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護坡技術論文優選九篇

時間:2023-03-08 15:35:15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護坡技術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護坡技術論文

第1篇

關鍵詞:小冠花;公路護坡綠化;繁殖技術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公路綠化作為生態建設的一部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小冠花因其特有的生物學特性,特別適合作為公路護坡栽植,我國20世紀70年代從國外引進之后,在南京、山西、陜西、甘肅、北京等地栽培生長良好,近幾年經過在東北地區試種后發現,小冠花在不需任何防護處理的情況下,可露地越冬并且生長正常、健壯,是東北地區新興護坡地被植物。

1形態特征

小冠花(CornillaVariaL.)別名多變小冠花,屬豆科小冠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壯,側根發達,呈放射狀,橫向走串,在地表下10cm處縱橫交錯分布,并生長出許多根糵芽,由此可形成新株,故可以用根進行無性繁殖。其主根和側根上部長有形狀不規則的根瘤;莖匍匐生長而枝端斜向上,有棱中空,質軟而柔嫩,長90~150cm,草叢高度僅60~70cm;葉為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9~25枚,全緣,長橢圓形或倒卵形;傘形花序,腋生,每花序由8~22朵小花呈環狀緊密排列于花梗頂端,花冠蝶形,花初開時粉紅色,以后漸變紫紅色,開花期長;莢果細棒狀,長2~4cm,每莢有3~12節,每節有種子1粒;種子細長,呈紅褐色,種皮堅硬,臘質層厚,硬實率高,千粒重4.1kg。

2生物學特性

小冠花抗逆性強,抗旱、耐寒、耐瘠薄、耐鹽堿,但不耐濕。該種根系發達,有很強的再生力和生活力,抗旱性強,在沒有灌溉的條件下也能生長;但生長較慢。一旦雨季來臨水分充足,生長立即加快,在適當灌溉條件下,生長繁茂。小冠花不耐濕,如受水淹,根部易腐爛死亡。小冠花萌發早,抗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中性或微堿性土壤上生長發育較好,在瘠薄土壤也能生長。其1年有2次明顯的營養生長現象,第1次生長為頭年潛伏在地下的越冬芽在早春萌發出土;第2次生長為第1次生長苗進入盛花期后,側根上的不定芽再次萌發出土。多變小冠花發枝力很強,地上枝葉繁茂,單株覆蓋度達4~6m2。

3護坡特點

公路邊坡植被的主要目的是固土護坡,防止公路邊坡被水沖毀,穩定公路路基,附帶美化公路沿線景觀環境。小冠花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根莖型多年生草本植物,抗干旱、貧瘠能力尤其顯著,是坡地防護、綠化美化難得的優良品種。種植當年,地上部分即可形成致密的草層植被,當年實生苗單株草叢覆蓋面積可達0.8~1.7m2,叢與叢之間莖蔓交織,枝葉繁茂,使整個地面全部覆蓋,能阻止暴雨直接沖擊地面,延續雨水滲透時間,阻滯地表徑流形成,防止土壤結構遭到破壞,使地表層土壤形成不同深度的、牢固的穩定層,從而有效穩定土層,固定溝坡,阻擋沖刷和塌陷,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小冠花根系發達,串根性極強,在地下易形成龐大的根群網絡,有利于固結土壤,提高土壤抗沖防蝕性能,從而有效保護路肩、邊坡。特別是在陡坡和高填方路段栽植,對減少水土流失有明顯的效果。

4其他用途

小冠花除了能進行公路護坡綠化外,還有很多用途。小冠花根系有很多根瘤,固氮能力很強,同時枝葉含氮3.1%、磷0.2%、鉀3%,是很好的綠肥作物;種植小冠花后的土壤有機質和含氮量都顯著增加,土壤理化形狀也得到改善,能抑制雜草生長,也是果園、林地、沙荒等地的良好覆蓋綠肥;小冠花莖葉柔嫩,營養豐富,是牲畜的優良飼草;另外,小冠花花期長,是一種良好的蜜源植物。

5繁殖技術

5.1種子直播法

5.1.1場地整理。由于小冠花種子細小,苗期生長較慢,因此應精心整地,去除樹根、草根、石塊等雜物;然后施入有機肥進行耕翻、細耙、整平。耕層深以25~30cm為宜,經整理后的地塊應達到細致平坦、上松下實。

5.1.2種子處理。春夏秋均可播種。由于小冠花種子硬實率高達70%~80%,播種前應進行種子處理。可擦破種皮,也可用15%的硫酸浸種20~30min,然后用清水洗凈再進行播種。

5.1.3播種方法。多采用撒播和條播法。將種子混入一定比例的細沙土進行播種,通常撒播用種量為22.5~30.0kg/hm2;條播行距30cm,用種量為15kg/hm2,覆土厚度皆為1~2cm,播后適當鎮壓。為保持床面濕潤,利于出苗,可在床面上覆蓋草簾,待出苗后陸續撤除。

5.2育苗移栽法

春天建好苗床澆足水,事先也要進行上述的種子處理,

然后播于苗床覆以粗砂或肥土,用塑料薄膜蓋床保溫保濕,待苗高15cm時移栽大地。陰雨天進行移栽緩苗效果好。

5.3分株繁殖

將生長多年的過密母株挖出,分成單株移栽,栽后壓實土壤澆足水,成活率達90%以上。

5.4截根繁殖

4~5月或雨季把粗壯的根系挖出,截成15~20cm長的小段,每段帶3~5芽埋入土中,覆土4~6cm,保持土壤一定濕度,15d左右即可發芽。

5.5枝條扦插

生長季節截取枝條中部20cm左右長的枝條,斜插于土中,澆透水,注意不能太濕,約20d生根發芽。

參考文獻

第2篇

關鍵詞:防洪工程;生態護坡;內涵;技術;問題

防洪工程中的堤防、河道護坡是一項量大面廣的基礎設施,通過技術創新,來選擇和確立兼顧防洪、生態和節約的工程護坡形式,是水利工程設計和防洪建設的一大課題。人們在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條件下,對生態護坡的要求越來越高。防洪工程生態護坡建設應樹立“尊重自然、恢復自然”的理念,使護坡工程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現將以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就水利防洪工程生態護坡談幾點認識。

一、生態護坡是防洪工程的發展趨勢

生態護坡是現階段人們在對水環境要求越來越高、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歷史條件下,日益受到重視的。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生態與環境惡化日益加重,特別是嚴重的水污染引發了新的治水理念變革,為減少水質污染,與自然環境和景觀相適應的新型生態護坡形式脫穎而出,生態護坡是防洪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對生態護坡的研究也不斷深入。

