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7:00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高考英語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一、大學英語教學研究現狀
近年來,有關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多集中在定位之爭。主要圍繞通識英語EGE(EnglishforGener-alEducation)、通用英語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和專門用途英語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進行探討。蔡基剛(2004)撰文指出“只有把基礎英語教學擴展到ESP教學,才能真正培養出社會用人單位所需要的人才”。2010年5月,全國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改革成果總結暨外語通識教育與課程設置高層論壇在廣州舉辦,會上專家提出了外語通識化教育的新思路。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Law-renceAnthony(2011)也在“第三屆專門用途英語在亞洲國際研討會”上指出ESP教學模式同樣適合中國學生。2013年4月,第三屆大學英語院長∕系主任高級論壇在武漢舉辦,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守仁指出“大學英語的課程性質,即是要銜接高中英語教育,體現大學英語特色,同時與專業英語相結合。現階段而言,各高校基本根據各自學校的生源情況采用不同權重的EGP+ESP的課程設置模式。
二、高考英語改革后,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將面臨的問題
(一)基礎英語教育和大學英語教育如何有效銜接
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培養的英語學習能力決定著大學英語的課程設置方向,同時也決定著課程的教學效果。現階段我國高考難度各省不一。高考英語改革后,各省生源的英語水平差別會更大,同時,由于一年兩考的政策會有一部分同學在第一次考試的成績達到預期的情況下,可能階段性放棄英語學習,這將會影響到學生升入大學后的英語學習。同時,也會給大學英語課程設計提出挑戰。因此,探索將基礎英語與大學英語有效銜接的課程體系是未來大學英語教育的重點課題。
(二)大學英語教學如何定位
大學英語教學定位是近年來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研究的重點議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有關大學英語學習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66%參與調查的學生認為大學階段應該采用EGP模式,27%的學生認為應該采用ESP模式,7%的學生認為應當強化EAP教學。由此看來,高考英語改革在還沒有完全顯現的情況下,ESP模式并不是大多數學生的需求。那么高考英語改革后,即使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不會有任何變化,也無法保證學生的英語能力有大幅度提升。因此,大學英語是否應該定位為ESP與世界接軌,還尚待研究。
三、高考英語改革后,大學英語教育的應對策略
(一)強化全民英語能力提升意識
在全球化進程逐步加快的年代,為了提高國民素質,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全民英語能力的提高必然是不可抗拒的。我們應該認識到外語資源是國家戰略資源之一,關系到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和國防的安全。外語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實現學習者的個人目標,它是關乎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們的國家外語能力明顯不足,已經成為影響國家安全的潛在因素。英語作為普及面最廣的語言,應該成為每個國民應該掌握的語言。英語學習的第一目的是促進個人的發展;但同時也兼顧著提高國家外語能力的目標。因此,我們要將基礎英語教育和大學英語教育有效銜接,并在大學階段強化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這是關乎國家軟實力增強的公民基本素質。
(二)深化改革四、六級考試模式
教學評估是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既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又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四、六級考試作為終結性評估測評學生英語能力的測試手段具有相當的社會權重。四、六級考試的改革方向應以保證學生學習的系統性和建立同基礎教育階段統一的相互銜接的社會化能力檢定模式為核心,以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標準(CEFR)為指導,借鑒日本的(EIKEN)和韓國的(TEPS)建立完善的,涵蓋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的英語潛能檢定機制。使潛能檢定成為推動學生內在需求的動力,并能引導學生提高“用英語學習的意識”。
(三)建立以能力提升為目標定位的大學英語教育范式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ssue that __作文題目. But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opinion concerning this hot topic varies from person to person. A majority of people think that _ 觀點一________. In their views there are 2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attitude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place, ___原因一_______.Furthermore, in the second place, ___原因二_____. So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___觀點一_____.
People, however, differ in their opinions on this matter. Some peoplehold the idea that_觀二_____. In their point of view, on the one hand, ___原因一_______. On the other hand, ____原因二_____. Therefor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___觀點二______.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firmly support the view that __觀點一或二_. Itis not only because ________, but also because _________. The more _______, the more ________.
