠運行。隨著設備的升級改造,新設備與監控系統的聯系越發的密切,各種不同的通訊方式導致改造設備有時不能很好的與監控系統配合進行工作,發電廠勵磁系統在設備改造后便出現了信息的采集和無功數據下送錯誤的情況。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更改Plc通訊方式和更改程序里配合時間的方法來解決這類問題。
1 蓮花發電廠勵磁系統概述
1.1 連接方式介紹
勵磁系統利用現場總線技術針對各個部分進行控制和信息交換。裝置本身提供多種對外接口,實現與電站控制系統連接。蓮花發電廠勵磁系統在改造初期是作為MODBUS PLUS網絡上的一個節點采用MODBUS PLUS協議與機組監控系統PLC進行監視和控制通訊。論文寫作,MODBUSPLUS。
1.2 MB+網絡中勵磁調節器與機組監控系統PLC的協議
1.2.1 廠商定義協議的讀寫操作:
讀取數據:MBP網關將勵磁系統狀態保存于10個寄存器中,PLC用MSTR功能塊讀取即可。
寫入數據:無功數值的寫入分為幾個部分:
a.無功值給定Address:1025 Dec,PLC將無功值寫入網關,網關將其傳給勵磁系統。
b.預置值進入恒無功調節Address:1026Dec,PLC將FF00 Hex寫入網關,網關再向勵磁系統發進入恒無功調節。
c.退出恒無功調節Address:1026 Dec,PLC將0000 Hex寫入網關,網關再向勵磁系統發退出恒無功調節。
在向網關置無功值之前,先將1025 Dec寄存器清零。每一次進入恒無功運行狀態時,都必須重新設置無功值,否則命令無效。論文寫作,MODBUSPLUS。具體的無功值為給定的無功值除以視在功率乘以10000。
2 在MB+網通訊下出現的問題
整個程序理論上符合勵磁廠商提出的要求,但在實驗運行過程中卻存在諸多問題。主要現象為實際多次發電過程中出現下上位機送無功數值后,勵磁調節器不能進行調整。勵磁網關硬件出現SUBNET ERR子網錯誤。重啟勵磁系統電源,MB+網關子網故障消失。論文寫作,MODBUSPLUS。初步判斷勵磁子網設備出現了問題導致子網錯誤,接收不到下行數據,這種問題可能跟程序的編寫順序有關,蓮花發電廠監控系統經過改造之后現已使用施耐德公司昆騰系列UNITY 65160 PLC,里面裝載的是UNITY PRO編寫的程序。隨著CPU處理速度的不斷提高每一次的掃描過程不斷縮短,本文中蓮花發電廠監控系統所使用的CPU完整掃描程序約為20MS。這就導致了幾種情況的發生,首先在以上所更正的程序中雖然恒無功調節的時間為8秒,之后無功給定數值沒有改變,勵磁調節器進行判斷后沒有進行再次的讀取網關中所提供數值,但MSTR功能塊依舊在每隔20MS一個周期的情況下向MB+網絡上的勵磁調節器節點發送相同數據,勵磁裝置不會讀取但會不斷的進行判斷;其次,與勵磁系統通訊屬于雙工方式上下行通訊的情況,對于數據的實時上送,PLC中MSTR的讀取也會給勵磁系統造成很大的負擔;第三,根據第一個情況所示我們根據設計在下達一個指令的時候保持0.5S,其實就已經向外部設備發出≥500/20次指令,這種情況對于MB+網絡中本身支持的這種端口設備來說符合電氣標準要求,但勵磁系統通過MB+轉485的轉換裝置后就會帶來一些問題,那么每一條指令的時間怎么確定既要滿足勵磁調節器判斷、接受和運算又要保證其設備不會導致停止響應。論文寫作,MODBUSPLUS。
3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經過實驗分析認為,由于勵磁裝置通訊接口速率與PLC之間不協調導致。建議將原PLC與勵磁通訊裝置的MB+通訊,改為主-從方式的MB通訊,施耐德651 60系列PLC硬件本身支持對RS232和RS485串口通訊。適用于小到中等規模的數據量傳送(<= 255 個字節)且帶確認的數據傳輸,采用平衡發送和差分接收方式實現通信數據傳輸速率低簡單可靠。針對上述情況對程序作相應調整,在PLC中采用MB通訊功能指令XXMIT。該指令用來與其它支持Modbus協議的從設備進行Modbus通訊。
