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1 00:14:21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產品造型設計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點綴性在漢語詞典中是指對事物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點綴性是充分運用點的視覺特征對鞋靴產品造型設計進行構成和點綴,打破其原有的固定和單調模式,但又不打破產品的整體效果,運用點綴的方法以點的形態進行穿插,從鞋靴產品形態、層次關系、色彩關系上來豐富整個產品造型設計的視覺效果。
1、單點的點綴性
1)單點元素在正裝鞋造型設計中的應用正裝鞋是在正式場合穿用的鞋靴種類,要求造型款式莊重大方,不能有過多的裝飾,例如素頭內耳式男正裝鞋、淺口式女正裝鞋等。在正裝鞋上使用單點元素進行裝飾時,大多使用鑲嵌的裝飾手法,要求“點”的造型應簡單、大方,不使用造型怪異的造型,“點”的體積面積較小,“點”的色彩要求與鞋靴色彩較為統一,否則將會改變鞋的品類和功能
。2)單點元素在時裝鞋造型設計中的應用時裝鞋是指造型富有創意和藝術性的鞋靴。時裝鞋與時尚緊密相關,款式要求漂亮、新穎。單點元素應用在時裝鞋的裝飾設計中時,可以對應鞋靴的穿用季節,例如在春季時裝女鞋上,可以印刷的平面花朵或立體的皮革花朵或蕾絲花朵作為裝飾,以突顯春暖花開的美好氣息。也可以通過預測流行趨勢進行點元素的裝飾設計。例如使用鉚釘、水鉆等裝飾材料,以沖孔、粘接等裝飾工藝進行點綴。
3)單點元素在晚禮鞋造型設計中的應用晚禮鞋也可稱做晚宴鞋或晚裝鞋。是女性夜間社交、娛樂活動穿用的鞋,張揚、炫耀、標新立異(并不怪誕)。在晚禮鞋造型設計中裝飾配件的設計運用、色彩、材質、裝飾工藝和圖案的作用比較大,尤其是配件要素發揮的作用更大。晚禮鞋追求的風格特點是華麗、高貴、新穎、浪漫,基于晚禮鞋的風格特點,單點元素應用在晚禮鞋造型設計上時,其面積體積可以較大,造型可以較為夸張,可以使用鑲、嵌、穿、編等裝飾。例如在晚禮鞋上使用體積較大的編花,或者在靴筒上印刷特定的圖案等。
2、多點的點綴性
使用多個點元素進行時裝鞋的設計時,可以在使用不同形狀的點的同時,對點元素進行大小、色彩、形狀等的變化,豐富鞋靴產品的造型設計。
1)大小對比。大小對比是指兩個以上的點元素在同一環境中相互比較,還表現在點與產品整體之間的大小比較,主要是體現一種主次關系,在視覺和觸覺上給人以一種對比關系。
2)形狀對比。不同形狀的點具有不同的性格,對產品的風格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點形狀的對比應用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3)色彩對比。色彩是最能迅速傳達信息和表情達意的,最能直接左右人們的情緒。在使用多點元素進行點的顏色對比時,點的顏色變化一般二至三種為佳,色彩愈少,愈醒目,整體感愈強。
二、收縮性
單獨的點形態在視覺上具有收縮性,點的形態能夠從其他較大的形態中分離出來,對視覺產生很強的吸引力,引起視覺更大的關注,可以相對穩定人的視線,讓視覺在點的形態上相對停留,則對視覺產生了特殊的定位效果。點元素的收縮性在鞋靴產品設計中主要體現在單點元素的應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視覺上給人以沖擊力,能夠使產品更加突出本身的特點,達到吸引大眾的目的,例如“點”元素與鞋幫材料整體顏色形成對比。二是利用鞋靴造型上的“點”元素,不光對鞋靴造型有一定作用,還同時具有其他效果。例如將鞋幫上的金屬裝飾件都設計為品牌商標的形狀,既滿足鞋靴的裝飾效果,也起到了宣傳鞋靴品牌,加深消費者印象的效果。
三、虛線性
點的有規律的移動和組合可在視覺上產生強烈的動感和律動感,具有虛線的特殊視覺效果。在進行點的移動的同時,可以對點的位置、大小、形狀、距離進行有規律變化,使之產生一定的韻律感。點形成的虛線也就具有了線的各種性格特征,直線的單純、理性、穩重、堅硬和男性化,多使用在男鞋的造型設計中;斜線的活波、飄逸,幾條水平線傾斜排列的運動感,多使用于運動鞋造型設計中;曲線與直線相比,具有柔軟、浪漫、活潑、抒情和女性化的意味,多使用于女鞋和童鞋造型設計中。
四、虛面性
點的有規律的移動和組合可在視覺上產生強烈的動感和律動感,具有虛面的特殊視覺效果。點的不同組合方式形成的面,具有不同的形狀,虛面就具有了面的各種性格特點。也可形成不同的圖案,鞋靴造型設計中面的形狀有抽象和具象之分,具象的面以自然物象為藍本,包括動物、植物和生物等形態,造型生動,自然流暢。抽象的面多根據人的意識和想象力,創造出的具有理性、秩序和簡潔的藝術形態。在鞋靴設計中,使用點形成的虛面形態,可以很大程度上完成鞋靴產品的創新設計,體現設計者的設計意圖。點形成幾何虛面形,具有簡潔、明快、冷靜和秩序感,大多應用于正裝女鞋和男鞋的設計中。點形成有機虛面形,具有生命的韻律感,廣泛的應用于女鞋和童鞋的造型設計中。點形成的偶然虛面形,具有不可復制的意外性和生動感,在前衛風格的鞋靴造型設計中應用的最多。點形成的不規則虛面形,是人為創造的自由構成形,具有很強的造型特征和鮮明的個性,可以廣泛的應用于所有鞋靴造型設計中。
五、結語