(2)利弊型的議論文
Nowadays,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ssue that)___作文題目______. In fact, there ar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__題目議題_____.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ere are several positive aspects as follows. Firstly, ___優點一______. And secondly ___優點二_____.
Just As a popular saying goes,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討論議題is no exception, and in another word, it still has negative aspects. To begin with,缺 點 一 .
In addition, 缺 點 二 .
To sum up, we should try to bring the advantages of 討論議題into full play, and reduce the disadvantages to the minimum at the same time. In that case, we will definitely make a better use of the ____討論議題___.
( 3 ) 答題性議論文
Currently,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ssue that)作文題目_______ .It is really an important concern to every one of us. As a result, we must spare no efforts to take some measur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As we know that there are many steps which can be taken to undo this problem. First of all, __途徑一______. In addition, another way contributing to success of the solving problem is ___途徑二_____.
Above all,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___作文題目______, we should find a number of various ways. Bu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would prefer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is way, that is to say, ____方法_____.
( 4 ) 諺語警句性議論文
It is well know to us that the proverb: " ___諺語 has a profound significance and value not only in our job but also in our study. It means ____諺語的含義______. The saying can be illustrated through a series of examples as follows. ( also theoretically )
一、有的放矢,了解高考英語寫作要點
要對高考英語寫作的題型及內容有所了解,才能把握好高考英語寫作的考點,在此基礎上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對策及方法。縱觀近幾年各省高考英語試題中,寫作測試的命題思路,有一種從指導性寫作逐步向半開放式寫作過渡的趨勢。半開放式寫作,具體地說,就是給考生們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圖、文或圖文結合)然后要求學生根據材料來進行書面表達,這樣的考題形式,既限制了考生隨心所欲的思維,又給予考生適當的發揮空間。這種命題方式能較好地考查考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而在文體方面,記敘文、議論文、應用文及書信為最常見的寫作題材。因此,我們可以做一個形象的比喻,寫文章就像工廠里制造一臺機器那樣,首先要確定機器由幾部分組成,然后對這幾部分分別細化,形成初步的設計圖;再根據要求對初步的設計圖進行完善、補充、修改,隨之形成最終的設計圖;然后我們再按照圖紙的設計,使用我們所掌握的零件去制造出機器;同樣的道理,學生寫作時可參照以下模式:
1.理解話題:學生在動筆前必須對指定的話題進行反復細讀,認真思考,理解其真正的含義,了解出題者的意圖,這是進行寫作的第一步;
2.明確文體,確定人稱時態:這一階段的判斷中,主要強調近十年高考最常見的兩種文體:(1)說明文:必須按照事物的原貌加以說明、介紹、解釋,常采用一般現在時,被動語態也常使用;(2)記敘文:通常采用第一人稱,描述本人的經歷或耳聞目睹之事;或用第三人稱講述他人的事情,如果是過去的事情,要用過去時。
3.初擬提綱,再理解話題:明確文體的基礎上,草擬寫作提綱;提綱是文章的骨架,可以是一句活,也可以是一個詞組,由于考試時間所限,提綱內容不必面面俱到,但必須體現文章的整體結構和思路;目前絕大部分高中學生在英語寫作時,還習慣于使用母語進行構思,然后將構思好的中文內容翻譯成英文,這種情況是正常的;關鍵在于翻譯過程中的語言表達必須符合英語語言的表達習慣
4.開始寫作:提綱完成后,應根據提綱充實內容,如果說提綱是骨架的話,那么這時你必須將骨架填充血肉;具體的說就是要擴展要點,連詞成句,適當地變換句型,組句謀篇成文;注意應簡明扼要,層次分明、用詞準確、語法概念清楚,使文章更具說服力,然后在寫作完成后,還要對文章進行快速的檢查,減少單詞的拼寫錯誤和句子表達的錯誤。
二、高考英語寫作指導的具體策略
根據以上對歷年高考英語寫作試題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指導學生進行寫作:
1.細讀材料,認真審題
仔細閱讀書面表達題所給材料的全部內容,準確理解題目要求。需要認真審查的內容有:(1)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是否已給出;(2)用第幾人稱寫作,書面表達要求中會明確指出使用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3)提供的情景是圖畫、圖表,還是提綱,如果是連環畫,要注意故事情節的連貫性,確定合理的情節發展;(4)是否提供參考詞匯,如果提供有參考詞匯,寫作中最好要用到;(5)采用什么文體,如果是議論文,要有論點、論據和結論三部分。如果是應用文,要注意其格式。如果是記敘文,要抓住六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事情起因、事情的發展與結果。
2.恰當選擇詞語和句式
認真審題后,就可以列提綱了,將重點單詞、短語、句型寫在提綱里,關于選詞切忌使用生僻詞語,要求做到用詞準確、得體、達意。選擇句式時,盡量使用多種句式,如強調句、倒裝句、各種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和固定句型等,長句和短句視情況交錯使用,這樣可以提高文章的檔次,使文章生輝。
選詞大多是在一組同義詞或近義詞之間進行。例如,我們要表達“好”這個意思,一般來說,大家會馬上想起“good”,因為口語中我們經常說agoodfriend、goodluck、agoodpicture等。但是,在不同的短語中,可以選擇不同的英語單詞使表達更加準確、生動、形象。
3.多背常識性語句,擴大知識面
語言是有規律的,不同體裁的書面表達都有其常識性語句。如果同學們平時有大量的語句積累,在寫作時就能把積累的東西調動起來。這些常識性語句既可增加文章的連貫性、邏輯性和可讀性,同時還能提供地道的表達方式。寫人物介紹時,應著重寫人物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身高、健康狀況、業余愛好、工作態度、與人相處和社會評價等語句。例如:lipingisagoodteacher,whoisthirtyyearsold.heis175centimetrestallandheishealthy.等。
【參考文獻】
[1]韓金龍,秦秀白.體裁分析與體裁教學法.[j].外語界2000(1)
[2]韓金龍.英語寫作教學:過程體裁教學法.[j].外語界.2001(4)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應對; 語文考試
1 問題背景
有一句話說得好:會考試者,得佳績。如果把學生平時的學習比作存錢的話,考試就成為了資本(學習資本)的比拼,對于基礎相差明顯的學生來說,成績的好壞,能力的高低很容易分出,而對于基礎相當的同學來說,會不會考試,如何應對考試,就成了區分學生高低的重要標尺,誰都想竭盡所能的把每一次測試做好,來贏得老師、家長、同學的贊揚,但能否發揮出自己的應有水平卻是另一回事。于是應如何讓這些學生發揮出他們的應有水平,圓他們的高分夢,引起了我的重視。
另外,我校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學校,多數學生的母語是景頗語,很多學生對漢語言的理解接受能力要比漢族學生困難一些,作為一名經常教少數民族高年級的語文教師,我感覺到轉變傳統的考試觀念的必要性。
