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7 12:50:45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口才演講稿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中國古代文學是我們學習口才取之不盡的寶藏。學習口才,要多向古代文獻要素材,要懂一些國學基礎,要讓我們講話有深度有扎實的歷史根基。
我國古代口才智慧論辯水平已經登峰造極了,在以后的博文中我將不斷給大家分享一些國學口才故事。
有一種論辯技巧叫:正話反說,是一種運用實際上的意思跟表面的意思正好相反的話進行論辯的方法。
請看一案例:
古代莊宗愛好打獵。一天,來到某縣圍獵,大隊人馬亂踩民田,當地縣官聞訊趕來,攔馬勸諫。莊宗火冒三丈怒斥縣官,縣官嚇得抱頭逃竄。
這時,一個叫敬新磨的優伶,急忙率領同伴窮追,把那縣官抓了回來,捋袖摩拳地痛罵道:
“你身為縣官,難道不知道我們的天子喜歡打獵嗎?你為何要唆使老百姓種田而向皇上交租稅呢?你難道不會讓老百姓都餓死,而使這里的田地都空出來,供給我們的皇上馳騁打獵用嗎?你真是罪該萬死!”
敬新磨說完,請求莊宗立即把那縣官處死。莊宗聽了以后,不由大笑,放了縣官,并下令人馬不準再踐踏農田。
在莊宗火冒三丈時,敬新磨順著莊宗的意思,要求縣官讓老百姓餓死,空出土地讓國王打獵。正話反說,反而使莊宗認識了錯誤,迷途而知返。
在使用正話反說術時,如果同時使用極度夸張的手法,將某個事理加以放大 ,這更能顯示其荒謬性,給人敲起警鐘。
楚王非常喜愛馬。他的馬穿的是錦繡衣服,住的是華麗的宮殿,睡的是精致的床鋪,吃的是棗脯。由于條件太優越,他的馬越長越肥,有一匹竟因太肥而死去。楚莊王難過死了,要滿朝文武大臣為馬舉哀,要把馬裝進棺材用埋葬大夫的禮節來埋葬。左右大臣紛紛勸阻大王。大王一概不眾,并傳下令來,有誰還敢來勸阻的,格殺勿論!
楚國有個叫優孟的人,聽說這件事后,他闖進王宮,仰天大哭,哭得死去活來。楚莊王大吃一驚,問他哭什么。優孟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說:
“馬是大王最心愛的東西,我們楚國這樣一個堂堂的大國,要什么有什么,而僅僅用埋葬大夫的禮節埋葬,實在太委屈這匹馬了,有失我們楚國的體面。依我看,還是應該用埋葬國王的禮節才好,用潔白的玉石雕刻一具內層棺材,用花紋很美的梓木做外層棺材,調遣大批士卒挖墓坑,發動京城的男女老幼來挑土堆墳。出喪那天,讓齊國、趙國的國君在前面引幡招魂,韓國、魏國的國君在后面護送,再修一座富麗堂皇的祠堂,用整牛整羊來長年供奉它的牌位,還要追封它為萬戶侯!這樣,讓天下各國的人們知道,我們大王是把人看得很下賤,而把馬看提很高貴!”
楚莊王聽到這里,不覺感到羞愧滿面,他問:“我的過失難道會有這么嚴重嗎?那我現在應該怎么辦呢?”