3D打印技術是數字化時代的重要產物,又被稱為“添加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技術,它是以三維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創新性地將信息、材料、生物、控制等技術融合滲透到一起,能以自身逐層添加打印的制造方式完美地實現各種材料的結合。3D打印技術自開發以來得到不斷地發展,迅速被廣泛應用于工業設計、建筑、軍事、航天、醫療等不同領域,并取得一系列實質性的突破。3D打印技術相較于傳統的大型增材制造設備來說,更加注重體現設備的小型化、智能化和個性化。3D打印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能夠在0.01mm的單層厚度上實現600dpi的精確分辨率,。并且適用于該技術的材料豐富,比如以生物細胞為材料,能夠打印出器官、骨骼;以金屬為材料,能夠打印出機械零件;以沙子為材料,能夠打印出建筑物;以玻璃為材料,能夠打印出玻璃制品等。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2年年底,著名的3D打印成型公司Stratasys的產品已經發展為能支持123種不同材料進行3D打印,隨著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這一數字將不斷地被刷新。同時,在打印速度上,3D打印技術能實現垂直25.4mm/h以上。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智能制造的逐漸深入發展與成熟,將會有更多新的信息技術、控制技術、材料技術等不斷地投入應用,3D打印技術也會在此基礎上被進一步推向更為廣闊的領域。
二、3D打印技術在產品造型設計中的應用
近年來,3D打印技術在產品造型設計上應用越來越廣泛,并且突破了以往單純的常規幾何形態,開始以更具創新性、類似于自然形態的精美造型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以獨特的制造方式和時代意義賦予我們的生活空間新的活力。比如在人們熟悉的服裝領域中,著名的荷蘭時裝設計師IrisvanHerpen與Materialise在2013年初的巴黎時裝展上合作制造的3D打印時裝,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盛宴,風靡一時。此外,2011年Materialise公司提供以14K金和純銀為原材料的3D打印服務,更是為珠寶制造業帶來巨大革新。由比利時公司MGX設計的分形桌子,設計師以數學特征中的自相似性為設計原理,以自然界中的分形生長為模型創造了這一作品,其成就是傳統制造方式無法企及的。以現代裝飾中的燈飾為例,2012年設計師宋波紋協同格物工作室,創新性地推出3D打印作品“十二水燈”,燈具快速成型材料為尼龍,其創作靈感來源于宋代畫家馬遠的水畫名作“十二水圖”。在該造型設計中,設計師完美地將中國傳統繪畫的意境與傳統思想中“格物致知”的觀念進行融合,通過探究事物的發展規律,尋找智慧的源頭。作品利用現代先進的制造技術向人們呈現出耳目一新的作品,并通過這種形式完成對文化的傳承。所以,可以說,3D打印技術讓產品的造型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讓產品的個性化特色更為突出。與傳統機器生產和手工制造相比,3D打印技術突破了以往制造過程中受眾多造型、材料和設備的限制,這在某種程度上促使其對產品造型的制造更加接近設計本來的要求,同時與產品造型設計隨著時代、科技和人文藝術的發展而革新的歷史使命相符。3D打印技術的應用,極大地開拓了設計師的想象思維,即使是外觀再復雜的產品都能通過3D打印技術進行制造,并能保證與設計的渾然一體。這就促使設計師將關注力放在產品形態創意和功能創新上,不斷實現超越。并且,隨著產品造型設計的多元化,設計師開始重視體現產品的美學屬性,將時尚化、個性化因素融入到產品造型的藝術化表現方式中,從而潛移默化地引導著消費者對產品造型審美觀的變化。
三、3D打印技術在產品造型設計中的問題和展望
就目前而言,雖然3D打印技術在產品設計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但是從整體上來說,3D打印技術在產品造型設計領域中的普及力度仍然比較弱。這可能是因為3D打印技術本身受自身打印機性能、打印材料、打印成本、打印精度等眾多因素的影響,而不能得到全面的普及和應用,因此也就無法促使對3D打印技術的進一步研究和創新。另外,現階段,3D打印技術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服裝、家具及相關家居用品等形態比較小的產品造型設計中,還沒有廣泛應用到較大型的產品設計上。并且一些產品在空間界面上的打印要求3D打印機和相關材料都必須有較高的質量,這樣才能充分滿足其在制造過程中來自各方面的要求。盡管如此,我們仍然有理由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數字化的持續創新,未來3D打印技術必然與計算機技術、云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實現產品設計成果的資料共享。與此同時,國家和相關部門將會更加重視設計師的設計產權知識、消費者權益責任保障、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等一系列問題,為3D技術在產品設計領域的更深層次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氛圍。因此,在未來,3D打印技術也會在此基礎上被進一步推向更為廣闊的領域,直接影響著設計師的設計思路,不斷突破傳統的生產和制造方式,改變整個世界的面貌。