心理學家測驗論證,在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方面,“低年級學生一般在20分鐘左右,中高年級學生一般在40分鐘左右”,而平時高年級學生的語文考試時間都是2個半小時,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學生對于考試苦不堪言,一位名人曾說過“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所以,考試時,如何合理利用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能根據心理學規律,把2個半小時分成幾個時間段,再把這幾個時間段合理的銜接起來,這對于學生的考試、提高成績可能是莫大的幫助。
見于以上情況,特提出以上課題。
2 問題研究實施過程
(1)2013年3月,提出課題研究方向“小學高年級學生如何應對語文考試?”進行研究;
(2)2013年4~5月,組織學生做實驗試卷(試卷以同步指導的單元測試為主),尋求方法;
(3)2013年5月末,綜合學生每個部分所需時間以及4~5月份以來存在的諸多問題,總結;
(4)2013年6~7月,學生再次試驗考試。體驗新方法;
(5)2013年9~10月,形成習慣。逐漸達到此課題的預想目的。
3 研究總結報告
通過幾個月我和同學們的共同探討、研究,現把“小學高年級學生如何應對語文考試?”的方法總結如下:
3.1 重視平時基礎知識的積累:
教師在這一步驟中注意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就要打好基礎,平時在學習書寫方面要多抓,如:不要以為五六年級了,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寫生字,我在每次上生字課時都在黑板上一筆一畫的帶領學生寫,讓學生先用手比劃,再一筆一畫的寫到漢語拼音上去,布置課外寫字作業時,再寫到中楷上,每次布置作業不能太多,一兩頁足夠,做到不要多,但要精。聽寫生字詞不是隨課聽寫,而是隨意抽查。課本中要求背誦的語段,統一要求背誦后要經常抽查,字詞理解要靈活掌握,不用按步照班,能用直白的語言描述出來即可。每次批閱試卷時先不看成績,看書寫。平時在閱讀課教學方面,引導學生多發言,共同分析、討論,提高他們的分析總結能力。在習作方面,學生應多寫真事、實事、小事、親身經歷的見聞、發自內心的感受等,作文題目不宜太空曠,寫作時老師可示范列提綱、師生共理寫作思路,師可舉一些范例、口頭范文等,首先不要高估學生能力,不要布置個題目就不管不問。學生的作文寫出后,要求他們先自己修改,老師批改時要和學生共同批改,引導學生如何修改。作文發給學生后,讓學生重新改寫一遍,平時還要多拿出來回味,使之成為永久的成果。考試時要特別注意卷面的書寫。
3.2 嚴格控制好考試時間:
這是影響考試成績的最大因素。學生考試時,很多學生就因為時間設有控制好而把考試考砸,所以在平時的考試訓練中就應該學會控制好時間,如:考試時先做50分鐘(基礎知識),休息5分鐘;再做30分鐘(閱讀),休息5分鐘;最后做60分鐘(習作期間適當休息,大概打草稿30分鐘,謄抄20分鐘,檢查10分鐘),交卷。一定要有時間概念,合理支配和利用時間,這樣考試才能成竹在胸,就像數學題中的解題步驟一樣,時刻保持一個清晰的頭腦。
3.3 注意勞逸結合: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已經筋疲力盡了,還要繼續干下去,效率既低,成績也不會好到哪里去。所以,在考試過程中,也要學會忙里偷閑,如:做好基礎知識后可以短暫休息一下,做好閱讀題后也可短暫休息,期間可以做做深呼吸、伸個懶腰、壓壓手指、動動脖子、打個小盹、開個小差等,待精力旺盛后,再重新集中精力,來個輕裝上陣,這可能會比一直埋頭苦干的效果更好。
我是七(10)班的楊xx,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綠色校園,從我做起。
達爾文曾說過: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惠特曼也曾說過:大地給予所有人的是物質的精華,而最后,它從人們那里得到的回贈卻是這些物質的垃圾。是啊!同學們,當早晨第一縷陽光悄悄灑落校園時,我們身處郁郁蔥蔥的樹林,耳邊是悅耳動聽的鳥聲,你心中有何感想?當灰蒙蒙的天空彌漫著塵土和黑巖,嘈雜的喧嘩聲充斥著你的耳朵時,你又會怎么想?
這是個不必回答的問題,誰不想仰望藍天,俯瞰綠地,誰不渴望那郁郁蔥蔥的草地?誰不愿坐在草地上享受陽光?大口呼吸新鮮的空氣,身處幽靜的環境?誰不想自己的家干凈、清幽而充滿溫馨?而我們的校園就是我們的家,是我們三千多名同學的家園。
綠,生命的顏色,綠,環保的顏色。有了綠色,便有了清新的空氣,有了綠色,便有了沁鼻的花香,有了綠色,便有了健康的生命。有了綠色,便有了我們美麗的校園。
同學們,想讓校園變得綠色,我們應該做到兩點:一是環保,二是節能。
如今,“環保”在每個學校都是熱門話題。有些同學會說:“環保離我們還很遠,是一個大工程,我做不到。”其實要做到環保并不難,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稍加注意,就可以為環保做出一點貢獻。比如說:不亂扔垃圾,愛護花草樹木,不用一次性筷子,生活垃圾應分類放置,以便再回收利用。
其次是節能。對于個人來說,節省更多的費用無疑更具有吸引力。在學校,我們應該節約用水、用電。平時,我們也不難看到無人使用的水龍頭還在“嘩啦啦"地流著水,空無一人的教室里,日光燈還是辛勤地在工作著。節能對我們可真是百利而無一害!
