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19:55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廣告監測系統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6)163-0105-02
隨著網絡事業的不斷發展,廣播電視節目也不斷推陳出新,這使得廣播電視的收視不斷攀升,電視節目的受眾逐漸增加。但是投放到電視節目中的電視廣告也出現了無序、混亂的問題,這使得廣告投訴成為廣電投訴的一大詬病。所以,面對廣播電視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們需要對電視廣告的設計制作,投放使用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健全電視廣告的監測系統,為觀眾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收視環境。
1設計原則
鑒于廣播電視廣告監測系統具有數據傳輸量大,動態性強,安全可靠性要求高的的特點,所以在監測系統的設計中需要堅持以下原則:1)安全性:建立高度可靠的網絡環境,專網專用,具備完善的登錄、訪問、鏈接機制,保證系統安全;2)可靠性:系統需具備長時期運行的穩定機制,確保信息的傳輸穩定,數據不能丟失,不能紊亂,及時反饋運行狀態;3)實用性:監測系統平臺要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對不同的監測站點數據進行歸納、整理、分析。確保將各地的實時數據反映給中央數據庫系統。同時,監測系統要具備易操作,多元化的特性;4)開放性:監測系統采用開放式的操作系統、網絡協議、B/S架構,方便系統的管理維護和升級;5)前瞻性:為了滿足廣告監測系統的后期運行和發展,監測系統所需的軟件、硬件方面要充分考量,保證各模塊的運行能夠應對未來大數據信息量的要求;6)先進性:監測系統應該采用最為先進的視音頻處理技術,滿足當下需求的同時,為后期更加豐富的電視節目的需求做好準備工作。
2設計要點
2.1滿足數據共享需要
傳統的監測系統采用的是對打包的數據進行集中讀取轉碼,但是這是個耗時的工作,也增加了監測系統運行的負擔。所以,在設計監測系統時要注意二次轉碼的方式。例如,對每個打包的數據包單獨進行解碼,解碼后的數據再進行匯總編排。或者是在晚上閑時利用充足的運行空間進行解碼。這樣可以大大降低二次轉碼的時間,也不影響監測系統的運行。
2.2游動廣告、掛角廣告識別
隨著廣播電視節目的日益豐富,廣告的形式也逐漸增多,泛濫的電視廣告也引起了觀眾的反感造成大量的投訴。目前除了傳統的廣告,又出現了許多游動廣告、掛角廣告。掛角廣告一般處于屏幕畫面的右上角、右下角、左上角或左下角,占用固定的區域,內容多為固定不變的圖片;游動廣告則一般處于屏幕畫面的最下方或者最上方,在畫面上游離運動,內容不定。所以,應對這一問題廣告監測系統需要設立專門針對此類廣告的監測模塊。對于游動廣告和掛角廣告的監測屬于特定圖像處理技術范疇。其監測方式一般為監測提取關鍵的幀,跟蹤幀的變化并做分析,根據幀的變化判斷畫面的穩定性,而處于穩定畫面中的圖像一般就是廣告所在位置。在監測系統實際操作中,一般是在畫面中設定關鍵的區域,一般為左下角或者是右下角,并對這一區域標注坐標,然后提取關鍵幀,并對關鍵幀進行掃描計算分析,從而找出廣告的性質,出現的地方,投放的時間段。通過這些數據的匯總,對那些違法劣質的廣告,通過監測系統予以過濾清除。
2.3新廣告發現機制
一般情況下,廣告的檢索都是通過片段與數據庫內的廣告樣本進行比對,分析是否為庫內原有的廣告,然后再將這些廣告進行過濾。但是,電視廣告投放數量每天都在成倍的增加,數據庫在龐大也無法進行跟蹤比對,人工檢索又相當耗時耗力。所以,監測系統必須增加新廣告的發現機制。基于此種情況,首先利用監測系統的視頻檢索系統,將數據庫內已有的廣告片段過濾掉,然后再重復性的過濾廣告中重復性片段,兩次過濾之后得到一系列的重復片段的候選片段,再利用智能圖像識別技術,過濾掉非廣告片段,然后再將這一廣告片段作為樣本添加到廣告圖像數據庫內。
2.4廣播廣告監測技術創新
目前廣告的投放市場主要針對于電視廣告和廣播廣告兩大市場。對于廣告監測系統來說,監測廣告的原理大致相同,但所耗精力卻大不相同。電視廣告監測相對容易一些,因為電視廣告是可視的,通過畫面的比對,定位較為容易的發現廣告的位置,播放時間段,廣告內容等信息。然而,廣播廣告不是直觀的畫面展現,而是純音頻性質的,這就要求檢索人員全神貫注的去聽,然后在做分析,精力消耗巨大。針對于廣播廣告的這一特性,廣告監測系統可以采用智能音頻監測技術以及語音樣本匹配技術。通過語音信號進行識別,在于音頻庫匹配,確定廣告音頻的形式,內容并對其進行定位。然后,將這一音頻廣告進行編碼復制,加入到音頻廣告數據庫中,以備后期匹配使用。智能語音識別技術的應用可以便捷的將語音信號轉變成文字信號,通過輸出的文字信號,對已有的音頻數據庫及文字數據庫進行訓練,從而生成聲音模型或者是語言模型。將監測到的音頻信號進行過濾,監測,降噪等處理,然后使用語音模型進行解碼處理,最后得到可以簡單識別的文字信息。這個過程就大大降低了人工檢索所耗的精力。
3系統軟件架構
廣告監測系統所需軟件框架要采用模塊化設計,這種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各個模塊功能的獨立性。在各模塊協同工作時,還能同時將自己所負責的區域進行后臺整合處理,這樣就提高了監測系統的兼容性和工作效率。該系統軟件實行分層邏輯架構,具體如下:1)數據存儲同步層。數據存儲同步可以使數據更加穩定、安全的存儲,調用和訪問。同時,還可以對磁盤中的視音頻文件進行同步,方便了信息的提取。2)數據分析處理層。數據分析處理技術是基于Pattek數字技術開發的,該分析處理平臺能夠將搜集的數據進行統一歸置,并提供電視廣告樣本、廣播廣告樣本以及新發現廣告樣本的匹配功能。3)功能模塊表示層。功能模塊表示層屬于客戶端界面,這個層面具有向數據分析處理層提交任務的功能。也就是客戶在觀看節目的時候將廣告問題反映給上層界面,通過上層界面進行分析處理。功能模塊表示層可以提供音視頻文件作為分析處理的素材,交由上級進行管理、修改、刪減等操作。功能模塊表示層多采用B/S與C/S混合架構,方便操作員在頁面或者客戶端進行登錄處理廣告問題。
4結論
廣播電視廣告監測系統在廣播電視監測中心的工作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實現了對廣播節目廣告及電視節目廣告的實時監測。智能化的監測系統在廣告的反饋,搜集,檢索,處理等方面發揮了其特有的優勢,不僅降低了耗時耗力的人工,更能夠及時、科學、高效的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總之,隨著廣播電視節目的蓬勃發展,廣告監測系統的應用也會不斷增加,能夠持續為廣大的觀眾創造一個健康有序的收視收聽環境。
參考文獻
[1]姚正忠,姜洪臣,姚舜.廣播電視廣告智能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2,39(1):124-128.
[2]鄭瑩,金展.基于云計算的廣播電視廣告監測系統網絡設計和研究[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3,40(7):32,34,36-37.