四、結語
實踐是檢驗學習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對于高職設計類專業的學習,專業理論與基礎知識的學習中必須要融入實踐的環節,這樣讓學生真正掌握專業必備的技能和方法,增強學生由學校到企業崗位專業技能上的無縫過渡。根據我專業產品造型設計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和知識結構、能力培養的需要,強調重視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著力構建產品造型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新模式,可將實踐教學歸納為以下三層次、五模塊。構架產品造型設計專業創新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的三個層次:
(1)基礎層次。
以培養學生了解專業基礎知識為主,掌握專業基本技能。這個層次中,最重要的是培養本專業的方向感與認同感,了解產品造型設計是做什么的,步驟是什么以及如何進行設計。讓學生對專業有深刻了解與認識,熟知產品造型設計師的主要工作內容與流程,這樣才能使其產生對專業的興趣,為后期進入另外兩個層次做鋪墊。
(2)綜合層次。
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產品造型設計專業知識的能力為主。突出培養學生進入企業實際崗位的系統操作能力。在基礎層次中,學生已了解了專業發展方向與熟知了專業學習內容,進入這個層次,就要開始實踐在基礎層次中所學習的設計步驟與設計方法。根據課程具體要求,按照設計方法學的指引,進行課程上的實踐,項目上的實訓,或是社會上的崗位實習,以此來檢驗基礎層次的學習。
(3)創新層次。
以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為培養重點,利用教學做一體化、項目式實訓課程、參加設計競賽等方式,來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性的能力。對于產品造型設計專業學生而言,設計創新才是課程完結后需要。“五個模塊”是針對創新實踐類課程設置而言,分別為:
1)課程實訓。主要指技能課程的訓練,以相關的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為實訓主體,著重對課程中的重點知識,專業技法等開展有針對意義的實踐教學。如前期的素描、色彩,在課程時間安排上,我專業將這兩門基礎課實訓排在第二學期末,這兩門課程實訓除了可以鞏固審美認知基本能力,更能在第二學期學習過設計基礎后回過頭來對該課程本身進行更深刻的認知與升華。中期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模型制作兩門課程我專業也安排了實訓,這兩門課程本身就是專業核心課,所以在課程實訓內容安排上,我專業將重點放在將課程技能融入到實際項目的操作中。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實訓課程,不再單純地只學習軟件操作或者設計原則,而是用軟件實現產品設計,讓更多設計想法成為可以修改的設計方案。模型制作實訓可以將學生對產品的設計認知由平面帶入三維空間,將僅在紙上的尺寸放樣為真實效果,可以增強對產品細節的設計與深入。后期的包裝設計、展示設計等,這些課程的是圍繞產品專業本身開展的拓展類課程,承接前面對產品設計本身的學習與設計,循序漸進地進行到產品后期的展示與產品的包裝,實訓也是延續中期課程的實訓內容為主,完整完成產品設計的整套步驟。
2)項目實踐,主要針對教學做一體化課程,開展項目式教學。我專業在這一類實踐教學中,主要設置工業產品造型設計、產品專題、產品快題等核心課程。這類課程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前期進行課程理論學習,后期導入項目進行實踐操作。在工業產品造型設計這門核心課程的安排上,我專業將前段課程作為產品造型設計方法與流程的理論學習,后期引入真實項目,課程結束項目也隨之完成,這種邊教邊學邊做的項目式教學模式,充分強調了動手能力學習與設計思維發展。產品專題是我專業課程中設置的專業拓展課,產品專題這門課分為:小家電設計、玩具設計、家居家具設計三個方向,每個方向的課程實踐內容都是一個真實的項目完成過程,讓學生在掌握各個方向設計要點的同時,就實際操作這一方面進行加強,為后期社會實習,提供扎實的專業實操基礎。
3)社會實習,主要包括金工實習、采風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頂崗實習等。學生所學知識最終要回報社會,純理論類教學在高職院校是行不通的,社會實習的設置正是能有別本科類教學與專科類教學的根本。產品設計類專業的社會實習,必須實現由課上授課型轉為階段項目型,由單向教學型轉變與自主學習型。將實踐教學場所由傳統課堂向實訓中心、實習基地、實習單位延伸與擴展。將實踐教學方法以符合學生實際為根本進行改變,才能促進實踐教學效果的提升,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創造良好平臺。
4)專業創新,是將課外變為第二課堂,進行專業實踐訓練,參加院校級大學生科技創新、以及各項設計競賽等。加強課外實踐場所的建設,積極參與設計競賽、企業合作、社會實踐,鼓勵學生自評互評,師生互動。這種活動的參加可以使學生從自我角度出發,與同階段更多同學進行對比,有利提高對專業學習的積極度與熱情。