因為RS485通訊屬于半雙工通訊,所以XXMIT功能塊依據這一特點規定同一時間內只允許一個XXMIT功能塊占用串口,保證在低速率指令先后執行保證勵磁系統正確接受,程序設計過程中時間的配合問題至關重要。首先要考慮到當一個指令執行時所需要多少個周期來完成,其次要考慮到串口通訊時為了可靠的工作,在485總線狀態切換時需要做適當的延時因素的影響。所以程序設計過程中將無功設值、恒無功調節狀態碼和退出恒無功標志位按照嚴格的時間要求對勵磁系統進行發送,時間精確到0.01秒為單位。在改造過程中,設計了通過XXMIT功能塊來測試外圍設備相應速度的簡單方法(只是用于本文所提情況,為專業人員提供思路)。論文寫作,MODBUSPLUS。強制M1,用BITBOY等串口通訊軟件監視所發數據,記錄發送的請求和返回信息,整套系統串口通訊的響應速度=請求速度×PLC內部掃描周期。以上程序中所用到的0.1S的時間,就是用本方法計算得出的結果并達到預期效果。論文寫作,MODBUSPLUS。
4 總結
通過改造從可靠性方面保證機組監控系統與勵磁系統的通訊,使我們體會到運用先進設備的同時更要以安全、穩定為前提。同時反映了PLC在水電站控制方面的能力和靈活性,將工業領域中的可編程控制器PLC應用到水電站中,這對于水電站監控系統無論在技術上還是結構、性能等方面都是新的突破。對發電廠的安全穩定起著很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AEGSchneiderAutomation.ModiconModbusprotocolreferenceguide[Z].AEGSchneiderAutomation,1996.
[2]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工業部頒發.1997.水利發電廠計算機監控系統設計規定
[3]于恒春.ModbusPlus網及其應用[J].微計算機信息,1997,13(4):26-29
關鍵詞:電氣控制;PLC技術;自動化;無人值守
1 引言
隨著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技術的逐漸發展,很多工業生產要求實現自動化控制的功能,都采用PLC來構建自動化控制系統,尤其是對于一些電氣控制較為復雜的電氣設備和大型機電裝備,PLC在電氣化和自動化控制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如順序控制,可靠性高,穩定性好,易于構建網絡化和遠程化控制,以及實現無人值守等眾多優點?;诖?,PLC技術逐漸成為工業電氣自動化控制的主要應用技術。
本論文主要結合數控機床的電氣化功能的改造,詳細探討數控機床電氣化改造過程中基于PLC技術的應用,以及PLC技術在實現數控機床自動化控制功能上的應用,以此和廣大同行分享。
2 數控機床的電氣化改造概述
2.1 數控機床的主要功能
數控機床是實現機械加工、制造和生產中應用的最為廣泛的一類機電設備。數控機床依托數控化程序,實現對零部件的自動切削和加工。但是目前我國仍然有超過近1000萬臺的數控機床,主要依靠手動控制完成切削加工,無法實現基本的電氣化和自動化控制。為此,本論文的主要的目的是基于PLC控制技術,實現數控機床的電氣化改造,主要實現以下功能:
(1) 數控機床的所有電機、接觸器等實現基于PLC的自動化控制;
(2)數控機床的進給運動由PLC控制自動完成,無需人工手動干預;
(3) 自動檢測零部件切削過程中的相關參數,如加工參數、狀態參數等等;
(4) 結合上位機能夠實現對數控機床的遠程控制,以達到無人值守的目的。
2.2 電氣化改造的總體方案
結合上文對于數控車床的電氣化、自動化改造的功能要求,確定了采用上位機與下位機結合的自動化改造方案。該方案總體結構分析如下:
(1) 上位機借助于工控機,利用工控機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重點完成數控車床的生產組態畫面顯示,以及必要的生產數據的傳輸、保存、輸出,同時還要能夠實現相關控制指令的下達,確保數控車床能夠自動完成所有切削加工生產任務。
( 2)下位機采用基于PLC技術的電氣控制模式,由傳感器、數據采集板卡負責采集數控車床的生產數據、環境數據、狀態數據等所有參數,由PLC實現對相關數據的計算,并傳輸給上位機進行相關數據的圖形化顯示和保存;另一方面,PLC控制系統還接收來自于上位機的控制指令,實現對數控車床的遠程控制。