二、生態護坡的內涵

生態護坡,是指“用活的植物,單獨用植物或者植物與土木工程和非生命的植物材料相結合,以減輕坡面的不穩定性和侵蝕”,其途徑與手段是利用植被進行坡面保護和侵蝕控制。目前,工程界更直觀地把它稱為“邊坡綠化”。生態型護坡是以保護、創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環境和自然景觀為前提,在保證護坡具有一定強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時,兼顧工程的環境效應和生物效應,以達到一種土體和生物相互涵養,適合生物生長的仿自然狀態。

三、生態護坡的技術

我國生態護坡技術近期發展較快,形式多樣的生態護坡技術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較發達城市的河道整治過程中得到應用。目前采用的生態護坡技術主要有:植被草、水力噴播植草技術、土工材料固土種植基、植被型生態混凝土、水泥生態種植基等。雖然它們起源時不一定用于河道護坡和護岸結構方面,但在防洪護坡使用上可以借鑒和參考。下面介紹幾種生態護坡技術:

(一)植物護坡。發達根系固土植物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采用發達根系植物進行護坡固土,既可以達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滿足生態環境的需要,還可以進行景觀賞,在防洪工程護坡方面可以借鑒。城市河道用植物護坡也存在一些問題。護坡當年易被雨沖刷形成深溝,護坡效果差,影響景觀。長期浸泡在水下、行洪流速超過3m/8的土堤迎水坡面和防洪重點地段(如河流彎道)不適宜植草護坡。

(二)土工材料固土種植基護坡。土工材料固土種植基可分為土工網墊固土種植基、土工單元固土種植基等多種形式。土工網墊固土種植基,主要由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網墊和種植土、籽等組成。固土網墊是由多層非拉伸網和雙向拉伸平面網組成,在多層網的交接點經熱熔后粘接,形成穩定的空間網墊。該網墊質地疏松、柔韌,有合適的高度和空間,可充填并存儲土壤和沙粒。植物的根系可以穿過網孔均衡生長,長成后的草皮可使網墊、草皮、泥土表層牢固地結合在一起。另外,現在又出一種土工單元固土種植基,即利用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片狀材料經熱熔粘接成蜂窩狀單元中填土植草達到固土護坡的作用。土工材料固土種植基護坡形式也可以采用混凝土、石籠等做成外框來增加坡面穩定性,雖然比單純植物護坡抗雨水沖刷效果好一些,但還是難以抵御較大洪水侵蝕,還不能應用到堤防迎水坡面。

(三)植被型生態混凝土護坡植被。該型生態混凝土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緩釋肥料和表層土組成。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水泥、適量的細摻和料組成,是植被型生態混凝土的骨架,具有較高透氣性,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被保護土與空氣間的濕、熱交換能力。保水材料以有機質保水劑為主,并摻入無機保水劑混合使用,為植物提供必需的水分。表層土鋪設于多孔混凝土表面,形成植被發芽空間,減少土中水分蒸發,提供植被發芽初期的養分,防止草生長初期混凝土表面過熱。植被型生態混凝土對水流速具有較好的抗沖刷性能,上面的覆草具有緩沖性能。這種護坡受水位驟降的影響較小;在季節性寒冷地區,有利于排出和降低被保護土內含水量,減少凍害破壞。

四、防洪護坡創新中應重視的幾個問題

(一)從政策上支持。長期的防洪護坡工程建設,人們已習慣于建設傳統護坡。對于新技術和創新成果的推廣,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阻力。因此,必須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才能確保新一代護坡技術的廣泛使用。

(二)既重視具體設計,又重視宏觀視野。護坡設計看似簡單,但要做出符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時代要求的優秀方案,必須要將工程師、藝術家、經濟師和環境保護部門的思維溶于一體。在具體設計中應對我國發展中應遵循的模式、能源消耗、礦產總量和污染排放處置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重視科技創新。護坡是一種相對低技術含量的水利工程,如果大量引進采用國外產品,經濟上極不合算。我國是一個治水歷史悠久的國家,都江堰、靈渠、大運河等一批古代杰出水利工程都證明中國人具有無比的智慧。因此,我們要重視科技創新,充分調動水利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護坡產品。

(四)材料的創新是關鍵。河道堤防護坡工程建設耗廢大量的塊石、混凝土預制塊或其他材料,其成本占工程總費用的比例大。因此,一定要重視護坡原材料、半成品生產的技術創新,加快開采、加工、運輸各環節配套升級,制定既開放競爭、又保證規模生產的產業政策,將護坡工程技術發展的切入點定在半成品生產創新上。

(五)建設資源節約型護坡。受資源約束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主要材料、能源、水、土地紛紛告缺,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成為人民關注的焦點。1、重視可行性研究,減少硬化河道護坡。盡量避免河道混凝土護坡建后再拆,不如盡量少建或非工程措施解決,有些河段完全可以這樣做。如:河岸凸凹不平,邊坡土質抗沖刷能力強的河段;河岸灘較岸邊坡平緩、植被生長良好的河段;土堤迎水坡在特大洪水年份也未發生浪坎等險情的河段。當然,硬化混凝土護坡對防洪來說是有利的,只有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上綜合權衡利弊。對河道護坡工程進行科學、嚴謹的可行性研究,是實現資源節約的前提。2、開闊工程技術設計思路。采用何種形式的護坡來實現資源節約,僅從傳統思想上進行優化創新這種可能性不大。必須開拓新的思路。首先,盡量減少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量,其次考慮護坡的造價與使用年限。(1)盡量減少混凝土用量,優化采用天然石材,天然石材從經濟及性能上看都具有優勢。(2)提高預制混凝土構件的強度。強度提高了,可以阻止環境水的侵入,從而保證混凝土塊的抗侵蝕性,增加了使用年限,使護坡的分攤成本小。

五、結語

第3篇

某土木工程項目基坑平面尺寸116.47m×117.3m,基坑施工整平地面標高為19.0m,地下室底板墊層底絕對標高5.95m,基坑開挖深度約13.05m,核心筒范圍局部加深7.05m,加深段平面尺寸26.5m×23.184m。該土木工程基坑支護原設計為“預應力錨索+排樁抗側向土壓力支護結構體系”+“高壓旋噴樁止水帷幕”。然而綜合考慮現場實際情況、試樁取芯效果、施工工期安排、對周邊地塊影響等方面的因素,將“預應力錨索+排樁抗側向土壓力支護結構體系”優化為“鋼筋混凝土內支撐+排樁抗側向土壓力支護結構體系”,將“高壓旋噴樁止水帷幕”優化為“三軸水泥土攪拌樁止水帷幕+支護樁間高壓旋噴樁”。

2邊坡內支撐支護類型比選

目前現場排樁已基本施工完成。由于基坑四周均為待開發地塊,尤其是東側為地鐵已確定開發用地,南側為工商銀行用地,使用錨索將對周邊地塊的開發造成嚴重障礙,所以建議本基坑支護結構下部采用排樁+內支撐體系。根據基坑的平面形狀和目前施工現狀,對以下3種內支撐體系的布置進行了比選。