優孟說:“這很好辦,請大王以六畜的禮節來埋葬它:用爐灶做它的外層棺材,用銅鍋做它的內層棺材,用姜蔥木蘭等香料給它陪葬,用大米飯做祭品,用火光做它的衣服,讓大家的肚腸做它的墳墓,這樣埋葬就可以了。”
楚莊王于是讓人把馬剖開煮熟吃掉了。
1、揣測心理:被班主任突然叫去辦公室的學生心理一般都較復雜,不知是“喜”是“憂”。他們都十分注意班主任的表情、語氣和動作。此時班主任應馬上坦陳談話的目的,不要繞圈子,以利于交談的順利進行。
2、惶恐心理:學生不知班主任將如何發落自己,情緒緊張、激動、惶恐不安,甚至前言不搭后語。班主任應首先消除這種心態,話語要自然、風趣和熱情。一開口不宜把問題說得太重,以免學生不知所措。
3、防御心理:后進生一有風吹草動,往往立即產生“防御心理”,并想好了對付的方法。這部分學生“抗藥性”較強,不宜“強攻”。可先以真誠的態度肯定其身上的閃光點,消除學生的顧慮和防御心理,隨后切入正題。
4、對立心理:如果師生關系平時就較緊張,或學生對錯誤尚無認識,容易產生抵觸的對立情緒,誤以為班主任喜歡“整”他。此時班主任應首先表明一視同仁的處事態度,多從學生的角度客觀分析錯誤對其本人的成長和對集體造成的影響,同時注意傾聽學生的反應,批評之中有肯定,不宜全面否定。
5、輕視心理:學生對個別交談產生輕視心理的原因,或者因為某班主任在他心目中威信不夠,或者是經常挨批而產生的“疲沓效應”,或者是學生“破罐子破摔”,認為談話也無濟于事。此時學生昂著頭,不看老師;或東張西望,不愿正面回答問題。班主任應耐心地分析其中的原因,對癥下藥。切忌煩躁,更不能嚴詞斥責、嘲諷、體罰或打擊學生。可聯合其他科任老師或家長對其共同教育。
發音準確,吐字清晰,盡量把每個字音都完整發出來。咬字頭、立字腹(圓)、收字尾。
同時使用鼻、口、喉、胸四腔。
說話的聲音要大,速度要快,不要有停頓。
表達時要聲情并茂。
準確完整生動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準確復述轉達別人的話。
薛寶釵是《紅樓夢》中很有爭議的人物,對于她的評價,歷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對她圓滑、世故的處世風格進行批判的同時,我們也不能不佩服她的說話藝術。寶釵針對不同場合、不同對象,都能把話說到人心坎里,因此,贏得了上至賈母下至丫頭婆子的一致喜愛。她的話語,讓處在尷尬中的人快樂,讓遭受困難的人輕松,讓接受恩惠的人心安理得,讓懷有敵意的人回心轉意。于是,有賈母的夸贊:“從我們家四個女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
一、尷尬場合說解圍的話
在生活中,由于主觀或客觀的原因,人總難免有陷入尷尬難堪的時候,這種境況往往讓當事人十分窘迫。遇到這種情況,有人會說風涼話,有人會出語譏笑,有人會引開話題,這些都不如解圍的話容易讓人接受。
鳳姐生病需上等人參二兩,可王夫人東尋西找,竟只找到一些須末和“朽糟爛木”。于是她自嘲道:“‘賣油的娘子水梳頭’,自來家里有好的,不知給了多少人。這回輪到自己用,反倒各處求人去了。”堂堂賈府,竟找不出二兩上等人參,王夫人的尷尬可想而知。
沒找到藥是其次,這面子可就丟大了。面對王夫人的尷尬,寶釵笑道:“這東西雖然值錢,究竟不過是藥,原該濟眾散人才是。咱們比不得那沒見過世面的人家,得了這個,就珍藏密斂的。”
寶釵一席解圍的話,一下子就給了王夫人一個體面的臺階:把別人認為值錢的人參散掉,這才是大戶人家的風范;如果把人參藏在家里,那才是沒見過世面的小家子氣呢!這番話說得自然而巧妙,把賈府的尷尬解釋得合情合理,王夫人窘態頓消。
遇人身處尷尬,學習寶釵,從別人的立場出發,巧妙地說上幾句解圍的話,把別人的窘迫和慌亂消于無形的話語當中,定會讓你大受歡迎。
二、遇人遭困說貼心的話
當人遇到困難時,作為朋友,是埋怨,是責備,還是立足于困難現實,說一些貼心的話?很顯然,一味地埋怨、指責只能使人心生反感而無助于事情的解決,甚至會造成人緣關系的緊張。下面寶釵和史湘云的談話,可以給我們一些借鑒。
史湘云一時性起要給新起的詩社做東,寶釵對湘云說:“你一個月共那幾串錢,你就是全部拿出來做這個東道也是不夠。難道你為這個去家要不成?”一席話提醒了湘云,正當湘云束手無策時,寶釵又對湘云說:“我和我哥哥說,要幾簍極肥大的螃蟹來,再往鋪子里取上幾壇子酒,再備上四五桌果碟,豈不是又省事又大家熱鬧了。”探討薛寶釵的好口才演講稿