[3]李騫,王巍,曹倫.一種智能廣播電視廣告監測系統設計方案[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4,41(Z2):76-79.
[4]曹赟輝.淺談廣播電視廣告監測系統設計[J].有線電視技術,2015(4):87-90.
相對于國外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國內在電弧診斷與保護方面仍處于起步實驗研究階段。西安交通大學開發了基于光纖傳感器和弧光信號監測單元的弧光單判據監測系統,這是國內首次開發成功的開關柜內部電弧在線監測和保護裝置。此外國內也有基于電弧光譜中紫外線來分析故障電弧的裝置[10-11]以及基于電弧電磁能量[12]和壓力特性[13]等的故障電弧監測保護裝置,但上述一般均采用單判據監測方法,可靠性仍有待論證,暫時還無法推廣到工程實踐中去。因此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針對礦用開關柜的特殊要求,提出一套可靠性高,抗干擾性強,動作快速,使用簡便,成本低廉的故障電弧監測和保護裝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背景,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故障電流和故障電弧弧光雙判據的監測方法以實現故障電弧定位監測和保護的雙重功能,結構簡單,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系統總體方案
本系統由故障電流監測模塊、弧光監測模塊、柜內溫濕度監測模塊以及中央控制單元構成。其中,故障電流監測模塊用于監測開關柜的進線側電流;故障電弧監測模塊用于監測開關柜的弧光信號;溫濕度監測模塊對開關柜母線室和電纜室溫濕度實時監測。中央控制單元搜集上述 3 個模塊的監測信息,運用專家系統進行綜合判斷,識別并定位故障電弧,輸出保護控制信號及故障信息數據。系統的結構框圖如圖 1 所示。如何通過搜集得到的電流、弧光和柜內溫濕度信號,準確預測并識別電弧故障,是系統研究的關鍵點。故障電弧產生的時候,進線側電流會瞬間變大,因此,同時監測到弧光信號與電流瞬間增強,可準確判斷電弧故障的發生,避免單一監測可能帶來的誤判。當同時檢測到故障電流和弧光信號時,發出跳閘指令;當僅檢測到兩者之一時,發出報警信號。故障電弧保護原理如圖 2 所示。另外,柜內溫濕度過大是造成電弧故障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當柜內溫濕度過大時,自動啟動風扇實現降溫除濕;如果溫濕度依然過高,啟動報警。
系統硬件設計
1.故障電流監測模塊:故障電流監測模塊完成故障電流的采集和辨識,為開關設備的動作提供依據。電流互感器對開關設備每相進線上的電流進行監測,實時動態地輸出所監測到的電流信號,依次經過整流分壓電路單元、信號轉換單元、電平判斷單元、積分單元、輸出單元,產生開關設備的故障電弧信號,送入中央控制模塊進行分析和存儲。
2.故障電弧監測模塊:故障電弧采集模塊完成對弧光信號的調理和采集功能,包含安裝于開關設備母線室內用于采集弧光信號的凸透鏡,以及依次串聯的弧光感測電路、比較電路、鎖存電路、多路選擇開關。凸透鏡按照像距和物距的位置放置于開關設備母線室需要監測的位置。本系統根據母線室和電纜室內的位置布局和易于發生故障電弧的所在地,將 8 個不同焦距的透鏡分別安裝在母線室和電纜室內,以全面監測可能產生的電弧光信號。經過透鏡后的電弧成像光路如圖 3 所示。弧光感測元件為光敏三極管陣列,本設計中將其組成 8×8 的陣列,將從凸透鏡聚焦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圖 4 為利用虛擬儀器技術模擬的電弧成像分布圖。圖中圓圈代表感光元件,陰影部分為故障電弧的成像,根據凸透鏡、弧光故障位置和光敏三極管之間的位置關系即可換算出設備中發生電弧故障的位置,因而可以很好地反映電弧的發生、發展過程,為后續的弧光故障分析提供很好的依據。如圖 4 所示,每個凸透鏡后面有 64 個光敏三極管陣列,而每個光敏三極管都對應著獨自的信號處理電路。如圖 5 所示,先經過信號放大,再通過比較電路與設定的基準電平比較,確定電弧成像有沒有到達后方相應的弧光感測電路光敏元件所在區域,從而形成電弧圖像信號;鎖存電路鎖存電弧圖像信號,并通過多路開關與中央控制單元進行數據傳輸,而后送入監控后臺進行模擬電弧成像處理。本系統中 8 路弧光信號通過或門或多路選擇器循環采樣,任何一路發生弧光即可產生故障信號。
3.溫濕度監測模塊:本系統采用溫濕度傳感器 SHT71 實現對母線室和電纜室的溫濕度監測。SHT71 是一款基于兩線數字輸出的集成溫濕度傳感器,能同時測量溫度和相對濕度,具有露點值計算輸出功能。傳感器中還集成了 14 位的 A/D 轉換器、標定數據存儲器和穩壓電路,輸出數字信號可以直接送到微控制器,無需外圍元件,測量精度高,抗干擾性好。
4.中央控制模塊:中央控制模塊完成對故障電流監測模塊,故障電弧采集模塊和溫濕度監測模塊輸入信號的分析,準確判斷故障電弧是否產生,并利用故障電弧圖像反向定位電弧發生位置。同時,通過 CAN 總線實現與上位機通信,發出故障信息與動作指令(包括啟動風扇)。本設計中 STM32 系列 ARM 處理器作為主控芯片,共采集 3 路進線電流信號,8 路弧光信號,2 路溫濕度信號。主控板的整體硬件結構如圖 6 所示。
系統軟件設計
中央控制模塊完成的主要任務包括電流信號,弧光信號,溫濕度信號的采集分析并與監控后臺的CAN 總線通信。主程序流程圖如圖 7 所示。系統啟動后,首先進行初始化,然后運行主程序。主程序是一個無限循環的采集、判斷與通信過程。通過對弧光、電流、柜內溫濕度信號的采集并與設定值簡單比較,如果超過設定值即啟動專家系統進行智能化分析。如果發現異常,則根據異常情況啟動風扇、報警及跳閘。每一次監測與判斷完成后,都通過 CAN 總線將監測結果及故障分析與處理結果上傳給后臺 PC 機。本系統建立了故障電弧監測專家系統,用于對監測信息進行智能化分析和處理,其原理框圖如圖8 所示。電弧故障發生時,進線電流的突變與電弧之間的相互關系可以通過仿真與實驗來得到,這將作為專家知識寫到系統中。另外,設備使用過程中的老化,比如傳感器本身感測能力的下降,以及對溫濕度敏感程度的增加,在系統中都加以考察,從而使故障判斷閾值柔性化,更能準確的識別、定位電弧故障并實現保護功能。系統采用 CAN總線實現與后臺機的信息交互。CAN 總線的仲裁模式,可以保障信息按優先級別實現主動上傳,及時反映故障信息。發送與接收程序流程圖如圖 9 所示。發送時,將待發送信息按特定格式組合成一幀報文,送入發送緩沖區中,啟動發送位,即可發送報文。當監測到接收緩沖器中存在有效報文后,接收子程序將緩沖器中的內容讀入CPU 的數據存儲區,完成接收后檢查總線狀態及溢出情況等并做相應處理。
【關鍵詞】天饋線系統;定期檢查;故障處理;日常測量
1.引言
高山臺廣播電視發射塔天饋線系統是由一個或若干個發射天線單元及一些相應的饋電部件(主饋電纜、分饋電纜、功率分配器等)構成的發射系統。它是高山臺廣播電視正常播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發射機的正常工作。又因其工作環境惡劣,容易發生故障,且維修操作不方便,難度也較大,因此對天饋線系統的日常檢修與測量顯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2.天饋線系統的定期檢查