5)素質拓展,是邀請與產品相關的設計界人士進行講座、帶領學生參加藝術設計類相關展會、組織本校優秀畢業生回母校舉辦職業規劃與就業講座、去各大院校同專業進行交流等。主旨在于拓展學生的專業認知層面,提升設計類欣賞水平,了解業界相關信息。并且,我專業常進行兄弟院校同專業互動,舉辦小型設計比賽或專業講座,給予學生更廣闊的交流平臺,協助各校同學共同進步發展。
2總結
典型消失面的構成及造型思路
如圖3所示是產品設計中常見的典型消失面,這種消失面結構由三個面組成,曲面①是產品的原始曲面,是消失面結構的根基面;曲面②是與原始面存在著一定高度差的曲面,該面落差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消失面結構的平陡程度;曲面③是消失面結構的核心曲面,該面的特點是中間部分明顯存在的曲面往兩則慢慢延伸后逐漸地消失了,也可以表述為曲面①和曲面②由中間明顯的高度差往兩側漸漸融合到一起,變成沒有高度差了。從產品整體曲面的光順角度考慮,消失面的各個部分的曲面是必須保證能夠光順過渡的,造型質量要求一般的產品可以控制為G1(相切)連續,造型質量要求特別嚴格的則需要控制為G2(曲率)連續。如圖4所示,從該曲面的斑馬線反射分析圖譜可以看出:曲面①和曲面②接觸部分是做成了G1連續,曲面③與曲面①、曲面②的接觸部分均做成了G1連續。消失面造型設計的關鍵是在面①的基礎上構建出如圖5所示的四邊網格的邊界條件,大致可以按照這樣的造型思路來設計:(1)在原始曲面上修剪出制作消失面效果的范圍,從面得到了邊界a;(2)在修剪的區域建立與原始曲面相連續的曲面②,從而得到邊界b;同時,因為曲面②的出現,使得在曲面①上的另一邊界分成了三部分,其中兩頭的邊就自然形成了邊界c和邊界d;(3)在曲面①和曲面②的中間部位構建一條公切線,即線e,用于輔助控制消失面的平陡效果;(4)將以上5邊構建成網格曲面,注意設定邊界a-d與曲面①或曲面②的G1以上的連續。
典型消失面的參數化造型設計
按照前面消失面造型設計的思路,運用常用的三維CAD軟件都能順利完成具體的設計任務。下面就介紹運用一款主流的三維CAD軟件——UGNX完成曲型消失面造型設計的方法和步驟,同時闡述如何通過設計過程的參數化來控制消失面的形狀。
1典型消失面造型方法
(1)用“相交曲線”功能求出產品原始曲面與曲面中心平面(基準面)的交線,用“偏置曲線”將求得的交線往下偏置P1(文中P1…Pn代表一個合適的數值),如圖6所示。(2)用“草圖”或“基本曲線”畫出制作消失面的范圍,能過“修剪的片體”剪出用來制作消失面結構的范圍,如圖7所示。(3)在邊f上取比例為P2的關聯點,由該點為起點往左做一條平行原始曲面長方向的直線,將直線投影至原始曲面后鏡像;在步驟(1)得到的偏置曲線上取比例為P3的關聯點C;通過兩投影線的端點和點C做樣條曲線,控制樣條兩端為G1連續。完成效果如圖8所示。(4)用“通過曲線組”功能將邊f的中間段和前面所得的樣條線構建成曲面②,注意控制邊f處與原始曲面的G1連續,如圖9所示。(5)用“相交曲線”功能求出產品原始曲面和曲面②與中間平面的交線,用“橋接曲線”功能得到中間的形狀控制線,如圖11所示。(6)用“通過曲線網格”功能將前面所得的如圖5所示的曲線a-e構建成曲面③,注意控制四條邊界的G1連續,完成效果如圖3所示。(7)將曲面①②③進行“縫合”,完成效果如圖11所示。
2消失面形態的參數化控制
消失面的效果需要根據產品的總體形態和設計師想表達的目標形態來不斷調整,方能達到理想效果,因此,設計過程的參數化就會大大提高對消失面效果調整的效率,在上述造型設計的方法中,有多處的參數可以用來調整消失面大小、平陡等效果:1)改變步驟(1)中的偏置值P1能調整消失面的落差程度;2)改變步驟(2)中草圖的輪廓能調整消失面的小心范圍和輪廓形狀;3)改變步驟(3)中的比例值P2和P3能影響曲面②的形態,從而調整消失面的總體形態;4)改變步驟(5)中橋接曲線的形狀控制(如相切幅值或深度與歪斜)能影響該橋接曲線的扭曲情況,從而調整消失面的形態。
關鍵詞:生物結構形態;仿生學;游艇造型設計
中圖分類號:U6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143-01
一、游艇設計概述
游艇的設計可以分為形態設計、內室設計與結構設計。內室設計包括所有船體內部艙室布局、室內擺飾、裝飾風格、色調、燈光等;由于本論文是對游艇造型設計的分析研究,所以在這里對內室設計將不做闡述。結構設計考慮的是在形態設計的基礎上對結構處理與材料運用上面的優化設計。結構設計方法有以下幾種:經典優化設計的數學規劃方法、多目標模糊優化設計方法、基于可靠性的優化設計方法、智能型優化設計方法、船舶結構性能綜合評估。形態設計包括船殼與船室的造型設計。
基于生物結構形態的仿生學應用于游艇造型設計中,可以使游艇造型設計與自然環境更為融合,也增加了游艇造型的趣味性,使它更加具有人情味和自然的動態美。同時也為游艇設計特別是造型設計提供指導,為設計師提供更為理性的仿生設計方法。
二、基于生物結構形態的仿生學在游艇造型設計中的研究
(一)游艇造型設計中的形態仿生
在工業產品造型設計上。許多產品是利用形態仿生的。比如英國知名游艇設計師AlexMcDiarmid設計的概念游艇,其設計靈感的來源跟航海沒有一點關系,而是悉尼歌劇院的造型、折紙和汽車造型設計等。AlexMcDiarmid設計的100米豪華游艇“Penna”,這艘游艇市設計師觀察了鳥類尾羽和飛羽的特征,經過創新完成了一個新的游艇輪廓。再比如Innespace公司研制出了很強大的仿真鯊魚游艇,這款快艇命名為Seabreacher,長約5米,和真實的鯊魚非常接近。船身設計有鯊魚鰭、鋸齒牙等象征大白鯊的設計,背部也有象征背鰭的設計。