寶釵怕湘云多心,又對她說:“你千萬別多心,想著小看了你,咱們兩個就白好了。”
寶釵沒有責備、埋怨湘云的魯莽從事,而是考慮到湘云的內心感受,在積極出主意之后,說一些貼心的話:“別多心,否則就白好了”,推心置腹、充滿真情實意的話語,令湘云感動不已。
面對別人的困難,積極幫助是一方面,怎么用言語提醒、寬慰別人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這樣才能拉近兩人距離,構建穩固的友誼。
三、施人恩惠說委婉的話
人都難免有危難時候,你若能適時地對其施以援助,對方自然感激不盡。然而,如果你說話居高臨下,頤指氣使,就很容易讓人難堪,甚至得罪人,所以在幫助他人時應盡量用商量或關心的口吻。
寶釵了解到因月錢不夠,邢岫煙只好當了自己的棉衣服時,便對她說:“你且回去把那當票叫丫環送來,我那里悄悄地取出來,晚上再悄悄地送給你去,早晚好穿,不然風扇了事大。”
寶釵體貼地顧及到了岫煙的自尊,尤其是“悄悄”二字,拉近了說話者與受惠者之間的距離,猶如閨房私語令岫煙暖到心里。
給人恩惠,但不要奪人尊嚴。學習寶釵站在他人立場,照顧他人的自尊,把話說得“悄悄”的,定會讓人對你大有好感。
四、與敵對者說友善的話
在日常交往中,實話實說的人往往受到同學們的尊敬,因為他們摒棄了“彎彎繞”式的虛偽,拋卻了令人討厭的“花花腸子”。然而,實話實說也有“忌諱”。這不,范明實話實說卻連連“觸礁”,招致他人的怨恨與不滿,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來分享下實話實說中的“三忌”!
一、祝壽時莫犯“祈壽忌
“討彩”,是國人傳統文化與傳統心理的體現,無論是婚喪嫁娶,還是祝壽喬遷,人們都要討個“福祿壽喜”的彩頭,尤其是祈望長壽。倘若你在說話時,忽視了這些因素,犯了忌諱,很有可能會造成尷尬的局面。
范明的爺爺身體一直都不太好。他80歲壽辰那天,全家特意舉辦了壽宴,祈望他能健康長壽。席間,伯父首先斟滿了一杯酒,恭恭敬敬說:“爸,今天您老80大壽,我敬您老一杯酒,祝您‘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說罷一飲而盡。爺爺抿了一口酒,自足而喜悅。隨即,大家相繼向爺爺敬酒,祝他“福壽無邊”。正當祝壽的場面熱鬧喜氣的時候,范明也舉杯敬酒,說:“爺爺,‘壽比青松’、‘福壽無邊’都不實在,我祝您活到90歲!”范明以為這句實話會讓爺爺高興,誰知,爺爺的臉色頓時由喜轉哀,大伙臉上也是“陰云密布”,爸爸還狠狠地瞪了范明一眼。
壽宴本是喜慶的場合,而范明卻說祝爺爺“活到90歲”,似乎有“活到頭”的隱意,不僅與人們期盼長壽的心理相悖,還破壞了喜慶的氣氛,有悖于人們祈求“福壽無疆”的良好愿望,怪不得會招致爺爺及他人的不滿。在這種場合,就不可以如此實話實說,而要遵照傳統文化,多說些“福壽無疆”之類的討彩話,這樣才能使語言符合交際語境,達到祝壽的目的。有關口才演講稿范文:實話實說有“三忌”
二、探病時莫犯“祈康忌”
“健康是福”,病人總是祈求早日康復,探病的人也總是表達對病人康復的祝愿。倘若在探視病人時,說上幾句“祝你早日康復”之類的話,病人釋然、家人欣然,這樣的人無疑會受到病人及其家人的歡迎。
一天,范明跟同學去看望因患癌癥住院的小青的媽媽。
在病榻前,同學們說了許多祝小青媽媽早日康復的話,然而范明卻說:“阿姨,你要堅強,盡管你得的是不治之癥,但如果心態好,就能延長壽命。”
范明剛說完,小青媽的臉色陡呈死灰,在場的人們都用責備的眼光瞪著范明,小青生氣地將范明推出了病房。
范明實話實說,但卻有違于病人對康復的祈望和求生的本能,它也有悖于人們渴望健康的普遍心理,犯了“祈康忌”。“盡管你得的是不治之癥”,這就等于直言告訴病人“你這病沒法治好”;“心態好就能延長壽命”,言外之意是得此病必死無疑,“如果心態好”只不過能“多活幾天”而已。這樣的實話實說,難免會使病人心境悲涼,讓人反感。不如表達一下自己良好的祝愿,給病人以安慰,給他人以安心。有關口才演講稿范文:實話實說有“三忌”
三、聚會時莫犯“祈美忌”
“當著矬子別說矮話”,大家在一起聚會時,切莫專揭他人“丑處”,議論他人缺憾、隱私、傷疤等,否則易犯“祈美忌”,最終招致他人怨恨,導致交際的失敗。
元旦來臨,班里要組織一支歌詠隊參加全校的歌詠比賽。在挑選隊員時,因為人數不夠,班長將個子矮小、皮膚黝黑的王博也列入其中。
周末,大家在公園里聚會,準備排練。正當王博跟大伙都興致勃勃地準備列隊排練時,范明卻說:“咱班也太缺乏人才了,就連王博這樣的小個子都上了。”一句話,像從頭到腳給王博潑了一盆涼水,于是,王博死活也不肯上場排練了。