2.1對撐+角撐布置體系

(1)優點:在環境保護要求較高的情況下,利于控制墻移。(2)缺點:①支撐混凝土用量較多。②核心筒范圍內的立柱樁與工程樁沖突嚴重,影響核心筒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③由于十字交叉桁架與核心筒平面位置重合,核心筒地下三層以上部分的結構必須等到整個地下室地下三層施工完成,混凝土支撐拆除后方可施工,對整個工期有制約作用。

2.2圓形環梁布置體系

(1)優點:①方便挖土和主體結構施工。②支撐混凝土用量較小。(2)缺點:①由于基坑南側和東側地勢較高,北側和西側地勢較低,雖采取了基坑上部放坡的措施,但仍存在一定的坑周荷載不均勻的情況,對支撐體系整體穩定不利。②須等到基坑的整個環梁體系施工完成后,方可進行大面積土方開挖。③對中間環梁的施工要求較高。(3)角撐布置體系:①優點:方便挖土和主體結構施工、施工方便。②缺點:與圓形環梁布置體系相比,混凝土用量較多。由于本項目工程進度和基坑安全都必須確保,而對撐+角撐布置體系對塔樓施工進度制約太大,因此不采用;圓形環梁布置體系不僅對土方開挖進度有一定制約,而且現場地勢情況不利于該體系的整體穩定,因此亦不采用。綜上分析,最終選擇采取角撐布置體系。

3邊坡支護技術優化

3.1支撐豎向布置

原設計排樁標高為13.0m,改為內支撐后,為避免混凝土支撐與主體結構下二層板沖突,將原設計排樁標高調高0.3m,即13.3m,經初步計算分析,基坑上部采用放坡,下部排樁+一道混凝土支撐。

3.2基坑止水帷幕

根據高壓旋噴樁試樁取芯效果顯示,砂礫層與巖層交界面芯樣不是很理想,為了保證深基坑的止水效果,確保深基坑開挖的安全性,將外排高壓旋噴樁改為三軸深層水泥攪拌樁,內排高壓旋噴樁保留。

3.3坑中坑支護結構

坑中坑局部加深7.05m,加深段平面尺寸26.5mx23.184m。根據地層條件,并結合核心筒樁基承臺的施工統一考慮,采用放坡開挖的方式。施工順序要求:(1)放坡后,先施工深坑結構底板及側墻。(2)然后在深坑側墻外側回填土,至樁基承臺底。(3)最后施工樁基承臺和大基坑底板。

4結語

第4篇

【關鍵詞】路基邊坡;模糊數學;綜合評判;評價模型

路基邊坡的穩定是公路工程建設、人民生命財產的重要保證。邊坡巖土體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在地質作用下,具有高度復雜性,使得對路基邊坡穩定性的研究具有模糊性。但路基穩定性研究是公路必須的課題之一,判斷邊坡是否失穩,如何對其進行加固,都是以此為先決條件的因此,邊坡穩定性研究是巖土工程的一個重要部分。

由于影響邊坡穩定性因素具有模糊性和不確定性,且各個因素的量綱又不同并帶有一定隨機性,因此可分為兩種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在此,我們采用模糊理論綜合分析方法,建立模糊評判模型,考慮了各個影響邊坡的隨機因素,對路基邊坡穩定性研究是很好的發展。

一、邊坡穩定性模糊評價模型

(一)確定因素集

建立評判對象的因素集。因素集中的各元素均是評判對象的各種屬性或指標,它們能綜合地反映評價對象的質量,因此可以通過這些因素來評價。

(二)確定評價集

建立評判對象的評判集。評價集中的各元素均是用來評價對象的等級,能夠反映對象的各種評價結果。

(三)進行單因素評判

單獨以某一個影響因素來進行評判,確定評判對象對評價集元素的隸屬程度,稱為單因素模糊評判。設評判對象按因素集中第個因素進行評判,對評價集第個元素的隸屬程度為,則單元素的評判集可表示為。

(四)構造綜合評判矩陣

將因素集各因素對評價集的隸屬度綜合排列,構成綜合評判矩陣:

(五)綜合評判

權重集與模糊評判矩陣的乘積可以有效地反映所有因素的綜合評判,即:

權重集為n維向量,可認為是1行n列的模糊矩陣,,且滿足。此權重集可由統計實驗法、專家法以及層次分析法等獲得,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稱為模糊綜合評判集,稱為模糊綜合評判指標,代表了在綜合考慮所有因素影響的條件下對評價的隸屬度。

(六)最后評判與處理

得到模糊綜合評判指標集后,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最終評判。處理評判指標的方法分別有最大隸屬度法、加權平均法等。通常對于數量型的評判對象,采用加權平均法來處理評判指標。作為的模糊子集,若,先對其進行歸一化處理,即,得到。

二、應用實例

本文對重慶國道某二級公路路基邊坡一試驗段進行實驗分析,將邊坡穩定等級分為五類,即非常穩定、較穩定、基本穩定、不穩定和極不穩定,影響路基邊坡穩定性的因素分別有邊坡土質,水的活動、邊坡的幾何形狀和活荷載的增加,路基邊坡失穩往往不是由于單因素導致的,而是由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引起的。所以,在分析邊坡失穩的具體原因,不能單純的從一個因素方面著手,應該多多考慮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

(一)建立因素集

邊坡土質主要是兩個應影響參數,分別是內摩擦角、粘結力和土的容重,邊坡的幾何形狀分別有坡度與高度,水的活動影響屬于定性因素,我們可按一定的準則對定性變量進行數量化處理,例如將水的活動影響程度分為五個等級:無(100分)、較小(80分)、一般(50分)、較強(30分)、很強(10)。

(二)建立權重集

根據實際邊坡情況和專家的意見,得到各個因素的權重,從而建立權重集

(三)建立評價集

(四)模糊綜合評判矩陣

單獨從某一個因素對邊坡穩定性進行評判,得到每個因素對評價集中各個離散值的隸屬度,各因素評判集為:

(五) 綜合評判

由可得,

再通過最大隸屬度原則,可知邊坡處于較穩定狀態。

三、結束語

邊坡穩定的影響因素較多,且具有不確定性和模糊性,而且有的影響因素具有多層次性,在模糊綜合評判中,通常采用多級多層次模糊結構模型。權重是反映了各個因素在決策中對評判對象的影響程度,直接影響決策的結果。目前權重是憑經驗得到的,往往帶有較重的主觀性,甚至會導致失真。因此,層次分析法的引入,為解決權重引起的問題提供了一個有效路徑。邊坡巖土特性的復雜性決定人們對其認識的模糊性,從確定到不確定,從隨機到模糊,這是邊坡穩定性研究發展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夏卜敬.基于模糊綜合評價和神經網絡對邊坡穩定性的分析研究[D].武漢|;武漢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2008.