形態仿生又可分為具象形態和抽象形態仿生。
1.具象形態仿生
具象形態是自然界生物形態,經過對眼睛的視覺神經產生刺激而產生的生理反應,它是一種感覺存在。具像仿生過程并不是對模仿對象的直接套用,而是從刺激產生到形態的運用都需要對模仿對象進行處理,但是在形態上會與生物原型比較接近。具象仿生設計的產品有很高的趣味性和可接受度,所以常被運用在玩具與日用品設計中。
例如:唇形沙發,仿的是嘴唇的上半部分與下半部分,分別作為椅子的靠背和座椅,從正面看就是人的嘴唇,色彩上選用了鮮紅色,以達到更為仿真的效果;它是根據馬蓮·夢露的唇來設計的、是意大利后現代主義仿生設計的代表作。火紅的嘴唇原型、雕塑般的質感,非常符合意大利人熱情浪漫的性格。
2.抽象形態的仿生
抽象形態是在具象仿生的基礎上更高層次的仿生設計,是高層次的思維活動和特殊的心理加工活動。它通過提取生物結構形態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通過從對形態的“感知”到“認知”,然后進行外延性心理編碼,得出該生物的心理形態,然后經過設計人員的工業化生產考慮,將心理形態抽象化直到符合具體的設計需求。
(二)游艇造型設計中的結構和材料的仿生
隨著仿生學的深入開展,人們不但從外形、功能去模仿生物,而且從生物奇特的結構和肌理中也得到不少啟發。其中海洋動物,由于獨特的形體結構、運動方式、形體幾何參數、組織系統形態及皮膚構造肌理符合流體動力學的特征,常被用做汽車、飛機、游艇等仿生設計的模仿對象。如魚類具有流線型輪廓,可以減少運動時水流對身體的阻力;它們的急轉和起動速度無與倫比,且轉彎空間不到身體長度的一半,且具有高速高效、高機動性、低噪聲等優點而深受設計師青睞。
比如自然界中最常見的六角蜂窩,就是典型的可以利用的結構仿生原型,它由排列整齊的六棱柱構成,底部由菱形組成,其結構緊密、精妙合理,以最少最小的材料贏取最大的空間,材料少而小,但其空間可利用范圍大,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省構建材料。再比如人們模仿蒼蠅的“復眼”結構制成了“蠅眼透鏡”;根據鯊魚鱗片的皮膚,泳衣制造商Speedo公司設計了一種新型連體游泳衣—“鯊魚皮”泳衣;還有尼龍搭扣的設計,就是在自然界植物種子蒼耳籽的粘黏性的啟發下設計出來并且得到廣泛的應用。
三、基于生物結構形態的仿生學在游艇造型設計中的應用
(一)游艇造型設計中的外形設計要素
游艇造型設計的外形設計不只是純粹的表象美,而是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合理的運用形式美的原理,將各種美的要素與游艇的使用功能相協調,才能設計出既符合游艇使用功能又滿足人們美的享受。
此外,外形設計也包括游艇的工藝技術方面的設計,任何一件產品的完成都要有精湛的工藝和成熟的技術來支撐,通過技術手段來實現其使用功能和藝術造型。游艇雖然不是單純的藝術品,但也給人藝術的感染力和休閑娛樂的享受功能,體現了技術與藝術的和諧美。
(二)游艇造型設計中的色彩設計要素
色彩是游艇造型給人的第一感性印象,它能直觀的表達游艇的主題和風格,還能反映獨特的地域文化和風土人情。合理的色彩設計可以提高船員的工作效率、保持最佳工作狀態,也使游客有份輕松閑逸的心情。
游艇是水上運行的工具,其使用范圍和船體空間都有限,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了避免危險、警示人們、保障安全,應該在容易發生危險的船置和各安全通道使用安全色或警示標志提醒人們。外觀上多采用富有運動感和整體性的色條來裝飾,且不宜與艙室整體色調差異太大,要有一定的協調關系,可選用艙室主色調的補色。不同類型的游艇又有不用的色彩需求,如:高速快艇,要突出高速、運動、靈活的特征,色彩上采用鮮艷、明快的色調,如黃、紅、白;休閑游艇以娛樂和休閑為主,外觀上要講究穩定性和安全性,色彩宜采用偏向中性的淺綠、淺黃和白色。此外,游艇水線區常被海水浸泡、沖刷和腐蝕,且易臟,所以常用深藍、鐵紅色等深色防腐防銹的涂料。船底可用棕色、黑色或與水線區同一顏色。
(三)游艇造型設計中的材料要素
游艇材料關系到游艇性能、安全、人機、美學等多領域科學,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通過對各種材料的特性和工藝分析,并嚴格遵循SOLAS(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和相關造船規范的要求來選用船舶材料,以保障船舶正常運行和人員生命財產安全。先進復合材料性能優異,既可大幅度減重結構材料,又兼有高耐腐蝕的特點,因此在游艇設計上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應用的部位包括:船體、甲板、座艙結構、船舵等,制造過程中會大量采用RTM技術,特別是西曼復合材料樹脂熔塑成型法,大規模整體成型,并多用夾層結構,芯材可用蜂窩或閉孔泡沫材料。
作者:譚亞廷等
參考文獻:
[1]張詳泉.產品形態仿生設計中的生物形態簡化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6.
[2]景于.形態與仿生設計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08.
[3]孟思源.仿生設計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J].規劃與設計,2010(07).