2.1 檢查天饋線系統各饋電部件相互連接是否牢固、有無松動或銹蝕,每年至少進行1次。
2.2 檢查天饋線系統中各連接法蘭盤的螺栓是否連接緊固,防水膠是否老化開裂,每年至少進行1次。
2.3 檢查天饋線系統中功率分配器、分饋電纜及天線振子的每個接口是否密封、有無開裂,每年至少進行1次。
2.4 檢查天饋線系統的主饋電纜、分饋電纜、功率分配器、反射板等是否變形,每年至少進行1次。
2.5 檢查主饋電纜、分饋電纜的彎曲度,彎曲半徑應大于0.5米,每年至少進行1次。
2.6 檢測主饋電纜、分饋電纜的直流電阻、絕緣電阻以及接地電阻,每年至少進行1次。
2.7 檢測天饋線系統的駐波比,每年至少進行1次。
3.天饋線系統常見故障的處理措施
3.1 日常故障的處理
3.1.1 天饋線系統的故障可通過發射機顯示屏駐波比及反射功率短時間內變大等技術指標表現出來,應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原因,先排除發射機和濾波器的原因,再采用分段檢查天饋線系統的方法為宜。
3.1.2 檢查天饋線系統各組成器件連接處的外導體是否因松動而接觸不良,內芯是否松動、氧化變色或燒壞。
3.1.3 檢測同軸開關內部是否損壞,多工器內部是否損壞。
3.1.4 檢查主饋電纜、分饋電纜、功率分配器的內導體與外導體之間是否有金屬類異物,內導體是否變形燒壞。
3.1.5 檢查主饋電纜、分饋電纜、功率分配器等器件的各接口處有無進水,如有積水應排水并吹干,再用防水膠及熱縮管做好密封。
3.1.6 檢測主饋電纜、分饋電纜是否存在駐波尖峰點,因駐波尖峰點的存在會引起電纜局部地方的外導體與內導體之間放電,導致電纜外皮隆起或引起內、外導體燒穿。
3.2 冬春時期故障的處理
3.2.1 當冬春時期電視廣播發射機顯示的駐波比、反射功率變大時,應重點考慮特殊天氣給天饋線系統帶來的影響,做好有針對性的檢查。
3.2.2 春季駐波比隨天氣變化而時好時壞,這時應檢查功率分配器、分饋線、天線振子等器件的各接口處是否因開裂而進水。
3.2.3 冰凍融化后應重點檢查分饋電纜、功率分配器、跳接片、天線振子等處,這些器件可能因熱脹冷縮而開裂或被融化的冰塊砸壞。
3.2.4 對于分饋電纜進水的現象,應根據分饋電纜的具體情況而做出相應的處理:當分饋電纜為芯線與屏蔽線之間充實聚乙烯的同軸電纜時,可將分饋電纜的外層保護套水平位置的最低處割去2厘米的環形切口,讓積水自然流出并避免割傷屏蔽線;當分饋電纜為芯線與屏蔽線之間是中空聚乙烯齒條的同軸電纜時,可將分饋電纜取下整理成垂直狀態,讓積水流出再恢復原狀。
3.2.5 天線多采用電下傾方式安裝,對分饋電纜的長度和位置有要求,在更換分饋電纜時應保持其長度和位置不變。
4.天饋線系統的日常測量
4.1 天饋線系統的測量工具常為萬用表,兆歐表,網絡分析儀等設備。天饋線系統的駐波比標準值如表1、表2所示:
4.2 電壓駐波比是無線輸入端阻抗和饋線特性阻抗不一致時產生的反射波和入射波在饋線上疊加形成的電磁波其相鄰電壓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駐波比VSWR可以表示為:VSWR=(1+|r|)/(1-|r|)其中r為發射系數=ZL-Z0/ZL+Z0,其中ZL為負載阻抗,Z0為特性阻抗。VSWR的理想值是1,這說明發射機與天饋線系統滿足匹配條件。通過駐波比的大小變化可以計算發射功率的效率、反射功率、電壓反射系數、回波損耗、傳輸損耗。在實踐中應避免VSWR的值過高,防止損壞發射設備。
4.2.1 用網絡分析儀分段測量駐波比的方法能方便準確的獲得其數值。一般先在主饋電纜的終端接上50Ω標準電阻,并在其輸入端測量駐波比來判斷是否有問題,如果沒問題則進一步分段測量各個分支電纜的駐波比及各個無線單元的駐波比。
4.2.2 用分段測量絕緣電阻的辦法也可以找到故障點。一般先測量主饋電纜的絕緣電阻是否正常,如果沒問題進一步分段測量各個分支電纜的絕緣電阻及各個天線單元的絕緣電阻。主饋電纜在VHF、UHF電視頻道實際工作頻道內的駐波比不大于1.06;在87—108MHz調頻廣播頻帶內的駐波比不大于1.08;各副天線的主饋電纜在電視工作頻道或調頻廣播工作頻道內的損耗不大于2.5dB。
4.3 特性阻抗從電器意義上說它表示導體之間的電勢差與流過該導體間電流的比值。饋線特性阻抗一般為50Ω,特性阻抗Zo=(138/√e)×lg(D/d)。lg為以10為底的對數;d為內導體的外徑;D為外導體的內徑;e為介電常數。它只與同軸電纜外導體內徑、內導體外徑以及導體間介質的介電常數有關。與饋線長短、工作頻率以及饋線終端所接負載阻抗無關。它是描述電纜在高頻信號下的工作性質,所以不能用萬用表來測量特性阻抗。電纜的特性阻抗和負載輸入阻抗之間如果失配,將產生電波反射,并造成功率損失或設備損壞。饋線傳輸損耗取決于電纜的直徑和長度,同一頻率下電纜直徑越大損耗越小,電纜越長損耗越大,電纜的傳輸損耗不宜超過3分貝。用單連接器法可以測量特性阻抗,其操作簡單,測量準確,且直接與電壓駐波比相關,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4.4 天饋線系統的直流電阻是檢驗系統各連接點接觸良好的指標之一。主饋電纜長度不大于100米時,要求在天饋線系統輸入端實測的直流電阻值應小于表3中的數值,在主饋電纜長度大于100米時,實測直流電阻值應小于表3中的數值與主饋電纜加長部分的理論電阻之和。加長部分理論電阻以10毫歐/米計算。
4.5 測量天饋線系統的絕緣電阻時應在無短路點的情況下進行,有短路點時應先摒棄短路部件再分段測量各部分的絕緣電阻。主饋電纜、分饋電纜、功率分配器等各分項絕緣電阻值應不小于500MΩ,天線單元絕緣電阻應小于50MΩ。各絕緣電阻值的實測值應根據發射機功率大小確定,發射機功率大于等于1KW時用2500V兆歐表測量,其它功率等級用1000V兆歐表測量。
4.6 天饋線系統的室外室內單元都必須接地良好,接地電阻小于4Ω。
4.7 天饋線系統的氣密性是指發射機房的天饋線系統的主饋電纜(不含實芯絕緣電纜)輸入端充入30Kpa(千帕)氣壓的干燥空氣或氮氣,24小時后氣壓下降數應小于5Kpa。應經常觀察饋線充氣機的壓力是否在正常的數值之內。
5.后語
從事高山臺廣播電視發射設備的技術管理與維護,要理論聯系實際,掌握設備的特點和其運行環境,在本職工作中做實、做細,并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力爭讓設備少出故障、少出大故障,出現故障能快速維修,保證安全播出,這是對不間斷、高質量、既經濟、又安全的技術維護總方針最好的詮釋和體現。
參考文獻
關鍵詞:紅外光譜;自動分析;泌尿系結石成分
運用結石紅外光譜自動分析系統檢測泌尿系結石成分,對結石的病因診斷、治療選擇及預防復發均有重要意義[1]。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院運用結石紅外光譜自動分析系統進行泌尿系結石成分分析678例,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結石標本分別取自患者體外沖擊波碎石,輸尿管鏡取石,經皮腎鏡取石,手術切開取石,患者自排。本組677例,男性409例,女性268例,男:女為1.6:1,年齡7~90.5歲,在所有結石中,腎結石345例(51%),輸尿管結石299例(44.5%),膀胱結石33例(4.5%)。
1.2實驗儀器全部結石均采用天津LIIR型結石紅外光譜自動分析系統分析。