[2]歐國林,張娜.模糊數學在路基邊坡穩定性評價中的應用[J].巖土工程與地下工程,2009,29(2):67-68.

第5篇

【關鍵詞】植物防護;工程防護;生態防護系統;綜合防護

1 概述

國際上對生態防護技術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術語,目前一些專家將生態防護技術定義為基于生態工程學、工程力學、植物學、水力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利用活性植被材料,結合其它工程材料在邊坡上構建具有生態功能的防護系統,通過生態工程自支撐、自組織與自我修復等功能來實現邊坡的抗沖蝕、抗活動和生態恢復,以達到減少水土流失、維持生態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及美化環境等目的技術。

邊坡生態防護應該是工程防護與植被防護的適當的結合。邊坡防護的理念應該是以保證邊坡穩定性為出發點,再考慮經濟、環保及美觀。即對于一般地質情況相對簡單,坡度較緩且高度不大的邊坡,如果單獨的植被護坡可以滿足維持邊坡穩定的要求,則可以取代工程防護,這種情況不僅可以美化環境,并且能減少造價;如果地質情況復雜的高陡邊坡,則應該采用工程防護和植被結合的方法。

2 我國山區公路邊坡生態防護研究現狀

我國是個多山的國家,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總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只有13.92%。同時,我國是地質災害嚴重發生的國家,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的51%,而且山地的各種工程(公路、鐵路、水利、礦山及工業民用建筑)的大規模建設會造成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破壞了當地原有植被,形成大面積不同程度的邊坡(或坡地),這些邊坡的存在進一步增加了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的發生強度,也造成局部小氣候的惡化及生物鏈的破壞等生態災害。

國內山區公路邊坡生態防護研究有以下特點:(1)目前比較成熟的技術主要有:三維植被網、漿砌片石骨架植草防護、藤蔓植物護坡、土工格室植草及鋼筋混凝土框架植草護坡等,對于填方邊坡或較緩的中小挖方邊坡實施效果良好,但對于高陡巖質或劣質土邊坡的防護措施,雖然己有如錨桿框架梁、客土噴播、液壓噴播及厚層基材噴射工法等技術出現,但由于山區公路地域性的差別,而引起的地質土質差別較大,籠統照搬試點成功技術大多達不到滿意效果,缺乏生態防護技術適應性研究,造成資源和財力的浪費。(2)對單一防護形式研究較多,但對于防護體系的研究較少,缺少綜合防護研究;同時,在生態防護的重要內容—植被恢復中,缺乏系統全面的恢復理論研究,物種選擇顯得很隨意,沒有進行基于恢復生態學理論基礎上的篩選與配置,導致了綠化效果的千差萬別,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與浪費。(3)在防護形式研究中,缺乏對不同防護模式對邊坡穩定性影響的計算分析,大多為定性分析,缺乏數據支撐。

3 易北公路生態防護技術的應用

3.1 地形地貌

易北公路位于云南省尋甸縣境內,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地處云南省東北部,本項目穿越地貌相對高差在300m以下,主要地貌類型為構造侵蝕~剝蝕、溶蝕谷地、丘陵和低山地貌,最高海拔約2264m,最低海拔約1871m。項目區地處我國東南季風與西南季風接觸地帶,屬低緯度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降水水源主要由印度洋孟加拉灣的暖濕氣流提供。

3.2 邊坡生態防護系統設計

3.2.1 種草護坡

種草護坡采用狗牙根。狗牙根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根狀莖和匍匐枝,須根細而堅韌。匍匐莖平鋪地面或埋入土中,長10~110cm,光滑堅硬,節處向下生根,株高10~30cm。葉片平展、披針形,長3.8~8cm,寬1~3mm,前端漸尖,邊緣有細齒,葉色濃綠。穗狀花序3~6枚呈指狀排列于莖頂,小穗排列于穗軸一側,有時略帶紫色。種子長1.5mm,卵圓形,成熟易脫落,可自播。狗牙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陰性和耐寒性較差,最適生長溫度為20~32℃,在6~9℃時幾乎停止生長,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狗牙根耐踐踏,侵占能力強。狗牙根繁殖能力強,但種子不易采收,多采用分根莖法繁殖。

3.2.2 三維植被網護坡

采用狗牙根和紫藤混種。紫藤為暖帶及溫帶植物,對氣候和土壤的適應性強,較耐寒,能耐水濕及瘠薄土壤,喜光,較耐陰。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向陽避風的地方栽培最適宜。主根深,側根淺,不耐移栽。生長較快,壽命很長。纏繞能力強,它對其它植物有絞殺作用。三月現蕾,四月盛花,每軸有蝶形花20~80朵。紫藤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根、種子入藥,性甘,微溫,有小毒。樹皮含貳類,花含揮發油,葉子含金雀花堿等。與狗牙根一起混播,屬于灌木+草本組合,增強固土能力和生態性,坡面植被參差不齊,高低有致,有立體美感。

3.2.3 拱形骨架植草護坡

采用狗牙根和黃金菊混種。黃金菊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狀葉有細裂,花黃色,花心黃色,夏季開花。全株具香氣,葉略帶草香及蘋果的香氣。生長習性喜陽光,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或土質深厚,土壤中性或略堿性。作為護坡灌木與狗牙根混合作用,屬于灌木+草本組合。

3.2.4 錨桿框架梁植草護坡

梁鑲六棱塊內培土15cm,采用爬山虎、紫藤、黃金菊混種。爬山虎屬多年生大型落葉木質藤本植物,其形態與野葡萄藤相似。藤莖可長達18公尺(約60尺)。夏季開花,花小,成簇不顯,黃綠色或漿果紫黑色,與葉對生。花多為兩性,雌雄同株,聚傘花序常著生于兩葉間的短枝上,較葉柄短。紫藤和黃金菊在坡塊內按每塊各三株比例混播,靠平臺的一排六棱塊內栽植爬山虎,每個六棱塊內一株,選擇蔓長1.2m的株苗。

3.2.5 碎落臺及挖方邊坡平臺種植

碎落臺:在邊溝碎落臺上以2.5米間距規則式栽植1株海桐球,每間隔80米分別栽植一叢紫葉李(2株)和紫薇(2株)、紅繼木球(2株)組合,苗木栽植后統一對土路肩和碎落臺人工鋪草皮。草本植物為狗牙根。

護坡喬木紫葉李是喜光也稍耐陰,抗寒,適應性強,以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為有利。怕鹽堿和澇洼。淺根性,萌蘗性強,對有害氣體有一定的抗性。護坡灌木海桐球為亞熱帶樹種,喜溫暖濕潤的海洋性氣候,喜光,亦較耐蔭。對土壤要求不嚴,粘土、沙土、偏堿性土及中性土均能適應,萌芽力強,為中性樹種,在陽光下及半陰處均能良好生長。適應性強,有一定的抗旱、抗寒力,喜溫暖、濕潤環境。耐鹽堿,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耐修剪,萌芽力強。紅繼木球喜光,稍耐陰,但陰時葉色容易變綠。適應性強,耐旱。喜溫暖,耐寒冷。萌芽力和發枝力強,耐修剪。耐瘠薄,但適宜在肥沃、濕潤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