頓時,排練陷入了僵局,場上氣氛很是尷尬。這時,不僅王博怨恨范明,連其他同學也對范明充滿了怨氣。
——謝榛
演講是人類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具體來說,是指演講者在特定的時境中,借助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的藝術手段,面對廣大聽眾發表意見、抒感,從而達到感召聽眾的一種現實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領導者,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面向聽眾發表講話。所以,演講作為一門激發人們心靈之火的藝術,熟練掌握并運用這門藝術,對于領導者提高整體素質,做好領導工作,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1。演講藝術及其一般分類
演講主要以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的統一,以及演講者的主體形象來作為演講的傳達手段。從實踐中看,演講具有綜合性、現實性和藝術性的多重特點。
·演講是一種現實的社會實踐活動
作為一門藝術,演講雖然也是以“講”為主,但是這種“講”還要體現“演”。它不僅要把事和理講清楚,讓人聽明白,而且還要通過在現場上的直觀性言態表達把事物和道理講得生動、形象、感人,既有情感的激發力,又有聲態并作的審美感染力。在演講活動中,演講者的身份各不相同,演講的目的多種多樣,演講的內容包羅萬象,演講的方式各有特點,演講的場地千差萬別,演講的聽眾形形,致使演講話動種類繁多,異彩紛呈。
演講必須具備下列三個條件,即演講者(主體)、聽眾(客體),及主、客體同處一起的時境(時間、環境)。這三者缺一不可,離開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構不成演講活動。與此相比,領導者的報告、發言、講話等活動雖然也具備這三個條件,但還不足以揭示出演講的本質屬性。演講與報告、發言、講話等實踐活動一個明顯的區別,在于演講不但是一種以講為主的宣傳活動,同時,又是一種以演為輔的帶藝術性的活動。演講主要以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的統一,以及演講者的主體形象來作為演講的傳達手段。
有聲語言(講)是演講活動的最主要的物質表達手段,它由語言和聲音兩種要素構成。有聲語言運載著思想和情感,直接影響聽眾的聽覺器官,產生效應。它具有時間藝術的某些特點,是聽眾聽覺的接受對象和欣賞對象。而態勢語言(演),就是演講者的姿態、手勢、動作、表情等的表演活動。它是流動著的形體動作。它配合著流動的有聲語言,表達出演講者的思想情感;加強著有聲語言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彌補著有聲語言的不足。它主要影響聽眾的視覺器官,在聽眾心里引起美感,得到啟示,產生效應。它具有空間藝術的某些特點,是聽眾視覺的接受對象和欣賞對象。
演講具有公眾性,領導者的演講更是在對公眾進行信息交流,因此,諸如聽眾是坐著還是站著,其性格、文化素養如何等因素,常常會對領導者的演講形成制約和影響。
一般來說,演講時演講者要與聽眾保持一定的間隔。通常情況下,小型集會的演講者與聽眾的距離大約在4~8米為宜。在演講中可以運用手勢、動作、表情,變換位置或在過道上走動以及運用幻燈、字幕等視聽輔助工具來“拉近距離”,達到加強人際交際溝通的效果,使演講更加成功。
而大型會議上的演講者,則需要與聽眾“拉開距離”,一般在8米以上。這也是確保演講者權威的一種表現。
而如果聽眾坐著,演講者大多會顯得莊重些,站著則會覺得輕松、隨意一些;聽眾如果文化層次較高,演講者就要注意內容的理論深度和用語上的邏輯性,反之,就可通俗一些。
總之,對這些與演講有關的環境因素,演講者也有必要加以重視并做好選擇與準備。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來賓,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晚上好!