(3) 對于數控車床最為關鍵的控制――進給運動的控制,利用PLC+運動控制板卡的模式實現電氣化和自動化的控制。具體實現方式為:選用合適的運動控制板卡,配合PLC的順序控制,對進給軸電機實現伺服運動控制,從而實現對數控車床進給運動的自動化控制。
3 數控車床電氣化自動控制改造的實現
3.1 系統改造結構設計
數控車床的電氣化自動控制改造,其整體結構如下圖1所示,其整體結構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3.1.1 底層設備
底層設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實現數控車床自動切削加工運轉等基本功能的必要電氣、機電設備,如電源模塊、電機模塊等,這些機電設備能夠保證數控車床的基本功能的穩定可靠的實現;其次,底層設備還包括各類傳感器,比如監測電機轉速、溫度的速度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監測進給軸運動進給量的光柵尺等,這些傳感類和數據采集類設備為實現數控車床自動化控制提供了基礎數據源。
3.1.2 本地PLC站
本地PLC站主要負責接收底層傳感設備傳送過來的傳感參數、狀態參數及其他檢測參數,通過內部程序的運算,判斷整個數控車床的工作狀態,并將其中的重點參數上傳到遠程控制終端進行數據的圖形化顯示、存儲、輸出打印等操作;另一方面,本地PLC站同時還接收來自于遠程控制終端所下達的控制指令,比如停機、啟動等控制指令,PLC站通過對相應執行器(比如電機)的控制,從而實現自動化控制的功能。
3.1.3 遠程控制終端
遠程控制終端主要是依賴于工控機實現的上位機數據管理和狀態監控,需要專門開發一套面向數控車床加工、生產和自動控制的軟件程序,以實現對數控車床的遠程化、網絡化、自動化控制,真正實現無人值守的功能。
基于PLC的數控車床電氣自動化改造框圖
3.2 PLC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實現
本研究論文以CK6140普通數量機床為具體研究對象,詳細探討其電氣化、自動化控制的改造。通過上文對機床改造方案和結構功能的分析,可以確定整個機床電氣化、自動化改造,一共需要實現14個系統輸入,9個系統輸出。結合控制要求,這里選用日本三菱公司的FX2N-48MR型PLC,輸入回路采用24V直流電源供電方式。根據對數控機床的各模塊控制功能的分析,選用合適的接觸器、繼電器、開關、輔助觸點等電氣控制元件,與PLC共同實現對電氣設備的控制,比如PLC通過接觸器控制電機模塊,PLC通過繼電器控制電磁閥等部件,從而完成基于PLC控制的數控車床電氣化改造。
4 結語
隨著電氣設備的越來越復雜,工業生產對于電氣控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基于PLC的自動化控制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逐漸成為了當前工業自動化生產控制中的主流技術之一。采用PLC技術最大的優勢在于實現自動化控制同時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極大的避免了由于采用單片機技術而造成的系統不穩定現象。本論文結合電氣控制詳細探討了PLC自動化技術的應用,給出了具體的系統設計實例,對于進一步提高PLC自動化技術的工業化應用具有很好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指導老師:戴勝坤
設計要求:1、安裝資料及要求。包括:平面圖;用電負荷情況;供電電源情況;氣象及水文資料等。
2、選子:位置、型號的選擇
3、土建施工
4、設備安裝
課題二、小電流接地系統的故障選線的研究
指導老師:戴勝坤 地故障時,故障特點不是非常明顯,故障選線就顯得很有必要,所以,要求學生
比較詳細的了解國內外小電流接地系統故障選線的研究現狀和研究方法,對現有
的選線方法進行總結并加以改進,找到適合的故障選線的方法;3、 利用ATP的仿真軟件對小電流接地系統進行仿真;4、撰寫畢業論文。
課題三、64點溫度監測與控制系統的設計
指導老師:游佳