1.3方法將收集的結石標本,未清洗干凈的結石用清水洗干凈后晾干放入70~100℃烘箱內烘干,取出結石標本1mg粉末,與事先研碎干燥純溴化鉀200mg混合,再放入瑪瑙乳缽內研碎至2um以下,隨后將混合物用壓片機加壓,研制成半透明片,迅速置入紅外光譜槽中掃描,電腦繪制圖譜,并自動解析和報告結石成分。
2結果
在各類結石的構成比上,一水草酸鈣結石341例(50.5%),碳酸磷灰石215例(31.7%),二水草酸鈣結石51例(7.4%),無水尿酸22例(3.2%),感染石17例(2.5%),胱氨酸結石16例(2.4%),尿酸銨結石15例(2.3%)。草酸鈣結石的檢出率最高,其他依次是碳酸磷灰石、無水尿酸、感染石、胱氨酸、尿酸銨結石。從結石組成成分來看,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結石成分的混合性結石占絕大多數(73%),單純的結石成分結石占少部分(27%),見表1。
3討論
結石紅外光譜自動分析系統結石成分分析是確定結石性質最直接方法,并為制定結石的預防措施和選擇溶石藥物提供依據,同時對ESWL術后殘石的治療具有里程碑的意義[2]。有助于針對性預防結石復發,選擇最佳治療方案。
尿路結石是由多種晶體和基質構成的混合性結石,尿路感染,尿液中的酸堿的改變及各種晶體成分在尿液中的飽和度升高,均可促使尿路結石的形成及生長。結石形成原因復雜,并有一定地區性差異,部分地區是結石高發區,如珠江三角洲地區[3]。而各地區結石成分的組成現地區性差異,如:陜西地區泌尿系結石的主要成分為草酸鈣、碳酸磷灰石和尿酸類結石[4]。而上尿路結石主要以草酸鈣和碳酸磷灰石混合型結石及純草酸鈣結石為主[5]。紅外光譜分析法是紅外光與化學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的結果,當用一束紅外光照射某一物質時,如果某一頻率的紅外光恰好與分子產生能級躍進時的能量相等,該物質的分子就會吸收這一頻率的光能,從而對其產生不同吸收形成紅外光譜,因此,紅外光譜又稱作紅外吸收光譜[6]。
本組采用天津天津LIIR型結石紅外光譜自動分析系統,該系統成功解決了以往紅外光譜法中存在的漏檢與操作繁瑣的技術難題,該系統通過自動解析圖譜來分析結石成分,并可根據各類成分的性質或分量依次列出,顯示分析結果,提供預有針對性防措施,受到患者歡迎。本組中:草酸鈣結石檢出率最高,其他依次是:碳酸磷灰石、尿酸類結石、感染石、胱氨酸結石、尿酸銨結石。混合性結石明顯多于單一成分結石,三鹿奶粉所致的兒童尿酸結石為二水尿酸與尿酸銨的混合結石,在治療上藥物溶石有效。
參考資料:
[1]孫西釗,賀雷,葉章群.正確區分不同性質的尿路結石[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9,24(2):85.
[2]劉麗新,單恩忠,莊應波.916例尿石成分分析與臨床[J].黑龍江醫學,2011,4:265.
[3]孫朝陽.尿石紅外光譜和電鏡圖像與尿石成因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07,11(6):368.
[4]汪鈳.426例陜西地區泌尿系結石紅外光譜成分[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1,6:530.
廣告監督管理是對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者乃至整個廣告行業進行監管,貫穿廣告設計制作到最后的整個環節中。一方面,由于廣告行業成員既有作為廣告經營者的企業,也有作為廣告者的新聞單位,因而使廣告監管具有敏感性;另一方面,廣告市場中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者和廣告受眾這些角色相互重疊。為了充分發揮廣告的作用,要突破我們原有的廣告監管模式,而完善廣告監測系統就是突破廣告監管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完善廣告監測系統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廣告監督管理作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其中之一,廣告的行政執法主要依靠人工。戶外、印刷品廣告一直以來都以日常巡查監管為主,而電視、電臺、報刊的監管,工商人員只能靠每天查閱報刊、看電視、聽廣播進行監測。此外,這種人工監測必然會產生監管標準不一致的問題。每個執法人員因為年齡、文化層次的不同,對法律法規理解的差異,人工監管的標準就必然存在誤差。而且,目前廣告變化多樣,打球的現象更是層出不窮,尤其是隨著互聯網廣告等新興廣告形式的日漸普及,廣告監管的難度越來越大。因此,面對現有的廣告市場,單靠人工監管已經不能適應廣告市場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了,傳統的廣告監管方式面臨巨大的挑戰,完善廣告監測系統迫在眉睫
二、對廣告監測系統的一些構想。
現在的廣告監測系統,就是要利用高科技手段,運用現代化的設備,改變以往人工監測標準的不統一性,提高數據采集的直觀性、廣泛性、準確性、及時性,加強監測分析的客觀性、科學性和信息披露的公正性,用科學的手段解決監管中的難點,以提高工作效率。
筆者認為一個比較完整的廣告監測系統應該由廣告采集、廣告識別、監測數據處理、統計分析、案件處理等子系統構成。監測范圍包括平面媒體(戶外、印刷品、報刊)、電視媒體、廣播媒體、網絡媒體4大媒體,進行實時監測。
對于平面媒體廣告,廣告內容可以通過光盤、網絡傳送導入監測系統數據庫中,系統能夠自動對平面媒體廣告中的文字進行識別,并將識別結果與數據庫中的違規詞語進行對比,自動對廣告進行分類,將所有廣告分為疑似合法、疑似違規兩種,對監測到的疑似違法廣告自動保存至數據庫中。并能夠迅速自動搜索到相關的法律法規,提示工商人員進行再次審查,對其進行規范。此外,比如:房地產廣告中出現“投資回報”,醫療廣告內容中出現“最”、“患者”、“權威”、“專家”、“第一”、“治愈率100%”等違規字詞進行篩選,作出標記,這些廣告是否違規一目了然。如果藥品廣告中出現患者、明星、專家證明等廣告內容,系統將其自動列入疑似違法廣告,并保存至數據庫中,等待工商人員的進一步處理。
關鍵詞:人工智能;廣播電視;內容監測
近年來,中央對廣播電視和視聽新媒體監管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監管的范圍不斷擴大,監管的內容不斷增多,信息處理的復雜度不斷提高,現有監管技術能力亟需提升,為提高廣播電視監測工作效率,滿足日益急迫的內容監測需求,要充分重視將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廣播電視內容監測這一領域,實現對視音頻節目內容的智能化分析和處理,以保障廣播電視和視聽新媒體監管的科學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早期,廣播電視內容監測完全靠人力,這種以人工收聽收看為主的內容監測方式,由于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主觀差錯率較高,已不能滿足海量的內容監測需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近幾年的快速發展,視頻中的人像、語音、字幕和場景等特征均可以通過機器學習的算法實現結構化,這也為視音頻內容的識別和審核提供了方便,大大地減少人工審核的工作量,提高了廣播電視播出安全性[1]。因此,將人工智能技術帶入到廣電監測領域是廣播電視監測部門提升部門智能化工作能力的重要探索,是海量數據下高效監管的必然選擇,是構建數字化監測網、保障廣電安全的重要之舉。本文針對廣播電視內容監測的特點和需求,設計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廣播電視內容監測系統,從系統的硬件架構、系統功能和應用流程等方面進行闡述[2]。