4 結論

本文結合對易北公路的氣候、地質地貌及植被情況經過調查分析,結合工程特點,在確定邊坡形式的基礎上,選取了不同邊坡條件下的防護形式,并針對不同的防護形式進行了恢復植被物種選擇與配置。

沿線應用了多種生態防護形式,包括:種草護坡、三維植被網護坡、拱形骨架植草護坡及錨桿框架梁植草護坡。沿線用了多個品種的綠化、護坡植物,有草本植物:狗牙根;喬木有紫葉李、紫薇;灌木有海桐球、紅繼木球、紫藤、黃金菊;藤本植物有爬山虎。對不同位置、不同的邊坡采用了不同的配置:包括草+灌、喬+灌、草、灌+藤本等多種組合方式,建立了公路邊坡完備的植被群落,創造了公路兩側綠化帶高低錯落的多層立體景觀。

參考文獻:

[1]方華.植被護坡現狀與展望[J].水土保持研究,2004(03).

[2]席嘉賓等.高等級公路邊坡綠化草的建植與管理技術.公路.1998(03).

第6篇

論文摘要闡述了公路護坡綠化植物小冠花的形態特征、生物特性、護坡特點以及除公路護坡綠化外的其他用途,介紹了其繁殖技術,如種子直播法、育苗移栽法、分株繁殖、截根繁殖和枝條繁殖。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公路綠化作為生態建設的一部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小冠花因其特有的生物學特性,特別適合作為公路護坡栽植,我國20世紀70年代從國外引進之后,在南京、山西、陜西、甘肅、北京等地栽培生長良好,近幾年經過在東北地區試種后發現,小冠花在不需任何防護處理的情況下,可露地越冬并且生長正常、健壯,是東北地區新興護坡地被植物。

1形態特征

小冠花(CornillaVariaL.)別名多變小冠花,屬豆科小冠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壯,側根發達,呈放射狀,橫向走串,在地表下10cm處縱橫交錯分布,并生長出許多根糵芽,由此可形成新株,故可以用根進行無性繁殖。其主根和側根上部長有形狀不規則的根瘤;莖匍匐生長而枝端斜向上,有棱中空,質軟而柔嫩,長90~150cm,草叢高度僅60~70cm;葉為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9~25枚,全緣,長橢圓形或倒卵形;傘形花序,腋生,每花序由8~22朵小花呈環狀緊密排列于花梗頂端,花冠蝶形,花初開時粉紅色,以后漸變紫紅色,開花期長;莢果細棒狀,長2~4cm,每莢有3~12節,每節有種子1粒;種子細長,呈紅褐色,種皮堅硬,臘質層厚,硬實率高,千粒重4.1kg。

2生物學特性

小冠花抗逆性強,抗旱、耐寒、耐瘠薄、耐鹽堿,但不耐濕。該種根系發達,有很強的再生力和生活力,抗旱性強,在沒有灌溉的條件下也能生長;但生長較慢。一旦雨季來臨水分充足,生長立即加快,在適當灌溉條件下,生長繁茂。小冠花不耐濕,如受水淹,根部易腐爛死亡。小冠花萌發早,抗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中性或微堿性土壤上生長發育較好,在瘠薄土壤也能生長。其1年有2次明顯的營養生長現象,第1次生長為頭年潛伏在地下的越冬芽在早春萌發出土;第2次生長為第1次生長苗進入盛花期后,側根上的不定芽再次萌發出土。多變小冠花發枝力很強,地上枝葉繁茂,單株覆蓋度達4~6m2。

3護坡特點

公路邊坡植被的主要目的是固土護坡,防止公路邊坡被水沖毀,穩定公路路基,附帶美化公路沿線景觀環境。小冠花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根莖型多年生草本植物,抗干旱、貧瘠能力尤其顯著,是坡地防護、綠化美化難得的優良品種。種植當年,地上部分即可形成致密的草層植被,當年實生苗單株草叢覆蓋面積可達0.8~1.7m2,叢與叢之間莖蔓交織,枝葉繁茂,使整個地面全部覆蓋,能阻止暴雨直接沖擊地面,延續雨水滲透時間,阻滯地表徑流形成,防止土壤結構遭到破壞,使地表層土壤形成不同深度的、牢固的穩定層,從而有效穩定土層,固定溝坡,阻擋沖刷和塌陷,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小冠花根系發達,串根性極強,在地下易形成龐大的根群網絡,有利于固結土壤,提高土壤抗沖防蝕性能,從而有效保護路肩、邊坡。特別是在陡坡和高填方路段栽植,對減少水土流失有明顯的效果。

4其他用途

小冠花除了能進行公路護坡綠化外,還有很多用途。小冠花根系有很多根瘤,固氮能力很強,同時枝葉含氮3.1%、磷0.2%、鉀3%,是很好的綠肥作物;種植小冠花后的土壤有機質和含氮量都顯著增加,土壤理化形狀也得到改善,能抑制雜草生長,也是果園、林地、沙荒等地的良好覆蓋綠肥;小冠花莖葉柔嫩,營養豐富,是牲畜的優良飼草;另外,小冠花花期長,是一種良好的蜜源植物。

5繁殖技術

5.1種子直播法

5.1.1場地整理。由于小冠花種子細小,苗期生長較慢,因此應精心整地,去除樹根、草根、石塊等雜物;然后施入有機肥進行耕翻、細耙、整平。耕層深以25~30cm為宜,經整理后的地塊應達到細致平坦、上松下實。

5.1.2種子處理。春夏秋均可播種。由于小冠花種子硬實率高達70%~80%,播種前應進行種子處理。可擦破種皮,也可用15%的硫酸浸種20~30min,然后用清水洗凈再進行播種。

5.1.3播種方法。多采用撒播和條播法。將種子混入一定比例的細沙土進行播種,通常撒播用種量為22.5~30.0kg/hm2;條播行距30cm,用種量為15kg/hm2,覆土厚度皆為1~2cm,播后適當鎮壓。為保持床面濕潤,利于出苗,可在床面上覆蓋草簾,待出苗后陸續撤除。