設計內容:64點溫度監測與控制系統針對室溫環境下的溫度監控,如大型機組的軸溫,大型變壓器油溫,化學反應過程,環境測試等。控制核心采用微處理器或單片機,監測64點溫度,溫度范圍0~100℃,采用半導體溫度傳感器AD590,按矩陣方式切換輸入信號。輸出8路開關控制信號和2路PWM模擬信號(具備PID控制能力)。同時要求利用微處理器或單片機的已有通訊接口或其它工業控制網絡實現數據上傳和控制。
設計要求:1.總體方案設計,需要提出至少兩種切實可行的方案,并加以比較,選擇一種最優方案;
2.根據總體方案設計硬件電路,需要有理論依據,有分析計算過程,選擇的主要元件要有原理和說明,所有元件必須有型號和參數;
3.軟件設計,使用匯編語言或C語言編成。主要軟件必須能在設計制作的硬件電路上正確運行 ,且能夠顯示被測試對象的溫度;
4.制作硬件電路,調試硬件和軟件,完成溫度檢測與測試點切換,實現溫度上傳并在屏幕上顯示或存盤;
5.撰寫畢業論文,嚴格按照畢業論文標準,論文引用其它文章和相關技術資料不得多于40%。
課題四、 用8051單片機設計一交通信號燈模擬控制系統的設計
指導老師:潘紋
一、設計任務與要求:
用單片機8051設計一個十字路口的紅、綠、黃交通信號燈控制系統,要求如下:
1)用紅、綠、黃三色發光二極管作信號燈??紤]到學生設計時的難度,只考慮一條道路相對的兩個方向,每個方向有紅、綠、黃三個燈。紅燈亮禁止通行,綠燈亮允許通行,每隔30秒紅綠燈交替變化。在每次由綠燈亮變成紅燈亮或者由紅燈亮變成綠燈亮的交替變化轉換時要求黃燈閃爍5秒,給行駛中的車輛有時間??康浇芯€之外。
2)能實現正常的計時顯示功能。用倒計時方法顯示紅燈、綠燈、黃燈還需亮的時間。
3)能實現控制器總清零功能。 按下某個鍵后,系統實現總清零,計數器由初始狀態開始計數,對應狀態的指示燈亮。 二、根據設計任務與要求:畫出設計總電路圖,寫出設計程序。
課題五、單片機步進電機控制器的設計
指導教師:游佳
設計要求:1.用MCS-51單片機,通過軟件編程,設計一個步進電機控制器。要求能對步進電機實現正、反轉及速度控制,同時能對步進電機進行位置控制,即能控制步進電機從一個位置精確地運行到另一個位置。
課題六、傳感器在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應用及發展的研究
指導老師:周小薇
論文要求:1.了解傳感器在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作用及地位
2.機電一體化系統中常用傳感器的類型、特點、結構及用途等
3.如何為機電一體化系統選擇傳感器(舉例說明)
4.機電一體化系統中常用傳感器的發展
相關知識:本課題要求學生綜合《傳感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控制電機》等相關知識進行編寫。
課題七、水輪機制動系統的設計
指導老師:周小薇
設計要求:
掌握一定的電氣控制技術的基礎知識,可以利用PLC進行編程,并且對氣壓傳動和液壓傳動有一定的了解。還要求能夠運用基本的繪圖軟件進行繪圖。
設計內容:
本設計共有三個部分:電氣控制部分、流體控制部分、PLC編程部分。
(一)電氣控制部分設計任務: 2.24點制動閘動作后向PLC發出制動成功或復位信號
3.壓力站氣路壓力數顯示向PLC發出4~20mA的模擬信號
4.根據PLC傳送來的4~20mA的模擬信號,顯示相應的轉速。
(二)流體控制部分設計任務:
采用節流閥控制流量,水份分離器凈化空氣,兩個三通換向閥分別控制汽缸的上、下腔;氣液混用三通球閥進行氣、油的轉換控制,多塊壓力表可直接讀數等。
(三)PLC編程部分設計任務:
根據給出的梯形圖進行編程。
課題八、畢業設計題目:恒壓供水系統設計
指導教師:黃衛庭
構成:PLC系統、變頻器、檢測保護電路、轉速測量等環節
要求:1、采用PWM變頻調速
2、有具體結構圖及外形圖
3、選用元器件合適
4、有控制電路圖、主電路原理圖、PLC程序框圖和清單
[注意:選題要結合實際供水工作。要求寫明本設計所涉及的分析方法或技術手段(如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要求有學生獨立的見解,設計內容要詳細寫明具體步驟]。
課題九、兩種液體混合的設計
指導老師:葉俊 一、控制要求
1.初始狀
此時各閥門關閉,容器是空的。 SL1=SL2=SL3=OFF