1廣播電視內容監測系統架構
隨著對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各廣播電視監測部門需及時掌握所轄區域內的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的播出情況,是否存在廣告、新聞等節目內容不符合總局相關規定要求的情況,因此,本系統主要功能集中體現在廣告監管和新聞節目的內容監管。廣播電視內容監測系統搭建在云計算平臺上,由云平臺提供統一的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和網絡資源,主要分為廣告監測區、新聞節目內容分析區、存儲區、審核管理客戶端區等4個部分。通過內容識別、檢索等技術,針對轄區內廣播電視節目播放的廣告內容,自動發現、記錄、匯總商業廣告、公益廣告以及各類違規廣告的詳細信息,及時掌握各類違規廣告的播出動態,準確遏制違規廣告的傳播;同時對廣播電視新聞節目進行內容分析,實現播出內容中重點敏感人物鏡頭片段的檢出,快速查找新聞輿情視頻片段,發現電視節目中的敏感內容,從而確保電視播出內容不存在相關的違規情況。系統硬件架構圖如圖1所示。根據系統需求在相應區域部署劃分虛擬化服務器,廣告監測區主要完成廣告監測數據的分析、處理,并對外提供檢索查詢服務;廣播電視新聞監測區主要完成新聞節目內容以及敏感人物的分析、處理,并對外提供檢索查詢服務。存儲區為系統提供基礎支撐,完成對所有廣播電視節目的采集存儲及特征碼提取,并為各業務子系統提供文件訪問、數據存儲服務。客戶端審核區為系統應用展示和操作,完成對服務器的配置與檢出結果的數據審核,包括廣告監測結果審核、新聞輿情監測結果審核、敏感人臉識別結果審核、敏感人名語音關鍵詞結果審核。
2廣播電視內容監測系統功能
2.1人工智能處理引擎
通過人臉識別、場景識別、語音識別、文字識別等技術,實現節目內容的智能拆條編目及標簽化處理,便于進行查詢、檢索、分類,通過進一步挖掘分析,實現節目內容評估分析統計,最后生成節目內容分析報告。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對節目自動化、智能化的多業務識別分析,實現節目內容標簽化處理。處理分析手段覆蓋人臉識別、場景識別、語音識別、文字識別等技術。內容分析任務可根據“人臉識別”“場景識別”“OCR識別”“語音識別”等模塊[3],選其中一個或多個進行定向任務分析。人臉識別:對節目畫面中的人臉區域進行自動識別、標注、存儲。能夠快速、準確發現節目當中出現的政治人物、明星人物等,對重點人物出現時間,持續時長進行標注。場景識別:對節目畫面中出現的各類景物對象、特定場景進行自動識別、標注、存儲,后續即可利用關鍵詞識別技術進行篩選,快速檢索到目標數據;通過轉場識別技術,有效識別節目的轉場畫面,以此判斷轉場出現的時間點,以此進行場景分割,對節目進行分割拆條。OCR識別:對節目畫面中的文字區域進行自動識別、標注、存儲,后續即可利用關鍵詞識別技術進行篩選,快速檢索到目標數據;自動識別標題板中的字幕、標題。當字幕和標題內容出現變化時,判斷節目內容變化,以此為依據進行拆條。語音識別:對節目伴音進行語音轉文字處理,后續即可利用關鍵詞識別技術進行篩選,快速檢索到目標數據;根據說話人的語音特征形成特定的分布,來辨別判斷節目內容中說話人的變化,對節目進行分割拆條。
2.2業務功能
(1)廣告監測廣告監測主要包括廣告自動識別、新廣告自動發現、廣告違規研判、語音內容檢索和管理等功能。系統具有自動分析和識別功能,基于已知廣告模板庫,完成每天廣告的智能識別處理,形成廣告播出日志記錄,根據設置好的合法或者非法樣本,經過比對確定該廣告是否違規,能夠自動檢測到正常廣告、違法廣告出現的時間、時長以達到自動識別的目的;采用重復性視音頻片段檢測技術,利用廣告重復滾動播出的特征,自動發現廣播電視中播出的疑似新廣告片段系統,主動發現疑似廣告。系統根據識別得到的播出結果進行違規研判,從實時視音頻信號輸入到廣告識別結果形成無需人工參與,能夠由系統自行完成。(2)新聞監測新聞監測主要包括輿情監測和敏感人物監測等功能。系統根據設置好的敏感輿情專題進行檢索,快速定位符合要求的敏感新聞輿情視音頻片段,檢索到的文本通過音視頻關聯回放,并將編審后的結果錄入敏感輿情庫,同時可對敏感新聞視頻段進行實時的取證、下載和管理;可根據新聞輿情監測的頻道、任務,對新聞語音識別后的文本結果進行瀏覽與審核,用戶可按“句”對識別結果進行新聞視頻的定位回放與識別結果文本的查看與修改。敏感人物監測綜合采用人臉識別、語音關鍵詞檢索技術,主動發現節目中出現敏感人物的畫面,以及出現的敏感人名的語音,從而自動發現廣播電視中敏感人物的違規播出情況。
3廣播電視內容監測系統應用流程
系統通過流媒體將廣播電視節目分發給廣播電視內容監測系統,完成廣播電視新聞和廣告節目的自動識別、發現、審核、管理功能,實現廣播內容安全及意識形態監管。系統應用流程圖如圖2所示。廣播電視監測前端對已監測的頻道進行每日采集EPG數據,對于新增的EPG則保存,對于有變更的數據則更新。通過流媒體實時拉取音視頻節目流分發給廣播電視內容監測系統,系統支持設置違規事件和頻道的識別任務,包括敏感人物、敏感關鍵字、違規等級等參數,隨后下發識別任務給識別引擎,識別引擎根據任務,達到預設的時間點,開始拉取視頻進行識別,識別完成將結果上報平臺,如有違規事件發生,則同時將告警數據上報。系統接收識別結果后,對結果打上識別標簽,加入搜索引擎庫,方便后續檢索,提供文本檢索、圖片檢索、視音頻檢索等綜合檢索功能。識別結果支持查詢、修改、保存。
一、廣播電視監測系統設計要求
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監管及廣告智能監測系統通過對前端采集設備,對各類節目信號進行數據采集,通過監測主機,進行數據的匯集、處理、分析等,實現對節目的質量監測、內容監測、廣告監測、節目存儲與回放、應急調度等五方面的智能監測與管理。
1.質量監測
有線電視分配網、無線廣播電視的自動監測設備和數據采集傳輸設備,對前端播出中出現的重大停播事故和播出質量進行監測,及時發現前端各套節目播出中的重大異態,匯總、處理、分析監測數據,及時發現劣播、停播事故情況,及時通知廣播電視播出機構進行有效處理,對本地分配網安全播出的記錄根據需要隨時進行調用、傳輸、匯總分析。
2.內容監測
通過音頻監測系統和視頻監測系統,對廣播信號進行彩條顯示和信號監聽,對電視信號進行單/多畫面監看,實現對前端播出的節目進行實時監看,及時了解播出的頻道和播出的節目內容。
3.廣告監測
對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中播出的廣告時間、時長、內容等進行監測,及時判別和發現是否存在違規廣告,對廣告及時監管,提供查詢、報表打印等服務。