[4]顧凡及.仿生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1)調查對象
本論文的調查對象分為預備調查對象和正式調查對象。預備調查對象是對機床有所了解的研究生,共10人。正式調查對象是從事機床工作多年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分別有5人。其中,設計師來自設計公司,有豐富的機床造型設計經驗;工程師來自企業,參加過機床造型設計的合作項目。
(2)調研過程
本調研的路線如圖1所示,在文獻研究基礎上設計調查框架。具體的調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預備訪談。它為正式訪談做準備,對正式訪談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模擬,發現問題,從而完善訪談提綱,使正式訪談能夠順利地進行。第二階段為正式訪談。電話預約訪談人員,確定訪談時間(90-120分鐘)和地點,并將訪談提綱提前發給受訪者,使之提前做好準備,提高訪談效率;訪談時全程錄音并做筆記。第三階段為參與機床造型設計方案討論會。其目的是通過參與設計師、工程師、管理者之間的直接交流,深入分析影響機床造型設計方案可行性的主要原因。
(3)訪談提綱
本調研的訪談提綱有兩種,分別是針對設計師和工程師擬定的,如表一、二為訪談提綱的主要問題。
(4)調研結果
在對設計師的訪談中,他們提到在設計機床造型方案時,一般不考慮機床的結構,他們認為成本足夠,結構都能實現。但企業從經濟性上考慮,會限制生產成本,從而改變機床的結構或造型去實現設計方案。最終樣機與設計方案不同點主要是結構上不能完成的部分。在對工程師的訪談和參與設計方案討論會中,了解到他們與設計師在完成初步設計方案后進行交流,對方案的可行性進行探討。當遇到難以完成的結構時,設計師在討論會后對方案進行修改。工程師認為設計師的方案都很美觀、新穎,但結構上難以實現,為了考慮成本,只能放棄。他們認為最終樣機與最初方案差別不大,因為他們會去用其他工藝替代不能完成的工藝,盡可能實現最初設計方案。
2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深度訪談和參與機床造型設計方案討論會,獲得機床造型設計方案可行性的原始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了解到影響可行性的主要因素是造型、結構和成本。
(1)造型的美感因素
當今時代,人們非常重視產品帶來的感覺體驗。具有良好美學品質的產品,在使用中可以讓用戶心情愉悅,在展覽會上可以給觀眾帶來美好的視覺感受,對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知名度很有幫助。企業引進工業設計的重要目的就是提高產品的美學品質。因此,機床造型設計方案在美學品質上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是一定不會被采納的。圖2是設計師為某機床企業設計的磨床造型方案。該方案給人的視覺感受是笨拙、缺少美感,且體現不出磨床的特點,在方案初步評審中遭到淘汰。因此,造型的美感是決定設計方案是否可行的首要因素。
(2)造型的結構因素
機床的造型不能脫離結構而存在。結構是造型的基礎,造型是結構的不同表現形式,不同的結構布局會影響產品外觀的形式表現。造型的實現必須要以結構作為支撐,合理的結構能提高機床造型設計方案的可行性,所以設計師在設計機床造型時必須考慮它在結構、工藝、裝配上是如何實現的,不能效果圖美觀,而缺少可加工性,這樣的方案是不可行的。如圖3所示,該機床的造型設計方案底邊切角成菱形,這種造型的內部結構很難實現,鈑金折彎或焊接工藝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盡管該方案的美學品質受到肯定,但最終還是被放棄。
(3)造型的成本因素
產品成本是衡量生產消耗的補償尺度,企業必須以產品銷售收入抵補生產中的各項支出,才能確定盈利,因此生產成本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設計師在設計機床造型方案時不能盲目地追求時尚、高端,而要在生產成本限制內,展開設計創意,提出可行的設計方案。圖4門把手的中間設計了一條藍色彩帶,給人以精致的感覺,加工工藝也是可行的,但提高了造價。在設計方案評審后,將把手更換成市場上價格較低的標準把手。
3提高設計方案可行性的策略
摘要:本次設計的大體思路及內容是:首先,運用Pro/E對所設計的產品—發夾,進行造型設計;接著對已完成造型設計的0件進行注塑模模具型腔的設計,如:選定分型面,構造凹模、凸模,設計確定抽芯機構、澆注系統及冷卻系統;然后為其選用合適的標準模架,以確定其脫模機構;并對凹模0件進行工藝分析,確定加工工藝流程,編制數控銑削加工工序卡;最后對注塑模模具進行裝配,將裝配圖轉化成工程圖,再在AutoCAD進行工程圖的修改。
本次設計的每1步基本上都是由計算機來輔助完成的。
關鍵詞:注塑模;設計;工藝;CAD/CAM
Design of Casts Mold and The Process Analysis of Critical Parts
Abstract: : This general design ideas and content : First, the design of products using Pro/E - hairpin, shaped design; Then the completed form to design a molded plastic parts molding Xingqiang design modules, such as : selected sub-type noodles, Construction Au modules, protrude modules designed to determine pumping core institutions, old systems and cooling systems; then choose the appropriate standard modules for the aircraft to determine their drawing of patterns; Au modules and components for analysis techniques to determine the processing sites, the preparation of digital Xianxia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cards; molded plastic components for the final assembly module will be assembled into project plans, and then works in AutoCAD map changes.Every step of this design is basically completed by the computer to support.