M=OFF
二、起動操作
按下起動按鈕,開始下列操作: (2)液體B流入,液面達到SL1時,YV2=OFF,M=ON,開始攪拌;
(3)混合液體攪拌均勻后(設時間為l0s),M=OFF,YV3=ON,放出混合液體;
(4)當液體下降到名 SL2時,SL2從ON變為OFF,再過20s后容器放空,關閉YV3,YV3=OFF,完成一個操作周期;
(5)只要沒按停止按鈕,則自動進入下一操作周期?!?/p>
三、停止操作
按一下停止按鈕,則在當前混合操作周期結束后,才停止操作,使系統停止于初始狀態。
四、要求:用歐姆龍型PLC技術設計
課題十、機械手控制的設計
指導老師:葉俊
一、機械手工作過程,且每次循環動作均從原位開始。
二、控制要求
1.在傳輸帶A端部,安裝了光電開關PS,用以檢測物品的到來。當光電開關檢測到物品時為ON狀態。
2.機械手在原位時,按下起動按鈕,系統起動,傳送帶A運轉。當光電開關檢測到物品后,傳送帶A停。
3.傳輸帶A停止后,機械手進行一次循環動作,把物品從傳送帶A上搬到傳送帶B(連續運轉)上。
4.機械手返回原位后,自動再起動傳送帶A運轉,進行下一個循環。
5.按下停止按鈕后,應等到整個循環完成后,才能使機械手返回原位,停止工作。
6.機械手的上升/下降和左移/右移的執行結構均采用雙線圈的二位電磁閥驅動液壓裝置實現,每個線圈完成一個動作。
7.抓緊/放松由單線圈二位電磁閥驅動液壓裝置完成,線圈通電時執行抓緊動作,線圈斷電時執行放松動作。
8.機械手的上升、下降、左移、右移動作均由極限開關控制。
9.抓緊動作由壓力繼電器控制,當抓緊時,壓力繼電器動合觸點閉合。放松動作為時間控制(設為2s)。
要求:用歐姆龍型PLC技術設計
課題十一、建立機械全自動洗衣機的工作電路模型
指導老師:方瑋
結構:由電動程控器、水位開關、安全開關(蓋開關)、排水選擇開關、 不排水停機開關、貯水開關、漂洗選擇開關、洗滌選擇開關等組成。工作原理:通過各種開關組成控制電路,來控制電動機、進水閥、排水電磁鐵及蜂鳴器的電壓輸出,使洗衣機實現程序運轉。
主要內容:進水控制電路,電動機控制電路,排水系統電路等。
要求:結合洗衣機的工作過程,給出以上電路模型號并說明原理,論文不少于5000字
課題十二、工廠變配電所的設計
指導老師:居劍文
一、設計的要求
根據設計課題的技術指標和給定條件,能夠獨立而正確地進行方案認證和設計計算,要求概念清楚,方案合理,方法正確,步驟完整。
要求會查閱有關參考資料和手冊等
要求學會選擇有關元件和參數
要求學會編制有關電氣系統圖和編制元件明細表
要求學會編寫設計說明書
二、設計說明書的內容
負荷計算及無功功率補償計算。
變配電所所址和型式的選擇。
變電所主變壓器臺數、容量及類型的選擇(配電所設計不含此內容)。
變電所主結線方案的設計
短路電流的計算
變配電所一次設備的選擇
變配電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選擇及繼電保護裝置的選擇與整定
變電所防雷保護與接地裝置的設計
編寫設計說明書及主要設備材料清單
10、繪制變電所主結線圖、平面圖和必要的剖線圖、二次回路圖及其它的施工圖樣。
課題十三、電纜-架空混合線路的繼電保護問題的研究
指導老師:方瑋 研究現狀,了解目前電纜-架空混合線路的保護的配置的方法,優缺點,并根據
電纜的特點,架空線路的特點,提出適合于混合線路的保護的方案;
3、 提出適合于電纜-架空混合線路的繼電保護的方案; 4、撰寫畢業論文。
課題十四、鉸鏈四桿機構的運動特性分析
指導老師:潘紋
設計任務與要求
1)對鉸鏈四桿機構中的曲柄搖桿機構、雙曲柄機構、雙搖桿機構三種基
本類型的運動特性進行分析。
2)每種類型各舉一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例,畫出其基本圖表。對每種
類型要求用falsh或者authorware等做一個能動的形象逼真的例子。如吊起重物的起重機、運動的火車的機輪、橢圓儀、翻箱機、機械手爪等。
課題十五、數控銑床及加工中心產品加工工藝設計
指導老師:倪祥明 課題十六、機械手直線運動液壓系統的制作
指導教師:黃國祥
目的:實現機械手水平、垂直兩個方向的機械運動
任務:1、系統方案的設計與計算;液壓泵、液壓閥等技術參數的選擇;液壓輔助部件的選擇與購買。