4.節目存儲與回放
設置存儲系統,對監測數據、地方自辦的廣播電視節目、以及需要存儲的相關廣播電視節目進行全程錄音錄像存儲,以便對劣播、停播信號及有問題的廣告節目進行查看和取證,提供節目內容回放,下載導出等功能。
5.應急調度
建立應急調度通訊系統,采用短信群發方法向市、縣廣播電視機構、安全播出負責人、傳達上級指令通知,保持可靠的通訊聯絡,及時掌握各播出機構安全情況、有效、快捷處置突發事件。
二、設計目標
連云港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監管及廣告智能監測系統設計目標,采用多套嵌入式模擬監測設備、多套嵌入式數字監測設備,完成在市級和縣級模擬、數字信號的安全監測、質量監測與內容監測,每套監測前端具備2TB的存儲容量,錄像存儲以700K的H264壓縮格式存儲,可以支持32套節目的7天的存儲。采用2套惠普服務器,完成流媒體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所具有的各項功能:采用2套惠普工作站,完成網絡用戶對轄區內監測前端數據統計、管理和轉發上級的任務。考慮到將來監測規模與對象的變化,在系統規劃與設計中我們將進行標準化接口設計與通用接口安全鏈接技術,使系統更具兼容性、冗余性等特點,為日后監測頻道的增加或功能的擴展建立基礎。同時,系統能夠非常方便地對采錄的電視、廣播節目內容進行回放,針對廣告內容進行查詢和記錄。并將所有的記錄信息進行存儲、歸檔分類等。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監管及廣告智能監測系統主要利用數字化監測設備,以音視頻數字化技術為基礎,通過音視頻編解碼、語音智能識別等技術手段,對廣播電視節目內容、質量等監測,實現對本地區各類廣播電視信號的有效管理,并對一些重點頻道進行節目內容識別和廣告分析。實現廣告市場的規范化管理,并為廣播電視的有效、科學監管提供依據。實現對7套AM頻率廣播~1:17套FM頻率廣播節目的采錄、分析、存儲,需要進行質量監測和內容監測。節目進行15天全程24小時錄音存儲服務。對市廣播電臺播出的4套自辦節目進行廣告監測。對連云港市內共70套標清數字電視的進行質量監測與監看,當節目播出過程中出現停播、圖像丟失、伴音丟失等重大異態狀況時,快速相應并進行報警處理。對本市5套自辦節目進行全程24J'''',時存儲15天。對市臺3套節目、1套市有線網絡公司電視節目進行廣告監測。對目前播出的10套高清電視進行監看。對6套無線電視(4套無線+1套地面數字電視+1套CMMB電視)進行監測,對4套無線進行質量監測,并全程24小時存儲15天。對網絡電視,包括網絡傳輸的連云港人民廣播電臺節目和電視臺節目進行監看。四縣有線電視4套自辦節目進行信號的監測監看。具有完善的報表統計功能,可對各項關鍵要數進行統計和查詢,具備報表輸出、打印功能,方便為相關人員的調用,提供決策參考。被監測數字電視、無線電視、FM/AM廣播、CMMB、IPTV等信號在大屏幕墻上集中顯示及監看。
三、系統功能設計
按照監測業務的功能要求,連云港市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監管及智能監測系統平臺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節目內容的回放、節目安全監測、廣告自動監測和大屏幕顯示等。
1.節目內容的采錄
通過前端的音視頻采錄設備對重點廣播及電視信號進行24/J'''',時不間斷采錄,設置一定期限,自動更新節目內容,實現安全自動存儲,通過回放系統實現對所有節目的回放,可按照錄制時間等項目進行查詢、播放、下載等。
2.質量及節目內容監測
通過監測主機,實現對數字電視及廣播節目的播出質量和內容進行實時監測,包括停播、圖像丟失、畫面靜止、伴音丟失等異態狀況進行報警,并存儲節目內容與錄像相關信息。
3.廣告自動監測
通過廣告監測模塊,實現對廣播與電視節目樣本的截取、處理與比對分析,實現廣告節目智能識別。為了能對播出廣告內容進行有效監測,必須能在眾多的節目中,準確識別節目的內容,特別是在線識別。而又不影響節目的質量,就要求所采用的識別算法具有非常高的識別效率。根據需求,采用智能聲音識別技術的廣告監測系統。由于對聲音的處理相對來說,識別計算量要少很多,便于組建大容量監測系統。
4.節目存儲與大屏幕顯示
配置存儲陣列,對重點廣播及電視節目內容進行存儲,提供查詢、回放等功能,并且通過多塊LED液晶電視組成大屏幕顯示墻,將數字電視、無線電視、FM/AM廣播、CMMB、JPTV等進行集中監視,并將各種報警信息在大屏幕上顯示。
四、系統架構及實施
根據監測對象、任務、類型、樣本來源等的不同,廣播電視內容監管系統包括以下幾部分:前端采錄系統、存儲系統、廣告電視內容智能識別系統、大屏幕顯示系統和管理系統等。
1.多路廣播信號監測主機
廣播解調設備主要是將FM/AM的射頻信號解調成音頻信號,我們采用RDM208多路廣播信號解調設備,對音頻信號進行采集、壓縮,并將壓縮后的信號保存在存儲服務器及陣列中,同時將音頻信號送到信號采集站進行錄音。RDM208多路廣播信號解調器可以同時對8個模擬信號輸入,各自獨立工作,互不干擾,每個調諧器可以預置20個頻率,面板上LCD顯示窗的界面可以同時顯示4個調諧器的頻道狀態,通過翻屏選擇需要顯示的調諧器狀態。可快速設定或選擇每個調諧器的頻道和頻率。廣播信號監測主機最多可同時對16路廣播信號進行采集,在采錄界面上實時顯示各路信號的音量彩條,并且具有軟調音臺,可以根據各路信號的大小,進行增益調節,同時用監聽按鈕實時地監聽任何一路輸入信號,特別是針對廣播的時段特點,可以一周每天分別設置采錄時間表,以保證進行有效采錄,提高系統運行效率。通過D型接口輸出8路音頻信號。AM信號調諧范圍為522—1611KHZ,FM信號的調諧范圍為87.5—108MHZ。RDM208多路解調器具有RS232控制接口,上位計算機可以通過該接口,靈活設置各路通道的接收頻率。
2.音頻監聽監看
監測主機通過VGA接口把多個通道的音頻監測信息送到液晶屏上組合顯示,提供以實時變化的彩條音柱來指示音量的大小,監測報警主要是針對音量大小和音頻丟失,只顯示每套節目的聲道音量柱和通道名稱,音頻波形圖和其它詳細信息則采取操作機上顯示,當用戶需要詳細信息分析某通道的音頻信號時可選擇顯示該聲道詳細信息。其中波形圖可以選擇按照1/3倍頻程:~EI2/3倍頻程中的任一種進行顯示,將源信號截取信息內容與目的的信號內容進行對比。同時通過音箱監聽設備實時的監聽通道的聲音,監聽設備的聲音直接來自音頻監測終端而不是監測主機,當選擇監聽某一路通道時,監測主機通過網絡接13發送監聽命令給音頻監測終端,音頻監測終端就將該路的音頻信號輸出給監聽設備,可以最大限度的確保監聽的實時性。監測參數設置,系統可以設定每個通道不同的監測時段,每一路音頻參數的監測門限也可以單獨設置。報警功能,根據所設置的報警門限進行報警,報警形式包括圖形變色,語音報警,可以對報警方式進行設置。數據庫記錄查詢,對監測的音頻通道進行全程錄音存儲,系統可以把報警信息、錄音文件通過數據庫進行保存,并支持網絡的各種數據查詢,事后故障分析,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錄音文件下載。支持各種數據查詢能打印相應的信息。點擊查詢結果記錄時,軟件能調出相應區間的錄音文件,也可以鼠標拖拉定位,選擇性地播放。存儲系統,存儲系統通過網絡接口與集中控制機和各個前端監測主機相連,存儲前端發送過來的錄音文件、監測信息,便于統一的管理和查詢。監測前端可以實時的顯示出存儲系統的磁盤使用情況,磁盤存儲器15天自動清理刪除。