從2002年起,我國開始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將原有的法律資格考試、初任法官資格考試和初任檢察官資格考試合而為一,形成統一的司法職業資格考試。“三合一”模式的國家司法考試無疑在法律職業體系的統一、法律職業人才的選拔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這一制度的推行,其對高校法學教育的負面影響也日益顯現出來。本文對此進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克服其消極作用的一些建議。
一、司法考試對法學教育的不利影響
首先,從國家司法考試的整體結果來看,這一制度將動搖法學教育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優勢地位。與一般的應用技能型專業相比,法學教育在世界各國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精英化特點。由于法律專業畢業生從事法官、檢察官、律師等職業的可能性較大,他們或者能獲得受人尊敬的社會地位,或者擁有令人羨慕的經濟收入,在任何社會里,這兩個優勢對眾多的學子來說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從而使得法學專業備受推寵,歷年高考持續升溫,大部分高校的法學專業分數線都居高不下,因而法學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始終占有較高地位。但是國家司法考試制度的出臺,大大增加了從事法律職業的難度。幾年來,國家司法考試以其極低的通過率被稱為“中國第一考”,2002年全國平均通過率為6.68%,2003年為8.75%,2004年為11.22%,2005年稍有提高為14.39%,整體上通過率低得驚人。這就意味著莘莘學子千辛萬苦通過高考、學完大學課程后,還要通過更為殘酷的司法考試競爭才能從事法律職業。而每年司法考試的通過率極低,過關人數十分有限,必然會導致相當高比例的法學本科生和研究生不能從事法律職業,先期投入的學業成本得不到相應的回報,這一現象是任何法律專業學生都不愿面對的。因此,國家司法考試這一法律職業就業的高難度附加條件,確實令人望而生畏,一定程度上會動搖學子們報考法律專業的信念,勢必導致選擇法律專業的人數逐漸減少,法律專業也將由過去的“熱門專業”變為“冷門專業”。這將不可避免地從整體上對法學教育產生負面影響和沖擊,顯然是不利于法學教育的發展的。
其次,國家司法考試將影響法學教育的教學內容。在我國法學教育中,各高校教學的內容有所不同,有的高校還有看家的特色課程和見長課程,不同專業方向的教學側重點也各有特色,這種“百花齊放”的局面對我國的法學教育來說是一件幸事。然而,由于國家司法考試即將變成法學教育的“試金石”,司法考試通過率過低,很難說一個高校的法學教育是成功的,學生理論水平再高也無濟于事。從目前司法考試的考查內容來看,其重點仍是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等常設課程,所占分值比例較大,而其他課程所占分值較少,有的只占一兩分。以成敗論英雄的實際現狀迫使各高校減少、放棄特色課程,轉而圍繞司法考試的考點來安排教學內容,甚至把司法考試教材作為法學本科教科書,如此缺乏特色的教學內容將會使法學教育淪為平庸的“工匠式”的培訓。
再次,國家司法考試將影響法學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司法考試的一個特點是考查的范圍廣、內容細、難度相對不大,考點為法學基礎知識,不能反映考生的理論功底。在過去的法學教育中,一些高校擅長于進行理論研究,關注于提高學生的學術素養,豐富學生的法學思想,夯實學生的理論功底。這種教學模式對提升法學教育的層次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它卻不能適應司法考試的需要,不少法學本科生經過系統的四年專業學習仍不能通過司法考試,而一些非法律專業的考生憑借幾本司法考試教材,經過幾個月短暫的沖刺卻能通過考試,這對法學教育來說真是莫大的諷刺。司法考試的現狀促使相當一部分高校的法學院系在司法考試的“指揮棒”下把精力集中于如何使學生通過考試關,教師的授課重點也轉移到司法考試內容,教學方法逐漸向題海戰術轉移,放棄理論素養的培養。這種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多是機械型、記憶型的,而非學術型、思想型的,這是一種非常令人擔憂的不良趨勢。總之,國家司法考試的作用日益類似于高考對中學教育的“指揮棒”作用,整個法學教育體系越來越以司法考試為中心來進行運轉。長此以往,積重難返,高校法學教育將會變成第二個應試教育侵占的領地。這一局面的出現,無疑是我國法學教育的誤區。