2、液壓缸的加工制作。
3、液壓系統的安裝與調試。
4、電路系統的安裝。
5、技術資料整理與電子文檔的制作。
要求: 1、分組布置任務,每組可以是1人以上。
2、電子文檔要求打印,字數不少于5000字。
3、現場展覽制作產品,參加答辯。
課題十七、“中國結”造型設計
指導教師:張蓉
1.畢業設計的基本任務
著重提高在CAD/CAM軟件應用方面的實踐技能,樹立嚴謹的科學作風,培養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創建中國結造型設計、市場推廣、資料整理等環節,初步掌握應用CAD/CAM進行工業造型設計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2.畢業設計的基本要求
通過畢業設計各環節的實踐,應達到如下要求:
靈活運用所學Pro/e軟件創建“中國結”,打印出造型設計步驟和造型圖;
對造型出來的“中國結”進行包裝設計。如用Photoshop或3dmax等軟件進行包裝,打印出用于市場推廣的效果圖;
寫出500字左右的論文小結
培養一定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通過畢業設計實踐,樹立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并培養自己具有一定的生產觀點、經濟觀點、全面觀點及團結協作的精神。
3.“中國結”造型參考圖:
(造形和尺寸自定義)
課題十八、“福娃”造型設計
指導教師:羅進生
1.畢業設計的基本任務
著重提高在CAD/CAM軟件應用方面的實踐技能,樹立嚴謹的科學作風,培養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創建“福娃”造型設計、市場推廣、資料整理等環節,初步掌握應用CAD/CAM進行工業造型設計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2.畢業設計的基本要求
通過畢業設計各環節的實踐,應達到如下要求:
靈活運用所學Pro/e軟件創建“福娃”,打印出造型設計步驟和造型圖;
對造型出來的“福娃”進行包裝設計。如用Photoshop或3dmax等軟件進行包裝,打印出用于市場推廣的效果圖;
寫出500字左右的論文小結;
培養一定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通過畢業設計實踐,樹立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并培養自己具有一定的生產觀點、經濟觀點、全面觀點及團結協作的精神。
3.“福娃”造型參考圖:
課題十九、大功率高頻直流開關電源的設計
指導老師: 倪濤
通過該題目的設計,加強電力電子的學習和理解,系統學習開關電源的設計方法,綜合運所學過的知識,培養獨立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走向工作崗位打一定的基礎
內容:
按技術參數設計一臺直流開關電源
主要技術參數:
輸入電壓:三相交流380V 輸入頻率:50HZ
輸 出:恒流50安 輸出電流變動范圍:0---50安連續可調
輸出電壓:0—60伏
要求:
1.按要求分階段寫文字材料;
2. 3.論文要按要求格式打??;
4.獨立完成
設計步驟:
1.閱讀國內外有關 2.選定開關電源集成控制器,學習其工作原理、應用方法;
3.主電路方案選擇,要有技術經濟比較;
4.主電路設計;
5.元器件的設計、計算、選擇;
6.控制電路、保護電路的設計;
7.打印論文
課題二十、三層樓電梯PLC控制系統設計與調試
指導老師:倪濤
設計內容: 1、不允許同時有兩層樓要求停電梯;
2、當二層不需要停時,能越過二層直接到達所需樓層。
要求:
分階段寫文字材料;
2、 3、論文要按要求格式打印;
4、獨立完成
步驟:
1、設計I/O配線表。
2、設計出電梯控制的梯形圖。
3、寫出指令表。
4、用編程器輸入指令。
調試運行。
課題二十一、車輛出入庫管理PLC系統設計
指導老師:楊芳
內容:編制一個用PLC控制的車輛出入庫管理梯形圖控制程序,控制要求如下:
1、入庫車輛前進時,計數器加1,后退則減1.