3.多路無線模擬電視信號監測主機
電視解調設備主要是將電視射頻信號中圖像和伴音分別解調成視頻信號和伴音音頻信號,我們采用VDM108多路電視信號解調器,可同時接收多路無線電視信號,對音視頻信號進行采集、壓縮,并將壓縮后的信號保存在存儲服務器及陣列中,同時將視頻、音頻信號送到采集站進行錄音錄像。VDM108多路電視信號解調器可以同時對8路電視信號進行解調,各自獨立工作,互不干擾,每個調諧器可以預置20個頻道,每屏LCD顯示窗13可以同時顯示8個調諧器的頻道狀態,面板上可以快速設定或選擇每個調諧器的頻道。電視信號監測主機最多可同時對16路廣播信號進行采錄,采錄采用H.264壓縮格式,各路的壓縮碼流可選,根據各頻道的播出時間,各頻道的采錄時間可以單獨設置。在采錄過程中,界面實時顯示各路信號的視頻圖像,同時可以對視音頻信號進行監視監聽。為了保證采錄質量,可以對各路信號的亮度、色度、對比度、飽和度等參數進行單獨調節。采錄的視頻文件,可保存在本機硬盤,也可以自動發送到文件服務器。電視RF輸入頻率46—870MHZ,通過串13可遠程設定電子調諧器頻道,或查詢調諧器當前的頻道。通過D型接13和RCA接口輸出8路音頻信號,BNC接口輸出8路視頻信號。VDM108多路調諧器具有RS232控制接口,上位計算機可以通過該接口,靈活設置各路通道的接收頻道。
4.多路數字電視信號采集前端
數字電視監測前端可同時接收多路電視信號,并對音視頻信號進行采集、壓縮,將壓縮后的信號保存在存儲器及陣列中。是由多通道有線數字電視監測卡、多通道IP碼流解擾卡、FM/AM解調監測卡、視音頻編碼卡和嵌入式機箱組成。監測前端支持QAM、QPSK、ASI信源輸入,通過對QAM/QPSK信號進行解調,對加密碼流進行大卡解擾,對解擾后的清流進行網絡IP組播,對碼流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對QAM頻點進行輪詢,完成數字信號的安全監測、質量監測。
5.解碼服務器
通過UDP協議,獲取局域網中的組播碼流,便于信號調度、多畫面顯示主機的配置,也可以很好地適應信號規模的擴展,降低了系統施工和維護的復雜度。數字電視解碼服務器可數字解碼、轉碼錄像標清數字電視多畫面顯示,監測報警,對IP的音視頻ST流進行編碼存儲,并進行各種質量分析和報警。同時輸出VGA信號到大屏,進行多畫面顯示。支持MPEG2\H.264~VS的高/標清視頻解碼;支持MP2\MP3\AC3"C,AC的音頻解碼。每套系統可以處理多路MPEG2高清節目或多路H.264高清節目,同時,支持對高清節目的5.1聲道伴音進行六個聲道的解碼、監聽、彩條顯示。可以針對重點節目實時監測對普通節目輪巡監測,每個窗口可以單獨設置監測對象,實時和輪巡的節目畫面顯示互不影響。系統可以對指定節目進行時段或觸發錄像。錄像采用高效的H264編碼,錄像參數支持自定義;同時采用磁盤預分配、延時寫入等技術,提高了存儲的穩定性等功能。
6.廣告監測服務器
廣告監測服務器包括數據存儲與分析,是整個音頻廣告自動監播系統的核心設備,它主要是根據樣本庫中各種廣告的特征文件,從采集工作站采集到錄像文件中,識別廣告,并建立廣告檢測數據庫。包括廣告播出時間、結束時間、播出次數、播出頻率等。系統服務器負責整個系統的數據存儲和數據處理。信號采集終端的數據以及廣告分析結果將自動匯總到數據服務器。包括:
(1)對采錄的文件進行矢量化處理,提取音頻特征文件,以供分析、對比處理。
(2)將經過矢量分析后的聲音特征文件和樣本矢量特征文件進行高速對比分析,識別出廣播電視節目的廣告內容,并將相關的信息寫入數據庫。
(3)從多路監測信號采集站采集到的電視信號或廣播信號中尋找廣告,并將廣告從采集文件中截取出來,形成樣本文件。并按照樣本頻道、時間、名稱、類別等進行編目發送,建立起完整的樣本庫。
(4)存儲所有的廣告樣本資料,包括樣本文件以及樣本屬性等。
(5)接收廣告識別站分析出的廣告識別結果。
(6)存儲截取的廣告。生成廣告資料檔案,供日后查詢。
(7)采錄數據存儲與整理。
244\時不間斷采錄24套音視頻文件并至少保持15天,配置了兩個146G大容量SAS硬盤作系統盤,配置6個300G大容量SAS盤作為數據盤,為了保證系統的安全性,考慮加入磁盤陣列,以保存音視頻采錄文件及廣告識別結果等,使系統冗余性和安全性有很大提高,滿足以后監測頻道增加時所需。
7.數據庫服務器
建立節目采錄數據庫、故障信息以及廣告檢測數據庫,對所有的音視頻文件進行文件存儲管理,同時對所有的數據和用戶權限等進行管理。
8.查詢站
可根據廣告名稱、種類、保存頻道、保存日期等條件,查詢各種廣告播出信息和統計分析結果。所有查詢結果,可以按照需要進行打印,也可以導入到EXEL庫,進行各種數據分析和統計。
9.大屏顯示站
將市級和下屬4縣的數字電視、無線電視、FM/AM廣播、CMMB、IPTV等進行集中顯示,實時監視。高清頻道節目用55”LED液晶顯示,同時同步顯示故障報警信號。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它們在而下方面有區別:
功能和服務
輿情監測系統的數據是經過過濾、分析和挖掘的,具有豐富的統計數據,輿情監測系統的主要功能并不是提供輿情信息的搜索,而是具有自動發現,趨勢分析,專題追蹤,自動預警,自動分類等功能,而互聯網搜索引擎只能提供相關的搜索服務,同時搜索結果出于商業利益的驅動,摻雜很多的不合理的因素。
采集范圍
輿情監測系統所采集的信息范圍是定向的,是用戶關注的特定區域、特定領域的網站,針對這些網站可以做到全面采集和準確精確。也可以全網監測。但是baidu/google等互聯網搜索雖然采集范圍廣泛,但是針對具體的輿情載體,采集深度不夠,采集不全面。
更新速度
輿情監測系統用戶可以自己設置采集的更新頻率,對于輿情高發的載體網站可以做到分鐘級的更新,這一點互聯網搜索引擎是無法達到的。互聯網搜索引擎的采集周期一般都是數天或者數周,甚至會出現漏采,無法采集的情況。
采集的網站種類
輿情監測系統可以做到對新聞,論壇,博客,貼吧等輿情載體的全面采集,尤其是針對論壇,博客這些“草根”媒體(這些媒體往往是輿情高發區域),實現全面、迅速的輿情采集的同時,可以采集信息的點擊數,回復數,轉載數等等。而互聯網搜索引擎大多是采集新聞網站,而對于論壇,博客等等往往無能為力,更無法提供輿情分析需要的統計數據。
采集數據的有效性
互聯網搜索引擎所采集的數據,往往是沒有經過過濾的,甚至充斥著大量的廣告等垃圾信息。這些信息往往可以作為輿情的并不多。而輿情監測系統所采集的數據全部都是有效的,和用戶相關的,真正稱之為輿情的數據。
輿情信息儲存和利用
輿情監測系統的信息是儲存在用戶本地的,可以進行歸檔,分析利用以及作為應用系統的數據來源,但是針對互聯網搜索引擎中的數據,用戶沒有任何干預的手段,只能通過其固定的檢索服務進行訪問。
相關信息的數量
百度和谷歌等互聯網搜索引擎雖然擁有絕對多的數據量,但是對于和用戶相關的輿情信息,由于其沒有定向采集全面,深度等優勢,其收錄數量就會大大低于輿情監測系統。另外,輿情監測系統集成了互聯網搜索引擎的元搜索功能。