二、司法考試制度的改進
雖然國家司法考試制度對高校法學教育的負面影響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深,但是也不能因噎廢食,廢除這一制度,因此只有改進國家司法考試。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消極影響進行矯治與糾正。
第一,應該大幅度地提高司法考試的通過率,使得半數或者多數法學專業的畢業生能夠過關,取得從事法律職業的資格。在當今世界,采用統一司法資格考試的國家,其通過率都比較高。例如美國的律師考試通過率就相當高,各州的通過率相差不大。以科羅拉多州為例,該州法律考試由州最高法院組織,每年舉行兩次,一次考試的通過率在75%左右。我國的司法考試也應當大幅度地提高通過率,一方面能夠鼓勵更多的優秀考生報考法學專業;另一方面,大多數學生都能通過司法考試的事實,會激勵法學專業的學生加強自身法學綜合素質的培養,而不是將關注點局限于司法考試,從而消解司法考試的“指揮棒”作用。
第二,應當限制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報考資格,原則上只有法學專業文憑的獲得者才能參加司法考試。在美國,如果要參加律師資格考試和當律師,必須是法學院的畢業生,而法學院畢業生全部為本科后教育,即至少是取得相當于我國的法學研究生學歷的人。在我國,具有本科以上的學歷的人,無論其所學的專業是什么,都可以參加司法考試。因此很多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可以沒有經過任何法學教育,這樣的人也許能夠通過考試,但其法律意識,更重要的是,在法律考試中難以體現的民主、自由、獨立、人權意識就難以具備。司法是一種非常靈活、變化無窮的活動,“徒法不足以自行”,靠背書取得法律執業資格的人,難有很好的法律素養。因此,規定只有法學院校的畢業生才能參加司法考試是有必要的。目前,我國共有423所高校有法律院系,占全國1700多所高校的1/4。在校法科學生36萬多人,占所有高校在校生人數的5%。在這樣規模已經較大的法律教育背景之下,規定只有取得法律文憑的人才能具有參加司法考試的資格,已經完全具備了條件。
第三,改革和完善司法考試的試題內容及方式。從世界各國司法考試的內容來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客觀題考試內容(MBE),二是法律寫作考試(CEE),三是法律實務考試(MPT),其中主觀題和開卷考試占了主要的比重。我國司法考試是典型的應試型考試,考試方式是書面、閉卷、一次性的,采用的題型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兩大類,四張試卷中,前三張均采用客觀題,占總分的75%,最后一卷采用主觀題,占總分的25%。總的來說統一司法考試還是以客觀題為主的應試型的考試。在我國每年司法考試試題中,出現要求考生熟記幾千個法條等死記硬背的內容,并且以偏題、怪題作為拉出差距的手段,誘導考生鉆研答題技巧,而真正的法學素養卻根本無法在考試中得到檢驗和反映。出題的方式常常使受過正常法學教育的人反而難以通過考試,違背了考試應當選拔具有法律素養的人的初衷。司法考試應當反映司法工作應當具備的能力,所以應當將主觀題的內容至少增加到50%左右,同時對主觀題的考查方式采用可以參考法規的開卷考試。
第四,承擔法學教育重任的高校法學院系必須明確辦學宗旨,防止法學教育目標、教育計劃、教育方式等圍著司法考試打轉,避免降低法學教育的層次和品格。法學教育應該是相對意義上的精英教育,重在培養從業者的法律思維理性,形成法律職業者特有的公正、公開、公平的法律意識以及良好的法律技能技巧。這種教育使命決不是應試教育能夠完成的。國家司法考試作為一種資格考試,只是從事法律職業的基本條件之一,絕不應當成為法學教育的中心和指揮棒。所以,高等學校的法學院系應當認識到法學教育的特殊使命,著重培養學生的法學素養,提升整個民族的法學理論水平和法律意識。在日常教學和考核中,應當盡量避免以司法考試為標準,降低其對高校法學教育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賀衛方編.中國法律教育之路[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2]霍憲丹.中國法學教育的發展與轉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潘劍鋒.論司法考試與大學本科法學教育的關系[J].法學評論,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