2、出庫車輛前進時計數器減1,后退則加1.
3、要求有顯示屏指示車庫內車輛的實際數目.
要求:
1.根據題意設計顯示電路,并按圖連接。
2.畫PLCI/O接口連線圖,并按圖連接。
3.編制梯形圖及指令語句表。
4.完成系統調試,實現控制要求。
課題二十二、水塔水位控制PLC系統設計
指導老師:楊芳
內容:1、保持水池的水位在S3——S4之間,當水位低于S3,則打開閥門進水,水位到達S4時,則關閉閥門。 水塔水位控制面板
要求:1.根據題意設計顯示電路,并按圖連接。
2.畫PLCI/O接口連線圖,并按圖連接。
3.編制梯形圖及指令語句表。
4.完成系統調試,實現控制要求。
課題二十三、用PRO/E軟件進行玩具造型設計
指導教師:羅進生
要求:利用軟件進行實體造型,寫出具體造型步驟。步驟清晰合理,造型思路明確??梢宰约涸O計玩具形狀,分析所設計玩具市場前景。
參考圖樣:
課題二十四、基于PROE軟件的機械制圖三維模型庫開發及應用
指導老師:李廣坤
這次煙機設備維修電工技師鑒定是國家實行技師資格鑒定后昆明卷煙廠第一次組織的通用工種類技師鑒定,鑒定工作由云南省第155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負責實施。參加鑒定人員自愿申報,然后由部門推薦經昆明卷煙廠技師(高級技師)資格審查推薦領導小組嚴格按照申報條件進行審核。考生先經過集中培訓,然后由云南省第155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根據維修電工技師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對考生分別進行基礎理論、模擬電子電路、電路故障排除、變頻調速、plc編程、教案編寫及授課技能、論文寫作與答辯等項目的考核,全部考核項目都及格者,才能取得煙機設備維修電工技師職業資格證書。
現就維修電工職業技師資格鑒定的申報條件、鑒定程序和鑒定內容摘抄如下:
鑒定對象和申報條件:
從事維修電工職業的專業人員,經過規定學時技師資格培訓合格,并具有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維修電工技師資格鑒定:
1.取得本職業三級(高級)資格證書后在本職業連續工作4年以上;
2.高級技工學校畢業,并取得本職業三級(高級)資格證書后,在本職業連續工作2年以上;
3.本專業大專以上畢業,并取得本職業三級(高級)資格證書后,在本職業連續工作3年以上;
4.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5年以上,并取得三級(高級)資格證書。
知識考試范圍:
電子技術:晶體管多級放大電路分析;運算放大器組成的典型線路分析及參數設定;典型邏輯組合電路,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及設計方法;綜合性電子電路的分析及設計方法。
電力電子技術:電力電子器件、晶閘管整流電路、逆變電路基本概念。
電氣自動控制技術:自動控制基本原理;雙閉環直流調速系統工作原理和參數設定;常用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檢測電路分析;復雜設備電氣系統安裝、調試知識及電氣檢測與診斷技術。
可編程控制器:用plc基本指令、常用功能指令,進行程序設計;用plc控制生產工藝流程的步驟及設計方法;將繼電氣線路改造成用plc控制的流程圖、程序表。
新技術:數控系統的基本概念;微機應用及接口-技術基本概念;網絡通訊基本概念;交流變頻調速系統基本概念;交流電機矢量控制調速系統基本概念;專業發展方向。
熟悉氣動控制、液壓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識圖、分析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檢修工藝編制:能夠制定電氣系統與電氣設備檢修、大修工藝,了解電氣設計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