5.2育苗移栽法

春天建好苗床澆足水,事先也要進行上述的種子處理,

然后播于苗床覆以粗砂或肥土,用塑料薄膜蓋床保溫保濕,待苗高15cm時移栽大地。陰雨天進行移栽緩苗效果好。

5.3分株繁殖

將生長多年的過密母株挖出,分成單株移栽,栽后壓實土壤澆足水,成活率達90%以上。

5.4截根繁殖

4~5月或雨季把粗壯的根系挖出,截成15~20cm長的小段,每段帶3~5芽埋入土中,覆土4~6cm,保持土壤一定濕度,15d左右即可發芽。

5.5枝條扦插

生長季節截取枝條中部20cm左右長的枝條,斜插于土中,澆透水,注意不能太濕,約20d生根發芽。

參考文獻

第7篇

論文摘要 闡述了公路護坡綠化植物小冠花的形態特征、生物特性、護坡特點以及除公路護坡綠化外的其他用途,介紹了其繁殖技術,如種子直播法、育苗移栽法、分株繁殖、截根繁殖和枝條繁殖。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公路綠化作為生態建設的一部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小冠花因其特有的生物學特性,特別適合作為公路護坡栽植,我國20世紀70年代從國外引進之后,在南京、山西、陜西、甘肅、北京等地栽培生長良好,近幾年經過在東北地區試種后發現,小冠花在不需任何防護處理的情況下,可露地越冬并且生長正常、健壯,是東北地區新興護坡地被植物。

1形態特征

小冠花(Cornilla Varia L.)別名多變小冠花,屬豆科小冠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壯,側根發達,呈放射狀,橫向走串,在地表下10cm處縱橫交錯分布,并生長出許多根糵芽,由此可形成新株,故可以用根進行無性繁殖。其主根和側根上部長有形狀不規則的根瘤;莖匍匐生長而枝端斜向上,有棱中空,質軟而柔嫩,長90~150cm,草叢高度僅60~70cm;葉為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9~25枚,全緣,長橢圓形或倒卵形;傘形花序,腋生,每花序由8~22朵小花呈環狀緊密排列于花梗頂端,花冠蝶形,花初開時粉紅色,以后漸變紫紅色,開花期長;莢果細棒狀,長2~4cm,每莢有3~12節,每節有種子1粒;種子細長,呈紅褐色,種皮堅硬,臘質層厚,硬實率高,千粒重4.1kg。

2生物學特性

小冠花抗逆性強,抗旱、耐寒、耐瘠薄、耐鹽堿,但不耐濕。該種根系發達,有很強的再生力和生活力,抗旱性強,在沒有灌溉的條件下也能生長;但生長較慢。一旦雨季來臨水分充足,生長立即加快,在適當灌溉條件下,生長繁茂。小冠花不耐濕,如受水淹,根部易腐爛死亡。小冠花萌發早,抗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中性或微堿性土壤上生長發育較好,在瘠薄土壤也能生長。其1年有2次明顯的營養生長現象,第1次生長為頭年潛伏在地下的越冬芽在早春萌發出土;第2次生長為第1次生長苗進入盛花期后,側根上的不定芽再次萌發出土。多變小冠花發枝力很強,地上枝葉繁茂,單株覆蓋度達4~6m2。

3護坡特點

公路邊坡植被的主要目的是固土護坡,防止公路邊坡被水沖毀,穩定公路路基,附帶美化公路沿線景觀環境。小冠花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根莖型多年生草本植物,抗干旱、貧瘠能力尤其顯著,是坡地防護、綠化美化難得的優良品種。種植當年,地上部分即可形成致密的草層植被,當年實生苗單株草叢覆蓋面積可達0.8~1.7m2,叢與叢之間莖蔓交織,枝葉繁茂,使整個地面全部覆蓋,能阻止暴雨直接沖擊地面,延續雨水滲透時間,阻滯地表徑流形成,防止土壤結構遭到破壞,使地表層土壤形成不同深度的、牢固的穩定層,從而有效穩定土層,固定溝坡,阻擋沖刷和塌陷,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小冠花根系發達,串根性極強,在地下易形成龐大的根群網絡,有利于固結土壤,提高土壤抗沖防蝕性能,從而有效保護路肩、邊坡。特別是在陡坡和高填方路段栽植,對減少水土流失有明顯的效果。

4其他用途

小冠花除了能進行公路護坡綠化外,還有很多用途。小冠花根系有很多根瘤,固氮能力很強,同時枝葉含氮3.1%、磷0.2%、鉀3%,是很好的綠肥作物;種植小冠花后的土壤有機質和含氮量都顯著增加,土壤理化形狀也得到改善,能抑制雜草生長,也是果園、林地、沙荒等地的良好覆蓋綠肥;小冠花莖葉柔嫩,營養豐富,是牲畜的優良飼草;另外,小冠花花期長,是一種良好的蜜源植物。

5繁殖技術

5.1種子直播法

5.1.1場地整理。由于小冠花種子細小,苗期生長較慢,因此應精心整地,去除樹根、草根、石塊等雜物;然后施入有機肥進行耕翻、細耙、整平。耕層深以25~30cm為宜,經整理后的地塊應達到細致平坦、上松下實。

5.1.2種子處理。春夏秋均可播種。由于小冠花種子硬實率高達70%~80%,播種前應進行種子處理。可擦破種皮,也可用15%的硫酸浸種20~30min,然后用清水洗凈再進行播種。

5.1.3播種方法。多采用撒播和條播法。將種子混入一定比例的細沙土進行播種,通常撒播用種量為22.5~30.0kg/hm2;條播行距30cm,用種量為15kg/hm2,覆土厚度皆為1~2cm,播后適當鎮壓。為保持床面濕潤,利于出苗,可在床面上覆蓋草簾,待出苗后陸續撤除。

5.2育苗移栽法

春天建好苗床澆足水,事先也要進行上述的種子處理,

然后播于苗床覆以粗砂或肥土,用塑料薄膜蓋床保溫保濕,待苗高15cm時移栽大地。陰雨天進行移栽緩苗效果好。

5.3分株繁殖

將生長多年的過密母株挖出,分成單株移栽,栽后壓實土壤澆足水,成活率達90%以上。

5.4截根繁殖

4~5月或雨季把粗壯的根系挖出,截成15~20cm長的小段,每段帶3~5芽埋入土中,覆土4~6cm,保持土壤一定濕度,15d左右即可發芽。

5.5枝條扦插

生長季節截取枝條中部20cm左右長的枝條,斜插于土中,澆透水,注意不能太濕,約20d生根發芽。

參考文獻

第8篇

【關鍵詞】策劃概要;場地分析;空間組織;技術參考;建筑形態

對人文社科圖書館的定位

設計內容為新建文科圖書館建筑的設計,并對周邊環境的道路及停車設施進行規劃設計。要求新建校文科圖書館能夠滿足相關使用單位的使用要求,同時,新建筑應當與周邊校園建筑群形成良好的關系,并具有一定的特色。

作為清華大學圖書館的專業分館之一,結合專業學科背景,在校園內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校園內豐富的自然環境,該建筑應該以一種謙虛謹慎,沉穩低調的態度出現在讀者面前,同時消隱在校園的大環境之中。