【關鍵詞】民間美術;產品設計;傳統文化內涵;創新;運用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3)35―585―01
產品設計是一個集藝術、文化、歷史、工程、材料、經濟等各學科知識的綜合產物。它主要協調產品與人之間的關系,實現產品人機功能和人文美學品質的要求。包括人機工程、外觀造型設計等,并負責選擇技術種類,協調產品內部各技術單元、產品與自然環境,產品技術與生產工藝間的關系。[1]而民間美術的作者是人民群眾和民間匠師,其中絕大多數是在勞動生產的業余時間制作的,或作為副業生產,主要為自己使用、欣賞,因此表達了他們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觀念。[2]他們把這些意識形態通過民間美術的造型和色彩表達出來,從而形成了民間美術的造型象征及色彩寓意,這些象征寓意便構成了民間美術的傳統文化內涵。筆者認為把這些民間美術的傳統文化內涵恰當地運用在產品設計中可以從另一角度提高其人文美學品質并豐富其外觀造型設計,從而使產品設計走向一條集改良性和創造性為一體的開發設計之路。這也必將會為產品設計創造出一個新興的市場,使傳統與發展相結合,不固守也不丟棄,別出心裁地既發揚了傳統民族民間文化,同時又為產品設計注入了鮮活地新生命力。
一、民間美術的分類及其傳統文化內涵
1.民間美術的分類
關于民間美術,其實各國都有,且種類繁多,每一種都帶著濃厚的文化底蘊與人文情懷,也傳承著更為偉大的國民精神和藝術啟蒙,是一個國家最具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單是我國的民間美術種類便已繁多到使許多美術理論家們在研究的過程中各持己見。如李錦璐、鄧福星、王朝文、左漢中先生分別在自己的研究論著中有著不同的分類。這里主要介紹一下左漢中先生在《中國民間美術造型》中的分類。他將民間美術分為平面造型、立體造型和綜合造型三大類。平面造型主要包括年畫、剪紙、刺繡、織錦、印染花布、民間繪畫等,立體造型主要包括泥塑、竹木雕、石雕磚刻、陶瓷、布制品、面塑等,綜合造型主要包括風箏、皮影、燈彩、活動玩具、游藝活動等。這也正說明了對民間美術的分類很難有一個非常精確的界定,有的品種交叉于兩類造型之間,如風箏,在山東濰坊一帶是紙扎藝術與木版年畫的結合體;皮影是雕刻與繪畫的結合體;面具和一些泥、木玩具則是雕塑與彩繪藝術的結合體。[1]
2.民間美術的傳統文化內涵
民間美術的傳統文化內涵主要是通過民間美術的造型和色彩來表達它深刻的內涵和美好的寓意,同時,這些造型和色彩不斷地為人們所傳承并成為民間美術中最富有美學價值的一部分。首先,中國民間美術的造型上比較注重對形象符號的刻畫,如雞和羊的刻畫表達了吉祥如意的內涵,金魚的刻畫代表了金玉滿堂,蝙蝠的刻畫表達了福自天來的思想內涵,竹子和花瓶的刻畫則表達了祝報平安的吉祥寓意,蓮子的刻畫表達了人們連生貴子的美好愿望,等等。色彩上則具有強烈的裝飾性和表現性,如民間美術色彩中常用的黑、白、紅、黃、青,不僅使畫面的色彩形成鮮明的對比,色彩豐富且具有視覺歡,還表達了中國傳統五行中的五色觀。[3]
二、民間美術與產品設計的創新結合
1.產品設計的多方需求
首先,作為一個新興的產品,無論是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還是提高大眾審美,都應建立在符合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并對社會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次,所制造出來的產品必須要以實用功能為主,要使用起來方便快捷。再次,產品的制作工藝要簡單而環保,且質量過關。只有這樣,才能誕生一項成功的產品設計。
由此可見,新興的產品市場龐大但要求甚高,無論是社會發展與個人需求,都離不開創新與進取,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教訓,達到大眾的認可。這時候,產品設計就顯示出了它難以輕易被人們滿足的特點。因此,民間美術如今便適時的為產品設計提供新的創作來源,為其注入新的活力。
(1)產品造型設計的民族風格
民間美術造型在產品設計中的運用,可以賦予產品造型設計以民族風格。產品設計注重外形感受,而在民間美術中,有著一種獨特的,復古的美感,這種獨特屬于國家在千百年來保存并流傳著的特定的美感,在產品設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產品設計中,運用傳統民間美術的裝飾方式,可以使其更加飽滿的情感,吸引和打動消費者,是一種創新與傳統的結合,超現代的具有民族風的產品設計思想。如借鑒傳統的造型(有民族特色的花紋和形狀)并將其進行再設計,把再設計出來的造型與產品設計的技術相結合,則可將民間美術給人在視覺感受上的震撼力運用到現代產品設計中,從而奪得大眾的喜愛與關注。
(2)產品色彩設計的民族風格
作為視覺表現力的色彩配置,民間美術上鮮明而又自然的色彩是能瞬間抓住人眼球的利器。這種能代表產品的獨特的標桿色彩,首先給人以獨特的可以區分的視覺印象,使人們對于新型產品產生一個比較鮮明的、首要的、獨特的視覺留影,從而惦念著不愿輕易放棄擁有的權利,于是便會為產品的未來發展提供不可逆的好影響。此外,產品美觀的外形和良好的包裝一直是產品設計不可忽略的問題,民間美術的色彩多樣化更加提高了產品的欣賞美學價值,這是一種長期的,首要的產品生產任務。
2.新興產品的市場發展
一項好的產品的生產目的是為了能獲取更大的利益或者社會認知度,而把民間美術運用到產品設計中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融合了傳統與創新,那必將擴大出一個獨立的消費市場,并能使新型產品在市場上獲得更大的認知,得到更加廣泛的認可。此外,民間美術作為傳統的藝術形式為產品設計在開拓民族市場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會使產品設計有著更加廣闊的市場與更加廣泛人群的關注。而這時的產品設計則肩負著巨大的使命,它要有一個獨特的設計思維與運作格式,集復古與創新于一體,將設計與市場密切結合,創造更多更好的產品。
產品設計反映了每個時代的經濟、技術與文化,而現代的產品設計從來就不缺乏創造與發展,但是卻很難將傳統的民間美術融合其中,創造出國民喜聞樂見的,具有國家特色的產品。盡管目前有很多人都在嘗試著重拾傳統民間美術,且也付諸了行動,但是,所涉及的領域還太狹窄,筆者呼吁社會及相關同好,定要將民間美術這標新立異的國粹發揚光大。因兩者結合共同發展能讓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更加注意到民間文化的興衰,增加人們的愛國熱情,同時,民間美術在產品設計中的運用,也能使兩者同時達到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是具有開創性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產品設計”