《綠色科技》(英文名: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由湖北省林業廳主管、花木盆景雜志社主辦、武漢新興綠色科技研究所協辦的綠色科技類學術期刊。本刊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網、萬方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龍源國際期刊網、等全文收錄期刊。本刊創辦于1963年,月刊,國內統一刊號:CN42-1808/S,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4-9944X,國際大16開本精美印刷,全國公開發行。是全國從事農業、林業、生態、環保、旅游、自然資源、綠色產業與經濟、綠色建筑等行業科研、教學、經營、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參考刊物和臺。
訂閱:本刊市場部
廣告許可證:武工商廣字4201004000421號
定價:20元全年:240元
編輯部地址:武漢市洪山區民族大道888號錦繡龍城B41-1802郵編:430073
電子郵箱:
網站地址:Http://
電話:027-81328210027-81328693傳真:027-81328693
武漢泰肯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環境信息公開公示
根據《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的有關要求,武漢泰肯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環境信息公示如下:
一、企業簡介
武漢泰肯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于1999年5月14日,企業法人陳萬紅,注冊地為武漢硚口區長豐鄉農利村工業園,是專業從事環境在線監測儀器研發、生產、制造、集成、安裝和運行維護服務的高科技型公司。
二、企業承擔項目情況
受武漢市環境監察支隊委托,公司承擔2012年武漢市非國控和國控重點企業廢水在線監測系統的運營工作,根據2012年國控及非國控企業名單,工作范圍包括:湖北友芝友乳業有限責任公司、武漢毅峰印染有限公司、武漢沃特科凌水務發展有限公司(武漢邾城污水處理廠)、武漢市光明乳品有限公司、湖北紐蘭藥業有限公司和武漢樂百氏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六家業主單位共六套廢水自動連續監測設施的日常運行維護。各項目點污染物排放種類、濃度以及各現場點在線監測設施運行情況具體如下:
(1)湖北友芝友乳業有限責任公司
該單位主要生產乳制品,日加工鮮奶約1200t。廢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安裝于廢水排放口。其主要監測項目:COD、流量、pH值、氨氮。污染物排放濃度:COD 0~100mg/L,pH值6~9,氨氮0~15mg/L。
廢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設施運行狀態良好,運營工作均按照國家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的相關規定執行。
(2)武漢毅峰印染有限公司
該單位主要生產各類全棉、全滌、滌棉、化纖、混紡等系統產品。廢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安裝于廢水排放口。其主要監測項目:COD、pH值、流量。污染物排放濃度:COD 0~500mg/L,pH值6~9。
廢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設施運行狀態良好,運營工作均按照國家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的相關規定執行。
(3)武漢沃特科凌水務發展有限公司
武漢沃特科凌水務發展有限公司(武漢邾城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量2.5萬t。廢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安裝于廢水排放口。其主要監測項目:COD、氨氮、總磷、pH值、流量。污染物排放濃度:COD 0~60mg/L、氨氮0~8mg/L、總磷0~1mg/L、pH值6~9。
廢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設施運行狀態良好,運營工作均按照國家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的相關規定執行。
(4)武漢市光明乳品有限公司
武漢市光明乳品有限公司日處理污水量2.5萬t。廢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安裝于廢水排放口。其主要監測項目:COD、氨氮、pH值、流量。污染物排放濃度:COD 0~100mg/L、氨氮0~8mg/L、pH值6~9。
廢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設施運行狀態良好,運營工作均按照國家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的相關規定執行。
(5)湖北紐蘭藥業有限公司
湖北紐蘭藥業有限公司日處理污水量2萬t。廢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安裝于廢水排放口。其主要監測項目:COD、pH值、流量。污染物排放濃度:COD 0~100mg/L、pH值6~9。
廢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設施運行狀態良好,運營工作均按照國家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的相關規定執行。
(6)武漢樂百氏食品飲料有限公司
武漢樂百氏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日處理污水量2.5萬t。廢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安裝于廢水排放口。其主要監測項目:COD、pH值、流量。污染物排放濃度:COD 0~100mg/L、pH值6~9。
廢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設施運行狀態良好,運營工作均按照國家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的相關規定執行。
三、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公眾可以電話、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與武漢泰肯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系,并及時將意見反饋給我們。
環境信息公開公示單位:武漢泰肯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027-83616856傳真:027-83616856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