對人文社科圖書館建筑形態的理解

1、清華校園整體環境肌理

清華校園的整個環境肌理是以“院落”為主。從工字廳到大禮堂,從二校門到主樓,清華校園中的建筑與建筑,建筑與環境,乃至整個校園形成的是一種圍合或是半圍合的空間關系。

2、地塊分析

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圖書館項目選址位于清華綜合公共功能核心區,西側鄰南北主干道,東邊為土木工程學院,北向、南向分別與學生宿舍8號樓、三教隔路相望。

地塊與周圍道路的平均高差為4米。北面和西面均為綠化護坡。

地塊上擁有大量生長完好的植被,主要包括有白杏,楊樹,槐樹,塔松,白玉蘭等一大批生長年限較長,樹型已經成熟的木本植物。但主要集中在北側和西側的護坡上,缺乏系統的梳理,較為無序和雜亂。且以落葉喬木為主,夏季可以起到一定的遮蔭作用,但到了冬天,無法為地塊內的建筑阻擋寒風或者改變風向。

3、形態構成

項目地塊內建筑全部拆除;植被保留絕大部分。地塊西側和北側的護坡加以整理,將護坡根據高差修整成臺地。且分為三級,除原有樹木之外,在適當添加常綠喬木,最少達到密集種植3行常綠喬木,以緩解冬季寒風對地塊內的影響。

把“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定為本設計的主題。 通過營造淡泊的建筑,寧靜的空間來隱喻中國文人的情懷。 利用場地形成多重圍合,遠離塵囂,創造庭院深深的場所。建筑本身也采用“庭院圍合”形式,以高大的楊樹林為“墻”形成一次圍合,并通過圖書館及土木實驗室及周邊建筑形成二次圍合的幽靜小院落。從而與清華的的其它院落一起“鋪陳伸展”。從而“融入”清華大學的校園肌理中。

對人文社科圖書館主要使用者們行為模式的理解

1、學生們的需求

圖書館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閱讀行為和空間體驗永恒不變的。但僅僅只有閱讀空間是不夠的。自習,同樣是學校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圖書館是大學生們自習行為的最好場所之一。

依據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論及大學生心理需求理論,人以交往和歸屬作為第一層次的需求,并以學習作為最高一級層次的需求。而在低一級層次的需求未得到充分滿足時,高一級層次的需求不可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實現。所以公共自習空間的營造應以滿足學生的交往和心理歸屬為前提。

自習的學生都將安靜明亮的教室作為選擇教室的首要條件,這反映了學生對公共自習空間相對私密性的需求;但同時學生也都認為交往合作的學習方式無論在心理上還是學習效率上都對學習本身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公共自習空間應該是私密性、公共性兼而有之。正如Altman認為的那樣:“私密性是對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體的選擇性控制。關鍵是從動態和辯證的方式去理解環境和行為。獨處是人的需要,交往也是人的需要。”

2、設計理念的形成

將書庫與閱覽空間相對獨立,而又將自習空間從閱覽空間相對出來,在滿足圖書館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注重學習方式建有獨立研究與團隊合作性的原則;注重學習內容兼有基礎性、研究性與趣味性的特點;注重自習空間在使用上兼有獨立研究性和公共交往性的特征,明確自習空間的領域感和心理歸屬感,以確保研究,學習,閱覽的高效性。

對人文社科圖書館建筑單體的理解

1、形態的建立

建筑為白色的簡潔形體,沒有復雜表現,簡潔的幾何體塊,樸素的色彩,與樹林相互依襯形成明亮,寧靜的氛圍。

2、功能的分區

建筑以中心圓形書庫為核心,四周環繞大空間作閱覽之用。空間形式靈活多變,仿佛可以在書籍的叢林中“閑庭信步”。中心圓形書庫作為獨立的存在,可以在關閉書庫的時候,其他閱覽空間仍然開放,滿足學生們自習的需求。

3、光之廊

一個獨特的研修場所,安靜而相對獨立,螺旋上升的書庫與周圍的閱覽和自習空間的形成了一個可以自我循環的系統,讀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通道和適合自己閱讀學習自習的樓層。既可以隨著螺旋的上升在連續查看大量書籍的同時到達自己想到的樓層,也可以通過門廳的樓梯,不經過書庫,直接進入自習和閱覽空間內學習。

4、靈活的空間組合

以標準化模塊劃分空間,可自由靈活的組合。主要分布在西面和北面,相對獨立于南面的閱覽室。通過可移動的軟隔斷,可以隨意分隔單間的大小,形成從可供2~4人到8~10人的各種獨立討論空間,使用更便捷,建筑更有生命力。

總結

將書庫獨立,將閱覽空間重新分割組合,雖然這種空間模式和現在圖書館流行的超市型空間模式有所不同,甚至和傳統的以書庫為中心的圖書館空間模式較為接近,但是,作為一個綜合大學的專業圖書館,更需要的滿足學生們實際的學習需要,而并非盲目追求新的大型公共圖書館空間模式,創建一種更加符合學生行為特征的公共自習空間,并且和圖書館空間相結合,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當然,設計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比如核心書庫和周圍閱覽室的連廊由于設計不到位,由于高差形成了很多坡道及臺階,不利于圖書的管理和運輸。因為課程設計時間有限,沒有很好去解決這些類似的實際問題。希望下次有機會再繼續改進。

參考文獻:

[1]李道增 《環境行為學概論》

[2]莊維敏 《建筑策劃導論》

[3]戴利華主編, 《2003海峽兩岸圖書館建筑設計論文集》

[4]王(日韋)《研究型高校自習行為模式及空間的屬性研究》研究生論文

第9篇

論文摘要:針對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治理的特點,結合實例對噴播植草防護技術的特點、主要功能、方案選擇、施工工序進行介紹,并對其效果及經濟、社會效益進行評價。

1 概 述

巖土邊坡工程改變了自然邊坡現狀,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在環境保護要求嚴格的今天,邊坡工程增加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容是非常重要甚至是強制性的。其中邊坡植被防護作為巖土工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部分,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開始逐漸取代傳統的圬工護坡。邊坡植被防護工程主要有以下幾類技術:①階梯植被;②框格植被;③穴播或溝播;④噴播植草;⑤植生帶;⑥綠化網;⑦土工網墊等。

本文將結合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經驗,重點論述噴播植草防護技術在庫區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中的應用。

2 噴播植草防護技術的特點

噴播植草是利用液態播種原理,將草籽、肥料、粘著劑、紙漿、土壤改良劑和色素等按一定比例配水混合攪勻,通過機械加壓后噴射到邊坡坡面的防護技術。由于其施工簡單、速度快,造價低且草籽成活率高,在國內外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3 噴播植草防護邊坡的主要功能

噴播植草作為邊坡防護措施,將極大地改善工程建設的生態環境,創造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主要功能是對巖土邊坡淺表層進行防護,通過對淺表層邊坡的加固從而達到防止雨水沖刷、控制水土流失、保持邊坡穩定的作用。