[2] 張燕 中國美術色彩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學位論文 2004-01-23
[3] 王飚 論中國民族民間色彩與現代藝術的結合 理論月刊 期刊 2006-03-22
論文摘要:國產化妝品近年來由于產品包裝.造型設計,質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導致市場銷量一路走低,為了使中國化妝品以別具一格的特點占領中國化妝品市場。在外觀設計上。最近幾年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得到了國內外人的關注和喜愛.所以,本論文從傳統工藝元素中尋找設計靈感.在針對傳統工藝品的特點分析后,將其運用到新的國產化妝品線的設計與開發上,使國產化妝品更具備市場競爭性。
隨著中國近年來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人在奢侈品的購買方面,根據世界奢侈品協會最新數據的結果顯示,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已由今年1月份的86億美元,增至94億美元,全球占有率27.5%。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中國人開始了由過去簡單的“豐衣足食”到高品質生活的轉變。
奢侈品中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是服飾,化妝品,香水,包具等。化妝品是我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生活必需品。女性是化妝品的鐘愛者,具近幾年統計來看,男性們也漸漸的開始注重化妝品。
隨著中國人對奢侈品的熱愛,一些外國頂級化妝品品牌也隨之涌入中國市場。例如,蘭莞,嬌蘭,香奈兒,迪奧,安娜蘇等等。這些頂級的化妝品品牌除了高等的產品質t外,化妝品的外觀設計方面更是以外包裝華麗,時尚,高貴,個性等特點提升了產品的質感以及消費者的信任度。
中國現有的國產化妝品,例如佳雪,隆力奇,大寶,東洋之花,美加凈等國產品牌在化妝品市場中處干劣勢,據市場調查報告來看,國產化妝品始終未能進入每年化妝品銷蚤的前十位。wwW.133229.COm普通被列于3,4線化妝品,通常僅在一些大小型超市里出售,產品質最方面雖有一定的認證,但是在產品外觀上的忽略導致產品整體等級大打折扣。國產化妝品在包裝以及造型設計方面多以拷貝大品牌,要不就設計簡略.缺乏個性,并且使用中下等包裝材料而降低成本。多種因素的結合導致中國國產化妝品不但走不出國門,也不能占據國內市場。
中國是千年文化的古國.近年來.中國泛起了傳統風。同時隨著西方文化的流入,中國重新拾起傳統的東西,把傳統漸漸融入了現代生活。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傳統圖形藝術源遠流長,發展到今天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將傳統圖形藝術結合到現代標志的設計中,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它以印章作為主體表現形式,將中國傳統的篆刻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征結合起來,經過藝術手法夸張變形,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奔跑、舞動著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生活方面,傳統的中國式家居設計一直受到中國人乃至西方人的鐘愛。通過這些具體的實例說明,中國傳統的東西始終得到中國人乃至世界人的認證.并且值得繼續繼承和發揚光大。
因此。為了使國產化妝品以別具一格的特點出現,從中國傳統工藝元素來看,傳統工藝是中國流傳千年的文化,傳統工藝品從古至今一直倍受中國人的追捧和關注,因而在分析和研究傳統工藝元紊特征的同時,并將其運用結合到化妝品的造型設計中,從而開發新的,受中國消費者傾愛的國產化妝品品牌線。
中國傳統工藝品,如古代青銅器,玉器,陶器,首飾,剪紙等等,將這些工藝品的特征與化妝品外觀設計有效的結合,往往能引起消費者的文化共鳴,它是國人與文化之間的感情紐帶。
中國傳統工藝品浸透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富有鮮明的美學個性,可用五個字體現出:
1.和。中國傳統藝術思想重視人與物、用與美、文與質、形與神、心與手、材與藝等因素相互間的關系,主張“和”與“宜”。對“和”、“宜”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國工藝美術呈現出高度的和諧性;外觀的物質形態與內涵的精神意蘊和諧統一,實用性與審美性的和諧統一,感性的關系與理性的規范的和諧統一,材質工技與意匠營構的和諧統一。
2.喻。中國工藝思想歷來重視造物在倫理道德上的感化作用。它強調物用的感官愉快與審美的情感滿足的聯系,而且同時要求這種聯系符合倫理道德規范。受制于強烈的倫理意識,中國傳統工藝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體量、尺度、色彩或紋飾來象征性地喻示倫理道德觀念。
3.靈。中國工藝思想主張心物的統一,要求“得心應手”.“質則人身,文象陰陽”,使主體人的生命性靈在造物上獲得充分的體現。中國傳統工藝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裝飾上保持著s形的結構范式。這種結構范式富有生命的韻律和循環不息的運動感,使中國工藝造物在規范嚴整中又顯變化活躍、疏朗空靈。
4.雅。中國工藝思想重視工藝材料的自然品質,主張“理材”、“因材施藝”,要求“相物而賦形,范質而施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在造型或裝飾上總是尊重材料的規定性,充分利用或顯露材料的天生麗質。這種卓越的意匠使中國工藝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優雅的趣味和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