我叫李雄勇,是卡耐基的老學員,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卡耐基 請你放心》。
去年上半年,在卡耐基演講比賽的舞臺上,我做了題為”卡耐基,我愛你”的演講,當時我說:卡耐基是你幫助我建立起了自信心。去年下半年,在卡耐基課堂的講臺上,我對卡耐基說:“卡耐基,我要擁抱你”,那是因為卡耐基幫助我提高了說話的水平。今晚,我站在這里說“卡耐基,請你放心”, 那又是因為什么呢?
前年年底,由于單位實行競爭上崗需要演講,我報名參加卡耐基演講與口才培訓。本來認為演講很簡單,就是站在臺上說說話,通過2個月的培訓就能夠擁有馬云一樣的口才,打敗所有的競爭對手。但是當我走進課堂后,發現學習演講并不是我想像中的那么簡單。站到臺上,兩腿就發抖,而兩手卻發疆,額頭在冒汗,兩只眼睛只顧著天花板,也不知道自己嘴里說了些啥?站在臺上說話感覺比小偷遇到警察還緊張,還害怕。總之,一句話,剛開始學習演講給我的感覺就是緊張、恐懼和極不自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緊張、恐懼的心理雖然有所緩減,但是說話平平淡淡,語音、語氣、語調基本上沒有變化,更不用說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表情、眼神、手勢很不自然,更不用說與演講內容相吻和。感覺學習演講非常難,也非常累,曾經想過放棄。
后來有兩個人給了我信心,使我堅持了下來。一個是古雅曲的德摩斯梯尼,他天生口吃,嗓音微弱,還有聳肩的壞習慣,當初他站在臺上演講的時候,說話結巴,聲音又不響亮,別人根本聽不懂他在說什么,因此多次被別人轟下講臺。但是他沒有放棄,仍然堅持學習。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終于成為古雅典著名的政治家、雄辯家和演說家。另一個是彭清一老人,今年83歲,是我國著名的演說家,現在是中國演講與口才協會名譽會長。彭老原來是國家一級舞蹈演員,55歲那年,由于左腿殘疾,他才開始學習演講。
我在想,一個嚴重口吃,一個55歲才開始學習演講的人都能夠成功、成名。我為什么不能呢?于是我到書店購買演講方面的書籍,上網觀看演講視頻,并積極尋找機會進行訓練:在小舅子結婚典禮上,我在發表祝賀詞;在長江三峽游輪的晚會上,我在朗誦《長江之歌》;在神仙居景區的舞臺上,我在演講《堅守承諾》,宣傳“誠信老爹”吳乃宜老人替子還債的感人事跡。此外,我還積極參加演講比賽,在卡耐基演講比賽的舞臺上有我的身影;在社區演講比賽的舞臺上,也有我的身影;在單位演講比賽的舞臺上更有我高高舉起的獎杯。
卡耐基,你看到了吧!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我已經具備了主動學習的能力,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今晚站在這里,腿不抖了,心不慌了,額頭也不冒汗了;站在臺上演講感覺不再緊張,不再害怕,而是一種釋放,一種愉悅,一種幸福。
畢業已有三年的小鐘最近見到我時神采飛揚,情緒頗佳,談到新公司的老板,更是贊賞不已,他說公司在創業的時候工資不高,但老板卻有神奇的本領,他平易近人,沒有一點架子,最會夸獎人,令屬下員工心情舒暢,自信心大增,積極性高漲,甘效犬馬之勞。
的確,在現代社會,要想讓員工盡心竭力為公司服務,金錢獎勵是一種辦法,但收服人心,善于表揚,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心理學家杰斯萊爾說:“贊揚就像溫暖人們心靈的陽光,我們的成長離不開它。但是絕大多數人都太輕易地對別人吹去寒風似的批評意見,而不情愿給同伴一點陽光般溫暖的贊揚。”
可見,稱贊他人并非人人都能做好,有幾點僅供參考:
一是贊人要快。員工某項工作做得好,老板應及時夸獎,如果拖延數周,時過境遷,遲到的表揚已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再也不會令人興奮與激動,夸獎就失去了意義。
二是贊人要誠懇。避免空洞、刻板的公式化的夸獎,或不帶任何感情的機械性話語,放之員工而皆準令人有言不由衷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