3.1 邊坡加固作用

(1)深根的錨固作用。植物的垂直根系穿過坡體填土,錨固到深處較穩定的土層上,能起到錨桿的作用。喬本科、豆科植物在地下0.75~1.50 m深處有明顯的土壤加強作用。

(2)淺根的加筋作用。植物根系在土中錯綜盤結,使邊坡土體在其延伸范圍內成為土與草根的復合材料,穩定邊坡表層土體,起到護坡的作用。

3.2 植被的水文效應

(1)降低坡體孔隙水壓力。植物通過吸收和蒸發邊坡土體內的水分,降低土體內的孔隙水壓力,從而提高了土體的抗剪強度,有利于邊坡土體穩定。

(2)控制土壤侵蝕、保持水土。降雨是坡面沖刷的重要原因,降雨時植草對邊坡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能有效降低地表徑流的流速,從而抑制面蝕及溝蝕,減小邊坡土體的流失。

3.3 改善和美化環境

植草可使被破壞的環境逐步恢復,并能促進有機物的降解,凈化空氣;植草形成的綠化帶,與周邊環境更協調,與自然更接近,起到改善和美化環境的作用。

4 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特點及要求

(1)三峽庫區在蓄水及運行過程中水位變化頻繁,水位變幅大;

(2)受當地地形地質條件限制,沿江地質災害治理區域大多土質貧瘠,有機質含量低;

(3)采用噴播植草防護的邊坡坡比為1∶2~1∶

3.5,坡度能滿足噴播植草的要求,無需采用網墊等其他額外加固措施;

(4)施工工期短,時間要求嚴格;

(5)要求邊坡盡快形成抗沖刷能力;

(6)工程位于城鎮,對景觀、綠化要求高;

(7)成坪后不需要專門的養護,形成穩定生物群落并自然生長;

(8)邊坡面積較大,應盡量降低成本,節約投資。

5 符合庫區災害治理工程特點的噴播方案針對庫區災害治理工程特點及要求,采用了以下的噴播方案。

(1)選用在三峽庫區能廣泛生長的草種。采用豆科和喬本科草種混播,提高耐貧瘠能力。根據庫區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特點及當地的氣候條件,采用以小冠花為主,以中華結縷草、兩耳草、紫花苜蓿等為輔的4種草種混播。

草種以小冠花為主是因為小冠花具有以下特點:①生長年限長,其壽命可達50 a以上;②根系發達,持久性強;③覆蓋速度快,覆蓋度大,每株當年覆蓋面積平均0.7~0.9 m2;④綠色期長,枯草期短,在南方為四季常綠草種;⑤耐貧瘠、耐寒、耐高溫、高抗病蟲害;⑥水土保持效果顯著;⑦對不同氣候及土壤的適應性強。

由于小冠花耐水性較差,在水位變幅區降低小冠花草種的比例,相應增加其他輔助草種比例,以提高植草的耐水性。 轉貼于

(2)增加黏合劑、木質纖維素、保水劑、復合肥等噴播材料用量,并覆蓋無紡布,使草籽在噴播后立即在土壤表面形成較強的抗沖刷能力。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較多采用土石方回填,邊坡為碎石土質邊坡,為確保草籽在初期能順利成活并生長,增加了黏合劑、木質纖維素的用量以確保草籽在邊坡上可穩定附著;增加保水劑、復合肥的用量以確保草籽在生長初期的養分及水分的充足供應。

(3)采用多草種混播,提高耐水性、增強抗病、抗蟲害能力,有利于形成穩定的生物群落。

(4)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優化配方,降低成本。

(5)在邊坡滿足噴播植草要求后立即施工,邊坡清理與噴播植草同時進行,清理一塊噴一塊,力求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滿足工期的要求。

6 噴播施工

6.1 施工所需設備、材料及人員組成

(1)噴播機:容器容量為50加侖;

(2)草籽:為中華結縷草、兩耳草、紫花苜蓿、小冠花4種混播;

(3)添加劑:黏合劑、飽水劑、木質纖維素、復合肥;

(4)無紡布;

(5)便攜式汽油泵及連接汽油泵與噴播機容器的水管;

(6)施工人員組成:清理邊坡2人,噴播技工4人。

6.2 噴播工序及技術要求

噴播工序為:清理并平整邊坡混合草籽并噴播鋪蓋無紡布養護。其中清理并平整邊坡、混合草籽并噴播、鋪蓋無紡布3道工序可同時交叉進行,以縮短工期。

各工序技術要求如下。

(1)清理并平整邊坡。在防護范圍內要清除雜物,并對邊坡進行平整,使邊坡達到噴播的要求。根據噴播機噴播面積對坡面進行劃分并做好標記,防止混噴及漏噴。

(2)混合草籽并噴播。將草籽及添加劑按一定比例配置好,依次加入并混合攪拌30 min,然后均勻噴至坡面,為保證噴播均勻,在坡面上先噴2/3的混合液,余下部分重新加滿水后復噴一次至附著均勻即可。

(3)鋪蓋無紡布。覆蓋無紡布是對噴播植草的初期養護,在草籽未萌發前可起到防沖刷、保水、保溫的作用。無紡布應采用鐵絲或竹釘固定,四邊用土壓好,防止風吹開。

(4)養護。在草籽萌發前期,應根據土壤濕度的變化多澆水,保證種子萌發所需水分,在種子發芽后,根據發芽情況適當澆水至其自然生長,形成穩定的生物群落。至此,養護工作基本完成,只需定期清除雜草即可。

7 工程效果及經濟、社會效益

(1)由于施工機械化程度高,邊坡的噴播植草可迅速完成,從而大大降低成本,僅為圬工護坡的10%~20%。

(2)噴播植草所用附加材料大多數為易分解材料,對環境無污染;且植草邊坡與周圍環境相融合,能美化城鎮景觀。這是傳統圬工護坡所不及的。

(3)噴播植草在坡面平整后即可進行,且多種工序可混合一次完成,施工簡便、速度快、勞動強度低,所需施工人員較傳統的圬工護坡大大降低。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 |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 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婷婷开心激情网 | 黄黄小视频 | 九九爱这里只有精品 | 欧美日韩国产剧情 | 奇米色网|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 福利一区福利二区 | 久久九九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极品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 黄色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毛片在线观看地址 | 婷婷综合 在线 | 黄色视屏在线看 |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 |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 | 好男人资源 | 国产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视频 | 国产福利在线看 | 奇米影视777在线播放第四 | 狠狠干夜夜爱 | 国产1区2区3区在线观看 | 五月天丁香激情 | 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 |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 | 成av人电影在线观看 | 99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奇米影音第四色 | 免费观看黄色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专区 | 久久成人a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 五月间天堂 |